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病历1》是一本由(日) 夏川草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之病历1》读后感(一):最喜欢的一段~
“靠点滴也罢,抗生素也罢,去延缓将要逝去的生命,这种想法是不谦虚的。本来认得寿命不是人类可以左右的,从最初的就已经确定下来。把埋进土里的生命挖出来,便要做出更好的临终一刻,所谓的医生不就是这样的存在么。”
真是日风满满~的小说啊。
《神之病历1》读后感(二):生命与死亡、理想与现实、友情与爱情交织着的一个内科医生的故事。日本作家独到的视觉思考着一个问题:医疗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牺牲自己的健康换取病人的健康意义何在?
生命与死亡、理想与现实、友情与爱情交织着的一个内科医生的故事。日本作家独到的视觉思考着一个问题:医疗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牺牲自己的健康换取病人的健康意义何在?
看主人公面对永无休止的病人,放弃那更优秀的晋升机会,留在一个小地方,为的是一群真正需要关心的患者,他们无惧死亡,他们不需要所谓的高端医疗,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医生在临终时的陪伴。
很薄的一本小说,两小时可以看完,没有想象中的好,或许是自己看了太多这种治愈文学吧,不过那句“生病,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深有同感,母亲数次手术,加上家里很多亲戚都是医生,让我对医生和医院的理解不止于理与情,中国的医疗没有办法做到如此含情脉脉,但是一切的问题与优劣都有其土壤,如作者如此的初心医者,我相信很多刚刚迈出医学院的毕业生也曾怀揣激情和梦想,但究竟是什么巨兽侵蚀了一切……
不管如何,医疗体系或许离得很远,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经历多次身边人的离去,有安详的,也有痛苦的,有埋怨的,也有圆满的,作为陪伴身边的人,应该多加理解,治疗的事情交予医院,比治疗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心情与心灵,那是我们的责任。
《神之病历1》读后感(四):读后感
《神之病历I》是在看完第三部之后才开始看起来的,也是讲述了一些感动人心的故事。一群不分昼夜努力维持信州医疗的医生们,在与各种患者的接触和“博弈”中,产生了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回忆。这本书介绍了小榛和栗原一止的相遇和结婚,同时还有描写那位在第三部最后才又出现的学士与御岳庄各位的情谊。古狐先生还在,让我很欣慰,尽管我知道他即将消逝。内藤辰也还没有出现。
没想到栗原和小榛这两个人的相遇是那么的奇特,但是也的确符合这两个人的个性。御岳庄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好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不论栗原苦恼于地方医疗的现状还是深陷于救治不了病入膏肓的病人的遗憾,小榛都是他在黑暗中的一盏足以照亮前方的小灯。到底去不去大学医院,好像会是整个小说的论点,到底什么真正的治病救人,也是需要讨论的。总的来说,第一部是奠定作者对这部小说基本写作风格的基础。
“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孤独无友。总之,人世难居。”——夏目漱石
《神之病历1》读后感(五):慕名而至,尽兴而归
又是一度考试周,每每此时时间就像凝固了一样,没什么特别多可以做的事情,就开始像只小松鼠一样在书的森林里一面闲逛一面囤积过冬的粮食(笑)。
发现它纯属偶然,之前都没有好好逛过日本文学的书架,网上查了很久的Nのために明明在馆却找不到,目光就移向了其他同类,讶异地发现《神的病历簿》和《魔王》,正巧今年打算补一下mao,狠了狠心一口气都借了回来。
本是用在打发冬日时光的,没想到考完次日值班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待在冬阳里零零散散的时间折合起来半天就读完了。场景设定在松本这个小城,印象里大致看过一遍电影,还有弹幕吐槽刷SJ呢~
很安静的小地方,也是时间凝固的感觉。没有太多情节,也没有get到泪点,读的时候就是脑补剧的场景,很平静的欣喜。
有几句话还是很打动我的,就此摘录:
1. 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孤独无友。总之,人世难居。——夏目漱石《草枕》
2.“可是,看看将来,一止。沉浸在这些感伤中会白白浪费了你的宝贵人生。站高一点儿看!”
3. 不过,法律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工具,要是为了遵守法律孤立患者就失去了意义。第一线的医生应该有做出判断、酌情处理的权限。
4. “没有不亮天的夜晚,也没有不停的雨,就是这么回事,学士殿下。”
5. “靠点滴也罢,抗生素也罢,去延缓将要逝去的生命,这种想法是不谦虚的。本来认得寿命不是人类可以左右的,从最初的就已经确定下来。把埋进土里的生命挖出来,便要做出更好的临终一刻,所谓的医生不就是这样的存在吗。”
6. 这温暖人心的记忆,不正是我们使用被称作医学的凿子和锤子,从病魔的土中挖出来的生命的形式吗?
7. 疲劳一旦积累下来,总会产生这样懦弱的幻想:被自己吐出的白色雾气所笼罩,看不清前进的道路。
8. 可是,就这样干吧、如果说用锤子敲击着凿子,将土里埋着的生命挖出来,就是我们的使命,今天也只有专心地挥舞锤子。
9. 感觉迷惑的时候停下来,用锤子敲敲脚下,这样的话,重要的东西自然就会从那里冒出来。
10.“一”和“止”写到一起不是正确的“正”嘛!
自从去年蝉鸣的夏夜确定了那样的一个目标,似乎就渐渐不愿意站在风口浪尖上了,选题也好所作所为也好,即便那样能够赚取更多的名利却不愿意那样去做,洒脱很多但似乎也像一止那样宁可另辟蹊径过着自己的清贫的小日子,不知道是好是坏,姑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神之病历1》读后感(六):沒有無盡的黑夜,也沒有下不完的雨。(转载自布拉格书店主人)
我將以我的手解救你的憂傷
並化為美酒,永遠盈滿你的杯
我將以燭火在黑暗中照亮你
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
──Corpse Bride
這是一個發生在鄉下醫院溫暖人心的故事。
怪咖醫生栗原一止是個說話充滿古風的小醫生,崇拜日本文學作家夏目漱石。從醫學系畢業後,他被外派到本庄醫院,幾乎是二十四小時待命,為前來求診的病人們,提供盡可能的醫療協助,有許多有趣人物圍繞在他身邊,無論是同僚也好,宿舍的室友也好,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裡,他們擁有自行運轉的小宇宙,懂得讓生活過得簡單富足。
說到醫學小說,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因改編成電視劇聲名大噪,我很喜歡唐澤壽明飾演的角色,有時候執手術刀的醫生,就像是擁有「神之手」,病人的生死全操在他的手中,面對人道主義與法律規範,醫生常處於兩難的處境;最近還有海堂尊所寫的《白色榮光》也改編成電影大受好評,專門做心臟移植的替代手術巴提斯塔團隊,竟然面臨病人相繼離奇死亡,也讓醫院這個殿堂蒙上暗影。前兩部作品不免帶著嚴肅的議題和沉重的壓力,唯獨《神的病歷簿》徹底甩脫醫學小說的框架,走出一條全新的路線,讓我們得以窺探急診室的春天。
《神的病歷簿》榮獲小學館文庫小說賞,生動描寫醫療現場第一線的真實景況,人物刻劃上相當細膩,作者在接受訪談時,坦言說,雖然學生時期寫過一些文章,不過當了醫生之後,完全沒有時間寫作,每天都待在醫院裡,光照顧病人都來不及了,後來轉換到別家醫院服務,才有空檔把這些素材寫成小說。
故事一開始,栗原醫生忙著應付急診室如潮水湧入的傷患與病人,內心充滿無奈,因為這天是他和妻子第一個結婚紀念日,然而休假根本是奢望,只能眼睜睜看著月曆上的日期,看著時針分針秒針彼此追趕,傷腦筋地嘆氣。
由於地方醫院人手嚴重不足,人滿為患的醫院,隨時都會有新的狀況發生,醫生犧牲休假拚了命地看診也早已視為家常便飯。你能想像連續工作七百天,沒有周末假日,三不五時接到家屬來電要求緊急出診,這竟然是作者的親身體驗,我心想:難不成這裡的醫生招募條件,就算不是鋼鐵人也要有個鐵打的肝(肝是沉默的器官,我不禁沉默了)。
還有栗原身邊總有美麗的白衣天使(外村護理長、水無小姐和東西主任)和妖怪醫生(怪獸一樣的黑色巨漢砂山、大狸主任、老狐狸副主任)互相支應,大家沒事就會虧他一下,誰叫他說話總是咬文嚼字,常用半文言的方式說些奇怪的冷笑話,感覺一肚子不合時宜。要是真遇到緊急事態,栗原沉著應變的認真神情,又讓人不得不敬佩他的耐心與專業,長時間值班的疲累,不僅在身體上也在心理上造成壓力,真正支持他走下去的其實是病人吧,為了能治好病人想盡辦法,煩惱不已,這就是栗原醫生可愛的地方,不是把治療當作例行公事,冷冰冰的對待乞求健康的人們。
個性開朗的妻子小榛和「御嶽莊」那一票古怪的室友們,關係十分微妙,經常聚在一起喝酒,聊些日常瑣事,彼此間的對話相當逗趣,不願遵循世俗的價值,完全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努力生活著,雖然看在鄰居眼裡他們是不折不扣的怪人,但他們依然自得其樂,當栗原醫生陷入自我嫌惡狀態時,總會適時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難能可貴的真摯友情,讓人覺得非常羨慕,要是我也能擁有這一群死黨,該有多好?
或許有人會問,這部小說是為了突顯出地方醫療資源短缺問題,與握有最先進醫學設備和良好環境的大學附屬醫院兩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性嗎?但這部作品並不是以醫療問題作為主題,想傳達的訊息是醫院這個體制環境,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交流,從膽囊癌末期的病人安曇太太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理想的醫病關係──安曇太太說:「託你們的福,沒想到有生之年能這麼幸福。」護士小姐緊握著她顫抖的手說道:「請妳盡量幸福地享受現在的時光,我們才應該謝謝安曇太太的笑臉,讓我們每次都能得到活力」你會因為貼心的病人和無微不至的醫生護士而感動落淚,醫生護士們不就是背負這樣的使命而存在於世間嗎?
人生走到了盡頭,當藥石罔效,無力回天之際,一顆溫柔的心才是真正的解藥和救贖,也許在疲於奔命的醫院裡,耐心陪伴病人度完一生,不是那麼容易辦得到,有的醫生會說「這世上才沒有這麼完美呢!」,但也有的醫生讀完小說後,跟作者說:「你給了我好大的勇氣」、「雖然這個工作很辛苦,但我會繼續努力下去的」,儘管一部作品不可能改變醫療現狀,但我相信溫暖的火光,會照亮病室那些陰暗的角落,不讓病魔和死神專美於前。
與其說《神的病歷簿》是醫學小說,不如說他是寫給現代人的心靈成長小說,你會從裡頭看到很多屬於自己的倒影,原來在社會上立足、拼了命的討生活,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多麼重要!日本《達文西雜誌》編集長橫里隆,看完之後大力盛讚,「這根本是寫給我看的小說!」相信很多讀者也會有相同的共鳴。
沒有無盡的黑夜,也沒有下不完的雨。
我們的社會正需要這股暖流注入貧弱的心臟中。
本文作者為文學評論家/布拉格書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