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3 12:19: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10篇

  《郑和1405:魔海寻踪》是一部由朱义昌 / 高毅执导,张靓颖主演的一部动画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一):海上生传奇,动画新航线

  看多了欧美动画的特效奇观,《郑和1405:魔海寻踪》的到来应该可以让中国观众感到一种别样的振奋,毕竟,激动人心的历史题材与惊险曲折的奇幻传奇融和在一起,加上细腻又多彩的画面,由动作捕捉技术拍摄的人物更加栩栩如生,对于国产动画来说,算得上是一次可喜的突破。

  说起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传奇故事,多数人也只是通过学生时代的课略知一二,只知道是大明朝皇帝发起的一次壮举,对当时的世界局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但其中具体的来龙去脉,就很少为人知了。影片以郑和在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的传奇故事为时代背景,当年,郑和率300艘远洋豪华巨轮以及近三万人组成的天朝之师,但在看似无坚不摧的航行上,却像深邃的海洋世界一样暗藏着无尽的风险。

  值得说明的是,《郑和1405:魔海寻踪》以历史大事件为题材,却没有陷入这些官方的材料而来一场空泛之谈,而是像好莱坞的历险动画一样,讲述了一段惊险纷呈的故事,以郑和与海盗、加利国这三方势力的角逐,在浩瀚且神秘的大海上龙争虎斗,儿女情长,煞是好看。同时,影片用一对从现在穿越600年时空来到古代的少男少女的视角展现故事的发展,融入现代思维让人备感亲切,仿佛六百年前的海上传奇真的通过青花瓷复活了一般。

  技术方面,《郑和1405:魔海寻踪》尝试了国产动画从未使用过的动作捕捉方式,就像《加勒比海盗》《阿凡达》《丁丁历险记》这些好莱坞特技大片一样,由专业的演员进行表演,然后转换成动画角色,在人物的表情和肢体、神态方面都细腻且富有层次,又不失动画技术的浪漫特质。除此之外,影片在动作戏方面也有所突破,所有动作戏都由身经百战的武行演员完成。

  伴随技术的进步,《郑和 1405:魔海寻踪》的故事框架却难得的没有跟风好莱坞的套路,难得的做到了返璞归真,有着《神笔马良》《渔童》等中国民间文化故事的韵味。从始至终披着神秘的面纱,非常引人入胜。虽然近几年,国产动画的创作水准有所进步,但是《郑和 1405:魔海寻踪》勇于保留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并加以创造的大胆构想,也令其成为了近20年来国产动画难得的佳作。

  另外,和《喜洋洋》等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品相比,前者以低幼受众为目标,很难做到老少通吃。而《郑和1945:魔海寻踪》是个例外,这部电影志在把历史题材中的成人世界用高规格的技术搬上银幕,这在低幼当家的国产动画界,本身就是一次勇敢的冒险,而令影迷开心的是,这次冒险是非常成功且富有成效的。

  先进的特效、古朴的画面加上惊险中灌注着侠义精神和航海文化的故事,以及冒险、穿越、爱情等元素让《郑和1945:魔海寻踪》这部国产动画在这个冬天里变得生趣十足。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二):《郑和1405——魔海寻踪》的国际化征程

  一部动画电影做到怎样的程度算成功?像《飞屋环游记》一样温暖,或像《机器人瓦力》一样感人,再或者像《疯狂原始人》那样热情洋溢……

  很多人抱怨,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可爱的熊猫在好莱坞的不设限下打起了功夫,花木兰成为了经典。然而,国人还在为《喜洋洋和灰太狼》大唱赞歌,却没看到别人已经走得更远。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沉浸在当前的成绩里。也有人在默默地为中国的动画电影事业耕耘。2013年岁末上映的动画电影《郑和1405——魔海寻踪》正是这样一部别具匠心的作品,从故事情节的设置到画面效果的制作,都体现了创作者欲闯荡国际江湖的野心。

  首先是剧情,这部影片以“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加勒比海盗的故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在中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科书上对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过重点教育,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郑和1405》利用这样一段历史铺开一个惊险的奇幻故事,是一步巧妙的险棋。近似于《加勒比海盗》的情节,带着强烈的好莱坞风格。或许会有人对此表示异议,觉得这是在改变中国历史故事的特点,其实不然。

  在《少年P》的漂流故事里,一个被少年虚拟化的故事背后是段伤心的真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展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比青涩、沉重的现实白描更能引起观众的好奇与共鸣。这样一条思路被放在《郑和1405》中,则可以理解为,创作者在利用一些为观众了解的形式来诠释一段干涩的历史,使它的过程与意义为更多不了解中国国情的人理解,其实是个很有想法和野心的尝试。

  这部作品的画面也很用心思,人物的设计也能看出渊源,同时又能看到改变。对于适合青少年和成年人观看的动画电影来说,3D效果是货真价实的高品质水准。惊涛骇浪的浩大、海底世界的似真非真、长安城的热闹,还有穿越历史的两个孩子的一颦一笑都能看到创作者的用心。

  有句话叫民族的,世界的。《郑和1405》尽管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向国际化靠拢,但是在剧情的设计和元素的运用方面,还是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自豪。

  剧情上,故事虽然讲的是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但是全片围绕的却是篡位夺宝的阴谋。这很符合中国影视作品的擅长面,尤其在古装戏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画面上,除了郑和极其部将的着装外,京城繁华之美、宫廷之宏大都做得很中国,给电影的属性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从外国人的审美角度出发,这样的设计正好迎合了世界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认识,也匹配了影片国际化路线的风格。

  值得赞赏的是,作品的创新尺度很大。两个孩子在海边玩耍的部分被设计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小男孩“与蛇共舞”一段,从跑酷到hip-hop,相当时尚感的一个桥段使枯燥的环境也变得兴味盎然、妙趣横生,与历史情节反差极大的风格形成对比,丰富了影片的趣味性。

  总体来说,《郑和1405——魔海寻踪》相当有国际野心的作品,在尝试采用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阐述历史的同时,又让电影的趣味性变得多元丰富。尽管说,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影片的勇敢与真诚能让人看到中国动画电影活跃发展的好趋势,使影迷能对国产片拥有更多的期待。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三):优缺点都有

  写长篇影评嘛,当然要有诚意啦

  要说缺点嘛当然是有很多的:

  1.从现代穿越过去的打酱油二人组的情节感觉有些鸡肋和不明所以

  2.从场景特效上看,大海的效果不够逼真,北极极光那段的效果也有点怪

  3.刚开始的武斗练习中的围观群众的动作感觉不大逼真

  4.某些打斗戏里对pose的慢速特写镜头略多,使打斗显得拖沓了点

  5.公主在船上穿的貌似是旗袍?感觉是个小bug

  6.有极短暂的儿童不宜镜头

  7.个人感觉结尾停在“将军,你在哪”那里留白一下就好了,这样余韵更悠长点

  当然,如果这部电影真的一无是处的话,我怎么可能会看到结尾呢?

  没错啦,我是想说进步还是有的:

  1.海儿姑娘的情节在国产动画电影里算是有新意的了,海儿姑娘真霸气……叙事镜头缓急相间,使故事的叙述变得张弛有度、更为精彩

  2.长颈鹿略萌,装正经的皇帝略萌

  3.还是刚开始的武斗练习里,白须老将军每挑赢一个对手就会给对手一个单手公主抱待遇,略喜感啊哈哈哈哈哈

  4.颜控表示,郑和在这部电影里还是很帅气的,外邦国王和王子的长相初看略猎奇,看久了会觉得好亲切

  5.郑和舰队和海盗们在夜间的斗智斗勇那段蛮精彩的,再次感叹海儿姑娘的霸气

  6.海市蜃楼大风暴那一段我喜欢(排除极光部分)

  7.抢走权杖的那个很贼的小反派(忘记名字了)的情节很丰满

  8.生门开启那段的插曲挺应景的

  于是就这么充满诚意地写完了感想。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四):德国进口法国巴黎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五):《郑和1405——魔海寻踪》:娱乐性与思想性的平衡

  国产电影中,动画片是一个与好莱坞相对差距较大的类型。究其原因,除了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差距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国产动画过分强调影片的教化作用,说教气息太浓,在娱乐性方面就显得欠缺。中国动画片的创始人万籁鸣先生就曾经分析说,国产动画由于历史和其它因素,形成了“为了明确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的特点,成为一种局限。时至今日,在电影依然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和强调思想性的背景下,这种特征却在依然延续,使得很多动画片对观众缺乏足够吸引力。

  近些年来,也有一部分动画片尝试着在娱乐性与思想性方面追求更好地平衡。这一部《郑和1405——魔海寻踪》(下称《郑和》)同样也在这一方面努力的做出尝试。从题材而言,本片属于那种过去常见的以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来宣传爱国思想或道德品质的类型,很容易就成为一部令人生厌的说教作品。但这部影片却并未沦为此类影片的窠巢,反倒是在娱乐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整部影片虽然依然聚焦于郑和船队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但影片还是创造性的将影片的主线集中于郑和船队与海盗之间的斗争上。整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展现郑和及其船队与海盗头子陈祖义及其同伙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从开场不久的“鸿门宴”戏到结尾处与陈三的终极对决戏份,都做得紧张刺激,牢牢抓住了观众,使得观众获得了一场接近于与《加勒比海盗》的观影体验。尤其是结尾处的一场戏,牢牢地把握住了好莱坞常用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技巧,给观众将悬念保持到了最后一分钟,而一个带有悲剧性的结尾又使得观众唏嘘不已。另一方面,影片展现郑和及其船队与这些海盗的这些惊心动魄的斗争,恰恰就可以说明他们在整个下西洋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大困难和危险,使得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感染,对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的历史创举产生敬畏之心,这比单纯的说教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

  这部动画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更贴近观众和时代。影片以现实中的两个学生的冒险作为开场,中间穿插了当下所流行的一种“时空穿越”的手法,使得观众与片中角色一起,更为直观和贴近的来感受过去的那个时代。而在角色的塑造上,影片使用了当下比较热门的漫画和网络游戏中的人物形象,也使得这些角色更容易被青少年观众所接受。而影片在氛围的营造上也利用了当下比较先进的动画技术,努力为观众营造出与时代和环境相符的特征。从茫茫大海的一望无际的深远感到海上秃鹫气氛的惊悚感,都做得比较出色,在3D效果的辅助下,使得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某些角色的塑造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陈海儿这个带有悲剧性色彩的人物,从出场的心狠手辣到中间的报仇心切,再到最后知道自己真实身份后的痛苦无奈,一个带有浓厚戏剧性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六):是郑和下西洋的破冰之旅,也是国产3D动画的扬帆启程

  今年上映的国产3D动画片《郑和1405魔海寻踪》,是一部具有探索价值的作品。从内容看,故事讲述了国人皆知的明朝三保太监郑和率船队出海探索世界的破冰之旅, 从事件看,影片也是国产动画电影3D化的大胆尝试与引领,无论哪方的探索勇气,都值得尊敬。

  作为一名十年前就从事动画节目编排和动漫杂志编辑的行业从业者而言,看《郑和1405魔海寻踪》的时候,心情其实有些复杂。中国动漫产业多年来的发展,更像一个名利场,从业者高呼三年超英法五年超美日,不过是听起来响亮的口号而已;地方政府开辟一块块动漫产业基地举办一届届动漫展,大多数也都成了所谓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包装的花架子,对中国动漫产业从创作到流通,其实没有任何的帮助,反倒在杀鸡取卵式的冒进与开掘中,在令人心痛的萎缩。即使后来离开动漫行业,也会遇到诸如《天艺传奇》一类四处忽悠的公司,还好,总有一些动漫公司在坚持,埋头做自己的产品。

  《郑和1405魔海寻踪》从筹备到如今公映,应是经过了三年的时间,吞纳了5000万的投资,笼络了庞大而专业的创作团队,目测这是一部较为严格意义上的流水线化作业,从人设到故事,从构图到动画,以及尚算不错的3D效果,都能看得出来,有着国际大公司的从容不迫。当然,本片制作方视朱雀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母体系南京联青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有过多部电视动画片的制作经验,此次试水大银幕,也是冲击电影市场的野心之作。

  《郑和1405魔海寻踪》的故事看似写实,其实是一段对历史的故事化演绎,讲述了郑和初下西洋,与穷凶极恶的海盗斗争的故事。当然,为了更加引人入胜,特别是能与小观众们共情,影片开头安排了一对可爱的小学生,在海中发现了一支青花瓷的笔洗,而郑和的故事,就是从笔洗的水中,渐渐如回忆般涌出,那是一段可以令国人倍感骄傲和自豪的年代,明永乐大帝一反先王的闭关锁国政策,钦点郑和带商船军队探索大海,无论经商,还是外交,都取得了中国从未有的战绩。

  当然,尽管郑和的船队,往往上百艘,船上人员也都超过20000人,但如果只是记述他们在海上航行的故事,不过是《少年派的奇妙漂流》的平民版,即使算上到个国家看到的风土人情,也不过是《镜花缘》般的求奇求怪了,所以,编剧同样从郑和的年代拎出了一个著名的海盗——陈祖义,成为了本片中最黑暗和神秘莫测的势力,对这位玉树临风有情有义的三保太监,发起了多次有明有暗的冲锋。正义与邪恶势力的斗争,才是故事核心的所在,这也正是好莱坞大片最主流的冲突模式。

  当然,精彩之余,也别忘了“寓教于乐”,这是我们所有面向儿童的动画作品,所必须承载的教育内涵,《郑和1405魔海寻踪》所在的年代,其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好的航海年代,可称中国的大航海时代,皆因之前和之后,土老冒皇帝们莫不以封海为荣,终于导致中国落后挨打多少年。当然,战台烽作为一个成年人,观片之后还是会惯常的感慨一句:都以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大航海时代的开始,谁知道,那竟然是结束,我们仅能从这部动画中,缅怀那昙花一现的开放年代。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七):《郑和1405魔海寻踪》:国产魔幻3D动画再现历史航程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34岁的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这个规模在今天来看也是惊人的,在当时,别说几万人出一次海,就是在陆地上带兵打仗带着几万人也是声势不小的。

  郑和率领船队的规模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最庞大的,大到什么程度?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出海航行,共有1500人随同出海,这已经时当时当地最大限度的远航规模了,与郑和相比端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当然,不能因为船队大小就抹杀了航海家的事迹,但郑和率领的明帝国船队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为庞大的船队。

  3D动画电影《郑和1405魔海寻踪》,讲述的就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历。不过创作者对于故事进行了奇幻式的包装,影片中可以看到穿越、动作、爱情、悬疑等元素,郑和的船队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奇异威胁,滔天的巨浪也是考验着船队的承受能力。这部动画电影经过现代化的包装,已经让郑和的故事更具有传奇性。

  影片的故事主线仍然是遵照史实的,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讲起,然后就是打败了海盗陈祖义。在现实的历史中,打败陈祖义之后就算完结,但是电影不会这么编排,影片中海盗的漏网之鱼陈三开始伺机挑拨郑和船队与各国的关系,从而让郑和船队陷入极端的困境之中。影片中还增加了魔法元素,使得郑和的航海之行更加曲折离奇。

  拍摄有关大海的电影历来都是艰难的,包括动画电影。因为大海是辽阔的,画满整个画面就极为耗神,其次海水的效果很难做出,同时还要考虑到海面和水下的画面区别,已经人物落水前后的区别等等,这些细节都决定了影片最终成像的质感。《魔海寻踪》在海水和阳光的设计上都不错,制作成3D电影后,也确实有了空间感。

  《魔海寻踪》在技术水平上虽然和好莱坞的动画电影有一定差距,但国产动画可贵的地方在于一直坚持在生产作品。任何动画产业想要有一个发展就必须坚持有新作品问世。并且在每部作品中尝试各种新技术,《魔海寻踪》在海上画面中就做了很多新的尝试,这一点很难能可贵。

  对于郑和的故事,现代人了解的比较少,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600多年前明帝国的那一次远航壮举。《魔海寻踪》这部动画3D电影的问世,也是帮助今天的人们对于那次伟大航行进行一次魔幻包装下的重温。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八):《魔海寻踪》:青花瓷里的传奇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传奇,虽然知道的人很多,但被拍成影视作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一是因为这段呈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航海事件,在人们的主观想像中,都早已有了千万个形态各异的既定印象,你很难用最具体影像去展示这个传奇;二是由于这一伟大的航海事件,在影像视觉元素的构成上极为复杂,试图还原那些宏伟瑰奇的历史场景,又会和“成本”这个实际问题发生碰擦。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动画电影的形式来讲述郑和下西洋,是个比较明智的选择。至少,它可以以更自由的心态、更丰富的想像来面对难啃的史实。

  不得不说,根据郑和的故事改编而成的3D动画电影《郑和1405:魔海寻踪》,拥有一个极具噱头的片名,它不会让题头“郑和1405”抢掉这部电影最乐于强调的传奇性和颠覆性。影片的切入点颇有意思,在“完美风暴”中拌嘴的少男少女在海底发现了一个青花瓷盘,在这个郑和当年使用过的洗笔盘里,他们和观众一起穿越到了郑和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岁月。可以看出,编剧在整合故事素材时委实下了一番心思,在人们普遍对郑和航海的外交成就最为关注的前提下,他却把船队和海盗之间、船员和大自然之间的种种较量,当作了电影的主体,促使原本扁平的历史,变成了一个可以将冒险、动作、灾难和情感全盘容纳的筐。

  在这个筐内,故事发展的波形也保证了非儿童观众也能看得下去:从壮观的“群鸟劫”到唯美的“潜水救美”、从妈祖神女的微笑到惊心动魄的“大破生死阵”,就国产动画长片而言已属流畅。《魔海寻踪》的3D立体感,比同类国产动画转制成的3D版,确实要高出一个层次,但通过《丁丁历险记》式动作捕捉技术所落实的人物动态画面,以及Maya Ocean系统定制的海洋动态,却还有一定的提升的空间。当然,我们也无需将该片的影像质量和皮克斯的电影进行比较,除了制作成本和技术手段的差异之外,创作者对于作品本身的影象风格,其实也有其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在看《魔海寻踪》的过程中,竟屡次想到吕克•贝松的《亚瑟》系列,你不能说“亚瑟”究竟如何粗鄙,因为此片的视觉概念从最开始就是奔着“反好莱坞”去的。《魔海寻踪》独立的影像气质体现在京剧脸谱元素的植入,无论是人物形体还是面部轮廓,刀切的线条显得厚重而有力,也突显了一种体积感,看上去别有一番妙趣。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九):《郑和1405:魔海寻踪》:海洋牧场,青春飞扬

  文/黄鑫亮

  由唐宋时期相对开放的对外交流,到明朝逐渐又实施了闭关锁国,无疑郑和下西洋就站在了从开放到封锁的节点上,若是继续奉行唐宋时期的对外来往互通有无,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将带给中原无以估量的效应,即使明朝中后期逐渐封锁,世人仍然不断传诵着郑和下西洋的事迹,这在更多人的心里更像是一个传奇,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海员,这些听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就发生在六百多年前,也许在郑和的心里,大船只是他的一匹匹良驹,海洋是他驰骋的牧场,他一生中的七次放牧,不仅收获了手里可以捧着的奇珍异宝,嘴里可以品尝的作物饮料,更让郑和和他的随从的眼睛里收获了外面世界的概念。

  无疑将这样的事迹拍成一部3D动画电影是相当有必要的,而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过于庞大,电影选取了第一次下西洋的经历,也就是这个谁也不能忘了的1405年,船队智斗海盗、活捉陈祖义、护送玉雪公主到加利国完婚,不少孩子的家长其实内心里都是想找一些国产的优秀动画给孩子看的,而一部有着历史沉淀,充满青春气息的动画片更是一些仅靠画面精美、制作强大的国外动画所不能比拟的,至少在看的时候,会不断激发起孩子探索历史的兴趣,而父母和孩子一起看也不会认为乏味,以往父母一直认为动画片幼稚看着看着就睡着的现象自然也不会发生,每一代人的童年都至少有一部动画片陪伴着长大,无疑这部动画片将树立起孩子们无畏艰险、勇于探索的价值观。

  当千帆竞发航行在未知的波涛中,当残忍的禽兽一起向船队发起攻击时,当海盗诡计多端的施展自己的阴谋时,娇生惯养的孩子们的心里的那一份潜藏已久的朝气将会被激发出来,也让他们明白终有一天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不能为他们亲力亲为,他们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探索璀璨又荆棘的属于他们的未来。当然电影的开头就如同餐厅里的开胃菜,对于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更是至关重要,如果在一开始的剧情不能吸引到孩子,凭借孩子们的耐心很难入戏,这部电影的开头就运用了孩子的同龄人的视角。

  少男千浪和少女燕子探险时遇到台风导致船触礁,两人坠入海底却发现一个奇异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竟然储存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原来这个青花瓷就是郑和当年书写《航海日志》时的笔洗,如此引人入胜的开头,不动神色并不说教的将孩子引入到历史的书卷里,灵活巧妙的让孩子燃起求知欲,比我们的陆地大的多的海洋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海洋学的知识也等着孩子们长大以后去探知,说不定我们人类的下一站就在海洋,相比于陆地,海洋更像是一片看不到边际而又物产丰美的天然牧场。

  当然此片比较有想法的就是情感的处理,有别于大多数影视作品里将宦官演绎成一个个心理扭曲的怪物和阴险毒辣的反面人物,此片中的郑和不时会卖卖萌,甚至与玉雪公主也有一段纯洁的爱情,这就很好的处理了以往我们对于宦官智商绝佳和做事严谨的两极分化评价,宦官有着身体的缺陷,但却未必是大多数人想的那样有情感的缺位,因此郑和的感情戏可以说开了先河,同时郑和和他的无数随从,也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水手,水手固然有着超乎常人的坚韧和毅力,但我更愿意将水手称作是放牧者,他们的眼中和心里自然也有着一般人所达不到的眼界,陆地和海洋上的放牧者驰骋起来的快乐只有风儿才知道,当我们在追风的时候,风儿在追逐着他们。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十):《魔海寻踪》:惊心动魄的海洋历险记

  文/小马发光

  国产动画片叫的出口的似乎也只有《魁拔》和《喜洋洋和灰太狼》,为什么我们的动画片做不出《疯狂原始人》、《萨米大冒险》那类的诚意之作呢?如果说是技术问题,笔者只能说这是一个推卸责任的说辞,中国电影技术虽比过不好莱坞但也一定不至于做不出一部好的动画片的地步。制作方和主创的诚意才是根本,国产动画片需要用心和诚意。

  由南京朱雀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创作、制作的3D动画电影《郑和1405 魔海寻踪》,被媒体称为“良心之作”“国产动画的逆袭之作”。以往郑和的形象一直存在于中学的历史课本里,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来了香料和珠宝,还见识到了金发碧眼的波斯人。而电影《魔海寻踪》通过现代技术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那份豪情与艰险,也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先人们的对未知蓝色海洋的探究。

  《魔海寻踪》以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述了郑和在护送玉雪公主和亲途中发生的故事。影片中的郑和以国家利益为重,博学多才,品格高尚,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英雄人物。而为了最大程度尊重历史,影片中皇宫大殿、御花园、街道等场景都做得十分考究,历史感非常厚重。3D海战场面也是该片的一大特色,观众将通过3D屏幕,身临其境地感受海难发生时的惊心动魄,而影片中呈现的海底世界也更是美轮美奂。

  影片以两名航海学校的学生拾到宝物笔洗穿越时空回到明朝为开端,以郑和七下西洋的传奇经历为蓝本,穿插奇幻的冒险和浪漫的爱情故事。魔幻、冒险双管齐下让这出惊心动魄的海洋历险记更有吸引力。片中出现海战画面非常震撼,不仅如此,这些庞大的画面还将被赋予充满想象力的魔幻色彩。3D特技也是该片主打的元素之一,更是观赏效果的绝佳保障,宝船船长、八卦阵、海市蜃楼等奇观都在3D特技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巨船、海怪、海底世界等的3D形态呈现都具备超强的吸引力。

  影片力求还原历史,与历史相契合,但也使用了一些魔幻的手法,比如海洋学校的学生千浪和燕子的时空穿越,这也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和可看性。3d效果下的海市蜃楼,桂林山水静躺于海上,海上平雾缠绕在山间,山的深处有冰川,冰川上又闪烁着北极光,船队离开海面漂浮在空中,整个场景如梦如幻。通过融入海市蜃楼的元素,表达了郑和的船队在七下西洋的航海历程中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心态,在增强可视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影片的内在张力。

  还记得那部在网络上疯转的3d动画片《入学考试》吗?这部由成都小夫妻制作的长达七分钟的小动画被称为国产动画的超高水准,被网友称赞可和好莱坞《疯狂原始人》等动画大片媲美。这似乎只是国产动画逆袭的开始,而这部动漫电影巨制《郑和1405:魔海寻踪》才是向皮克斯动画发起挑战的有力国产代表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郑和1405:魔海寻踪》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