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魔人2:宿命之剑》是一本由[波兰] 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猎魔人2:宿命之剑》读后感(一):剧情美
总的来说这一卷继续了上一卷的剧情,人物色彩更加浓厚。故事更加围绕主角身边的人。
每一个故事间隔时间都在缩短,每一个故事都有相连,故事的发展有铺垫的意思。
尤其是越到卷尾越精彩的平铺直叙,直接将结尾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得来说还是相当棒的,翻译的也很好,期待卷三能给更多惊喜给我们忠实读者。
《猎魔人2:宿命之剑》读后感(二):可惜你不是主角
小时候玩游戏,看小说,总会把自己代入到主角,善恶分明,快意恩仇,一个字:爽.
可后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越来越在意路人甲角色,比如<Witcher 3>中各种意外死亡的小人物,或是为了妻子,或是为了儿女,或是为了未来,奋力一搏,或为了口粮, 或为了钱财, 或为了爱情, 可惜作为主角,最后只能看到他们的遗物和信件.这些乱世中小角色的飘零,突然感慨自己活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虽然压力重重,烦恼多多,幸好小命小心点还可以保住.
看这小说也是如此.
我也曾遇到了Yen一样的姑娘,她美得无可挑剔,只是可惜我不是主角,只剩下她走时遗留在我心上的冰之碎片.
《猎魔人2:宿命之剑》读后感(三):四星半。
后来,人们是这样传说的:他从北方来,穿过牛仔之门。他徒步而行,手中缰绳牵引着一匹负重的马。
这个开头似乎挺有名。
四年前(2011年)的四月,我把它抄在电脑里。我觉得这写得真叫提气。四年后,《猎魔人》出了简体的单行本,译者换了,“牛仔之门”变成“制绳匠之门”,愈发贴合我的审美。
比书更有名的是游戏。《猎魔人》被译作《巫师》,已连出了三部曲,在相当广的范围内被誉为神作,波兰政府还把游戏光盘赠给了奥巴马——有趣的是他们很把这当回事儿。我不太有时间和兴致去玩游戏——其实,我对那么多事都懒得钻研、很快厌倦,包括游戏。由此我对波兰人民和奥巴马心怀歉意。
直到第二部的最后一个故事:《别的东西》,我都不确定我是否真的喜欢《猎魔人》,四年前的观感在无可无不可之间。是的,我接受这个世界观,认为这是一部水准之上的小说,读来不亏。但硬要说它吸引了我,就有点儿违心。而现在想到后头还有整整五部可等——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大长篇,而非前两部这样的中篇集子——我真是满心欢喜。
《别的东西》是怎么抓住了我的?
我想是因为我也相信——我希望自己能够相信——仅只“命运”是不够的,还存在着某种“别的东西”。
在命运之外,一定还有某种“别的东西”指引、影响我的人生、我的灵魂,给我相逢与离别,给我悲喜。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那一定是我相信的。是我希望自己能够相信的。
就像利维亚的杰洛特。
猎魔人不是英雄。他接受雇佣,收取报酬;经常一贫如洗。他的作为——至少在前两部里——不会成为被人吟咏的传奇。
他有本领,但让他屡屡陷入困境的原因正是他的强大。他所在的那个世界简直糟透了,到处都是坎坷荆棘,每走一步,就踩中一个阴谋、一个陷阱。
他的爱人爱他,却离开他了——之前,尽管她的爱并无虚假,可是她脚踩好多条船。
他很少微笑。
他步步前行。
我安装过《巫师2》,看过他在里面的造型。我以为那满身的疤痕诉说的,正是他相信的“别的东西”。
——那么过瘾。
《猎魔人2:宿命之剑》读后感(四):回答一下短评中有些读者提到的问题
Q:五星给小说原著。这本翻译很糟糕,还出现杰拉德,真的不是把台版简体化时候漏掉的吗?Ciri的原名也出现2种汉字。不过波兰语毕竟小语种,只能忍着买到出全了...
A:如果这位读者仔细看一下“杰拉德”出现的位置,你会发现这个名字都出自商人杜路哈德之口。该商人从一开始就没记住杰洛特的名字,后面两次也都说错了。这是原文里就有的梗,并非编校失误。类似的梗在第三卷里也会出现。
CIRI在小说里的译名是希瑞,全名叫希瑞菈(希瑞是昵称)。这在欧美小说里是很常见的啊。而且我们还特意加了注释。
=================================
Q:没第一本看时那么惊艳。钢针我一点也不喜欢叶奈法,游戏里也是走了特丽丝线。结果书里特丽丝怎么早早挂了难道后文里有什么隐情?
A:特莉丝没死,只是索登山战役太惨烈,许多尸体已经无法辨认,有人以为特莉丝死了。特莉丝在第三卷里也会讲述当时的情形。另外,由于游戏剧情发生在小说剧情之后,所以能在游戏里出现的人物,在小说里都没死(个别开挂原地满血复活的除外)
=========================
Q:给《宿命之剑》《别的东西》加一星。所以这是为了第三部开始的长篇作背景铺垫?!
A:是的。“猎魔人”系列有7卷。卷1和卷2是短编集,内容相对独立但相互勾连。卷1的《价码问题》、卷2的《宿命之剑》和《别的东西》更是直接承接了后面的长篇。从卷3开始,后五本就都是内容连贯的长篇了。
============================
Q:背景补充
A:这个实在太冤枉了……别的游戏小说是先有游戏后有小说,你说它是“背景补充”并不为过。但猎魔人系列正好相反,它恰恰是先有小说后有游戏,游戏剧情严格承接小说剧情,而且几乎做到了无缝对接,许多小说中的细节和梗在游戏里都能见到,这点必须为游戏制作商点个赞。可能也正因如此,游戏的名头和影响力都比小说更大,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
最后,豆瓣短评不能回复真TM是个反人类的设计啊(╯‵□′)╯︵┴─┴
《猎魔人2命运之剑》前半部分延续了第一部的短篇风格,云游四方的猎魔人杰洛特继续走走停停行侠仗义,每一章继续对波兰的民间故事和著名童话进行改写、解构
《可能的界限》一章中,对著名的民间故事“鞋匠屠龙”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在作者看来斩妖除魔这种事情需要的是真正的专家,而不是底层小老百姓的小聪明,因此小说中出现了除猎魔人外的另一群佣兵,有刀客、有矮人、有骑士、女巫叶奈法,还有阻止屠龙的巫师,这些人各怀鬼胎,在相互合作之余各有各的小算盘,因此交锋的过程非常精彩
原民间故事中聪明的鞋匠变成了一个愚昧卑劣的屁民,最终弄得头破血流,作者对这种故事的态度昭然纸上。
第一章最绝的就是反转,三只寒鸦和金龙的关系其实在行文中有所透露,此外第一章也提及了猎魔人经过改造绝育的事实,在以后这条线索会引出有关宿命的其他精彩章节。
《冰之碎片》中第一次提到了狂猎,喜欢游戏的朋友应该清楚,狂猎在游戏三部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本篇中仅仅点到,关于狂猎,那将是又一个传奇的开始
《一点牺牲》中又对著名的“人鱼公主”的故事进行了加工,王子爱上人鱼,要么王子变成鱼,要么人鱼长腿,原版凄美的故事,在这里变得很有喜感,反而同篇中小眼睛与杰洛特的爱情很凄美,当初次见面变成了永别,当美妙的歌谣变成了绝唱,当您知道了这位偶遇并生情愫的姑娘多年后病故,这一点点牺牲变得严肃而伤感。
后半部,小说的风格变得黑暗、严肃——因为宿命来了
命运之剑有两面,一面是自己,另一面是死亡,多年来杰洛特一直逃避自己的命运,死亡如影随形但却无法带走他,最终祸及他身边的人,他的命运,惊奇之子一直在等待,而他却绕道而去
但命运就是命运,你躲也躲不过....
《命运之剑》承接了第一部中的《价钱问题》,在帮助过多尼之后,他获得了命运之子,阴差阳错中,在得律阿德守护的森林中,他们再次遇见....冥冥中自有注定
《别的东西》这一章的写作手法我非常喜欢,类似第一部中的《理性的声音》,在主线中穿插闪回之前的故事,主线情节是杰洛特帮助一位商人受伤,想再次逃避命运的他又一次按照意外律要求商人给予他意料之外的东西,中间穿插了“五朔节偶遇叶奈法”、“琴特拉寻命运之子”、“再次寻找命运之子途中遇见了丹得莱恩(亚斯科尔)”,从这些闪回叙述中读者可以清晰勾勒出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
杰洛特始终逃避命运但命运还是伴随左右
最终,他接受了命运之子,迎接他的宿命,才刚刚开始!
后半部分,给轰轰烈烈的大长篇做足了铺垫
这一部分中,世界再也不是相对和平的了,原先主人公可以自由自在云游四方,游吟诗人可以尽情浪荡歌唱,但尼尔夫伽德人挑起的毁灭所有的战争把所有人的命运推进了漩涡之中,最后一章中那场死了十多位巫师的惨烈战争,道路沿途的毁在战火中的废墟,路上根根竖立的绞刑架,森森白骨累累死尸,当您看到大活宝丹得莱恩也开始严肃起来也开始逃避,您就知道,世道变了,黑暗时代来临了。
命运之子已经到来,接下来的故事将会更加精彩!
------------------------------------------------------------------------------------------
中国引进的那部《屠龙传奇》中,情节跳跃、剪辑糟糕,最受不了的是配音,高中时代迷恋魔幻,即便是这部不怎么精彩的魔幻电影我都看了许多遍。
电影按照时间顺序拍摄,第一幕就是杰洛特在琴特拉宫殿里帮助巴维塔和多尼,接着穿插出现了三只寒鸦的故事、强盗版白雪公主的故事,最后是杰洛特找女儿,看完前两部小说之后,这些原本云里雾里的剧情变得十分清晰
多年之前我在偶然的机会打开电视看了一部云里雾里的电影,多年之后又同样偶然看了小说,解释了所有一切,我想,冥冥之中也有注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