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口号》是一本由马少华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年口号》读后感(一):把100年前口号拿来用是思想懒惰
最近关于日本,闹得轰轰烈烈,于是抵制日货的口号被翻了出来,然而,从甲午战争的时候开始,“抵制日货”这个口号好像已经喊了一百多年了,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口号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喊出这个口号意味着先人已经认识到了两国的较量已经不限于兵刃相见的战场了,而且扩展到了经济领域。本来甲午战争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日本的棉纺织业要挤进中国大陆的市场的企图,清末民初之时中国在政治上陷于分裂,不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护工商业者的权益,此时由民众自发产生的“抵制日货保护国货”有其存在的意义。
读读这百年来的口号吧,读读他们的背景意义,你才能真正知道口号背后的故事,不会生搬硬套了。
《百年口号》读后感(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真是爱极了古人的那些名句。当然,后来的一些耳熟能详的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句子也是不能忘却的回忆。
《百年口号》读后感(三):一切都是耳熟能详的历史。
列强环伺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国脉微弱时,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日本肆掠时,蒋介石提出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那些温故知新的历史啊。深埋心里。
《百年口号》读后感(四):温故知新。
中国自帝制崩溃后,这些“口号”确实是给人以前进的动力——
1921~1930
“中国共产党万岁”
温故知新
《百年口号》读后感(五):口号反应一个时代
列强环伺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国脉微弱时,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日本肆掠时,蒋介石提出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