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玩儿》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27 05: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玩儿》读后感10篇

  《玩儿》是一本由于谦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玩儿》读后感(一):爱玩儿

  喜欢谦哥,不光是因为他的相声。更主要是喜欢他那抽烟、烫头的举动下,详如大妈般的面容里,一颦一笑透露出的那种玩世不恭样子。每个人好玩,到老了也改不了这毛病,要真如谦哥玩的这么高,这么精,那真不是咱们小老百姓能玩的出来的。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来看看大咖们都是怎么玩弄生活的。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谦哥觉得自己在玩这方面还不算是彻头彻尾的行家,那真正的行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就是让我来个哥德巴赫猜想想象不出来。除了没见过,就是想不到,来形容我这种小市井一点也不为过。记得前几年我也曾痴迷金刚菩提子,去过天津的沈阳道赶过文玩大集。一进里面真是感觉眼睛不够用了,看什么都是好的,就觉得兜里的毛爷爷少的可怜。但我终究是个外行,看的都是热闹,却歪打正着的碰到一位行家。老爷子和我们坐在一个长凳休息同事看到他脖子上戴的南红项链跟他聊了起来。一会儿的功夫老爷子拿出一个扳指让我们看,我们都以为这是玉的,因为它通体瓷条纹青翠,甚是好看。等老爷子告诉我们它的真实材质之后我们大吃一惊,这竟然是虎骨。老爷子说这是从他儿子店里拿的一截下脚料,正好扳指大小,他就没事带着盘玩。虎是肉食动物,虎骨含油量很高,待到一包浆竟然比玉还要漂亮。看了老爷子的一身装备,才知道什么叫会玩和有钱玩。

  这些都是专门的玩,都是银子时间砸下来的。小市井当然也有小市井的玩法,不过大部分都集中在少时,大了之后还要为生活奔波,哪有闲情雅致再玩了。小时候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来自于自然,像用杨树叶梗“拔大将”,用南瓜梗做笛子,下河捞鱼,扣鸽子等等。说到扣鸽子就是小时候最大的玩儿了,怎奈我小时候太笨,竟然一只都没扣到过。

  我们那里养鸽子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像谦哥那样玩出品种样式的,大多数人家都图个吉利和院里热闹,毕竟鸽子这种动物可爱又顾家。小时候扣鸽子的装备也很简单。一个大柳条筐翻过来,用一个Y形的树杈支住一端,一条绳子拴在树杈上,绳子另一端蜿蜒至屋里。在筐下面撒上玉米粒,有几粒还要露出筐外,以便于鸽子看见。如果哪只鸽子不长眼下来吃玉米粒,走进了筐下,在屋里使劲一拉绳子,就会把树杈拉倒,筐自然就会扣下,鸽子便插翅难飞。我的隔壁张大如法炮制成功扣了二三十只鸽子,可我却一只没有。有几次鸽子下来了,刚要进筐,院里进人把鸽子吓跑了。还有一次最气人,直接导致我收手不干了。那日终于有一只鸽子忘乎所以的吃到了筐里,说时迟那时快,我用力拽了绳子,没想到没把树杈拽倒,我又使劲拽了几下,还是纹丝不动。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树杈的犄角太长了,稳稳的和筐卡在了一起,自然拽不动。那只鸽子吃饱之后,一扇翅膀,在我气的冒火的眼皮底下飞走了。

  我从小也是个爱玩的孩子,怎奈父母管教太宽,印象中每次玩都有所顾虑和心惊胆寒。所谓学要学好,玩要玩好,到现在这两样哪样也拿不出手。也许玩儿的真谛就是痛痛快快,一心一意。我到底羡慕那些会玩、能玩、敢玩的人!

  《玩儿》读后感(二):于谦的玩儿,是用心在玩儿

  拥有着抽烟喝酒烫头三大爱好的于谦没想到如此爱玩儿,读罢于老爷子的玩儿,真正感觉到老爷子是用心在玩儿,是把玩儿融到骨子里的人。

  培养自己的爱好需要很多空闲时间,需要一个伟大时代,如今这个时代爱玩的年轻人恐怕再也玩不出当时的兴致小孩子爱玩游戏乐此不疲,我曾经网吧见过不及电脑桌高的孩子站在凳子上玩网络游戏,我曾经在旅途中见过兜里带着钱四处拦顺风车的所谓背包客。有多远的朋友行多远的路,有什么样的朋友玩出什么样的兴趣

  从养鸟,喂鸽,熬鹰,再到钓鱼,养马,这样的爱好广泛当作事业来做的于谦是真正的玩儿家。小时候家门口对面住着一位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玩鹌鹑,家里经常聚集一群老人聊鹌鹑,逗鹌鹑,早上也会早起去逮鹌鹑。老人说逮鹌鹑要有媒子,也就是诱子,晚上不让他见到光,放在一个鹌鹑袋里。早上天蒙蒙亮,在地里支好网,把媒子放在笼子里,看到天儿的媒子会不停地叫唤吸引同伴过来。每天早上老人都会蹲在远处吸着烟,等待着收获。有成色好的鹌鹑便会聚集在一起斗鹌鹑,把两只鹌鹑放在布箩里,两只鹌鹑开始斗。只是粗略地听到村庄的人提及此事,如今也会有人早上去逮鹌鹑,那位老人的孙子每天依然乐此不疲地玩着这些,虽然很少会再逮到鹌鹑,但每天早上必会天蒙蒙亮起床。这些爱好里没有玩物丧志,倒是落得人健康长寿,放

  开了心的玩,未必不是一件快乐

  上小学的时候邻居家养了几只鸽子,普通的家鸽,那时候没有那么讲究,至今我仍然不识得鸽子的种类。邻居送了我对幼鸽,乐得我在被窝里抱着不撒手,幼鸽还不会自己吃东西,只好自己喂。那麦子放在自己嘴里含着,再把鸽子的嘴放进自己嘴里用舌头送,鸽子就是不吃,急得我爬起床去邻居家讨教经验,至今我仍然没有学会怎么用嘴喂鸽子食物,那对鸽子后来被狗拉去吃了,如今想来不仅仅有份遗憾在里面还有别的东西。

  玩儿是一种兴致,读罢玩儿合上书本去前院玩了一下小狗,看了下上月刚刚离去兔子。如果不是用心玩,玩意儿

  最终难免落声嗨。

  《玩儿》读后感(三):玩儿,该是最骄傲的事

  去年秋天,从三里屯打车到美术馆,出租车里总是响着“吱吱,吱吱”的声音。我喊朋友别说话,静下来听,司机师傅大笑,从怀里掏出两个小小的圆罐子。罐子是木头质地,如橡果一样上圆下尖,圆的那头还有好几个小孔。等红灯间隙,他神神秘秘的打开,半捂着告诉我,这里头装了一只百日虫儿(蛐蛐),“小心,不能让它跑出来,不然会咬住你手不放的!”

  后来的十来分钟,听他聊起这些。他说:“咱们老北京人啊,就好玩儿玩儿这些,所以我从不出早班,都要去公园鸟儿我家还养过十几条狗,有个品种特好的,后来被人偷走卖掉了,但街里街坊的,磨不开面儿,也就算了。”我看到他手上戴着的黄花梨手串儿,问他也喜欢盘这些?他笑,“嗨,瞎玩儿!”

  不远的路程,竟聊了这么多。一年过去,读到于谦的这本《玩儿》,我突然又想起他。想起这一辈老北京人,念念不忘乐趣,以及高高在上心气

  玩儿,也有玩儿的门道和套路大千世界中,有人好吃好喝,有人好赌好搏,而鲜之又少的,是于谦这种什么都爱玩儿一下的人。

  无论是狗、鸟、鱼,还是马、鸽、鹰,都仿似一个神奇召唤,让于谦迫不及待踏入这些生灵玩物的世界。从未设想过于谦写书的语气笔触,却在细细读来时,品味出了些许与其他写作者不同意味

  这是一种罕见轻快,仿佛口语表述一般的亲近和跳脱。他讲起十天熬鹰的过程,带点惊险,也有浓浓的新奇,让人错不开眼睛。他聊起年轻时玩鸟的故事,仿佛带着你进入那个年代,和他一起站在树下望着展翅高飞的雀。他谈及老北京人养鸽子的门道和规矩代表着一批养鸽者,将爱与期望,缓缓道来。

  于是竟也觉得,这种轻松甚至略带自得其乐的洋洋洒洒,十足的符合于谦,在台上制造过无数欢乐的人,下了台,总也得有点什么,逗乐自己,丰富生活。所以《玩儿》,记录的是于谦的“玩儿生涯”,也记录下一批又一批如他一样,爱玩儿、会玩儿的人,悠长闲适人生

  于谦说的对,“玩儿,真不是个小事,它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早几年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在强调:除开工作,还有生活。太多人因为忙碌,因为压力习惯了两点一线的人生。走进格子间,便埋头开始了无法停止的工作,下班时间走出门,沿着既定路线回家,吃饭看电视洗澡睡觉,周而复始,消磨掉所有的热情与希望。所以,年少时周游世界的梦想,埋没在了请不来假和舍不得花钱的现实困顿中。对卡通漫画热爱,在伪装大人时日已久的过程中不敢重提。更别说那些冒险精神、小小的冲动以及青春时期从来不成问题任性潇洒,它们都早已远去,在柴米油盐工资奖金中,变成了再也无法获得的奢侈品

  可或许于谦的这本书,也正是在提醒着我们,为生活保留多一点点的快乐。如果还有那么一种方式,能够让你全情投入忘记自我,那就不要犹豫,握紧它吧。无论是静静的观赏那些红色摇曳的鱼,还是把玩手中精致小巧的手把件儿,再或者仅仅只是站在五点钟黄昏的阳台上,看看远处盘旋的鸽群,听听北京最独特的鸽哨声,都请你不要将心底那份热情,轻易丢弃。

  因为,爱玩儿的人,玩儿的,终究是对生活的温暖期待,与爱。

  毕竟,人有个爱好,日子过得才充实

  (转载或媒体刊载,请标明作者及原出处。更多事宜,请豆油联系

  《玩儿》读后感(四):学会玩儿是件人生大事

  正巧想在运动时候看一集新出的BBC纪录片蓝色星球II,转悠几圈只在油管上看到有完整soundtrack,想着说不如就写一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说来也好玩,按照玩儿家的玩法,是要被现在的动物保护批评的,那会儿可能有的驯养手段考虑到动物的感受,只想着说自己把驯养捕猎这些技法玩出花样了。

  谦哥把相声业不景气到自己事业上升都写进了这本书里,玩儿的方式状态也不同。根据自己的忙碌闲散程度主动地去挪动爱好在生活中的占比。虽说谦哥也有失意时候,但好在事业也是自己所钟爱的,所以都坚持了下来。这么盘算下来,谦哥活得真挺明白的,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算是玩,也讲究玩的认真,认真地去学习琢磨动物的性情,主动去寻求高人点拨。想起来我妈老说我要是“读书也能有玩一半精力就好了”,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回想一下各种教你如何学习的书里写的要点,再把你自己对待热爱事物态度和着这么一比较,其实真的没什么差别

  我们现在是没什么机会亲眼目睹这些玩法的再现,但看谦哥描述的过程,每一个动作神情,每一段声音,每一个故事都仿佛场景还原,该有的细节都有,我都跟着一起兴奋一起失落。讲的有多细呢,就这么说吧,好像他是你邻居,一五一十把各种利弊得失全和你说了。就和里面写九爷似的,讲故事时候最生动莫过于把这新鲜故事的来龙去脉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说出来。最后的动物园章节也是极有意思,看到不少平时没机会接触的动物的趣事

  看这本书是看马爷的观复嘟嘟讲玩儿家那集寻来的。后来看完熬鹰以后特好奇,也去看了《羞羞的铁拳》(马爷说里面有熬鹰的场面,他也好奇想去看看),看到那个片段以后深觉谦哥讲的那个才叫真精彩电影里的片段不过就是搞笑用途

  有人写读书笔记就是概括书中内容,我想说看了谦哥写的这本《玩儿》,里面的好玩的故事我一两句是概括不了的。只能让大家自己去看去。

  另外当中一些北京方言并不影响阅读,本人南方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玩儿》读后感(五):一人许有一个活法

  玩儿这本书是一个朋友莫名其妙送的,并且说不上个送的所以然来。所以抱着狐疑之心准备在睡前读读,却耐不住兴致速速读完。

  书里讲的是一个我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老北京纨绔子弟,对于玩这件事的过程和经历,小至偷鱼驯鹰,大到经济宽裕后建个动物园自娱自乐这回事。经由此书,得以了解原来形象模糊的八旗子弟的所历所想。

  对于大多数上班下班挣钱花钱而言的人们,我们得以证实其实生活有更多种可能,一个人所谓的活法,其实全在自己的选择,只是,似乎经济宽裕的人们的选择会更多一点。

  推荐此书给那些对生活还有些不同想法的人们,至于那些一门心思奋斗路上的人,那就算了吧!

  《玩儿》读后感(六):"玩意儿",你千万别认真

  《玩儿》里有一句话说的特别

  “玩意儿终须落声嗨”

  说的是他养的一只极好的雀子被个熊孩子惊飞了。

  看着雀子飞远的背影,最后只有落了一声“嗨”。

  不管你多喜欢,不管这物件稀罕,终究不是你的。

  如果是件活物,它有老死的那天,有飞走逃失的那天。

  如果是件死物,那么你有离开它的那天。

  古时候人想不通透,一律把最喜欢的东西填进自己坟里,恨不得连最喜欢的媳妇儿都一同陪葬。可却不知道,媳妇儿是不愿意的,连东西都未必愿意。

  到头来也还是被小三爷之类摸了去。

  他留不住,带不走。

  可见,“玩意儿”这东西,人有个奢望是没错,可别陷得太深,陷得太深,熬进去,出不来,苦着了自己。

  所以于谦的《玩儿》,最开始写的就是这一段。

  我想起小时候自己的那些"玩意儿"。

  小时候,家里人给买了一套袖珍的厨房玩具。冰箱只有食指长短,但是小门却可以打开,小锅子只有指甲盖大,最精致的是盘子里的菜叶都是活动的,可以拿出来。别家孩子看了都是又羡慕又嫉妒的。

  那时候当宝贝似的收着,每次拿出来玩都小心翼翼,搞得异常紧张。

  因为这小心,纵然喜欢,也不总是拿出来。

  直到后来长大了,这些东西玩不得了,便由老妈送给了表弟。

  若干年以后回想起来这套玩具,再问表弟,他却连印象都没有了,更不要说玩具的下落了。

  我一阵唏嘘,想当年舍不得玩的"玩意儿",到最后也不见了踪迹了。

  再长大点儿,开始追星。

  喜欢小KIMI他爹,喜欢得什么似的。

  偶然的一个机会,竟然得见了真人,自然是兴奋的冒泡,又是照相,又是求签名的。

  那时候觉得,这些照片和签名一定会当国宝一样收藏起来,收一辈子的。

  可是莫名其妙地,那张签名却丢了,怎样都找不见了。

  想是也因为当时太认真收着,导致后来连自己都找不着了。

  近日又看红楼梦,看到刘姥姥进大观园,见着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珍贵玩意儿。到最后也都是千金散尽,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更加觉得,这些东西,无论是花鸟鱼虫,古董字画,还是金器银饰,钻石珠宝。都是件玩意儿而已,千万别认真,你一认真,老天就觉得,这些东西不该是你的了。

  《玩儿》读后感(七):此生愿为民犬

  母亲经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以后找对象啊,最好找个会玩儿的,这样日子才能过的倍儿有劲。我一直没太懂,心想,玩儿有啥难的,听说过不会学习的,还真没听说过不会玩儿的。

  还别说,随着生活体验的增加,发现不会玩的还真有,而且特别多。天天盯着几个电脑游戏、打打几个麻将还控制不住倍感痴迷的,玩玩扑克、打打电玩、刷刷韩剧还欲罢不能的,这还真就叫不会玩。

  更有甚者,无趣到连问到个兴趣爱好都支吾个半天,最后摸摸头敷衍着答道学习、看书,无趣的因子已经占领了整个朋友圈,有些人经常抱怨无聊、无事可做,却摆出一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懒人状态,真是不仅感慨:玩儿,还真是门学问。

  朋友萌哥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哎呀你开心就好,人活着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仔细一想,可不就是嘛,人活一世,最起码得讨好讨好自己吧,会玩儿是种境界,不是你玩生活,就是生活玩你,正如柯特柯本所说,“没有人到死都还是处,人们早已被生活干了个天翻地覆。”

  这个说起玩儿啊,人们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大约是:不务正业、好逸恶劳、玩物丧志、八旗遗风啥的。其实这些都挺经不起推敲的,一个人的正业是啥,好多人热爱唱歌,喜欢跳舞,玩着玩着,一不小心就成了“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白了,他们都是玩儿家。这人吧,就得有个爱好,日子过得才充实。玩儿,应该像是书法和气功一样的,是一种沉心静气、神游物外的自得其乐,不该让得失悲欢萦绕于心,否则就是被玩了。

  人只有做真正喜欢的事情,才能拥有丰富的内在,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才会活得有意思。玩儿实际是一种特纯粹的,从内心升起的喜悦,是对生命本身的享受。真正的玩,应该是曾点那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应该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否则,就恐怕是玩不起了。鸡汤段子里经常出现什么交友的几重境界,大体是什么“酒肉朋友是最低级的,真正的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云云,我看来,遇到几个志趣相投的顽主就挺幸运的了,玩儿这事儿啊,特挑人,只有玩得起的人才能够享受其中的快乐,几个人一起玩,最忌讳意见不统一,也害怕小气,一个团体中有了小气的人,整个玩的格局就变小了,玩笑不敢随便开了,也就何谈潇洒。

  玩儿其实就是过日子,玩儿好了,日子才能过的有心,玩儿还不能乱玩,要玩出个心气儿来,这事很考耐心,不能把事做的太累,烦了,就容易对整个事情失去兴趣,比如养只猫狗,得揣摩它们的脾气性格,投入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美好的小情绪注入到生活的培养基当中。这是一种探索世界,和世界互动的形式,这种对’玩‘的拿捏,不失为一种很精密的,调整心态的重要生活经验,只有玩到这个份儿上,才是真正的享受。

  相比妹子们喜欢的长腿欧巴,以琛哥哥,写出这些文字的谦儿哥才是我认为的真男神,没错,就是那个颜值不咋的,以抽烟、喝酒、烫头作为三大爱好的于谦,在他的世界里,我们能看到他“干掉无趣、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玩比天大”的人生态度,他爱钻研玩儿,在相声行业不景气的岁月里,他用心养育着自己的生活,养鸽、钓鱼、熬鹰、养马,甚至搞了个动物园,他把一切都看的特简单,心情绝对一切,硬是活出了个精气神,这样的人,不仅自己享受,还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快乐。

  人活一世,核心的也就是个玩,玩不起的人,人生一半以上的乐趣也就被剥夺了。邀上三五好友,选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坐在松软的草皮上,迎风开怀,喝上二两,谈天说地,这辈子真值了。当然我说这些的目的并不是说要游戏人生,玩儿之一道,主要就是个调剂,就是个宠辱偕忘,说浅点儿那叫会玩儿,说高深点那叫要富有生活情趣。一个人要是不会玩,那得多累啊。

  走得越远,就越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平凡和渺小,以前觉得某某算个名人,现在其实也就是个人名,我们其实都是凡夫,活在狭小的空间和世界里,干嘛不给自己找点儿乐呢,此生愿为民犬,行走街头,享受凡人的乐呵。

  《玩儿》读后感(八):谁还会玩儿

  周末去近郊人迹罕至的公园,那儿树也多,园子也干净,唯一让人不满的是高压塔架子太多——可能正是这个原因,让这个海子公园保持了干净和清幽。那里树木并不参天,但浓荫绿翠也让人清爽备至,走进园里先听得鸟儿婉转,越来越多,还疑问这是什么品种时,发现已经走到一群“玩家”集散地——几棵树上正吊着十来个鸟笼子,这么好听的鸟叫,原来是养的各种鸟。再看那些玩家,没一个不是在五六十岁以上,跨栏白背心上上深蓝大短裤,简直是标准行头。让我忽然想起《玩儿》里的于谦老师,也曾经出入这些人群中学习养鸟技艺吗?

  《玩儿》这本书介绍了于谦从少年至今的各式玩儿法——养鸟、钓鱼、养狗、熬鹰、养马,最后甚至租了个院子开了动物园和活动中心。玩出了水平也玩出了气概,从独乐乐到与人乐乐,玩的越来越大。

  给我留下几段印象的是熬鹰里的羊肉与麻线团,真是看完胃里翻江倒海;偷鱼的夜晚他们心惊胆战,我却不以为然,偷东西还这么津津乐道,真是啥都敢玩;三哥的怀才不遇情节导致抑郁自尽,玩儿也得有个好心态;神奇的母狗能管理狗群还能擒住泼猴;娇贵的马儿要晒太阳,还要储存大量的草料……看书就想是听于谦在讲故事,或长或短,或真或假,反正又能逗乐又能让你知道你生活中没玩过的东西,一则羡慕他的生活年代和境遇,二则羡慕他的好心态好性格。

  书中反复提过的有两处:一是玩家的“傲里夺尊”的心气儿;二是感谢那几年相声界的萧条让他有机会玩儿。其实换做别人可能抱怨终日或改门换面了,而他又能坚持本行,又能兼顾自娱自乐,还是于老师好心态重要。

  正如他说自己的儿子抱着pad玩儿,看着可悲,再看看现在三四十岁的人,不也是留恋电子世界吗,男人看电视、电脑、手机,女人淘宝逛街搜美食,还有谁那么会玩儿吗?将来还有人玩儿鸟笼子吗?

  《玩儿》读后感(九):学会玩儿

  谦大爷不仅有着抽烟喝酒烫头的三大爱好,更是爱玩。从书里能看出他玩的多么广泛,养鸽子钓鱼熬鹰养狗养马,各种小动物都有涉及,为了更好的玩还克服了种种困难费尽心力的搞起来了天精地华宠物乐园,玩出了一项事业。玩就得不怕脏不怕累,图个玩个痛快,这样玩才会带来更大的快乐。当然也不能玩魔怔了,要有沉心静气、神游物外的超然,这才是真正的玩家。学会玩真的很有必要,能给生活增加很多的乐趣。也很喜欢老北京人的精气神,鳌里夺尊,给生活找乐。相声演员写的书看起来真的很轻松啊,读起来自带配音,笔触十分可乐。

  读书摘抄:

  玩儿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建立在高标准的生活质量之上。

  出门在外交朋友,奉行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看这人孝顺与否。

  玩的痛快,不怕脏不嫌累,

  玩儿,应该是像书法、气功一样的,是一种沉心静气、神游物外的自得其乐。

  《玩儿》读后感(十):《玩儿》:幸福的某种姿态

  古希腊大哲柏拉图曾列举幸福的六种姿态,其中有一种便是“不掺杂痛苦的纯粹快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幸福与否,只看是否能让有限的生命纯粹、“尽兴”。

  活得要尽兴,自然也少不了玩了。大到沙场点兵,政坛纵横捭阖;小到琴棋书画,花鸟鱼虫,事事皆游戏,“图个乐呵便罢”。

  谦儿哥的新书《玩儿》,实在是一本好书。虽说谦儿哥系业余作者,文笔上稍欠火候,但只要是“玩儿”出来的文字,一份闲情,便足以撑出好文章了。

  玩物不丧志

  这是一本专讲“玩儿”的书,玩得尽兴,也玩得“励志”。

  从小我们便会被教导“玩物会丧志”。殊不知,真正的志趣,往往是由玩而起,也因“玩儿”得以坚持,做到巅峰。

  谦儿哥是根红苗正的北京爷们儿。大多数人认识他,还是通过相声。他是中国铁路文工团的知名相声演员,但我们更熟悉的他,是在某非著名相声演员身边被调侃奚落的“悲催男”。人如其名,谦儿哥在台上是谦逊的,似乎总在“逆来顺受”。台下的他似乎也随遇而安,当2000年,由于相声行业的萧条,众多相声演员纷纷离开,另寻他路,谦儿哥在文工团的搭档也远走日本,他却乐得清闲,丝毫不在意收入缩水之类的窘迫。

  只是这样一个“散淡”的人,对于“玩儿”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偏执。逮鸟、遛鸽、钓鱼、熬鹰,谦儿哥基本上无所不能也“无乐不作”。甚至在京郊,谦儿哥圈了块儿地,不大不小刚好60亩,盖起了私家动物园!

  谦儿哥说,最大的希望是老了能找到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把马带过去养,“马也舒服,人也舒服,此生足矣。”

  快乐不打折

  大抵上,时光与时光,本质上并无二致。你会拥有怎样的一段时光,仅仅取决于你要如何经营,享受怎样的体验。

  《玩儿》是谦儿哥用心创作的第一本书——谦儿哥有三大著名爱好,喝酒,抽烟,烫头,如今又加上一条,写书。《玩儿》是他利用舞台下的短暂休息时间,在手机上完成的。笔者也有用手机码字的习惯,只是顶多几个笔记列个提纲。15万字的“手机散文集”,大概也是可以拿出来说事儿的“独一份儿”了。倘若不爱,谁又会有此般逸致闲情在手机屏上“笔耕不辍”呢?

  谦儿哥身上有浓浓的“京味儿”。这是一种夹杂着“闲”、“横”、“晃”的劲头,看似有点痞气,却实在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匆匆,何苦受苦于种种不可承受之轻呢?要玩,就要尽兴,就要淋漓尽致!

  难得糊涂,乐得逍遥。谦儿哥说,我就这么点儿梦想:玩儿。“人有个爱好,日子过得才充实。我就是爱玩儿,说相声也是玩儿。”,想要玩,就要有玩的情致。切忌认真,认真就输了。

  也许,玩儿才是通往“不掺杂痛苦的纯粹快乐”的幸福姿态的捷径吧。

  对了,谦儿哥说,他的下一本书正在酝酿,您可一定要等着,他可不一定写啊!这个,要看心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玩儿》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