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宇宙》是一本由[美 ]肖恩·豪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90元,页数:4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威宇宙》读后感(一):漫威:一场盛大的IP景观
漫威宇宙如同一个滚动的巨大的雪球,将神奇四侠,蜘蛛侠,绿巨人,黑寡妇等等一切都吸纳进来,成为世界史上最错综复杂的虚构故事体系,囊括了成千上万个相互关联的角色和插曲。对于连续几代的读者而言,漫威已经成为现代世界一大神话。但是,创造者对于故事和角色的排他性占有欲,人事纷争以及利益纠葛,都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漫威像年久失修的旋转门,有时候推动它就成了一件费劲而且痛苦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破碎的友谊,变节的员工,苦涩的官司和早逝天才的巨浪卷在一起。即便如此,漫威宇宙也没有停下过扩张世界的步伐。
这本书讲的就是漫威的故事,按照历时的顺序,分为五个部分,从漫威杂志创始到泛娱乐帝国,从几个漫画角色到全世界粉丝的共享的内心认同。漫威是怎么做到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已经有了漫画制造服务公司,批量制造漫画书。漫画是能轻松赚钱的好买卖,古德曼就办了新的漫画杂志,最早的漫威刊登的是霹雳火和海王的故事,卖的不错。他们寻找着合适的吸睛主题,一些很棒的画师和编剧像西蒙,斯坦李加盟后,美国队长横空出世,初步搞定了团队和作品风格,以及一些差点破产的八卦故事。
这个部分写的蛮好玩的,把神奇四侠写成爱吵架的英雄,蜘蛛侠写成道德重负下的忧郁少年,非常细致的写了经典的漫威人物们是怎么从一个idea写成故事中的主角的。漫威要求画师要能够构思一个条理清晰的故事,每一个字都要让故事向前推进一步。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是有力的,只要有人用拳头敲桌子,一定要砸的砰砰响,只要有人被打了一拳,就一定要飞上天…
内容要与读者产生羁绊,好的内容是必须的。但是不可避免,主创之间对角色,剧情间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彼此之间的裂缝也在产生,这些都为之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漫威大火,超级英雄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连行业巨头DC都模仿漫威,而霹雳火和美国队长的28年的版权使用期临近尾期,创作者试图将这两位超级英雄夺回自己的手上。漫威夺得独立发行权,不再受DC压制。由于利益纠葛,元老离开,又面临着如何在漫画业不那么景气的时候,拓展市场。
有很多故事,比如蜘蛛侠的恋爱打上了创作者自己的烙印。还有漫威会根据时代的口味来添加新鲜的元素,像是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浪潮兴起,漫威也玩起来科幻,《魔法的黎明》就是那一时期作品。
青春期的漫威年轻气盛,但也充满了成长的烦恼。漫威的核心是超级英雄,所有员工的存在都是为了保证整个宇宙顺利运行。公司扩展,元老纷纷离去,给了公司重创,虽然新鲜血液在不断输入…到资本链条的问题,到IP的过度挖掘,创新模式越来越难启动,股权争夺等等…成长起来的巨人步履维艰。
这本书很长,对于漫威迷来说是好读的。可能是作者是娱乐杂志的编辑,有很多背后故事,娱乐猛料,可以大快朵颐。那么对于非漫威迷来说,这本书还是有些过于冗长了,很想用1.5倍快进来看。漫威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超级英雄到底为什么能这么火,它背后抓住的人的心理和文化符码是什么样的,这些是否是能够复制的。都是漫威模式在文化产业和IP产业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了解漫威的发展历程,在时代变迁下漫威是怎么艰难转型,以应对时代的潮流的,对于了解当前的文化都非常必要。
《漫威宇宙》读后感(二):DC和漫威的相爱相杀
古德曼砍掉漫威的发行渠道后,漫威只能求助于独立新闻公司。而作为DC公司的小弟,为了避免漫威威胁DC公司的霸主地位,独立新闻公司规定漫威只能发行8部作品。这种限制实际上变相地弱化了漫威急速扩张刊物种类的欲望,从而保证了漫威早期的作品的精品化。漫威只用8个刊物,就达到了600万的月销量,而有近30个刊物DC也只有仅仅700万的月销量。
当转投柯蒂斯的发行渠道后,漫威终于彻底摆脱了DC的阴影。古德曼还乘机狠狠地摆了DC一刀,在和DC共同达成提价协议后,漫威偷偷大幅降价,并加大对于经销商的促销措施,这使得漫威迅速占领了经销商的地盘,从而一举超过了DC。古德曼为了显摆自己的能耐,还专门带着自己的员工去DC员工最喜欢去聚餐的餐厅狂欢。
当然除了这些小冲突之外,其实漫威和DC之间没有多少火药味。DC不景气的时候,宣布大裁员,而对于那些投了简历的求职人员,会直接转给漫威,而且在DC一度想彻底离开漫画领域,把旗下的漫画业务卖给漫威。不过当时漫画领域正反垄断的呼声正浓,执掌漫威的舒特最终没敢接下《蝙蝠侠》《超人》等漫画。
从艺术风格而言,古德曼从DC公司那里获得灵感,随即让斯坦·李搞出了《神奇四侠》,而DC也学着漫威的蜘蛛人,再造了超人。漫画圈子实在太小了,如果不彻底脱离漫画圈,那么画师和编剧只能两家之间流动。这种人员之间的水乳交融,最终使得双方相似点越来越多,几乎每一个漫威英雄都会有一个类似的DC与之相对,反之亦然。DC和漫威有的时候,就像是互为镜像的统一体。
《漫威宇宙》读后感(三):在讲求IP和内容的现实世界,这个宇宙得发言
刚读完一部分,已经被MARVEL这些没广播过的故事(秘辛/历史/八卦)迷倒。不得不说,传说就是传说,他所创造的奇迹让人惊赞;传说也不只是传说,尤其在眼下这个讲求超级IP和内容的现实世界……
我猜想作者也是漫威的超级粉丝,不然也不会“连续几十年跟踪观察、与数百名漫威风云人物深度访谈”,把漫威帝国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以及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描写得酣畅淋漓。(PS.除了故事里的大神们,我也跪趴在了作者这位讲故事的高高手的西装裤下——他笔下戏里戏外的各色人物都在呼吸呀~)
在读完1/4的篇章里,书上被我勾画了好多萌点、反省点、启迪点~目前觉得,有这样几条线很亮眼,感觉对大热的“IP”“内容”话题也很有启发:
一、超级英雄的人设
重返宇宙奇点,可以看到好多超级英雄未曾与人道的故事(比如,横空出世的“超级美国人”),看他们怎样被支使着满世界飞……还有,被安排着 “继续死”。(英雄好忙,他们背后还都埋伏了 “后娘”~)
超级英雄慢慢“养成”,他们也走过不少弯路,但每个人设都在尽可能地释放自己的化学能。
二、英雄背后的巨神
在飘着墨香的这个浩瀚的宇宙里,担当亲娘(&后娘)的巨神们并没有多么高深伟岸遥不可及,堪比超级英雄的超强才华和个性下,他们也会偶尔泛点傻气,比如没事喜欢到BOSS办公室吹吹鹅笛。
当然,“斯坦•李大爷依旧是你大爷”,不光是有吹鹅笛的本事,他还有将“演员、编辑、魔术师和马戏团小丑融为一体”(以及给自己加戏)的本领。
天才科比,也不是弗雷德兰笔下只会“顶着两个厚重的眼袋”附和上司的“助理领班”。
当奇普被踢走后,我恍惚看到那个辛苦地用“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体打广告的、善于用眼神震慑别人的古德曼……
狂怒,狂乱,狂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大神们也有不少背后的故事可以说给你听。
三、平行世界,这盘很大的棋是怎么下的
借用科比的话,我们“应该用毒品、战争、新闻、销售、商业的角度来看待漫画”,看待漫威。
无论是戏里交错的故事线,还是戏外绞尽脑汁的英雄主宰们,漫威宇宙里你可以发现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这盘棋是怎么下的?
炫目的故事里,时不时给些答案,每一个都值得好好去品一品。比说,“漫威方法”这个独特的创作模式;比如分布在几个角落里交叉营销、捆绑销售、广告营销的策略;比如,李大爷对粉丝和社群的高瞻远瞩;再比如,致使巨神离开的“主权”问题带给人们的反思……
像书里说的,“漫威宇宙是永无极限的,在这整个宇宙空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存在着某个完整的文明。”
继续读书,看高手接下去的故事(●ˇ∀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