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与土地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9-25 04:0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人与土地读后感精选10篇

  《人与土地》是一本由阮义忠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与土地》读后感(一):“出生”“入死”

  图像很直接,文字也算是简单,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作者年龄已老,希望能表达得朴拙、平一些,然而字里行间总是不时有些滞涩的拖沓感,而不是作者期望的那样的透彻明晰。出于生,再入于死,那需要多么大的心劲呢?也许差距就在这之间吧。

  2012.5.3

  《人与土地》读后感(二):回忆童年

  很喜欢阮义忠先生摄影,已经读过两本了。本书读的是电子版,过年期间外出,早上醒来,从手机读书软件中看到此书,如获至宝,一气读完。内容是台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与物。阮先生对照片了解读。很好,又勾起我最童年的回忆,再也回不去的已经拆迁的老屋以及不在耕作的农民生活

  《人与土地》读后感(三):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出生于城市的我们或许很难体会土地之于我们的意义乡野与劳作也离我们很远,而阮义忠的摄影却将我们带回那个质朴世界,插秧、收获嬉戏,从玩世不恭少年到摄影家,阮义忠与这片土地共同成长。好的摄影作品在于其传递的瞬间的美好残酷,好的文字在于其传递感情力量

  《人与土地》读后感(四):一张照片,是否应该有一个故事?!

  一张照片,尤其是一张人物照,一张生活照,是否应该有一个故事?!

  有人说不应该有。一张照片,每个人从中得到的东西,应该是不一样的。就好似蒙娜丽莎的微笑,一万个人看了,有一万个想法

  也有人说应该有故事,才能说明摄影者拍到了当下那个场景重点,也更能让观者了解摄影者为什么拍、为什么这样拍这张照片。

  我觉得,第一种说法的人,要么是高人,要么是zhuangbility。第二种说法的人,比较务实,也可能菜鸟学习者。我就是菜鸟,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错美中不足的是,32开的纸张小了点,导致很多照片都骑缝,看起来不爽,视觉效果不好

  总体说来,这本书很不错,全部黑白照片,几乎都是人物照和生活照。这种来源于日常生活劳作的片子,应该比风光照更有生命力一些。

  面对陌生的人物,我总是不敢举起相机,有一点羞涩,有一点害怕,所以至今没有一张自己认为不错的人物照。要怎么样才能克服自己的心魔呢?

  《人与土地》读后感(五):人与土地

  翻开书,开始还在猜度照片本身的色彩,后来才知道,这本来就是黑白的照片,并无任何色彩。但越往下番时,就越被这深沉的黑紧紧吸引,不得不赞叹,这种黑非常美。尤其一幅关于信仰图片,片中妇女朝拜庙神,虔诚至极,这种虔诚由相片传达出来,很震撼。而这样的照片,恰如作者对拍照的解读,“摄影有时就像双面镜,既映出对象影子,也照出摄影师感受表面上好像是拿相机的人捕捉了什么,其实,被摄的却是他自己的心。”

  这书不单单是作者对台湾过去农民生活的一种回忆,更多的是在传达人与土地的生生不息关系人面对土地,依赖土地,珍惜土地,信仰土地,惜缘,惜福,惜情,相信因果。在现在过度不合理利用土地的今天,回忆过往单纯辽阔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奢侈,拷问着今天的我们,还爱土地吗?

  我一向喜欢简单的文字,其实文章不用华丽,只要动之以情,篇篇皆是精品,值得细读,作者摄影功力不用置疑,文章虽短,却是我看过,最动人散文,他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时空便转移,一把把我们拉进那个人与土地的年代……

  《人与土地》读后感(六):只因爱得深沉

  年轻时候只爱拍风景,去到景色绝美处,咔嚓咔嚓地按下快门,拿回来放到电脑里、博客上,赢几声赞美,再虚伪谦逊一下,然后心满意足

  到后来,遍地都是驴友色友,尤其是那种把镜头伸到当地人鼻头上拍所谓民俗人文的,让我对拍人更持怀疑态度

  但其实,山水中,部落里,田陌间,屋檐下,甚至坟茔前,人与人的生活还是能有各式的美。至于能不能把美录入底片,要视乎你对这人和土地是不是爱得深沉。

  《人与土地》,看似平淡的文字,看似平淡的照片,却能带来长久温馨感动。而且阮义忠并不讳言年轻时的轻狂无知,书中的编排也折射了摄影者的心路:成长,劳动,信仰,归宿

  他向5岁的儿子解释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你坚信不疑的,如爸妈对你的爱。

  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说只拍美好,不拍丑恶,因为世间的恶已经太多,他只希望用自己的镜头,为美好,为爱加分。如果不是心里有爱,又怎能做到这一点?

  《人与土地》读后感(七):境界问题

  这段时间不少人骂张彤禾,说她美化了打工者,认为她应该去揭露中国社会黑暗苦难。我没看过她的书,但就据我对身边打工者的了解,他们本来就没那么苦大仇深。当然,承认社会不公正和苦难的存在,但生活并非这样简单就能定义。生活复杂得多。

  阮义忠这本书里的台湾人,他们中的很多比中国现在的这些打工者更苦更穷,他是怎么处理的?阮义忠没有通过镜头来渲染苦难和穷困,反而是这些人的勤劳淳朴善良。他拍照是为了通过这种手段理解这一个个人,去抓住他们的灵魂,进而去探讨人性、信仰这些更升华主题。正因如此,他的照片才那么打动人。

  他关心的不仅是物质层面,他更关心这些人的灵魂。这种层面上,他跟被摄对象都是平等的。尽管他社会地位上是台北来的文化人,这些人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庄稼人,但在灵魂上没有高低之分,甚至他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为他始终怀着对故土歉疚,他离开了土地。

  正因此,在拍照时,他觉得自己是个外来的入侵者,他始终内心忐忑,生怕会招致对方不快。这种谦卑正是如今所谓关注底层记者文人公知愤青公益爱好者应该去学习的。

  这种心境,让他得以看到这些人的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书中溢满了对土地的热爱赞扬,这是一个已经离开土地的、身处工业社会的人对农业文明的怀想,他眼里的土地不仅诗意,而且充满了人生哲理真谛。尽管有些许的刻意美化之嫌,但对冷冰冰的工业社会来说,这种诗意不正是最需要的东西的吗?

  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彻底打破了人与土地间的和谐,却又没法建立起另外一套平衡体系,只是费尽心机让人沉浸在物质和消费假象之中。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比单纯的渲染贫穷意义更大,它反衬的正是现在社会的精神贫瘠

  《人与土地》读后感(八):《人与土地》划线部分

  为什么叫“老芋仔”呢?有人说,那是因为芋头哪里扔哪里长,营养丰富价格低廉。也有人说,“芋”是“愚”的谐音,因为这批人傻得可以,十来岁就离乡背井为台湾拼到老,却落个晚景凄凉。青壮年时保家卫国,退役后又投入开发南北横贯公路、苏花公路等台湾重要交通干线。工程结束后,有些人留在山上垦荒辟果园、娶妻生子。成不了家,或是被姑娘骗光积蓄的,便只有在“荣民之家”残喘余生。即便是比较幸运,能过上好日子的人,大半辈子也脱离不了思乡之苦、弃亲之疚的折磨

  摄影有时就像双面镜,既映出对象的影子,也照出摄影师的感受。表面上好像是拿相机的人捕捉了什么,其实,被摄的却是他自己的心。

  小小的他以为有枪就是有力量,不知得等到多大年纪,才能明白有信仰方有力量

  她应该也有七八十了,这辈子不知已参加过几回仪式,却硬是等着王船来,送着王船走,在芦笋田里一跪就是大半天。对她来说,王爷们既是神明又是亲人,在她从小到大的生活中照顾庇护着她;信仰不仅是心灵依靠,也是行为准则

  烈日当头,这位老妇却始终跪着。在她身上,我看到敬天畏地的虔诚。她或许不识字,却可能比学问高的人贴近真理,因为她明白人天地之间应有的位置

  新事物永远不愁不来,旧文物一旦被破坏回天乏术了。每个时代都有新旧交替的问题,如何保留祖先留给我们的好传统,而又能留给子孙美好的创新,可真是需要智慧啊!

  她深信因缘果报,确信这辈子只是轮回的片刻。这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大自由啊,身虽困在方寸之地,心却往返生生世世。

  我依稀记得是如何向儿子解释的:“信仰,简单说就是非常相信,就像你相信爸爸妈妈爱你,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改变。同样的,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也会爱爸爸和妈妈。永远都不会变的爱,就是信仰。”

  《人与土地》读后感(九):更加擅长用镜头记取的本真

  这是一本有关摄影和乡土情怀的集子,全书拥有80多张黑白影像,分为四个单元,成长、劳动、信仰、归宿,其中在成长与归宿两单元,分别聚焦于孩子老人,而劳动多以田间工作者为对象,至于信仰,是虔诚的跪拜,也是生活里的专注。

  如果对摄影有所涉猎,阮义忠的名字可能多少会知道一些,他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摄影家,1950年生于台湾宜兰县,宜兰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不难看出,这也是构建起阮义忠乡土情怀的所在事实上,在《人与土地》的文字中,作者时刻都在表露着对往事追忆和时间长河情感变迁,从排斥回归,最终为我们奉献了这些极有价值的摄影作品。

  我生长于城市,所以无法深刻地体会到对乡村那种即逃离又眷恋的情感。阮义忠说,大概是年近半百,才越发体味出曾经嫌弃的那些美好,这一种情感我想倒是相通的,它只关系到情感,而无关生活,生活是回不去的,而情感也只有用文字和图片来记取,《人与土地》的意义可能恰恰就是在于此。

  单纯从摄影集来说,它的厚重、它的精致都是具备相当水准的,这些图片太值得细细的品味了,不过我以为书中每幅作品配备的文字不但没有提炼的升华,反而起了反作用,阮义忠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太过干扁,可能与他的职业不无关系,毕竟术业有专攻,所以倒也不想过多苛责,但是实实觉得文字要少一些的话可能会更好,如果只是以摄影展的形式展示,配上寥寥数语,足够震撼与反思,那种黄天厚土的朴实无华,那种黑白底色里的生命本源,都直面人类最本真的存在。

  这种不属于旅游类的图文集,在中国图书市场其实不太好归类,拥有的阅读群体也不多,反倒是摄影集有其突出的对应群体,如果《人与土地》是以此为定位的话,应该会变得更加专注一些。也更加对路阮义忠的摄影身份

  最近也在读苏珊•桑格塔的《论摄影》,其实我对摄影极不精,却读的津津有味,如同我学习语言,并不擅长应用,但是在理论上颇为精进,这怕也是《人与土地》一书并没有如预期般打动我的所在吧。

  《人与土地》读后感(十):影像生活,写真人

  作者用图片记录下了生活的形态,添加文字发表人生的感悟。所以用“影像生活,写真人生”来形容这本书再恰当不过了。作者把本书分成了四大主题“成长”、“劳动”、“信仰”、“归宿”,这也充分体现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作者说日语中的“写真”一词非常好,我也有同感,它准确地表述内容也准确地表达意义,这就是汉字的奇妙之处。很多的日语词汇只要意义差别不大我们就愿意直接拿来使用,大概也是这个缘故吧。

  本书图片的水准很高,文字也很棒。书中的摄影作品集中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部是黑白画面,记录了台湾乡土风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被称为“对台湾乡土人情的最后一瞥”。文字是对摄影作品的解读,每一则小文都包含了一个幕后的故事。许多语言是自己的感悟也是对都市人的劝告,就像作者说的很多都市人到想想猎奇,总是把苦难当成浪漫看,而不是把镜头对准乡下人的日常生活、细细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最让我感慨和印象深刻有三幅作品:第一是《深山小学的算术课》,如果作者不说,我们恐怕只能看到了孩子们学知的认真,而并没有发现黑板上的测验题算错的竟比算对的多,就在作者哑然失笑按下快门的时候,苦涩中多了一分快乐。第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图片上满满地都是孩童脑袋神态各异,表情各异。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为社会各个层级的中年人了,叛逆小孩总会长大,如果有人帮助他们记录了成长的痕迹,他们还能看到这些痕迹并能从中找到自己,将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一件事情啊。第三是《永远的老师》,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我在想作者到底拥有一种怎样的人格魅力呢,竟然能让陌生的老汉自愿选择坦诚面对镜头?——除了真诚,我想不出别的理由

  作者谦逊感恩,每逢绝佳的照片就说是上帝帮忙按下了快门。这样的答案或许不能满足摄影爱好者的对于摄影技巧好奇心,却是作者不可或缺成功因素。不过,在《月光下的好故事》中,作者还是毫不吝啬分享一个在月夜里也能拍清背景的技巧,让人大开眼界。就像作者自己说的,他并不需要再用摄影证明自己的艺术成就,能够长远地感动读者的是他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与土地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