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极简德国史》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25 04:0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极简德国史》读后感10篇

  《极简德国史》是一本由[日]阿部谨也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极简德国史》读后感(一):深入浅出了解德国精神

  享年七十一岁的日本著名历史学家阿部谨也,被誉为“日本西方史研究第一人”。他一生著作丰富,留存《阿部谨也著作集》(全10卷),这些著作不仅是阿部谨也个人价值体现,更对中国读者开阔学术视野,多角度启发思维深度正确认知过往历史有都重要的启发作用意义。阿部谨也虽是日本人,但其学术思想突破种族和国域界限,其《极简德国史——何谓德国特色》一书可以帮助读者握德意志国家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有力地剖析近现代德国的成就过失,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知德国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极简德国史——何谓德国特色》一书中,作者共用十四章的内容,不过三百页,却将德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呈现,不混乱的叙史手法重点分明简洁翔实的文学与史学资料,严格筛选的文献论著,这些因素构成阿部谨也的著作特色。

  若想让自己变得睿智,最好的办法便是多去读历史著作,从前人他国的陨落衰亡里悟出生命的意义所在。基于事实和经得起逻辑推敲的历史著作才是真正有意义存在

  德国处于欧洲绝佳的位置,如同一个个体心脏地带总会拥有更多的机遇挑战曾经强国风云际会的历史演变进程中虽暂时落后于其他欧洲各国,但不可否义,德国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缩影从古至今,德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各领域人才,这些具有人文精神的优秀的佼佼者,为整个人类史留下灿烂可称颂的精神财富

  残酷政治宗教战争苦难的求生存的民族压迫与剥削,所有的外部因素促成德意志民族的不屈及肖武的拼搏精神。个体的苦难并没有被漠视,17-18世纪的德国启蒙思想家提出在今时看来仍有深刻意义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精神。

  经历过重重磨难的德国不断吸取着历史经验教训,在当今的世界格里中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细、专注的大国精神正如康德所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憾人们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样富有生命活力的思想精髓怎会随时光而消散?政权的争夺,宗教信仰的取舍,国土疆域的变迁......所有一切都离不开最根本的“人”。

  跟随作者,读者也可以看到德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德国人性格养成,德国精神的缘起,无论是从史,还是从人类学角度看德国,都值得深入了解。

  《极简德国史》读后感(二):一位日本学者眼中的德国历史

  一直以来我认为以严谨细致代表性的有两个国家,第一个是德国,第二个是日本。可偏偏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犯下了滔天罪行,曾经搅和的全世界人民不得安宁。以近年来的新闻报道来看,德国对于战争的反思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不像另外一个国家死鸭子嘴巴硬,时不时的还抛出个言论来让人闹心的很。不过抛开历史因素,不得不承认若是单论认真谨慎态度,这两个国家还有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一学的。

  说起这本《极简的德国史》,还是很有一番意思的。它讲述的是德国的历史,而作者却日本人阿部谨也。正是因为之前对于这两个国家的认识态度,让我对于这本书的好奇原因大于了它本身的内容。一个日本学者眼中的德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又将如何来讲述德国这个国家的历史?这些还真的是很让人期待的。

  翻开这本书之后才晓得自己之前对于德国这个国家是多么的无知。之前对于德国的认识除了它精细的工业制造之外,可能大多数都来自于那场惨烈的世界大战歌德、舒伯特、俾斯麦、柏林墙这些曾经熟悉名词只是构成德国历史的极小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对于整个德国这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作者阿部谨也在这本书中从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开始讲起,用十五个章节简单全面的讲述德国的发展历史。因为是一部极简国家历史书籍,所以作者虽然详细交代了德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但是并未太执着繁琐复杂的讲述,反倒是尽量的采用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和简洁干练语言让读者对于德国的历史知识了解的更加宽广一些,对于德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看到的更加清晰一些。

  在此书的最后还附有德国史大事年表,以年代划分分别介绍同时期来介绍不同时期德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情况。并且还列出同时期世界上其他重要国家以及人物事件来做对比,更加细致的表述德国历史的发展,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楚明白的做出比较。由此而看,日本人的细心认真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想要对于德国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的大致了解,看这本《极简德国史》应该是足够了。虽然讲述不深,但是涉及面够广,对于德国特色的表现还是十分充分的。

  《极简德国史》读后感(三):德国之所以成为德国

  在今天,德国不仅仅是欧盟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一个国家。仅就领土面积而言,即使是在欧洲,把土耳其计算在内的话,德国排在第7位,排在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法国、西班牙和瑞典之后;在世界范围内来计算,德国的名次就要落在第62名的位置。但没有人会认为德国不是一个大国。与领土面积上的“无可奈何”相比,“德国制造”的名次要靠前得很,德国足球也曾经四次夺得世界杯,确实足以扬眉吐气

  除了足球和啤酒,德国能够让人记得住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那么,德国是什么时候才成为德国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德国的历史来一个梳理。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回走,至少要走到公元843年,才能在欧洲的版图上大致发现一个“雏形”德国的存在。而在日本著名历史学家阿部谨也所作的《极简德国史》中,他把这一年作为了德国历史的开端,认为根据843年签订的《凡尔登条约》而来的东法兰克王国,就是以后德国的雏形。无论是从地理意义上,还是国家认同上,这都是有道理的。

  从东法兰克王国开始,德国的历史开始了一千多年的“跋涉”。中世纪的德国,能够聊以自得的就是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神圣罗马帝国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统治相对比较松散,但毕竟是德国人心目中的“德意志第一帝国”,以至于当1871年,经过数十年间和丹麦、奥地利与法国的战争,一个统一的德国成立时,也只能冠之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名号。但就实际影响力而言,德意志第二帝国才是真正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德国的所有基础——虽然它也直接导致了德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倍加屈辱又导致了纳粹德国的上台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阿部谨也在《极简德国史》中回顾了德国一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虽然名为“极简”,内容上却丝毫不减秩序,能够有条不紊地把重要的历史事实以及人物给逐一清晰介绍,特别是抓住了德国之所以成为德国的那些条件:德国的地理位置、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性格、德国文化等。可见,虽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德国是1871年才出现在欧洲版图上的,但德意志民族的形成还是有相当历史沉淀的。有一个历史沉淀的民族,才确保它站得更笔直的强大内在动力

  在全部章节中,阿部谨也还专门划出了一章,写了所谓“流亡和难民时代”。作者认为,正是因为德国有庇护法这一尊重人权的法律,德国才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当然,这是一个有利也有弊的问题。比如,当代德国的诸多深层次社会问题,就与难民问题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至今也依然在困扰着德国以及德国人民。

  《极简德国史》读后感(四):轻松了解德国

  这本书对于了解德国来说是一本很直观的小册子,有趣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一开始我还在想一个外国人要如何能对一个陌生国家的历史如此了解,并把精要的信息择优提炼出来,这是需要大局意识的。一个国家的转变都是经历了几次巨大的事件,这些事件也不是突然凭空出生的,而是早就已经有了导火索,作者在书中把这些影响了历史的秘密总结出来,让我们了解了德国的来龙去脉

  在看了这位日本学者的研究之后,我发现这种角度反而不同于德国人自己写,这添加了很多客观的因素,也是帮助其他外国人更加简单的去了解德国的历史。只有知道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才能够预测它的未来,在这段历史中有很多规律可循。学历史当然有用,但也要有选择性地球经历了这么长久的演变,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历史都了如指掌,在这样一个快速时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晰的主体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

  历史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兴衰更替文字是人类文明绚烂火花,传承的字符刻在石板之上,把历史的经历绘于石壁,这些经历是给后人精美的隗宝。历史从来都是一面镜子,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都会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历史从来不糊涂。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就历史而言,无论是国家史还是世界史,它都是一部百科全书,都凝聚着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的文明成就与经验智慧

  看了这本书之后也对德国人的性格有了了解,毕竟文化是一直传承下去的,就算有所改变也不会很大。而提到德国就不可能逃过二战那段历史,也正是这段历史让很多人对德国的印象停留在了那段时间。是时候用正确的严管客观的看待这个国家了,不仅仅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有宗教的角度,宗教代表了这些人的信仰。好像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信任宗教,我个人倒是不怎么理解,不过看书中描写它的转变就能知道为什么它能够根深蒂固在一个国家的民心当中。书中还有大事件年表,帮助读者能够随时查阅,这是比较官方的一本书,了解德国史也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极简德国史》读后感(五):德意志的自由

  身为德奥女孩兼历史小白,一下子就被书名吸引了。真正拿到书,才发现它并不是市面流行的戏说历史,而是一本认真严谨、富有人文精神的历史专著。

  对于童年的我而言,德国是犯下二战累累暴行的民族,也是战后真诚反思自身的民族。对于长大的我来说,德国是黑塔利亚里外表严肃认真内心温柔可爱金发青年,是音乐剧《莫扎特》里一生追求自由和自我的白衣男孩。而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以前对德国的设想都没错,德国具有以上种种特性,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形象

  他的血液流淌着日耳曼人的暴力因子,心里充溢着为自由而战的浪漫主义民族观,举止不够成熟,带着些孩子般的脆弱忧郁,有时他会犯错,会悲观厌世,可他总会振作起来,向着解放自我的目标不断前进。

  看德奥音乐剧《莫扎特》时,印象最深的上半场的最后一曲《如何逃离自己的影子》:

  “你要如何逃离自己的影子?

  如何反叛命运

  又要如何冲破桎梏

  如何得到重生

  如果你不曾了解过自己,

  又能向谁寻得答案

  如果你不曾摆脱自己的影子,

  又能如何得到自由?”

  这就是德意志啊,永远那么爱较真,不断反思、推翻、重建,只为找到真正的自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极简德国史》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