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9-11 04:4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10篇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是一本由迈克尔·潘塔隆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18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01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一):本書的6個問題是

  本書的6個問題是:

  1 如果你有可能想改變,那是為什麼?

  2 你有多想改變? (1-10份量表)

  3為什麼你沒有選更低的分數?

  4想像你己經改變了,那有什麼好處?

  5這些好處(結果)為什麼對你很重要

  6如果有下一步,那會是什麼?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人们之所以办某事,是出于他们自己理由积极看待眼前的事:如果 我做的好 会怎么样?设想一下,你自己这样思考是不是对自己更好?让其转入 探究自己的理由,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做?你问什么做这件事情?你有多想做这件事?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小的数字?设想如果你做到了,会发生什么好的结果?这些好的结果为什么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做的话,接下来你做怎么做?探索自己的内心,从内心深处挖掘强化对方的自主权 才更容易说服他。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三):有一些具体可以操作技巧

  1,“为什么?”

  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问题。

  2、* p8

  日记里只需要写,如果他们(我)有更多的精力会去做什么。

  3、*强化(别人)自主权。p42

  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过这只是我个人想法

  两种选择都有利有弊,只有你自己能够决定你到底要什么。

  你来决定,你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4、行动,立刻行动。

  88

  * 重点关注下一步,关注具体可操作的行动。

  比如,下次跟家人一起(看电影)时我不发短信了。

  5,从简单的做起。循序渐进

  102 改写第一步让它更容易做到。

  西方的一些书籍比较关注“下一步行动”思想,比如pmp等。

  我为什么想要在下次去超市时买一些不同颜色文件夹。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四):迈克尔6问的魔力

  看到引言里的话,当你要求别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使用迈克尔6问激励他们找出做这件事的理由,从而自愿采取行动,而这只需要7分钟。这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决定看完这本书。

  第一问,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情?——奇怪,不是我要求别人做的吗?

  第二问,你有多想这么做?1~10,不想到很想。——对别人要求的事情,我通常很抵触,如果不顾及面子的话,那就是很不想做了。那还怎么说服别人?

  第三问,你为什么没有选择小数字?——因为给你面子。

  第四问,想一下,如果你做到了,会发生什么好的结果?——这个倒是个好的提议,但是一般来说对我没有什么好处

  第五问,对你来说,这些好的结果为什么非常重要?——都是坏结果,没有好结果,有什么好的。

  第六问,接下来你会做什么,如果你想做的话?——赶紧离开你,不要在要求我这个那个的。

  接着往下看,第一问是否定各种抱怨的理由,直接就当下,就这个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问话。那第二问,在很多情况下,各种各样原因,或者一时糊涂,大部分都不会选择最小的数字,人们总是会留有余地,这样就给第三问机会了,正是这个问句才有震撼力,让人们都始料不及,觉得一阵发烧,处于认同感,会找出理由来认可“不是那么不想”的念头,这带来了质的改变。后面的话顺理成章,就为了加深人们对刚才那个理由的认可。

  刚开始看到第三问的设问角度,确实很感震撼,这就是秘诀所在

  “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问题,问一下自己问什么想要改变,找到那个理由之后,生活必定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迈克尔6问的主角换成自己。可以克服很多毛病比如说拖延,就可以从小处着手,慢慢地强化自主权,会自然而然的克服拖延症,因为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水到渠成;这就像先给自己铺好克服毛病的路,有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自然就愿意走上去了。

  想来所有原理都是共通的,要想别人自己过去,首先要别人过得去,也是一样的给人指好路,铺好路,别人自然就愿意走过去了。还联想到大禹治水,是疏通而是防堵。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五):看标题以为是伪书,看完之后发现还是值得推荐

  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看到标题的时候基本就觉得这是一本伪书,以为觉得这个就是伪命题,有什么方法可以“说服各种人”呢!

  但是读完第一章之后就有一种想让我继续读下去的冲动,这里的命题是“各种人”而不是所有人。这里的说服是有一定的前提,并不承诺一定会成功,只是这是一种通过心理学方法去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这本书是一本可以落地的实操型的工具书。

  首先当然是介绍神奇的这6个问题——“迈克尔六问”:

  第一问: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 (说服自己:我为什么想做这件事?)

  第二问:你有多想做这件事——从1-10中选择一个数字,1代表“1点也不想”,10代表“很想”?

  第三问:你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小的数字?(如果对方选择的数字是1,重新问一遍第二个问题,不过这一次略微迈进一小步,问一下对方:如果要从1变成2,需要做什么?)

  第四问:设想一下,如果你做到了,会发生什么好的结果?

  第五问:对你来说,这些号的结果为什么非常重要?

  第六问:接下来你会做什么,如果你想做的话?

  在“迈克尔六问”中,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前提就是保证对方的“个人意识”,要让谈话者知道并不是被逼着来做这番谈话,而是要强调他的自主权,能够让他感到都是自己在做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的时候肯定排斥,我第一次试验这个方法是有一次跟一位想要离职的员工面谈。她只来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非常排斥现在的工作内容,我之前没有采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她对“继续工作”的这个念头非常排斥,觉得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是我在问了前三个问题之后,她给我的数字并不是1,而是3,这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知道在那背后,其实还是有可以突破地方。真正的原因还没有被揭开。

  所以前三问的铺垫之后,第四问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做到了,会发生什么好的结果。

  在这个提问说服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对方自己假定做到的情景,不要强调做不到会有什么恶果。这样的心理暗示就会让人更加不想要继续谈话。

  书里还介绍了如何用这个方法说服自己、说服陌生人、化为行动。

  用好迈克尔6问的三句口诀就是:

  1.没有人必须要做某事,选择权永远在你手上。

  2.每个人都已经拥有足够强烈动机

  3.关注最微弱的动机也要比谈论阻力好得多。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六):《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

  沟通能力,是每一位职场人士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沟通不是简单的聊天,往往带有其目的性,如何能更好的达成自己的沟通目的,几乎是每一位职场人士都需要学习技能,所以其实我们可以说,沟通能力就是说服能力。

  如果有有一本书教授的内容,可以帮助你通过6个问题去说服别人,我想每一位职场人士都会非常有兴趣想要去了解,而这本书就是 迈克尔的《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

  一、迈克尔6问有三大原则

  1、没有人必须做某事,选择权永远在你手上;

  2、每个人都已经拥有足够强烈的动机;

  3、关注最微弱的动机要比谈论阻力好。

  无论是讨论一场推销还是一场谈判,说服别人最难的始终是让说服人觉得自己被说服了。人是一种有着强大自我意识的生物,我们希望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因为自己决定,而不是因为对方。所以在说服他人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对方的选择权,无论怎么样,永远是对方在坐选择,而我们做的只不过是无意中影响他的决策

  二、说服中强化自主权的措辞:

  1、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过只是我的想法;

  2、两种选择有利有弊,只有你能够决定到底要什么;

  3、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你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做得到它;

  4、如果换做是我,我希望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5、你可以自己决定;

  在我的工作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内容是推进公司培训项目的落地,这就需要其他相关如业务部门的协助,相信很多职场人士都会感同身受,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时候,所以当我在与相关部门的领导同事在沟通项目推进的事宜时,总是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选择。目前来说,有A和B两种做法,A做法有哪些好处和坏处,B做法有哪些好处和坏处,您觉得哪个好?有时候自己在表达的时候,已经把我想要的那个答案进行强化,多说了它的好处,往往十之八九都会选择我希望选择的方案。但当用这种请示的态度去谈工作时,对方会觉得这是他自己在做决定,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对方也会给予相应的支持作为回报

  三、迈克尔6问:

  1、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

  2、你有多想做这件事——从1-10中选择一个数字,1代表“1点也不想”,10代表“很想”?

  3、你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小的数字?(如果对方选择的数字是1,重新问一遍第二个问题,不过这一次略微迈进一小步,问一下对方:如果要从1变成2,需要做什么?);

  4、设想一下,如果你做到了,会发生什么好的结果?

  5、对你来说,这些号的结果为什么非常重要?

  6、接下来你会做什么,如果你想做的话?

  看到迈克尔6问,我是有着一种非常大的熟悉感。因为我主要学习的心理学技术是SFBT(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对心理咨询有过一定了解的人知道,心理咨询中面临着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来自来访者的阻抗,这种阻抗也许是来自潜意识,也有可能是来自显意识,而SFBT最大的优势则在于能够降低来访者的阻抗,通过短期的咨询去达到应该有效果。如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中的“‘评量问句’:以1-10分为量尺,请来访者进行评量,最大的愿望是10分,目前的阶段是多少分,如何才能再加1分?”这个问句是不是与6问里面的第二问非常的相似,又或者“‘奇迹问句’:如果有一天,你起床后发现发生了一个奇迹,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奇迹?”这个问句又是不是和6问里面的第4问句非常的相似?所以其实可以理解为迈克尔6问的提问思想背后,与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思想是有一脉相通的地方。

  虽然书名叫做《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这个我们可以看做有广告和夸大的成分,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人,但无疑,本书介绍的方法是一个不错的说服技巧,大家可以认真学习并应用,起码我是落到实处了。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笃定一定有很大的水分,快速翻阅只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看完之后却对自己之前的成见浅薄深感羞愧。非常有料有趣的一本书。和很多关于改变,拖延,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互相关联,互相印证。关键是符合我对好书定义:拿来就能用,用了马上就能体会到变化。

  摘取一些我最喜欢的部分;因为想看看原文作者风采,摘抄一部分Kindle的原文内容,如果有人看到不喜欢这部分的话,请见谅:

  1, Six Steps to instant change:

  tep 1: Why might you change? (Or to influence yourself, why might I change?)

  tep 2: How ready are you to change-on a scale from 1 to 10, where 1 means "not ready at all" and 10

  means "totally ready"?

  tep 3: Why didn't you pick a lower number?

  tep 4: Imagine you have changed, What would the positive outcomes be?

  tep 5: Why are those outcomes important to you?

  tep 6: What's the next step, if any?

  2, Letting people convince themselves

  3, Acknowledging the resistance-instead of fighting it is more effective

  4, The power of WHY. 让对方说出他为什么想要采取行动

  5, 3个基本原则:没有人必须做某事,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动机,谈论最微弱的冬季也比说阻力好得多

  6, 永远不说“你必须”;

  7, 逆反心理;

  8, 高威胁/低威胁信息实验

  9, 如果不想做,建议写下来,可能会想去做点什么,嘴上说“我真想做”也会有用,比如一直念叨我真想读书。为什么?利昂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论

  10,内在激励>外部激励

  11,关注当前:你现在为什么; 关注过去:你为什么曾做过

  12,不问:你为什么不想做

  13,少问封闭式问题,问条件句,将要/可能/或许

  14,WIIFM: What is it for me?

  15,从对方回答中找动机,反馈给他

  16,不要打破死人法则!

  17,重点关注下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

  18,注重寻找带有个人色彩的改变理由

  19,第五问,为什么那些结果对你那么重要?连问五个为什么

  20,对自己使用六问

  21,读卡夫卡的荒诞小说有益于超常规思考

  22,挤掉“应该”

  23,行动计划:一个清晰的行为指标,切实可行的一小步,一个明确的时间段,一种方法,一个行动的理由

  这些摘抄的内容哪些可能会对你有所触动呢?为什么你可能会想要买一本书来学习并带给你一些积极的变化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