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是一部由李欣蔓执导,余男 / 于谦 / 乌吉穆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观后感(一):唯亲情,是大爱。
2013年6月29日写最深入我心的是饰演乡下母亲的老太太乌吉穆,自然纯朴,不是演戏,却胜过所有演技,带我们感受母爱的温度,不是剧中特定的母亲,而是所有母亲都会给儿女的那份爱。亲爱,和爱情无关,最后发现也不是亲情,是一份亲·爱。
没有大明星,也就是余男、于谦,没有故意刻画的背景,也就是和一个“母亲”之间的故事,小阵容、小宣传、小成本,它几乎没有被人知道,你更不可能在地铁里看到它的广告牌,它没有像《小时代》、《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那般成为“红人”,但它拿到了第八届大阪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这就够了。
从《杀生》开始有点关注余男的存在,她的美和舒淇一样,不经意间才能发现,很特别的一种存在感。她其实已经超越了所谓的一线演员,她们的存在是不可代替的,但一个范冰冰、杨幂、Angelababy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亲情,你会让另一个人来代替吗?其实并不是代替那个人,而是填补那份情。人的情总是因为无处释放,所以引来无限忧伤。
《亲·爱》观后感(二):勉强算是好看了
整个剧情觉得蛮牵强的,旁白有种在看玄幻片的感觉,好不接地气。用战争做旁白背景,把一步现代剧拉回到还没改革开放的年代,给我感觉像是一部民国时期的片子,加上配乐也是,酒吧里黑人歌手还唱着老爵士群众跳着Waltz,Excuse me?我记得女主母亲立遗嘱的年份是2011年。现在魔都人民都带这么玩的么?细节就不说了,光说这个虚构的故事本身,和自己感情最深的养母走了,而没有感情的生母出现了能不能接受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女主似乎也没有反抗就接受了。再而发现这位重新认识的母亲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亲身母亲,女主貌似也撒撒野就了事了。总体觉得不够戏剧的冲突,一切都平平淡淡的一笔带过,把太多功夫花在华华丽丽的女主精英白领的生活和农村母亲的对比上,说的是一个农村大娘如何适应魔都新生活的故事?
再说了,女主的养母美智子在剧情后半段开始念的旁白把我给吓的,我以为会出现那种人格扭曲的对白
美智子:”我太喜欢雪妮给我安排的生活了,喜欢旅游,喜欢按摩,喜欢做指甲,喜欢咖啡店俱乐部,喜欢韩剧.”(总的来说就像风流贵妇买买买!逛逛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生活!)
本霸霸我只是想提问,这是经历过战争的母亲饱受了大半辈子贫困的而且还是个战争遗孤的女人能有的心灵写照?给我的感觉倒像是皇室公主或者有钱人家大小姐的那种对白. 并不讨论什么身份才能干什么事说什么话这种话题,我只是觉得旁白有时候在刻意让自己听起来洋气一点有种生搬硬套的感觉。还是说导演对旁白处理的不够好到了后半段我觉得完全没有了慈母的光辉形象。
纯属个人见解。
《亲·爱》观后感(三):亲与爱
这部片子好好,其实没有血缘可以爱,有血缘是亲,所以这个电影的题目亲和爱之间家里一个符号。雪泥的养母不是亲但就产生了爱,而雪泥后来认识的亲母(在发现是假的之前),因为血缘的关系(亲),所以很快双方就产生了爱。所以这部电影阐述了世界上两样最重要的东西 “亲与爱“;《亲·爱》观后感(四):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亲爱
那天看电视,偶然看到这么一部大陆的电影,本来一看是中国人拍的,就想转台,但只看了几秒,就一下子被情节吸引住了。一直看到最后,几乎都没有离开过电视机前。它的名字叫《亲爱》,容易让人错以为是爱情片,不过不是的,但她讲的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看完之后你一定不会后悔的。《亲·爱》观后感(五):大地之暖
人年纪越大,就越容易被亲情题材的影片触动。可能经历得多了,才能体会到,唯有养育之情,无法重复。
首先这是一个不断线的片子,尽管节奏舒缓却能一直拉着人往下看。在看片不花钱,在家瘫着没人管的时代,吸引人是不容易做到的。我觉得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女主演余男,她有点神似蒋雯丽,但是比蒋雯丽收敛。不知道是她自己的个人风格,还是导演的指导,余男的表演显得非常有日本人的影子,或者说,我们想象中老式日本女人的神态。说实话,正是观察她这个小特色的好奇心,吸引我一直紧紧抓着这片子看完。而且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片中没有出现过一个打断节奏的角色,配乐也相得益彰——一个好电影,要求能有多高呢?
但是她是一个干净的人。
大地是无罪的,人们可能在上面犯罪,战争,侵略,内斗,伤害,都有可能。但是大地保留记忆。记忆的温度才是每一个个体独能真正拥有的一无二的宝物。
《亲·爱》观后感(六):亲与情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 叫亲·爱 毫无预警的被深深感动。让我感动的人 叫王玉芬。《亲·爱》观后感(七):但愿每个人都能遇见一个治愈自己缺失的人。
阿勒和我说的这部电影。看完影片,想起有人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失,苦苦一生追求的多半是这个缺失。而影片中后来王妈妈的出现,让余男整个人都柔软起来,前面觉得她很生硬,脸上的表情板板的,基本没什么表情。好像一个人背着一层厚厚的壳,没有人轻易能伤害她,但是谁都靠近不了她。
儿子想上游泳课,她因为工作时间抽不出来,不让去上,儿子对着她说:你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妈妈,然后跑远了。即使是不不生病了,也是命令式的生硬的口气:把药吃了。你把药吃了。要不然我把你所有玩具都拿走。不不撅着小嘴大声抗议:外婆才不会这样对我呢。那时她在门口有多难过啊,不是不爱儿子,而是不知如何倾诉和表达。
后面她打算去日本,儿子担心走了之后朋友们会忘了他,余男会拉着不不的手语气轻柔:不不,真正的朋友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妈妈不是答应你去你朋友的生日会吗,我们给他准备一个大蛋糕好不好。不不笑着扑向她怀里抱着她的脖子,说:好,妈妈我太爱你啦。
这样的对比在电影中很多,尤其是后来笑起来的时候真美。无论是对不不,对同事和下属,和邻居相处,妈妈的出现,带给她许多意想不到的柔软。看起来是余男在照顾她妈妈,其实是妈妈的出现成全了她,弥补了她童年时期的缺失。爱和牵绊,真是有着神奇的治愈力量。至于到最后,即使没有血缘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愿每个人都能遇见一个治愈自己缺失的人。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关系,有时候你以为你在付出,在照顾别人。但当失去的时候,你会明白,那人又何尝不是在成全你的照顾。有时候想,我的存在如何自证?我的缺失又是什么呢?我是这么别扭的一个人,一个不会正确表达自己感情和自我需求的人,即使慢慢自我剖析的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很难一下子改过来。
独白贯穿整个影片,交代了余男大概的成长故事,喜欢。那个年代啊,战争年代,苦得是老百姓。高岛美智子的故事也是那个年代他们那一批人的一个缩影,当她说到“日本人觉着我像中国人,真有意思,在中国,他们觉着我像日本人,我都不知道我应该是哪里人。”的时候,明明是无处为家的飘零感悲悲怆怆,而独白只是一种了然的语气,不了然,又如何呢。
喜欢上海那些两边都长满梧桐树的长街啊,尤其是春夏的时候,郁郁葱葱,一不小心路过的就是多年前某个文人名士住过的屋子。
以下是贯穿全文的高岛美智子的旁白。
——————————
雪泥,不要难过,死亡不会将爱分开,我在天堂永远守护着你。我相信,你会理解我的安排。
我永远也忘不了接你回家的那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爸爸高兴地堆了个大雪人儿,摔了个大跟头,爸爸说,你是大雪送来的女儿,就叫雪泥吧。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很大,可我还是喜欢在哈尔滨的家,双层门斗儿,吊铺,泔水桶,露出白木茬儿的桌子,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上面,我们母女两安静地做着布娃娃,俄式的老房子墙很厚,可以隔掉邻居议论我们的声音。
是不是所有女儿,都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虽然妈妈的样子越来越模糊,可我依然觉得她是最美的。我要让雪泥骄傲,不管邻居背地里怎么拿白眼看,反正我们永远都和别人不一样。我们过我们的生活,干嘛要改变呢。我对着镜子盘头,雪泥拿着我的有几玻璃发卡,也学我的样子,我们不像母女,倒像姐妹。
小时候你问我,为什么是日本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说日本人什么样,是呀,什么样,我没觉着和中国人有什么不同,一样早起在副食店上班,一样做掺两面的馒头,一样端着饭碗吃饭,是哪里人不是我能选择的。
血缘不代表爱,我的女儿,我们没有血缘,但我却如此爱你。就像我的中国母亲,抚养了我这个没有血缘的日本孤儿。感谢上帝,让我拥有你,做母亲使我有力量面对生活,哪怕是那些苦难。
对,就是在副食店门口撞到你的那天,你说不想去上学,同学骂你是日本鬼子,往你身上吐唾沫,你没哭,我却哭了。不是人家怎么待你,是我不知道怎么使你快乐,我们毁了一条棉被,做了好多布娃娃,我哄你说晚上钟响过十二下,它们就会活过来,到时候都是你一个人的朋友,陪你玩,你高兴的给每个娃娃取名字,让它们都姓陆。
一九八四年,我们到了日本,你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们可真穷啊。是呀,在哈尔滨那时候你和我去“八杂市”,看见掉在地上的菜叶就捡。临入秋我们坐在门口,一勺一勺的做煤球,爸爸刚去世,有一天,你高兴地递给我两颗核桃,说是理发馆儿,那个从不讲话的朝鲜女人给你的。还有街头的亮点,那个和善的面条爷爷,每次看见你都会抓一把碎面条,我们就在炉子上烤着吃。有一次你悄悄告诉我,邻居家的小孩偷吃麦乳精和猪油,被他们的妈妈打,你说你很幸福,妈妈从不打你,我的小雪妮,我怎么舍得,你是我艰苦岁月的礼物,再说,我们家也没什么可吃的。
我一直想问你,你爱不不的爸爸吗,你那么有主见,为什么在婚姻的选择上这么草率,是因为我开玩笑的对你说,你快错过当妈妈的年龄,我也快错过当外婆的年纪。雪妮,你让我担心。
我想念北方的雪啦,你说冬天休假带我去瑞士,我知道你不喜欢回哈尔滨,就连爸爸的墓你都迁来上海,在这一点上你几乎不征求我的同意,我的小雪妮,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坚强的女人,那你必须走出童年的阴霾。
我从不对你提起,我希望自己也忘记。可怎么会忘呢,也是个大雨天,爸爸摔在地上的脸已经变形,但我还能认出,我守着他越来越苍白越来越冰冷的身体,雨水将血一点点冲净,真好,这样雪妮来,就不会看到爸爸落地时的疼痛了。看过太多的死亡,我以为自己不会再有眼泪,雨越下越大,我又看到了妈妈怀里拿出的那个饭团,活下去,我要活下去。我还有雪妮,我答应过雪妮要带她去郊游,我还有给他烙张大糖饼,他们剃了我的头发,我可以戴帽子,这顶我最喜欢了,是阿尔巴尼亚花纹。
每天放学你就往家跑,你说最期待晚上,我们挂起窗帘,我轻哼歌曲跳“华尔兹”,你总是抿嘴笑,虽然是偷偷跳,可很开心,我和爸爸是在青年俱乐部认识的,我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他走到我面前,不会跳舞,还踩了我的脚。你追问,后来呢,后来她就往我们家的窗子里扔纸团,那是夏天,我们偷偷在江边是一棵大树下幽会。
我喜欢雪妮为我安排的生活,过去的时代见不到这样热闹的生活。我喜欢每日,喜欢染不同颜色的指甲,喜欢咖啡店还有爵士乐俱乐部,喜欢旅游,喜欢看韩剧,喜欢大家听到我的笑声,我从没为年龄忧愁,活着很幸运。我要让生活看到我的幸运。
雪妮开始发育了,她很害羞,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的发育期没有人告诉我,但是我必须要学会告诉雪妮,我是她最信任的人,我们对着镜子脱光衣服,我指着自己的身体跟雪妮讲,今后它们会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我拉过雪妮的手抚摸着乳房,我告诉她那是女人最美丽的部位,是生命活下去的地方,不要害羞,应该骄傲。
小时候你问起,我想你还太小,就是说了,你也不会明白。我叫高岛美智子,是如本长野县人,是家里开浆洗房,一九四一年春天,我跟着父母和哥哥,以开拓民的身份在中国东北落户,一九四四年我父亲被派去前线,在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过了几个月哥哥也去了,部落里剩下的全是妇女、老人和孩子。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开拓民开始逃亡,路线是从方正县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回日本。
我的小雪妮,我想把所以时间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你,可我能给的太少了,如果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想做你的妈妈,她使我明白,爱是可以超越的。
真快啊,都两年半了,我的小雪妮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你日文讲的好,功课也好,如果哥哥不找,可能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三十七年了,妈妈已经不在了,哥哥说,她临死都念叨着美智子,哥哥劝我留下,这里什么都好,可我不习惯,我已经完全不记得日语了。日本人觉着我像中国人,真有意思,在中国,他们觉着我像日本人,我都不知道我应该是哪里人。我还是要回去的,我再中国生活了四十年,那里埋着我的丈夫。
一起逃难的有上千人,由几名日本军人护送,那天下了很大的雨,一下就是十几天,大家又冷又饿,很多人都掉了队,我发烧,一直咳嗽,当时我七岁。有一天,日本军人传来话,说松花江上有苏联军舰在搜寻,要是让苏军听到孩子哭,那大家就全完了。军官要求大人把太小的和走不动的孩子扔下,做妈妈的怎么肯丢下自己的孩子,要死也要死在一起,大伙儿跟军官请求,自杀。军官同意了,我觉得大概有二十个左右的母亲,拉着她们的孩子围成一圈,一个士兵拿着手榴弹扔到圆圈里,其他的人都炸死了,有两个孩子可能离得远一点,还活着。好像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士兵端着刺刀,浑身颤抖着,一边哭一边慈祥两个孩子。雨越下越大,妈妈使劲儿拉着我的手,拼命往前走,她不停的对我说,“我们一定要回到日本,我们一定要回到日本。”这句话是我长大以后记住的唯一一句日语,做梦都记得。
《亲·爱》观后感(九):串串OS 和美化一点Bug [全剧透]
女主:陆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