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连接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8-25 04:1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大连接读后感精选10篇

  《大连接》是一本由[美]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0元,页数:33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连接》读后感(一):有点小失望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三度连接”的理论,算是在“六度”之上的创新吧,满心欢喜地找来一阅!今天终于全书看完,值得称道的也就是“三度连接”吧。刚开始看还挺着迷的,觉得走近一个新世界,越看越觉得有点那啥,故弄玄虚,做了好多实验都是不太新鲜的,列了好多数据,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显而易见或是原先已有大家论证过的。三百多字的书自我感觉并无什么干货,把很多常识性的东西理论化,高深化罢了!像“同感”“”同类相聚”等,不说我们在这么多年的与人交往中早深有体会吧,很早以前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早就阐述得特别透彻。还有微笑会传染,肥胖会传染等也类似《水知道答案》中所写的。。。还有高中的时候做英文阅读就知道的“人际压力”。。。但是不得不说,六度弱连接--只能传递信息,而三度强连接能传递行为,这样耳目一新的理论还是特别让人振奋的!本书自是有其创新之处,只是在我看来篇幅需要那么大啊,所以看到后面越心累。。。当然要出书,自然不能像约翰纳什那样27页纸提出一个影响世界的“纳什均衡论”。

  另外本书对于初入研究生的我来说,获得的另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凡事都要系统化,理论化,尽管是常识性的东西也要提炼到理论程度,不能太过感受式,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大大加强学习的!有位老师在给我们做讲座的时候问:“两个人商店衣服,一位表现得特别喜欢那件衣服,另一位则挑三拣四,你们说两位会以怎样的价格获得同样一件衣服?”当时大部分同学回答:表现急切想要的会得付更高的价格....这应该就是想都不要想的吼。。。当然,我也脑洞大开地说:“专卖店里衣服价格不是一样的吗?-_-#结果,绕了一圈老师说,你们得有个有效解释啊!“在竞争关系中,一方表现得过于依赖另一方,那么他将会以更大的代价获得他想要的东西。”记不清原话,大意如此,就是要不断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啊!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

  《大连接》读后感(二):学习有效连接

  对《大连接》我是有点失望的,即使我打分是“推荐”。失望点在于“大”,其实大得不够,连接就够了,真正的大连接,应该超乎社会网络,象阿凡达那样,才算大连接。人与自然,人与历史,这是外,还有向内的连接,人与自我的身体灵魂

  所以也许,正确写法三部曲,否则,浪费了这么个好题目

  这本书,比《影响力》多了社会网络的描述,比《部落》更深化更系统,虽然,在本质上,说的是一回事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这样大规模的连接,互联网改变了世界,进化容易,倒退则很难,虽然,在末日传说里,末日前夕,往往是停电、断网,并不能说那种情况不会出现,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修复也应该很快。

  整本书是积极欢快基调,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我,即使是不好的连接,也要保持连接——这一点恰是我不同意的,虽然可以努力影响别人,促使他们做出改变,但是,改变往往自内心驱动外界的影响固然是有,但并非决定性。如果一个人自己不想改变,即使他处身在良好的连接里,也无效。

  所以我的思考是:有效的连接。怎么建立,怎么存续,怎么去掉不好的连接。

  后一种,并非残忍放弃,而是如同作者提出的另一概念“三度影响力”,以及社会网络的形成,注定了影响力有限。与其改变,不如等他自己觉醒。在时间里,这样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

  三度影响力相比六度分隔理论,是一种进步。长期来,凡谈到社会网络,必谈六度分隔理论,凡谈六度分隔,必以美国总统为例,这样的虚假幻象,不知道迷惑了多少人,事实上,三度影响力都有可能含有水分,不是不积极乐观,而是连接的中心点导致结果——如果一个人自己不上进,身边的人再帮也没有用,再强大的连接,有时也难以发挥效用。尤其是在民主国家里,独裁国家,我们都懂得,强连接足以翻云覆雨指鹿为马。

  然而连接的趋势的确是大连接和超连接。阿凡达上演的时候,还是纯粹科幻,然而今天,无处不在的WIFI,已经很类似阿凡达中的景象了,而照趋势来说,人与自然如果持续断裂,也必然遭到自然的反扑。平衡是一种必然,不可能失衡到天长地久

  镶嵌在社会网络中的人们,一方面是要明白连接的惊人力量,另一方面,我觉得也不需要骇怕,案例中给出的数据、情况都是群体性的,但针对个体,总有差异,而如果要想成为那个例外的个体,还是可以修炼的。

  大数据时代的大连接,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但是连接如果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有时候是要抽身退出一下,清醒地观照世界。

  每章中的“大连接洞察”都值得再三琢磨,在读这本书之前的昨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离开群体工作环境已经一年多,我觉得差异最大的,就是我现在考虑问题大多是通过网络的虚拟环境,比如通过IM和秋叶朋友交换意见,而由于我们在某些方面趋同,有时候可能不太接触到很不同的意见,在群体工作环境中,比如会议培训中,却有机会广泛接触不同的声音,对于思维,也是一种促发。这里面的实质就是团队成员构成的多样化,“取得巨大成功的网络,就是那些小世界特性极为突出的网络。”在看到这个部分时,我觉得豁然开朗,我虽然想到了,但做不到这样精准地描述。

  当然,在另一方面,我的连接,由于时间、身份自由,也有群体工作环境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也需要善加运用和发挥。

  书中另有一处我很欣赏,“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必须先把整个网络图画出来”。用MindManager和PersonalBrain都可以做出整个网络图,这种全局思维,往往是制胜的根本

  所以,如果一本书提供一个大连接的全局视图,即使有瑕疵,也还是值得推荐的。

  《大连接》读后感(三):项羽是一个人在战斗

  二千多年后的今天的人们,无论是说楚汉传奇,还是楚汉争霸,无非都是将刘邦与项羽两个人灭秦前后的合作,斗争,并最后决战的过程细节来龙去脉展现出来。

  透过编剧导演演员艺术表现,以及他们跌宕起伏剧情的故弄玄虚,我们真正应该看到的是刘邦与项羽周边人脉关系方面的巨大差异。

  美国一位哈佛的教授尼古拉斯与加州大学教授詹姆斯合作完成了一本书,英文名为<connected>. 有好事者引进到中国,译为《大连接》。

  这本书中居然揭示了困扰中国史学家的一个巨大困惑,也是中国历史上争议至今没有结果的一个论题:刘邦是如何打败项羽,一蹴而成就500多年统治的汉朝?

  原来刘邦秉持的核心,本质,根基理念是:时势造英雄

  而项羽骨子里的思想观念文化基石是:英雄造时势。

  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命战略就是促成刘邦得天下,项羽无颜江东的历史事实

  《大连接》这本书中把这个秘密揭示出来依靠的是两个学者基础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以三度影响力为主要脉络

  第一度影响力就是你与你的朋友之间的互动

  第二度影响力就是你的朋友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彼此互动。

  第三度影响力就是他们的朋友与认识的朋友之间的来往交流和互动。

  不要小看了这些互动,如果你有3-5个朋友,你与他们之间的互动一天就有可能多达1000次,他们每人再有3-5个朋友,那就已经是百万量级的互动了,还有第三层呢,就是十亿规模的互动,都是细节,都是细微之处,都是类似眼神,举手,投足,遛狗,口哨这样的互动,亿为单位的互动形成洪流,推动了时代,奠定了时势。而刘邦就是这些时势造就出来的一个人,他顺势,借势,运势,从而得势。这些都不是揣测,在历史的尘埃中都有点滴为证。无论是樊哙,还是萧何,无论是张良还是韩信,都是他的一度影响力,而这些一度影响力的人进一步扩展成就了第二度影响力。哈佛教授得出了结论:三度影响力之内推动人们的行为,从而形成一股势力。六度影响力以内形成舆论,以信息洪流的形式冲击了社会,打上了时势画卷底色。因此,刘邦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再看项羽,不用多说了吧。他的一度影响力的数量质量都不如刘邦,尽管在复仇,灭秦的大潮汹涌中也成就了一番事业,却在秦灭后失去了凝聚周围人的核心影响力。在一度影响力上就显现出疲态,并进一步导致人才流失,战略失当,战术失利,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境地。项羽,那真就是一个人在战斗啊!

  《大连接》这本书还真不是一本互联网的书。别一看连接,就以为是链接。这是完全的两个意思比较妥当的译法应该是《大人脉》。意思是,你的一生还真不是命运决定的,当然也不是你一个人的本事就能够定了的。父母并不靠谱,真正出门在外,还是靠朋友。朋友就是你的一度影响力。他们如果发胖,你的体重也不会合格;他们如果吸烟,你也难以自善其身;他们如果定期每年体检,你也差不多会光顾体检中心;他们的人生态快乐,你就不会太忧愁;他们的家庭幸福,你也差不多有一个小康的家;他们如果财富自由,你也不会差太多……等等吧!

  不过,今天的互联网让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快速,快到都来不及看清楚,到最后,大家在网络上的行为还是停留在三度影响力之间,比如人人网,开心网,大家更加关心的还是自己认识的人在哪里吃饭,看了什么电影,读了什么图书,到哪里去旅游了。

  《大人脉》一书中的第六章的标题就是众口铄金胜过一言九鼎。这意思就是众口成就的是时势,而一言九鼎不过是英雄的嚣张和乖戾。项羽以为自己登高一呼,振臂一挥,就能够成就大势了,而此时,刘邦却被身边众人推举着,推动着,推进着,顺势而为,被时势早就而成后人眼中的英雄!

  再看马云成就阿里巴巴集团,并随身边18位核心创始人一同马不停蹄,先是弄出个淘宝网,接着就是顺势而成支付宝,并渐成气候。因为,他是顺势,运势,接着就是借势而成的啊!那才叫时势造英雄。其实他本人不过刘邦的痞气,义气脾气的集成而已罢了。

  这本书是人脉迷途指南针,是人际关系加油站,是悟道时势,觉醒时势的宝典,也是顺势,从众,出众出色导航器,带上这本书,沿着刘邦的足迹,顺着哈佛教授的思路,开辟出一条二十一世纪的人脉通路。

  就是这本书,全书三大部分的标题,以及八章的标题与结语的标题------就是如下这段话:

  一切的一和一的一切才能够开启利他与合作的机会,这是符合网络人的天性,通过超连接,开启第二人生,然后作为读者,你将体会到的是你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胖子,你就会变胖,这样的故事并不是虚构,并深刻体会到爱不是动词和名词,而是一个连词。你若微笑,世界将回报以微笑,你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一起镶嵌在巨大的社会网络上,构成你一生的人脉地图,借着这本导航著作,达到人类的现实行为对社会网络发展的强化作用巧妙利用好社会网络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这就是社会人脉网络的形成,发展,以及运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本《大连接》应该是你案头上第一本必须阅读的图书。

  商业阅读导航员:孙路弘

  《大连接》读后感(四):社会网络与完美群体

  y王煜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类也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所以,研究社会性动物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当然,承认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社会性动物是居于群体之中、时刻受到群体强大影响的,承认自己是社会性动物,似乎就意味着人类承认自己并不拥有自由、独立意志,在群体之中会受到心理上的约束。这一观点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有悲观者认为,人类会成为群体思想的牺牲品,或是群体虽然具有智慧,但仅限于简单行为。当面对复杂行为时,群体的智慧并无优势。

  不过也有乐观的人,布鲁斯托大学物理系教授兰·费雪提出:所有的社会性动物都是拥有智慧的,只是在某些情况下,个体被群体思想所操控,丧失了独立判断能力,群体智慧才会变成群体愚蠢

  社会化行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甚至可以说,社会化行为是人类竞争成功最主要的基础。人们在提到生存和进化时,总会提到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有一点不能忽略:同等水平物种竞争的时候,弱者往往会形成关系更紧密的社会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社会网络中,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互联网让这个世界瞬间缩小。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指出: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能够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取得联系。某种意义上,社交网络使人类重新回到了部落时代。

  但六度分隔理论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连接到不代表能够影响到。于是有人对人们在社会网络中的影响力产生兴趣。发现这个新视角的,是哈佛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尼古拉斯在《大连接》中提出三度影响力。毫不夸张地说,三度影响力可以被视为继六度分隔后,社会网络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发现。

  三度影响力是指:我们所做或所说的任何事情,都能影响我们的朋友,我们朋友的朋友。但如果超出三度分隔,我们的影响就逐渐消失。同样,我们也深受三度以内朋友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方面,如促使我们戒烟、减肥;也有不好的方面,如让我们受到孤独情绪的传染等。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保持连接,这一点至关重要。“尽管不好的东西能通过网络传播,但一个密切的个人连接关系的总影响往往是好的。平均而言,每个朋友都会让我们更健康、更快乐。因此,如果我们不想模仿朋友所做的事情,不要断绝与他们的来往,而是要努力影响他们,促使他们做出改变。”

  在一个社交网络里的,很多行为的扩散或者传播,相当于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湖面上,扔下一把石子。每颗石子就相当于一个有某种特征的人,这个人会把他的特征向他的一度、二度、三度好友去扩散出去,相当于涟漪扩散。而且这些特征扩散的时候,中间的涟漪的叠加,就相当于波的叠加。例如,同时受两个二度好友影响的人,他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当于一个一度好友的影响。影响力也会叠加,那么这种时候我们就会得到一系列算法。我只要知道一整群人里面的某些人的特征,不用了解所有人,我就可以把这些特征逐渐递减,扩散到所有人,可以知道任何一个人具备这个特征的可能性。在社交网络的帮助下,我们对人的理解达到一个空前的深度。

  社会网络的发展是未来十年互联网发展的主旋律。虽然目前社交网络的发展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把社交网络的人脉关系搭建起来。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交网络、利用无线互联网、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的整体行为有了全面而细致的了解,也第一次有机会利用群体智能解决好我们社会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借助社交网络和大数据,人们能够借鉴蝗群、蜂群、蚁群等社会性动物的智慧,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

  (本文作者系Frost & Suli-van中国区首席顾问,资深的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

  《大连接》读后感(五):改变了我对社交的看法

  所得:看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社交的一惯看法,以前所厌烦的“人脉”“关系”这些成功学功利油腻词汇竟然能够从一套科学系统的逻辑论述中呈现出来,还很有说服力。看完后,街上看人似乎都能看到一根根线把人连了起来。站在上帝视角看,这一张社会网络是宏大而活跃的,几乎具有着有机体的性质。啊,人类还是有点意思的。

  评价:书中的核心观点就那几个,但是用来诠释的案例实在太多了,怎么看怎么都看不完,略嫌啰嗦……

  书内概要:

  1、人类连接在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上。社会网络是一个有组织的人的群体,这个群体由人、连接关系组成。连接关系和传染等属性决定了社会网络的结构和作用。社会网络能够传播暴力、疾病、情绪、肥胖、戒烟等一切传染物。

  2、强连接引发行为,弱连接传递信息。三度影响力塑造社会网络的强连接,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能影响到我们。弱连接是指社会关系网中与你沟通互动较少的人,弱连接主要传播信息。强连接关系将作为个体的一个个人结合为群体,弱连接关系可以将不同的群体结合为更大的网络社会。

  3、社会网络是古老的基因遗产。根据人类的脑容量推断,人类社会群体的理想规模应该是150人左右,这就是所谓的“邓巴数”。这是人能识别出来、并能够与他们维持稳定、一致关系的人数。

  4、社会网络是一种人类超个体,有着自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机理——结构和功能。人类超个体所做的事情,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能做的。社会网络表现出一种智慧,它可以让个体更有智慧,或者成为对个体智慧的补充。

  《大连接》读后感(六):闲来可以翻一翻

  研究社会网络的书,还不错。

  朋友之间聊聊八卦,用用软件,很快就会将你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你也可能为挚友的至亲付出所有,为至亲的敌人大打出手。敌我关系应该属于所有社会网络构建的基本形态,而本书正是对社会网络进行了颇具意义的研究。

  在互联网时代,连接关系的复杂性更加凸显。而同样是一堆人,为何完成这件事的时候如此顺畅,而在做另外一件事时却可能乱糟糟呢?作者对此总结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网络,并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这是本书的基础理论,也应该是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这就引申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维度:组织以及组织的运作。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理模式,究竟是线性的还是树状的更适合,不仅看要干什么,还得看由谁领导着干。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区分了强连接和弱连接。强连接引发行为,弱连接传递信息。当然,引发行为当然是以信息传递为前提的。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弱连接的信息传递完全可以激发强连接中的行为举动。因此,大连接的副作用或潜在风险显而易见。不过作者对此还是抱有极为乐观的态度。社会网络强大的正能量会迫使人们慢慢构思出风险防范的策略,合作而非对抗是大连接的归宿。作者认为这是由人的基因决定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互联网只是为人类群居群处的习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这类书闲来翻翻还是挺有趣的,开开脑洞。

  《大连接》读后感(七):滴蜡阅读之《大连接》

  月末,月夜。总有这样的景象跃忽眼前。。点点红烛,幽幽光影,一个嘶哑的声音,字字像是从水底每个气泡里丝丝冒出来,“面对残酷的蜡烛吧,艾瑞巴蒂”,笑容,陆离闪烁地皲裂开,沿着嘴角爬行。。。好吧,那是群主坦克。。。 以上文字,有准备PK岛国各种片的编剧同学,聊表心意,拿走不谢。 说正事儿吧,南国游走一周,《大连接》匆匆读完,除张志学教授指点的书单,还要感谢来去七个小时的航程。 不太喜欢作者的文字风格,像是科研报告和生活杂志的混合体,表述意思有各种小回路和断崖式的阅读体验,比如讲个小故事让人渐如其境的时候,文字忽然一转告诉你实际不是那么回事,呵呵,像是开心地撞到玻璃墙。但整本书还是非常有收获的,对社会网络的形成和人与社会网络的互动有了更深的认识。 人类会形成群体网络是进化的结果。人类的基因里有对社会网络结构的偏好。网络中原始的传递因素是情绪,情绪是可以传播的。试想一群原始人或动物,其中一个感到危险的时候,情绪的迅速蔓延以及凝固的群体气氛远快于每个个体间的语言传递。 三度影响力,即我们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超出三度的朋友就影响不到我们了。三度影响力是强连接。传统讲的六度分隔是弱连接。三度影响力属性是传染,引发行为,六度分隔属性是连接,促使信息传递。 社会网络的两大因素,一是连接关系,指谁跟谁相连接,二是“传染物”,可以是快乐、爱、肥胖等等。 看看社会网络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市场参与者寻求避免麻烦的方法,跟一个人寻找不得性病的方法是类似的。重要的是不仅你和谁谁在一起,还包括这些人跟哪些人谁在一起。”。。居然是巴菲特说的,老头儿有意思,除了赚钱开会和卖早餐,估计日子过得挺happy。 个别人的理性行为可以引发群体的非理性行为。对金融危机,人和人的连接方式(结构)和恐慌(传染物)是基础因素。 社会网络是有经济情绪的,决定价格的不仅是价值,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关系也会决定价格。社会压力催生需求,我们对人或事价值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别人怎么看你心仪的人或事。 寻找强连接和弱连接的平衡点,创造小世界网络,保持合作的稳定性和创新需要的多样化。非常牛的例子,把社会网络的连接关系(小世界网络)当做具有价值的抵押物,孟加拉乡村银行,记住个名字,穆罕默德.尤努斯。 社会网络如何决定社会进步,讲了政治话题,国情不同,不做叙述。 最后讲人类行为对社会网络的强化。从持久性讲,人类基因里有利他因素,实际存在的是网络人而非经济人(纯粹以利益为准的理性人)。邓巴数,即150定律,人类智力允许的稳定社会网络人数。 社会网络是有生命的,能记住自己的结构、功能(文化),可以自我复制,每个人是网络里的超个体,通过自己影响别人,通过网络认识自己。 5.28本月阅读任务完成,睡觉去。

  《大连接》读后感(八):“要想知道自己是谁,唯有弄清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本书是湛庐文化七剑中的第5剑,即互联网未来趋势之社会化。说到社会化,其实并不新颖,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深化,作者在六度分隔理论之上提出了三度影响力——社会网络的强连接原则。

  六度分隔理论,仅仅揭示了世界之小,我们可以通过六步与任何一个人相连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对他们产生影响。提到影响力,还是只局限于三度分隔,只有强连接,才能引发行为。

  知道强弱连接的区别(强连接引发行为,弱连接传递信息),会更有效指导我们的行为。比如,如果要减肥,可能会选择让自己的强连接是拥有更为健康的生活习惯的人,以此包围自己。但是要是找工作或者寻找伴侣,兴许弱连接会更有效。

  其次,本书的亮点之二在于第二部分——社会网络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小到包括个人的情绪、亲密关系、健康,大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我们理解了这些因素的传染方式,也就进一步明晰了处理具体类型事物的办法。

  举例来讲,社会网络中的影响有2种机制,行为模仿和行为规范。对于健康的传染,不管是吸烟、肥胖还是自杀,可能传播的不是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念。即使2个人不能通过行为模仿而相互影响,行为规范的影响还是存在。因此,针对有关这类事情的传播现象,无论是想发扬还是想抑制,可能更多的还是需要从观念入手。

  但是公民投票可能就不是这样了。案例显示,那些为实验人员开门并被请求投票的人,实际投票的可能性增加了10%。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对开门人的影响的60%传给了没来开门的那个人。这可能更多的体现了行为的传染性。

  第3个亮点,在于本书很好的回答了“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处于社会网络中心的人与处于外围的人,所得到的连接是不同的。拥有高传递性的人与拥有低传递性的人可能会拥有不一样的生活。在这里摘抄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正是选择的多样性让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社会网络中都居于一个独特的位置。

  《大连接》读后感(九):既然大家连接在一起,没有哪件事儿不跟别人有关。

  就拿相亲来说吧。对于很有素质的现代人来说,“相亲”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觉得这样做就表示他们“很不抢手”了。实际上,相亲没什么不好。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别人介绍而结婚的比例高达68%”!

  我们总是以为情绪或者身材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儿。其实,甚至我们不曾相识的人,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影响。健身也好,戒烟也罢,最好是找几个朋友一起行动。不信,你就试试看。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社会网络也会传播疾病、不良情绪,这样的话,是不是应该切断连接关系?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不!你的朋友找你诉苦,你是躲着呢?还是只做一个倾听者?都不对,你应该成为一个积极的影响者。

  婚姻有益健康。这句话看上去是个因果关系,即便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因果关系也是退避三舍。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可即便是相关关系又如何呢。每个人都有选择结婚或不结婚的自由,但《柳叶刀》上的文章告诉我们:“寡居效应”确实存在。

  在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把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兴趣爱好、甚至宠物加入到我们的社会网络中,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样,我们很多人都会因此而成为“二度朋友”。

  《大连接》是一本让能让很多人受益的书,作者是哈佛的牛人,但人人看得懂。

  《大连接》读后感(十):有点小失望啊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三度连接”的理论,算是在“六度”之上的创新吧,满心欢喜地找来一阅!今天终于全书看完,值得称道的也就是“三度连接”吧。刚开始看还挺着迷的,觉得走近一个新世界,越看越觉得有点那啥,故弄玄虚,做了好多实验都是不太新鲜的,列了好多数据,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显而易见或是原先已有大家论证过的。三百多字的书自我感觉并无什么干货,把很多常识性的东西理论化,高深化罢了!像“同感”“”同类相聚”等,不说我们在这么多年的与人交往中早深有体会吧,很早以前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早就阐述得特别透彻。还有微笑会传染,肥胖会传染等也类似《水知道答案》中所写的。。。还有高中的时候做英文阅读就知道的“人际压力”。。。但是不得不说,六度弱连接--只能传递信息,而三度强连接能传递行为,这样耳目一新的理论还是特别让人振奋的!本书自是有其创新之处,只是在我看来篇幅不需要那么大啊,所以看到后面越心累。。。当然要出书,自然不能像约翰纳什那样27页纸提出一个影响世界的“纳什均衡论”。

  另外本书对于初入研究生的我来说,获得的另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凡事都要系统化,理论化,尽管是常识性的东西也要提炼到理论程度,不能太过感受式,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大大加强学习的!有位老师在给我们做讲座的时候问:“两个人在商店买衣服,一位表现得特别喜欢那件衣服,另一位则挑三拣四,你们说两位会以怎样的价格获得同样一件衣服?”当时大部分同学都回答:表现急切想要的会得付更高的价格....这应该就是想都不要想的吼。。。当然,我也脑洞大开地说:“专卖店里衣服价格不是一样的吗?-_-#结果,绕了一圈老师说,你们得有个有效性解释啊!“在竞争关系中,一方表现得过于依赖另一方,那么他将会以更大的代价获得他想要的东西。”记不清原话,大意如此,就是要不断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啊!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连接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