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生活》是一部由Nigel Miller执导,Terry Jones ... Presenter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世纪生活》影评(一):第一集,中世纪农民生活,意识崛起
内容相关,以及闲了继续深度八卦
1,他们烧毁一切原始资料,烧毁他们被奴役的过去
2,LAXTON唯一一个还保持着中世纪风格以及制度的小镇
3,富有乡绅的生活是如何的
4,中世纪,农民读写能力的获得基本上通过教会,所以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何中世纪的教会拥有那么大的权利,权利与能力成正比的表现。于此同时农民后来的起义,在没有电子邮件以及手机的情况下,只能是通过书写能力,这当中对教会的感激成分有多了些许
5,威廉柯卫姆,农民阶级的大翻身,要么学要么滚,由他建立的农民学校座右铭。
6,最严重的饥荒来及与黑死病
7人口大量减少以及黑死病的到来,农民要求更高的报酬与同等的权利
8人头税,
9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瓦解,是从农民开始,然后扩大到地主以及之上,可见所谓的封建制度的分崩瓦解大抵顺序都差不多,中国如此,埃及也如此。
此外,纪录片本身质量以及水准,实在太受不鸟
《中世纪生活》影评(二):回到中世纪
From http://shiyuhang.org/blog/1376.html
恭喜你,你穿越了,来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其实也没什么好值得恭喜的,你来到了一个没有互联网,没有高速公路,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时代。也就是说你的言论多半只能够在你们村里传播,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你很难去远一些的地区,到处都是泥泞的道路;你没有机会吃到许多蔬菜,因为当时许多植物还未从美洲引入欧洲。唯一伴随你的,只有你一知半解的世界历史了。即使你英文流利,你还需要学会法语和拉丁语,这些才是主流语言。
穿越以后,你最有可能的角色就是农民,从概率的角度上讲是这样,毕竟社会底层的农民占据了人口数量的大多数。你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或许吧。但首先你得正视自己面临的“现实”:没日没夜的劳动,攒不下不多少粮食,因为大部分需要上交领主,还有无穷的赋税。对于贫苦点的农民来说,会有间自己的房子,但基本没有什么设施,一些稻草加上粗糙的毯子就是你的床上用品了。至于食物,多是浓汤,保证不会好吃的浓汤,好消息是喝酒会取代喝水,因为水里面总会有奇怪的味道。至于娱乐活动,教堂就是你的全部了。还有的好消息是如果你是个小男孩,基本会被送到当地教会去学习识字,至少不会是文盲。通过教育,你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身份,成为有钱人,有权人。
哦,当然,如果你在教堂的学习班上表现良好,得到了留在修道院的机会,这可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你可以成为神职人员了。作为神职人员,你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祈祷,不光是为自己祈祷,有时也会为武士或者领主祈祷。为了救赎自己的罪恶,对于领主来说,有时这种罪恶需要数千年才能赎清,当然自己是本人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祈祷的,所以就花钱让修士们去替自己祈祷,当然这是需要花钱的。任何人都可以花钱让教会替自己祈祷,于是乎,祈祷成为了一项商品,而且还卖的不错。作为修士,按理来说是不能吃肉,不能近女色,要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总会有变通的方法,尤其是在滚滚金钱涌入修道院的情况下,在你的同僚中吃肉,逛妓院的不在少数,至于该如何对上帝负责?你自己看着办吧。
对了,你还有一半的可能性变成女人,幸运一点,还可能成为大家闺秀,中世纪的大家闺秀可不是文学作品中被困在城堡上可怜兮兮等待被英勇骑士救援的弱女子,那只是维多利亚时代文艺工作者们的臆想。相反,中世纪的女性相当强势,可以做大多数男子的工作,比如守城、维护治安、参与工商业,尤其是在黑死病让人口锐减以后,女性的更有机会参与社会劳动。总而言之,中世纪的女性有相当独立自主的意识,甚至,还有女领主胁迫帅哥与自己结婚的例子。当然,作为女性,在中世纪末期,随着经济的疲软,就业岗位的减少,不得不面对女巫的指控。
以上是BBC的纪录片《中世纪生活》中提到的部分内容。这个纪录片颇为有趣,每集时间也不长,至于30分钟,目前字幕组翻译了前四集,一共八集,后面还会讲到国王、骑士、魔法师、土匪的中世纪生活,应该会更有趣。
《中世纪生活》影评(三):第二集僧侣
总体,僧侣比农民那集有头,大概是因为僧侣毫不掩饰的敛财,权利大的可以瞒天过海,这种戏码总是让观众们喜欢的
1, 本尼迪克特,隐士鼻祖
2, 也是这个人创立了手语,被教士们普遍使用,并且建立了教堂
3, 他们通过独善其身来改造世界,沉默与祈祷。起初
4, 超脱世俗注定不能长久,瓦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富人开始给钱僧侣为其祷告,因为他们相信生活越是简朴,祷告就越会被上帝倾听。所以富人武士开始为僧侣付钱,请他们祷告。此后的教堂兴建,也是因此。
5, 主教们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垄断权,因为其实主教以及僧侣们自己都知道所谓上帝能够听见自己的声音是多么的假。所以按此僧侣们自己之间倒是要相互竞争
6, 在修道士们开始进入恶性循环的时候,熙竺会教会出现,发明了大隐修制度,该会特点,不穿内裤。宗教信仰最简单,生活越简朴,祈祷越被倾听。不是任何简单的穷修道士,反而他们是在进行一种有规模的商业活动,是天生的商人,并且着重发展重工业。他们尽量自给自主,而且站在技术的前沿,对建筑的设计也越发精益求精
为什么会发展火炉以及独立房间呢?因为富有修道士不允许穷修道士们和他一起就餐吃饭
7.最周至少有一天是餐会,最贫穷的修道士也会做16到菜
8到14世纪亚伟浓,基督教敛财集中地。14世纪后,修道会和教堂成为商业巨大集中地。教皇建立巨大的教堂,像堡垒,因为害怕会被杀死,因为害怕敛财被发现
9.亚伟浓教堂地下金库,藏着巨大的财富
10.地下金库在地板下,藏着一切金子
11.财富和权利不可避免的相伴相生
12任何敢反对教会的人,火刑
《中世纪生活》影评(四):笔记
1
对中世纪农民生活可能有过高的估计
2
意大利人 本尼迪克 本笃会 禁欲苦修
贵族、武士等上层贵族为洗清罪孽,雇佣monk为自己祈祷,修道院敛财,monk堕落
熙笃会 复兴本笃会
3
贞德之死(1431)可能并非主要因为对她是个女巫的指控,而是因为她女扮男装,成为对上帝大不敬的罪状。男权借助教会迫害女性,1484年教皇宣布女巫并非迷信而是事实存在。引发witch-hunt
4
5
骑士精神只适用于极小范围的上层社会,平民不受保护。
6
中世纪的科学实验很多是教士完成,并得到教会的庇护。
监狱私有,可以盈利。
8
狮心王理查的伟大形象与事实不符,他形象的建立是在教会的帮助下完成的,这当然是因为他所热衷的十字军东征。
理查二世背负暴君之名,但在事实上结束了与法国的战争。
《中世纪生活》影评(五):生活史
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对于欧洲尤其是西欧来说是无法抹灭的一段历史,欧洲的历史走向、文化氛围都在这一时期得以成型、发展,这就是中世纪。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把这一时期称之为“中世纪黑暗时代”,而著名学者查理哈斯金却说:“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也不是那么停滞。”那么中世纪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呢?
《中世纪生活》是一部从“日常生活”角度描述欧洲中世纪历史的作品,和以往传统历史著作不同,传统历史著作更侧重描写政治事件、经济背景来反应历史,而本书却关注欧洲中世纪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婚姻教育,中世纪不再是生硬的记载,而是鲜明生动的一张张图画重又展现在眼前。
《中世纪生活》是生活史,生活是繁琐多面的,生活是细水长流的。无论是农民、僧侣、妇人,炼金术师,还是诗人、骑士乃至国王,都要经历很多琐事——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家族或国家的联姻、迁徙。难得的是这部纪录片把这些琐事表达得有层次,有深度,同时还能让人觉得轻松有意思。
纵观纪录片,其秉承着一个信念:要把日常生活归入到生活条件一类——当时的机制、生活空间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日常生活。它让我们的历史不再是史学家的东西而是关乎我们身旁左右人们的历史,让历史不再是枯燥无谓的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纪录片没有局限于笼统地概括公众社会生活,而是深入到细微的私人生活。私人生活是相对于公众社会组织生活而存在的不同观察角度,虽然它不同于人在于组织中的地位和角色所要面临的社会关系,而人又不可能脱离其所从属的社会关系独立存在,尤其是在中世纪不断增强的层级制度趋势,更使得生活史不同于社会史,却又与社会史紧密相联,他所包含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更多的意义。生活的细水长流使得纪录片缺少了一种全面系统的概述,不免有些琐碎,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意义更加丰富,也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儿,让人不由自主的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