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4 12:13: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10篇

  《瘟疫求生指南》是一部由大卫·弗朗斯执导,Peter Staley / 拉里·克莱默 / Iris Long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一):当活人无法说话的时候,死人替他们发声

  小时候接受到的艾滋病教育无非是三种传染途径,以及这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 记忆深刻的是有次在电视上看到央视 某 频道采访艾滋病患者,隔着不透明玻璃。当时反响很大。 以及报纸上常刊登某某领导看望艾滋病患者,并与之握手拥抱,以向公众传达不必对艾滋过于恐慌的报道。 离我最近的艾滋病事例是,有年小区附近的广场,很多人在为艾滋病患者募捐,一个20多岁的女生。我把记不清数目的钱塞进了募捐箱。 有段时间普及艾滋病日,有的报纸在那天配套发放红丝带和安全套。一度在学校引起轩然大波,无知的青春期少年可以从一切事物中发掘无聊的乐趣。 再后来,生物课上老师普及过一些相关知识,由于记不准确了就不写出来了。 这好像是我关于艾滋病所知道的所有,和我为艾滋病患者所做的一切。 真惭愧。 -------------------------------------------------------------------------------------- 可是好像有的人生来就是革命战士 他们或许身处其中因此更能感同身受,或许只是具备冷静的思考和敏锐的判断,可以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背后那些冷冰冰的残酷和道貌岸然的制度。或许只是一味崇尚新,喜欢打破陈旧古板。 但无论怎样或何时,这些先驱往往是付出巨大却下场惨烈。 我一直在想,提出建造火葬场的人,在当时人的眼里,一定是个无恶不赦违背道德的疯子。 比起那些简单易懂的规律,我们好像更容易被浮于表面的现实所蒙蔽。因此被自己所创造出的条条框框束缚而痛苦不堪。 比起艾滋病的历史和治疗,我大概更被在这场战斗中人的力量而震撼。 “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该让人民自生自灭”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从患者口中说出的“life is worth living” 以及一次又一次聚集在大街小巷的人们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 “Act up,Fight back,Fight AIDS” 我一直希望未来的自己是,有正义感,有同情心,最好能有冷静的判断和理智的思考。 我一直说讨厌那些遮盖真实的灰色的东西。 我说如果你讨厌某些世风日下的现状,或者那些你在学校中无数次口头抵制的东西,那么在你的行为中就应该有所体现。 我听演讲中说“不要屈服外界的压力作另一个自己,你唯一该做的是真实独特的你”而热泪盈眶,深表赞同。 看杂志上有个特立独行的人说:”我虽然没改变世界,但世界也没能改变我“,觉得牛逼。 但其实呢,大多数时候我很沉默,上面那句话我在说给别人听的时候慢慢变成:”要不就成为一个牛逼的人,让世界向你妥协,如果不努力你只是个sb,那就只好向世界妥协“。 是啊,大多数时候我很沉默,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不就是对歧视的默认么。 看到献血机构的无良做法曝光,以及因献血而感染疾病的报道后,我说对这些不在有信心,所以我不献血。 可谁说这不是借口呢。 我厌恶部分媒体无良,于是我很少看新闻。 但同时,别说去改变什么,我甚至也并没有自己去找寻背后那些真实客观的东西。 好像离期望的自己越来越远,好像正在成为我讨厌的人的样子。 所以这个世界真的奇怪透了,无时无刻不在大张旗鼓的说世界需要新鲜的血液和不同意见的人。可当真正出现的时候,那个人还没有崭露头角就早已经被世界磨平棱角,成为最普通的人之一。 同时世界还在需要”新鲜“ 我总是想问,世界怎么变成这样。 突然觉得,应该先问问自己,做了什么 真的有很多弱势群体存在着,在你听着歌儿泡澡的时候,在你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感的时候,在你看美剧笑的忘我的时候。 他们在痛苦的挣扎。 其实我想很多时候或许他们不需要你多少帮助,不需要你的同情。你能理解,能在关键时刻stand up,能在世界与他们争锋相对的时候给个拥抱,对他们来说,就足够。 因为,让他们感到绝望无助的并不是敌人的咆哮,而是“朋友们”的沉默 深刻检讨自己曾经充满借口的不作为 不想成为导致”当活人无法说话的时候,死人替他们发声“状况的帮凶 所以 愿意stand up,fight back,为那些本不该存在的宗教、种族、性向等等歧视。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二):素材为何止于1996年?

  纪录片采用的素材约是从1987年开始吧,然后止于1996年蛋白酶抑制剂的效果确认和投产。

  导演David France曾是《新闻周刊》高级编辑及《纽约客》特约编辑。从2000年开始,就开始撰写关于艾滋病和同性恋群体生存状态的调查报道。

  那么,他是在自己的工作积累中,开始有意搜集和整理关于“ACT UP”运动的影像素材吗?并在其中发现了精英理论派"Treatment and Data Committee"与前者的分合关系?(类似新芬党和共和军?)

  毕竟在筹拍(剪辑?)《瘟疫求生指南》的同时,他于2012年4月在纽约时报名为《战场画卷》(Pictures From a Battlefield)的文章,即关于纪录片所反映的这段历史。

  那么,当1996年抗艾药物研发取得关键进展之后的素材呢?是如片末TDC小组成员所言,在知道自己幸运的活下来后反倒不知所措,以至于中断了影像记录?还是导演仅希望重现一则关于勇气和牺牲的“战争”故事,而选择了这么个断代史?又或者往后的现实一样糟糕,不足以告慰勇敢前人们那些被撒入白宫的骨灰?

  印象最深的,反倒是结尾字幕处的影像素材提供者名单,其中的大部分均没能熬过这场”战争“。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三):即便如此感人

  虽然几处看的我潸然泪下,但是之后细想,该片为了取得所谓的情感共鸣,而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事实本身。

  为突出同性恋少数族群不懈奋斗的事迹,本片其实偷换了概念。通过高超的采访与剪辑,导演试图引导观众认为:正是ACT UP的不懈努力,换来了1996年的新药物,从而赢得了救治的一线生机,然而正如片中核心人物pete在后来的采访中所承认,当初的运动动机过于天真,认为单纯的人体试验就是获取治疗方法的神奇炸弹,浪费了大量纳税人的钱。(大意如此)

  后来采访某位幸存者的时候,老泪纵横的说:如果我们更加努力,新药会更早的到来。然而事实是,按照ACT UP这种斗争方式,仅仅能在现有药物的基础上争取到资源,而无力左右有效药物的问世。毕竟科学的演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如琴纳如果没有发明牛痘接种的方式来预防天花,那么任凭你天花感染者如何闹腾,也无济于事。而该片的逻辑则是将天花感染者与牛痘接种发明者进行强制的等同,将HIV感染者的求生行为与医学研究的偶然性进行等同,是经不起细想的。

  所以该片再最后揭示幸存者的时候,绝口不提药物发明者本身,我手贱百科了一下——“鸡尾酒疗法,原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是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该疗法的应用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的药物混合使用,从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自80年代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尽管世界各国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研制了十几种疫苗和近百种药物,但迄今尚未发现一种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新武器,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所提出了“鸡尾酒”疗法一经公布就立即轰动了整个医学界,各地媒体竞相报导,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也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鉴于他的突出成就,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将他选为封面人物。”

  其实ACT UP能为艾滋病研究贡献的很有限,我想大概就是人体试验、药物试验、数据收集和低廉的现有药物的获得等,其实更多立足于少数群体权利的争取以及与顽固势力的斗争,到此为止。绝非导演最后暗示的,可以将他们的努力与艾滋病的治疗的发展所等同。以至于导演多次借专业人士的口说ACT UP组织的人多么多么的聪明,多么多么的了解研究本身,这不是心虚是啥呢。

  再者,导演由同性恋人群切入艾滋病这一话题,视点是非常精准的,然而在同性恋与艾滋病的关系上,导演并没有沥清概念,反而是言语模糊,让缺乏了解的观众,错误的将艾滋病的传播与同性恋群体划上等号,特别是不时蹦出来的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数,未免不让人产生错误的联想——将美国同性恋群体与全球的艾滋病大形势进行错误的关联。其实艾滋病的高发区在西非地区,而艾滋病的传播中,同性恋虽然是高发群体,但是在全球背景下,并不是感染主流,导演这样的语焉不详,意图是强化纪录片人物的处境,然而却非故意的回避了基本事实。

  最后,回到纪录片本身,老美的纪录片大多如此,导演的观念先在的植入影片,并不断的引导观众接纳他的观点。这样的创作方式虽然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但是事实本身却为了服务导演的触发式纪录而被边缘化了,反观国内,即便是《东方时空》这样的节目,同样是预设主题,但是也仅仅是在已有的素材基础上进行重构,观众也能从中读出观点之外的意义,全不似老美这样的亢奋和露骨。有人批评《华氏911》导演迈克·摩尔的诱导性提问,该片的剪辑逻辑未尝不是一种诱导,将观众带入到强烈的情感冲突中,从而塞给观众导演自己的观念,而由于纪录片的“真实属性”,观众就更容易相信也未曾意识到导演灌输的观点。于是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人物和事件类的纪录片中,老美比我国的纪录片还不讲究构图和画质,晃来晃去无所谓,披着粗粝真实的外衣,却难逃好莱坞式的煽动基因。

  P.S看到短评里有人艳羡美帝的民主氛围,感动于弱势群体对于自身权利的不懈追求,我们敬仰生命个体的顽强与善良,但这种绑架个体意志的群体激情,政治意义远大于个人情感,强制抛出的普世价值,有时未尝不是胡闹。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四):人心

  在三个月一次的例行检查中,我坐在等候室里看着阿城GGD的大屏幕,上面跳动出一些督促同志群体定期检查的广告,以及一些数据,数字本身并不骇人,却真实得让人觉得可怕。

  我清晰地看到从2008年到2011年四年的参检人数以及检出患衣原体、淋病、梅毒和艾滋的人数,其中艾滋患病率从2008年起呈上升趋势,在2011年又略有下降。2011年阿城参检人数有3万5千多例,患艾滋的人数有250多例,这意味着几乎每个工作日,这个小小的城市检疫站里,就有一人被检测出患有艾滋。

  我等待的同时,看到一个高个子壮硕的阿拉伯裔男子,流着泪走出了检测室,什么结果不得而知。

  艾滋病如今仍是另很多人“闻风丧胆”的致命瘟疫,一出口不论多少至亲好友皆仓皇而逃,即便在鸡尾酒疗法已经能保人生命很多年(以英国为例大多数患病同志能活到80岁)的今天,它依然被认作是死神的杰作,是对人性放纵的惩罚,上帝对同志的谴责,一位造访阿城的朋友对我如是说。

  我有点吃惊,却没有反驳。不知道何时起,一种从非洲发现的病毒,已经席卷了全球,并在宗教和政治以及文化的渲染下,变成了洗脑人类的一种观念:即,获艾滋即天谴,不自爱的人,尤其是同志群体,你们活该。

  可是在瘟疫蔓延的时代,黑死病席卷欧洲,SARS蔓延中国的时期,却没有人会说,你患病是罪有应得。可怕的不是病情的蔓延,可怕的,是人心,人心已经被病疫蒙蔽。

  于是我想对他说,同志群体,已经存在世上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生而为同志,与生而为其他人没有不同。恐同反同也不是在历史渊源中一直存在,仅在上个世纪,愈演愈烈,80年代艾滋的起源和肆虐,只不过是推波助澜,将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而已。殊不知,艾滋病的三种传播方式中,静脉注射的传染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母婴也有三分之一,虽然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以男男无保护性行为为例,感染几率也只有百分之三。而如今性传播艾滋病的主要群体仍为异性间的传播,占到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百分之70以上,若是在性行为中正确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防止艾滋病的传播,阻断率达到百分之97以上。即使男男性行为是高危行为,同志群体却并不是艾滋病患病的主要人群,所以凭什么人们要将同志群体推向被谴责的深渊,对他们的不幸冷眼旁观,是什么造成了人们的漠视和仇恨呢?

  事实上,艾滋虽然最早源起非洲,真正的爆发地却是在美国。电影《瘟疫求生指南》,直接控诉了里根总统对艾滋病的搁置,老布什对艾滋病的漠视。这个历史上错误的政治举措,导致了艾滋病的爆发和急剧蔓延。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例,报道的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21人。如果及早对疾病进行有力控制,瘟疫是可以被遏制的,可惜的是封建的政府对此不闻不问,至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显示美国每1000名大学生中就有3人被艾滋病毒感染,1989年美国报导的艾滋病死亡人数为89817人。1990年,在艾滋病被确认将近9年之后,就任一年的美国总统布什首次就艾滋病发表讲话。1991年,里根为其担任美国总统时对艾滋病流行的忽略而公开道歉,而次年美国报导的艾滋病死亡人数已为198322人。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导全世界共有1400万人受到艾滋病毒的感染。而在这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终于签署振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法令,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艾滋病研究机构以协调美国所有的艾滋病研究。1 电影叙述的也是这段被雪藏的历史,这段历史大多数人不愿意提及,却将罪责推到同志群体身上,终于拖累了艾滋病的早期控制,导致了瘟疫的爆发。

  片中记者曾问抗艾药物引进法令推进活动的发起人、最后少数的幸存者之一Peter Staley,面对肆虐的艾滋,有什么想对同志群体说的,他回答说,请用避孕套。听闻这个答案的记者的态度非常戏谑和鄙夷,似乎他访谈的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乱性后活该被惩罚的人。诚然,同志群体有着更活跃更不稳定的性生活,但这不该成为疾病被漠视的原因。80年代的美国人思想如此保守,对同志群体的滥交行为投向了恶毒的目光,而他们却忽视了异性恋群体中也存在滥交,忽略了不洁针头的高传播率,仅对同性恋们纷纷侧目,于是,瘟疫在人心中爆发。

  人心啊,人心,人们可以在瘟疫中结成统一战线众志成城,像电影中的Bob一样,用生命呼喊关注;人们也可以冷眼旁观不闻不问,像Bob呵斥的那个西装革履的“杀手”一样,抱着未获病的侥幸心理,选择了隔离和逃避。殊不知,这些人,只是侥幸而已。

  我再次看到GGD上屏幕的跳动,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一切皆好。每个人都应该尽量保护自己,但是,你又如何能阻止那剩下的百分之3的概率,你又能如何保证自己伴侣的忠贞不二呢?所以,此刻我也是幸运的,此刻所有没有被瘟疫缠身的人,都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如今的药物和科技已经可以让即便患上艾滋的人活得更久,艾滋已经不再像绝症那么可怕。回望这条抗争艾滋的血路,我似乎看到Bob的遗骸,还有他哭泣的女儿。别忘了,他们拯救了六百万人。

  2012的艾滋病日,我在格城办事,看到了许多白色的免费检疫车,飘扬的旗帜上写着“STOP AIDS NOW" 的字样,简洁有力。不久后,在阿城GGD的屏幕上,我看到攀升了好多年的艾滋患病率曲线终于在去年有了下降趋势,我的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触,似乎这么多年来一直耀武扬威的这场瘟疫,终于也要走向消亡。我无法忘记《瘟疫求生指南》这部电影的结尾,活下来的Peter孱弱瘦削,忍不住眼睛红了,泣不成声。那一刻我也一样,感怀于这段见证了人心力量的历史不能自已。而逝者长已矣,活着的人若能有一样的斗志和信念,我相信我们终有一天,会赢过这场瘟疫。

  Let's STOP AIDS NOW.

  同类型电影推荐: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五):记录

  1,protest很有感染力

  2,纽约这个城市的前卫与包容很动人。很多素材是80s的,那个时候不论是LGBT群体还是HIV/AIDS群体能组织起来为自己的权利上街游行,甚至直面政府官员,真是一大步啊。很多国家、地区,即使在21世纪也做不到。

  3,HIV刚流行起来时的猖獗程度很惊人,仅是几十年前,人们还没有safe sex的概念。不知道是不是HIV的流行警示了人们要戴套?

  4,当时社会的stigma严重到难以想象啊。“这些人都该死”也能有人说出来。但现在stigma还是深入人心,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憋在心里不说出来了。这个群体太难了。

  5,他们protest FDA的时候,说欧洲approve一种药品只要9个月,而美国要7-10年。觉得美国政府完全可以加快速度研发药物。可是研发还要时间啊,即使有足够的人手足够政府拨款,哪是想研究出来就能出成果的……

  6,我觉得从这个片子的角度看,政府完全没作为。但这是不可能的吧,任何infectous decease猖獗起来政府都不可能坐视不管的,片子一开始略偏激了

  7,31分钟那个CNN的clip太棒了

  男1: I see the pink triangle on your shirt. I gather that you are a homosexual.

  2: Yes.

  1: Looking at the camera, what would you tell some kids who also might have homosexual tendencies? What would you tell them if you wanted them to live long lives?

  2: Use a condom, and also use a lubricant BTW that has the medicine...

  1: This is Russian Roulette!

  2: This is not Russian Roulette. It is Russian Roulette to not give people this info when human nature dictates that they are gonna go out there and have sex.

  1: You mean celibacy is impossible?

  2: It is just not gonna work. Poeple are not gonna do it, and lots, lots of people are gonna die. Now whoud you rather have a lot of people cheating on tehir celibacy with thousands of people dying or would you rather save those lives and let them have sex?

  小哥哥说的太好了,政府若是为了防止病毒传播,禁止人的天性总是行不通的,比如HIV母女传播的时候,总不能禁止childbirth和breastfeeding吧!

  8,以前学习HIV/AIDS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和教堂的冲突。是啊同性恋、信教者、避孕、prolife肯定要打到一起了。不过在教堂里那段protest我真挺反感的,相信信教的人若是看见这些protester在教堂里这么胡作非为也只会更厌恶他们的

  9,片子拍的太拖沓太长了,感觉可以剪去至少1/3的内容。不是所有的clips在我看来都是必要的。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六):《瘟疫求生指南》:那个疾病肆虐的悲惨年代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群身患艾滋病,求治无药走投无路的青年男女同性恋们,联合到一起聚集街头,向执政政府和医药部门进行抗议活动,对政府的不作为表示愤怒,对医疗系统的不重视,挪用研究经费大举揭发。不仅吸引来诸多旁观的科研人士加入到抗议的队伍中来,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对抗政府的说辞,还有专业人士组织策划,反复宣讲团结的重要意义来为大家打气。尽管团队间出现过分歧,主力人员撒手人寰,但执着的人们还是继续坚持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惜拿自己的身体当做试验对象,甚至以背水一战的架势与警察对抗,把“战友们”的骨灰扬在政府大院的草坪上。在死去四千万人的生命,历经十余年的抗争之后,苦难中的人们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解救之法,有效的医治药物得以上市治疗濒临死亡边缘的人们。

  影片最大特点在于全部片段都是由当年人们留下来的历史影像剪接而成,那些不太专业的拍摄手法尤其凸显当时情景的真实和残酷性,一场类似于大屠杀的事件被身临其境的再现观众们面前,令人热血沸腾和激动人心。影片一经上映,不仅得到各大专业影评网站追捧,接连成为2012年度的“Best Movies”,还被《时代周刊》选为2012年最不该被忽视的十佳名单之一,更是被各种评选奖项极力推举提名。为了那些逝去的英雄们,我们也只有用默默注视他们曾经勇敢的行动来为他们祈祷!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七):只是幸运

  1.

  去年,在诊所的实习做到一半时,我的案例里多了一位艾滋病患者A。A早早和妻子离异,数十年没见过他的孩子。在过去的10年内,兄弟3人和父亲也陆续因为各种癌症去世,同时他患有哮喘,背伤,腰伤,肥胖症,前年又查出了艾滋病,继而失业,心理状况为长期的抑郁症。作为一个菜鸟心理咨询师,他的一句话就能直接把我放到在地:“我凭什么会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若你是我的话,你会如何?” 于是,我为此一直惴惴不安。幸而,他一直没问。4次之后他拿了抑郁症的药物就消失不见了踪影,我为他的消失暗暗担心,同时也终于松了口气。

  当我终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开始了工作,而我的病人又重新把旧问题抛给我,加倍沉重,打碎了我“拯救人类心灵” 天真的呆子梦。美国的研究生院教育,像一个技术先进的大工厂教给了我完备的技术以解答how的问题。但同时也因为政治正确和宗教敏感而避免了价值观的讨论,why的疑问迟迟得不到解答。那一段很长的时间,我的心失落又沉重,每一滴水反射出了整片的大海,每一个病人不仅把他们人生的问题抛给我,更是把体制和终极的人生问题抛给我。职业之路竟像一个死胡同一样无解,一时之间竟不能前进,也无法后退。

  2.

  转眼,已是在费城第三季秋叶飘飘了。晚上,同院的朋友Jia的生日约看电影。二选一,我的心蓦地一动念,选了艾滋病题材的纪录片how to survive a plague。

  在生与死尖锐对立的题材面前,白描是一把犀利的尖刀,刺向生命的本质。片子从1987年开始讲起,一群在美国的艾滋病患者,为了争取联邦政府授权艾滋病药物的研发和治疗进行的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包括街头游行示威,参与地下的药物引进,并且影响了92年的总统大选。纪录片真实的展现了人类为了生存而反抗与争取权利的张力和力量。令人寒毛直竖的几个赤裸裸的控诉镜头:艾滋病逝者的家人把部分逝者的骨灰丢进白宫以示抗议,弥漫在白宫草坪上空久久未散的几百号逝者的骨灰;92年总统选举当夜,Act-up的组织者之一,37岁同性恋出柜并患有艾滋病Bob Rafsky青筋暴起的咒骂老布什是刽子手。

  还有一个细节穿插在片子的好几处。bob的小女儿自87年,88年,89年每一年的生日,都为他的生日吹蜡烛。而一直到93年,画面中没了生日蛋糕,而是小姑娘坐在教堂里,穿着彩虹衫为送爹最后一程落泪的影像。Bob终于还是离世了。像所有艾滋病人生命的尽头一样,Bob变得无比消瘦,皮肤上也到处是累累伤疤。但生命的枯萎与他强劲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撑到最后药品公开推行治疗的人,被采访时,想到曾一同作战却没熬到今日的战友,无不眼红哽咽,默默的说:”we are just lucky“,我们只是幸运。

  生命结局的区别,竟“只是幸运”

  3.

  当光影渐暗字幕缓慢上升的时候,那位和我有过短暂4个小时交谈的病人的脸又再一次极其清晰的闪现在我的脑海里。那位不幸的,胖且笨拙的中年男人,他还好吗?他的残疾证明通过了?后来有没有熟人继续鼓励他要乐观?而我也又再一次想起了那个他没问,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若是你呢?”

  若是你呢?这句我憎恶逃避的问号,像那颗隔了18层厚棉被仍会硌人的豌豆一样,摩擦着我试图麻木以求简单解脱的心,也悄悄的讽刺了我作为一个幸运儿对于一个不幸者的一切同情和鼓励都具有的虚伪性。

  哦,若是我呢?

  在瑟瑟的秋风中,我和Jia心情沉重,一时无言。我想了想,又她说了一遍:生日快乐。话落,发现这句话因着这电影变得意味深长:在死亡面前,生者怎能不乐?在不幸者面前,幸运儿何能不乐?

  为了安慰彼此做一个生日夜的happy ending,我们在强迫往返于家门口的小路三四趟之后,终于讨论出了一个能说服彼此睡个好觉的结论:无论如何,幸与不幸双方仍有做选择的权利,做”勇者“或”怯者“:不幸儿仍然可以选择做勇者,去积极应对;或是怯者,则消极悲观;幸运儿也仍大可选择是做勇敢的自省者,打破自身舒适的牢笼;也当然可以选择继续装睡做一个无知者,蒙住眼以为天下尽是肉糜。而幸与不幸者,当双方都能朝着与自己情况相反的一边思考迈步时,它们之间的巨大鸿沟或许是消失的开始吧。

  最后,向所有填这条沟的人致敬,向终其一生为填沟不懈努力的人致敬,幸与不幸的。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八):Act Up

  琐碎。

  短评列表里看到的一句熟悉的话,抄在这里:我始终跑在他们划破的气流里,不过我也不曾觉得风阻会小一些,只是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

  前人站起来斗争做好了铺垫,后人不可辜负。

  看着片子里他们一次次抗争一次次碰壁又一次次挺身扛起重任,并且做得那么好,无比动容。再想想自己和自己身处的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总是默默承受的大众,感到无比的难过和难受。

  他们的名字:Peter Staley, Mark Harrington, Garance Franke-Ruta, Jim Eigo, Gregg Bordowitz, David Barr, Spencer Cox, Gregg Gonsalves, Ann Northrop, Bill Bahlman, Larry Kramer, Iris Long

  他们都还活着。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但更是他们抗争的结果。真好。

  quot;When future generations ask what we did in the war, we have to be able to tell them that we were out here fighting. And we have to leave a legacy to the generations of people who will come after us. Remember that someday the AIDS crisis will be over. And when that day has come and gone, There will be a people alive on this earth, gay people and straight people, black people and white people, men and women, who will hear the story that, once there was a terrible disease and that a brave group of people stood up and fought. And in some cases died, so that others might live and be free. "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九):活下去

  昨晚刚刚看过,片子信息量十分大,social activism, empowerment, neglect, human right, politics, AIDS, love, hatred, life, forgiveness. 我还需要时间去消化。

  几个镜头:

  1.当被问及你认为你是否能活到有效药物的出现时,贯穿全片的Peter Staley面对镜头忽然沉默,不,我不认为。

  2. Bob Rafsky 和女儿手牵手在街上散步,阳光耀眼,下一个镜头,则赫然是在报纸一角关于他去世的消息。为艾滋患者和LGBT人群争取权益直到最后一刻的男人,关于他葬礼的记述只集中在他女儿一张因痛苦而扭曲的小脸。

  3.华盛顿。因AIDS失去至爱的人们集结默哀,一个个逝者的名字由广播中念出来,人们将骨灰隔着护栏撒进白宫院内,继而拥抱痛哭。

  4.片尾,活下来的人,包括Peter Staley,无一例外地眼含泪水,说,我们,只是幸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瘟疫求生指南》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