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10-06 03:5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10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50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完全明白作者以及这本书为什么会红

  久仰大名,拿到书之后发现不过尔尔。熊培云就像许知远一样啰嗦、爱掉书袋。比许知远好点的是他还直白一点,没那么隐晦。但是,没什么思想性可言,看完了大脑空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不会再买此作者任何书,不管有多红。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二):无题

  又长又臭,整本书没有逻辑结构,东扯西扯,只有文字堆砌和才识炫耀,我这么有耐性的人读到3/2终于放弃了,再读下去就是浪费生命。熊培云啊熊培云,我高估了你的思想,其实你只是一个游走于利益之中的卖乖者,你,穷怕了。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三):淡淡的批评

  对他小时候故事, 就是在回忆我的少年生活.

  作者的几本书我看了三本, 大体中心思想都很固定.

  文笔有些拖沓.

  里面的有些思想,我也不大苟同.

  但总体而已, 还是值得拜读的一本书.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四):苦痛啊苦痛

  谁来关注那些边缘弱势群体?!仰天长啸,唯恨读书太少……

  中国的富强在于人民,民富则国强,反之未必。

  希望村庄里的居民都能奋起、以一颗勇敢的心,面对现实处境……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五):这本书,如果没有买的奉劝不要买了

  还是看看乡土中国算了,这本书,无语了,想送给别人都不好意思,在我手里看见就难受,作者好歹是记者出身句子写的磕磕巴巴,毫无顺畅之感,号称做过田野调查实际上只是东拼西凑,掉书袋掉的,哥们儿,读过两本书不是这么个显摆法,另外感觉作者自卑自尊心强的不行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六):如果5分满分 ,我给3.5分

  看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网评之后,迅速在亚马逊买了书,用了近3天时间把书看完,文笔还行,只能用还行,介绍的一些旧闻是我所未知的,但是不是很深刻,停留在纸面吧。另外又看了自由在高处,对现实思考,从历史中寻求对现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仅此两本,应该不会再看他的书了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七):感想

  这是我看过继《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中国》以及《重新发现社会》后熊老师的第四本书。总觉得诗歌距离自己很远,因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矫情的人。用阅读小说速度完成此书证明错误的,很多诗句需要反复阅读,用心体会喜欢书中天命概念以及从自己出发,描绘真情文字的状态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八):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熊培云著,新星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对农村家乡哀愁。现代化与城镇化紧密关联,那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也许从来也没有存在过,只是儿时一种美好的回忆情况真实严重,但写得比较粗糙,满满的负能量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九):回到故乡,接近天堂

  千百年来,那些在底层苦苦挣扎的我们的先祖父辈,用双手构建了他们的家园——我们的故乡。他们用自己微弱声音和手中的生产工具捍卫着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岁月蹉跎,让我们无法返回最美的年华;生活的波折,却让我们一次次回首故乡的方向人生成长驱使我们在梦里一次次回到故乡。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十):缺乏力量

  从书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什么,无非是大国小家、大历史小故事交织布拉布拉。看完我在想,为毛一个生长在农村的中国文人写中国农村写得还不如一个路过的老外(何伟)。可能是熊培云太想把这本书写好,太想表现悲天悯人的文人情思,却适得其反,弄得狭隘做作、啰嗦枯燥不知所云、缺乏力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