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10-09 04:2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10篇

  《终结拖延症》是一本由(美)威廉·克瑙斯(William Knaus)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一):向拖延症说拜拜

  收到这本书后,我欣喜若狂,看过之后发现确实是本能改善拖延症的好书全书讲了改善拖延症需要认识清楚3个方面:1.认知方法 2.情绪方法 3.行为方法。 再次要制定一系列战拖的方法,例如 《个人事务优先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规范。按照书中的这些方法做,不久就会有很大的改变,值得一试!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二):没有说的那么神

  可能很多方法还是因人而异吧 个人觉得没有大家评论的那么神 但是对心理上的督促还是有的

  可以隔一段时间读一部分 鞭策一下自己

  我个人的做法是 这段时间有点松懈 或者工作状态不太好的时候拿起来读一章 或读几页 看时间的 读完后正能量满满了

  虽然没有根治拖延症 但是至少在好转

  还是推荐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三):想读,觉得很适合自己

  从11月11号到今天已经被自己拖延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不知道是前段时间每天熬夜赶作业还是怎么回事,一放假所有的计划都被自己拖延到现在,推荐信PS还没有写,CV也没有准备作品集又在慌忙的整理中,雅思还没有报名,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以前也不是这样的,越来越陷入深深地自责当中,然后来豆瓣看到了这本书,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有拖延症了,不知道会不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想也许读了会有所帮助,……自己到底怎么了,我该怎么办才好……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四):心理

  这本书才不会对你说教什么“加油工作、多花时间干活”之类的。当然,在某些时候,付出最大努力是很重要的。然而,人生中总是有许多成就,是基于一天天的努力的。

  终结掉拖延对你的干扰,你可以活得更精彩,再不用承受那些常与无必要的、自寻烦恼拖沓相伴而来的痛苦。这样,你就会在需要的时候尽快地爆发潜力。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娱乐,同时,从拖延中抢回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

  请记住:积跬步才能至千里——不要急于求成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五):这个症状的确很害人

  本人在一家国企工作,拖延症是我们那人人都有的毛病,因为所有的人都不着急,大家都还沉浸在老国企那种计划经济时代根本都没有跟上经济前进的大势头。

  我们年轻人进了这样的单位开始激情慢慢被磨掉,再也没有拼搏的精神,时间长了也适应不了外面重大的精神压力以及繁重的工作任务,大家都安逸的等着退休退休金,找个合适地方养老,生孩子不用怕开除,生育保险生育费都给报,谁都羡慕这样的生活,但是人就这样一天天拖延,再也不浪漫奋斗,慢慢地脱离了这个社会。这个症状真的很害人,谁可以彻底改变老国企的毛病?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六):拖延中。。。

  之前读拖延心理学的时候就拖了大半年才读完,这本书两周一共翻了20多页,真觉得对不起赠书的人啊。。。

  但是读的这30多页感觉这本书其实挺实用的,关于把事件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两个维度分类,找到什么是当前最重要最该做的事情,感觉还是很实用的。

  整体而言感觉这本书应该是比较实用的从实战角度去战拖的一本书,而拖延心理学相对分析了更多拖延形成的心理动机

  都是很不错的书

  只是真的不知道这本书什么时候能读完,有时会觉得害怕读完之后依然没能战胜拖延就失去了最后一丝战胜拖延的希望,这也是拖延心理的一种吧

  总想给自己留那么点期望

  还是必须要端正态度 认真的呃去觉知行动 然后才能终结拖延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七):只是一个提纲

  1. 抛开具体技术,贯穿《终结拖延症》全书的一个主题就是“觉知”。事实上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部分的技术都是基于各自的侧重点,从内到外的三个层面对自我、对环境和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认知。

  2. 较之于《拖延心理学》,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框架: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的技术可以覆盖完成任务的全程。所谓框架,就像一个模型,只要把时间和努力填进去,就能诞生需要的效果。但是单纯使用这本书的缺点在于,没有理论的修行,技术是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

  3. 更宏观地看,拖延是心理弱小表现之一。想要心理变得强大,需要理性地认知,判断选择,而这无法通过空洞地说教习得。如果说感性脑的强大来自于亿万年固化的本能,理性脑是向更先进物种进化的火种,那么尽管这个火种微弱如风中之烛,而理想图景中强大的理性(比如哲学家数学家宗教大师)之难以获得于我凡夫俗子如同摘星,但至少那样长时间“自主”的境界可以作为一种努力方向的观照。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八):希望这次能够战拖成功

  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我的周末没有了,写完读后感还要去跑步,然后做好六月份的计划。好吧,我承认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逃避论文和计划制作,但是现在读完后我有信心不再拖延了。

  书的内容让人从深层次反思自己,边读书会边想到说的就是自己啊,很多情况就是自己的内心写照啊,只是以前没有注意过罢了。书里面也反复强调了,即使分析再透彻,最终克服拖延的还是只能靠自己,立即行动,马上去做。第三部分行动里面讲的很多方法可能有用我会马上尝试一些的。

  不足的是,翻译是在太烂了,翻译自己有的时候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吧,而且编辑里很多错误啊,我读着读着时常有跳跃的感觉,好像这节没讲完就讲到别的里面去了!!!!郁闷阿!

  不过我觉得这本书的看法应该是,快速阅读一遍,做点笔记,把文中对自己有启发句子和方法记录下来,下来后首先进行反思,然后制订计划,然后执行,执行后回馈执行情况。而拖延的心思返回来找你时,你再次把书打开,看看那些曾经引起共鸣的地方,再次进行反思如上的循环。我相信它应该是一本相伴左右的书,而不是小说类的读完就算的书!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九):与拖延症的持续斗争

  收到书后的三天内就迅速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总是给自己定计划,“明天一定把书评写了。”可总会现实这样、那样的事情或理由给拖延,规定期限是两星期结果与拖延症的斗争又开始了。上学的时候就是考试前才猛背书,暑假开学前才猛写作业,上班了要交方案的头一天才冥思苦想,种种迹象表明:我是一名实足的拖延症患者。这本书讲了很多克服拖延症的方法,每个细节如何去对抗都写得非常详细。可我觉得每次做事时都按这个步骤思考、分析那么多,那结果就会让你的拖延症更重。在与拖延症斗争的过程中总结了几条经验,以供大家借鉴

  1、培养兴趣。之所以拖延,不想去完成,就是因为没有兴趣。要是感兴趣的事根本谈不上拖延。

  2、规定deadline。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记在记事本上,完成一件便打个勾,看着小本上一天里所有事都打上勾会有小小的成就感

  3、自己的deadline最后在截止日期之前,切忌一致

  让我们大家尽快结束与拖延症的斗争吧!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十):不要想得太复杂

  11月17号收到这本书,今天26号看完写书评,感觉速度还行。还在两周内没有到了最后期限。不过不可否定这本书列出了很多终结拖延症的实用方法。

  拖延症不可否定与完美主义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想不到什么方法做好或者能够马上见效因为想等到“时机成熟”时才行动。因而把事情拖到最后期限到来时才急急忙忙完成,原本是抱着想把事情做的比较好的心态等待的,但实际上赶出来的东西粗糙修改时间都没有。

  书中有拖延行为的人常有的心理并指出症结所在,怎样去克服。我觉得《优先识别矩阵》就是一个很好的表,把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在一个表格明了呈现,表格可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还有一个很好用的表格是经过我修改的,即把任务、时间段、(可以高效率完成的)地点、完成方法、效率评分、“不作为”的结果、分心行为、终结拖延(的方法)列在表格中,对每天重要的事的完成状态一目了然。把《优先识别矩阵》里面的待完成的事标上序号,在后面的表格中列出实际操作效果,很实用。如果是一个比较短期的目标,就可以采用第三种表格:把目标和步骤列出来,一项项完成就可以了。

  这就是看完这本书的成果学以致用实际操作收获多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