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三毛》是一本由三毛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一):我的偶像三毛
从高中开始就很喜欢三毛,隔四五年再看她的书,还是有好多的收获,值得反复的品尝,她是睿智的女子,细腻又洒脱,走了那么多的国家,遇到那么精彩的事情,虽然最后很遗憾,她自杀了,短暂的生命燃烧绚丽的烟火。
就《亲爱的三毛》这一书而言,有太多的干货,只是许多的朋友们的来信是不愉快的大多都在抱怨抱怨再抱怨,世上有太多的不快乐,要是快乐会传染多好呀,心情明朗时候看估计会不大舒服,挫折时候看估计能充满能量。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二):亲爱的三毛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自觉的告诉自己三毛快要死了,我多么希望按照书的本数,还有三本,她还会再多活几年。但其实她的一生是没有遗憾的。当三毛将信一封一封的拆开的时候,对于现在的时代信早已销声匿迹了,三毛不会知道,在她生活的年代中她认为人情已经落寞了,而当今人情落寞确是自然之事。她走了好,走了就不会看到这飞速发展的社会,人情冷暖、心隔肚皮。她说的话虽不是全都是最正确的,但她却站在一个不推崇也不反对的角度正确的对待每一个人。三毛所教会人们的爱不能丢啊!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三):亲爱的自己。
我应该做一个自爱不自怜的人。
荷西的躯体的确是由这个世上消失了,可是他的灵魂,仍是存在的。我不必找他,因为他没有消失。
没有人在世界上能够“弃”你,除非你自己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其他人。
三毛的这本书是她与读者的书信记录,里面回答了读者的很多问题,也有很多是我一直疑惑不解的,三毛在当中传递给我的,是要拥有更多快乐的日子,不要太多抱怨,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会满足,自己也就更快乐了,毕竟快乐是很重要的东西。
三毛真是一个奇妙至极的女子。越看越喜欢她的书,越喜欢这个性格真实直接的女子。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四):书摘-亲爱的三毛
我们要做聪明人,做有智慧、有慈爱又肯诚实对人对己的勇者,就算天大的事情来了,也不逃避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争取最合理的解决之道。不可以做一个弱者,凡是一不顺心便跌倒的人,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做一个有弹性的人,当是我们一生追寻的目标。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禁得起分析的,能够试着了解,已是不容易了。
我以为,不断地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才是一生中向上爬的力量。
事实上,我十分安然于一本好书、一个长夜和一杯热茶的宁静生活。
是什么支持我浪迹天涯?是求知欲,是自信,更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对大地万物的那份欣赏。
请放开眼去望一望,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物和人,是值得我们去真诚付出,也值得真诚地去投入——这里面,也包括你自己。请不要小看了自己,试着自爱,而不是自怜。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五):我亲爱的三毛
《亲爱的三毛》收录了三毛专栏与读者的书信来往。我看见多数读者拥有着种种困扰,婚姻、家庭、爱情、友情、人际交往……想不到人们真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是啊,谁没有烦恼呢?
很喜欢的一个女子,她用言语鼓励那些人们。她的话蕴含了智慧,流露了真情。她是如此的美丽。
她说 : 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
她说 : 这个世界上最深的快乐,是帮助他人,而不是在自我的世界里享受。
她说 : 人,在看不见前面的希望和光明时,往往控制不住地跌进回忆里不能自拔。
她说 : 生命的乐趣是靠自己去创造的,小小挫折正是柳暗花明的最好解释,实在不必担心自己承受不了。
她说 : 她不会为了写作去创造生活。
而我却曾想为了写作去创造生活。
她说 : 你有死的勇气,难道没有活着的勇气吗?
可是您为什么了结了自己的生命[泪]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六):《亲爱的三毛》有感
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你快乐吗?
试试看,每天吃一颗糖,
然后告诉自己--
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这是一本书信集,书中大部分是三毛返台后回复读者的书信,后面有少部分随想。而上面摘抄的是随想部分的一小段。
三毛有着时代的烙印,现在的年轻人知道三毛的可能不多,而我们小时候估计没有哪个人不知道三毛。她的作品伴随着我们的青春和成长,她的作品、照片、经历对于我们无不新鲜而开阔眼界,她和荷西的爱情是那个时代少女们羡慕的对象。
此书是三毛在返台后开设了专栏,回复读者的书信,这读者书信中大部分都不快乐,三毛倒也没有完全的灌鸡汤,但也能看出来乐观向上睿智的人生态度,不知当年给了多少读者向上的力量。只是这人人羡慕认为传奇洒脱的奇女子最终在46岁的时候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时惊叹了无数世人,而我也是其中之一。不知为何当年她开导别人的妙笔与坚强,最终又输给了自己。
书中后面的随笔很是睿智和平实,喜欢此部分多于前面的书信部分。
突然想起初中时开始读三毛。可以说认识三毛前的我和之后的我是完全的两个人,现在除了她,我还找不出一个改变我思考方式的作家。以前也读过不少书,但是从来没有像三毛那样洒脱的文字,一定程度上,她拯救的当时我,“无聊的我”。那个时候,在我的世界里,三毛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人,环游世界,有一个她爱且爱她的人,有一个很酷很酷的梦想--拾荒。梦想是“拾荒”,看起来如此荒谬而不入流,但是哇!原来梦想不一定是要成为科学家,人民警察之类的,也可以是简单的有趣啊,仅仅是活自己。就在那个时候,她在我心里种下了“浪漫”的种子。当然,让我感触更深的是她不仅仅是一个无忧无虑,潇洒不羁的人,她也像细腻敏感的孩子,就像我们一样,也许真的有一天,我能想她一样自由趣味的活着。她总是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无限的乐趣,她总能对朋友一片赤城,她是一个生活家,一个流浪者,也永远是我心里的一匹野马。直到现在,我也未能融入他人口中的主流,也许就是亲因为爱的三毛吧。 三毛给了那么多人幻想,给了那么多人慰藉,最后却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多么唏嘘。有时我们能安慰别人,但是却不能说服自己,渡人容易渡己难。如果亲爱的三毛,当时你能度过难关,也许我们还能见一面,让我可以当面说出谢谢你。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八):生活味道似乎减少了,好像回到了象牙塔中
《亲爱的三毛》
看到这本书的一篇读者来信和三毛的回信。
来信说道:“看到你的文章和过去有很大不同,生活味道似乎减少了,好像回到了象牙塔中”,回信道:“最近的文字,的确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原因是,生活在变,生命在延续,观念有改变,这都是无可奈何的人生之旅所造成的。于是,我也对自己的笔诚实,写下现在的自己,我也是我所坚持的写作方向。但是,我不同意我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看法。…目前,我在教书,这不只是一个职业,同时也是因为环境变化而不得不做的角色调整。人生的角色变了,笔下出来的东西,便也不同于以往,因此我绝对不为写作而去创造生活。…事实上,现在更加入世,已不是当年与世隔绝的那个沙漠女子了。”
之前在思考三毛文字的变化,甚至带有一种对后期的贬低,现在才突然一下豁然开朗了,风格的变化不是情理之中么。
一方面,作者的人生本就在经历与度过,角色的转变也会使文字的风格改变,谁也不是一成不变固守老本,何况是一直追求独立的自我的向上的三毛。我曾以为的说教式的言语,其实只是一个良师益友对读者们的细心教导,并且她并没有说教,依然是她自己生活感悟的分享。
另一方面,读者的喜好不尽相同,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哪里说的清呢。作家不为写作而创造生活,忠于自我,是丝毫不可质疑的。
爱与不爱,都在个人选择之中。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九):终归是难以做到的平和、安宁
这本书是算是三毛答疑书了吧。从一个作家转身变成了一个知心姐姐,解答着各种问题,青春期、叛逆期、包括婚姻、人生等等系列问题。
不得不说,世间道理千千万万,能够做到如三毛所言的平和、安宁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我最喜欢她中间杂谈关于友谊的事情。在我近期的生活中,为友谊伤心烦忧不止一次两次,甚至现在仍旧被某些友谊问题苦苦困扰。读罢三毛对友谊的看法,心中突然豁达。
正如三毛所言:“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花好月更圆。朋友之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不必对方开口,积极自动相助。朋友中之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细水长流。”有时,友谊又像是爱情,是一个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的朋友是可以不用真心对待的,这样人步入你的人生就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自私,只记得自己的付出,却全然不顾他人想法的朋友,是非常不值得交的。或者说是,如果志向不同,道路也可以刻意避开。
很多事情是不用往心里去的,过多地计较和在乎,只会徒增自己的烦恼,让自己不愉快。何苦呢?过好自己的生活,不依赖他人,又不拘于情感,不要轻易被外事外物所触动,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从而让自己处于一种平和而安宁的状态。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十):平和,
我在早期还很浮躁的时候看过《雨季不再来》,当时是分了两个时段看完,因为,自己当时还小,不是很能理解平和,平淡如水的重要性,现在意识到了这两点的重要性,就是能使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及人的美,用更善意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等等
这本书,让我的学会的就是在别人的经历里面检讨自己,比如《不满,不满,不满》中讲了一个女孩抱怨自己的生活很繁杂,需要学习需要帮妈妈干家务,而妈妈又不能理解自己读书与家务不能并肩干好的心情,以及朋友方面的失去,而三毛是这样回答他的,希望他能把时间压缩,同时干两件不矛盾的事,理解母亲与自己价值观的分歧,朋友之间交往的真诚度并希望他好好活下去。生活就是这样,总是有好多事情需要我们来完成,而我们也总是把干事情三分之二的时间来抱怨事情的多,用三分之一的时间以不愉快的心情完成它,如此这样,怨念越来越深,我们也就越来越愤世嫉俗,越来越多的感概世间不公平,不善待我们。所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热爱它并且想着怎么才能把他完成的漂亮完美,而不是指责派给我们事情的这个人是怎么的不能理解我们的能力有限。朋友之间,若是真心相交必定长久,若是依附依赖,离开也是早晚的事。
很喜欢三毛安抚以及开导人的切入点,思考的很细致,看出了读者内心真正的波动,不了解自己的人适合看看,慢慢看慢慢发现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心理情况,好的继续保持,不好检讨自己,我深深地能够体会到什么事价值观的差异,以及看事情的角度关注点不同,看的时候我也会自己代入故事里,会发现,在我看来不重要的地方会有人拿来死磕,我也就理解什么叫无形中的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