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23 04:3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10篇

  《学会提问》是一本由[美] M.尼尔•布朗 / [美] 斯图尔特·基利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学会提问》读后感(一):《学会提问,批判思维指南》 读书笔记

  其实本书还是蛮难读的,有点偏教材书籍嘛,基本框架理论+实践例子结构,理论本身就比较枯燥,例子对本土生长的我来说是比较生僻的,比如很多政策问题我并不是很熟悉,很多角度完全想不到的。很久不读书,此书是今年小目标开篇,能啃下来还是让我非常开心

  这本书主教会了我的是方法论,是怎样在遇到论证的时候不要先盲目的判断,而要科学分析问题的可信度的方法论。

  贯穿这本书的核心是几个关键问题:

  · 什么是结论

  · 理由是什么?

  · 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明确?

  · 什么是假设

  ·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 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 推理中有没有谬误

  · 证据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 有没有替代原因

  · 统计数据有没有骗你?

  ·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 还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只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问问这些关键问题,慢慢就能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了。

  《学会提问》读后感(二):【精读】两本经典图书的系统综述

  之前看过《Critical Thinking》,然后这2天又看了下《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其实我看的都是中文版,但鉴于都是翻译版本的原因,还是直接提出原书的名称,其中前面一本是第9版,后面是第10版,当然前面一本已经有了第10版。

  第二本书还有个副标题“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嗯哼,这样子就彻底挑明了,这2本书都是关于Critical thinking,也就是传说中的批判性思维。

  这2本书的主题相同,但作者背景貌似不太一样,前书作者是哲学出身,后面这本书的作者看介绍似乎有经济学背景。相比较之下,前书的体量更大,内容更多,讲解方面对比深入特别是有“演绎论证”这一部分,其中又包含了“真值函数逻辑”等看上去更加学术的内容,让这本书具有一定的门槛说实话,这部分内容对于数学或者逻辑方面没有什么感知的人读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而后书则相对来讲更加的可读,起码内容没那么多,目测至少少了1/3篇幅,而且尽量没有出现一些比较哲学的概念术语,可以让人比较轻松的看完。

  但毕竟主题都一样,因此后书里面的内容前书基本都有,但前书的内容更加深入,但后书的可读性更高,不会让人感觉枯燥、读不下去。特别是当我看到前书中那貌似数学模型的逻辑预算时,确实得耐心看,否则理解起来真不容易

  在看的过程中,因为我已经看过前书的缘故,所以看后书的速度很快,很多内容都是大概略过,不过当时看完前书就想对这个主题进行一些总结,现在2本书都看过了,就一起汇总吧。

  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指审慎运用一些推理去论证某个断言是否为真。从逻辑的角度看,非真即假,没有中间概念。从质疑的角度看,批判性思维主要就是三个方面:

  1、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思;

  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3、积极主动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因此,批判性思维就需要我们尽量避免不问出处兼收并蓄的“海绵式思维”,而形成披沙拣金式的“淘金式思维”。

  批判性思维有三个基本术语:

  1、断言(Claims):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是检查评估断言以及各断言之间的关系,断言在批判性思维领域和“陈述(Statements)”的概念是相同的。

  2、论题(Issues):当我们在探究断言真假时,就提出了一个“论题”,在概念上可以等同于问题(Question)。论题可以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前者是指是什么、怎么样等描述,后者是指“应不应该”的问题。

  3、论证(Arguments):论证由前提(Premise)和结论(Conclusion)构成。前提也是“理由”用于支持证明结论,但前提不是解释,解释是为了指明某事物的原因、它是如何运作或它是如何制作的。论证不等于说服,说服也不一定借助论证,而且论证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说服手段

  论证是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因素。在逻辑学家看来,好的论证无非就是好的演绎论证和好的非演绎论证,听起来像废话区分如下

  1、好的演绎论证就是前提为真,结论不可能为假。

  2、好的非演绎论证就是前提为真,就进一步提高了结论为真的可能性

  从上述区分可以看出,演绎和非演绎的区别就是:演绎是为了证明结论,非演绎是为了支持结论。

  原则上,任何结论都需要论证,但有些时候前提不一定被表达出来。即有些理由会被刻意或者默认的不表述出来,这被称之为“未表达前提”。通常来讲,这些“未表达的前提”会被表达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或者不想让听众留意的,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欺骗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这些隐藏的东西挖出来补充到论证中,才能明白表达者所陈述的论题到底是真还是假。被隐藏的理由主要分为2大类: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1、价值观假设: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即把某一种价值观凌驾于另一种价值观之上并且想当然或者故意认为这是大家都认同的。

  2、描述性假设:假定对某个事物的看法是大家都认同的,或者认定某个事实是大家都知道和认同的,然后借此证明结论。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过度模糊、歧义、过于抽象、为界定术语等都会导致表达含糊不清,从而让人对论证过程产生质疑。但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防止被别人故意为之,例如那些统计数据、专家、媒体政客等的说辞

  所以,批判性思维其实是一个分析过程,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求我们论证进行评估,一方面是从逻辑上评估:该论证实在证明还是在支持其结论?这是一个有效的演绎论证还是一个较强的非演绎论证?另一个方面是从真假的角度去评估:论证的前提确实为真吗?

  在评估论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逻辑上的错误——当然也可能是故意的欺骗,这些被称之为“谬误”。有些常见的“谬误”,我们可以直接发现,但有些“诡计”却顺从了常人心理行为、思维逻辑,让我们中招。虽然说,我们背诵这些谬误的名词毫无意义,但如果从学习、研究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总结。常见的“思维谬误”如下:

  1、“诉诸人身”,主要有五种:人身攻击(针对缺点)、自相矛盾(针对前后不一致)、因人废言(针对特定境况)、毒化井水(事先诉诸人身,即先批人再论事)、因人纳言(即因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就认同他的观点)。

  2、“生成谬误”,认为某种观念来源历史可以反驳这种观点,有时候某些人身攻击也是如此。

  3、“稻草人”,歪曲、夸大某断言,从而反驳,稻草人比真人更容易击倒。某个政治任务似乎是此中高手

  4、“虚假的两难境地”,极力压缩选项,让人只能在X和Y之间选择,刻意隐藏还有Z的事实,很多专家常用此招。

  5、“完美主义谬误”,要么做的完美无缺,要么干脆不做。

  6、“划界谬误”,在无法划出一条精确界线时,却要求在某个范围内或连续体中找出划界点;通常发生在把模糊概念当成精确概念的时候。有些逻辑学家也把此类情况归为“滑坡论证”。

  7、“滑坡论证”,在缺乏理由时拒绝启动步骤担心这会势不可挡地引起其他步骤,或仅仅因为已经实施了第一步就要继续错误地坚持下去。

  8、“错置举证”,把举证的责任错误地分配争论中的一方。

  9、“乞题”,把正在争议中的断言假定为真,貌似给出论证。

  10、“诉诸情感”:这些内容比较多,比如源自愤怒、威吓、诉诸武力、源自同情、源自妒忌阿谀奉承、使人负疚一厢情愿的思维、同辈压力群体思维的谬误、民族主义等直接激起情感的论证方式,还有些虽不直接激起情感,但和情感诉求有关,包括:合理化、诉诸众人众所周知)、诉诸司空见惯、诉诸传统、相对主义(同时认同两种相对的观点)、主观主义、以错制错、转移注意力(红鲱鱼)/烟幕弹。

  11、其他诸如:暗示、加载问题、闪烁其辞、贬抑、嘲讽、夸张、替代证明、刻板印象光环效应等,甚至粗直语调、委婉语调、视觉形象等都可以作为一种工具

  但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修辞。修辞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力量来进行说服,但修辞本身并没有逻辑的力量,只有具备逻辑力量的论证才能证明或支持一个断言。但我个人感觉,这种纯粹的修辞也可以归为思维的谬误,毕竟可以对我们进行误导,让我们不知不觉的产生情感共鸣、坠入圈套。所以,上述的种种思维谬误,我们在日常的阅读、倾听、交流过程中不妨刻意留意一下,当然也可适当的运用一下影响一下其他人,只要不犯罪、不违法、不引起一些麻烦就好,哈哈。

  此外,这两本书还都对可信度进行了分析,主要是证据层面,包括个人经验、专家、统计数据、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研究报告、甚至个人直觉等,总之对于这些,我们不能偏听。

  前面所言,前书介绍了演绎论证、非演绎论证,用的都是逻辑术语。

  演绎论证重点介绍了范畴逻辑、真值逻辑。范畴逻辑是一种类(或范畴)之间的包含及排除关系,并且介绍了如何用文恩图(venn diagram)对直言三段论进行检验。真值逻辑其实是一种函数逻辑,又称为真值函数逻辑,正如书中所言,这种形式“可以让你从一个崭新的独特角度来了解语言的结构”。书中介绍了一些规则、运算法则等,可怜我在这方面没有天赋,这也间接证明了我逻辑能力不好,呵呵。

  非演绎论证主要有三种: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归纳三段论or统计三段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论证(归纳概括)、基于类比的非演绎论证等。在非演绎论证中,常见的非演绎推理中的谬误主要有仓促概括、以偏概全以及过高估计类比的强度等。在此方面,我们会听到“大数法则”、“赌徒谬误”等耳熟能详的词组。

  在因果方面,常混淆的是因果解释与因果推理。这个在前书中有单独的章节介绍,但后书的介绍比较少。解释用于说明已知的现象,论证用于支持或证明某个断言。但用于解释的语句也可以作为推理的前提或结论。从解释本身来讲,解释只要做到适当就可以,满足解释的目的(物理因果解释、行为因果解释)即可,其充分性只是相对而言,但也不能过于复杂、不一致、与已知理论不相容、不可检验。但归根结底,解释不需要像论证那么考究,只要能够说明问题、满足需要就可以了。在因果推理方面,常见的著名错误是“共同变化,是为因果”以及“在此之后,因是之故”,其根源在于不排除是巧合、潜在原因、混淆因果等。

  批判性思维的结果是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后书即从此入手,最后讲了“得出合理结论”的内容,不同条件、不同的选择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哪个是合理的?前书则继续延续其“哲学”的脸谱,最后讲述道德法律美学等方面的推理,显得更加的高深大气上档次

  总之,养成批判性思维是个人的事情,从我个人角度,我也认为是必须的事情,否则我们就很容易屈从,毕竟我们已经被愚化很久了。看完这两本书,我也总结了一句话,如下:

  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最重要的是碰到一个问题时先扪心自问一下:“这个东西究竟关我屁事?”

  《学会提问》读后感(三):批判性思维是通情达理的人的坚实基础

  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更公正客观的看待问题。

  批判在年龄较小的时候是一种行为习惯,长大后就变成一种思维方式了。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老师就应该刻意加以引导了,我们这代人太缺,希望未来孩子能比我们早独立思考自由选择。

  理科教育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文科教育培养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思维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将思维融入技能里,将会大大地创造财富。

  《学会提问》读后感(四):逻辑在思考中肆意流淌

  刚工作时,非常重逻辑,很多问题都会用各种二元,三元的方式去解答

  一段时间后,发现创造性思维更有用,于是刻意去回避“死板”的逻辑。

  最近,发现自己的逻辑能力弄丢了,正好需要批判的看待产业、看待创业、看待互联网、看待OTT。

  所以就有了这本书的阅读。

  期望逻辑与创造性思维两者融合,肆意流淌。

  好吧,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正题。

  分析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实物。

  都尝试使用此处讲的“道理”:

  找结论,确定结论属性,描述性还是是否性。

  找理由,

  找关系,

  找表意不明,

  找谬误,

  --怎么找,看完总结再总结下。

  《学会提问》读后感(五):证据 + 推理过程 = 结论

  本书认为提问的目的 是 验证 【证据 + 推理过程 = 结论】 这一过程是否有效。

  这本书是向大众讲解 逻辑论证及批判性思维方法在 生活提问中的应用,旨在帮助普罗大众学会如何发掘真相,如何从问题中发觉自己需要的答案的办法,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

  这本书是一本超级好书,四星。对于很多人,它会为其打开一扇门,学会另一种思维方式;书的内容结构与思维方式相仿,非常系统,结构清晰,光看目录就已经知道本书讲的什么,其中内容再进入其中慢慢体会;书中例子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现象,与读者一起分析,操作性极强;有理论基础,书中以非形式逻辑为基础,讲解了正确推理的过程。

  但是本书也有可以更好的地方,虽然教会读者如何提问已经很吊了,但如果能加一些如何发现如何提问的过程的方法,更吊。章节后面帮读者做总结概要笔记;说说如何成书,作者为何懂这个;说说理论依赖,本书的理论基础;说说未来方向,读完此书后,有没有上层或基础的东西可以加深了解。

  作者认为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 在于判定结论的可接受程度或价值大小。他把提问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厘清问题;第二部分是质疑求真;第三部分是推出结论。并抽象了10个关键问题。

  如何提问概要: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事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效力如何?

  有么有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结论?

  《学会提问》读后感(六):独立思考所要避免的四个陷阱

  这本书是《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方法论系列书的一本。当然,学习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是形成更成熟的思考和判断的方式。在这个人人传播、事事热点的年代,能慎思明辨格外重要。于是,我将阅读收获归纳为:独立思考所要避免的四个陷阱。

  模糊的陷阱

  曾在学习外语写作时,有外教指点正式文稿*中忌讳没有证据支持的随意判断,我一边摇头表示自己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一边在心里反思聊天时也会有“某国人个子都不高”、“办签证一直要排长队”等等的话。细思极恐,如果平时口语中不注意,写作时也可能会不经意写下来。

  这就是模糊陷阱的一个例子。如果遇到模棱两可、无理判断或证据不足等情况,就快拉响警报。好好想想,无论自己或他人得出的这个观点或结果,理由是否真实充分呢?切忌先入为主,因为认同该观点或结果,就自己倒推和脑补理由。

  歧义的陷阱

  中文语境相当复杂,往往一字多意,许多时候,正确理解一句话必须将其放入上下文中。缺乏语境和抽象描述等情况下,容易产生歧义。而通常人们又喜欢结合自身情况和经历去做出理解。

  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曾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作何解?下面各种解答:有说“人未曾有过自己的思想”,有反驳“你又不是上帝,凭什么抹杀人类思考的努力”,有说“上帝在监视我们”,还有说“上帝会为我们的成长而露出笑容”……个人最喜欢的一条回答是“我想先弄明白上帝的笑是嘲笑?微笑?冷笑?窃笑?苦笑?”如果抛却其哲学层面的思考和意义,这句话本身是充满歧义的、需要语境来理解的——人类指全体?思考什么?发生在哪个时间年代?哪种笑?还有,到底谁看见了?

  煽情的陷阱

  有一类电视节目,比如寻人节目和调停节目,内容形式往往大同小异,与观众产生共鸣的通常是弱者逻辑,滋生出的判断风险极大。

  煽情的陷阱就是让你因情绪放大而预设立场、忽略事实,受情绪影响而得出不理性的结论。前文中提到的外教还曾建议,正式写作*少用惊叹号和含感情色彩的词语。要让读者赞同文章的论证,别让惊叹号把文章变得戏剧化和充满个人色彩,也别让感情用语淹没文章的主题和逻辑。

  逻辑的陷阱

  书中提及推理的谬误有三种诡计:一、错误假设;二、无关信息;三、证据成立的前提在于结论已经成立。现实中,如果自己逻辑不清晰,常常会被这些诡计绕晕。

  比如,大家也许都知道且当笑话听的一则:某人去买水果要求称一斤苹果,老板称了给他,他却要换成一斤橙,老板拿回苹果、重新称橙递给某人,结果他拿了就走,老板问其收费,他说,“这橙不是我用苹果换的么?”老板有点晕,说“苹果钱你也没给啊!”他答,“苹果不是还给你了么?”大家都笑老板傻,但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情形更复杂、信息更错综的逻辑陷阱,谁能保证自己不变成那个傻老板?

  这个信息超饱和的时代,常常刚刚刷爆朋友圈的热点文章,转眼就被辟谣。我们常常不太提问,是因为觉得文章都看懂了,可其实,这文章是他人的逻辑,所谓看懂,是按着他人的思路去理解记忆了,过程中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特别容易陷入骗局。

  三思而后行,说易行难。遇事不要急于得出结论,先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前提条件是否牢靠?理由论据是否充分?逻辑推理是否严谨?让我们自我告诫不要轻信、不做“乌合之众”、别无意中成为他人手中之枪。训练思维,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 指论文、公函等,不是指文学创作

  《学会提问》读后感(七):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必读

  要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就需要不停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个过程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发现问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快速地理出头绪,发现问题是一个本事,没有足够的意识和对问题的敏感度是不行的;但有了意识和敏感度但因缺乏系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对问题束手无策;即便努力在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强烈的要将这套能力转化为习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件极其“费劲”的事,因为偷懒很容易),去应用实践,到头来方法依旧是方法,而面对纷至沓来的信息,仍然秉持着“海绵式思维”被动接受所有的信息,也完全无益于个人思维的进化成长。

  因此,批判性思维对于是否能发现问题、是否能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拓宽思维,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必须具备的素质。

  《学会提问》读后感(八):学会提问-- 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本书标题是学会提问,书中的章节安排也是按照如何提问来展开的: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作者想谈论什么,希望我们接受他什么结论和观点?

  2)理由是什么: 作者得到这样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他的结论和理由中有没有语义不明确的地方?

  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他是什么背景?代表哪方利益?他的这个理由或者结论需要基于什么前提(假设)下才能成立。

  5)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他的理由能推出他要的结论吗?在说理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花招?包括:

  1.人身攻击谬误:为了反对某人的观点,说某人的品德等其他方面不好。

  2.滑坡谬误:假设某事成立了,则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事件发生,譬如,如果我们同意禁止电视上播放吸烟广告,那么国家可能很快禁止很多其他类似广告。

  3.最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论:因为某个方案不能完美的解决某个问题,就认为不该采用。

  4. 偷换概念:将一个其他含义的词放到他的语境中,给人错觉。

  5.诉诸公众谬误:例如,社会已经对****的价值达成共识。

  6.诉诸权威谬误:中华牙防组织推荐*****。

  7.诉诸感情谬误:通过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让读者或者听众产生感情上的错觉,让人产生同情、气疯、爱国等情感,广告、演说常会应用,常常在***事迹报道会上采用这种方式。

  8.稻草人谬误:树立一个假的靶子来攻击,并且将对方的立场忘这个靶子上转移,便于攻击。

  9.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不是什么就是什么,其实很可能还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

  6)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的直觉、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都值得怀疑,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虽然可信度稍微高一些,但是仍然值得怀疑。自己做研究的时候、应该不断观察和记录,并且用一套程序和规则来指导研究的过程,并且保持开放的心态,记住自己的结果存在局限,仍然有改进的地方。

  7)有没有替代原因:想想还有没有作者提出来的原因之外的原因。

  8)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注意数据的来源、时效、准确等要素,并且对数据展示方式保持警惕,同一组数据通过不同的展示会影响你不同的判断。

  9)有没有重要信息被省略了:作者推销他的观点时常常过分说明好处、优点,而省略忽视缺点,负面影响,在接受之前要问有什么影响吗?

  10)还能得到哪些合理的结论:通过这些描述,作者的结论是唯一的吗?

  文中的一些点:

  1)P16 批判性思维的人需要拥有的主要价值观: 1)自主性 2)好奇心 3) 谦虚 4)以理服人

  2)p14 批判性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取长补短,所以要与别人积极互动

  3)P8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你了解何时提问、怎样提问才能让你判断出信什么、不信什么。

  4)P19 思考时要有明确的目标,一旦思考就要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让我们的思想更加精确

  5)P161 科学研究的特点:1)可验证 2)可控 3)精确性

  6)P208 同一组数据经过不同的展示可能产生欺骗性,需要注意和应用。

  记住几乎任何一个你所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它能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你的思维方式,说服你!

  《学会提问》读后感(九):读后感

  这本书,看的很累,像是一片学术论文,结构非常清晰,但是有些地方太细节化了,导致理解的有些吃力。整体上来说,还是收获颇多。我觉得,如果我没有写过学术论文的话,我看这本书,会更加的吃力,或者根本就看不太明白。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的思维更加的严谨了。这些思维的进步在与人对话的时候最能体现。当他人在进行描述一个事物的时候,我总是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住他语音中的模糊的地方。比如,一个人说“我太穷了”,我就不会简单的认为,他一分钱都没有,因为,不同的人对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百万富翁最后只剩1000元钱的时候,可能觉得自己很穷了,而一个生活在贫民窟的人,可能认为1000元很多。遇到类似的情况,我总是会追问一句“你能描述一下你的穷是什么样吗?”

  严谨的思维,会影响人说话和做事。当我在完成一件工作的时候,比如修一个坏了的电脑,我不会去瞎猜可能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根据故障进行一点点的排查,最终锁定问题的所在。可能很多人也能够这么做,直接凭着一种直觉按照步骤完成电脑的修理,但是我想,和心里面有谱的进行一步步地排查问题,最后修好电脑,想必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毕竟直觉不可能一直都非常准确,但是如果是根据严谨的逻辑进行的,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随着思维的严谨,人说话,做事的底气也会越来越足,越来越自信。

  这种严谨的思维,对于学习、接受新知识,也是很有帮助的。书中介绍了“淘金式学习”和“海绵式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我以前一直处于海绵式的学习方法中,未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学习的效率不高,老是把握不住重点。后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慢慢变成了“淘金式”的学习,虽然还没到形成自觉的习惯地步,但是对于学习新的东西,已经有很大的帮助了。

  真心的感谢这本书,虽然枯燥了一点,但是确实很实用。

  《学会提问》读后感(十):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社交

  《学会提问》是一本引导和开拓我思维的书。

  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曾经有一个疑惑:在建立各种认知的过程中,我们到底是在不断打开新世界,还是通过认知、接受、认定……的一个过程,慢慢形成思维定式?读完之后复又思考,我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探索、认知、接受、认定、打破、再探索……这里是一种循环,更是不断地重建。

  这是一本理论性的书籍,讲批判性思维,但并不枯燥难啃,甚至很吸引我。我跟着作者,从理论到案例分析,再到供练习的例子,一点一点解开了自己在思维上、表达上的一些谜团,理清了一些不清楚的思路、不明确的观点等,更给了我更多的在思维之中进行探索的信心。

  我曾经非常急于掩饰自己的无知,想对大多数人提到的大多数事物都有一定了解,也曾羡慕别人总有自己的观点和喜好,然而一味的掩饰并没有用,我还是随波逐流,盲目仰望,盲目鄙夷。从读《大问题》到《学会提问》,我开始把自己放到一个初始的位置,试图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以新的方式去不断学习。

  《大问题》告诉我,“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学会提问》则在讲,如何去“怀疑”,以批判性思维去思考你固定的观念,或者他人的观点,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观点,进而采取什么行动。

  其中《学会提问》写到“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交活动”,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最急迫的想法就是想要运用到社交之中,运用到与人的交流中去,因此以下内容将从“社交”出发,去发散《学会提问》的心得体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