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29 05: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10篇

  《工作DNA:鸟卷》是一本由郝明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80元,页数:1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一):榜样力量

  追随阳老师足迹,我开始看郝明义。其实他的工作DNA系列作品很轻松,但其间的人生故事却不禁让人唏嘘。这是一个从小患小儿麻痹症,本可以被家人照顾一生男子,却没有放弃自己生命爱情渴望,不断自我成长的故事。时间关系,我没有能够延展阅读主编经典3.0,但透过工作DNA系列,已经对这个人有了些了解

  如果可以贴标签的话,我会把他贴上异常热爱工作的工作狂人。他的生命证明在于他编写的一本一本书,所以他确实是用文字作为这些愉快时光曾经存在过的证明。有一篇他写东方黎明时的鱼肚白,那是每个熬夜人都曾经遇到过的。一点一点,天就亮了。我读到这里会心一笑。是的,我半夜起来写东西到天明的经历并不多,但曾经的曾经,那也是十分美好的经历。没有什么例子比这篇小文更加让我发现,其实我也有和他一样的工作精神。是的,工作本身就是及其有趣且值得全神贯注的事情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二):领会的道理和待领会的道理

  这是一本郝明义先生谈工作的书,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初入职场社会新鲜人一些提示启迪。我很喜欢看他的文字,如微微细雨润物细无声轻松又有收益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爱不释手

  我是在毕业近十年后才读到这本书,可谓相见恨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如果刚刚毕业那几年读到它,那么这十年我会不会少走些弯路?会不会在遇到困难时多一次坚持?然后转念一想,以我那时候的心智,即使读了这些道理,又能领会几分呢?在工作上经历了无数的失意困顿后,再来读他,虽然有些晚,但作者良苦用心的字字箴言,仿佛突然有了重量,终于可以落进心里,与其中的百般滋味一一契合。但早些读到他,还是幸运的。因为无论早晚,读到这本书都会有所收益。我们的职场生涯不断的发展,这本书也会常翻常新。在每个不同阶段,那些可以领会的道理会助你成长,而那些待领会的道理会因为你的成长而转化为领会的道理,从而继续指导你成长。

  (待续)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三):读后感

  书中郝明义以他独有的视角为我们初入社会的新人分享了他对新进入社会的人的一些建议关怀

  书中从心态观念方法、故事再到回忆知识以及生活需要注意的事情全部写入,最后还有一篇引人泪下的亲情文章。整本书非常务实,把从学校走向社会需要的调整,以及调整的方法结合他本人的经历娓娓道来完全感受不到半点说教成分,有的只是对面端坐的一个长者的碎碎念。

  书中有很多内容原本以为已经知道的,比如初出校门需要的是潜心学习,去迎接挑战承担责任,但是,却不信,无他,知道的途径大都是自己的公司,有洗脑嫌疑,加上本来对这个社会就有的不信任感,对长期的投资本能的回避,对那些过来人话语选择性地认为是想要让我们卖命。现在看来,那些话大部分是真的,只因为郝明义在他的书中也有类似观点。对于他,一个博学睿智的长者,我选择条件相信。很庆幸能够在初中校门的时候遇到这样一套书,有相见恨晚之意。更庆幸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个鲜明文化地标能够让我无条件的相信。

  有很多书中的技巧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比如新入职场的升迁,工作之外的思考,也有很多是关于技能方面,例如用尽全身力气去道早安,控制自己的意念,这是需要不断的练习的。还有很多是需要记在心里,慢慢回味体悟的,比如,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这是一本从知识技能思想全面覆盖的难得好书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四):我是一只职场小小鸟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作者的作为一名职场上老手,给这个职场小小鸟很多思考和启发。看完后 印象最深的是作为职场新人,要有最起码的热情+勤奋。我比较关注职场升迁,所以也记住了,新人升迁的关键,一个是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二是有预见性的完成任务,类似那个有名的故事-一个老板分别让两个下属市场上看有没有卖土豆的。回想我试用期两个月,时刻记着积极,勤奋还是不够,热情,这一点也不是够,比如有的东西我不会做,请教别人,别人忙于自己的工作,我只能一旁看,没有记住具体程序是怎么做的。回来后还是不会。我应该不要太爱面子,要厚脸皮一遍遍去问别人怎么做的,态度要好。作为一个新人,没有经验,没有过硬的技能,一切都得学,向身边的人学。所以,这个时候,要热情,要勤奋,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结合试用期工作我的一点小小感悟准备过几天去读骆驼卷和鲸鱼卷。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五):写给即将成为基层员工的人

  买这本书,是一时脑晕将郝明义与郝铭鉴弄混了。而郝明义的简介及此书留给我的印象关键词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出生于韩国的华侨、大块文化创办者、《如何阅读一本书》译者

  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此时与前言里所说的写作背景深有同感工作量大、压力重、有很多有deadline的工作任务,怀疑自己是否能如期完成,却又自虐式地又准备每周写一篇专栏,以此挖掘逼迫自己的潜力

  然而看完“鸟卷”后,我觉得,确切地说,这本书不是写给基层员工,而更像是写给即将成为基层员工的人。如果在入职之前就看到这本书,想必会受益良多,而一旦你已经有了一年半以上的工作经验,里面的一些道理,想必稍微明白的人都能体会到了。

  一句话总结这本书:鸟的工作基因,是热情与勤快

  但是引进的台版的书,总觉得内容太简单,150页的书的内容,下面两千字的读书片段就可以囊括了。

  -------------读书片段-----------------

  现在您读的并不是一本结集出版的书,而是一本一年前规划好的书。在当时喘不过气的工作负担下,每个星期写一篇专栏,反而成了烘一块蛋糕想象。在工作的历程上,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每个阶段,都遇到愿意提拔我的人,愿意和我一起奋斗同事。因为谈什么事情都喜欢扯到工作,不少人说我是工作狂。我不以为然。我只是因工作而受益良多,因此对工作有一份感激之情。

  工作早已是我们生活中占最大比重的一件事情。我们怎么看待工作,就是怎么看待生命,如何善用工作,也就是如何善用生命。这不会因为行业职位的相异而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一个工作,每个工作都在诉说、启发其特有的意义。只看我们是否能够倾听、领会。今天我没法想象,一个在办公室里对他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环境不快乐的人,回到家里怎么快乐得起来。

  鸟的工作基因,是热情与勤快。小鸟的机会,就是你还没有被环境、习惯、条件所局限或制约,因此各种新奇尝试可能,都在你的双翼之下。

  一个新进社会的人,他在找的工作,不应该只是为自己拿一份薪水而已,而应该是他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而最高段的人生与梦想编剧核心在于创造自己的价值观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梦想,是个心智的游戏。梦想这个心智的游戏要玩得好,很重要的关键是:你也要遭遇很多人,取得很多宝物。在现实世界里,这要怎么发生?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行万里路。一个是读万卷书。

  --------------

  从我们踏出社会,到三十岁之前的一段时期,可能是我们工作生涯中最幸福的时期,同样也最容易遭到忽视。这段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和行业几乎还掌握不到重点,经验谈不上,专业谈不上,薪水最微博待遇最底下,负重最重,受责也最重,何况还加上最容易受到爱情与婚姻的煎熬。不过,我们对自己行业与工作的认知,都是由这段时间而开始的。我们到底该怎样善用这个阶段呢?我只能说,不要计较你的工作负重与待遇,尽量去接受折磨训练。绝不要因为待遇太低而离开一个公司,只能为这个公司给你的负担与学习的机会不够,而离开这个公司。在这个阶段,一个薪水丰厚又轻松的工作,一定是最隐形的毒药

  如果你被指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尤其这个任务涉及你根本欠缺不足的知识,你应该知道那是你最幸运的机会。一个刚出社会的年青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让自己从工作中重新学习,从工作中获得重新改造自己所知、所学的机会。

  ----------------

  如何选择工作(略)

  ---------------

  有一次,一位长辈谈怎么评价一个人,他说:“工作能力,可以打零分到一百分,健康,好比要乘上电脑的0或1,品德,则是最后加上的正负号。”

  工作伦理之一:公私之别。

  工作伦理之二:主从之分。掌握好“分寸”,对任何人的言语行为,都必须从最细小地方注意起。

  工作伦理之三:不背后说话。不要不同意但不表达。不要在背后发泄对任何人的不满(包括上司)。

  有一种习惯典型一定是最令人的讨厌的,一定是众人公敌,这种习惯就是抢攻、诿过。

  在一片最深的漆黑中,越是一团小小的光亮,越耀目。

  “识相”除了不占别人的小便宜之外,还应该设法让别人觉得可以占你一点小便宜才是。

  不管你是在哪个工作岗位,都是需要朋友的。工作越久,你也会越发现所谓“人脉”的重要。

  如果你想升迁、调薪,只要做到两件事情,就可以成真。第一件事情,就是守信。你答应你上司什么时候做完的工作,一定要在那时间之内做到。第二点就是:事先体会你上司的需求。在他说出希望你做到什么之前,你已经把他想要的事情做好了。

  ---------------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曾国藩)

  意念的重要不在其大,而在清晰

  意念和志向有点不同的味道。有些人很早就能清楚认识自己,看出自己未来要走的路途,这就适合立定志向。志向,有点线性,也有点严肃,难以回头或掉头,也不会随时间与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有些人必须经过一个过程,来调整对自己的认识与未来的设定,这就适合掌控意念。意念,有点立体,有点活泼,调整的幅度很大,可以随时间与空间的改变而改变。

  ----------------

  怎样才能认知到自己的工作基因有需要改变?

  选择一个目标,不管是工作上的目标,还是人物的目标,然后比较一下自己要达到这个目标的距离。这个距离的本身,就可以唤起你需要改变的认知。而这个目标,可以不断地重新设定,重新前移。甚至,在理论上,是可以无限扩展的。

  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胜今日之我。(梁启超)

  ------------------

  编辑不外两种精神:一种是化妆师,美化、补强一些东西;一种是雕刻师,简化、抽离一些东西。

  创意,应该是百分之七十的努力与经验,百分之二十特立独行的认知与勇气,以及最后百分之十的灵光一闪。有前面的百分之九十,不见得一定会逼出最后的百分之十,但是没有前面的百分之九十,一定不会出现最后的百分之十。

  阅读,可以帮一个人加强想象力同时,又扩大他的知识。但是,不但要每天固定保持一定的时间阅读,周末更需要有一段不中断的长时间阅读(三个小时以上)。

  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阅读不是单独成立的。阅读总应该处理人生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界限问题

  没有越界,不成阅读。要越出阅读书籍,尤其是阅读教科书参考书的迷思。

  没有越界,不成阅读。进行越界挑战,可以向前一步,也可以往旁一步。

  “忏”,就是切实地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误,错在哪里。“悔”,就是决心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真正的“忏悔”,就是如此简单。但也因为如此简单,所以不容易。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六):作业一则

  新进社会的年轻人,容易犯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在找工作,面对现实不利条件,最后降低为拿一份还算满意的薪水。他们也不是没有理想,没有一个想实践职业方向。只是仅仅看到眼前的困境,没有勇气稳下心来沉淀自己。其实刚入职,就应该想清楚,究竟赚钱重要,还是培养自己的能力重要。如果自己始终没有独当一面的的职业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未来职场,以后就会被残酷地淘汰出局。郝明义说刚入职的人是鸟,那么最可怕的是一个人来回更换行业,不精不专,就一直是一只鸟的姿态,成不了骆驼,也成不不了鲸鱼。 所以工作的内容对我们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如果我们很排斥一件工作,就算一时能获得物质地位等各方面上很大的满足,可能不用多久还是将落得一个半途而废结果身心疲累不堪。工作在我们生活占很大一个比重。我们工作是否感到快乐?要听听内心的声音。 在我们还不是骆驼鲸鱼,不能全面处理事情的时期,在工作中就应该寻找练习基本功的地方,站稳马步。这样在未来的路上,水到渠成爆发出潜伏的力量。成功靠的不是强大的专业能力,而是基本功。 选择工作,也就是选择公司。公司有大有小,大的稳定,但固化。小公司会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但也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在合适的时候就不能献言建策,让自己获得成就感。 鸟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那就是在工作的绝对不能让自己太舒服,这样容易形成自己的惰性,翅膀僵化,到时候就很难再飞翔了起来。不占舒服的便宜,如果工作中想着钻空子,偷懒。永远无法获得进步。绝对不要成为讨人厌的那类人,时刻反省自己。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儿,抢功,也就是做一个让员工和老板都喜爱的员工,但不是耍滑头拍马屁。 那么如果改变我们旧态的工作DNA呢?选择从极不适应,极不顺手的做起。全力以赴,而不是混日子的态度。站在更多的角度思考,积极主动地去拓展自己。个性和习惯对我们影响很大,要学会控制噶么,改变对意念的方法。 人与人5%的差异,让一个脱颖而出。新手与老手对比分出差距,非新手与高手往往看不清自己与高手的差距,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郝明义提到一个阅读的概念,不单单指读书。梦想会受到局限,阅读书籍与世界,往前跨一步进入新的层次,往旁跨一步进入新的领域。没有越界,不成阅读。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七):还不能做到的道理,就是差距

  原本真不打算写书评了,但是看到一个观点说,如果看过的书,只是去评价哪哪不好,那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

  也对,所以,即使对看完这本书的不是最效果不是最满意,我依然会试着回顾下对我有用的地方,一共有3点:

  一,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附录,作者怀念了他的父亲。文中提到,父亲在生意失败后,没有选择东山再起,而是做了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每月的酬劳只相当于风光时一顿招待的餐费,但作者的父亲每天上班时依然精神奕奕、西装革履的去上班。这点让我很有感触。有时,对着工作,没有那么心水的时候,连搭配打扮的心情都没有,试问,从潜意识里对工作的轻视,又如何能够让自己喜欢上工作呢?

  二, 作为职场中的鸟,DNA里写着勤奋和热情。我其实很疑惑,这样的品质,究竟在工作中该如何体现?那些作者提到的高手与普通人5%的差异、有创意的工作、和换一个角度看待工作也许是在每日的仔细观察中得到体现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急不躁,专注做好手头事或许是很重要的。

  三, 拿到书翻的第一章其实是如何可以一定升职。守信+换位思考,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的事。

  我想,正是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让我觉得看完这本书,好像没有太多收获,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没有做到这些,我还只是现在的我吧。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八):倦鸟归巢时 慕亲愧对恩

  ## 倦鸟归巢时 慕亲愧对恩

  郝明义的《工作DNA。鸟》卷,薄薄的一册,很快看完了,但看到他和父亲那段的时候,忽然忍不住红了眼睛。我那会儿正在健身房骑自行车中,躲在一个角落里,偷偷流眼泪,也没人看到。是的,触“景”生情,我想我的妈妈了。

  姥姥常说,人死如灯灭。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总是很斩钉截铁的样子。我问妈妈,妈妈说姥姥是不相信鬼神的。她也不信。可是,在她过世之后那么久,我却总时不时地想到,如果这世间有鬼神,我还可以有个寄托。所以,有一次当孩子们问我外婆在哪里时,我脱口而出,你们的外婆变成星星了。那天晚上,带孩子们从幼儿园回家,天色已晚,瑾同望着天上的星星对我说,妈妈,是外婆在天上看着我们嘛。我回答,是的。外婆在天上看着宝宝们,她也会帮妈妈一起保佑你们的。是的,这份感情很沉重。妈妈的去世后两三年里,我有时还是会忽然心痛难过,躺在午休办公室的床上眼睛里就忽然噙满了泪水。无法释怀。

  在妈妈过世之前,我是一个乐天派,无忧无虑,相信世界大同,没有困难是不可克服的,恃才傲物,很喜欢当面批评别人,指摘别人的不足。从小到大劣迹斑斑。把高中的女物理老师当场气哭,在班主任数学老师的课上睡觉,到了上班的时候也是个刺头,和同事争论他的研究有误。我以学知识为乐,好为人师,在电脑里整理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然后,这一切在妈妈生病那年爆发了。事业不顺,公司合并后的政治生态奇怪地碾压我们。妈妈突然患上癌症。大哥在电话里哭泣的时候我有些发懵。一个学医的同事跟我说误诊率很高。我居然就信了。老妈下火车后送到肿瘤医院,看片子的医生说确诊是恶性肿瘤,我哭着不肯相信。又有一个医院说有空床位,我很快转了出去。其实我的内心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那段时间,医院排号等待手术,我却很安心,因为医生一直没有明确说是癌症,化验单子也要过3-5天才能出来,我对自己说,妈妈不是肿瘤,那是误诊。

  妈妈很快就走了。我哭的时候没法不对自己责备。现在回想起来,我心底里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从肿瘤医院离开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可是再追悔也无济于事。每每梦回午夜,泪湿枕巾的时候,才想到,妈妈原谅我好吗?

  是妈妈让我认识到了工作和人生的意义。

  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妇女。妈妈是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窑炉专家,是三八红旗手。那个年代,她和爸爸不依靠老人,亲自养育我们兄妹三个。我最喜欢妈妈的是,她总是不会批评我。小时候看小说,也就是把书拿走,并没有多说。我的妈妈,她是一个不会放弃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人,我喜欢她的当家菜,烧茄子、香菇鸡块、饺子、面条和烙饼。妈妈是五项全能的妈妈,会做衣服,会缝被子,会做饭、会各种各样的东西。后来她的腿因为年轻时三反五反下乡冻着不好使了,走路总是左摇右晃的。可是我喜欢从背后看她走路的样子,我喜欢我的妈妈。

  我现在意识到,自己努力平衡工作和孩子的关系,是在追随妈妈的步伐。因为妈妈给了我力量。郝明义在书里说,“永生是什么?你能让别人想得起你,愿意想起你,想起你的时候总会觉得温暖、快乐,就是永生了”。

  写完这篇小文的时候,我好像回到了那年和妈妈去逛西单、在金象大药房门口促销跳锅庄舞,老妈高兴地上台去跳了一舞的时候。我在台下看着妈妈。可是又有一个我在更远的地方看着我自己和妈妈。其实,那个时候,妈妈是个胖胖的妈妈,舞姿绝谈不上优美,可是她心情舒畅,妈妈应该也在回想自己年轻时候学跳这个舞的时候吧。那么青春的时候。

  我爱我的妈妈,她在我心中永生着。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九):热情与勤快,是鸟的基因。

  热情与勤快,是鸟的基因。

  工作早已是我们生活中占最大比重的一件事情。就一个上班族而言,无论喜欢与否,我们对自己最亲密的人,以及对自己最深感兴趣的事物所能付出的时间,不论在质或量上,都永远难以和工作相提并论。

  所以,我们怎么看待工作,就是怎么看待生命;我们如何善用工作,也就是如何善用生命。

  这不会因为行业或职位的相异而有所不同。

  职场新鲜人:鸟;

  中坚干部:骆驼;

  高层决策者:鲸鱼。

  鸟的基因,是热情与勤快,如果不发挥这两点,就会进入早衰,暮气沉沉。

  相反,越能发挥这两点,就越能让自己成为一只充满希望与力量的鸟,及早进化为中坚干部的骆驼。

  梦想,打个比方的话,是一个游戏,准确来说,是一个RPG角色扮演游戏。

  实现梦想,和玩好RPG游戏是一样的,都要——遇到很多人,包括队友和敌人,经历很多战斗,取得各种宝物,打倒许多BOSS和大BOSS。

  只要有顺,就会有逆。所谓工作之道,要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归纳,就是如何突破逆境,突破困境。

  如何突破困境,大家总爱找寻各种方法,可是方法再多,也比不上有一个信仰。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曾国藩。

  意念与志向的重要:孙中山的例子,作者纳闷为何自己或者他人,与孙中山的差别这么大,都是一样的人,同样的大脑,同样的细胞,同样的二十四小时,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异。答案是意念/志向。志向的重要不在其大,而在清晰。

  沈昌文,三联书店总经理,《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九年,沈昌文进入三联,做一个officeboy,其实就是出版社大佬的生活秘书。将来他能做到三联大佬,因为他是有心人。用沈昌文自己的总结,那个时候他能脱颖而出,工作诀窍是【尽心伺候,察言观色,领会意图,有所发展】。老板还没有交代,已经想到并办到,人才!不怕起步低,只怕你不是有心人。

  郝明义问,「识相」是什么意思。

  沈昌文答道,就是不占小便宜。

  当你为了自己,在物质上多要了什么,或者工作上少做了什么,心理上多占有了什么优越感,就是占了小便宜。别人就会说你不识相了。

  出了社会,专业能力会决定你的线性型发展,识相则决定了你的指数型发展。

  如何建立人脉:例子,陆铿。每个生人,一见面就给予二十年的友情。

  无法想象,一个在办公室里对他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环境不快乐的人,回到家里怎么快乐的起来。

  工作的成败不必计较,但,工作是否能自得其乐,却必须计较。

  做人,包括工作,要注意【分寸】。哪怕是和领导打麻将,麻将桌上是人人平等的,但是下了麻将桌他依然是你领导,所以没有绝对的平等,你必须要注意分寸。

  分寸,从细节和小事着眼开始。

  郝明义定义三个工作伦理:

  公私之分,主从之别,不要背后说话

  郝明义的公司有两个【不要】准则,是一种工作伦理:

  1~不要不同意但不表达

  2~不要在背后发泄对别人的不满,包括上司

  在背后讲话,或者给别人穿小鞋,一则产生内耗,二则示范了极其恶劣的企业文化。

  工作伦理之后,要讲工作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是三国里,刘备死前,赠给阿斗的。

  所言极是,这里善恶,不仅仅是好人坏人之分,而是更广阔的范畴:例如,信口开河答应别人却做不到,就是恶,做到了就是善。不该发脾气的时候暴走了,就是恶,控制住了,就是善。

  善恶的标准,自在你心中,不言自明,关键在于你做了没有。

  成败就在于此。

  不要让自己成为大家讨厌的人,全民公敌。

  找一个心爱的工作,和找一个心爱的伴侣,道理是相通的。

  自由业的选择:

  你可以选择自由业,例如作家,画家类的职业,但是有两个前提~

  1,你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迫不得已选择自由业,而是因为你真的想做。否则你一定会后悔,或者痛苦。

  2,你要有超人的自律。因为没有人再监督你工作,你真的会工作吗?例子,蔡志忠,几米。蔡志忠七年,一千册笔记本,每天工作十六小时。

  创业:比自由业更难,因为自由业你只需要管理自己,创业你要管理他人。

  梁启超:以今日之我勝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勝今日之我。對人對事,都有借鑒之意義。不論我們的環境,上司,同仁如何,不論今天出門面對的是晴朗的艷陽還是陰沈的風雨,這句話都應該迴盪在我們心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工作DNA:鸟卷》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