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武生》是一部由高晓松执导,吴尊 / 韩庚 / 徐熙媛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武生》观后感(一):《大武生》华而不实的武生闹剧
为凑一个电影而编剧是出不了好的电影作品的,比如《大武生》;一个不好好唱歌的音乐人也是成不了一个
优秀的导演,比如高晓松。
在我看来,《大武生》就是一部华而不实,俗套至极的一部
简单的影片。除了电影画面的稍显精美和几个
漂亮的武打动作值得恭维之外,恐怕看不出有什么另外值得欣赏的部分了。
故事的剧情很简单,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报仇。因
嫉妒而夺匾,由此产生
仇恨,之后报师父的仇,报家仇,情仇等等,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片邪恶与仇恨,在民国的戏曲舞台上,仇恨的阴云密布,天空
永远看不到太阳。剧情是因电影的拍摄而牵强编排,我很难想象如此的剧情会是出自于一个资深的编剧之手。这会让很多人
大失所望。
影片的最大看点也许就是那几个京剧的武生动作了,但仅靠此并不能支撑电影的精彩。剧情与京剧无关,仅仅
依靠那个武生泰斗的招牌维系着一个俗不可耐的故事来发展,这实在是有点玷污了京剧的清洁之身。
三个小白脸的表演
乏善可陈。但他们
拥有无数的粉丝,这或许会为电影带来一些
微薄的票房。其中刘谦的出
现实在是像一块鸡肋,其表演更是无法恭维。
邹静之也算是我
曾经,至少是到这之前为止崇拜过得一个优秀编剧了,但这部电影的狗血剧情,让我对其又一次
刮目相看。一个曾经创作出
经典的优秀编剧能够写出《大武生》如此狗血的剧情来实属不易,这也充分展现出了其深厚的创作功底。
更让人
感觉到俗不可耐的是,故事的结尾,刘谦饰演的局长在席木兰面前揭穿了她设的圈套,这让观众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席木兰的轨迹,影片再一次在诸多观众面前大放狗血,更是让很多人对这部影片更加的
嗤之以鼻。
影片在宣传造势中说这是用好莱坞的班底倾情打造,但观看之后实在是
大跌眼镜。对于《大武生》来说,它的海报要远远胜于这部电影的精彩。
高晓松导演不知道还在不在里面反省,如果在的话,我还是希望他在出来之前,好好地反省一下
自己出来后该做些什么,总之,不要再为害电影了。好好地做音乐才是你的主业。
《大武生》观后感(二):挺好〜不长〜
本来看完后想法就很复杂〜看了两片短评更添料了〜本是冲着高晓松看的,再追溯应该是看了他场演唱会,
喜欢上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涩纯粹,虽然不质疑他满腹学识〜但纵观国产电影,再加上这么喜感的卡司〜真不敢谈什么
期待〜
接下来全是吐槽〜各种剧透〜
故事本身就别认真了,就是奇葩的劫了法场〜突然被人抢了匾〜然后报仇啊〜被包养啊〜
兄弟反目啊〜呃••••懒得说了〜
还是得说,不期待就好很多〜(但是韩庚跟吴尊那语气我都看到韩庚失声了才适应〜)
初到大上海两基友"被采访"时骄傲的说"北京来的!",我很受
感动啊〜家乡荣誉感啊〜反正我没有〜
拍照时哥俩摆那pose〜不怯场〜真有范儿〜果断出戏〜话说剧里只要一拍照,我就觉得他们好不容易为了塑造角色瞎使的劲都白费了,一秒变回刘谦吴尊真身〜
刘谦出来,一句"我是警察。"去〜谦哥啊••••还不如原音呢,还多点乐〜反正看来看去都是变魔术的〜一度脑内自行给你加戏〜觉得你要辞职在大上海当台柱子〜
然后就是我个人喜好问题了,真心看不惯伊能静••••但这角色很适合她〜简直就是全片最精准无违和的角色〜最后穷得瑟结果咯屁了••••呃••••介角色设置有种很诡异的
感觉〜或者可能
单纯是感慨下介姨太太悲剧滴人僧〜
之后魔术师镜头蛮多的〜有一幕刘谦穿红色演出服,大S活脱就是女助手〜套一个豆友的话,总觉得下一句就会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但接下来是大S穿着丝质睡衣,裙摆还处理了下以防走光〜满城风跑追杀偷窥屌丝,呃••••屌丝吐槽大S的时候还蛮有戏的••••屌丝都被气的帕金森了,韩同学演的••••很
努力〜大S扇的很爽〜韩同学很有小受的潜质〜最后无理床戏〜很替演员
无奈••••你不想脱,我不想看〜介真可以跟导演呼吁下〜真没必要••••
最后,全篇大S跟吴尊的服装都很好看〜
如果你闲的〜可以看看〜反正也不长〜
《大武生》观后感(三):大武生里的瑕疵
总的来说还可以,编剧比较好,
合情合理,演员的演技也不错。
但是里面还是有几点错误的,主要是京剧方面的。
1.在上海剧院门口,背景音有个女的在报幕,说晚上的戏码。“第一场,安天会。。。。。第二场 艳阳楼 表演者 席木兰。。。。”
第一个错误:艳阳楼是大轴戏,不可能排在正二,起码应该是倒二或攒底。
第二个错误:艳阳楼是花脸武生应工,里面没有刀马旦,席老板上台干啥?
第三个错误:安天会在
义务戏里面比较常见,不会放在开场帽戏里面。
2.那时候北京不叫北京,应该叫北平。
3.我最不
理解的地方,于荣光演的武生怎么就教出一个刀马旦的徒弟来。。。。
《大武生》观后感(四):姜桂之性,老而弥香
既然是武生故事,打戏一定是必须的。四场武生挑战,发乎惊艳,止于
平淡。
第一场,元彪对于荣光,元彪撅枪。电影一开始看到元彪马上想到杜皮杜宝两父子,看着他纵生横肉的脸,心中一叹。
想当年《六指琴魔》不仅迷倒了阿九,也成为我心里永远的袁承志。虽然人老,但是在和于荣光提枪对武的时候,当年“七小福”的影子犹在,
相信洪金宝作为武术指导在讲戏的时候和元彪偶尔对视,
心领神会之后一定会会心一 笑。这一段开篇就让人
为之一振,元彪输,怜子如何不
丈夫。
第二场韩庚吴尊对于荣光,于荣光撅枪自尽。时代从清末调转到民国,全身行头武行扮像破大旗阵。鼓声节奏配合,如果能给上京胡渲染更是
相得益彰。其次,摄影如果有可能从舞台上往观众席给镜头,对武三人穿插其中,视角应该会比较有新意。插说一句,在大S亮相的时候席老板果然
精神,眼前一亮。
第三场兄弟相残,第四场相爱相杀,亮点不多,表现平平。因为有前辈在先,电影难免有些头重脚轻。
剧情将就一看,有阴谋有伏笔,但是处理得让人完全感觉跟没有一样,完全不会让人觉得“哇,竟然还有这一出”的震惊,就连“切,早料到了”的
失落感都没有。编剧有情,导演无意,表演和剧情,
厚此薄彼啊!
《大武生》观后感(五):就是喜欢电影里的故事
之前因为有那些明星一直懒得看
故事真好啊 似乎戏子的戏总是讨巧,
霸王别姬啊,这个啊,戏子的一生就是一场戏啊。
一边猜发展一边看过来,哦他师兄是仇人 ,哦师兄被刘谦陷害了,就是没想到
结局花木兰还是对师傅
从一而终。
如果故事只是围绕着夺匾,未免狭隘,可是在二师弟这就终结了,人家不为功名。
如果故事终结在爱这里,师弟和花木兰在一起了,那也就这样了,好人恶人,欢喜结局啊
可是木兰又走了,追逐他的从一而终去了,虽然那个师傅挺怂的 不值得
这是多种形态吧,
生命就是应该这样啊,霸王别姬,虞姬选择了自己的霸王,戏子还真是戏子。
师兄弟俩都不能唱戏了,可是心里没有仇恨,没有爱,就那么云淡风轻的
离开,未尝不可啊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
男人的
价值观吧 到最后那些
风景都是陪衬,
大难不死的二师兄,竟然毁在愚忠的戏班喽啰手里,真是惋惜,但是这种残缺也是成全吧
到最后,最终,为什么要到最后呢,同样是比武,这比江湖就多了一分诗意,让人有兴趣看下去。江湖里不停歇的
尔虞我诈,分分合合,
残缺不全,真是有点像电视剧。
要是没有那些明星来演,或许小众一点,也挺好的吧。
我们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又不用考虑票房什么的
看了高晓松的《如丧》,才决定来看这个,看到他们的
生活,或者是
青春吧,那时花开,如此精彩,写出来的,拍出来的,都是碎屑,而我们已觉得那么美。
《大武生》观后感(六):一个镜头转过就是多年之后
最近很少追着电影看了,不知怎的对电影有了越来越强的免疫力,尤其对于新上映的电影,很多都
失去了观看的
欲望,也不知是为什么。不过这次的<大武生>,我还是满怀兴奋的看了。
因为有吴尊和韩庚诶~!
很没出息的说,我个人觉得这两个人的帅气
阳光在如今娱乐圈里是绝对数得着的,帅锅VS帅锅,眼睛变心状中……
影片开头发现小二奎很面熟,再看想起来好似在哪期节目里见过,看到片尾演员表突然明白他是陶阳——值得肯定的小演员。电影就像某怪胎所说的,一个镜头转过就是多年之后,多年之后一龙二奎长大了,吴尊一亮相那叫一个惊艳。韩庚开始的表演并没有觉出多么出彩,让人甚至有‘毕竟是第一次演电影’的感慨,但从影片中间开始他的表现就会渐渐让人欣慰,太棒了!
看余胜英的时候总在想,这是谁呀,怎么操一口港台腔的儿话音哪。后来才知道元彪发福了,我还一直停留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还有吴尊,那一袭白色行头赵子龙转世了啊。
很值得一说的是刘谦,脸小确实很上镜。我记得他之前曾在某影片中客串过的,这次好像也是作为特别出演,但戏份可不轻,而且他还真有那么个演员的料:只是额头刘海很飘逸啊局长。大S在影片中第一个镜头也不是很抢镜,真正让人觉得美是她师傅折枪自杀的那一段,真有霸王别姬的壮烈与惨痛——无论她其他地方如何,在演戏上大S绝对是个用心的人。
不过这出戏所有人都很用心,洪大师设计的武打动作也不知他们台下练习了多少遍、拍摄时NG了多少遍才最终达到这个效果。尤其是影片开始(那是于荣光吧?)两位师傅那场、一龙二奎夺匾和二奎要杀一龙那场,三场打戏均以掺杂着适合角色戏剧武打和
中国传统武术套路真是给人感官上带来不同
享受。有人评价这出电影烂在歪曲梨园行事实,根本就没有武生比武这么一回事,可就当电影看又能怎么了?
我不是很理解整部影片为什么如此剪辑:影片可以看作是两个高潮,一龙二奎失匾夺匾和二人因误解而
反目成仇到
重归于好,很显然后者才是影片最重要的部分,可是一直到了影片将近一半二奎才说自己还有家仇未报。就这样,一直演到最后还有几分钟的时候高潮才慢慢回落直到最后两分钟师兄弟重归于好,让人总有影片后来像海浪重重叠起未落下变消散的微不适感。我估计因为主剪辑是位老外吧,看到影片前面中国国粹实在太美妙了情不自禁多给了些镜头,后面的人物造型已经见了很多了少点就少点。
后面的人物造型……我怎么一直在想许文强和丁力呢,如果让吴尊演许文强、韩庚演丁力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呢?丁力,可在看电影的时候我看着韩庚真的总想黄海波啊。
再说人物刻画,虽然转折略显生硬但于情于理也能讲的通,而且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一龙二奎未下山时(话说学个京剧犯得着去那么僻远的深山里么,躲避仇家还是归隐山林哪)他们还是基本专心学艺的,只是二奎对自己家人被摄政王抄斩始终宁记在心,这也是很正常的;一龙从未见过自己
父母,唯一的随身信物就是一个自幼所带的核桃,可没想到这个核桃成了兄弟二人关系被人挑拨的利器。
待得出了师下来山二人报的师父仇,一龙很快被外间
花花世界所迷惑过上了
纸醉金迷的日子。当我们还庆幸二奎还是清醒着的时候然后
心痛的发现,如果二奎不是被仇恨压了心,他会比一龙堕落的更快更彻底,而这仇恨,比受外间
诱惑更可怕。
木兰是位让人感到害怕的女子,她牺牲一切为了得到她要得到的东西,又牺牲一切来追随她深爱的东西。故事刚起他们都有自己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目的:一龙的名利,二奎的家仇,木兰的师傅岳江天,而最后只有木兰真正的随着自己追逐的东西去了,是她从中挑拨使得一龙二奎争斗造成一龙断腿,二奎被下毒从此无法发声也是下人为了对她和岳江天尽忠,可就这样的一个本该定义为反派角色的女子却让人恨不起来。也许是她救过一龙,也许,是她深爱过二奎。
一龙是一位好师兄,如果结尾处能再稍微加长一点,留给观众慢慢回味与感慨的时间而不是让观众来不及品叹就直接在《如梦令》中散场或许能好一些。
顺便说下,感觉韩庚还是现代装阳光点的比较适合他捏。
2011-10-14
《大武生》观后感(七):一部匪夷所思的电影
在这里吐槽一句,晓松哥您还是唱歌当评委吧,这才是您的专长,隔行如隔山啊!
剧情是本片的超级硬伤!所有情节都经不起推敲,把观众当弱智吗?简直就是瞎拍!纯偶像剧。
开片上来第一个镜头就把我给雷翻了,一个死刑小子临行前一段唱腔,师哥的一句话,师傅就把法场死刑犯给劫了,难道所有的唱戏的武生全是武林高手?就算是晚清,好歹也是死刑法场啊!就这么轻易的被劫了?太不符合常理了!下一个镜头师傅直接给摄政王唱戏了!死刑法场被劫了就没有下文了?晚清的当差的都是饭桶?难道一点线索也没有,不了了之了?就那么一个人劫的法场好歹有个犯罪嫌疑人啊,结果真凶给领导唱戏去了?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下一个,师傅和岳师傅比武,怎么看怎么像两个物理高手过招啊?两个人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貌似那时候通讯还没有那么发达吧?岳师傅专门千里迢迢正好赶上师傅挂匾的时候来挑战,好像消息有点太灵通吧?就为了一块匾打的你死我活要出人命,夸张的过了。不就是一块匾吗。一个王爷写得,又不是皇上御笔,至于吗?
徒弟学成,来到上海,还是那块匾,弄死了岳师傅和刀马旦,弄残废了师哥,弄哑了师弟,好像那时候已经是民国时期了吧,那块匾好像是前清遗物,朝代都更替了,前朝的一个王爷的一块匾还大咧咧的挂着,不怕被扣上前朝遗老的帽子吗?刀马旦一个核桃就把师兄弟给离间了!难道两帅男都是傻子?
太多的硬伤,简直惨不忍睹。
当然两大男主很好的贯彻了偶像剧的精髓,很酷很帅,也奉献了一定的演技,对于偶像派来说表演也算可以了,刘谦的局长看起来很酷很有城府,我以为是最终大boss呢,结果被刀马旦无情的当枪使并无情的抛弃后杀害了!这情节设计的。
本片的武打设计还是不错的,算是唯一的亮点,洪金宝的武术设计还是可以的。就是有点不对题,这个讲的是戏曲武生,怎么看起来都好像是江湖高手,武生和武林是一回事吗?
没看过的同学可以不看了,除了铁杆粉丝以外。
《大武生》观后感(八):你不是为了钱才去讲一个好故事的
对于从9月底就开始一路低迷的国内电影市场和国产电影来说,《失恋33天》的优异表现无疑给众多电影相关从业人员打了一剂强心针。11月份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档期,四部好莱坞大片都被挤压在这个狭窄的市场内自相残杀,而同档期的诸多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如口碑不错的《星空》、《转山》等也相继惨死在影院内。许多人会以为11月份对于这些国产中小成本电影来说会是一个被无情绞杀的血肉战场,于11月8日公映的《失恋33天》之前也并不被业内看好,作为一部没有大明星、中低制作成本的都市爱情片,在档期上又被《猩球崛起》、《铁甲钢拳》、《惊天战神》以及《丁丁历险记》四部好莱坞大片夹击,虽然在之前的试映中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评价,但仍然没有多少人看好它的市场表现。
但是《失恋33天》现在已经成为一部“现象级”影片了,不但周二首映当天票房接近两千万,而且还完美地超越了同一天首映的好莱坞分账大片《铁甲钢拳》的票房(此片首日票房刚过千万)。在随后的几天里,《失恋33天》的票房表现继续走高,在排片量、上座率和日票房等几个方面,都成为本周甚至是本年度国内电影市场上最抢眼的明星。
本文并不想去剖析什么市场秘笈,这种马后炮对于《失恋33天》这样一部“现象级”电影没有任何意义。但此片仍然给我们当下的中国电影在市场和创作方向上给出了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接地气的故事,有诚意的制作,专业化的营销,没有什么秘不传人的武林秘笈,就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就能过在市场上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从创作角度来说,《失恋33天》并不是一部在艺术质量上很优异的经典影片,它实际上算是另一种角度上的“作者电影”,而这个“作者”就是编剧鲍鲸鲸。从原来豆瓣上的连载帖子,到流行小说,再到电影,它完整地走完了一条流行文化产品的产业链,并且留下了足够的延伸空间。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后续的电影续集或者相同题材的电视剧很可能已经提上了制片方的议事日程。对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和方向,但《失恋33天》无疑是一个适应当下内地市场流行文化的合格产品,加上精确的市场定位和执行到位的营销策略,现在的票房成绩只是对这个操作团队的一次意外惊喜和奖励。但即使没有现在的成绩,我相信此片也仍然会成为一个引起业内关注的经典案例。
从创作角度来说,《失恋33天》只是延续了之前内地电影市场已经初露端倪的都市情感和浪漫喜剧类型,之前国产电影中已经有许多同样类型的影片,但是和之前同类型影片相比,《失恋33天》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拥有一个接地气的故事,它是从我们当下的年轻人生活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一个故事,无论是情感模式还是故事细节,都不同于之前海归电影人或港台电影人执行操作的同类型影片。这一点对于国产电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在电影创作领域,内地流行文化终于开始在市场上获得观众的认可了,并且具备了成为主流的可能性。
而从产业角度来说,《失恋33天》对中国电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它第一次真正开掘了一个可以复制的市场模式。这部电影所有的构成元素都是当下电影市场上可购买到的,原著故事来自中文网络,主创都是内地年轻团队,演员也都是内地阵容,制作资金也在中小成本范围之内,宣发营销团队也是内地专业化团队。这些元素因为都是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因此对于国产电影来说,也就具备了可重复组合的可能性。相比之前的同类型电影,其创意团队和制作团队大都是海外资源或港台资源,因为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内地电影行业很难完成资源的重新组合。而《失恋33天》则第一次证明了这些“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元素构成,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重要意义。因为这才是构成工业体系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工业体系提供各种质优价廉的专业服务,才能让国产电影通过系统集成完成整体突破。它不保证出产具有优秀艺术品质的电影,但它可以保证出产质量合格口味对路的优质产品。
《失恋33天》大卖已成定局,现在想必已经有一堆人摩拳擦掌准备提鞋跟风了,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一下,好票房不是蒙来的,好故事不是捡来的,好营销不是骗来的。踏踏实实做一个接地气的本土化故事,能够触动中国观众内心隐秘欲望的故事,并且用诚意和态度去完成它,心中随时有观众,才是创作出好电影的根本。对于国内电影创作者来说,不要被《失恋33天》的喧嚣所迷惑。票房的火爆和创作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因为你不是为了钱才去讲一个好故事的。
《大武生》观后感(九):纯说电影不瞎扯
在没有提前看影评的情况下看完了电影,觉得还挺好,结果上豆瓣翻了翻之后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哈哈。
但是还是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是个好故事,尽管可能有各种细节处的bug。
对梨园有莫名好感,电影里老北京老上海的票友捧角儿的那种氛围我是体会到了。小时候看过马连良那会儿的故事,名字叫《戏台上的蟒蛇》,推荐大家看看,从小耳濡目染一心学戏心明眼亮的孩子、上海滩的戏班子、晚上演京剧的灯火通明的大剧院、班主的权威和大家对老板以及朋友的忠义(那是戏文里的礼义廉耻和行当里的约定俗成要求的),给尚处懵懂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隐约觉得那时候的人是真的心里对祖师爷有敬畏的。所以,电影对于当时的大背景还原度超高,看到一个场景,心里会意一笑:是的,是这样的,包括看到一龙和局长的第一次会面,我心里一动:这就是所谓“拜码头”吧。所以这部电影还唤起了我的回忆。
另外画面很美,民国上海滩加京剧戏服的绚丽颜色真的好看。
刀马旦这个人物真是处处是戏,心理和感情发展刻画得要比两个武生细腻立体。两男主兄弟情深,嗯,尽量不想歪,而且他俩乍一看还挺像,我妈觉得是同一个人,哈哈。
主线就是结仇报仇释怀,没啥说的,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梨园的武生刀马旦,整日演出他人的恩怨,自己也必是感情热烈的人,否则如何在日复一日中保持激情。冤冤相报的戏码,换一个古装背景就是武侠片,并不新鲜,但是放在民国的梨园行当里,还是让我保持了近两个小时的兴趣。
说了很多,好像主要是在评价剧本。至于演员,有颜值,也许演技不是影帝级别的,但是正好表现了人物的年少轻狂不是吗。毕竟师父还有很多没有教会他们。
以上。
《大武生》观后感(十):师父的教育很失败
很喜剧!很有笑点!很不知所谓!10块钱还是很值得看的!很基情!
看完这电影恍然:尼玛之前预告的韩庚和大S的激情戏都是浮云啊!大S是个纯炮灰,而结局是韩庚和吴尊相依相偎生活在了一起~!
这电影开头的时候铺垫是在太长了,导致成了老太太的裹脚布,真尼玛让人受不了。少年大龙就是个傻逼吧,要不是他,他师父能比武输了???不过长大后一出来的两人:哇晒!吴尊太尼玛帅了!帅的没天理啊!韩庚太尼玛受了!受的没天理啊!
两个小子长大了,下山了,师父告诉他们不要学乱七八糟的技艺,不要找人比武,不要和花旦XXX的,结果尼玛他俩一到上海就找老岳比武去了!擦!这俩崽子转眼就把师父的话当放屁啊!结果比武他俩赢了,俩人成名了出去的时候,看房子吴尊就说住这里,韩庚那句:听你的。我顿时就酥了……太尼玛受了!好销魂的声音啊!什么都是:我听师哥的;我听你的。o(≧v≦)o而且他后面和大S对打的那场戏很赞,韩庚的演技很大的提高啊!演的不错。
两个人之间真是基情不停,在大龙那里二奎是比女人更重要的角色。尤其结局的时候二奎哑巴了,大龙瘸了,两个人在医院跪在地上相互对望哭泣互相顶住额头!我擦!结局根本就是告诉了我们:这是个GAY片!
大S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角色真尼玛让人无语,勾引完大龙勾引二奎,那边那个魔术师菊长也对她感兴趣,简直就尼玛一个公共插座!最后刘谦打她骂她婊子的时候我深感太对了!就是个该打的人,这边喜欢师父那边又喜欢二奎的,而且在里面完全感觉不到那种存在感,这角色TM找个谁都能演了。让我和麻将仔费解的是:大S不也是喝了毒酒了吗?怎么她没事呢????
最后大龙居然还想到了师父临死前告诉他们的那三个规定,草,你们哥俩还记得死去的师傅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师父啊,你的教育真是失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