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西神话》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7-25 05: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西神话》读后感精选10篇

  《中西神话》是一本由张学明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8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西神话》读后感(一):殊途同源的中西神话

  电影《雷神2:黑暗世界》上映之后,趁热恶补了许多北欧神话故事奇幻神秘的北欧神话体系,让人觉得新奇又惊叹。围绕这部电影,不论是观众还是影评人,都尝试从各个方面角度进行有意思解读,包括电影与原著的对照、北欧神话与中国神话的比较,无不显示出人们对于神话故事的喜爱强烈兴趣

  摘录一段豆瓣网友关于北欧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中中主要人物的比较,虽有恶搞成分,却也值得玩味:

  九大世界连成一线 = 中国星象学中的“九星连珠”

  海姆达尔 = 镇守南天门的四大天王(之一,因为中国版本有四个门)

  神域 = 天宫

  奥丁 = 玉皇大帝

  芙莉嘉 = 王母娘娘

  洛基 = 孙悟空(想想他的叛逆精神和七十二变吧)

  索尔 = 巨灵神(块头大又使锤) + 金甲神 + 与雷有关的各路神仙包括:雷霆都司元命真君、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雷震子等等等等。

  知道剧情欣赏过电影的人看到这个对照表,相信都会在心底会心一笑。这样的比较方式虽有诸多牵强之处,但确实我们能从中发现某些相似点,并在其中找到一些组成神话体系的雷同元素。当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不断地从神话原著中寻求灵感,甚至直接改编神话作品,人们追根溯源,想要认识原始神话最初起源完整面貌欲望就愈加迫切。随着这几年《魔戒》三部曲、《霍比特人》等国外魔幻小说影片的风靡,各种有意思的人物和情节都能勾起我们对于自己神话中某个熟悉故事的无限追忆怀念

  研究中外神话的著作多如牛毛,却很少有人能将中西神话以比较研究的方式呈现出来,张学明的《中西神话》全面系统地将中西神话中的各种类型以比较的方式加以凸现,令人耳目一新。这部作品可以算是作者的讲义加工,将最受学生欢迎课堂内容形诸于文字,让读者有身临其境时空交错感觉

  大致来讲,所谓的比较就是分析事物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在此基础之上,找出事物之间相同处的联系不同处的特质。回到这部作品本身,张学明教授运用了相当多的比较方法来分析和解读神话原著,并综合了各个研究学派的代表性论点,横纵交错地将中西神话故事的各个侧面向我们立体展示出来,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而其最终的归旨就在于从神话体系中总结出原始先民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和特征,以及这些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意义

  这本书很快就被翻完,里面丝毫没有类似学术论文一样的艰深晦涩和佶屈聱牙,恰恰相反,清晰条理流畅分明结构脉络增加了文字的可读性,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讲述方式让读者很快进入到作品中来,为更深刻理解神话的思维特征和思想意义提供了帮助。纵观全书,作者从最普遍的神话主题入手,依次罗列并比较了中西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洪水神话、命运神话,包括神话中的女神爱情猛兽等。或许因为这本书是基于课堂讲义的缘故,在比较具体的神话类型时,作者并没有直入主题,指出中西神话的异同,而是遵循了一定的方法:先从相关神话概念的基本释义开始,并通过分析人物、故事来解读原著,继而旁征博引,从各种权威辞典、百科书,以及前辈论著中找寻恰当解释证明,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性的结论由此可见,张学明教授的治学之细致严谨

  举创世神话为例,为了解答世界的起源问题,原初先民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生活经验积累,围绕着宇宙形成发展的问题,“创造”了创世神话,这些神话中都含有原初先民们自己的思维特征和意识形态,“天地不分”是所有神话中一个核心共同点,先民们都认为最初的世界是混沌不分的一个整体,没有神,更没有人类。这个整体混沌是如何分开的,万物如何被催生,四方八极如何产生,天地间如何又是产生了无限广袤空间。围绕这诸多问题,中西方的先民根据自己的处境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散衍生出自己创世故事。认为造物主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了宇宙,这是“宇宙制造说”;认为宇宙最初只是一只蛋,这只蛋破裂之后,万物由此生长,这是宇宙“孵化说”,还有“宇宙变成说”等等典型代表理论

  古代埃及、古代希伯来和古巴比伦信奉“宇宙制造说”,他们相信宇宙是由一个全能的神随心所欲而创造,即便如此,他们所信奉的神并不是统一的,仍然有所区别,各个民族按照自己的习俗文化选择了自己的创世之主。比如古埃及信奉太阳神拉,古代希伯来人则信奉上帝同时,他们还重视水的作用,将其看作生命之源,与神的地位等同。

  中国和希腊都认为宇宙是由一位神或是巨兽的肢体所变成。但在中国的“宇宙变成说”形成过程中,他们更重视数理的概念,盘古开天,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四肢五体变成了四极和五岳。这些变化蕴涵了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数理哲学。而希腊神话的“宇宙变成说”则更重视“情感”的作用,神与神、神与人常常因为情感而发生争执,世界也在此过程中形成起来,充分说明了他们重视情感的民族特质。

  在张学明教授对于中西神话的比较解读过程中,我们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中西各民族之间思维特征的极大差异,同时也看到原始神话与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紧密关系。人类早期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不仅在创世神话中表现出来,更被后者所深深影响。不得不说,这也是中西神话中的共通之处。

  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原始神话的传说零星且片段化,大多是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补充得以呈现出来。本书如果能再深入一些,对中西神话的流传和演化进行比较,中西神话对于后世文学、历史创作的影响;神话在后人的流传中逐渐历史化的倾向等等方面作一介绍和比较说明,相信这本书会更加精彩丰富

  《中西神话》读后感(二):余英时作序推荐

  张学明先生的《中西神话》,深入浅出,从神话角度对中西古代文化做了清楚叙述和比较。通过神话,本书让我们看到当时人民的思想、价值观社会状况。书中所呈现的中西神话异同尤其富有启发性。例如其中有关开天辟地、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英雄、爱情、洪水、猛兽,以至命运等故事,中西之间既同中有异,也异中有同,是值得我们更近一步深思和探究的。《中西神话》是一部取材丰富的学术作品,但同时又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我极力推荐本书给广大的读者。

  ——余英时

  【余英时,当代华人世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2006年11月,余英时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中西神话》读后感(三):中西神话的差异对比

  前些时日友人阿晨处得到此书,逢近日手肘肿痛偶尔大量空闲,遂做此文。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一直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事情饮食绘画医药……各个方面的中西对比一直都在进行着。而我最近在读的这本书所进行的是中西神话的对比。

  这种神话的异同的对比在我所理解所要进行的是一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早期先民的生活,习俗,意识形态的对比。而想要达到这样的对比目的我认为首先要明确进行对比的研究对象。东方文化这一方面,个人认为具有外来文化特色的佛教神话以及具有浓重封建阶级色彩的道教神话体系这样的神话是不适宜拿出来进行对比的。先秦甚至更早年代的早期神话是合适的对比对象,而即使是这样的神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可能会由于某种原因部分“篡改”,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尽量归避这样的“篡改”造成的影响。而西方神话一方面,作为西方文化的某种意义上的先祖的希腊文明的希腊神话是适宜的对比对象。但是我们同样要考虑某种“篡改”可能造成的影响。关于神话的起源,书中也提到了很多种学派,但个人以为不同的神话可能是由于不同原因形成的。我们因为某一个神话用某一种形成的理论来解释站得住脚,我们就生搬硬套说所以的神话都是这样形成的,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本书从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洪水神话,死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发现中西神话既有相同,亦有差异。关于相同之处,个人认为早期的人类所思考关注的问题以及所面对的环境是有相似之处的,这可能是造成神话中相同相似部分的主要原因。群体交流,形成,迁徙有关,比如书中所述,“中国以农立国,是相对封闭的国家,又为第一代自发,独立演进的文明,她的神话亦会反映出较为独特与封闭的特色。相反,希腊是出于地中海贸易环境下的第三代文明,她的神话亦会发映出具有多元化的接受型文化特色。”再有就可能是某种相似概率下的不同选择。

  首先说创世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就如年幼孩子会常常问起自己是怎么来的一样,早期的人类也会关注着这样的问题。例如中西文化的很多创世神话都认为世界的起源是混沌。这可能与早期人类的认识极度有些对世界的概念模糊混沌有关。而中西神话的人类起源神话中人类的起源都是神祗和英雄的功劳。但是要注意的是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通常有着明显的人与神的界限区分,而中国的神话中这种界限确并不明显。这与中西先民的早期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关系。中国的先民所抱有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而创造西方神话的先民们大概是一种人类战胜自然的“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此外我们要留意的是中西神话中神的性别演变。我们发现神话早期的神如中国的女娲,希腊神话的Gaea都是女性形象的神祗,而随着神话的演变我们发现之后的禹,宙斯等神祗都是男性的形象。这大概也是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一个缩影

  关于洪水神话。中西神话中都有着关于洪水的神话记载。这个洪水可能是一种意象的代指,当然也可能是实际存在的洪水。关于这一方面《上帝的指纹》一书中有着比较详细的分析阐述。

  关于英雄神话。所表现的大概是早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传达了先民们希望借助神力获得更大的力量美好愿望。这一点在希腊神话的赫拉克勒斯和中国神话的后羿身上得到了较明显的体现。另外,关于赫拉克勒斯和后羿的神话中关于他们伴侣描述可表现了先民们一夫一妻制及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制度

  最后要说的是一个有趣的相同点,即中西神话的神祗皆是与天空高山有关——中国的昆仑山,希腊的奥林匹斯山。这可能是与先民的活动范围有限而对所触及不了的高山和天空产生崇拜。类似的崇拜可能还存在于某些邻海文明对于大海的崇拜。而随着人类的科技文明进步发展,这些过去遥不可及地方已可触及。因此这种神秘感和崇拜也就渐渐消失了。

  最后,读过这本书之后,个人认为中西神话具有颇多的相同相似之处这与先民们所面对的环境以及所关注思考的问题的相同相似是有较大关系的。而中西神话最多的差异在于西方神话的代表希腊神话有着叫严密的神谱体系,而中国神话这一方面却表现得很淡。当然,我们无法排除这与中国神话随着岁月变迁大量散佚是有极大关系的。但就我们现今所看到的现象来看西方神话比较重注理性有着严密的思维,而中国神话比较感性。而这与中西医学,哲学以及美术方面的差异比较相似。而神话所传达着的中西先民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是这种差异的一个源头

  《中西神话》读后感(四):我读《中西神话》

  拿到书的第一感受,最直观印象:这是一篇论文。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写论文、查资料。先铺陈定义,提出论点;然后提供大量的事实作为论据,来充实整个文章,正反两个方面的辩证的讨论问题;最后重申论点总结,做到首尾呼应。这是很奇妙的感觉,当我渐渐远离校园,融入社会,它又将我带回了那个时候,生起诸多的记忆来。

  通读全文,我感觉这本《中西神话》侧重于理论性,作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援引了许多其他作者的观点。其实,我个人更喜欢故事性强一点的文章,因为那样的话,读起来会比较有趣味性。想一想,那些形状各异的动物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人物们,都给予了我们无穷无尽想象。传说中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在我们现在看来,可是不折不扣的“异形”了,可是在古时候可是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啊。

  书中对于古希腊神话中诸神纵欲乱爱的情形的解读,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我们用现在伦理道德的标尺去衡量古代的行为是不对的。任何行为,都要考虑到当时所处的环境,而不是表面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许才是研究的意义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西神话》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