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谁在时间的彼岸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31 04: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谁在时间的彼岸的读后感10篇

  《谁在时间彼岸》是一本由青衫落拓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5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一):理性感性挣扎

  “鼓起勇气命运作战,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什么?那就是你几乎肯定地知道:你最终不会赢。有时候相爱的人在一起,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坚持走到穷途末路,等到感情消磨光了,无路可回,那样的伤害太大,总得有一个先放手。”

  每一次遗忘,都是旧我某一部分悄然死亡

  “我还是喜欢我理解的那一句:Be cheerful, Strive to be happy.我要你快乐。”

  作者文字让你深陷其中,当我看到上面的那些语句,我是真的很心疼,心疼女主,那种心揪着,十分压抑痛感。不管是感同身受还是跳出来旁观都是一部人物刻画描绘十分丰满作品。虽然文中有写人物设定感觉会有些过,但是艺术来源生活,你怎么会知道没有那样的人那样的事呢。整部感觉女主的爱好像更多,男主是更加理性,所以轻易分开十年,但是最终克服了理性和家庭,也许他也一直在挣扎中吧。不过更喜欢女主的感情,我觉得最终在一起也不一定会幸福,他们直接按还有一个孩子存在,这些是让人无法忘记的。所以,正如文中说,“有时候相爱的人在一起,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也许,思安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完全脱离这些痛苦的人和往事,会更好。

  但是,在爱情面前,谁有能够一直理性呢?在爱情来临前,谁都会认为自己够理性吧,生活总是千奇百怪,有这一万种可能。也许和一个不爱的人生活久了就会有爱,但也许平淡的生活让你乏味;可能和爱的人生活让你向往和幸福,但谁能保证生活中没有矛盾困境?感情迟早会磨光,生活也归于繁琐

  好像真的很难抉择,在没有爱情的时候考虑起来都如此困难,又何况身陷其中的男男女女呢。

  也许,生活和爱情永远处于理性和感性的挣扎中吧。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二):唯有我知你珍贵

  今年伊始,有关成长言情小说电影层数不穷,大家都在”爱与回忆“的这般字眼不能自拔。现今,与诸多娱乐节目一样言情小说亦成了消耗品,这样的现状也使得大多数的言情小说从叙事手法情结编织都浮于表面,而青衫落拓的这部《谁在时间的彼岸》,却宛如一抹暗色,在纷繁浮华中反而凸现。

  《谁在时间的彼岸》可谓是作者青衫落拓的全新代表作,五年的点滴积淀全赴字里行间,无论是文字的遣词造句还是男女主人公的描摹,均是压得低低的内敛,可,句逗之间,竟皆是炽热深情全书行文依旧严谨细致,交错的时间轴写法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渐渐展现极大魅力,缠绕着读者前行欲罢不能

  个人认为,作者对女主投入了甚至比男主更多的心力。女主左思安的出场是淡然甚至普通的,“十分家常舒适打扮,没有化妆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可渐渐的,这个“寻常女子”的轮廓浮出水面,她并不寻常。14岁的品学兼优中学女生被性侵,这个故事开始得并不轻松,甚至让读者背后一凛,由此引发的种种将会如何,不得不引人深读。性侵害给左思安带来的不只有身体上的痛楚心灵上的阴影,还有超乎常人脆弱敏感,这敏感让她能感知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人性之暗。一个人过早经受了非人侵害之后,最平淡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奢侈。左思安一直在追求着,而这又是何其困难?那场黑暗罪恶带来的撕裂让她的家庭分崩离析,让她再难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多年以后,她强迫自己忘却罪恶,也放弃那与那桩罪恶纠缠不开的真爱,却忘不掉那如同漆黑暗夜中点点星光般的温暖,她把“strive to be happy"这句诗纹在颈后。因为,曾有一个人,要她快乐。

  男主高翔,正所谓品貌端正富二代。可活得过于冷静沉稳的他,恐怕又是一个早熟小孩。他出手阔绰温存有礼,让品貌兼优、父母喜欢女友满意;他成熟稳重卓有能力,早早进入家族企业,帮助母亲解决那惹祸的同龄人小舅的事端……直到,他终于爱上一个人。他想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只为给小小的她以安全感。所以,不幸的左思安也是幸运的,因为,这样纯粹无畏的爱,定能治愈一切。

  不得不提一句,陈子瑜这个人物,作者虽然着墨不多,却立体有加。小时候,他因闯祸挨揍之后和高翔在阳台的“避祸”,隐隐呈现出这个最终堕入罪恶的公子哥身上天真烂漫一面。一直活在“分寸”之中高翔又何尝没羡慕过他那浪荡散漫的小舅陈子瑜?同样的,高翔的母亲、父亲以及左思安母亲等人物的塑造,都极具现实感,十分成功。这种成功自然是基于作者对人性的充分了解。正所谓,作者的格局多大,作品的格局就有多大。这部作品对人性、对社会阴暗面、对痛与成长的见微知著的探究,都让它都超脱于一般网络作家的轻与浮。而小说的主旨,撇去现今言情小说流行煽情框架,而是细细讲述一种黑暗、罪恶之下的点点力量与爱,更显弥足珍贵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三):时间的沉淀

  第一次看青衫落拓的文,她的文就和她的笔名一样给我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行文流畅平淡但后劲儿很足,情绪容易就被带入进去。而且她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风格的作者,文字和讲故事的风格的辨识度非常高,在现如今各种言情梗重复被用烂的小说时代,保持独特的风格尤为重要也十分不易。看完这篇文有许多感慨,时间真的是很神奇东西,它的力量在于可以淡化想要忘记的,同样可以凝固想要守护的,就如伤害和爱情。当一切的伤痕随着时间的前行而变得越来越淡,变得微不足道的时候,记忆里的那个人走出幕布和自己渐行渐近,爱情也随着时间的沉淀里愈加浓烈

  十四岁的左思安所经历的远比同龄人要惨烈,痛苦的不是过程而是事件过后的影响,高翔最初是以救赎者的身份出现在左思安面前,他处在一个很矛盾的位置上,在亲情正义较量中不断的自我破解。他尽最大努力阻止他那个偏执耍泼的母亲对左思安一家造成更大的二次伤害,所以他去照顾左思安直到平安生产。左思安是个聪明懂事又敏感的女孩儿,她被迫瞬间长大,因为被伤害被侵犯而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童年爱自己爸爸,很长一段时间左思安心里是带着一种内疚自责的情绪,她想用最简单方式远离那些罪恶的嘴脸,回到原本的那个世界里,只是十四岁的她还不懂成人的世界,成人世界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不是A就是B,就像正因为她的懂事才让她的爸爸离她越来越远,永远也回不到过去。高翔看到左思安心里的彷徨期待,他会带她去远赴西藏去寻找她的爸爸,他会在她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不知不觉间高翔已经成为左思安信任的人,即便高翔是那个元凶的亲人。高翔对左思安的怜惜疼惜逐渐转化成了莫名情愫,对于左思安来讲,高翔带给她温暖和支撑,他是大哥哥也是她第一个喜欢上的人,她会勇敢表白勇敢的逃脱桎梏,她爱他因为他对她好,她放弃他也是想要他好。

  其实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设定很冒险,但是通过作者的笔触讲述出来的故事既沧桑又温暖,就如高翔和左思安兜兜转转的爱情,最后放弃一切也要在一起的爱情,就如左思安的父亲,逃避了那么多年最后走出来,可以去爱自己的女儿正常的生活,过程再悲苦的故事结尾都留给我们以希望。看青衫落拓的文,读者的心绪始终牵引,不看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更不会舍得错过过程中的任何细节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四):很喜欢里面的那首诗

  Go placidly amid the noise and haste,

  and remember what peace there may be in silence.

  As far as possible without surrender

  e on good terms with all persons.

  eak your truth quietly and clearly;

  and listen to others,

  even the dull and ignorant;

  they too have their story.

  Avoid loud and aggressive persons,

  they are vexations to the spirit.

  If you compare yourself with others,

  you may become vain and bitter;

  for always there will be greater and lesser persons

  than yourself.

  Enjoy your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your plans.

  Keep interested in your career,however humble;

  it is a real possession in the changing fortunes of time.

  Exercise caution in your business affairs;

  for the world is full of trickery.

  ut let this not blind you to what virtue there is;

  many persons strive for high ideals;

  and everywhere life is full of heroism.

  e yourself.

  Especially, do not feign affection.

  either be cynical about love;

  for in the face of all aridity and disenchantment it is

  as perennial as the grass.

  Take kindly the counsel of the years,

  gracefully surrendering the things of youth.

  urture strength of spirit to shield you in sudden misfortune.

  ut do not distress yourself with imaginings.

  Many fears are born of fatigue and loneliness.

  eyond a wholesome discipline,

  e gentle with yourself.

  You are a child of the universe,

  o less than the trees and the stars;

  you have a right to be here.

  And whether or not it is clear to you,

  o doubt the universe is unfolding as it should.

  Therefore be at peace with God,

  whatever you conceive Him to be,

  and whatever your labors and aspirations,

  in the noisy confusion of life keep peace with your soul.

  With all its sham, drudgery,and broken dreams,

  it is still a beautiful world.

  e cheerful.

  trive to be happy.

  在喧闹而奔忙的世界中平静地往前走,

  这是多么和平安宁

  你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友好相处

  尽可能不要放弃这种努力和追求

  你要轻轻但却要清晰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

  并且耐心倾听别人含糊甚至烦人的想法

  因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你要远远避开那些吵闹、具有侵略性的人

  他们会使你的精神苦恼

  如果你将自己与他人作比

  那么你将变得既自负又痛苦

  因为这世上永远有着比你强和比你弱的人们。

  你该享受你自己的成就和计划

  保持对你自己的事业的兴趣

  它们不管多么细琐、低下,都是你

  在变化多端的时代能真正拥有的财产。

  在商业事务中你要小心谨慎

  这世上到处都有阴谋和欺骗。

  你也不要让自己对美德视而不见

  世界上有很多人为了崇高的理想在忍饥挨饿

  生活中到处都有英雄主义存在

  你对你自己要诚实

  尤其不要无情装有情

  对爱情不要玩世不恭

  在这干旱、没有希望的土地上

  它是一片四季常青的绿洲。

  你要认真吸取流水年华的经验

  从容地向青春时光告别

  你要培养自己的精神力量

  以抗衡突如其来的不幸的打击

  但你千万不要用想象使自己苦恼、忧伤

  有很多恐惧产生于疲劳和孤独

  除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原则之外

  你要善待你自己

  你和树木、星星一样是这茫茫宇宙的一分子

  你有权利生活在这里

  毫无疑问这世界已经完全为你打开

  不管你于这点是不是很明白

  所以你要与上帝和平相处

  不论你觉得他身在何方

  也不论你作做出何种努力、有什么渴望

  在喧闹、混杂的生活中

  你应该与你的心灵和平相处

  尽管这世上有很多假冒和欺骗

  有很多单调乏味的工作

  和众多破灭的梦幻

  它仍然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记住:你应该努力去追求幸福。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五):殇

  一种近乎诡异的敏感度,渐趋执拗,造成他人的退缩逃避,同时带给自己更多的是不安与恐惧。渴望最简单的幸福,却仿佛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奢求,记忆中抹不去的黑色何时能远离?就那样被迫的承受它像漆黑角落里的老鼠,在那里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咬噬你神经。所有人都有自己艰难苦涩的立场,上演一场温情的戏码,一票难求。。。“嗯,我知道,没关系啊,真没事。”反反复复,告诉每个人,你没事,不用担心,无所谓的,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呵呵,,,不是吧。。。或许角落的老鼠知道,,,可谁又知道它究竟知道不知道呢?命运是捉弄人的,一个约定或一个等待都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个人无法谴责其不公,更没能力去想方设法的改变他,能做的是,被迫无奈的承受,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突然觉得无限的悲哀,被压的无法喘气的时候,更不乏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他们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更是觉得你完全是罪有应得,更甚者,他们会觉得他们比你可是还要可怜百倍千倍,就是这样在你寒冷恐惧到无以复加时泼出浸了毒的汁液,无可奈何,强者更强,只有努力去忘记,拼命不回忆。加倍去成长,才给心灵找到一席之地,好让它不那么痛,好让自己活的人模人样。。。。。。呵呵 就是这么苦逼吧,总之,一切都是我的错,一切都是造化,除了冷漠,除了伪装,只有认命。。。。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六):结局不合理,文笔照例好。

  我读过很多青衫落拓的作品,一直觉得她的文笔和其他言情小说作家不一样,朴实,现实,专业性强。这部小说前面部分的描写,我看的很入迷,然而到了后半部分,我有点迷惑了。不是说写的不好,对人物心理,事件的刻画都很到位,但是这个故事我真的是消化不了。首先,一个18岁的孩子的爱情,在过了13年以后还能如此刻骨铭心吗?别说我不懂爱,剧中有句话说的好,任何感情都经不起时间的消磨。也许会说爱情小说就是把爱情夸大化的,那也就罢了。他们两个人真的能在一起吗?就算他们能忘记之前的事情,那么小孩高飞呢?他是不可能磨灭的。就算是如结尾所说,他去住校读高中,总归有和自己的养父相处的时候吧,左思奇能一直不见吗?最后的关系就是,男主角和自己表弟的妈妈在一起了。不是我狠心,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能成立的情况只有一个:高飞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不幸去世。不然即使他们定居在美国,也不可能和高飞一起生活。这是我的观点。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七):每个人都值得被原谅

  青衫说:“写书是一种低成本体验人生的事”,而这本书是她送给自己的礼物。后来我发现,这也是送给我的礼物。

  我一直是一个相信缘分的人,而且这世上很多奇妙的事情的发生,本身就需要缘分。正如我与这本书的相遇。

  买来它完全是一个意外,为了拿到八月长安的亲笔签名,我在网上一股脑儿买了二熊的几乎全套书籍,而《谁在时间的彼岸》只是为了达到折扣价而附带买来的一本。后来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率先看完了它,才渐渐从追寻名家的阴影中走出来,发现着平凡作者身上的闪光点。

  我记得大概是两个星期之前,我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一直想着要为它写点自己的感触,却总是动不了笔,想等着时间慢慢酝酿。却到今日连书中一些角色的名字都已经忘记的情况下,还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从头至尾,脑海中只有这一句话:每个人都值得被原谅。

  左思安在十四岁时被纨绔子弟陈子瑜强奸,她是书中最大的受害者。一直奉她为女神的刘冠超一家,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桩罪恶的根源。男主高翔因为和他差不多大的小舅子陈子瑜和母亲而被牵扯进来,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也是一个需要承受罪恶的受害者。而双方的母亲,则因为各自的立场,水火不容。

  左思安背上了她十四岁年纪不该有的沉重包袱,陈子瑜在出逃时意外身亡。那个罪恶的象征,左思安内心永远的痛——孩子,却被陈子惠逼迫着留下来当作陈家香火。左思安家破人亡,高翔陷入道德和亲情的两难境地,却还要每日怀着愧疚的心情深深自责,刘冠超开始被左思安疏远,郁郁不欢……故事刚开始的时候,似乎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残酷而悲凉的。

  左思安的父亲无法面对乖巧听话的女儿的现状,而选择远走西藏。作为一个模范的干部,却不是一个值得让人尊敬的父亲。但我想我是理解他的,每个人都不会看着自己心中最美好的事物被人毁灭而无动于衷,更何况这个美好是他从小呵护到现在的女儿。当发现自己对这个恶心的世界真的无能为力的时候,为了不伤害女儿,不伤害自己,逃避或许是他唯一的选择,那不是懦弱,而是对自我的救赎。

  于佳是无法理解思安的,曾经工作是她的全部,到现在即使她将思安当作她的全部,也抵不过那个远走的父亲在她心中的地位。于佳不懂思安对父亲的爱,不懂她对高翔疯狂的爱。而思安对她欠缺情感的最终原因,只是因为她童年时的缺席,也许她在十四岁早熟的思安生活里竭尽全力去弥补她的欠缺,可是她却忘了:有些东西,一旦错过,是无法弥补回来的;有些隔膜,一旦存在,是无法消除的。

  左思安爱上了高翔,高翔也对左思安产生了淡淡的情绪,这一定是除了他们自己意外仍何人都无法理解的事。两个仇深似海的家庭、残酷的事实和已经发生的事,又怎么能容许这样的感情存在?西藏的同生共死,被所有人悲悯或不管不顾时那种不离不弃的陪伴,是思安爱上高翔的开始;事情的真相大白,双方父母的无理取闹,是思安爱上高翔的结束。她去了美国,即使中途高翔去过美国,他们多了一段可以回忆的美好记忆,却也因为高翔的父亲高明那句“任何感情,都经不起消磨”而烟消云散。她固执地以为放弃是对他最好的选择,也是她不愿牺牲他的解脱。而他更像是一个蒙在鼓里偶尔能看见灰暗天空的孩子,无奈且无力改变。

  我想,他们感情最可悲的地方在于,连消磨的机会都没有吧。

  从美国回来的高翔和左思安一别便再也不见,岁月轮转,从思安十四岁发生的那件暴风雨般的事件算起,已整整过了十六年的光阴了。十六年后,思安从美国返国,往日之事早已风轻云淡,她却将那几年的桩桩点点,用自己的双脚度量了另一个春秋。书中始终没有告诉我们她回国的理由,这是读着和高翔的谜,我想也一定是她自己的谜。或许是内心牵念,或许是偶然兴起,或许是云淡风轻之后的感怀,或许只是因为这个过往之地的轻轻召唤,亦或者,没有原因。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待多少时光冲刷耻辱和脆弱,了然真相的左思安除了决定去美国,其实并没有太过反常的举动,她甚至比任何时候都要平静。而整个事情的始作俑者——刘雅琴,也因此而遭受到了自己最爱的弟弟的不理解甚至怨恨,当她说出那句“他以后再也不会理我再也不会叫我姐姐了,即使他吃的穿的都是我辍学打工买给他的”的时候,我忽然无比怜悯这个似乎十恶不赦的大罪人,那一刻我觉得无论她曾把左思安伤害成怎样,这时候的她都是值得被原谅的。因为一个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时间、感情来投入到弟弟身上却不得理解,甚至还不被珍惜的时候,她内心的煎熬,不会比故事的任一个主角少。

  她是罪恶的始作俑者,却也是感情的受害者。

  这就是生活。

  他们的生活,却也是我们的生活。

  平凡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可能没有书中世界的纠葛,却也绝对不比那个世界单纯。我们都自私而理性或感性地为自己活着,经历着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慢慢地串成我们的整个人生。

  平凡而不单纯的我们,现实对我们来说一定是残酷而无可奈何的。我们都有自己要坚持的东西和需要发泄的情绪。我想在这个时候,你、我、他,活着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原谅。

  文:海棠

  作者简介:我是海棠,没有欲望的城市旅行者。

  喜欢普罗旺斯的浪漫和中国的古典。

  喜欢大海的波澜和音乐的舒缓。

  喜欢你。

  愿你我: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八):合上书,我又开始写不负责任的议论文了

  某些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主题一和主题二。

  拿到这本书的情景完全可以诗化,但我懒得做,就是我在书店里挑出来试读然后下单的,哈哈哈-。如果用一般的娱乐的眼光看待这本书,它可能给你带来略微深沉的情感体验(我是个,而带着严肃一些或者愿意动脑筋的态度来读,你又可以在思考中收获一点点东西,尤其是把自己放在类似情境下思考如何抉择、如何做是合适的。

  主题一是分析故事两位主角的线路。

  当爱情遭遇到现实的客观严重的困难、逆势,将会出现如下几种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两人坚持克服困难走到一起,然后开始面对诸如非议、贫困、丧失原本优越物质条件、丧失学业发展机会、家庭的反对、双方父母的关系问题、父母与当事人双方关系、当事人珍视的亲友等等。在逆境中极有可能出现“任何感情都经不住消磨”的现象,破坏两人最早的甜蜜感,“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将只是童话。

  2) 两人分开,该干嘛干嘛,但可能出现当事人精神痛苦,尤其是多年的难以释怀、难以原谅自己、分开而造成的误会、由种种复杂原因导致的难以放下旧情与无法正常开始新的感情、人生事业等重大选择的偏差或随意选择。但也能在可能的情况下换来当事人专注于事业,获得一定成就。

  3) 两人因为某种原因分开,看似该干嘛干嘛,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情况发生一定改变。可能发生的情况:某人发现当初的一些事实,或悟到一些内容,明白当初是大爱真爱,于是回头。而此时两人面对的客观困难已经一定程度减缓,经济独立与个人选择的独立让两人要在一起不再面对极大的损失与逆境。两人最终(重新?)在一起后,更加珍惜感情,“迷信”这是天意、盖亚意识或丘比特的爆菊之箭等怪力乱神的东西,于是真的成为模范夫妻而非“从此幸Y福Y地生活在一起”。这可以说是happy ending的设置了。

  主题二是人的决定很难避免错误、误差或不妥,哪怕当时看来有足够的理由。更客观的讲,人甚至没法证明或确信当时的选择是好的。故事中,高翔爸爸高明还是在关键的时刻做出了影响故事走向的事情,但他在向高翔坦白这件事的时候,却不再确信自己的选择。高明是基于“任何感情都经不住消磨”的观点,把当事两人推开了上面提到的可能1,但在时隔多年,他看来,他并不确定拆散两人是否是绝对好的决定。而我可以注意到,可能1在长时间尺度上会怎样发展,并不能轻易预测,我们看到的只是确定的逆境,而看不到的是两人的性格、观念等变量。究竟这个爱情的方程将会解出什么结果,我们看到的变量实在太少。

  从“人很难做出非常符合客观规律的绝佳选择”这个我目前接受的结论,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想法,即“人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拼不过命运/机缘/客观规律的,人不必非常努力地追求一些东西,无论是更好的名校、更佳的公司等等,人应该服从命运的安排”。而这想法,恰恰是我认为的shit。人的活动不光光是做出选择,而大部分的人类活动,是实践。人会做出选择,是因为,他终将在人生的火车靠近道口时通向某一个方向,否则火车只能停下或者出轨。但我们应当看到,构成人类生活的东西,是人的实践,或者比喻为火车的前行。人即使不能做出最好/适合自己/有利润/让家人满意/不限于上述的选择,也依然需要去努力,去追求,去奋斗,去爱。原因很简单,命运与规律的安排不会帮你完成实践的过程,道闸和轨道不会代替你驱动火车向前开。选择很重要,但你为选择而后悔的话,很可能是因为你后悔当初没有足够认真地分析选择,从而不幸选中了一条小概率的通向艰难困苦的道路。实践,才是更重要的,我们会真的为了自己的不愿作为,而感到后悔。

  主题三是关于逆境、灾难与影响。一个孩子遭遇强暴,后续发生一连串的被刁难,人生的苦痛她恐怕超越了许多许多人。然而,并非越严重的苦难就一定会造成一个人越大的不幸。苦难来自这个客观世界,而不幸,是不幸福,不能够走出苦难,是各种形式的没法让自己快乐。我粗鄙地觉得,经受苦难的程度和人的不幸福感之间,不存在量的线性相关。我们只仅仅注意到了苦难,却没有注意到,人还会遇到帮助、支持甚至爱情,人还会遇到机遇去改变事业,人还有内心的力量。简单地认为苦难就会造成一个人的生活的不幸福,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除了苦难的负面影响本身,苦难还会给人带来正面的变量,而这些变量很多是一个没有经受苦难的人所不会遇到的。这种假说,或许心理学研究中有相关的课题与目前的结论,不过我是懒虫应该不会特地去查阅文献咯~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九):在黑暗中寻找星光

  不得不说,青衫落拓的小说设定为言情有些过于狭隘了,但又不得不承认她的每一部作品,情感的描述尤为真实和动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是抱着消遣的态度,(因为这段时间的迷茫,想要文艺的颓废一把)可故事一开始,就压着人喘不过气。她的写作题材很真实,我会为荏苒父亲的私情而愤怒,会为左思安的遭遇感到愤怒而悲伤(每次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类似的事件,总是会觉得愤怒而无奈),这种深深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的感觉,说实话,我自己并不喜欢,因为常常会有失控的感觉,光看故事的进展很难宣泄这些负面的情绪。但是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爱情,最黑暗的时空里,也是最能发现璀璨星星的时刻。高翔的抚慰,左思安的勇气,还有高飞时不时一副小小大人的面孔,在这段黑暗的人心和流言中,显得尤为珍贵。爱和希望并存,在美国的时光里,高翔和左思安终于享受到正常的生活,爱,信任和承诺,即使分开11年,两个人互相抚慰的守候还是留在彼此的记忆中。看到前面的评论中说,觉得结局唐突,毕竟匆匆11年,改变的有何止沿途的风景。不过这就是小说的力量,它能够延长情感和时空,那么就姑且相信这份温暖,这份希望,这片星光

  《谁在时间的彼岸》读后感(十):给他们沉重又真挚的祝福

  青衫的文字越见圆熟,倒叙、插叙互相交错,回忆与现实交织,随着剧情的深入,让人看得真相之后原来还有真相。悲催的高翔,更悲催的是左思安。姑且不论事故的起因,他们的生活一直被亲人主观地干涉。我很难理解左学军逃避的做法,即使他在后面的十几年用折磨自己的方法活着,也不足以抵消他对左思安甚至对于佳欠缺。我能理解作为妈妈于佳,甚至能理解那个偏执狂陈子慧,就是不能理解左学军这个前14年的慈父。他的做法如此卑劣,把担子都扔给了妻女,根本不配做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至于陈子慧,我已经愤怒得无力了,她就是个病态的人,悲剧也是她种下因。青衫刻画的人物都有血有肉,连着墨不多的陈子瑜都是活灵活现的。就是因为这样的功力,让我们看到现实又沉重的故事。左思安与高翔都是亲情有太多欠缺的孩子,他们彼此靠近即压抑又悸动,我太爱他们在美国的那一段短暂的相爱时光,这是整部小说里唯一的亮点,即使到了结尾,他们再次找到了彼此,但是横在他们之间的阻力依然存在,他们错失的11年依然深感遗憾。左思安,高翔,你们太需要祝福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谁在时间的彼岸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