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数字乌托邦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15 05:3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数字乌托邦经典读后感10篇

  《数字乌托邦》是一本由[美]弗雷德·特纳著作,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94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3-5-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数字乌托邦》读后感(一):社区与后福特主义

  这本书的前面部分让我艰难地读了三遍。

  先是用「字节社」看完了《数字乌托邦》的前四章。一开始是很难接受这种历史类的文风,各种人名机构名、对应的年代等等,看了一遍就忘记了。最终终于找到了阅读方法:把这些关键时间人物事件就像做历史课的笔记一样做成列表。既梳理了逻辑,之后也容易回忆起来。带着这种方法,又从头开始整理了一遍。

  相比纸书,手机屏幕是很难让我集中精力、静下心来好好阅读的(而 Kindle 似乎就可以)。于是才有了「有时候发现,看《数字乌托邦》是灵感来源。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每次开始看,看了一两段,就走神出什么好东西」这种读书笔记……

  纸张上的字是有「节奏感」的,这点的确没错。在我看来「节奏感」就是字结构的松紧。在纸上,笔画多的字看起来更沉重,笔画少的字看起来单薄。这可能印刷墨水渗透的缘故?于是从家里拿来了旧时买了未拆的《数字乌托邦》原书,从头开始看起了第三遍。

  尽管如此,还是没有能力整体的、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反主流文化发展历程。但是对书中无意间提到的一些关键词比较兴趣

  其中一点就是文中讲到WELL这个计算机会议系统的社区性。为何大家都乐于把WELL称为 「社区」?第一个可能是「社区」这个词带来的亲切感,网络工具的社区性则是人在网络上能体验情感上的亲密无间,就像那时返土归田运动所带来的感觉一样。另一种可能则是从WELL的自身特点出发:在WELL上,职业互动个人互动是重叠的);WELL就像一个村子,白天你去找屠夫或铁匠做生意,晚上在本地酒馆或周五晚会上碰到的还是这群邻居

  另外比较感兴趣的是后福特主义:「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终于结束了,布兰德、德·戈伊斯和施瓦茨把反主流文化与控制语言风格(控制论语言风格是什么?)和实践,以及社会理论融合在一起,帮助公司管理成在后福特主义经济塑造和管理其工作生活。」

  后福特主义,就是企业弹性化的生产、行销、管理方式,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环境急速变迁顾客需求和更多元化的市场。在本书中,似乎因反主流文化而流行的后福特主义帮助工人脱离机械劳动苦海冷酷的机械需要被替代为成弹性组织、扁平化市场,呈现更真实的自我。但是就像上学期管理课程中说的,后福特主义仍可能被管理者错误应用,成为一种升级版的控制:不是简单的控制行动,而是控制心灵

  《数字乌托邦》读后感(二):译者后记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一位年轻的美国妈妈买了一套百科全书。翻开一看,就看到了原子弹爆炸图片,她顿时吓坏了。

  这是Fred Turner在《数字乌托邦》里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美国青年担心他们随时会因为受到来自苏联的核子导弹袭击永远告别人世

  那也是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在中国父辈们在那个年代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年轻的乔布斯以及他的同龄人也同样决定要“上山下乡”,发起了“返土归田(Back-to-the-land)”运动。只不过他们所做的决定,都是发于内心——他们不希望去到像政府军队大公司那样的官僚机构去浪费自己青春,成为冰冷的大机器的一部分。

  当年的中国知青几乎人手一本红宝书,而当年的美国“知青”则几乎人手一本《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

  红宝书让许多中国青年浪费了他们宝贵的青春,而《全球概览》则让许多美国青年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可能性

  当红宝书的神话破灭之后,很多人意识到读书才是正道,于是争先恐后的去踩独木桥。《全球概览》在其最鼎盛的时候举办了告别派对,不过其反主流文化的精髓注入了黑客科技创业家的身上,由此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硅谷。

  现在,越来越多国人开始看到了独木桥以外更多的可能性,他们有的开始了新的“上山下乡”的征程,有的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硅谷。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今日之中国青年的处境,与当年的美国嬉皮士一代,竟然如此相似

  叠床架屋的官僚架构,让人窒息的层级制度——这是当年美国嬉皮士所反对的东西。后来也正是很多曾“上山下乡”的嬉皮士,参与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研发创造出他们所认为的一个平等自由世界——赛博空间(cyberspace)。而他们创造的这一切,正在改变世界。

  今日,在中国,我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会不会产生嬉皮士一代?他们又会不会创造出一些能够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技术,从而改变这个国家

  我相信他们已经在做了,也许就在你身边。睁大你的眼睛去看吧,也许那些“不务正业”的学生正在琢磨着一些有可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技术呢。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为了追寻完整的生活和个体,不断地在尝试

  《数字乌托邦》读后感(三):反文化运动作为种子

  1971年6月21日,一本叫做《全球概览》的杂志召开了停刊派对。杂志创办人斯图亚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邀请小丑表演和混搭音乐演奏。他自己身着黑色修士长袍赤脚人群中走来走去。活动中,布兰德拿出两万美元现金。这是《全球概览》出版的收益,布兰德邀请大家上台讲述自己的设想,并可以取用一部分现金去实现它。布兰德宣称,虽然这本一共出版六期的杂志已经停刊,但是这笔钱将会是种子,而种子在这一天已经播下。

  2005年,时任苹果公司CEO的史蒂夫·乔布斯来到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提到,有一本他们一代人圣经《全球概览》,并引用了最后一期封底的题词:“保持饥饿,保持愚蠢(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场演讲非常著名,这句话也一度被认为是乔布斯本人说的。还好,这一次引用提升了很多人刨根问底的兴趣,去追寻那粒种子。

  《数字乌托邦》就是这样一本追根溯源的书。自从乔布斯引用之后,国内出现了不少提及《全球概览》的文章,但是往往材料单薄,其中一些甚至出现了不少错讹。本书的作者弗雷德·特纳 (Fred Turner)是斯坦福大学传播教授,在资料运用上,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到如今的计算机文化,可谓丰富。仅仅认为六十年代孕育的种子,在二十一世纪成长为科技创新的参天大树,这种看法未免太过简化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反而能从大量的细节中,看到一系列事件,以及文化变迁的不同侧面。

  尽管《数字乌托邦》不是布兰德的私人传记,但记录的事件还是围绕他和他身边的一群人。斯图亚特·布兰德出生于五十年代,据他回忆,从童年开始他经历了对核战争恐惧,而青春期又对冷战时代美国强大的军工联合体心存厌恶。先是美苏对峙,后来又是越战,战争与死亡一度是那个时代的底色之一。不管是随波逐流,还是如鱼得水,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在六十年代迅速投入风起云涌的反文化运动。

  建立公社,出版刊物,组织演讲,以及尝试迷幻剂,一代迷茫的年轻人通过这些方式寻找出路。布兰德很快成为了运动的积极分子。那时,建造穹顶建筑的巴克明斯特·富勒,和研究传播的马歇尔·马克卢汉还是青年思想领袖享受着先知般的推崇,而数字技术正在萌芽之中。

  和《全球概览》关系最为紧密的活动恐怕要数公社运动了。不少年轻人在乡村地区成立公社,集体居住,实践他们的政治理念或者宗教信仰。1966年,布兰德意识到可以出版一本书,即是杂志也像邮购目录,为这些散居在美国各地的公社提供工具目录和精神养料。于是,凭借着剪刀、胶水,他和一群志同道合朋友开始编辑第一本《全球概览》。这是一本制作精美的邮购目录,每一本图书、每一个商品都附上图片,编辑撰写的推荐语,和购买方式。乔布斯称之为那个时代的 Google,也确实如此。“全球”二字是名副其实的,它致力于提供一种“全球视角”,第一部分的名字就是“理解完整的系统”。它试图教会一个人,不要成为螺丝钉,而是真正学会建造太阳热水器、记账、搭建帐篷,以及阅读生态学著作或者道德经。“全球”还和一个小小的运动有关。布兰德和朋友们发起了请愿活动,要求政府公开了太空探索拍摄地球全图。当普通人第一次看到这颗星球的全景时,美国和苏联,白人和有色人种,这一切差异显得有点可笑

  尽管如今看来,当年的理想主义活动不乏讽刺意味,例如《数字乌托邦》的作者指出,“遥远”的越战,近在咫尺的有色人种问题,以及蓬勃发展的女权运动,似乎这些事情都没有进入《全球概览》编辑们的视野。之后,一系列运动也随着七十年代的来临而枯萎。越战结束,经济变迁,最重要的是人们已经不再年轻。从第一期收录的98种商品,到最后一期1072种商品,经历六期之后,《全球概览》宣布停刊了。

  然而布兰德们还是那些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开始关注黑客运动,发起家酿计算机俱乐部。1982年,布兰德推出了不成功软件目录杂志,1985年,又和合伙人制作了“全球网络链接”(WELL)。布兰德本人始终不是成功的管理者,他的兴趣多变,除了黑客文化,他还关注太空探索,生态保护。新世纪,他创立了万年钟项目写作了新的书籍,如今还活跃于复活灭绝动物的项目中。但是属于他个人的鼎盛岁月已经早早过去了,这里只剩下一个“如果种子不死”的问题。

  好在,种子发芽了。WELL 项目影响了最为早期的网络文化,在国际互联网出现之前。后来创办《连线》杂志的一批人在“全球”系列的影响下成长起来,九十年代终于变成了互联网创业的弄潮儿。当年被《全球概览》启发的年轻人不仅有乔布斯,还有发明图形界面等一系列技术的施乐帕罗奥托研究中心工程师。发掘意见领袖,把聪明有趣的人混搭在一起,出版(现在是网络版了)文章,后来的《连线》乃至如今还风头正健的TED大会,都能发现一点当年反文化运动的影子。也许最重要的,还是反文化运动影响了一批计算机技术的先驱者,而后来这批人成为了伟大发明家企业家

  那么,可以说如今的数字技术产业是这场运动亲生的孩子么?尽管有的人希望这样认为,仿佛想要发现父亲纹身——他当年也是超酷的。但纵览全书答案却是复杂的。计算机技术并不会从反文化运动中自发生长出来。从一开始,很多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就是在反文化运动不喜的军工联合体实验室里,在拿着巨额国防投资的大学中。而之后,这些受到影响的年轻人,日后的路径,也离不开投资公司、媒体曝光,以及名利效应。更为讽刺的是,个人计算机在七十年代曾经是反体制和个人权利的象征,互联网也寄托了很多人关于平等和自由的理想。然而如今,当年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行业大佬;而最大的“全球概览”——互联网本身,也处于“棱镜门”的阴影之下。

  尽管如此,追溯还是必要的。这粒反文化的种子并不一定能一木成林,然而确构成了当今文化生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全球视角”的思维方式,对信息流动的信仰,这些已经数字文化弄潮儿的基因。对于中国人来说,从邓小平时代“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开始,我们进入数字时代的路径与心态是如此不同。而如今,各种模仿掺杂着本土化的出版物、沙龙也已经太多。《数字乌托邦》的意义不仅是学习历史,也让我们看到那些学来的方法作为传统,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因此,这本书不光是一本过去是怎么回事的书,它确实能回答一些关于未来的问题。

  一财日报2014.1

  《数字乌托邦》读后感(四):我才开始明白为什么要读历史

  最近中大一位即将毕业的历史研究生自杀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评论,简单说明下,我不认同说因为他读的是历史所以才轻生观点。无论是谁,还是要好好地学学历史的。

  《数字乌托邦》这本书,简单来说就是讲述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科技发展简史、思想文化发展简史。科技主要讲数字技术,思想主要是关于反主流文化运动。反主流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 movement),总让我想到非主流文化。但是这两者还是要分清。反主流文化运动也有人叫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精英阶层的青年反对主流文化寻求自我解放的生活方式的革命。这帮人被称为嬉皮士。他们并不是小混混,是受过顶级大学教育的社会精英阶层。他们真的就自发走进乡村,走进森林,去探索开拓一个乌托邦,理想的社会生活社区。最后都失败了,简单地厌恶政治而远离它,只是太天真的想法。但当这批人步入中年,思想成熟起来,慢慢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某些形式把那时候的反主流文化思想保留了下来。

  这其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计算机技术。一开始是个人计算机革命。正如苹果公司著名的广告《1984》,宣扬个人计算机能打破社会生活的至酷解放自我。这正是反主流文化的思想。然后是联网!网络让一切都变得扁平化了。这正是在反主流文化运动之初,打破美国层级严密的政府官僚控制的目标。

  不过整本书并不是美国的计算机科技发展史。它是以关键人物斯图尔特·布兰德为主要线索,讲述反主流文化思想和数字技术怎么相互影响逐步发展。正当性,这个词在书中反复出现。这正是历史评述类书籍应该重点讨论的。为什么会这样,它有什么影响。布兰德编制发行《全球概览》,发表自己的思想观念,后来发行《共同进化》,组建 WELL、GBN,给了人们进行不同行动的正当性。一路看下来,这一系列的发展就是这么顺理成章。而又因为这帮人站在社会的最前沿,有思想、有诉求,使得这些事情是那么的不寻常。

  2014-04-21-杰良

  《数字乌托邦》读后感(五):一门新宗教的诞生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回答。鲁迅先生曾说,同样是一部红楼梦,易学家看到的是经,道学家看到的是淫,才子看到的是缠绵,革命家看到的是排满。落到这本书上,约莫正是这样。

  这是有关英雄与英雄事件的故事。麦克卢汉,巴克敏斯特,恩格尔巴特,尼葛洛庞帝,斯图尔特·布兰德,凯文·凯利,老英雄谢幕,新英雄旋即登场,不变的是激情沸腾的血液,随时准备掀起又一场覆雨翻云。如果你喜《三国》,爱《西游》,看《水浒》,那么你你必能在其中找到与沃兹和乔布斯对应的人物,了解了这些故事,你也必能明白它们对这些当代偶像产生过何其重要的影响。

  它讲述了自二战前后以来的美国科技发展简史、思想文化发展简史与社会生活发展简史。这包括维纳、罗森布鲁斯、毕格罗等与控制论的开拓,范内瓦·布什及其影响下的硅谷,恩格尔巴特所引领的个人计算机革命,由赫尔曼·卡恩开创、皮埃尔·瓦克与和彼得·舒瓦茨在壳牌发扬光大的情景规划法,尼葛洛庞帝及其媒体实验室,以及斯图尔特·布兰德著名的《全球概览》及之后出现的WELL、GBN、《连线》所积极投身参与的反主流文化与赛博文化,前者包括嬉皮士文化、返土归田运动、迷幻摇滚文化,后者包括首次黑客大会梅西大会、黑客大讨论、虚拟社区与赛博空间大探索。

  你还可以把它看作是计算机游戏的真人版前传。现在为大家所熟悉的网络在线游戏,早在近半个世纪前计算机的萌芽期便有了现实版的雏形。一样讲挣取声望,一样讲协作分工,一样讲互动交流,基于兴趣与职业的社区网络成为缔造传奇的纽带。可以说他们构成了计算机游戏的思想、历史与现实基础。

  而如果你打开这本书的目的,仅仅出于消遣,或者略升逼格,聊增八卦谈资,那末我倒真想和你好好聊聊了。

  我把本书的内容称为一门新宗教的诞生史。所谓的赛博文化其实就是一门宗教,也可以名其曰“digitalism”。它看似横空出世,实则渊源可以追溯到初踏美洲大陆的新教徒、先验主义先驱爱默生、梭罗,长期猎人的开拓精神、麦克卢汉等思想巨人的深邃洞见与反主流文化的疾风骤雨早为其播下了萌芽的种子。

  50年前的今天,反主流文化,文化大革命,一东一西,世界性的大狂欢,引得浪漫的法国青年也热血澎湃,宁可不做爱,也要皈依我教。然而尘埃落定之后,天上地下,人鬼殊途,何也?前者为传统的传承,后者为传统的抛弃与割裂,因此前者能够迎来崭新的继承者,后者流毒长久,陷于迷途。

  了解这一点,你就能明白,国人那种异质化了的小聪明,与有所传承的大聪明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面对外来文化,有人固步自封,闭门塞听,有人不假思索,统统拿来主义。国内互联网盛行的“山寨文化”,眼睛紧盯美国,亦步亦趋,一个美国项目刚一出来,千百个山寨项目随即上线,也不管它是否符合中国用户中国国情,总之短平快先借概念圈到钱要紧,落袋为安嘛,管它什么未来不未来。须知美国人的创新也是有传承的,既不了解人家的传统又不屑于自己的传统,人家治痔疮的药你拿来医嗓子疼,没吃死人算你运气。倘若不幸你从书中再总结出什么“美国人创新多是因为他们吃迷幻药”这样的歪理邪说,我只能说,哥们,你该吃药了。

  相较于美国人的行动派,中国多“文人公知”。而文人公知多喜将自己关在深宅大院的书房里,一边品香茗,一边论天下。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此之谓也。看看这本书,想一想《全球》、WELL、《连线》之不易,你便要为某些英雄以一己之力而造就时势的豪气而击节。看过《KONY 2012》这部短片,有人会质疑作者在炒作,我却以为这至少体现了本书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实干精神,真知,实干,与坚持,才有前途。“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这里倒是很应景。

  而我们稀有国宝似的行动派,又颇多出于无奈、功利的选择。支教、志愿者,想必有不少是这种情况,政治镀金,暂时的容身之所,增加阅历以便日后王者回归。这不能怪我们,都是那万恶的大环境。因此当有人说当代青年未老先衰,暮气沉沉,我是不能认同的。我更想说,如果那成了一个时代的特征,那倒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了。和几十年前的人们相比我们少了什么呢?是梦想。也许现在在某一个小公司、小城市、小山村里,有一群有梦想的人,正需要支撑自己信念和方向的指引,打开它好好看看吧。幸福之有意义,在于有梦,梦之甜蜜,不在香车宝马的高富帅,而在唤起内心沉睡的激情,梦开始的地方,未必在北上广深,而在更加广阔的江湖。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居庙堂之高者大可以低眉蹙额指斥某些人某些事的不贤不孝,但我还是建议你们拿起这本书认真看完,然后闭上眼睛扪心自问,你们为创新之树浇过多少水?你们为理想之花的盛开留下了多少净土?

  这是一个新宗教的诞生,我们用不着为它发端于美国而感到羞愧或不爽,更不能对它视而不见拒之千里,相反,我们要拥抱它,并且让它打上我们的烙印,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数字乌托邦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