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很美》是一本由(英)杰夫·戴尔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6.00,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然而,很美》读后感(一):然而,很美~
21:《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作者:杰夫.戴尔~这一本,打开之前,如果你是期待着作者给你呈上一杯浓浓的卡布基诺,带着JAZZ袅袅飘起的香味,那么,肯定让你失望了。如果这杯飘着香的咖啡在你脑海中已经有了形象,那么,这本书里,你可以看着杰夫如何去收拢,咖啡的香、奶的浓、糖的甜,如何回归到一杯原味的苦咖啡,你看着咖啡的水飘散,一杯底飘飘洒洒的咖啡粉末,最后,回归为一颗颗棕黑发亮、坚韧又釉感的小小的豆子~翻译,孔亚雷,翻译,竟然能为书写这么好的序,肯定也是完全沉浸在书里了。这个序,明明是写给杰夫的这本爵士书的,但是,在杰夫的《寻找马洛里》里,你看到了同一顶帽子,你可以原谅这一个突兀,你是因为《然而,很美》去《寻找马洛里》,如果读者先看了不是太精彩的《马洛里》,那,为什么不可以因为这顶精彩的帽子再去寻找帽子下的杰夫.戴尔呢?!孔亚雷一定是喜欢爵士的,否则,怎能那么好地回原书里那么美妙的爵士味道,文字、段落、章节之间的爵士动感~杰夫的这本书,你应该在小酒过后看,稍带点朦胧的亢奋,眼睛划过书的速度,比平时快,字与字,跳出一个个画面,又一个个景象,景象中人物的神情,那么清晰,你想定睛细看,发现,那个景象,是呈现在镜面里的景象,而那要表达的现实,那个现实,要退出镜面稍作转换你才看得清,就像小酒微微的力量,你分不清是酒还是文字,是咖啡还是爵士,然后,又再一次进入杰夫的镜面里~如果你酒量很好,小酒仍很清醒,那么,这本书,连续镜里与镜外的转换,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一点累,或者,会越来越累,也越来越清醒,清醒到有点连续转换的不耐烦~如果一个酒量很差的你,小酒已全醉,那么文字带着你转几次,估计就要晕眩地陷在你自己搭起的软软的美式的大床里、似闻着了浓浓的爵士香味而呼呼过去,然后,带着一个真实又暗黑的梦,醒来~艺术,用艺术来回原,爵士,用爵士的文字来回原,应该是作者的本意~一辆老汽车,爵士的故事,公路,电影~然而,很美~
就像前言或者称为导读里面写的那样
杰夫·戴尔
总是边写边去思考
称之为圣徒也不为过
尽管爵士乐在生命的最初
是无法登入大雅之堂的
或者
而每一个人物
也有生活的描写
关键是
对于不懂音乐的我来说
特别是没有任何爵士乐历史的读者
看这样一本书
就跟读一本小说没啥两样
你也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就是这样
还是杰夫·戴尔的一个杜撰
可是他自己说
他从来都不杜撰
但是
究竟爵士乐是什么
书里没有告诉我们
因为音乐
杰夫戴尔的文字从来不会让他的读者失望。如果说《寻找马洛里》是一本光怪陆离的梦境,那么《然而,很美》就是轻柔的朦胧派老旧默片。其中的爵士音乐恰如其演奏人,有的脆弱犹如娇艳欲滴却摇摇欲坠的花朵,有的狂乱宛若急骤又浑浊的暴雨。
阅读这本书,你会有种在用美书写成的音乐里起舞的冲动。对美的追求和梦想都在你阅读的那一刻得到满足。虽然那仅是一刻,毕竟那是永不可能餍足的冲动。
不同《寻找马洛里》里唯一的主人公与唯一的主线。《然而,很美》是不同的爵士手的故事组成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有公路旅行。那是一段静默、安然的旅程。
我很喜欢里面的句子。对音乐抽象的描写,对人物侧面的刻画。那些闪耀时刻,那些痛苦绝望,那些轻柔爱恋,那些醉生梦死,还有那些看似轻飘的文字【 ’耳朵在哭泣‘,’然而,很美……就像亲吻眼泪。‘】,实则透着柔和的忧伤。
七个爵士传奇乐手,八个独特的故事。
《然而,很美》读后感(四):那种痛并不存在
完全是冲着文字来的。开篇非常惊艳。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像小孩子吃蛋糕,掉了一小块都要捡起来,重新塞到嘴里。
但吃到后面,就腻了。
我一度认为是吃饱了,需要缓缓。直到我在书里看到这样一个句子,我就想明白了。他这么写到——那种痛并不存在。他只是恰好有那种声音。
他说的是音乐,我想到的是他自己的文字。
杰夫戴尔的文字,就像他所描述的这种音乐一样。文字精致,比喻漂亮,意象惊艳。这让我想起以前看一个教写作的人说,要写出好的比喻很难,她也不知道怎么教。只能靠多揣摩多练习。练习?啊哈?练习。啊哈。后来我再看这位老师自己写的东西,我也就知道,勤奋固然有用,但是……就像恋爱,千百次撩妹,也不及一次走心。
这本书里,最击中人心的是第一篇。关于军队里的文字。关于威权。关于种族。或者最原始的,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利用地位上暂时的阶层高低,进行压榨。“小心点,警察示意说,他喜欢故意说得很慢,以显得威慑。”“以前,羞辱莱斯特就能让他满足,现在要毁了他才行。”“不管你有多么强壮,军队都能把你打倒——但对于柔弱,军队却无能为力,因为它完全废除了抵抗的概念,而武力要靠这一概念才能存在。”
奇怪,这些文字,没有一个用了意象。没有一个用了比喻。但是跟遍布全书的惊艳意象相比,这一段比什么都有力。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了:这未必是杰夫戴尔的问题。而是作为读者的我的问题。
也许文字里的那些痛,是存在的。只是我不再孤独,所以已经感受不到。
《然而,很美》读后感(五):就像亲吻眼泪
我是在看完前言之后决定借这本书,把它带回去看的。因为我曾经只冲着书名或者封面就抱回去太多我根本看不进去的书。而且有一点是,我看书从来、从来都不喜欢看前言的,尤其那前言不是作者而是译者的,我甚至觉得绝大多数作者的前言也流于啰嗦。我不喜欢被一个人以精炼的语言告诉我,跟我剧透这本书讲了什么以及他对这本书的感受,我喜欢自己去读去感受。但是,这本书从译者的前言开始就已经奇异地吸引了我,我看完前言还没有开始看正文的时候,就已经基本确定了这会是一本我喜欢的书。
整本书我都在为不同的人,不同的句子,不同的情绪而安安静静流泪,但我心底却从头到尾都只想嚎啕大哭。他写的不只是爵士乐手,他写尽了一切眼神无辜内心温柔天真却被这个世界拒绝的人们。就像梵高。
像是心被一种情绪包裹,被另一种情绪涨满。也哭也笑。是了,这世界上那么多游刃有余的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希望着去长成一个游刃有余的人。可是他们难道就不能只做个拙手拙脚的孩子,被保护着在那块最柔软的土地上吗?每次看到这样的人我都只想大哭。世界啊,能不能给我你所有的残狠暴戾,只把爱和温柔都留给他?他是那么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啊,他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天使掉进了凡间。红尘滚滚,可我只想给他一片明朗的天。
这哪里是一本爵士乐之书啊,它根本就没有任何关于爵士乐的评论。
可是这确实是一本爵士乐之书,他写的是创造出爵士乐的那些灵魂。
里面有太多打动我的句子。摘录一部分。
莱斯特·扬
他讨厌所有坚硬的东西,甚至硬底皮鞋。他喜欢好看的东西,喜欢花朵,以及花朵留在房间的气味,喜欢贴身的柔软棉布和丝绸,喜欢吊在脚上的鞋:拖鞋,印第安人的软皮平底鞋。如果生在三十年后,他会成为坎普,生在三十年前,会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在十九世纪的巴黎,他会是个柔弱的世纪末式人物,但如今他却在这儿,被围困在一个世纪中间,被迫成为一名士兵。
他梦见自己在一片海滩,酒做的潮水向他涌来,清冽的酒精浪花打在他身上,又咝咝地流入沙中。
在他部队营房的外面,有片狭小的、什么都不长的院子。地上全是水泥,除了一些细长的硬石土条,它们存在是因为任何植物都无法在上面生存。一朵花要想在那儿盛开,必须像废金属一样丑陋而坚硬。他开始觉得一株野草也像太阳花那么美。
锡色的天空,石棉般的云。兵营上方,鸟儿也不愿飞过。有次他看见一只蝴蝶,感到非常吃惊。
总统是她见过最温柔的男人,他的声音就像裹在女人光肩膀上的披巾,虚无缥缈。所有人的音乐里,她最爱他的,或许在所有人里,她也最爱他。或许对没上过床的人,你总会爱得更加纯粹。他们从不给你承诺,但每一刻都像要做出承诺。她看着他的脸,因为酗酒而略微发灰,浮肿得像海绵,她不禁怀疑,是否从出生起他们就被种下了毁灭的种子,他们也许能躲过几年,但最终还是在劫难逃。酒精,欺骗,监狱。并不是爵士乐手死得早,他们只是老得更快。在她唱过的那些歌里,有多少受伤的女人和她们所爱的男人?在那些歌里,她已经活了一千年。
他的声音像微风在寻找风。
瑟隆尼斯·蒙克
她为他做所有事情:在机场替他托运行李,保管护照,而他要么像柱子一样一动不动,要么拖着个脚转来转去,人们经过他身边,看着他,不知道他在那儿干吗,像无家可归一样踉踉跄跄,像在婚礼上抛撒彩色纸屑那样胳膊乱甩,头上还戴着顶疯狂的帽子,它显然来自另一个世界,而他则刚从那个世界回来。等他上了飞机,内莉替他在大衣外面系上安全带,人们还是不知道他是谁,某个正迈向独立的非洲国家的元首?诸如此类。有很多次,内莉看着他想哭,不是因为可怜他,而是因为知道他有一天会死,从此世上就再也不会有像他这样的人。
——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死。
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在妮卡那里度过,在河对岸的新泽西,曼哈顿的风景充满了整面高窗,内莉和孩子们陪着他。他不再弹琴,因为不想弹。不见人,几乎不说话,也不下床,享受着单纯的知觉,比如闻一碗花,看花瓣落满灰尘,变得绵软。
巴德·鲍威尔
音乐从你身上什么都没拿走。把你掏空的是生活。音乐是生活还给你的,但那还不够,远远不够。
湖水挡住了他的去路,于是他浮在水面上漂过去,他一直把头放在水下,直到心跳声变得像低音鼓那么响,最后他爬上对岸,像只从海底浮出的怪兽。闪电将一棵树劈成两半。他躺入海草般黏稠的草丛,看着高楼大厦的灯火,看飞机在天空滑过,世界比创世纪的第一天还静,在有任何城市之前,在有任何风之前,那时唯一的音乐是上帝的心跳。他打算在这儿住下,他可以吃猫或者狗,或者树——如果有必要。到了秋天,他可以吃落叶,可以住在垃圾桶,或者树洞。
——哦,巴德,我亲爱的。
揽他入怀。看着他眼中的快乐,为他回来而哭泣,因为她无法想象自己是怎么熬过那些没有他的日子。听见他说:
——嗨,芭特,宝贝儿,宝贝儿。
——巴德。
她知道,这样去呼唤彼此的名字,这样简单的举动,却意味着要跟一个男人长相厮守,要把自己托付给他。她的手指移向他头顶的伤痕:爱人会本能地去抚慰最柔软的地方。
——我耳朵里全是眼泪。
亚特·派伯
——怎么说呢,那就像……那就像一个家伙孤孤单单,被关在某个地方,因为卷进了什么麻烦,而那并不是他的错。他在想他的女朋友,在想怎么好久没有她的消息。也许那天是探访日,其他家伙都在外面见他们的老婆或者女朋友。而他待在牢房里,思念着她。他想她,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她,他几乎都记不清她的样子,因为长久以来他只能看见钉在墙上的那些封面女郎,根本不像真正的女人。他希望有人在等他,他想着自己荒废的人生,想着自己怎么把一切都搞砸了。他希望能改变这一切,但又知道不可能……那就是布鲁斯。
等他说完,她开始更为专注地听音乐,就像一个人凝视爱人父母的照片,竭力想找出某种隐约的相似。
——充满受伤和痛苦,最后她说。然而……然而……
——然而什么?
——然而……很美。就像亲吻眼泪,她说着笑了,觉得这句话听上去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