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2》是一部由吴宇森执导,汤姆·克鲁斯 / 多格雷·斯科特 / 坦迪·牛顿主演的一部动作 / 惊悚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碟中谍2》观后感(一):碟中谍2
第二部中的反派了解自己的对手,即使知道可能有阴谋但仍愿意冒险,这是爱,还是自信,相信应该都有吧。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楼顶的装置有40秒开门时间的设置,感觉有点不合理,用于正常工作这点时间没什么用,既然没用时间设为零岂不是更合理?而且后面的杀手也太不称职了吧,让你杀了他也没必要非得捉活的,直接一枪了结,岂不快哉,还自作聪明,玩大了吧!最后感觉人都挺蠢的,那人发出的声音明显是被蒙着嘴的,要只是下巴打歪了,怎么会是这种声音,这种人原来是怎么做特工的。山头上,开着摩托车,这样做,不是准备当活靶子吗?又不是在追人。有点扯,把这些坏人演的又蠢又笨。煽情也煽的不好一点也不感人。总之对第二部的情节设定有点无语。《碟中谍2》观后感(二):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生
一位医学博士研制出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病毒“金美拉”,为保证运送安全请求中情局提供援助,孰料被扮作伊森的前中情局特工肖恩谋害,并窃取了病毒资料。伊森受命找到肖恩并获取相关情报,而在这之前,伊森必须得到女神偷奈雅的帮助,因为奈雅是肖恩的前女友,是接近肖恩的唯一人选。在获取奈雅信任的同时,伊森和奈雅萌生爱意。在制造奈雅被捕的假情报后,肖恩如期将奈雅救出,接到自己住处,不过肖恩已经怀疑奈雅的到来另有图谋。伊森和奈雅终于在赛马场接头并获知了情报内容,而同时肖恩已经察觉奈雅不仅奉命卧底,还与伊森坠入爱河。怀恨在心的肖恩已经猜测出伊森将前去药厂销毁病毒,遂率人争夺,交战之中,奈雅为帮助伊森完成任务,将仅存的病毒注入自己体内,并要求伊森杀死自己,而伊森不忍下手,并承诺将会挽救奈雅。肖恩开始和制药厂老板交易病毒和解药,声称病毒将很快席卷世界,正在此时,伊森赶到,经过激烈搏斗,伊森终于夺回病毒和解药,结果了肖恩,并及时挽救了奈雅的生命。整部电影的卖点全是间谍片和打斗片玩滥的,老吴只是进行了再加工和一些拼贴工作。在他“裁剪”的这些卖点中,既有别人的也有他自己的。其实整部《碟中谍2》的精髓全在两个字“易容”上面,正是“易容”的魅力才让影片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生,也正是“易容”才让难题得以化解,勇士转危为安,而且正是片中的“易容术”,才使角色身份置换迅速,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达,甚至一度让人想起了古龙、温瑞安等人的武打小说,“易容”的确是本片有别于一般类型片的最大特点。说一千道一万,《碟中谍2》是部好片子,惊险刺激,视觉效果一流。
《碟中谍2》观后感(三):碟中谍
前情报员肖恩在飞机上抢走了病毒卡梅拉和解药贝雷明。肖恩得到病毒和解药就能赚大钱,因为只要病毒散播出去,人就会在20小时后死亡,那时,解药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为了肖恩,情报员伊森必须夺回病毒与解药。在路德,娜雅的帮助下,他成功进入了病毒培育室,并销毁了5个病毒。这时肖恩闯了进来。娜雅把最后一个病毒注入了自己的身体,经过殊死搏斗,最后伊森拿到了解药,娜雅获救了。 情报员伊森去度假——爬一座陡峭的山峰。当他从一座山峰跳到另一座山峰时,差一点儿从上面摔下来,幸亏抓住了一块岩石,最后他站到了山顶,其动作之惊险令我难以想象。 娜雅牺牲自己,伊森不畏艰险的精神令我敬佩。
《碟中谍2》观后感(四):没那么糟糕,当然也没那么好
相比于《碟中谍1》最大的不同在于,影片开始有了火爆的动作场面,不再只是依托高科技来智斗,而是实打实的来了一场又一场的打戏。尽管大多数打斗场面都略显做作,却也不损影片带来观影体验上的畅爽。当你看着影片一开始那几乎惊掉下巴的攀岩镜头里,阿汤哥亲身上阵秀出的那些坚实的肌肉,你不会不被吸引的。尤其当阿汤哥飚着摩托横冲直撞险象环生时,你甚至会觉得这部电影简直太嗨了。关键是,这样的嗨还夹带了不少我们中国观众颇为熟悉的元素:鸽子、双枪、墨镜、风衣,我们可以看到吴氏暴力美学包裹下的阿汤哥,拉风到无以复加。吴宇森导演的确是会玩视觉的大师,虽然没能在影院感受那种视觉冲击,但透过LG OLED高清电视的画面,那种呼之欲出的镜头效果,的确带来不小的视觉震撼。当阿汤哥帅气地飚摩托飚得正爽时,丧心病狂的朋友竟然特地暂停,向我展示LG OLED电视动感画面无拖尾的表现力,还拉着我上前仔细观看。所以,硬广就来了:果然!不仅画面清晰、颜色逼真,就连火焰迸发出来的小火星都被清清楚楚地定格在画面上,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非常炫酷!尤其是骑着摩托穿梭游走那几场戏,简直帅酷到爆。可是,电影不能只追求视觉,更不能只追求耍酷,还是得有实实在在的故事内核。由于影片不少地方露出了《007》的痕迹,加上不少过于耍酷的镜头,让影片在收获好票房的同时,并没能收获好的口碑。而今再看,大概也就看看那些劲爆镜头以及阿汤哥搏命般“徒手攀岩”的戏份吧。反正,还算是一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适合假期赖沙发上观看。《碟中谍2》观后感(五):吴宇森拍的碟中谍2果然不需报什么想法
话说看了第1部才看的第2部有没有,话说是吴宇森拍的 我初始看这一部的时候真的没有报什么想法,不过看过之后觉得果然不能报任何想法,情节倒是比较中规中矩有没有,一个黑心的制药公司总裁研究了一个新式病毒,并且想要通过出售疫苗而获得财富,好黑心的制药公司总裁有没有,带着假脸的扮着汤姆克鲁斯的人特别凶恶有没有,为了消灭证据把一飞机的人全没有活着的,当然他们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钱,看来钱真的是很吸引人,汤姆克鲁斯的女搭档逮到的时候各种扯有没有,电影最后的10分钟不死之身的打斗场面太扯淡了,还有为什么交易的偏僻地方会有那么干净成群的白鸽,吴宇森你到底是要哪样啊。电影看到最后汤姆克鲁斯又耍了一次帅,打不死的汤姆《碟中谍2》观后感(六):文气不通
如果刚看商业片,可能不太适应看纯种商业片的思维习惯,大概许多艺术片导演是在一种艺术冲动下完成创作的。
故事弄得弯弯绕绕,其实也不复杂,大体是说汤姆·克鲁斯接到某项Mission——开始还不是Mission Impossible,只是在24小时内吊上任务中必备的一位美女,再听候新的安排。后来的故事就是商业版《色·戒》:阿汤扮演的邝裕民得知,掌握人造病毒卡米拉及其解药的恶首很爱慕自己手头的王佳芝——还是一女贼,便极尽劝说之能事,将她推向这位易先生。女贼帮阿汤搞到重要情报,却被发现,又嫉妒又气愤的恶首当然要报复,而他也了解阿汤的作战计划,有备而来地等待阿汤来灭绝卡米拉病毒,待双方枪火交锋完毕,病毒也被灭到最后一支,恶首想不到这位佳芝即使在威逼之下,心中也只有阿汤,居然把病毒打进自己身上,阿汤不忍打死她,就此开启mission impossible——在病毒发作前的19小时58分钟内搞到恶首的解药。在他去一个海边古堡抢解药——恶首在此与制造病毒和解药的医药公司老板谈判,要控股权,以便在病毒大爆发、解药满世界卖的时候大赚——的时候,吴宇森的鸽子终于登场了,古堡鸽子不仅过得滋润,它们的动作还能提醒人周围的动静,最厉害的一只,于熊熊烈火中飞出,带出阿汤的英姿……巧夺、追逐、打斗、吴式枪戏之后,佳芝美女终于得救,阿汤也放大假与佳芝共匿人海。
仔细琢磨情节,真是不严密,光一个易容术的频频登场就匪夷所思。可是把这些抛开了,整部片子还是有文气不通的感觉。想再看到《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喋血街头》那样有一气呵成感的片子,终究太过强求了。
《碟中谍2》观后感(七):吴导,给我换人啦!
在阿汤哥(正值最高峰时期)的精致美貌面孔面前(1也很美,但美得有点儿不真实,2是又美又man),Thandie Newton完全就是个一枚又黑又土又粗糙的女人......就找不到一个更美艳的女人来被阿汤哥和坏人头目NO.1同时争夺和爱护了吗?《碟中谍2》观后感(八):碟中碟2
这个任务是销毁病毒。《碟中谍2》观后感(九):有了吴宇森,不像碟中谍
说起来这是碟中谍系列的一部影片,而由于吴宇森的加入,有些不像碟中谍的样子了,诚然,这里不是说有了吴宇森就是一部烂片,不过碟中谍的一贯内容基本是一致的,而本片虽然主演还是汤姆克鲁斯,也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如果作为一部单独的影片,本片看上去是不错的,而作为碟中谍,明显就不合适了。《碟中谍2》观后感(十):换了导演的第二部碟中谍
影片中的夺命病毒的确很瘆人,围绕病毒和解药展开一系列的阴谋、杀戮、对战与拯救,让影片呈现出一幕幕高潮和精彩。对比第一部影片,本片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长进,惊险和精彩程度也更胜一筹——吴宇森创造的暴力美学,精彩夺目。
有赖吴宇森执导,第二部少了些硬碰硬的强悍,更多一些别出心裁的用心设计,甚至有点江湖侠义的味道!,无论是热烈奔放的弗罗明格,或是豪车间宛如与美女调情般的追逐,即使动作设计,也充满其他各集少有的东方式浪漫唯美。
吴宇森动作戏的掌镜功力,却使得本片在动作戏超越前部很多,慢镜头、放鸽子、转身拔枪、肉搏格斗等招牌动作,一一呈现在眼前。特别是后面的枪战、爆炸、追车、狙击等等眼花缭乱,看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