文章吧手机版
《射杀钢琴师》经典影评集
日期:2022-05-22 02:09: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射杀钢琴师》经典影评集

  《射杀钢琴师》是一部由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夏尔·阿兹纳夫 / 玛丽·杜布瓦 / Nicole Berg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 / 爱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射杀钢琴师》影评(一):天才的剧本,深刻的主题

  一般的电影,人物的对话,人物间发生的事件都是为了表现电影的主题而服务,而在《射杀钢琴师》中,人们的对话和行为往往会偏离主题,扯到一些与电影要表现的事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去。这样的电影一开始也许会让看的人摸不着头脑,但当你习惯了以后,就会喜欢上这样的电影,因为这样才自然。

  这段话摘自一位影评人的影评。当把《射杀钢琴师》全片看完之后,我没有看懂。不知道影片到底主题在讲什么。唯一能从影片捕捉到的信息是钢琴师是一个精神分裂亦或者是有两个内心世界的人。面对不同的女性,他的内心世界也发出不同的声音。

  电影开头一个人因为分赃不均逃亡,当撞了电线杆之后却与一个陌生人讨论巴黎处女率的问题,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件凑在一起让人摸不着头脑。

  紧接着的叙事就完全跟逃亡这个主题分离了,似乎是镜头走到哪,就说到哪。

  看完电影之后,完全没有懂电影是什么意思。看的过程中,间断的叙事让我的思维完全处于蒙圈状态。

  当看过这篇影评之后,似乎懂了特吕弗导演的手法。这部电影本身就不存在一个具体的主题。电影想讲哪就讲哪,想表现什么就表现什么。剧本如此运用,真是神来之笔。

  电影中的人物似乎都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除了那两个要求分赃均匀的人。但这两个人物也相当的有趣,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让人啼笑皆非。

  这是特吕弗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也有着深刻的法国新浪潮背景,呃,明天滚去读世界电影史。

  《射杀钢琴师》影评(二):无关宏旨的轻盈与哀愁

  这学期上一门课讲1970年后的美国电影,从新好莱坞和“Movie Brats”一代讲起。自然也绕不开新浪潮。新浪潮对新好莱坞的影响深远,很多70年代的电影都有非常明显的致敬新浪潮的地方。

  今天先是看了非常著名的Bonnie and Clyde,新好莱坞风格的滥觞之作。反叛、年轻,无所畏惧,要冲出一条出路。这部电影有很著名的一个海报,海报上的标语就是They are young. They are in love. And they kill people. 电影里CW摩斯的父亲也对崇拜这一对亡命鸳鸯的儿子说,你傻不傻,他们就是俩小孩儿。

  而这部片子受到两部新浪潮电影影响很深,一部是戈达尔的“法外之徒”,另一部就是特吕弗的这部“射杀钢琴师”。

  射杀钢琴师里有很多戏仿/反讽经典好莱坞类型与桥段的地方。这种反转是为了twist观众的期待,从而打破观众对于特定类型片的期许,也打破了观众想把这部电影归类为特定类型片的企图。比如在绑匪与人质共处一个空间的紧张时刻,导演反而用了喜剧效果。俩绑匪绑架钢琴家和他心仪的姑娘时,他们在一起讨论女人,讨论穿丝袜。当他们绑架菲度,钢琴家的小弟弟时,他们在给小孩儿秀他们的音乐打火机,腕表,并且表示自己还有各式各样奇巧的小玩意。这种对节奏的把控,消解了紧张气氛,释放了压力,也因此让喜剧元素由于不合时宜、超出期待而显得尤其好笑。这种手法在后来的喜剧电影中并不鲜见,蠢萌的绑匪也成了某一种类型人物。譬如科恩兄弟的“Fargo”里面,喋喋不休的史蒂夫·布西密和他一言不发的傻大个儿搭档就形成了一个蠢萌的搭配,把明明应该很紧张的场景搞的漫不经心,因而充满喜感。甚至“一页台北”里都有类似的桥段,高高被绑架到车里,还是一脸搞不清状况的样子,说谢谢你们载我哦,我家就在前面我在这里下好了。然后也在谈女人、谈感情,发展到最后居然一起打麻将……

  但是Fargo和射杀钢琴师凝重的地方又在于,绑匪再蠢萌,也毕竟是有枪的,是会杀人的。Fargo里的闷大个儿狠到可以把布西密直接塞进绞肉机里。这时他们不再蠢萌了,他们野蛮而残暴。

  就像野兽。

  射杀钢琴师里,钢琴家的两个哥哥,本质上和绑匪是一样的人。就是野兽一样,不文明,不开化,一言不合就杀人。也蠢萌,也天真。但是残忍与天真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钢琴家则是纤细的、柔弱的、忧郁的、暧昧的。

  这是对传统“阳刚硬汉”形象的一个反叛。

  影片里除了钢琴家,其他男性的都是“雄性动物”一样的存在,是阳刚,但是简直不是人。这部片子对“Bonnie and Clyde”的影响也很微妙。Clyde从某种意义上讲满足了传统“阳刚硬汉”的形象,他抢银行,拿枪杀人,有案底。但与此同时,他又善良,天真,甚至有点脆弱,影片还暗示他性无能(所以手枪是他的“工具”,抢劫与暴力则是他的love making)。这样有些脆弱的男性形象其实是很动人的,会激发女性的柔情。而女性对于传统阳刚硬汉的崇拜,更像是对父权想象的实体化,而那些阳刚的男人,就是父权的具象。这甚至都无关爱,而关乎权力(power)。而怜惜是与爱有关的。

  这部电影里的男主角,瘦小,忧郁,优柔,暧昧,是艺术家,眉眼含愁,眼睫毛像蝴蝶一样覆盖下来——色戒里的易先生,也是这样的。甚至胡兰成,也是这样的。当然胡兰成因为其本人的柔媚和骨子里的自恋与夸夸其谈,让他格调降了很多,但是本质也是这样的气质,才能满足张爱玲的fantasy。看看她写的易先生就知道了。而王佳芝对易先生一瞬间的爱,固然有其自我陶醉的一面,也未尝不是一种怜惜。

  而这样的男主角,在担荷人生之苦的时候,便显得尤其令人feel connected.他一再重复的命运,逃不脱与女侍应生的纠缠,而心爱的女人又一个又一个丧命。他的外在反应甚至显得很冷淡。这也是一个内心戏癌晚期患者。

  我非常喜欢电影里对独白的运用。

  其实一般来说电影是用motion讲故事,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画面。甚至小说里都会提倡用描写这个人外在的神态表现而不是直接直抒胸臆地写他的心理活动。

  可是电影的妙处在于,小说只有一个声道,写了内心就难以同时写外在,必然有一个先后顺序,而电影则有画面与声音两个轨道,画面来展示一个人的表现,声音则展示一个人的内心,做的好,便会有反差萌的效果。

  这部电影就做到了。

  不得不说,虽然里面很多桥段是为了反类型片传统而存在——比如在紧张的追击戏里,男主角心心念念想的是我要不要牵她的手,她会不会觉得我显得太浮浪?——但是这种穿插与反差所造成的轻盈感,我也怀疑是法兰西所特有的气质。

  记得之前读周嘉宁和一个别人的对谈,讲到在没有大量阅读法国与美国文学之前,她们会以为美国文学是轻盈的,而法国文学有沉重的东西(这大概来源于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印象吧),但是其实恰恰相反,美国文学里有非常沉痛黑暗的一面,而法国文学,却自有一股轻盈。

  这部电影也是,讲的是人生的悲凉与惘然,却自有其无关宏旨的轻倩处,藏于叙事里,也藏于视角中。是生活中细细碎碎的细节,而悲凉,正因为来源于日常,藏在这细细碎碎的细节生活褶皱里,才尤其让你觉得避无可避。生活自多愁。

  非常喜欢独白时的男主人公的脸,他眼神又犹疑又羞涩,却仿佛菩萨低眉——低眉是为心有不忍。让人一下子看到一个孤独、内向、内心戏丰富的男人的形象,这种形象存在于卡夫卡的小说里,存在于法国文学沙龙的身影中,他们自大着,却又犹疑着,“想要触碰又收回了手”,孩子气的这些瞬间,最是动人。

  还是看片儿太少,当然看书也太少。如果积累更丰富些,大概会有更老练的眼睛。

  多看,专心看,反复看。无他法。

  《射杀钢琴师》影评(三):枪击钢琴师

  看完《射杀钢琴师》后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是怎么编出来的?怎么能这样编呢?

  背景资料告诉我们,特吕弗是在一部美国小说《在那里》(DOWN THERE)中得到灵感的,故事、背景与人物描写都遵从惊悚片的类型模式,可是他并不尊重小说,到了电影这儿,原著中的犯罪问题和惊悚色彩已经不再重要的,这个类型的模式与成规被一种反讽的方式加以处理。影片开始的三分钟与主线的关系就不大(影片中很多个三分钟与主线的关系都不大):钢琴师的哥哥跑啊跑啊,撞到电线杆晕倒了,被一个男人救了,那个男的就跟他谈论自己的幸福家庭和巴黎的处女率问题,然后他转弯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总之整个片子很杂,一直在跳跃,故事和主题都不完整——甚至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的,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镜头常常忽然对准一个不相干的人,然后就跟着那个人跑了,把主角晾在一边。

  特吕弗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枪击钢琴师》背后的理念是要制作一个无主题的电影,只通过侦探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我对光荣、成功、堕落、失败、女人以及爱的全部看法。”在喜剧、悲剧和荒诞风格之间不断变换和不可预料的氛围转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格分裂的阴郁钢琴师,钢琴师痛苦的前妻,长相清纯爱说粗话的酒吧女侍,总爱谈及父亲并且喜爱购买新奇玩意儿的劫匪。这其中,好像除了劫匪以外,其它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他们走到哪儿是哪儿,而不断跳跃的奇妙命运一次次把他们推上情感和人生的浪尖,又一次次狠狠地摔下来。人们做出努力却最终得不到所要的东西,生命在徒劳的挣扎中依然归于平静——没人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钢琴师是全片最典型的一个人物,并且事件和其他人物都围绕他展开。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分裂:他有两个名字:查理和爱德华,两个身份:酒吧钢琴师和著名钢琴家,两个性格:他心里想的和他所做的完全是两回事儿。他觉得“应该”这么做,但这么做了又能怎样呢?他很难把握命运和控制局面,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毫无意义。一个人在两种极端沉重的分裂中被撕裂为巨大的空白,他的虚无成了对抗所有荒谬和苦闷的有力武器,虚无是沉淀在时代底部的最不可撼动的存在。叔本华的哲学观在其中有所反映,并且本片是全然反“自由选择”的。

  可是我们在大部分时间甚至感受不到影片中的痛苦——几乎每个人都麻木,他们不关心深层次的痛苦,他们沉默或者喋喋不休,对生活的潮涌已经完全失去了感受力。而更令人厌烦的是,生活就是对其本身的乏味的、精疲力尽的重复。从钢琴师的两次爱情可以看出,作为外层的钢琴师与蕾娜的爱情和作为内层的钢琴师与特丽莎的爱情何等相似——最终两个同为女侍的女人一个死在黑色柏油马路上,一个死在雪白的雪地里,而在影片结尾酒吧又出现了一个新来的女侍。而钢琴师和酒吧老板、钢琴经纪人对女性的极端态度也非常相似。在过去,我们都有“一种关于献身的爱,以及由黑暗的交易支撑着的辉煌成功的罗曼蒂克的故事”,而现在,却是“一个又无可救药的浪漫之梦所照亮的隐晦而又肮脏的生活的故事。”影片通过解构、颠覆经典造成惊奇和震惊的效果,并且传达出对生活的厌烦和荒诞之感。这些都是最能标志新浪潮的东西:自发性和即兴性,它们带给《枪击钢琴师》一种奇妙的、不可捉摸的特质。

  无论结局和人物是多么富于悲剧性,影片依然是让人快活的。它跳跃着不时出现超乎常规的神来之笔:钢琴家面试、特丽莎的自杀和劫匪关于他妈妈的诅咒都是非常有趣的天才段落,它们都凸现出一种超凡的想象力和启发性,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精英意识和仅属于少数人的幽默。文森特·凯恩比的评价相当到位:“引语总是与特吕弗以表面上如此轻松地制作的影片那种多层次结构相关。但是它们对他所提供的最主要的愉悦来说并非本质的东西,而是额外的津贴。”

  《射杀钢琴师》影评(四):特吕弗的爱情故事

  特吕弗作品集中,最期待的《射杀钢琴师》,在TLF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C版字幕了,特别感谢,世界因你们而美丽。

  ......

  看完后,想着,到底是什么让我从中意戈达尔,进而转向喜欢上了特吕弗。论其不同,那真是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的,就说我是要认真接触特吕弗的吧。那是在看《精疲力尽》的专论的时候,某一处有提到,实际上,《精疲力尽》的项目是属于特吕弗的,但不知怎的,特吕弗就随手把他交给了戈达尔了,之后,两座电影史上的丰碑就这么被建立起来了。一个是《四百击》另一个是《精疲力尽》。

  特吕弗的作品总有着致敬对象,是有所指的。《四百击》是献给导师巴赞的一曲赞歌;《射杀钢琴师》,则是献给自己所喜爱的侦探,B级电影的一首长诗。在保持着上一作《四百击》里流动的,随性的摄影风格下,电影里,用名字作为符号,多次向美国文学的经典元素做出致敬:作家威廉萨洛扬,查尔斯,卓别林,戏剧演员马克思。这属于特吕弗的趣味,也是他在给自己的电影贴下的标签。而从叙事上看,故事始发于一场不知其理的追击,在高反差的打灯环境下,名为奇科的家伙在不断的逃跑,也不知有意无意,人物又在奔跑了,也是逃脱,也是寻求自由,但是,这次所追逐物是汽车,而不是虚无的,抽象的。在奇科跌倒之后,受人所助,与陌生人谈起了巴黎的女人,电影风格在此聚变,节奏放缓,回到了法国民众所喜爱的话唠电影上,然后,在进行告别后,追逐继续。当奇科来到酒吧,又变成了具有小资气息的慢节奏上。从这片段看来,特吕弗做的是类型杂糅,对应的是“类型爆炸”理论,但是他并不是毫无节制的玩弄。电影节奏的一紧一慢,如同爵士乐里的切分音符,以此为基础,进而有着赋予电影更多形式的变化。但即使怎么变,从一开始定下的基调,就是宣告着《射杀钢琴师》,是作为黑色电影变体来进行创作的。而他在接受采访中,所说此作品精神上属于《荒漠怪客》,改编自美国B级小说,印证了这些说法。作为反类型的典范,《射杀钢琴师》是从遵从类型开始的,在框架内跳舞这一典范,总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

  放眼全篇,我们才会发现,特吕弗还是回到了自己所擅长的,展现神秘的女性,和复杂的男女关系之上的。查理有着一个不可告人的过去,这个过去,隐藏着自己的身份,这身份因一个女人而起,也因这个女人而被埋藏。当查理遇到另一个女人的时候,往事被揭开,查理和女人以为自己能逃脱过去,没想到的是,却被更远久,更牢固的血缘关系所害。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查理还是同往常一样,回到了自己的酒馆,隐藏了起来,这时候,酒馆里,又来了一位新的女人。这是一个循环的故事,诉说的是查理与不同的女人,和他们所保持的若即若离的关系,自我身份的确定和他身边的女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和他一段告白之中,你可以看到,查理的确是在女人身上,寻找自己的成就感,所以,他才会在得知自己的事业因为女友的肉体而成功,离开了自己的女友。也因为自己的兄弟,而牺牲了自己的女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查理士爱女人的,又是恨女人的。当他以同样的方式坐在钢琴前,谁又清楚,这样的事情,在查理身上,发生了多少次呢。当然,在你情我浓的片段中,特吕弗特意向布列松的“手指艺术”进行了致敬,唯美,动人。

  虽说是地理位置是巴黎,但是,故事却是天马行空的,让人感到有些眩晕的。这是在特吕弗的参考值是在特定的迷信文化内,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所指的,观众是靠着影像经验来进行解读的。这倒不是无意为之,特吕弗曾经说过,这样的创造世界的方式,就可以让他专注自己的爱情上了。

  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特吕弗他太着迷呈现自己的爱情观了,从查理回忆开始,明显的把黑色电影所具有的的特征冲淡了,在后半段,我们找不到类型的基准值了,已经不能说是类型的变体了,而改称为类型的杂糅了,这让作品总有些分裂感,而非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实际上,特吕弗的风格在这部开始,已经有着回归传统的迹象了,所有的技巧都是服务于故事,这忠实于故事的描述方式,和他之前所批判的“不思进取”的小说电影倒要几分相似,他也承认他作为影评人和电影作者的不同,但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是新浪潮中,最为经典的,评价最高的,最具有辨析度的。让人感到欣喜的不是他对于自己理念的顽固不化,而是在每部电影中,有着许些改变,这些改变是迷人的,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这才会在他末年,拍出了《最后一班地铁》这样一部口碑票房双收的好电影。对他来说,新浪潮不是死胡同,不是既定的风格变化,新浪潮只是开始,不是终点。可惜,暴烈如戈达尔,是不会去想这些的。

  我觉得,作为电影创作人,一定得看看特吕弗,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同时,他又是那样的才华横溢。他不是没有强烈的态度的,但他所呈现的手法,是柔软的,不伤人的,让人真切感到美的。这无关乎他所展示他的爱情,无关乎他的作品都属于”赞礼“的一部分,这只关乎一个迷人的故事,一个能把观众埋藏最深的情感,勾摄出来的技巧。

  《射杀钢琴师》影评(五):很喜欢钢琴师的眼睛

  先说句题外话,为什么每次都要起题目啊?真的不会起,只好写个这么一个.

  特吕弗N多电影一直没看过,惭愧ING.买了朱尔和吉姆也一直没看.

  如果要先点题的话,我真的很喜欢那个钢琴师的眼睛.看起来总是没精打采,如梦游一般. 他总是莫不关己的样子,看似对什么都不关心,包括自己. 他总是若无其事的看着每一个人,漫不经心地关心着周围每一个人.

  他的话不多,所有的话都是对自己说出来,无法开口,无法形容,无法正视. 他总是做出跟自己想法相悖的举动,他也许根本不清楚自己想的到底是什么.哪个才是他真正所想的?莫不是心爱的女人死了之后也不清楚吧?

  他心底本来有所有男人所拥有的所有思想,喜欢女人,也不排斥暴力.但总是给人展现出特别感. 或许在女人看来,这样子很是神秘.他们厌恶了以往的直接,却打起含蓄的兴趣.

  选择躲避,选择沉没,选择安逸.但往往并不是想要选择就能够选择的.事情是那么的事与愿违,周围的一切都在玩弄故事的主角.迷失了方向,最后才知道回到最原始的小木屋. 也许在那里才找到了根源,才知道自己也是邪恶的,并非所谓艺术家的高尚. 那门上的把子,用枪击碎,就是那破碎的镜子,映出自己破碎的脸. 那到底是脸,还是本源的灵魂?

  《射杀钢琴师》影评(六):《射杀钢琴师》:爱已死

  夏尔·阿兹纳夫扮演的钢琴师爱德华本是功成名就

  可他的妻子向他吐露那个无法压抑的秘密后自杀身亡

  于是他隐姓埋名成为了街头小酒馆的琴师查理

  然而由于他不善表达却琴艺高超

  也博取了酒馆诸多芳心

  尤其是玛丽·杜布瓦扮演的莲娜和米歇尔·梅奇扮演的嘉丽丝

  虽然他和嘉丽丝可以卿卿我我

  但是他还是对莲娜有所依恋

  可惜在卷入了他哥哥的一场灾难中这两个女人都被害死了

  ......

  影片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跳脱

  情绪时而忧郁时而轻松

  诸多不同的镜头下把一个对情感表达却渴望爱情的主人公

  表现的如此绝望却又冷静的可怕

  而对女性角色的掌控更体现了特吕弗本人对于女性和爱的私好

  那些近景下的婀娜多姿无比动人

  可是钢琴师欲罢不能却惶恐不安

  无疑女人是诱惑特吕弗灵感涌现的源泉之一

  她们捉摸不定的魔力总是让特吕弗若即若离也永不放弃

  也许特吕弗的心中所谓的理想爱情就是这样

  来的快去的也快最后又归于平静

  如此周而复始

  个人评分:8.6分

  那段压韵的酒馆快板实在是太值得玩味了

  《射杀钢琴师》影评(七):他诡异的微笑

  特吕弗的,看完之后,跑去看影评,同学们发表了一堆专业意见,什么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什么嵌套式的叙事手法,一堆一堆的。

  我没想法。我只对钢琴师感兴趣。

  说起来,这是个命运古怪的家伙,他爱弹钢琴,女人爱弹钢琴的他,他因为女人爱他爱上女人,然后女人为他而死,第一次是咖啡厅女招待,第二次是小酒吧女招待,每次爱情后,他会回到钢琴旁,面带笑容继续演奏。

  一次还好,两次还好,但如果这是一个诅咒呢?如果周而复始,永不止休呢?长此以往,他靠什么活下去呢?看的时候,我忍不住这样想。

  电影什么也没说,只有屏幕最后,钢琴师诡异的微笑。

  真叫人害怕。

  《射杀钢琴师》影评(八):伍迪·艾伦和弗朗所瓦·特吕弗谁更好

  伍迪·艾伦和弗朗所瓦·特吕弗谁更好呢?也许是不应该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比的。

  今天看了《射杀钢琴师》。在昨天晚上买到这个片子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部影片。不过就叙事来说,他们两人同样无敌,而且我觉得特吕弗应该更胜一筹。

  《射杀钢琴师》是一部1960年的影片。黑白片。法国影片具有一种奇特的魅力。或者说,我更喜欢特吕弗的风格。关于特吕弗,我以前只看过他那部著名的《400下》。《400下》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就叙事来说,略微显得平淡了一些,而且那是一部1959年的电影,在几十年后,再来看这部表现少年反抗家长反抗成人社会的电影,其震撼程度也已经有所减弱。而《射杀钢琴师》则更加精彩。它的精彩就在于它的开放性。这部电影以一个分赃不均的事件为主线,实际上却讲述了丰富的多的故事。一般的电影,人物的对话,人物间发生的事件都是为了表现电影的主题而服务,而在《射杀钢琴师》中,人们的对话和行为往往会偏离主题,扯到一些与电影要表现的事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去。这样的电影一开始也许会让看的人摸不着头脑,但当你习惯了以后,就会喜欢上这样的电影,因为这样才自然。

  比如影片刚开始,一个男子在尽力逃避两个人的追杀,他跑进一条小路,不慎一头撞在电线杆上跌到在地,这时一个路过的好心人扶起了他。然后两人一边走一边攀谈了起来,那个好心人说他要赶紧回家,因为他结婚了,然后又说起了他如何爱上他的老婆,他的孩子等等,他说:有时好像只有面对一个陌生人才能够敞开心扉。他们在一个路口分开,开始的那个男子则继续奔跑。

  后来,那两个坏人绑架了钢琴师和他的女朋友,在车上,4个人谈起了女人的问题,气氛很愉快,丝毫不像绑匪和人质的关系。开车的绑匪不断的侃侃而谈,而坐在车后的他的同伴则不断劝他好好开车。这一幕令人有些想起美国的柯恩兄弟的《fargo》里面,两个杀人犯在车上,一个劝另一个不要抽烟的那幕,当时那给了人很多新鲜感,但看来,这种手法是特吕弗早就用过的。在后面,那两个坏人又绑架了钢琴师的儿子,开车的那人甚至兴致勃勃的给小孩介绍起了自己收藏的有趣的小玩意。

  而作为故事主人公的钢琴师,每当他要作什么事前,都会以画外音说出他内心的想法,而他实际作出来的行动,却往往并不与他想作的相符。这也许会让许多人看了觉得“心有戚戚焉”。

  特吕弗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枪击钢琴师》背后的理念是要制作一个无主题的电影,只通过侦探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我对光荣、成功、堕落、失败、女人以及爱的全部看法。”

  在另一篇影评中说:

  “本片为新浪潮主将特吕福拍摄的第二部长片,从这部早期作品我们可以轻易看出美国B级片和希区柯克对特吕福的重大影响。扮演钢琴师查理的演员查理·阿兹纳乌尔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歌手,作为阿尔及利亚人的后裔,阿兹纳乌尔的歌曲多数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嘲讽与绝望--正如《射杀钢琴师》的意味一样。 ”

  但是我觉得特吕弗的这部电影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类型片,至今还没有后来者。

  当然在后来的许多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些这部电影的影子。但也许那只是所以法国电影的一个共性。

  《射杀钢琴师》影评(九):随便译点资料

  酒后随译,准确性一般,仅作个人资料存档用。

  基本来自维基,少部分来自幼兔波。

  本片的原著小说是美国作家大卫·古迪斯写的《Down There》

  特吕弗的妻子玛德琳·摩根施特恩读了这部小说,令特吕弗注意到此书。特吕弗本来想把这书拍成一部高预算大制作电影,结果没能拉到投资。最后就成了一部在街上拍的低成本电影。

  小说里的主人公相对坚强,自信,他自己选择了孤独的道路。而电影里的查理却是无法逃避的被隔离,他总是害羞、沉默寡言、深居简出。

  电影表现了小说里的悲凉主题:一个妄图逃避过往幻灭生活的男人,只能重复他唯一会做的------弹钢琴,可是他依旧无法逃离自己的过去。

  然后,特吕弗的电影将其自身解构为两重意义:一重是致敬,一重是沉思。

  致敬既是针对美国文学,也是对黑色电影。沉思则是针对艺术和商业的关系。

  剧本在拍摄过程中频繁改动,特吕弗说:“在《射杀钢琴师》里,我想打破线性叙事,拍一部每一幕都能愉悦我自己的电影。我不按任何标准来拍此片。”

  本片体现了特吕弗的个人风格:程式化、自我悖反的情节,而这些也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标志:大量的旁白,脱序的拍摄镜头,以及突然的跳跃式剪辑。

  本片在商业上并不成功,但在狂热影迷中非常受欢迎,其中就包括克劳德·米勒。后来成了法国知名度最高的中生代导演。克劳德·米勒说他和朋友们能记住所有的电影台词:“我们永远在引用电影台词,这几乎成了我们的内在语言”

  开场酒吧里演唱的小草莓(Framboise)是Boby Lapointe的作品。

  男女主角逃亡时汽车放的是恋人絮语(Dialogue d'Amoureux),由Félix Leclerc和Lucienne Vernay演唱。

  (歌词很棒:当我的爱变成恨,我将戴着帽子离开,当你不再爱我,我会当成是平常事)

  《射杀钢琴师》影评(十):C' est La Vie

  虽然我们可能对自己的未来制定了万分完备的计划,但是生活中仍然充满着无数可能的变数,有让你感到高兴的,有让你感到痛苦的,有时又让你哭笑不得。

  就像法国人常说的,C' 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一个始终怀才不遇的钢琴家以为自己的才能是忽然得到世人的垂青,却不料却是自己的妻子为此付出了身体的代价。之后,在与妻子的争吵中,他只是想赌一赌气,愤然离开了妻子,却不料酿下了此生永远也不能挽回的大错。当他早已万念俱灰,不再向往什么“爱情的甜蜜”,却想不到又受到一位美女的青睐,当这位美女感到此生已经找到完美的归宿,却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人生结局是为自己的至爱——“挡了子弹”……。

  收拾完种种痛苦的心绪,钢琴家重又回到原本工作的地方,因为生活还要继续……。

  Truffaut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至情至性的家伙居然把一个本该让人感到万分哀伤的故事,说的居然有些冷幽默的味道。

  我想,这就是法国人看待生命的方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射杀钢琴师》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