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浴》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浴》读后感(一):听说电影获得了国外某个奖,但是国内禁播,还是孙俪十几岁出演的 ,
听说电影获得了国外某个奖,但是国内禁播,还是孙俪十几岁出演的 ,就去看了小说。觉得很心疼,事实的真相并不总是美好的 甚至丑陋,悲剧应该是那个时代背景下造成的 ,谁是罪魁祸首,那些受欲望支使的男人,还是当时的知青下乡政策 ,太过真实的东西,旁人看起来总是太过苦涩,因为没法舍身处地的理解女主的感受,谁又能保证把你放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不会是另一个文秀。这让我联想到现实中的潜规则是不是又是千千万万个文秀,而那些文秀你们还好吗?最让我心寒的还是医院护士对文秀的指责,如果做不到理解,起码也请尊重,而事实上是道德绑架的人太多,其实你们并不比文秀高尚,就像写字楼的白领不比夜总会的妈妈桑高尚一样。
《天浴》读后感(二):细思极恐的小顾艳传
读过小顾艳传之后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一个全心付出的女人只有被辜负。就连儿子都缺乏理解。最可怕的是那帮窥视别人的女孩子们,近乎可怕。有几次: 一次听到,第二次未听到,就让小顾装灯,看到她没穿底裤,还有一次伪装小顾给黄某某打电话,最残忍的一次,高价收买儿子手里的破鞋,儿子回家之后直接问妈妈家里还有破鞋么? 太恐怖了。
《天浴》读后感(三):很傻很天真的文秀老金
很傻很天真的文秀。害了自己,也害了很傻很天真的老金。
不是文秀,老金依旧是优哉游哉的牧马人,抽着烟,哼哼小曲,享受草场的美丽。不是老金的很傻很天真,也不会与人结怨,不会让文秀失去生命,让自己失去生命。
不是文秀的执念,也不会让她出卖肉体,经历堕胎的痛苦,失去自我到最后付出生命。
而文秀的执念,恰恰是因为她的无知。社会的变革中,总是会牺牲一部分人利益,而文秀和老金,却为之付出了生命。
浪潮总会过去。作为身在社会大浪潮里没钱没背景的最最普通的人民,能做的就是最快速的适应调整和应对,清楚的知道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和执念,好好的生存下去。
暂时不能回城,不等于永远的不能回城,她不能回城,不等于她的子子孙孙不能回城。
时间,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没有长远的眼光。too young too simple...
《天浴》读后感(四):拿什么说爱你
严歌苓的天浴真的很好看,每一个故事不是很长,但却让人很难忘,很有意思。这10个故事我都非常喜欢,看似是平凡小事,但总是能给人启示,讲述着别人的故事,却教给你人生的真谛。我最喜欢的是第二个故事-无非男女,刚看见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觉得它一定会很特别。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从小在病痛折磨下长大的老五,深知自己活不过30的老五,不想耽误别人而不交女朋友的老五,是多么的让人心疼啊。所以,雨川-他这个准大嫂,才会注意到他吧。因为世俗种种,他们没有把爱说出口,最终老五也孤独的死在医院里了,雨川也没有得到永恒的爱情,但她会用一生来怀念他吧。最让我有触动的是第五个故事-小顾艳传。小顾就是那种结婚了就围着老公,孩子,家庭转的女性。老公杨麦被抓了,她为了救他,委身于中年军官。换来了丈夫一次次的减刑,直至出狱,东山再起,最后也换来了一纸休书。实在可悲,一味的付出,到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这两个故事是我最喜欢,也最有感触的,当然,其他的故事也很好。这本书真的值得我们一遍遍的细细品读。
《天浴》读后感(五):亦悲亦喜的时代剪影
这是一个悲剧,又是一个喜剧。悲在个体的人在时代之下的渺小与无力,喜在文秀拥有的是世间最纯真的爱情,这爱情好像从未真正开始,但却已然超越了性和生死。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却比爱情故事更让人动容。好的小说是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或是典型的人物还是建构出跌宕起伏的情节,私以为都不是,而是以可能的最大限度去探求人性的善与恶,这是文学最终极的目的。
第二次看《天浴》,却不敢贸然去看陈冲的电影,倒不是觉得文本在心目中有多高的高度以至于神圣到其他形式不可侵犯,而是有些害怕电影会压缩想象空间。愿有一天我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也可以超越表现形式,对影视不抱有偏见。
《天浴》读后感(六):天在浴?人在浴?
原本不怎么喜欢严歌苓,是看了李小璐主演的电影《天浴》,才知道她的。 后来找了书,发现这位作者的文笔和情节都让我欲罢不能。
很少有人会把一篇小说写得这样震撼人心,看完后实在是觉得心里压着块石头, 震撼、压抑、难受……种种说不出来的情绪,都让我难以释怀。 如鲠在喉,觉得有话要说。
人性和社会的大背景,让人不禁深深思考,无论社会的进步和人性的改良,那些垃圾村长什么的卑劣嘴脸依旧,是民族的劣根性?还是人性泯然?
只有在高压的政策或者法律约束才可以让他们不乱来,那我们今天的法律呢?有约束他们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任何比你有势力的人面前你就是显得渺小!无力抗争于残酷的命运。
想起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如果现在的社会真是这样,我情愿相信孟子,人之处,性本恶。
《天浴》读后感(七):繁花开处血斑斑
又读严歌苓女士的作品,单元短篇,《天浴》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我真喜好这一类的风格,伶俐刺骨,又添些霸气温柔,我隔了一段时间再捡起它,一篇一篇又短又长,她是多么聪明雅慧的女子啊!可这故事有时冷血到无情无爱,“我爱你”他们中没有人完整地讲出这句话过,却都在曲折的故事中小心翼翼地爱着,扼着对方咽喉,一个不小心所有的温情都被撕裂,战败的人倒在血泊里眼睁睁看着胜利者漠然转身离开。
不知道有人是否会觉得那其中的不完美的主角作贱,仿佛自作孽,所以不可活,像(天浴)中的文秀,蠢到家了,又让人心疼到家了,最后等他俩的只有一个结局,这样也好,他们的归去是干干净净,他们终于在一起了,不需再理会凡间的污垢。老金因残缺而伟大,因深爱而卑微。这一对,谁也不比谁。(无非男女)雨川和老五这一男一女,中间隔着的人不多,却力大无穷,在一次又一次鼓起的勇气中,他们就此错过,寻不到,是痴痴的望……
她真善讲故事,数年的军旅生涯让她带着一份英气,又不失小女儿之态,她做战地记者,炮火枪火擦着耳朵呼啸而过,生与死都亲手触摸过,这故事各有各的不同,生生戳人胸口,她有时言语粗俗,有时又像俯在你耳边,讲那仙境秘事与你听。勾魂摄魄不得了。
我爱她的直言不讳,敢做敢当,我迷恋这个人笔下的触感,却只是静静地远看,偶尔在深夜里前去赴宴,因为这盛宴好苦,好苦。
《天浴》读后感(八):庆幸我不是女知青
严歌苓的小说仿佛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任性最深处的罪恶,她总是喜欢以一个比较亲近的第三者身份将一个包裹着人性的善与恶的故事一点点地一点点地在你脑海中铺开。在这期间你对人性的丑陋和罪恶的恐惧感、愤怒感、羞耻感会一点点地升级起来,一直到故事的末尾,那股因为书中主人公的或可笑、或可叹、或可怜、或悲愤、或可恨……而膨胀的情绪感觉就要把自己的胸膛给涨爆了。而我习惯于晚上睡觉前看书,看完之后总是会在睡梦前默默地问自己:“怎么可以这样子?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做”。看完《天浴》之后我很难理解卫生所里面的护士和医生怎么能忍下心来眼睁睁地让年轻的刚刚流完产的女孩子被男人给强奸,完了之后还嘲讽那个可怜的女孩不知羞耻,连在小月里也不忘勾搭男人,给她个驴子也能上。关于这个情景对话会偶尔趁我没有提防的时候在我的生活中溜达。原来人性真的可以这么地冷漠,在一个女孩都没有能够成长为一个足以可以保护自己的时候生活便已经摧毁了她所有活下去的生机。如果我是文秀,我相信我自己也会做出和她一样愚蠢的选择。因为在那个时代下作为一个没有关系的渴望回到城市生活的女知青只能迫不得已地走上一条歧途。也许比她稍微好点的就是嫁个所谓当地的光荣的贫农,没有任何办法地去选择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只能屈从于贫困地区的黄土地,就着那一轮又一轮惨淡而又炎热的日光熬着日子,意气风发的校园生活、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也许只能成为过去的一张黄纸片,夹在我的枕头底下以便做梦的时候能轻易找到它们。越写越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幸运。
《天浴》读后感(九):这不是一个年代的故事
这个下午都在看严歌苓的小说,发现豆瓣读书里面推荐了她的一个短篇天浴,就搜了一下。看的过程无比艰辛,愤懑恶心屈辱和恐惧夹杂在一起,仍然忍不住要把它看完。小说里并没有过多的描写文秀的心理活动,但那一次次的凌辱和鞭挞良心的酷刑却仿佛落在我的身上,烙在我的心里。为了获得返乡的机会,家里没有背景,来到高原地区又无依无靠的文秀不得不献出了自己的身体,然而换来的却不是返乡的批文,而是接踵而至的无情践踏和任意凌辱,当文章写到老金后半夜听到前一个男人刚走,又接着有一个男人来的时候,我几乎眼前一黑,便要气结过去。那个位居党委书记的老男人,出了帐篷都直不起腰来,宁可肾亏也不愿意停下一刻,那个逃回城里的知青张三趾,在文秀刚下掉孩子还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便光明正大的反锁房门强奸文秀,这一刻,我感到被强奸的不止是文秀,被强奸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文秀说白了就是被这个社会这个体制的强权强奸了!在最后文秀倒下时,我的心竟忽的轻松了,脱离了这个恶浊的尘世,也许文秀便能回家了,还有一直守护着她的老金。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实际上看完并没花多长时间,但萦绕在心头脑海的悲凉却挥散不去。这并不是只发生在那个年代的悲剧,它依然延续至今,随着社会的文明,体制的健全却依然没有消失。这篇小说让我想起这次公务员考试我报考的这个单位,三年前发生的一起强奸案,涉案的领导不也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吗,审判的结果不也模糊不清吗,最后事实的真相都没有公布。然而真相是什么呢?真的是不为人知的第三者犯的案吗?真的跟单位的领导没有关系吗?连当事人都被消失了,谁还理会真相呢?这让我心生恐惧,因为我进一步意识到这样的事情的的确确发生在我的周围,它并不是纯粹虚构的,只不过作者换了个主人公,换了个场景,是故事,却也来源于事实。
而中国的民众,自古就有着事不关己的冷漠和爱瞧热闹的好奇心,当真正发生一个悲剧时,又喜欢将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也分摊到受害者的身上。车被偷了,是因为没锁好因此活该,被抢劫了是因为不该上街去,被强奸了是因为受害者长得美,总能以一种轻蔑冷漠的观望姿态指责受害者。张三趾强奸文秀时,众人前来围观,蔑视着说出冷嘲热讽“身上血还没淌净呢便把男人勾上床了,真是天生让人骑的。”老金的愤怒却无法拯救被反锁在病房里的文秀。如同看透这罪恶而保持清醒的一部分人,无法拯救被这体制与强权吞噬的灵魂。
《天浴》读后感(十):一部人性的罗列史
最初接触到严歌苓,我想还是源自于那部改编自她的小说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天浴》应该算是我看的严歌苓的第一本书吧。早听室友提起过由李小璐演的那部禁片《天浴》,前几天恰巧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就借来看了。
这本书其实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合集,里面揭露了各式的人的最深层的人性,也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吧,从那些只会欺凌人却不办事的领导,到嘴上说着长大了要给爷爷买好吃的,实际上却连一根糖葫芦都舍不得给爷爷吃的孙子臭儿,一个个个人模狗样,内心的欲望使得他们露出了那副贪婪丑恶的嘴脸。但相反之下,有恶必有善,还有一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人物在小说中出现,例如:善良忠厚的老金,一心爱着孙子,、要为孙子挣钢琴挣媳妇的老人。这些善良的人,在那群有些丑恶内心的人的衬托下,显得弥足珍贵。
刚看完第一篇《天浴》时,内心说不出的震撼压抑难受,文秀千方百计地想要回到城里,她没有什么东西,只有她的身体还可以作为出卖交换,于是她开始了艰辛的回城之路,从供销员开始,一个又一个男人侵占了她的身体,经常是“一个才走,下一个就跟着进来了”,人们对这样的文秀嗤之以鼻,公然骂她“破鞋”、“怀野娃娃”的,即使在病房刚止住血,就被流氓“张三趾”给公然强奸了,最后在老金的帮助下终于解脱了。我想也许那一刻,文秀有一丝轻松了,终于不用忍受那种非人的日子。我会有这样一个设想:如果文秀在一日日的等待中逐渐打消了回城的年头,而选择和老金生活在一起,那么结局是不是会更美好一些,尽管老金失去了某些东西,但这样可能老金会加倍对文秀好,文秀也能有个稍圆满的结局。
另外那篇《审丑》,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些想笑,因为前几天刚和室友讲到过说:人类文明会不会发展到有一天成为了审丑的一种观念,刚好与这个题目有些不谋而合。一个是深爱着孙子,一心为孙子挣钢琴,挣媳妇,即使到老都想着为孙子保留好名声的爷爷,一个是嘴上说着长大了要给爷爷买好吃的,实际上却连一根糖葫芦都舍不得给爷爷吃的孙子臭儿,截然相反的性格,成为了这篇小说的一个极大的讽刺嘴上说着长大了要给爷爷买好吃的,实际上却连一根糖葫芦都舍不得给爷爷吃的孙子臭儿让爷爷进家门,这个可怜的老人始终住在没有门牌号的草房子里,孤独死去。老人常说“养儿防老”,做子女的也常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但可笑的是,这两句话在这篇小说中都没有人做到,可怜可悲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