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一部由李成才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货币》影评(一):上下班空闲时间普及常识
不管别人说多烂,作为我等门外汉,还是需要科普的。竟然出发点被满足,就应该给点星了。
--
1.有价星球
关于货币起源、牛顿金本位的定价机制...
2.从哪里来
基督教认为钱生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但丁《神曲》放贷者在第七层地狱
富兰克林“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切记,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金钱可生金钱。”
3.黄金本性
牛顿定价,黄金是货币,黄金不是货币后又转化成一种投资方式。
4.银行历程
犹太银行家的坚守,中国汇丰的成长。
5.权利之争
发行货币。
6.通胀之殇
还是发货币
7.三条红线
税收、发放债券、印刷货币,三驾马车的平衡。
8.货币的困惑
汇率的计算
9.超越国界
货币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流通,英镑美元主宰货币的流通,但是它们会长久么?
10.未来
欧元是一大创举,但随着希腊的破产,欧元动荡,人民团结问题,文化问题,世界统一一种货币是否有可能?
--
完全不能是评论,更加是一种流水账。^>^
《货币》影评(二):《货币》笔记
第一集 《有价星球》
诞生:50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使用范围:213个国家,近200种货币
莎士比亚:金钱是个好士兵,有了它就可以让人勇气百倍。
卢梭:我们手里的金钱,是我们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马歇尔(剑桥学院创始人):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货币表达我们的欲望和财产。
50年前,无形劳动被承认——专利。
1790,美国国会首部专利法。 托马斯.杰斐逊,美第一位专利行政官
1236,英最早运用专利。
威尼斯共和国,最早建立专利制度。
达芬奇,意大利芬奇市
1879,爱迪生,1000多项专利,每年1万美元
14世纪,在欧洲变为资本
19世纪初,伦敦金融城→市场经济
货币给风险定价——保险、期货;货币给企业定价——股票、债券
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东京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职业化→货币化
1848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过度货币化——特权(平等)
2008,美华尔街,金融危机 起因:房屋次贷→向市场投放货币→通货膨胀
第二集 《从哪里来》
5000多年前,古巴比伦王朝,苏美尔人,楔形文字泥板(合约)
公元前3200,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最早社会分工、交易市场,货币诞生
公元前2500,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德本货币
公元前2000,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古斯塔金币
公元前1500,黄河流域,古中国文明
公元前1000,地中海沿岸,古希腊文明,雅典狮币
公元前600,古希腊货币,德拉赫玛
雅典第一位执政官,梭伦(第一个用货币解决社会矛盾的政治人物)
建立公民社会、民主制度,减负奴隶债务
100多年后,意大利,货币成为资本
1157,威尼斯,第一家现代银行
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柯西莫),羊毛生意→银行放贷收息
公元前325,罗马教皇禁止所有神职人员放贷收息
1179,罗马教皇宣布房贷人员会被教皇开除
犹太人,最早允许放贷收息
1182,法国将放贷收息的犹太人驱逐出境
1275,英格兰规定房贷收息有罪
文艺复兴,将人权从神权解放,银行被认可
1543,西班牙国王查尔斯五世宣布放贷收息合法
1545,约翰.加尔文:将钱借给别人,从事生产化活动,可收取利息
1347,意大利热那亚商人,货币改换成第一份保险单
1602,荷兰东印度公司,货币变成第一张股票
1867,马克思《资本论》,资本主义
东方:
北宋交子,比西方早600多年
没发展的原因:义利之争,儒家以“义”规范社会结构,工商业处社会底层
大商人:秦 吕不韦,元末明初 沈万三,清 胡雪岩
日本:
1868,明治维新,全盘接受货币文化
“士农工商”等级制度摧毁,武士阶层消失。
现代:
1792,华尔街,美资本市场第一份契约
1817,美开通第一条人工运河
1835
1944,美取代英,拥有国际金融控制权,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第一货币
1971,纳斯达克交易所
1986,微软
2004,谷歌
2012,脸谱
第三集 《黄金命运》
南非 约翰内斯堡
公元前6世纪 吕底亚(今土耳其,东西方文明交汇处,两河流域与古希腊)
第一枚金币(现大英博物馆)
17世纪末,英处于战争,货币严重不足
1696,重新铸造货币
财政部长 威廉.朗兹,哲学家 约翰.洛克,国王威廉三世
牛顿:金本位体制,各国货币价值都与黄金挂钩,保持价格稳定
实现金本位:1818 荷兰
1871 德国
1873 法国等拉美货币同盟
1875 北欧丹麦等国家
1881 阿根廷
1893 俄罗斯
1990 美
1914 金本位体制在一战崩溃
1925 丘吉尔宣布重返金本位
1929 世界经济萧条,为促进出口,各国放弃金本位
1944.9月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971.8.15 通货膨胀压力下,尼克松宣布美元放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
纸币,以国家信用作支持
美国犹他州“金银币法案”
估计黄金市场:黄金期货、黄金股票
各国黄金储备:(至2012.8)
美 8133.5 占全球1/4
德 3395.5
意 2451.8
法 2435.4
中 1054.1
1886 南非发现黄金
第四集 《银行历程》
第一家现代银行 威尼斯银行
黄金加工者 放贷,部分准金体系
罗斯柴尔德家族:内森.罗斯柴尔德
1806,莱茵河畔 黑森州,黑森公爵
1813,拿破仑莱比锡战役失败,黑森公爵回到法兰福克
曼彻斯特→伦敦
著名银行家族
德国柏林银行家 布雷施劳德
英 巴林家族
美 洛克菲勒
摩根家族
1810 英国建立储蓄银行
保障信誉:1817 英 《储蓄银行法》
1933 美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家族银→私人银行→股份制银行
1929,经济大萧条,5000多家银行倒闭
1995,巴林银行倒闭
2008,华盛顿互惠银行(美最大储蓄银行)倒闭,贷款过度
2011,苏格兰皇家银行破产
中国:
明清,山西票号(为政府)
1914,日升票号破产
1986,出现股份制
第五集 《权力之争》
公元前113,汉武帝禁止民间铸币
《盐铁论》:朝廷不能垄断商业,不得与民争利
公元923,英格兰各王朝统一
阿瑟尔斯坦,英格兰第一位国王,宣布国王铸造的货币是唯一货币
1688,光荣革命,英国征税权交到议会
英格兰银行(在伦敦),世界第一家中央银行
1694.7.27 英格兰议会授权的股份制银行
1700—1815,拿破仑战争,国债 1200万英镑→8.5亿英镑
1825,英国经历近代世界最早经济危机,随后两年,英140家银行倒闭,
人们取回钱,银行不敢放贷,市场流动货币减少
1844.7.29 《银行特许条例》:除英格兰银行,其他银行不许发行货币
1776,美独立
1791.2.25,乔治.华盛顿授权创立第一美国银行
特许经营权20年,20%的货币发行权,其余由各州银行发行
第四任总统 詹姆斯.麦迪逊:第二美国银行,特许经营权20年
第七任总统 安德鲁.杰克逊“我干掉了那家银行”
银行战争,与比德尔
1836,第二银行倒闭
1907.10月,华尔街投资家投资失败,导致一家金融机构倒闭,各银行挤兑,
一周内连串银行倒闭
约翰.摩根 要求各银行借款,解决这次危机
保罗.沃伯格
1913.12月,《联邦储备法》,创建联邦储备系统
各国建立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唯一货币发行权,稳定本国货币值,最后贷款人,
1876,德完成货币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银行
1882,日本银行
1913,联邦储备系统
1905,户部银行,中国第一家中央银行
第六集 《通胀之殇》
2011.8月,全球通货膨胀会议
购买力损失
货币数量应与经济发展动态匹配
社会不可能根据通货膨胀来随时调整工资等
1000多年前《后汉书》出现“货币”一词
罗马南征北战,货币不足,开始往货币掺假,降低银币质量,用同样银币制造更多的钱
公元150,罗马货币含银量相当于凯撒时代千分之三
公元350,六千万分之一,军服上涨166倍,小麦上涨220倍
公元前388,印度属国塞拉库斯发行面值超过实际价值4倍的锡制货币
公元7—14,王莽三次改革币制
1542—1551,英格兰将货币含银量减少到1/3
纸币的出现是转折
约翰.劳→法国大革命
约翰.劳来到法国,坎康蒲瓦街,出现法国最早纸币
1715,路易十四去世,留下巨额国债25亿里佛
方法:增加税收、销毁国债
1717,大量印发纸币,宣布开发密西西比三角洲,那里有大量金矿
纸币贬值,物价飞涨
1945 匈牙利货币平格面值达100万
1993 南斯拉夫100万亿
2009 津巴布韦最高面值100万亿
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通货膨胀
1918.1.18,一战结束,《凡尔赛条约》各国要求德国赔款
最大面值100万亿
1919.11月,凯恩斯《和平的后果》,想从德国这头牛不断挤奶,首先得让它活着
1923,法国占领鲁尔区,原因德国没钱赔款,德国失去经济支柱
至1923,德国物价比四年前上涨四千八百亿倍
1923,慕尼黑啤酒馆发动政变
中产阶级成为希特勒支持者
1933.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
6年后,二战爆发
通胀是不合法的税收,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限制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就黄金在货币基础上的价值,制定严格的指导方针
弗里德曼
凯恩斯:温和的通胀有利于就业
新货币的产生使货币的最初使用者受益(金融市场),最后使用人受损(穷人)。
有钱人选择通货膨胀剥夺相对较小的行业,进行转移投资
20世纪中期,国民党时期的通货膨胀
民不聊生,让国民党走向了最后的没落。
20世纪后期,南美国家的通货膨胀
断送了这些国家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成果,至今走不出经济低迷的陷阱。
第七集 《三条红线》
税收: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国债:筹集资金
发行货币:控制经济节奏
美国国债钟
货币量化宽松政策
2011 美国多发行货币9193亿美元
日本31.9万亿日元
中国 12.6万亿元
佛罗伦萨 尼克罗.马基雅维利,1513 《君主论》
国家制度与君主的关系,政府机构,动力:税收
1609 荷兰独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政体
1911 辛亥革命
约翰.洛克 《政府论》,人与政府的税收关系,税收权力来源于人民
美《独立战争》,起因:反对英国政府税收政策
英 光荣革命
财政赤字,减少开支
政府唯一合法性来源是人民,提供公共产品:法规、执法、保障体系
(未完)
《货币》影评(三):我是来骂的,短评写不下,
讲的什么m东西,开头要有多蛋疼。这是来写没基础的抒情散文的吧。
、
“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如果将人类的250万年压缩成24小时,那么她伴随人类不足3分钟,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里面总是穿插外国学者和普通人的生活进去,真假也无从知晓。广东13岁中学男生从事汇率交易5年,都是神童啊。
内容当然都是些历史故事,旧东西,来当教材。学校老师上课都不讲的故事。
通货膨胀那集我看了。讲的就是,有货币就有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历史故事。说句实在的,都是废话。生活在中国的老百姓早就切实的感受到通货膨胀,你就不能讲点实在东西,完全就是避重就轻,不讲点实际问题。
这样的纪录片实在硬不起来。
《货币》影评(四):历史的脚步
不论纪录片的好与不好。看的过程中让我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会有它的生命历程,都有终结的一天,货币也不会例外,至于货币什么时候会消失,我想可能会伴随着国家,因为现代的货币是国家一种强制性的调节工具。
与此同时,货币制度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的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政府的收入不单单有税收还有货币的增发。(除非像美国用债券又换回市场上的货币)也难怪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看看中国政府的每年货币增发量就明白了。政府和资源权贵一起来瓜分社会上流动的货币,特别是这些增发的货币。最终使得金字塔底层人的财富遭到无可奈何的严重贬值。
什么是财富?到底怎么来衡量?财富和科技水平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现在中国,人们很有追求,但更多是追求利益和权力,而不是权利。人们现在普遍关注着生活环境,我想环境的净化不会太难,几十年就够了,而人心的净化可能要用世纪来计算。而且需要制度来作为保障。
任何事物都需要制度的保驾护航。单靠思想建设,就会变得非常危险,共产党从建党的那天起,党内斗争可能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制度主要是用来对付人性恶的一面,最大限度的保障相对的公平与公正。
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的独立思考,人类历史中的伟大的先贤。
《货币》影评(五):联想到的
先说联想到的。
主要是回忆。
我所在的小镇最大的变化发生于我外出上学的那四年,四年前和四年后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发展着的,以至于四年后回到家乡时感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普及度。
我上初中及高中的时候,是早上早早的起床并三五结伴骑自行车去上学的,路上能看到离家近的同学步行去学校,放学时大家推着自行车走出学校路段然后各自骑车回家。那个时候路上还鲜见汽车。现在我看到的是,一到放学时间,学校门前的路段就开始交通拥堵,大人们像抢黄金一样抢着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近的地方,以便能早早的接上学生。
之前的房价一直不高,不高到让人没有危机感去意识到买房子以便保值。且房改不长时间,一栋房子花不了多少钱就能买到。毕业后,准确的说是上学中,温州人炒高了房价,并炒到了我们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记得上学时在南京求学的好友说他的同学大都是来到就买套房子,方便,现在看来那是要多有前瞻性及魄力。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学校南边有一片小区,开盘时大概是一千左右一平,当然,那个时候物价也低,一份街边米线只要2元,毕业时涨到了4.5元。回到话题,千数块的房子其实也并没有所少人买,地段不佳,没有学校,投资进去看不到有多少金可捞。现在怎么着,南部山区那是主打,没有学校可以马上建,而且还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交通便利,是连接向南的枢纽,再加上08年一个全运会,千数元现在卖个七八千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政府收入也是成倍的增长。家乡是贫困县,至少在我看来是,出去看看哪里都比家里富,都比家里洋气。现在,“咱确实是有钱了”,当然这个咱是指体制内的人及机构。没钱了卖地,卖林,卖田,卖的钱养活了一条生物链。钱花光了再加个限制审批什么的,或者换个方式收税,平均下社会财富,也充实下国库存。再不济就直接收回来,给点补偿,然后重复老路。
之前看到有通货膨胀这一集,期待值颇高,看完后不说失望,却也没有达到预期值。作为纳税人,我想是有权力去问一问我们的钱究竟花到了什么地方的。澳洲,海边玩耍突然中风,政府是派的直升机来救驾,从而保住了一条命,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三亚抑或青岛,至少条件达不到。高税收高福利,较高税收福利无保障,如果二选一,你会选哪一个。问题是自出生起,我们无从选择。
对本届政府很有信心。至少那个到2020年工资翻番的许诺给了我们干劲。
《货币》影评(六):片子拍的确实有点散,总结一下
货币的诞生,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后,自然而然孕育的产物。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古巴比伦人建立了自己的城邦,肥沃的土地,让他们的生产有了富余,便开始交换各自多余的产品,各取所需,由此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贸易。古巴比伦人用楔形文字在一块块泥板上记录下他们的交易情况,并由此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商业契约。
这一环接一环,发生的自然而然。然而货币作为财富载体,被世人向往,甚至成为欲望的源头,则经历了一番挣扎。在东方阶级社会中,工商业者,或者货币积累者一直都处于社会下层,商人被贴上重利轻义的标签,为士人所不齿。而在西方,货币财富包括商人的地位提升也经历了一番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蒂奇家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美蒂奇家族的第二代家族掌门人柯西莫(Cosimo de Medici)本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领导之下,家族生意兴旺发达,控制了大量财富,然而,富可敌国的他并未感到高枕无忧,反而终日彷徨不安。这是因为,14世纪的基督教认为食物、财富等应当通过诚实劳动获得,而靠借贷获利则是被鄙视和禁止的,可恰恰银行业务为美蒂奇家族的财富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
柯西莫因此时常怀疑自己背离了教义,与上帝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了赎罪,他渐渐开始利用自己的财富,资助意大利各个领域尤其是艺术界的天才: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但丁、薄伽丘、乔托、马基雅维利、伽利略,这些艺术、文学、思想、科学等领域受万世敬仰的巨擘都曾蒙美蒂奇家族的资助和庇佑。正是他们开创了“文艺复兴”时代,使“人文主义”精神落地开花。慢慢的,西方社会开始尊重和赞美人的价值,认为人是神在大地上的继承者,尊重人就是尊重神。进而,人的物质需求也开始得到尊重,货币、借贷的有益作用也开始渐渐被世人所接受:毕竟没有钱,贫苦者的生活就得不到改善。
信贷,使钱可以生出更多的钱,此时,货币就不仅仅是货币,而被称为资本。而资本的流通、增值,往往要倚赖“信用”。
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信用货币,那就是北宋时期盛行于成都一带的“交子”。
《货币》影评(七):被普及的知识点。
小白被普及,mark之:
1, 牛顿居然是黄金上位的主推手;
2, “如果想激化一个政府和人民的矛盾, 通货膨胀将是最好的方式。” 当时一战后的德国政府, 大量印发货币, 导致马克恶意贬值, 这位希德勒的成就提供了土壤。
3, “让本国货币贬值,就意味着本国的产品在国外价格下降, 从而刺激出口。” 相反, 本国货币升值,则可以提高本国货币的购买力, 可能引发资金出国采购全球资产的现象;
4, 从历史及全球角度来看, 白银,黄金,英镑,美元都曾经和正在为世界贸易提供交易结算工具;
5,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二战后各同盟国达成一致, 美元直接和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与美元挂钩。 但是1971年后, 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 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
6, 欧元的诞生意味着欧联体国家将放弃很多自有的权利,这是一次伟大而又充满勇气的发明。
最后向欧盟所有成员国致敬。
《货币》影评(八):《货币》笔记
英格兰银行,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
1929年美国大萧条中,有至少五千家银行陆续倒闭。
1995年,因一名交易员的错误交易,有着233年历史的英国老牌贵族银行巴林银行倒闭。
2008年,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因贷款过度,资本金不够,在银行挤兑中倒闭。
2011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因管理混乱,监管不力,曾一度濒临破产。
20世纪初,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通货膨胀,不仅导致了一个国家的衰败,也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世纪中期,国民党时期的通货膨胀,不仅让民众深陷危机民不聊生,也让国民党走向了最后的没落。
20世纪后期,南美国家的通货膨胀,断送了这些国家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成果,至今走不出经济低迷的陷阱。
5000多年前,商品交换的需要,促使人类创造了货币,货币又反过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人性的暴露又一次次将货币变成欲望与利益的载体。
1000多年前,货币成为执政者制造通货膨胀、窃取他人财富的手段。
300多年前,货币成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国家主权的象征。
70多年前,货币成为政府干预经济、制造经济增长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