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相随(上下)》是一本由鲜橙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愿相随(上下)》读后感(一):一锅大杂烩
这个故事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俗套,霸道总裁爱上我系列,洛丽塔加来不及说我爱你加金庸桥段。
女主弯弯绕绕最后发觉自己心之所想。女主圣母白莲花超级大金手指。
第二感觉是重复,女主是谈一会情打一会儿仗,如此循环往复。虽说生存技能和组织能力满分,爱情洁癖这一点又扣分。每当和男主亲亲我我时就有“不好要掰”的感觉。然后女主抛开情爱又可以独自打下一片江山。看到第三次掰了以后女主又威风凌凌地上阵了,读者表示真的看累了。
女主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很费力,但并不成功。如果女主只是一个普通人,不肯为爱低头,那么就会如静婉一样倔强得让人心疼。可偏偏作者要把她描绘成一个战神女金刚,在床榻上又闺怨如斯,让人看得很精分。原来狠话只是说说而已,女主的忍耐度是没有底线的,女主的爆发地又是不可预测的。到了最后我都替男主感到委屈,一个爱王者的女人却不能容忍王者的计谋,这样的爱情洁癖谁能忍受。
而全书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开启了上帝模式,女主由于混合了两岸三地的高贵血统,不管到哪里都能赢得三分薄面,因此所有事物都非她解决不可,少了她地球都不再转动。
总的来说此书人设不如阿麦讨喜。不过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做派我喜欢。看到最后,当男二男三男四全都悲催地隐退,才发觉他们真的只是来做配的。所有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郑纶。他的内心戏非常丰满,那种渴求却抑制爱欲的纠结心情让人同情。所以心里描写是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手法,这真是个真理。那么我们悲催的男主之所以爱得一往情深却不够感人至深就是因为缺乏心理描写的铺垫啊。郑纶对女主的情欲其实有章可循,从初见就把女主和无媒苟合联系在一起,于是对女主的印象是和性挂钩的。而再次见到又是在贺十二的床上,郑纶不知狸猫换太子之计,还以为刚才颠龙倒凤的又是女主,误会加深,情欲燃起。
女主被写得不是一般的牛,血统尊贵,貌美倾城,杀伐决断不说,还练成了绝世神功,让我顿悟原来这不是一部言情而是一部武侠小说。作者在这部书里糅合了太多的因子,反而突不出重点。要说阿麦刻画了一个铁血女将军的形象,女匪则刻画了一个外强中干的妇人形象。
不过吐槽了这么多,我还是要打四分。原因在于它能一直吸引人看下去。最后结局作者不忘幽上一默,也算安慰追书劳顿的群众了。
《愿相随(上下)》读后感(二):这是一个好故事,可惜没有写完
这是一个好故事,虽然没有《阿麦从军》的大气,但在感情上描写着墨更多,也算是弥补了我对于阿麦感情戏太少的一个缺憾(虽然这两个故事并没有关联)。
因为太子妃火了,先看了小说,再看了网剧,而后就喜欢上了橙大,喜欢她勾勒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复杂却又逻辑严谨的故事情节。
看了之前的书评,喜欢与不喜欢的人都有自己非常合理的理由。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故事,它是为数不多能让我废寝忘食读完的。
先说说人物。
封君阳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男主,有人说他是可恨的渣男,也有人觉得他可爱又可怜。
他风流不羁,调戏小女匪,与女主的第一句对话,姑娘,你劫了财,还劫色吗?哈哈
他对于辰年并不是一见钟情,在青州时,曾想杀掉这个令他失去耐心的女匪。
对辰年感情的转折点应该是在他遭贺臻暗算,身受重伤,辰年却没有弃他于山野,反而与他艰难同行,一起赶往清风寨的路上。
不过,他对于爱情没有做到坦诚,他骗得辰年失身于他,却又不能给她正妻的名分,妄想用爱情留住辰年,在他身边做一个红袖添香的妾。
我想,看到这里,大部分的女性读者都会希望辰年离开这个渣男,所以当辰年给她两刀,愤而逃离之后,我不禁大呼过瘾,终于出了这一口恶气。
他深爱辰年,并对这份感情坚定不移,他对于辰年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两人分分和和之中,他表面上说放辰年离开,其实心里想的是哪怕用骗和抢,都要让她回到自己的身边。
但是这个想法就是他最初悲剧的根源,他爱她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性格,却不曾去理解她的需求。
他高傲,但在爱情里却是卑微的,整天心心念念着辰年,爱而不得,失而复得后又小心翼翼去把辰年捧在掌心,整天都担心哪天辰年就会离他而去。
随着剧情的发展,他才逐渐理解辰年,他说他要娶的不是贺家女,而是谢辰年,不过辰年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转身就嫁给了郑纶。
他其实被辰年虐得挺惨,第一次分手时被扎了两刀,后开又误以为辰年葬身狼口,急忙跑去太行山刨坟,还要忍受辰年与陆骁日渐亲密,眼看着辰年移情别恋。第二次分手,他急怒攻心,要杀陆骁,辰年刺他要害,差点死掉。然后还要亲眼看着辰年与郑纶拜堂成亲,被气的吐血。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被情所困的可怜人。
就是这样一个封君阳,在作者的笔下跃然纸上,走到了读者的面前。人无完人,正是那些缺点,让封君阳更加真实饱满,有血有肉。
谢辰年这个女主我反而觉得塑造得不如封君阳好。这个故事其实跟阿麦很相似,都是以女主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开,辰年从最开始的一个小女匪,成长成为一个能够承担起家国大义的成熟女性。
辰年的性格干脆爽利,敢爱敢恨,坦坦荡荡,重情重义。对于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对于爱人能以命换命,对于那些在战争中被迫背井离乡的百姓,也要出手相助,给他们打通一条活路。
第一卷的辰年,有着团团圆圆的红润脸蛋,天真活泼,十分讨喜。面对封世子的感情,她敢爱敢恨,认识不久就失身于他,知道被骗,就给他两刀,然后处心积虑谋划如何逃跑。
第二卷里,陆骁在两年的相伴中,爱上了辰年,但是辰年面对陆骁的感情,就有些模糊,没有正面回应。宜平之战,在鬼门关转过一回,发现自己还是爱着封君阳,于是两人复合,陆骁离开。然后又发现封君阳算计了她的身世,封世子再一次失恋。
辰年一直处于对坦诚与自我价值的追求与爱封君阳之间纠结着。最后她选择是成为那个最初的小四爷,所以离开。
但是后来大战开始,打着打着,却又不知道为什么她又跟封君阳和好了。最终从鲜氏王廷归来,回到了封君阳父女身边。
这里女主对于自己决定的转折没有解释清楚,可能作者是想给他们一家三口一个HE。她选择与封君阳在一起,也就意味着要当皇后,从此步入宫廷中更多的算计与阴谋,这不符合女主的性格设定,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到时候她是否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封君阳又要如何去解决这个根本矛盾?离皇位一步之遥的封会选择爱美人不爱江山?不可能,如果封会选择归隐,那么这个故事最基本的逻辑就被颠覆了,不会有后面那么曲折的事情。但是作者对于后事并没有交待,这就是俗话说的烂尾,故事没有写完。
这也是辰年这个人物的塑造中,最大的一个败笔。
女二云苼这个人物我很喜欢,虽然一开始出场她有着傻白甜的性格,但是经过种种磨难后,她依旧能保持纯真与良善,并且爱上了劫持她的穆展越,我认为这是云苼的点睛之笔,如果她爱上了拓拔三土,故事就不精彩了。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先写到这里,回头继续~
like always,鲜橙的书我是一如既往地一个字一个字看完再强烈推荐之。究其原因,可能因为此枚作者跟我三观太相近,时时觉得她说出了我想说又说不明白的话。
女匪读毕,除去对男女主男女二都很有爱外,脑子里留下深深印象的是两个出场及其短暂的人物,一个有名字,一个没有,两个,都是女人。有名字的,薛家的娴儿,被柿子利用报复小人贺泽。贺泽个真小人就真的狠下心令薛娴儿自尽而亡。第二个,被扔进贺泽屋里的辰年的替身,无名无姓的美貌柔弱的女子,几分钟之后被郑纶用剑杀死,一句话也没有机会说。
形如郑纶贺泽这类男权社会的代表,若非辰年生得美头上戴着主角光环,若非芸生地位特殊,她们的结果也不会有多大不同。所以在这样一个社会为保有自我而挣扎的辰年,仍然存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芸生,是显得那么难得的纯净。
中国的史书可以毫不夸张地摆满几面墙的书架,却在页页字纸的缝隙当中才看得到女性的谢谢身影。哪怕这些留有只言片语的女性也多数被裹挟在刀兵和权谋中消散,留下几滴血和泪。享受着20世纪世界范围女权运动得到的成果的我安全舒适地写着这些文字,要感谢生在比较好的时代,感谢曾经付出一切去取得自由的人们。
《愿相随(上下)》读后感(四):大女主
年纪小的时候喜欢简简单单的玛丽苏 强取豪夺 虐恋情深 但女主的性子终归弱一些 只要男主够霸道总裁够不讲道理 两人就还是在一起了
这几年好像喜欢上这种披着大女主外衣的玛丽苏 这小说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年 这两天忽的愿意把这三部曲翻完。
虽然还是玛丽苏,但外面裹的这层糖果很好吃,也在努力反传统套路。也在输出自己一定要强,然后人家才能把你当回事。喜欢了就去努力喜欢,努力争取,可以为了爱的人去后退但不可以突破自己的底线。要相爱才能在一起。不管何时,没有爱情和尊重撑起来的感情是走不远的。
配角也会爱女主但不会那么无脑的去喜欢。女主也会有金手指,但是要什么也还是要努力去争取的。
但这故事还是有层次,男主最开始只当她是哄失了身就可以留在身边的小姑娘,后来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了解她,到后来对她的尊重,利益取舍直接也没有那么理性了就是真的离不开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