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9-01 05:0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10篇

  《春在绿芜中》是一本由钟晓阳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一):喜欢你

  《春在绿芜中》是我凑单时看到的书,一本写身边人的散文集封面像我小时候读的谜语书里的插画,有关自然温柔。腰封上写着张大春作序,于是连评价都没搜就盲买了。

  作者叫钟晓阳,写这些文章时她只有二十岁上下。我看这本书的感受,正如她自己文字里写的:“我敢说没一个女孩子读了,不计算计算,自己在那年岁,做什么,想什么。及得上及不上倒在其次,而是进入另外一个人的生命中,看她的行事为人,觉得也不过是个‘人’而已,有一份安心,因为自己也是人。”

  我喜欢她对爱的不掩饰。“他有时候无意中看见了我,我会很高兴,觉得做一个女孩是好的。在他那里,仿佛得到对于自身的某种肯定。”这是写老师的一篇,标题叫《细说》,真的写了很长,后传(作者多年后对相关人物的一些补充记述)部分却只作了首词,有句“谁与西窗共剪烛。”写大表哥的部分是“可是,他牵我的手的感觉变得格外清晰,仿佛就抚在我心上。”“要上车了,我回头找他,他在看着我,望进我的眼睛里去,随意地笑着。”后传里说“好几次收拾旧物巧遇表哥的信,薄薄一小束,不经意瞥见信封上的字迹犹自有种亲切。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拆开看。”不管是作为大人还是作为小孩子的时候,她的情感都那么昭然。这些我觉得都联系爱情概念里的喜欢

  还喜欢她明亮亮的东北心。其实她生于广州,在香港长大,只母亲是东北人。“家里只有我和妈有思乡病,坐到一块儿就聊东北”。“她叫我必得回东北老家,吃她亲手做的酸菜火锅。”总是主人姿态地说着她的东北。

  更合年少成名的是朱天心。我看《击壤歌》,觉得不过是小女孩儿的碎碎念,看近作《三十三年梦》,依旧是碎碎念,保有女孩儿心的。拿两个人比较,我更喜欢钟晓阳许多。可是钟晓阳说:“我十六岁踏足台湾,我对朱天心的仰慕,几达痴迷地步。”

  真是奇怪呀。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二):永远少女

  波德莱尔说,天才是呼之即来的童年

  《绿芜》这本书,满满是拂之不去的少女情怀。比孩童又长大了一点,懵懂明净短暂。少女情怀总是诗。唯其短暂,能得恒真至美。

  提起钟晓阳,知道的人想到四个字:少年成名。有时想,天才早慧的女孩子是怎样的呢。

  钟晓阳没让我想到早慧,不是“慧”。只惊讶于这样的飞来石一般,浑沌天成心眼

  她的才华总为人称道,什么是才华我懵然不知,只是看到有些东西觉得匪夷所思,看到有的觉得本当如此。看文字未若看情怀,文字只是小道。为文有若为人,技巧方法都是可学的,而格调境界这东西一出手高下立判,些些儿做不得假。

  如果一定要说,只是《绿芜》的文字似由心间汩汩流出,自然而然,没有雕凿堆砌,不会故作沉郁,故作犀利,故作清新别致得不别扭、不偏仄、不费力,亦无匠气、酸腐气。与之交心无阻隔,甚至胜过胡兰成、朱天心,更别说近来名噪一时的简桢。

  我的QQ签名改成了“想把钟晓阳所有的书搜来尽看一遍”,朋友问:写得好吗?我说,不知道,我喜欢。因为喜欢,说不出好不好了。

  人无痴者,不可与之交,因其无真气;人无癖者,不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

  找到了爱的感觉

  生命是只此一遭的风景,无论好不好,都是好了。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三):写作无非都是感情用事

  年少无知供职纸媒时一篇半书评采访的东东~

  总有那么一些作者,其文字惊才绝艳,笔下故事情真意切,可不知是过于低调缘故,还是书山字海中隐隐渗透着的疏离哀伤,总让读者对其人其事不敢细问、不忍叨扰。三十多年前凭借《停车暂借问》而名盛华语文坛的钟晓阳正是这样一位作家,适逢其唯一散文集《春在绿芜中》于内地首次增订出版,她便再次回到人们视野里。在此次采访中,她坦言“隐身暗处”地观察写作,比较适合自己,谨慎内敛言辞也印证了长久以来对她的想象。越过了悠悠岁月,如今翻阅这本集子,你仍能看见,昔日被喻为“今之古人”的钟晓阳怀揣着她那颗玲珑的文心,款款走来。

  读钟晓阳的著作,多半是断断续续遇着便看,没个系统。她的文章,初读时惊艳,再读时惆怅,细读时更感珍重。1980年,生于广州、长于香港的她跟随母亲回到故乡沈阳。遥远的东北风物,那陌生熟悉的“四合院、小胡同热闹庙会马车草原风光、牧马人、大漠残照”终于与年幼时母亲的叙述重合相认。点点滴滴的离愁与感触积累创作成《妾住长城外》、《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三篇小说,后集结为经典长篇,铺织出女主角宁静缱绻缠绵一生,也为当时年仅18岁的钟晓阳赢得盛名。本来轮廓粗野的东北在其独有的细腻笔触氤氲迷蒙,如轻覆着新雪的梦乡诗意弥漫。但她最动人篇章还数那短篇小说《哀歌》,以留学美国为背景写就的无法圆满之情感,初看是极致的动人,待生命中的种种际遇境况与书中人相仿重叠,再翻看时已泪眼婆娑。然而,现实中的每个人,都还有以后,都还能把自己从记忆泥沼里狠狠揪起,却唯独那女子重复着“虽然明知你不在此地,在街上走着,我也会暗中张望,妄想与你不期而遇。看见身形酷似你的背影,我心跳着追上前去,痴迷不悟”的傻事倾诉着“因为有过你,我与世上所有的女子都是不一样的”痴语。于是不禁怜惜起如此至情至性之人,更对作者多了分倾慕与感念。

  回到这本《春在绿芜中》,依然难离一个“情”字。少女心事百转千回,却难得是如此一位羞赧之人,借着细细密密的文笔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全是如张大春在序言里所说的“孺慕之情”,虽含蓄,却又仿佛光风霁月般毫无隐匿。而钟晓阳亦在自序中写道,彼时“太阳底下事事新鲜,样样可恋。与自身恋,与师友恋,与万物恋。学校家庭,师友至亲,无非缱绻。写作无非都是感情用事。”笔耕半生,曾“搁笔”十载又再重事文学创作的她表示,在写作上,所谓“感情用尽”,也许是因为决定不再付出,但写不写是工作选择,有故事就可以继续。而这部集子,或算是她半生所历的情感记忆。回头相看,细叹流年感慨万千。不由得想起书中散文《走过》里所写的那句,“我想我反而喜欢这种感觉,一惊掉头,以前的岁月一下子摆在面前,追不回的,只来得及看一看,知道自己是走过那样的一段路来的。”

  【访谈】

  放逐到“想象的世界

  记者:如今再次阅读《春在绿芜中》这部将近三十年前的作品,与书初次出版的当下,感觉有哪些不同

  钟晓阳:刚出版的东西太鲜烈刺激。我通常不翻看,搁在一边让它凉掉,有时一放放好多年。这次因为要做修订重新看了一遍。距离拉远了,像回头望山,看见了形状来龙去脉。很高兴走了那一遭,写了那些文章。

  记者:您在好几本书的写作中提及关于台湾、香港、东北、美国、澳洲这几处您曾停留过、生活过的地方,能说说这些地方对您写作所分别带来的影响么?于您的人生而言,这些地方又各有怎样的意味

  钟晓阳:香港是跟我关系密切的地方。我长年在这里生活、观察、体验现实世界。

  东北是母亲的家乡,从小听母亲讲东北的事。写小说前陪母亲回去探亲兼蒐 集小说材料大江健三郎在他的《如何造就小说家如我》里这么写:“……仿佛又听到了祖母讲故事。为了证明故事的背景,我回到森林里去调查,回到土地神话世界里去。语言把我从现实中拋出去,放逐到想象的世界。”──这里的“土地的神话世界”指四国,大江出生和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我没在东北生活过,但它某方面是我的四国,对我具有“从现实中拋出去,放逐到想象的世界”的意义。小说写出来后东北就对我失去了吸引力,没有回去第二次的意愿

  台湾、美国、澳洲,不同程度上都是我心目中的神话土地,带有“想象的世界”的成分。我在台湾出第一本书,在那里与文友、出版界、读者交接。在美国、澳洲,我过西方生活、阅读西方作品、游历、创作。我在这些地方是个异乡人,在那里度过的时光因此带有放逐的意味,是暂时从现实放假一样的美好的放逐。

  记者:在您看来,作家最理想生活状态和创作状态该是怎样的?您的写作历程很长,年少时一鸣惊人,然后有十年时光不曾写过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部小说。对您而言,哪个阶段的创作状态您最为满意

  钟晓阳:年轻羡慕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足不出户的生活,觉得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住在一个安静地方什么其他事情都不做只是写东西,不受干扰爱写多久写多久。我很幸运中学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都有过这样的快乐狂写时光。现在就算客观条件存在──自己的房间、不受干扰的时间,自己也很多牵挂。卡夫卡曾在一封写给情人斐丽丝的信里描绘他的理想生活:“坐在一间宽广地下室最靠里的房间,只有一盏灯和书写用具食物有人送来,总是放在离房间最远的在地下室最外面的门外面,穿着睡袍穿越重重地下室拱门去取食物的路程是我一天之内唯一的活动……”──我总觉得这里呈现的是个心灵空间,写作时的孤寂内心状态。

  我喜欢的状态是像热病发作,写到累垮为止的几近癫狂的骇。这状态在刚开始写作、大学时代、几年前都出现过。不一定写出来的东西会满意或拿去发表,但是很畅快

  记者:您曾在访谈中说过“不是我改变了我的写作,而是我的写作改变了我”,那么,写作到底为您带来何种改变呢?

  钟晓阳:写作给了我工作生命,让我成为了“写作人”。那意思是,生活上的一切安排以写作为重心,包括饮食作息、社交资源(时间、精力分配,务求以较佳状态来做写作这件事。村上春树曾在一篇长访中描绘自己的生活,我就想他真是个写作的。假如将来有人要制作一部机械小说家,该以他为其中一个模型。我在实践上没他成功效率远远不及,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副类似“写作人”的程式在我体内运作了,所以说“写作改变了我”。

  记者:还记得您写过几首歌词,《最爱》、《咖啡杯里的风光》等,还曾担当电影编剧,日后还写歌词和剧本么?

  钟晓阳:除非推不掉。

  记者:今后的写作计划是?

  钟晓阳:也许试试看再写小说。短篇或长篇。

  记者:最近喜欢阅读哪些书?能分享您的阅读习惯么?

  钟晓阳:近代或当代作者,地区类型不拘。逛书店很慌又很累,已经很久不去。幸好朋友、出版社都不时给书。若有特定目标先去图书馆借,借不着就在网上或去书店订。

  ,当年问的问题都比较傻....顺便抛个链接http://www.zsnews.cn/news/2013/01/05/2335527.shtml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四):停车绿芜中

  几年前看《停车暂借问》,看完那天唯有撕心裂肺的哭,止不住的那种,一气看到凌晨两点多,全书结束,呆坐半天,痛到深处,仿佛看尽了一生却苍然无语。

  《停车暂借问》写于钟晓阳十八岁,《春在绿芜中》是她少年之时的散文集。她自己说“少年心事千阙歌。太阳底下事事新鲜,样样可恋。”成年人以为世事经历人情达练,才有积淀写得出真正的爱或深思熟虑的故事,大山大海的,然而想想张爱玲聪慧透彻不是只和年龄相关,年轻的时候,懂得的道理,看得见的爱,在意的事情,在尚未衰迟的心底更加清澈纯粹。纳兰容若盛年三十而逝,其《饮水词》凄美别致震撼得直至心底;《停车暂借问》里爽然最后说一句我老了,感觉什么都不在乎了,年少时期热烈的爱都萎谢了。杨绛道: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在盛年最深刻炙热之时记录的一切,也许已是一生中的最高潮。

  父母、老师、朋友,在心底有感触的时候,娓娓记录下来,平生这些人、这些事,即使宇宙轮回,这些在此生是珍贵的历程,发生之时即永恒存在,无法抹煞更不能忘记平淡之中透着无尽情谊,一切意义也在此了。

  “我喜欢大风日子头发纸张衣裙乱飞乱扬,世界是匆忙而又热烈。”写这句话时她大约十六七。我想起我十几岁的时候。已经过去二十年了,终于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记忆,上学、考试、做作业,年复一年好像没有尽头的十八岁以前的记忆,近几年发觉已经模糊了。有什么值得记得的人和事呢?淡淡无趣的好似水墨画上一片氤氲发白。

  李生,还有她中学教中文和宗教两门课程的老师,未表明姓名,连个化名或姓都不给,她从一个学生角度淡淡写他们的一点一滴,让我钦佩香港有这样的老师,和大陆教学体制和思潮完全不同的中国教师一隅,本来我也欣赏有才华且性情潇洒有点孤傲的人。上课讲那么多题外话,讲黑洞,讲三国,讲史记,嘲笑学校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不及他书架的一小截子。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照着教科书念,算是讲课,全班鸦雀无声低头,仿佛都要睡着了。

  再看时有两段忽然有点惊心,停住细品。一是她梦见老师带女儿来学校,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宁静。”这与赵宁静的传奇是千丝万缕酿成心结?二是学校七月初的卖物会,她临走回头在人群中找他一眼,却——“......忽然间漫天漫野都成了黑夜,四下里陡然亮起了千万盏灯,唏唏嗦嗦永无止境地蔓延开去,像草一样地生长。原来他在很远很远,那个灯火阑珊的地方......”他上课时说过,喜欢辛弃疾的《青玉案》。

  另外一篇《大表哥》,看似平淡我却甚为震撼。一个母亲为中国东北人、父亲为印度尼西亚人、生活在香港的女孩子,在80年左右回沈阳探亲,句句我都看得新鲜有趣。

  “表舅和表舅母一边一个护着我荡到最热闹的中街。那时店铺差不多全关了,满街散着横七竖八的自行车,和一党党的知青,录音机开得巴拉巴拉大声响,常是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和「美酒加咖啡」。男孩子流里流气的叨根烟,扭女孩子的腰,捏女孩子的肩,跟香港的一般般,照当地的说法,是尽干吊架事儿,很损。表舅请我吃两根棒冰,小豆的:卖冰棍的揭开棉被拿出来,十分叫人震惊,大热天里看见棉被竟有冰凉的感觉......”

  大表哥长得帅,高高瘦瘦的个子,说话很急很冲,我看见她用东北的语言写他,什么“划拉”“这老破地方”,真是典型的东北爽朗男子。爽然二字,懂得了。

  她是必定动心了,有一时刻倾倒了,定住了。我料定这是《停车暂借问》的爽然原型。

  “大表哥「豁」的展开扇子,凑过来,半遮着脸,云:「回去写不写东西?」

  「写。」我凑过去,两人都在扇子里。

  「写什么?」

  「小说。写你。」

  「真的?」

  「真的。」

  「好。」

  他「豁」的收了扇,马上别过头去告诉二表哥:「她说回去写小说,写我。」

  下巴一挑,挺神气的。到底东北人实心眼儿,藏不住事儿。

  走时我俩先下楼,站在珠帘前等。他把头俯得低低的,轻轻道:「什么时候再来?」

  还没来得及答,一个服务员问:「是香港来的吗?」就打断了。

  我想方才在帘外望进来一定很美好,帘内一男一女,男孩的头就得低低的,在讲悄悄话。”

  这种小细节却如此心动,初恋的时候人人必有过。

  她后来去美国,连大表哥的信都不曾拆开一封,只是静静捆成一束。

  书后半部从香港走出去,去台湾结识朱天文、朱天心,去美国读书,和家人聚散,与朋友分合......水远山长愁煞人,半生就过去了。她所写的每一个亲人、老师、朋友,大部分中年后都补上了后记,铺叙现在的状况或者自己知道的结局。每一个人,在生命里,聚散本是等闲事,看后却感慨无限。

  2015年9月7日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五):不过多情少年人

  在家翻着个笔记本,是去年假期的阅读记录,凌乱写了几页纸,当时懒得打进电脑,现在一看,近一年了。当时读钟晓阳,好像是很醉心于她的文笔的,写阅读记录也文绉绉地来映照。

  回首过去,人总是带着羞耻心,阅读自己过去的文字犹是如此。只是一年,心境早已不似从前,读书哪里还会这样读,可是现在再看钟的文字还是会心动。那特意提出的两段,我是真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落雨兮兮的夜晚,还总是会想起。 我正是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这一字开头的最后一个夏季,用钟的”春“来结束,好像也是很应景。 ――――――――――――――

  这本书买来约莫也有两三年了,当时读钟晓阳,只觉稚嫩,十来岁的姑娘,写些少女心思,看着像是学生时代的习作。不喜欢,便搁置了。如今才看完。 我是顶喜欢这书名的——春在绿芜中,书名取自宋人祖可的词《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的末句。钟在本书的后记也提到:“绿芜,原指蔓生的乱草,但在春回大地之时,荒圃废园,也自有灿烂的春光。《春在绿芜中》所记的,正是春天在我生命中暂留之事。“ —————————————— 少年人写作总有些通病。 题材的匮乏。大多记些校园琐事,交往烦恼或是男欢女爱之类。钟的这本书里记的多是些故人,朋友亲人和师长,校园中家里留学时,她婉婉道来,写得随性畅意,读起来也不觉烦闷。 文字的矫揉造作。钟是生在台湾,后才移居香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文字风格本就与大陆的不大相同,自有风气。人在年少时总是多愁善感的,她也写心中不明的苦闷,写心中感伤却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可她写出的文字中多了一份灵性和才气,那忧愁被她写出来反而显得很有风采。我喜爱她文字中的“气“,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作家基本没有的东西。从骨子里带出来的文学气息,字里行间,一个词,一个场景,读者很容易代入,被感染。 这里抽了两处描写。 一是《明月何皎皎》的开篇,钟写到:“初见明明,一心只想跟她笑笑、谈谈、问问她的名字,可是她刚午睡醒来,惺忪糊涂,一条草绿卡其裤还未套好,两手提着,高高地站在门边,门框半阴着她满脸夕红,是一颊午后阳光窃喜如意,带一股口涎香。“ 这一段我反复读了许多遍,真是喜欢。她写与明明的初相见,她写明明,写她的神态穿着精神状态,是午睡刚醒惺忪糊涂的,是裤子也还未穿好的;写当时周围的环境,太阳照着她的脸,空气中带着一股口涎香;也写自己当时心中所想,是一心只想和明明笑笑、谈谈,问问她的名字的。我喜爱这场景,脑中不自觉想想那画面,想到那阳光与那少女的脸庞,便不禁觉得十分欢喜。 二是《月亮是一根眼睫毛》中的一段描写:“第一天晚上便和他聊到半夜三点,四周黑风苦雨,我哆嗦着打抖,望望窗外,回头灯下是西窗剪烛及巴山夜雨的场景。他看看我脚上的冻疮,握握我的手,说很纤细,抽没烟味的烟,吃几粒巧克力……那夜真是叫人牵情。“ 钟晓阳写的这雨夜场景,才着实让人牵情呢,特别后面那几个动作:“看看冻疮”、“握握手”、“抽烟”,“吃了巧克力”以及那句“纤细”,尤其那句“纤细”,让一个少女的形象瞬间饱满了,情景皆现。脑子里浮现它拍成电影的样子。应该是昏暗略带不定的光,女子的脸是稚嫩懵懂没有过多表情的,眼神清澈如小鹿,四周静谧有雨声,一种真情自在其中流转。这该是多么让人沉醉的夜。 —————————————— 看的时候还随手划了几个句子,也都是喜欢的。 “卖栗子的是个年轻小伙子,通常都是赤着肩膀,大北风中也只一件单衣。人老老实实的,也不和谁搭讪,要多少给多少。我反而喜欢这样的交易,不言不笑中,自有人间情味。”(我也喜欢这般人间情味。) “我和姐姐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亲密地谈过话。她十六岁就独自到加拿大念书,那时她刚懂事,我还不懂事,她以后回来的几个暑假是怎样的,我一点记忆都没有。约莫是她有她的世界、她的朋友,她的新衣和发香。我有我的书房。”好一个“她有她的世界,我有我的书房”,说白了无非写自己与姐姐的隔阂,可我当时看到这句话眼睛都险些湿润,大抵太感同身受了吧。 “最危险最害人的东西都是漂亮的,包括女孩子。” 摘这句话是觉得,儿时看《倚天屠龙记》时,那张无忌的母亲似乎是说过这句话啊。 —————————————— 这本书中当然也不乏她对人生世事的看法,只是那些话在理却不惊艳,反而煽情抒情类的文字更吸引人。 —————————————— 读附录中关的那篇《聚散本是等闲事》,觉钟外在形象更鲜明起来。关如是描写到: “钟的眼睛十分大,鼻梁不太高,细细薄薄的嘴唇,像随时随刻说什么至理名言似的。钟是个清纯的女孩,她品行温柔,但总带点冷傲,令人难以亲近的样子。她性格跟我截然不同,她爱静,少说话,也不常笑,多愁善感,朋友不多,但聪慧过人,读书不费吹灰之力,科科名列前茅,中英数样样皆精,然而却极之低调。我和她一起时,滔滔不绝的总是我,她总是边听边笑,仿佛也是同意我的谬论似的。钟的声线幼幼细细的,听她说话要十分用力。连笑起来也比猫儿的脚步声小,不像我哈哈大笑,把全世界的人都笑醒了。”还有前头的一处,关满怀兴奋地跑去参加钟的签售会,钟见着“我” “边说话边写上我的名字,语气中好像没有太多的兴奋”,晚间却发邮件约见面。 —————————————— 我想钟晓阳是个缄默寡言,表面风平浪静文字中却是翻江倒海的人。内敛,内秀,是个看上去孤傲不易亲近,实际温暖而细腻的人。 我是喜欢她的文字的,可我想我不会常读。这里面的文字要读者沉下心去看,去探索一个内心丰富的少女的世界,又,这里写的多是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看多了不免让人伤情啊。 —————————————— 钟晓阳的《停车暂借问》不知什么时候有机会看,若是看了,必会再记些什么。

  ――2017.8.22 F

  ――――――――――――――

  :最近开了个公众号 记录看的电影和书籍 欢迎关注 :)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六):春意绵绵

  之前就知道钟晓阳好像是因为黎戈。她说很少看言及情的文章了,但独独推荐"赵宁静三部曲"。而后又发现自己下的电子书里竟已有《停车暂借问》。看书也有缘分的存在。

  《春在绿芜中》,少女心绵绵如春。细密的小散文,春风一样的又轻又柔。但是文笔又那么好那么好,古体一般的韵味。

  小女儿家的性情在每一篇里都有,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为了一件事又急又恼又什么都不说。看到一草一木都感怀的想要做一首诗来。看到喜欢的句子特别是曾想过但写不出的句子激动感动的要落泪。想到那个序里说那个时候的少年愁是可有的,哪有什么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意,那不就是一个该为了一朵花一片云欣喜落泪的年纪吗。更何况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明媚又不失温柔。

  最喜欢她写在台北和朱家三姐妹还有她们的朋友在一起的日子。真是羡慕那样的生活,闲散写意,没有组织却又不失内涵。看过天文的照片,气质真是绝。最喜欢天心,笑的铃儿响叮当。天衣一直都是小姑娘。天衣的女儿叫谢海盟。呵,海誓山盟。有意思的一家人。

  读一本书读出了春天的味道,一树树的花开,梦一样的走来。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七):《春在绿芜中》序—钟晓阳

  这集子里的文章写于我的羞涩少年时。

  少年心事千阕歌。太阳底下事事新鲜,样样可恋。与自身恋,与师友恋,与万物恋。学校家庭,师友至亲,无非缱绻。写作无非都是感情用事。总是因为心里想着人,念着人,画着人,我才动笔为文。这些篇章里写及的人物,不论相交的久暂、缘分的深浅,都是我成长岁月里的美好遇合。

  最早的版本见于一九八三年秋,由我当时投稿的《大拇指半月刊》出版。它是风格平实的青少年文学杂志。我喜欢它的小报开本,有看报的风味,有些在上面读过的文章到今天还记得。有次参加征文得了奬,去到一间四面是书的屋子领奬,见到了编辑们,在当时的我的眼中都是大哥哥大姊姊,做着帅气的办杂志的事。闲谈时聊起投稿用的笔名,有个编辑哥哥问我怎么每篇都用不同的笔名,我说贪好玩,他就劝我说还是固定用一个笔名好,将来要收集文章也容易些。我不是太懂那个道理,不过还是听从了意见,因为没有一个笔名是最喜欢的就用回本名。后来就是这位编辑先生费了许多工夫替我收集整理历年发表过的文章,合共十二篇散文、三篇小说,汇编成书,于是有了《春在绿芜中》。

  约莫同一时间,台湾文友创办的三三书坊替我出版了新诗、散文合集《细说》。所收散文是同一批,我视为《春》的变奏。

  此后数十年历经着改版、版权移交,从合集变成纯散文集。目前的前传、后传对照的体式,是定于二〇一一年由台湾新经典出版社所出的版本。编辑将我在二〇〇八年为香港修订版所写的一篇长文拆散,各段落独立起来,附于相应篇章的篇末,称为“后传”,于是有了这个别致的体式。

  这次的修订是把后传大修了一次,大幅度改写增写。主要因为距长文的写成时间已四年,心情两样,也有些材料想补入。原是很有自律地把完工时间规限在春天,但是碰到这次送审迟迟未收到批文,加上编辑小姐体贴不催,我便快乐不知时日过,十几二十稿的一直写到都快八月节了。固然这要归咎我的改写癖,却也是正好想写下一些事。若不是借着续写的机会来写,我未必会有写的动力。

  十四个篇章,前传加后传,是我半生所历的情感教育的记录。就谈不上是一部回忆录,至少也有半部在这里。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八):当时年少轻衫薄

  我在的城市春天来得晚,抬头时见那柳树枝条上不知何时缀起了茵茵芽苞,一颗颗,一朵朵,流苏一样招摇的,像含着跳跳糖的顽童朝你龇牙咧嘴扮鬼脸,糖咬在上下齿间阳光下好耀眼。再微微低头,满目灰白的,人身上的衣服都是冬天凝重的调子。更经不住几天极不正经的凉风刮忽,乱入点阴雨天气,这时光,明明都爬到四月的腰身上了,怎么还料峭呢?

  不由得会想起少时南方的春天,影子和少时读的词叠在了一起,“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都模糊成打湿了水的底片,团团氤氲开来。也不由得想起浓浓春阴里,那个叫钟晓阳的女孩子。

  再读《春在绿芜中》时,我在冷风里打了个颤,这书里着轻衫的女孩子,一定不是长在北地门窗紧闭的暖气房里,像看圣诞橱窗一样看窗外的飘雪,而是在最南的南方,春风把万物催生个遍了,还剩些冲劲儿无处安放,直吹到人心里,把心思吹得芜芜的,她在窗前缀着春光的树阴里,影子疏疏的和绿色的流光映在一起,画屏金鹧鸪。

  有几个人的少作经得起回头重读呢,这书里都是十七八岁的文章,我在差不多的年纪读到,被惊得像是淋了一场花雨,她是那雨里冒出来的第一颗小蘑菇,从这一颗开始,一路朱天文、唐诺、张大春、黄锦树、布洛克等横冲直撞地拣过去,竟在大学四年里兀自织出了一段锦。回头再看这起点,那惊叹自然早被稀释掉了,暗暗笑笑庾郎原也是凡人,可自己还是不能的,到底人家是才女。

  我还要叹服钟晓阳的诗词底子好,“三三”那一辈大抵都有这功夫,可是不同的,朱天文们的旧学功底是青天白日下的一场集体修行,像兰亭禊事,有一番唤起三千个士的大志。而钟晓阳定是一个人的,像好多年前那个“还把青梅嗅”的少女,在洒满日光的小房间里,散着满满的愿望纸鸢,鱼书小笺,她就在那里,一字字,一行行,“瘦得只剩下一缕诗魂”。

  我更要羡慕钟那芝士蛋糕一样的原生家庭,绿草坪的小洋房里,有着东北血脉,却像花蝴蝶一样在丛间飞舞的妈妈,来自热带的活泼爽朗的爸爸,春花亭亭立的姐姐,她可以把书藏在钢琴盖下,和妈妈一起剥着板栗候着晚间电影,又午睡时故意赖床,等爸爸回家时唤起,抱一抱闻闻,“小羊还有奶香味”。她怎么就没有长成一个健康活泼的有些“愚蠢”的少女,而是旁逸斜出,一路奔着爱玲奶奶而去。可到底是不像的,她是个读花间词的女孩子,也是个迷边塞诗,迷得要学吹笛子的少年。

  她是内向的,话极少极少,一双大眼睛冷冷地打量走过去的每一个人。交往的人也简单,无非是家人、同学、老师、文友、东北的远房亲戚,对每个人却都极认真,像是恋爱。她写她有些欣赏的一个老师,开家长会时故意不肯去,等妈妈回来时追着问一句一句套着问他怎么怎么说,真是少女心思。可是淡漠之极,过不两年连人家的联系方式都丢了,这点上她倒有些像张爱玲了,精神洁净,不爱黏糊。连她在文章里总心心念念的天心,多年后再见面,算起来几十年往往回回说过的话不超过一百句。

  可你千万别说她是个“恬淡的女子”,哪会有恬淡女子会对那个冻得只剩毛毡子裹着的大汉呼出的热气的东北有着为赋新词的乡愁。她还好吃,一路从香港、东北吃到美国,马拉糕、潮州包子、糖炒栗子、肠粉、擂沙丸、炒黄豆粉裹蒸汤圆、煎饼果子、三明治巧克力糖、洋葱圈……连她小说里的人物赵宁静的下巴,也是水晶透明的灌汤包,简直是吃货少女的鼻祖。而我到今天还有好些没有吃到呀!

  而我和钟晓阳的结缘也是因为她那部最富盛名的写东北的小说,那时我还是个形式主义的文艺青年,曾经背着这本《春在绿芜中》到沈阳中街上寻找赵宁静的盛京。可我总觉得她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东北,她笔下的东北是她那东北出身的妈妈大户人家小姐回忆里的故乡,我在东北有年,也没听说过火烧炸酱面、碗托凉粉、绿豆丸子、高丽面,更不知道“初春三月遍野是梨树开花,白白黄黄的碎瓣纷纷乱落”。我在的东北现在都是一片灰灰白白的,等到五一一夜梨花杏花开满天时,又会刮起无名目的大风,风里全是粗颗粒的黄沙。我见到的东北女孩,个个都是章子怡的宫二,端的铿锵利落,在烤串炉火星星点点的热络里谈吐像炒黄豆一样噼里啪啦,没有像赵宁静那样会歪在床上读《红楼梦》读到掉眼泪的。

  若说《停车暂借问》是赵宁静的传奇,那么《春在绿芜中》便是钟晓阳一个人的天荒地老,那个藏在书里的少女钟晓阳,那些春天时在生命里暂留之事,有一天你要是模糊了少女时的心思,真要找出来读读,那书里“时光近近地蹲在窗下,缠绵地哭了一会,凄凄泣泣地去了”。就像你若连中学课本上的几句词都记不清了,总会回去翻翻人间词。

  末了,想起当年读钟写她的老师的一段,某天那个男老师正在上课,进来一个与他相熟的男同事,话还来不及说,他就反身从黑板处取了支粉笔,往空中竖了一竖,微微笑着。那男同事也不打话,只把手一伸,随即拿了过去。她说假使把这两位男性换成女性,真是什么情调都破坏尽了。这一场默剧,也是我第一次,懂得男子间同性情谊之优美之妖娆。

  2018.4.14

  长春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九):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读的是钟晓阳的第二本书,此前读她的《停车暂借问》,写读书笔记时,列举了她的全部书目,想一一与之遭逢,还是那句老话,与书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春在绿芜中。读时,春天恰好来到,咧开嘴,对着我笑。又恰好,今天是春分日。一切都刚刚好。泡一壶茶,写下些春日絮语。

  书中诉说了晓阳少年时的情事,是她说的“正是春天在我生命中暂留之事”,少女咿咿呀呀的诉说,一点点地蔓延至春日和煦的阳光下,斑驳的时光在少女身上静静流淌,岁月那仿佛不着的痕迹,细细地被记下,算是缅怀那人事。绿芜中,春逝去,花落水流东。。。。

  习惯使然,每次拿到一本书,会先翻它的序和后记,翻过之后,才会看书得内容。这次读到张大春的序,序中一句话被我记到了日记本上:由于孺慕之情总在生命的差距之上显现,有时是岁月,有时是空间,即使是至亲之人,也要毕现某种命中注定的陌生和隔阂。

  自己深以为然。由此思及了自己曾纠葛的各种情爱。这正好也是少女钟晓阳早已洞悉的,这样的孤独似乎也是我们每个人身受的。

  书内共有十四个篇章,是前传加后传的形式,前传是单纯的少年情事,后传则是春光已逝,在回望中的点滴,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少女晓阳长大之后的心境或是前传主角后来的人生、命运。其中给我们呈现不是单薄的少女形象,而是更丰盈的钟晓阳,像她说的,也算是半部回忆录了。我们看到了岁月的迁徙,人事的无常。我终于对钟晓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读到《大表哥》那篇时,我惊喜地发现了,晓阳笔下的表哥似乎正是《停车暂借问》里爽然的原形。我很高兴,像发现什么宝藏似的。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十):少女情怀总是诗

  “少女情怀总是诗”,这本书便是对此说法的最好诠释。钟晓阳的文字清新、隽永,有时带些淡淡感伤,有时又会冷不丁冒出令人莞尔的句子,或许这能算是一种古典之美。有些张爱玲遗风,甚至有几分《红楼梦》的影子。看起来絮叨琐碎的叙述,偏偏就吸引着你一篇篇读下去,原因恐怕在于,追溯着她的记忆,很多人也会想到自己的过去,青涩的年代已经不再回来了啊。

  作者有很深厚的古文功底,诗词句子信手拈来,在文中的驾驭非常得体,读起来也很舒服。但是跟所有感性的女作家一样,过分细腻也是这本书的缺点之一,似乎有些近于拖沓了,急性子的人估计是比较难接受的。总的来说,钟晓阳的文字还是很令人放松的,而且,她的笔下记录了几十年前的香港生活景象,从社学会的意义上讲也相当有价值。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春在绿芜中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