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是一本由周士渊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一):撬起人生的神奇“支点”——习惯
已经是第二遍读周士渊老师的著作《人生可以美的如此意外》,内心自然也有很多的感悟。
从败至尽头,再无任何可能,到精神抖擞,影响了每个听众的演说家。周士渊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可以美的如此意外的。
对于自己能够获得如此多的人生奇迹,周士渊老师主要有两点感慨:第一点就是自己生命沉沦之际,得到那么多的爱,许多人对周士渊老师深处温暖的双手,如果没有这些爱,周士渊老师是不可能到达今天的!另一点就是被周士渊老师称之为那个撬起自己整个人生的神奇“支点”,如果没有借助这个神奇而又伟大的“支点”,周士渊老师的人生是不可能这么成功的。
作为天之骄子的周士渊老师,有幸在清华读书,毕业后上天再次眷顾他,让他留在清华读书,一直以来深受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影响的他,怎能甘心自己一直在无望的处境中堕落下去,开始了在自己的漫漫长夜中探索自己光明之路。后来周士渊在一本畅销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引导下走向了重生之路,书中详细的阐述的习惯的重要作用,这也让周士渊老师一直以来费尽心思所挖掘的“救命良方”就藏在这里,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词——习惯。同时也周士渊老师前面提到过的那个神奇的“支点”。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词撬起了周士渊老师的人生,让他的人生美的如此意外,让他被誉为研究中国习惯学研究的第一人。
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的一生,坏的习惯自认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作为当代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无论是从学习还是生活上等方面严格用好习惯约束自己,现在的我们大多数人比起周士渊老师来说是幸运的,没有经历过周士渊老师那样坎坷的人生,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生活,爱护自己的生命,人生美的如此意外已不再是奇迹。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二):知必行,行必恒,恒必达
周士渊老师的《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一书在我的内心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可以说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啊,只要好好珍惜、构筑,用心去经营,人生真的可以美得令人意外。
我认为,本书对人生构筑起着极好的引导作用。书分六篇,第一篇作者为我们找出了可以撬动我们整个人生的支点——习惯;第二篇至第四篇分别介绍了应该养成的人生三大好习惯:选择阳光、目中有人、自动自发,即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第五篇介绍了养成人生三大习惯需要的重要品质——毅力;第六篇告诉了我们养成好习惯的九大诀窍。
简言之,这本书为我们介绍了“习惯”的重要性,应该养成的人生三大好习惯,习惯的养成靠什么,养成好习惯的九大诀窍。所以说,书的内容层层递进,连贯紧凑,一气呵成。并且书的表述采用了周老师擅长的演讲的方式,不时的交流互动及亲切的语气好像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的观点也更易于为读者接受。
作为“清华园败得最惨的人”,周老师竟可以创造如此多的奇迹,靠的就是他对习惯的研究和实践。读完本书后,我不禁对“习惯”二字肃然起敬,有了一番不同的认识。原来,幸福、成功根本上都是一个好习惯培养的问题。我现在才认识到,之前对“习惯”二字的认识是肤浅的,更多的是喊在嘴上的口号。正是这本书使我对“习惯”二字的认识“深入骨髓”,可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猛然间发现,自己原来还有如此多的坏毛病要改正,还有如此多的好习惯值得去培养。习惯的培养过程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机械重复,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一个内化过程,是一种由行动引起的精神提升的过程。
当前社会讲究素质教育,讲究弘扬传统美德,素质和美德究其根本不就是习惯的培养吗?比如开车时系安全带,不仅是一种高素质、讲美德的体现,更是一个好习惯。未来的竞争将是习惯的竞争,一个用好习惯武装到牙齿的人可以轻松击败竞争对手,博得成功。
作者在书中力荐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正巧前几天读过,只不过没有按要求一卷反复读一个月,自我修炼进度表也没填。现在终于发现这竟是如此伟大的篇章,日后一定要拿来反复细细品读,从中汲取伟大的智慧。再结合周老师发明的“一分钟傻瓜日记”,每天都为养成几个好习惯努力。双管齐下,定会事半功倍。
另外,本书每篇首页上都有一幅展示清华园美景的照片,让我崇敬、神往,成为其中一员无疑是我的第一大心愿。可是,要想在高考的大军中脱颖而出,难度绝对不亚于日本要回北方四岛。不过,周老师习惯研究的神奇力量让我再一次坚定了“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我要成为一个“知必行,行必恒,恒必达”的人。即使挤不上高考时的独木桥,也要在考研时冲入清华园。目标高总不是坏事,因为“取法乎上,得其中也”。
当然,达到这个目标绝非易事,要培养的好习惯还有很多。但是,按照周老师的指引和诀窍,必定会让习惯的培养之路更平,更直。感谢周老师为我提供了可以复制的高效、简捷的成功方法,我庆幸在人生的紧要处遇到了给我力量的“贵书”——《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
另外,书中有几处文字错误,瑕不掩瑜,现开列如下,希望再印时更完善。
1.第129页,第四段第二行“虽然有时难易觉察”中,“难易”当为“难以”;
2.第138页,倒数第四行中“西红市”的“市”当为“柿”;
3.第142页,末行“但她身上所体现的‘自动自动’”中,后一“自动”当为“自发”;
4.第180页,第五行“我应采哪取几条措施”中,“哪”、“取”倒序。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三):选择阳光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讲演稿文集。作者周士渊是从清华园走出来的大众演说家,习惯研究专家,被誉为积极心理学真正的践行者,书中以他最擅长的形式,讲述他不甘心沉沦在身心的废墟中,最终找到了可持续幸福的诀窍,从而彻底的改写了自己人生轨迹的历程,并接着用这个发现影响了周围的普通人,带给他们职场和生活的幸福。周士渊阅历丰富,经历坎坷,青年时期曾陷入九死一生绝境,肉体和精神几乎化为一片废墟。他曾经是清华园败得最惨的人,如今却被誉为积极心理学真正的践行者,教育专家孙云晓、林格等尊称他为中国习惯研究第一人。作者周士渊老师曾经是一个农村孩子,却在20世纪70年代令人羡慕地考上清华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没有人想到,这个令人羡慕的年轻人,会因为抑郁症在工作一年后不幸灌下一瓶98%的浓硫酸自杀。幸在无数善良人的关爱下,他死而复生,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之后,他在清华大学自强不息校训的激励下,顽强拼搏、艰辛探索,在总结古今中外各种成功理念的基础上,终于找到了一条能使人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反败为胜的成功之道。而凭借这条成功之道,他自己不仅从生命的废墟上重新崛起,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周士渊先生的故事就是奇迹的再现。这本书讲了三个奇迹:生命的奇迹,习惯的奇迹,积极心理学的奇迹。“选择阳光,时时处处可用”,选择了阳光,使他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变自卑为自信。使我们有一种强烈的信念——天生我材必有用!选择阳光对于政府忧虑和烦恼都有很大的帮助。用选择阳光来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帮助我们每个人能度过人生最黑暗的岁月。周士渊先生,这些理论是用自己的亲生经历总结出来的,是对于人生很大的激励。周先生在书中教会我们如何能够快捷有效的培养一个好习惯,这就是——“一分钟傻瓜日记”,乍一听会惹人发笑,但是听了周先生的讲解,我相信或许真的连每天一分钟都用不上,就可以养成很多你所需要的习惯。一分钟傻瓜日记是天天用它来提醒你自己,天天用它来检查你自己,天天用它来监督你自己,久而久之使习惯逐渐养成,也可以使人生也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使人生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靓丽,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成功。习惯养成的最后一个诀窍是“治必行,行必恒,恒必达”。感谢周士渊先生,与我们分享他的经历,他的理论,我相信,本书一定会帮助很多人走向成功,走向幸福,走向美好的人生!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四):好习惯让生活更美好
好习惯让生活更美好
读《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有感
2013年的一天,我在去往北京的火车上,刷微博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我所养成的168个习惯》,立即被这篇文章所深深的吸引、所震憾了我,于是对这篇文章的作者周士渊产生了很强的兴趣,看到他出了新书《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立即购买了二本,一本给了友人,一本自己读。
说实在的,自动自发的写读后感,这是自己的第一次,因为实在是太钦佩周老师了。
让我先大体介绍一下周老师。周士渊,1946年生,他称自己是败得最惨的清华学子,当年,清华毕业留校的25岁的他,不幸陷入绝境,重度的抑郁症几乎让他九死一生,他曾经自杀,喝下了浓度为98%的硫酸,第二天才被送往医院,胃被切除三分之二……但是现在的他,凭着他自己创立的168个习惯,却是一名异常健康与神奇的人——
年近70岁的周老师,身体非常健康,吃得香、睡的快,血压正常,可以做一整天的演讲,可以在66米的泳道游60个来回,可以打完全的劈叉……这是他的身体康健状况;他目前已经出了三本书了,他的演讲已达1000多场,被称为中国习惯研究第一人,目前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很大。
他是怎样做到的,答案就是——习惯!
在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有的也已经开始实行了,比如——
一分钟日记。一分钟日记就是用一分钟的时间来记日记,这好像听起来不可能,但是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日记就是提前准备好一个模板,说是模板其实就是自己事先先准备好一句话,利用手机或电脑的复制功能,在写日记的时候提前复制一下,然后只修改这句话中项目的数字或文字即可,非常方便,而且无形中是对自己的监督,效果很好,且很容易操作。
习惯配方。周士渊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项及缺点,只要认识到之后,针对这个弱点有针对性的制订习惯的配方就可以将其克服。所谓的配方就是不是一个习惯,而是一组习惯。我针对自己的伏案工作的时间很长的特点,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自己制订了一组习惯配方。一是散步,二是揉眼睛,三是早睡早起,四是利用倒计时器,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几个小的习惯给我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让自己一整天都生活的精力充沛,工作得心应手。
当然,还有许多的习惯自己正在培养,自己从书中学到的也不是以上这么几条,但是自己的受益已经很多、很大。
感谢周老师,希望好的习惯让每个人生活过的更好!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五):想要养成好习惯,此书不可不读!
在动车上,花了四个小时,一口气看完了周士渊先生写的《人生可以美的如此意外》,此后又快速翻看了三遍,收获太大,太激动。
周老师大赞!出版人张立红女士大赞。我们常常会为一些励志的视频和书籍所热血沸腾,但总是三天鸡血之后,该干嘛还是干嘛,本质原因在于这些高大上的理念无法落地,缺乏操作性。周老师这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落地问题而生的!在我的视野里,无出其右。
特别是最后一个篇章,讲述了养成习惯的九大诀窍,第一是必要性论证,第二是可行性研究,第三是讲究策略,第四是统筹安排、逐一击破,第五是注重”前三关“,第六是”习惯仿佛一根缆绳“,第七是借东风,第八是”一分钟傻瓜日记“,第九是”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这九大诀窍,其实是从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操作策略三方面来讲述。特别是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常常为人忽略,然而却至关重要,周老师重点论述了这两点,非常到位。
当然,正如书中所言,知道,更要做到,否则,不如不知道。《弟子规》言: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六):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
这是一本迟到了好久的书,以为不会邮寄到我的手中了,但经过长久的等待,它终于还是来了。
作者周士渊,周总理的周,博士的士,渊博的渊。也可以说是周扒皮的周,嬉皮士的士,罪恶深渊的渊。朋友们,看到上面的介绍,你说那个好呢?我想你会毫不犹豫地喜欢第一种。是啊,有一种阳光心态,就连介绍自己都可以选择如此让人神往的介绍,多好啊!本书就是围绕着“阳光心态”来写的一本励志书。
周士渊曾经是重度抑郁,一度想自杀,上吊好几次绳子断掉,跌落地上,被摔得头破血流,然后用头撞墙,喝下浓硫酸,就这样一个人,如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到各个大学演讲,鼓励各校学子勇敢地面对生活。而且要活到120岁,如今六旬老人,轻松劈叉,你能想象得到吗?是什么让一个人有如此改变?心态。本书从始至终都围绕心态告诫我们,好心态,好生活。
热情洋溢的一本书,通篇都在用激情影响着倾听者,人生幸福的支点是什么?是选择阳光,是目中有人,是自动自发,是毅力。有了这些,你的人生怎么能不不精彩?
我喜欢书中作者举出的那些例子,生动,形象,而且切中要害。能为他的观点服务。作为读者,这些故事很多我读过,但再次读来,依然怦然心动。尤其是被作者重新演绎之后。孔子的论语,也能再次拿来所用,而且分析得有理有据,让你不得不佩服。
一个人不仅能自己从困境中走出,让生活精彩纷呈,而且六十岁了,还能把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处事态度与他人分享,影响他人,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我想听他讲座的那些听众,听后,一定会对生活充满希冀,一定会热爱生活。
生活不亏欠我们什么,不要抱怨生活,改变自己,让自己容入到生活中去不,生活是灿烂多彩的。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七):习惯养成的初级入门书
2个小时看完此书,在豆瓣阅读上看的。因为自己以往也看过一些自控力、意志力、习惯养成等方面的书,所以基本上是快速浏览,看到比较新鲜的内容或者可以实操的内容,就会停下来细看,并做标注。
此书的整体逻辑:要想获得幸福,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阳光(善待自己)
2、目中有人(善待他人)
3、自动自发(善待学业和事业)。
前两章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也是很多励志书都会提到的。作者举的一些例子是我们平常也经常听到的。虽然里面有一些些内容对我有启发,但我怀疑,大部分内容听了也就听了,很难对人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并采取行动。
对我有些帮助的是第三部分内容。如何实现“自动自发”,应该“鼓励、赞美”“身教重于言传”“从习惯入手”。作者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讲如何养成好的习惯。首先,要做必要性分析。其次,要做可行性分析。第三,要有策略。策略部分讲了很多点:对己严、对人宽;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统筹安排,逐一击破;要成功突破前三关——前三天、前三个星期、前三个月。
作者最后介绍了“一分钟傻瓜日记”,用于对习惯的提醒和检查。
可作为习惯养成的初级入门书。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八):舞动人生,五动定律:习惯的奇迹
当我看到“曾经喝下98%浓硫酸九死而无一生”的推荐语,我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这确实是一个奇迹,然后我查找了作者周士渊的百度百科简介,乃知道他是因为可怕的重度抑郁症而自寻短见,重伤自己并喝下了这可怕的浓硫酸,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离开了人世,而是奇迹地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奇迹。而另一个奇迹就是他在身心都处于废墟之际遇到了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于是他的生命重发光彩,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于是这本书因此而得名《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意外”两字包涵了多大的奇迹和对生命的感恩啊!而这也是周士渊想教会我们的,生命的奇迹、习惯的奇迹、积极心理学的奇迹!对生命充满希望,让生活充满幸福!
不管他是否是清华园败得最惨的人,但现在他站起来了,他成功了,作为清华人他此时正在践行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用充满赤子之心、激情的心、感恩的心,给我们讲叙了他的奇迹之旅。周士渊老师主要是围绕着三个习惯来教我们怎样面对人生和生活的,第一个是选择阳光、选择快乐,心态决定了一切,假如我们无法端正我们的态度,遇到挫折就自怨自艾,那永远都无法到达远方,所以我们必须拥有选择阳光和快乐的习惯,追求积极向上的状态,选择幸福的生活,这样才能够拥抱阳光,仰望彩虹。
第二个是目中有人、回到人群,其实这个非常容易理解,我们是群居社会的人,所以我们要生活在人群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互相鼓励、互相关爱、互相搀扶,而不是单独奋斗落得遍体鳞伤,关注他人,爱护他人,让我们懂得爱,也在分享爱之中实现人生的意义,让我们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明天!
第三个就是自动自发、坚持不懈,我们不止要把“好”的习惯放在嘴边,我们还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去,真正成为一个“自我管理”非常优秀的人!“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而能勤奋、敬业、忠诚、自觉、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所交付的重托。”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周士渊在书中给我们讲了他的100多个好习惯,例如每天的体育运动、阅读活动、写作活动等等,优秀的习惯是通往幸福的捷径,我们必须破除旧的坏的习惯,在心中植下积极向上的种子。
无限风光在险峰,虽然我们年少,但是长辈的人生体验恰恰弥补了我们这方面的无知,它指导着我们怎样去正视自己,正视自己心中强大的力量,那种超强的感受力,那种幽深的潜力,都在等待我们去开启,就如我看到老先生还能“一字马”的时候,我实在是佩服,毕竟我在体育锻炼这方面远远是不足的。
我觉得书中最好玩的章节就是“一分钟傻瓜日记”,当我们真的能够当那个大智若愚的人时,我们该多么地快乐和幸福。当我们不再耿耿于怀于自身,而是学会感恩、学会把眼神多关注在他人身上,那么我们将获得更多的爱,而对于习惯来说,有时候我们离自己心之所往的幸福只是一个“习惯”的距离,于是我们要养成好习惯,例如书上所说的“五动定律”,起动、百动、自动、恒动、乐动,最开始也许有阻力,但当我们习惯了,也变快乐起来!只要你天天认真地在好的习惯表格里面打勾,坚持不懈,那么我们的人生奇迹,也将不久来临。我爱你,美丽的生活!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九):坚持的力量
如书名一样,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丰富、丰满、美好,但是不是都可以 “美得如此意外”呢,可能不尽然吧。
周士渊老师主要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是一个现代版的绝地而后生的故事。作者从多个侧面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自杀喝下98%的高浓度硫酸到成为一个乐观、上进、进取、健康并影响了很多人的成功人士,这期间周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
这并不是一本自传,更多的是周老师把自己的观察、努力和成效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鼓励每一个读者都能拥有一个“美得如此意外”的人生。除了周老师的故事以外,通过周老师的介绍还有两个人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一个是在清华蹭课的保安,坚守梦想、养成良好的做事和学习习惯,最终登上了梦想的舞台。另一个故事对我们普通人似乎更有启迪意义,这是周老师家的一位钟点工,从不迟到、早退,做事认真仔细,不偷懒,深得主顾们的喜爱,因此钟点工作也被排排的满满的,都争相聘用她。一个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岗位,却因为她的那份坚持和守信,赢得了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在我身边,却少有这样能把一件普通的事做到极致的人,大多都在抱怨、投机取巧、瞒天过海地应付工作,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工作也应付了他。据调查数据显示,人的70%的知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也是说,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的实践成功的将知识转化成了个人能力。记得有人曾说过,只有知识和智慧别人是偷不走的。付出和收获往往会成正比。
周老师也讲述了习惯的重要性,一个小小的习惯如果能长长久久的坚持下去,将是个了不起的大事情。他说到吃枣,他意识到枣对身体的好处后,就坚持和夫人每天吃两个枣,从未间断过,一直坚持了十多年。纵观我自己,还没有一个坚持十多年的习惯,大多都半途而废了。我也常想,如果少年时,我坚持写作;如果年少时,我坚持读书……恐怕会是另一翻天地吧。受到周老师的启发,我也制订了自己的“一分钟日记”,把每天需要做的小事情都量化标注,每天早上用一分钟时间回顾,我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为了监督自己,把这个小划打印出来还贴在了门厅的墙上,每天都检视一下。个人认为,这是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有类似想法的读者也可以试一试,或者就能因此再塑另一个自己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句人人周知的道理,却很少有人愿意付出努力和亲身实践,太多的计划和梦想基本上都处于脑海中,想想而已。比起周老师的曲折人生,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平顺和普通的,正因为这样,才更应该努力,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现在开始,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有开始就不会太晚;今天是你今后日子里最年轻的一天,从今天开始,就是从最年轻的一天开始。
《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读后感(十):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老师为书作序
积极心理学美得意外的注解
周士渊先生的故事就是奇迹的再现。这本书讲了三个奇迹:生命的奇迹,习惯的奇迹,积极心理学的奇迹。
周士渊曾经是一个天之骄子,作为一个四个姐姐后的男孩子,他学习优秀,性格斯文。这样可爱的男孩子小时候会得到怎样的宠爱可想而知。他后来不仅考上了清华大学,而且更令人羡慕的是毕业后留校了。那时的他,人生实在是太美好了。
然而,留校只一年,他便不幸患上了可怕的重度抑郁症,并且下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一天夜里,他在重伤自己之后,灌下了98% 的浓硫酸……他的胃被切除了十分之七,咽喉和肺惨不忍睹。一个人从没得到过并不是最揪心的,最揪心的是得到后又全部失去了。我们知道,后天的盲人比先天的盲人痛苦得多。这时候的周士渊,身体和心灵同时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周士渊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在1971年就懂得塞里格曼1997年才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的齐国英大夫治疗团队,他们用了现在世界各地的积极心理学都在倡导的方法,救活了这个已经没有任何可能的年青生命。多年后,已经判若两人的周士渊笑称自己曾经是清华园败得最惨的人。
看到这里,不禁合书叹息:这样一个败至尽头的人偏偏来自清华,想他如何能够甘心!周士渊在书中提到的清华三宝之一——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开始进入他的骨髓,医生、亲友的爱让这个当时一心求死的年轻人诞生了发自肺腑的感恩心,靠着这份感恩的心,周士渊开启了他的奇迹之路。
周士渊在书中用一颗赤子之心,对他的读者耐心细致地分析了:具备快乐之心和善良之心(他在书中称之为选择阳光、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究竟有多么重要,讲完重要性之后,他又详尽地给出了他自己自强不息、一点点慢慢探索出来的,并且自己亲自一遍遍实践过的,确确实实管用的,同时做起来又一点都没有压力的,能做到有一颗快乐之心和善良之心的绝招。那就是把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培养成为习惯,习惯成自然,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如果成了习惯,快乐之心和善良之心就自然长成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水到渠成的幸福。
周士渊得到了来自我们古代圣贤的智慧:“知必行,行必恒,恒必达”。他在书中合盘托出了他自己养成的100多个习惯,包括每天做体育运动,每天写一点文章,等等,每一个都符合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他现在的人生,比起他美好的青少年时代更美,实现美丽人生是可行的,美丽中国真的正在走向世界。
几年前我曾经和这本书的编辑张立红交流过,了解到她的“好书改变人心”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我很愿意和他们一起搞一些推广阅读、积极阅读的活动。我们常常羡慕有些人竟然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贵人,就像羡慕中百万彩票的人一样,我们知道这样的好运往往轮不到自己头上。但是,我认为大量阅读图书后,每个人一定会遇到一本改变自己命运的“贵书”。
周士渊先生在最不甘心、最痛苦的时刻,也是通过大量阅读来寻找出路,并且终于找到了帮助他改写人生的“贵书”,紧接着他借助中国古语第一经典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悟到,习惯是通往幸福的最佳捷径,并成为中国习惯研究第一人。他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方法用习惯配方来实现,达到了从知道到做到的飞跃。如今他自己呕心沥血写得的《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极有可能成为很多人获得幸福的“贵书”,真诚地希望人们不必在大量阅读后才遇到这本书。
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 彭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