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花园墙外》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5-18 02:05: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花园墙外》观后感10篇

  《花园墙外》是一部由帕特里克·麦克海尔执导,伊利亚·伍德 / 科林·迪恩 / 梅兰妮·林斯基主演的一部动画 / 惊悚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园墙外》观后感(一):佳作

一口气看完了动画片《花园墙外》,致郁的画风下隐藏着治愈的真心。哥哥Wirt与弟弟Greg迷失在黑暗森林之中,踏上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而只有乐观与不迷失的真心才能走出这片未知森林unknow。俩兄弟性格迥异,Wirt怯懦,Greg乐观,就像马男中的Zoe与Zelda,Wirt的怂逼样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逃避责任、执拗、自卑,不愿意相信自己,也好似Bojack,往往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所以,永远不要一直消沉,永远要相信自己.You can do anything if you want!片中高品位的音乐风格与各种各样的来自于希腊神话的黑暗隐喻也让它在我心中加分不少.Anyway,thank u Wirt,thank u Greg,and u,Beatrice!“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值得以童心面对”晚安!

  《花园墙外》观后感(二):好久没有感受这么真诚的人物了

通常在小说中出现的女主的特点。似乎不应该属于成人的特点。
天真,单纯,勇敢,直白,一无所惧,梦幻,美好的天性,孩子的天性,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失掉一部分。
而且Creg是真的一点也不让人讨厌。
顶着锅盖,直到掉下来了才知道原来不是长在脑袋上的
青蛙突然唱歌的时候也好好听,
看多了暗黑系,也想可以只看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正义的、不需要伟人的简单世界
没有快进,也很少倒退,一直看到第八集,突然觉得Creg真是超棒的小呆瓜
他一点也不傻,不是吗?
真是聪明的小呆瓜。
也许这就是童话能带给我们的。
starry starry night 《Vincent-Don Mclean》推荐一下这首歌哦,声音真是好听极了
--云端的三个闹钟boy长得和creg一毛一样...
--云端的皇后太美了
--美是端庄的漂亮
 
表白失败后的BGM让我想起了
take me to your heart -- Michael Learns To Rock ^^
这里面邪恶的猫头鹰的叫声wouwouwou 跟 《海洋之歌》里也一毛一样^^
天啊...突然就....
似乎从第九集开始就是有点低沉的悲伤的音乐呢
into the unknown 好熟悉... 是 falling -- Donna Lewis 也是好听的歌哦
好吧,the beast的声音感觉很像 V字仇杀队的V,不过那剧我没看完,演员还演了爱隆王喔
而且,这么好骗的beast,Creg肯定可以混得很好~
但是风雪太大了,还是早点回家吧...
好吧,也许the beast一点也不傻,他只是没有能力,所以一直说谎欺骗。
一个任务完成了也会有另一个任务。为什么他能够蛊惑人心,为什么Creg会迷失呢?
为什么评论说 结局表明了那些都是过去的故事?为什么不是一场梦境的战役?
花园墙外是什么世界?
死亡的世界?幽灵?亡魂?
还有那个希望会再见的妹子...
为什么就不再出现了呢

  《花园墙外》观后感(三):配乐和隐喻 -- “Forward, Oneiroi!” & “Little Black Train”

“Forward, Oneiroi!” 可以算是全剧最具隐喻意味的歌。The Oneiroi 是希腊神话中原初神祗暗夜女神涅克斯的儿子梦呓之神奥涅伊罗斯,也有说是非拟人化的代蒙。奥德赛里边说到让人发梦的代蒙引起的梦境中兽角之门象征真实,而象牙之门则相反。恰好 Greg 梦中撞开的门上方就有象牙装饰,暗示梦境所见皆虚假。
Greg 和 Queen of the Clouds 达成的协议前说的那句话 (Anything is possible if you set your mind to it) 后来也被 Beast 原原本本复述。猜想女王极有可能是 Beast 假扮的。在这个不真实的梦里诱骗 Greg 离开 Wirt 任其被 Beast 变成雪绒木。如果说魔鬼总是希望玷污纯洁美好心灵的话,倘若 Greg 抛下 Wirt 独自平安回家,正暗合魔鬼的诡计。不料 Greg 却自愿与 Wirt 对调,虽然结尾看似皆大欢喜,但其实 Greg 可能已经牺牲,最后只是 Wirt 一个美好却虚妄的梦。
这首歌最开头提及智天使 Cherubs,最后以 Amen 收尾,很像是为 Greg 送别的赞美诗。
第九章回溯 Greg 和 Wirt 如何进入“谜样森林”(这就是台湾CN卡通频道译制版的国语名称,Wirt 译作欧特,Greg 叫小雷),在小哥俩跳下墓园高墙为了躲避疾驰而来的火车双双滚落滑坡跌入池塘的这一段,穿插在汽笛声和铁轨撞击声中可以隐约听到该剧唯一一首非原创的配乐,或者说半原创吧。绵软的声音好似美国民谣先锋 Woody Guthrie 演唱的 Little Black Train. 但是剧中使用的应该是再创作的翻唱版本,与原曲略微不同的歌词颇具玩味。
"There's an old black train a-comin' scraping 'long the iron. You don't need no ticket, boy. It'll take you in it's time."
是不是有种“有今生没来世”的宿命感。这首民谣早期还有 The Carter Family 演绎的版本,而他们另外有一首歌刚好就叫 Over the Garden Wall.
网友纷纷调侃该剧很多蛛丝马迹显示主创人员的创作和药物脱不开干系(或者说是出于对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文化的追忆?)。证据之一就是 Greg 那双疑似服用 LSD 以后瞳孔扩散的眼睛(注意他的瞳仁和眼白的比例大部分时间都稍大于其他人),以及头顶茶壶(pothead意指吸毒者)的装束和身边那只如影随形的青蛙(据称 toad licking 可以致幻),当然还有他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甚至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乐天性格。当然你会觉得四五岁的小朋友不应该就是此番个性吗?但也不尽然,回想你四五岁时候一定也有让你困扰烦恼的事情,待到长大成人或许被遗忘了,或在不自觉中成为你性格中不太完美的一部分。
希望 Greg 能一直做 Greg ,Wirt 也不要变成他原本讨厌的那种大人。

  《花园墙外》观后感(四):我看动画就是为了与你们相遇啊!

这个剧评没啥专业性的点评,只是看完后被故事会心一击后情感流露哈哈哈。
入了美漫坑,慕名看了《怪诞小镇》,补完《瑞克和莫蒂》,然后就又看了这部《花园墙外》,因为一集只是10分钟,很适合在睡前窝在被窝里悠闲地看两集睡觉。刚开始觉得这部漫的复古画风和百老汇歌剧式的音乐风格很温馨,低沉的温柔的男声旁白用诗一样的语言开始讲述故事,而且仿佛是继承了早期迪士尼动画叙事风格一样,几乎每集都要唱首歌哈哈哈,不得不说,悠扬的钢琴旋律配着人物的歌声,人被窝里,仿佛找到了童年在晴朗的午后读童话时美好的感觉。
其实我一开始是没有注意到故事如何,看下去完全就是在复古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和歌舞所营造的那种温馨优雅的氛围中回味着幼时的美好感觉,毕竟我已经成年了,有些动画真的不适合我看了,我还记得我幼年时很不理解为什么大人们会不喜欢看动画,我还曾经对家人放言过我就算是八十几岁也会看动画,但年龄大了,我知道不可能了,当我开始注意到动画人物因为诸如“为了正义,为了友谊,为了力量”等等伟光正却在现实中站不住脚的薄弱动机而出生入死,我不再感动了,反而带着现实人的功利心开始吐槽时,我知道我可能难以像幼时那样完全沉浸在那个纯真美好的世界了,我进不去了,虽然现在有很多全年龄向的动画可以选择,但看的大多是剧情,这样的需求可以在任何一部电视剧电影这样的载体上得到满足,但现在的我看动画可不止希望看到故事,还有专属于动画的某种气质,某种只有依托动画这种载体才可以恰如其分呈现的东西,但因为太抽象,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所以我很少见到,印象深刻的是《无翼鸟》那个动画短片,那种对梦想执着的纯真和最后残酷的现实糅合进粗糙的动画画面中,却让我看完难过地哭出来,然后是《地狱边境》,风格化黑白剪影的画面和出色的音效和关卡剧情的种种残酷隐喻,也让我玩玩游戏后怅然若失,某些情感只能因为是动画这种载体才能表达,并且能引起人共鸣的东西,是我一直看动画的重要原因。后来入了美漫的坑,发现美漫真的是适合我这种有着奇葩情感需求的文艺癌啊哈哈哈
《花园墙外》,吸引我的就是它画面和故事的诡谲却又温馨的奇异特质,这个世界有各种奇妙的世界,有看起来行为怪异四处挥斧子却意外温柔的樵夫,也有隐藏在The Unkown中的The beast,这对典型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兄弟在这个有着暗黑童话气质的世界游荡寻找回家的路,经历各种奇人怪事却总能在最后化险为夷,死亡新生,黑暗光明,胆怯勇敢,自私伟大,有很多复杂的东西在这部动画里冲突着却又很奇妙地中和了,这部动画简单却不幼稚,表现出来的主题浅显却又耐人寻味,当我以为它是一个有意思的寓言单元剧剧集,在最后又来了反转原来它也是一个有主线的故事啊哈哈,感觉很奇妙,结局很感人,又骗走我一整集的眼泪,最后的落幕与首集的开场遥相呼应,虽然这部动画播送的平台受众多是儿童,但针对那些青年受众,看来主创们就没打算让这些观众只看一遍就了事的打算啊

  《花园墙外》观后感(五):曾经的我们都是弟弟

一直都很喜欢动画片,这部花园墙外,感觉超越了以往曾经看过的任何动画!
看过这么多动画,无不以勇敢与善良为主题,但只有这部主角之一贯穿大部分剧情都是懦弱胆怯没有主见呢!主角的弟弟却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很受欢迎哦!
个人认为,刚刚出生的我们都是弟弟勇敢无畏,对生活充满好奇,但我们到底是怎样丢失了这样的自己?记得小时,妹妹手里抓着一只软绵绵黑乎乎的、5厘米左右的虫子问我叫什么,当时把我吓了一跳!但时过经年,又是一天,旁边有一只小爬虫,已然长大一点的妹妹,却在一旁大叫,额!当时的自己,觉得时间真的很不可思议,勇敢的小人如何变成了胆小的少年?在普世的价值观里,越是年长的人们越是拥有勇气与智慧,可拥有成年人的外表、内在却是婴儿的不在少数,年老也只是让有些人拥有倚老卖老的资本而不是智慧!
什么原因使我们从幼时的弟弟,最后变成了哥哥?好多心理学的书籍,把一个人成长及变化最本质的原因归咎于童年,归咎于家庭,归咎于父母,也就是一切父母皆祸害!
但真的是这样吗?作为儿女的我们,以后将为人父母的我们,真的可以接受这样的言论吗?
那到底是什么呢?

  《花园墙外》观后感(六):花园墙外 Over the Garden Wall 中的一些考据(转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花园墙外》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