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互联网进化论》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9-01 04:2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互联网进化论》读后感10篇

  《互联网进化论》是一本由刘锋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互联网进化论》读后感(一):乱七八糟的大杂烩

  这本书是听 罗辑思维,罗振宇推荐的,结果拿到书后有些失望,和期待差距很大。

  名字敢叫“进化论”,内容应该对得起这三个字,可是书中的内容在我看来大部分都是网上的东西堆砌出来的,几乎没有自己深度剖析和理解,仅有的一点分析也是很浅显的,基本都能想到,读完该书没有让我有兴奋感觉,也没有留下值得我深思的东西。

  我是罗辑思维忠实听众,信了罗振宇的推荐,罗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0块,罗胖赔我精神损失费!

  虽然就20块钱,本就是冲着进化论这三个字来的,可是现在的人太浮躁了,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还拿这样的噱头和网上的素材整理整理就拿来出书,或许人家作者本来就想靠这本书给自己的简历里添加点东西罢了。

  我发现当当上竟然全是好评,我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样的人。或许是我要求太高了。

  我推荐 吴军老师浪潮之巅

  詹姆斯·格雷克的 信息简史

  他们二位写的书配的上他们的书名,向牛人致敬!!!

  《互联网进化论》读后感(二):读一读,思考思考

  读《互联网进化论》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看“罗辑思维”,罗胖子对互联网很感兴趣,而且他也确实挺有见解。我也就看过他一集视频,他在那集视频中推荐了这本书。

  互联网进化论,这本书题目说实话起得挺俗的,要不是看罗胖子,直接看到这本书名,我肯定不会有什么兴趣。因为这书名的确就是在告诉你他很懂互联网,给互联网总结出了发展规律,我一般不太喜欢这样的,还是更喜欢隐晦些,这也许是个人喜好吧。

  写写读后感吧,书很薄,也比较浅显易懂,不过,作者也是挺辛苦的,把互联网自出生以来的各种经历都记了下来,从而让作者有所思考,产生了这本书。我个人呢,又比较喜欢总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摄入的信息量太大,导致我们有可能会在信息中迷失掉,就是说,看过了太多信息之后,有可能会感觉什么都没看一样。所以,我们得总结出一点两点来,方便自己记忆

  其实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思考互联网的发展史,给它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就是互联网进化论。在作者看来,互联网未来的进化方向就是一个虚拟大脑,以实际人的大脑的构成来比喻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互联网视觉神经系统

  互联网听觉神经系统

  互联网躯体感觉神经系统

  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

  互联网自主神经系统

  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

  其中,前三个呢,就是传感器、摄像头等一些接入网络的信息采集设备运动神经系统呢,就是打印机等一些办公设备和生产设备等;自主神经系统就是互联网中的不需要人工干预的,自动完成动作,比如信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存储和处理等。

  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了,也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而云计算就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萌芽,以此可以看到未来互联网中,云计算是其核心,所有的接入互联网应用都会接入云计算平台

  那么目前比较火爆移动互联网又是什么呢?移动互联网的侧重在于移动,就是人们可以在移动中接入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的接入方式更多样化,更加方便,有了移动互联网,上网人数和在网上花费时间这些的增长速度很快。它是一种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但是由于这种方式的便捷性,使得它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

  还有物联网呢,物联网算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就是互联网的延伸,使得不光是人能够接入互联网,更加扩大了接入的范围,任何物体都可以接入到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的视觉、听觉、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

  所以,互联网这个概念会越来越大,从刚开始的信息分享,到web2.0,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云计算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正在吞噬着这个世界,未来互联网会越来越深入到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不可或缺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这本书还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罗列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技术等,其实都是在凑字数吧。后面,又总结了互联网进化的9条规律,当然,第一条所谓的连接规律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越来越能够显而易见的就是这个连接,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互联网,人们越来越方便地使用互联网。剩下几个规律都没有这一个这么深刻而且显然了。

  总的来说,还可以,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即宏观细致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的的确确是属于互联网的,它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未来互联网就像是空气一样,是我们生存所无可或却的。而现如今还是互联网的初期阶段,但也确实是高速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时代,我们应该多去思考,也多去行动,在这个时代去做点什么。

  转载请注明,原创自:http://note.zlong.name

  《互联网进化论》读后感(三):科普+科幻

  这是一本“科普+科幻”色彩的非学术论著,作者大量引述与互联网有关的史实,试图勾画出互联网进化的整体脉络展示了作者强大的跨界思考力和想象力

  本书价值在于:基于少量、零散可疑实验数据逻辑依据,作者将互联网和大脑进行对比。虽不能令人信服,但却把我们在灵光一闪中对类似情景的联想(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向前推进了一步,闪烁着东方思考着的智慧光辉

  核心理念包括:一是互联网本体论,类似于凯文凯利的技术本体论,将互联网和人类并列为互相缠绕、共同进化的(类)生命体,遵循自主拓展生存空间、“想要”更多的生命本能

  二是互联网整体论,同样类似凯文凯利提出的“the one”,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流行却相互间割裂的概念整合到互联网中,共同作为“infrastructure of infrastructure”,将社会视为一种“嵌入式系统”结构

  作者声称,其研究目的是把互联网和人脑互为映像,通过对互联网及其进化的研究,破解人脑之谜(逆仿生?反编译?)。

  期待这种非主流声音,能引发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批判和思考。

  《互联网进化论》读后感(四):为了纪念不足一提的碎片

  这的确是一本提供了人类互联网科幻进化有趣思考的书,大致讲了我们人类通过互联网的进化而进化(汗,这ms不是人家主旨吧),网站巨头出现就像是互联网大统一完成“人”的统一一般,人也是有微生物突变进化自然选择统一成型的…

  里面有一小段讲到灵魂分裂,人类在各大网站博客写文章分享情感就如同一次灵魂的分裂。

  那我现在在豆瓣微博微信等等就是灵魂分裂,而我之前在废弃的博客和论坛的灵魂废墟呢(假设我没删除)?那就是灵魂转移后留下的废墟啊,这么一回看,就像看到我死后现在我在豆瓣写下的呢(虽然是不足一提的碎片)

  本来不用写到书评了,为了纪念这次分裂以及终将成为废墟的领域,多占些微不足道空间吧,等待着大蠕动被排除体外的渣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互联网进化论》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