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信息简史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23 04: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信息简史的读后感10篇

  《信息简史》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格雷克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信息简史》读后感(一):“It is bit”

  一句话概括万物源自比特。

  经典语录

  1、现在很难还原在香农之前的人们所面对的世界图景 。尽管我们可以阅读他们留下的著作,但我们很难重拾那种无邪、无知而蒙昧不察的状态

  2、理论允许意识 “跳出自身的影子 ”,超越经验把握超验,但这只能借助抽象符号实现

  读后感:

  思考一: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一般能理解这个问题中国人,基本上会脱口而出说:是物质,然后说出形形色色理由。至于为什么“世界本质是物质”这一观念能这么根深蒂固枝、枝繁叶茂,想来多半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熏陶。在马克思主义中,对于世界本质的解释分为两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这个问题的答案真这么简单吗?简单的二元论往往会忽略在当时语言所不能区分存在,关于唯物与唯心之分也不例外。在恩格斯提出唯物唯心二元论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划时代篇章的《通信中的数学原理》这本书的出现,因此比特还没被提出;那时候也还没有系统科学身影,因而基于构成论的思维主宰着科学界。

  那么上面两样事物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殊启发意义呢?

  1、不可否认,“世界本质是物质”是一个非常有用模型。正是基于这个模型的适用性,我们才能创造出许许多多以前想象想不到的创造发明。然而,这个模型虽然有用,但无法被彻底证明的。不过正如笛卡尔那句著名句子:“我思故我存”,我们不能确定存在什么,我们能确定的是我们能思考这件事。思考这件事,不仅包括思考的逻辑运转,还有外在信息的接受过程——我虽然不能确定眼前的事物是否是真实的,但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眼前事物”这一信息。世界本质若是物质,由于物质的存在无法被直接证明,但世界本质若是信息,信息的存在是能被我们直接证明的。不过这里的论证还并没有触及到“本质”问题的核心,本质的地位并不需要被直接论证才能确立;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循环论证,正是因为信息被定义成“消除不确定”的存在,因此能消除了不确定的信息当然能被直接证明。因此,1948年《通信中的数学原理》“比特”的提出并没有给出一个真正的答案,因为它徒有答案之名,没有答案之实;

  2、真正给出解释的是系统科学蕴含的哲学思维。系统科学对于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提出了“涌现”这一概念,之所以用这个表示突如其来意思的词,是因为我们无法解释低层次高层次过程中意义出现的过程。打一个比方,我们了解了砖的各种成分性质,但我们无法用其解释由砖构成的建筑的迥异的功能差异,比如给人的视觉感受上的差异,砖到建筑就是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变化传统科学思维认为既然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我们追根溯源的了解构成事物最底层构造,再一步步推算上来便可了解世界整体的构成,这是一种朴素的“构成论”的思维,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也是这个思维范畴中的产物;但系统科学指出,我们无法做到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跳跃(之所以不能,是因为简单事物能通过混沌现象变得不可演算),就好像我们了解了吉他上每根弦对应声音,也无法因此进一步思考出“和弦”会给我们带来的全新意义。因此,就算科学能摸清“宇宙琴弦”,但也无法因此解释琴弦之上的无限可能的世界。因此“世界本质是物质”这个模型,虽然具有普适性,但这种普适性也有其局限性,难以让物质真正成为所谓的世界的本质;

  3、那信息真的当得起“世界的本质”吗?“本质”这东西,很难捉到。因为想在万物中找到共性与运作机理,很可能只是找到一个循环论证的名字。不过我们不妨这么想,所有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必须有观察者,而构建存在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外在还涉及到观察者。世界的构成是多种信息定义演算而成的,比如世界本来没有颜色(颜色这种存在可以参考演化心理学上的解释),有了人才有颜色,颜色的产生不仅涉及到人,也涉及到外在的世界,而其中不变的就是“信息”。上面的思考还都是站在人的角度下对一切的反思,有人会说,我只想知道脱离了“我”的哲学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万物无言。不过,信息是世界的本质,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人这种智能生物,还适用于其他智能生物,比如一种四维的存在,对于它们来说世界的本质不一定是物质,或许它们的有的哲学家会认为更高维度的事物(比如是物质加时间的物质运动空间),但有的五维的生物就会认为是更更高维度的事物(找不出能形容的东西,可能是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事物,但对他们来说确是很常见基本的),但无论在几维的生物世界里,信息必然是最基本度量世界的维度。信息可以说是量纲中的量纲,在度量世界的这个意义上讲,相对于其他笼统的概念,信息当得起所谓的“世界的本质”——万物皆由信息度量与构建。

  o,“It is bit”.

  全文脉络

  引子

  引子从1948年说起。这一年,香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比特“这个概念。“比特”的提出具有深远影响,同年虽然也有许多影响世界发展事件发生(比如晶体管的发明),但从长远来看,前者更为基础重要,“它是个支点,整个地球都将因此而被撬动”。

  为什么“比特”的提出会这么重要?正如命名“晶体管”的工程师约翰· 罗宾逊· 皮尔斯所说:“现在很难还原在香农之前的人们所面对的世界图景 。尽管我们可以阅读他们留下的著作,但我们很难重拾那种无邪、无知而蒙昧不察的状态 。 ”万物要有名字才有其存在,正如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说”是“有”的开始。1948年“比特”提出之后后,人类就要进入处理信息的超历史阶段。在超历史阶段中,信息成为第一位资源,其地位远远超出传统的生产资料:信息已经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改变了各个学科面貌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甚至是经济学严重依赖着信息,进而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与信息扯上了千丝万缕关系。此外,“信息转向”也将影响人们根本的思维方式,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或许就是比特。

  因此本书的引子从1948年说起,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有了比特这一基本信息概念的提出,才可言说信息的历史。

  第1章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

  为什么非洲鼓语能够说话?

  非洲鼓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乐器,但是能准确的传递出所要表达的信息。 非洲鼓用来传递信息的只是一对音素,典型的非洲鼓能发出两个可辨别的音符,彼此相差约一个大三度。那如何将语言映射到单一维度的最简单的一连串鼓声之上呢?有人会很显然的联想到摩尔斯电码。因为摩尔斯电码也是只通过“点与划”这样的一维信息来传递信息。但是这个明显的类比并不能解释非洲鼓信息沟通工作原理。摩尔斯的系统建立在一个中间符号层,也就是字母表的基础上。字母表将口语和他最终的编码联系了起来。摩尔斯的点- 划编码,与口语语音并无直接联系。点 -划编码仅仅用来表示字母,字母再组成书面单词,最终书面单词才表示口语中的单词。非洲的鼓手们就没有这么一种中间编码可用,无法通过一个中间符号层来完成这样的抽象,毕竟就像目前世界上现存六千多种语言中的大部分,非洲的各种语言没有字母表。

  破解破解鼓声谜团的关键之一,就是认识到非洲语言的核心特点声调语言。非洲语言的口语把声调作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鼓语则更进一步——它仅使用声调。

  破解破解鼓声谜团的关键之二,就是认识到引入冗余可以提高精确度这一概念。在将口语映射到鼓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信息会丢失。因此,鼓语存在着先天不足。无论在哪个村庄部落,鼓语都是基于口语单词,然后丢弃其中的辅音和元音。这可是丢弃了很多,余下的信息流难免就会有歧义。将声调丰富的口语单词简化至如此单一的编码后,又如何使用鼓声来区分它们呢 ?那就是引入许多定型的长尾巴,它们引人的冗余克服了歧义,比如单词 songe (月亮 )可以表示成 "songe li tange la manga"(那俯览大地的月亮 ) 。单词 koko( 鸡 )可以表示成 "koko olongo la bokiokio"(鸡,那瞅瞅叫的小东西 ) 。这些额外的鼓点,可不是画蛇添足,正是它们提供了上下文信息。每个模棱两可的词在一开始都有很多种可能的解释,但随着鼓点的推进,那些歧义性统统消失了。

  全书第一章之所以介绍非洲鼓语,我想作者是想让读者意识到“为提高精确度而引入冗余”这一思想。这个思想虽然被应用已久,但证明它的还是香农。香农证明了只要通信速率小于通信容道,总可以使概率误差接近于零。这个结论震惊了当时的通信理论界。可以说正是这个理论,奠定了渐进无误差通信的基础,这也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信息时代”。

  第2章持久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沃尔特·翁比大多数人更理解,书面文化的出现是一个多么深刻变革。文字,作为一种技术,使用时需要提前考虑清楚掌握特殊技能。而语言则不是一种技术,无论多么成熟、多么发达的语言,都不能被视作心外之物,因为语言是心智本身的功能。文字之于语言,之于人类心智,从某种意义上讲可归为一种人工记忆的技术,并且力量之大无可估算:它重构了人类思维,人类历史由此发端。

  那么文字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一、文字具有保存功能。 "书写符号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续,在其作用范围内,人们可以相互沟通思想 ;它赋予写作者的思想以生命,这种生命仅受墨水纸张和读者的存续时间的限制,而免于写作者肉体存续时间的限制。 "正是有了文字,历史才成其为历史。过去之所以能够称为过去,全靠文字来记录轨迹。基于文字保存功能,文明才具有强大的传承能力

  二、文字创造了一个抽象的世界,赋予了人类思考的力量,开启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文字是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这个渐进的过程始于象形文字 (书写形象 ) ,再到表意文字 (书写意象 ) ,最终到语标文字 (书写字词 ) 。但文字不仅仅是事物的抽象,有些词汇是对文字抽象的抽象,比如亚里士多德谈到诗歌,认为诗歌有论题 ( topic ) ,这个词原意为论题出现的 "场所 ";拥有结构 ( structure ) ,这是借用了建筑物说法。如此这般,一个脱离具体事物的抽象世界逐渐开始建构起来。并且为了描述这个抽象的世界,亚里士多德创造了“范畴”的概念,并运用二阶抽象的文字来组织经验——这样的过程被哈夫洛克叫做“思考”。因此,这不仅是人类对于自身的新发现,而且是人类,思考的发端一一事实上,这才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真正起始。

  三、文字衍生出了逻辑,还有数学。亚里士多德在抽象之路上越走越远,通过严格组织各种范畴和关系,发展出了一套推理用的符号系统 :逻辑学。有人可能会把逻辑想象为独立于文字而存在一一三段论既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说出来。然而,历史并非如此。口语稍纵即逝,根本来不及进行分析。逻辑是书面文字的产物, 这一点在各自独立发展出逻辑学的古希腊、古印度或古中国都概莫能外。而基于文字,数学才被人们进一步抽象出来。

  总而言之,从实物到文字、从文字到范畴、从范畴到隐喻和逻辑,这是一段曲折历程,人们从中收获了许多能力。推理与内省能力,让人们创造了硕果累累的文化,但也碰到许多悖论——被文字自身创造出来的悖论。

  但不管怎么说,字词已经成为构成知识原子,内化成我们心智的一种解码方式,语言与文字难以被分开了。

  (作者为什么要讲述文字的历史及作用呢?我认为有两个思路。一种思路就是,文字之后才有信息的历史,因为文字的出现是所有历史的开端;还有一种思路比较隐蔽,就是标题中的“心智中并无词典”,文字是我们人类思维对万物的一种内化的解码系统。万物源于比特,从人的角度言说万物,势必要讲到文字,因此这是为后来读者理解作者的世界观铺垫

  第3章两本词典(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这章讲“第二本字典”的出现以及发展历程(具体历史细节不展开)。有了文字之后,文字还并没有被系统的规范化,那时候的英语单词如cony (兔子 ) 就有许多种拼法,如 conny 、 conye 、 conie 等。虽然多样,但大大降低了每个人交流效率,而字典的最大作用或许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正如早期一本规范字词使用的广告语所写:学校教师用了这本书以后,教一百个学生的速度比不用这本书时教四十个学生还要快。所以字典的编纂,虽然现在看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但它其实意义深远。透过词典的编纂,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抽象世界与实际世界的距离。

  到底什么是文字?我的理解就是建立在大脑网络链接上的条件反射。当我们想到一个词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盯着字本身思考,而是因而联想到文字背后所联结的东西。词典的编纂又是怎么一回事?它是通过唤醒我们相应的链接,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组合,来构建未知字词的新的链接——新的神经条件反射。但是,正如安布罗斯 ·比尔斯在一个世纪前对词典所下的嘲讽性释义 : "dictionary ,一种恶毒的文学工具,用以抑制语言的发展,使它变得僵化呆板。 "在每个人心中,每个字对应的条件反射都是不一样的,想想每个人的神经回路那么复杂,就知道同一个字引起的反射有多少不同的版本,而字典则想要统一人们的条件反射,显然是很难的,而且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样文字王国的疆域才能日渐扩大多样。另外,字典编纂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它无法解决最开始的神经链接问题,也就是原始定义问题它无法解决,它的原始定义只能通过循环论证来解决,但这并解决不了问题的本身。当然,字典还是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但我们能通过同一套编码系统理解对方的意图,而这套编码系统就是基于字典产生的相似的神经链接。语言有多样化的要求,但为了能够交流,我们得统一必要的语言基础——这就是规范的意义。

  那这章为什么要讲字典编纂?一个浅显的思路,就是顺着文字的发明,讲文字被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过程,毕竟这也是信息简史的一部分。另一个思路就是为了进一步解释人类思考世界的工作原理。上一章是个人与世界之间交流的原理,这一章则阐释个人与个人之间交流的原理——基于同一套编码系统(主要是通过字典规范文字的实现),这样层层推进,解码“万物源自比特”世界观的推导过程。

  第4章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

  这章讲将思想的力量注入了齿轮机械——差分机的诞生过程。差分机和信息简史有什么关系,值得用一章的内容来描述和解释它的诞生过程和工作原理?我的理解,其重大意义在于第一次将人类的复杂抽象的思维活动复制到机械上。我们知道,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会运用抽象词汇思考(罗素的论点),这也是自我思维的开端(哈夫洛克的论点,见第二章)。因此,机械开始转动齿轮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是不是一种新意识诞生的隐喻?是不是对意识的一种解析?另外这是一种思路,另外一条思路是不管能联想到的意义是如何,差分机的诞生,是信息时代的基础——电脑——前身,因此值得用一章来写它。

  第5章地球的神经系统(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

  这章讲电报发明前后。电报的发明自然是值得载入信息简史的,它第一次让人类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无障碍沟通,影响极其深远。不仅通信业、新闻界,甚至连文学、文化以及人的思维方式都深受其影响。自此,人类终于开始活在“同一个世界”。

  不过,这章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信号塔。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未曾听说过诞生于 18世纪的信号塔。那些建筑像教堂一样庞大精美,星罗棋布的分布在世界各地,它们现在的遗迹仍可见于乡间,但谁会想到这居然是用来传递信号的呢?这些遗址,是旧世界的挽歌。两百年前的人,必想不到两百年后竟会如此,就像现在的我们,也难以想象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

  明明只有两百年,然而,然而。

  第6章新电线,新逻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

  这章从标题上看,是讲电话史,"电话一直以来是诸电气奇迹中的最高成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用如此少的能量实现如此大的成就,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 "但这一章,重点在于19世纪到20世纪香农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的各种推动信息时代的思潮,其中包括20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哥德尔不完全定理。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波及到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它撼动了发表之前大多数人所持有的世界观。在它发表之前,世界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一致的、可证明的体系。但它用数学这把锐利的武器,证明了那个世界的不真实。

  周五:第7章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

  从图灵机的角度思考哥德尔不完全定理。数学是不可判定的,其不完全性来自于其不可计算

  第8章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第9章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

  第10章生命的编码(关于生物体的完整描述都已写在了卵里)

  第11章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第12章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

  第13章信息是物理的(万物源自比特)

  第14章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第15章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尾声(意义的回归)

  《信息简史》读后感(二):走不近科学,走进心里

  书的开始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逐渐引人入胜。

  作为一本非教科书,用这样的结构来带领读者的思绪,敬佩作者学识的的广度及深度。

  零星的每天看一些,现在看了过半,多少有些惊喜和感慨。

  故而忍不住随笔了自己第一篇读书评论。

  作为一名21世纪初,通信信息专业的学生,我最终并没有针对本专业就业,当时给自己简单的理由是,因为是女生,所以不适合这个行当。而事实是,并不了解所接触科目之间的联系以及专业所勾勒的“使命”。(大白话就是,不知道自己学这些可以用来做什么。)

  时过了十多年,才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归宿”。

  现今社会,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运算”,“代码”,“编程”,“二进制”,“容量”,“带宽”,“智能”等等,显得那么理所当然。而当跟着笔者追溯到他们孕育的起源时,不禁感慨眼前的来之不易。

  我隐约改变了对“信息”一词的理解,值得欣喜的是,每天在接触的工作,生活,人,事,从未离开过“信息”,而与此同时周遭一直强调的宏观“高效”,也和“通信”密不可分。他们一起推动着一波又一波的时代浪潮。

  很想快点把这本书读完,又一些不舍得这么快看完。

  强烈建议,高校的信息及相关专业,需要开设“信息简史”,作为首门基础课程。

  这样大家才能清楚自己正处在时代的什么位置,未来又将去往哪里。

  《信息简史》读后感(三):信息的历史,人类的历史

  第2章 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2015-03-20 13:49:08

  ,但是连柏拉图甚至都能多少意识到这种分离所带来的某些力量。借助文字,一个人可以向众多人说话,死者可以向生者说话,生者可以向未生者说话。

  2015-03-26 09:28:28

  ”依你所言——就这个小短语,反映出来的却是一种境界的提升。现在信息摆脱了个人经验的束缚,而存在于一个个文字当中。

  2015-04-07 08:00:27

  从实物到文字、从文字到范畴、从范畴到隐喻和逻辑,这是一段曲折的历程。给树下定义看起来已经不够自然,而如果要定义文字就更加令人手足无措了。并且像定义这样有用的辅助词起初也并不存在,因为一直以来没有这种需求。

  第3章 两本词典(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2014-10-30 07:41:19

  “这么一来,更多的知识将被带到这片土地上,买书的人也会比先前更多。”

  第4章 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

  2014-10-30 07:42:10

  这台机器沟通了实体物质世界与纯粹抽象世界。它不消耗原材料,它的输入和输出都了无重量,

  2014-10-19 06:05:59

  至于是否每个数都带有某种意义,这个问题将成为接下来一个世纪的难解之谜。

  2014-10-19 06:09:49

  花剌子密[他的名字因算法(algorithm

  2014-10-30 07:43:01

  所谓对数就是幂运算的指数。学生们都知道,若以10为底,100的对数是2,因为100=102。同样,1 000 000的对数是6,因为6是表达式1000000=106中的指数部分。要做两个数的乘法时,计算者只需分别查出它们的对数并相加即可。例如

  2014-10-26 08:00:11

  在他去世前几年,他曾对一个朋友说,他乐意放弃剩下不管多少可活的时日,只愿能在五个世纪后的未来生活三天。

  第5章 地球的神经系统(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

  2014-11-04 07:41:35

  :一套是从数学的形式主义中借用的字符,如P和q、+和-,以及大小括弧等;另一套则是通常用含糊多变的日常语言表达的运算、命题和关系,如表示真和伪、类的个体、前提和结论等的字词,以及各种“小品词”,如if、either、or等。

  第7章 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

  2014-11-30 04:54:21

  过去我们一直假定,在科学中,只要知道宇宙在某一时刻的全部状态,我们就能把宇宙所有的未来状态都预测出来……但更为现代的科学却认为,当我们面对原子和电子时,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的全部确切状态,因为我们所用的仪器本身就是由原子和电子构成的。”

  2014-12-11 07:43:40

  )随机过程既不是决定论的(下一事件能被确定地计算出来),也不是完全随机的(下一事件完全不受约束),而是受一组概率支配。每个事件的概率,不仅取决于系统当前的状态,还可能取决于它此前的历史。

  第8章 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2014-12-22 07:54:11

  :一个“信息仓库”,相当于人类计算员的记忆或纸张;一个“执行单元”,负责完成一个个操作;以及一个“控制器”,管理一个指令列表,以确保各指令按照正确顺序被执行。这些指令被编码成数,它们有时被称为一个“程序”,而构建这样一个列表的工作通常被称为“编程”。

  第11章 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2015-01-07 18:34:02

  以及种种虚构的外星人样貌的复制品。这些图像也都是模因,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命,独立于各种物质载体。有人曾无意听到一名导游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吉尔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绘制的华盛顿肖像画所作的评论:“华盛顿当年或许不是这副样貌,但他现在就是长成这样了。”的确如此。

  第12章 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

  2015-01-08 17:24:53

  则为20世纪70年代混沌理论的复兴打下了基础。按照这个思路,动力系统会产生信息。如果一个动力系统不可预测,那么它就是产生了大量信息。

  在当时,柯尔莫

  2015-01-13 07:45:15

  ,科学定律其实就是一种数据压缩

  2015-01-13 07:54:53

  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第一卷的第一支前奏曲,由格

  第14章 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2015-01-20 07:54:15

  约化普朗克常数”),及其内存空间的上限,S/kBln2(“其中S是该系统的热力学熵,kB=1.38×10-23焦耳每开尔文,代表波尔兹曼常数”)

  第15章 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2015-01-22 09:45:33

  “我们在生存中失落的生活在哪里?/我们在知识中失落的智慧在哪里?/我们在信息中失落的知识又在哪里?”

  尾声 (意义的回归)

  2015-01-26 08:33:33

  。然而,我们现在仍然难以判断应该在何时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相信“群体的智慧”(取自詹姆斯·索罗维基2004年著作的书名),而不至于落入“群众的疯狂”(取自查尔斯·麦凯1841年著作《异常流行的幻象与群众的疯狂》的书名)。按照麦凯的说法,人群“陷入疯狂时成群结队,清醒过来则是一个一个缓慢进行”。群体很容易变身为群氓,而且其种种表现形式可谓历史悠久:热潮、泡沫、私刑暴民、快闪族、神圣战争、集体歇斯底里、羊群心理、整齐行动、从众心态、团体迷思,等等——而现在,这些效应可能会被网络效应进一步放大,并可以从信息级联的新角度进行研究。集体的理智判断无疑预示着诱人的可能性,但集体的自欺和集体的邪恶也早已劣迹斑斑,不可不小心。

  2015-01-26 08:34:02

  。瓜尔深知这一点;《六度分隔》中给出的经典解释其实还有后半段话,只是它不那么常被引用:

  我们是如此接近,这一点既让我感到十分欣慰,也让我感觉如受水刑,因为你得找到正确的六个人才能建立起联系。

  而对此,不一定必然存在一个算法。

  网络具有某种结构,但这种结构却是基于一个悖论:其中的每一样东西之间同时既接近又遥远。这正是为何赛博空间给人感觉既拥挤不堪又孤单无助的原因。你可能往井里扔了一块石头,却永远听不见溅起的水花声。

  多看笔记 来自多看阅读 for iOS

  《信息简史》读后感(四):It From Bit

  1,抽象是漫长的过程,人们经过漫长的体会,终于抽象到0/1

  2,信息是永恒的,肉体只是过客,而It From Bit

  3,模因论

  4,感觉理解的不够透彻,需要再读一遍

  http://www.evernote.com/shard/s144/sh/1df1e349-7696-4807-ad83-445e305538ca/00f13b6361bf008d830979c85faa921c

  《信息简史》读后感(五):《信息简史》概括及小感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16-用时1h

  引子

  1.香农22岁那年,在硕士论文中把一个19世纪的思想——乔治·布尔的逻辑代数,应用到了电子电路的设计上,将逻辑和电这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结合起来,将抽象思维发挥到极致;

  2.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一点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在另一点所选取的讯息。这些讯息往往都带有意义。——香农,《通信的数学理论》(1948)

  第一章 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

  1.为了远处通信,人类用鼓声来代表“语言”,鼓声的长短高低对应不同的讯息,这在非洲部落中广为流行,鼓也起到了音乐的作用;到了摩尔电码时代,摩尔开始将字母编码后发送,方法是根据字母出现频率确定与之对应的编码方式,为了提高编码效率,还从不同层面权衡了成本和潜在价值。相比之下,非洲鼓手则没有中间编码,无法通过一个中间符号层(字母)来完成这样的抽象。相同的是,为避免混淆,二者都有加上额外的藻饰。

  第二章 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1.耶稣会神父、哲学家、文化历史学家沃尔特·翁曾提议:“试想这样一种文化,在其中没有人是‘查阅’(look up)东西。”过去之所以能够称为过去,全靠文字来记录轨迹。

  2.人类将语言表达成符号系统,文字成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机制和组织思维的手段。我们希望采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来理解文字的起源,可是历史和逻辑本身就是文字思维的产物。

  3.逻辑的作用。逻辑将抽象变成了一种判断真假的工具:真理除了可以来自具体经验,仅从字面也可以得出。如罗辑先驱亚里士多德,他脱离了现实,通过操纵文字得出了结论,创造了知识,并且是一种高级的知识。

  4.由于文字的不严谨容易产生悖论,那为表达严谨就净化这个媒介:将模棱两可的字词和含混不清的句法从语言中剔除,转而采用严格而纯粹的符号,这就引起了数理逻辑的产生。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17-用时1h

  第三章 两本词典(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1.为什么会有词典?起初只有语音,单词书写并不统一,一个语音就能写出多个单词,不符合印刷厂要求。于是,就有了做权威词典的必要,并且用最简单基本的词解释高级词汇,达到科普教育作用,便于当时群众学习《圣经》。

  2.词汇是对共同经验的一种量度,而后者源于互连通性。互联网使大家能够连通,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改变语言。

  第四章 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

  1.本章着重介绍了查尔斯·巴贝奇这个发明“差分机”的奇才,有人赞颂道:“对于任何会引起其孩童般纯真好奇心的事物,他都渴望探求其中的原理,他甚至会将各种玩具大卸八块以搞清楚它们如何运作。”他还是个数字迷,喜欢“万物皆数”的理念,将弹簧力、重力和其他作用力与数字联系起来,发明了传统的“计算机”。

  2.为什么发明了对数?为方便当时数学家简化运算,可以将乘除法变为加减法,大大降低了手工计算难度。

  3.本章还着重介绍了一名女数学家拜伦,她在年轻时就显示出高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男生的数学功底,因而充当了查尔斯·巴贝奇的助手,她过于出色的直觉能力和推理能力,再加上全身心投入,能联系各个微小事物的特质,让她觉得她自己有一项神圣的使命要完成。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18-用时0.6h

  第五章 地球的神经系统(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

  1.本章讲的是电如何被人类运用,形成电报,从而构建了地球的神经网络。中间历经了很多困难,由一群一群的人前仆后继的攻克难题,才有的以后的电话,才有的今日的互联网等。

  2.那如果现在叫我从头到尾弄明白电——>电报的过程,该如何理解透彻?因为二者之间的沟壑巨大,我想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看到其一步一步实现的细节(当然,不排除有失败的尝试),然后搞清楚每一个细节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也就是为什么发展成了这样?唯有前后逻辑打通了,才能搞明白从简单事物到复杂事物的飞跃。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19-用时0.6h

  第六章 新电线,新逻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

  从香农小时候的玩性讲起,他对铁丝点报网的好奇,给了他对电的感性认识,他喜欢爱伦·坡的《金甲虫》,主人公的性格和福尔摩斯有点像,“容易兴奋的大脑”、“不同寻常的智力”、“情绪交替无常,时而热情高亢,时而郁郁寡欢”。成年后的香农在麻省理工学院又接触到了差分计算机,由于上大学时学过一门符号逻辑课,所以在做自己的硕士论文时,香农试着把众多开关电路的可能组合整理成布尔代数,将电和逻辑这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统一了起来。

  文字的发明催化了逻辑学的发展,罗素在《数学原理》中想达到一种完美的、严格的、形式上的确定性,借助符号逻辑这一工具——棱角分明的符号和无可商榷的规则,为每一个数学事实给出证明。然而,各种悖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完美主义的幻想,哥德尔证明了必然存在一些无法被证实的真理,表明悖论并非是逻辑体系多余之物,而是存在于其根本当中。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20-用时0.6h

  第七章 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颗寻常的大脑)

  从香农与图灵的认识讲起,两颗伟大的头脑都曾做过密码学工作,于是聊在了一起,双方就对“机器能思考吗?”进行过探讨。图灵借助一台新奇、抽象、完全想象的机器,得出了和哥德尔相似的证明和结论,一个不可计算的数,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可判定的命题,数学也是不确定的。

  不仅是数学遇上了不确定性,物理学也遇上了不确定性,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表明,“当我们面对原子和电子时,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的全部确切状态,因为我们所用的仪器本身就是由原子和电子构成的。”

  而在信息论的建立上,香农也遇上了不确定性,定义信息本身就是不确定性,是出人意料,是困难程度,是熵。虽然熵的概念早已有之,在研究热量和能量的热力学中,它被用来度量系统的无序程度,但用在信息上,的确很怪异,一开始并不容易被接受。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21-用时0.6h

  第八章 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从麻省理工学院的诺伯特·维纳称赞香农讲起,他充分肯定了自己的《控制论》和香农的《通信的数学理论》,认为是一个必将迅猛发展的领域中最早的两声欢迎礼炮。维纳是一个很关心自己在人类思想史上地位的人,强调自己先是一个哲学家,然后是其他,他借鉴了电气工程中一个不常用的概念“反馈”,进而意识到了“负反馈”无处不在,所以想到机器可以从经验中进行自我学习的特质。

  在图灵因为同性恋行为被逮捕受刑注射雌激素后,不忍侮辱,自杀身亡。香农很赞赏图灵思考机器的思想,在别人认为图灵疯狂时,香农坚定地站在图灵这边,他曾说过:“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机器能思考的思想丝毫没有什么令人不悦之处。事实上,如果反过来说,人的大脑可能本身是一部机器,能够通过无生命的物体复制其功能,我觉得这个思想相当吸引人。”

  对信息的认识加重了各学科的发展,心理学、语言学、物理学,经济学、数学等也因为信息论的出现内容更加丰富,可见,香农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26-用时0.6h

  第九章 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

  继续从熵讲起,热力学定律得以借助熵的概念简化,第一定律:宇宙的能量守恒;第二定律:宇宙的熵恒增。这两天定律揭示了宇宙的宿命:宇宙在走下坡路,一条不断衰退的不归路,我们的最终结局,就是熵最大化的状态。图灵也曾开玩笑说有序熵低的概率太低,其概率N值可定义为:“一支粉笔从房间一头扔到另一头,并在黑板上写下一行莎士比亚诗句的概率。”

  麦克斯韦更是有创意地提出了“妖”的概念,它可以将无序变为有序。虽然在热力学中无序不可逆,但是在生物学中,却出现了无序到有序的可逆变化,如细胞的选择性吸收外界物质。那么是谁或什么在操控这一切?答案似乎就是“妖”,薛定谔也说,“新陈代谢的本质是,生物体成功地使自己摆脱在其存活期内所必然产生的所有熵。”所以,有时看来,我们存在于这个宇宙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目的——控制熵。

  除了生物学,物理学家也要从周围环境汲取负熵。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布里卢安提出猜想:“物理学家根据观察和度量建立起科学知识,推导出科学定律,并利用这些定律,设计和制造出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的、其结构非常罕见的机器和设备,这是不是又将信息转化成了某种形式的负熵呢?”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27-用时0.6h

  第十章 生命的编码(关于生物体的完整描述都已写在了卵里)

  薛定谔在思考基因时,想到了摩尔斯电码,这种富有创造力的想法,使得编码进入了基因的范畴,大家可以想象编码、指令、信号,所有这些带有浓厚的机械和工程学意味的术语很快侵入了生物学家的词汇中的影响力。因此,以前生物化学家研究生物学时,只是考虑能量流和物质流;而现在分子生物学家开始讨论信息流。有科学家曾说,“物理学讨论的是定律,分子生物徐家到现在为止讨论的是机制,或许我们现在应该开始讨论其算法。也就是,配方、程序。”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认为“碱基的精确序列就是承载遗传信息的编码。”哥德尔和侯世达也认为,遗传编码与元数学编码,在功能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两者都是在一个实体集与另一个实体集建立起的看似任意的映射关系。

  在此之后,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一个骇人听闻的观点,“我们不过是生存机器——某种机器人载体,被盲目地编程为用来保全一种称为基因的自私分子。”类似的言论还有,“母鸡不过是一只蛋用来制造另一只蛋的工具”、“学者不过是一座图书馆用来制造另一座图书馆的工具”,这样的看法无不反映出“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智识的一大残疾”。

  所以,生命史是用负熵写成的,我们应使自己的信息更丰富。基因在哪里?就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哪里一样不值得回答。因为,音乐就是信息,基因本身是由比特构成的,信息就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一种形式。

  第十一章 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模因是什么?是一种无形的复制子,通过一个广义上可称为模仿的过程在一个个大脑间跳转,从而在模因池里传播开来,传播的媒介有思想、旋律、语言、图像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喜欢与否,在现实中,我们其实也很少能“掌控”自己的心智。有哲学家曾说,“太初有信息,而后才有的道(word)。这种转换的实现有赖于生物体发展处选择性利用这些信息,从而让自己的物种生存和延续下去的能力。”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28-用时1h

  第十二章 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图灵的不可计算性证明都揭示了形式数学中的概念危机,随机性的出现让爱因斯坦强烈不满,他坚决拥护“上帝不掷骰子”。冯·诺依曼也感叹机械式计算机不可能生成真正的随机数,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接受伪随机数。研究证明,人类直觉在预测随机性和识别随机性上都毫无帮助,因为人摆脱不了偏好模式。

  此外,还了解到苏联时期杰出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从算法的路径理解信息,提出了复杂度的概念,就如同熵之于热力学,打破了企图追求完美的幻想,完全的形式公理体系不会存在。

  根据人从经验中学习采取归纳推理的方式,从无规律的信息流里识别出规律来,那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定律其实就是一种数据压缩,而理论物理学家就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编码算法。那么问题来了,计算机可否也从经验中学习呢?事实证明,大数据为计算机提供了较好的素材,使其得以能从“过去经验”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第十三章 信息是物理的(万物源自比特)

  黑洞的研究,让我们看到空间可以压缩成一个无穷小的点,时间可以像被扑灭的火焰那样消亡,而我们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物理定律则被证明并非如此,由此可见,物质并非第一性,信息才是。

  多看看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吧,作为人类目前最伟大的理论,唯有靠近科学最前沿,方可了解宇宙本质。尤其在矛盾与统一中,辩证地认识到,所谓的伟大,其实也很局限,但人类永无止境的好奇心,会使理论不断趋于完善。为什么要寻求一个解释?安慰一下思索痛楚的人类,而已。

  #收获#《信息简史》-吉吉-08.29-用时1h

  第十四章 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讲的是信息爆炸。从小说中图书馆开始,到现在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图书退出舞台,维基百科网站风生水起,我们所处的世界信息已远远多于古代,撞名和名字枯竭事常有发生。宇宙在不停地计算数字,现在记录的信息大概在10的90次方量级。

  第十五章 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信息过量会对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呢?现代人类已开始变得焦虑,书太多,读不过来,每天经历的事情容易遗忘,本来的事实、情景和观点,变成了全噪声。所以,有人奉劝,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慢反而好,耐心是美德,饕餮是罪过,我们有必要过内省的生活,因为现在的信息就像“无穷长的播放列表”,不是知识,不是智慧,需要我们在脑海里加工。信息表现得太廉价和太昂贵,旧的组织知识的方法不再奏效。

  尾声&译后记

  译者高博总结:“首先,信息并不是一种能够以意识直接接触,并通过直观感受就能够得出认识的事物,它需要经过抽象的过程才能完成认识。其次,虽然信息在本质上只是一种二元选择,但要从具体的物理过程中分析出信息量的度量方法,却决不像乍看之下那么简单。事实上,当代的科学分析发现,信息极有可能与决定万物根本属性的熵增方向,与物理学中事物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中最神秘莫测的量子力学,以及将信息与视界隔绝开来的黑洞息息相关。再次,信息虽然在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以各种各样的原始形式发展了成百上千年,但是对它建立了真正的理性认识,却还是上个世纪中叶左右的事。这些特点都意味着,趁着人类还没有忘记信息主宰一切的时代之前的社会和科技形态,在这样关键的时间点上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是极其重要、功德无量的。更难得的是,也还仍然来得及。”

  豆瓣短评

  什么是信息?信息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的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吗?这些问题本书都有阐述并解释,回顾从古到今信息的演变历程,直到香农出现,才算给信息提供了一个好的测量方式,而这个测量方式又离不开熵的含义,接着,由熵又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等着我们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古时的万物皆数,和当下的万物皆比特蕴含的意义,这无疑会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既然看完了信息简史,那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得不涉足下,作为人类最前沿的科学,同样能从中探索到宇宙的秘密,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去往哪儿,我们现在何处?就让《上帝掷骰子吗》和《时间简史》来帮我们解密吧。

  《信息简史》读后感(六):跳跃的作者,精彩的章节和丑陋的腰封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丑陋的腰封给恶心住了,看着“畅销书”,“雷军”,“吴军”这些名字,我第一时间就对本书产生了怀疑:一本如此经典的书确定需要这些噱头?更狗血的是封面上那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在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中生存”,拜托,我已无力吐槽,书里面有提这个吗?

  作为科普书来讲,《信息简史》确实很棒,但我自己有些跟不上作者跳跃式的思维,可能跟我自己的兴趣点有关吧,我对其中某些章节完全提不起兴趣,而有些章节则是精彩的无以复加,比如关于信息论对遗传学、生物学和量子力学的影响,我看的兴奋不已,不断的用笔划着句子;但看到巴贝奇、维基百科和Google的时候,实在是扛不住了,而且作者到了后面几章后重复的信息有些多(信息冗余量增加,难道是为了纠错?哈哈)。作为一个物理爱好者,这本书确实没有《隐藏的现实》看的爽,不过却另有一番滋味。

  当然说了这么多坏话,本书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不管你原先有多么相信自己对“信息”已经很了解,这本书还是会告诉你其实你还是什么都不了解,或者说了解的并不够深入,不够细致,没有把信息上升到宇宙的本质,把宇宙当作计算机的程度……本书确实能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推荐。

  :人民邮电图灵教育的编辑们,下次引进经典科普书籍的时候,其实不需要这么多所谓的名人的推荐的,读者心里自然有一杆秤,而且以图灵教育的名气 ,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不需要他们再贴金了。

  《信息简史》读后感(七):《信息简史》的笔记(作者: 【美】詹姆斯·格雷克)

  信息简史【美】詹姆斯·格雷克

  引子

  2013-11-29

  无论是硬币、纸币,还是金币、贝壳,它们都只不过是阶段性的技术,用以表明谁拥有什么的信息。

  2013-11-29

  很少有信息技术会彻底过时,每一种新兴技术都会为其前辈技术赋予新的理解。

  第1章 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

  2013-12-02

  为了克服歧义和进行纠错而专门引入额外的比特”这样的意思,但这正是鼓语所做的。引入冗余,不言而喻,效率肯定会打折扣,但它是避免混淆的一剂良药

  2013-12-02

  也是为什么人们可以读懂错别字连篇的文章,可以在嘈杂的房间里听懂交谈内容的原因

  2013-12-02

  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拉尔夫·哈特利在其论文《信息的传输》中,甚至提出了一个看上去有点相关的公式:H=nlogs,其中H表示讯息的信息量,n表示讯息中的符号数,而s则表示语言中可用符号的总数。

  注: 熵

  第2章 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2013-12-02

  过去之所以能够称为过去,全靠文字来记录轨迹

  2013-12-02

  我们希望采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来理解文字的起源,可是历史和逻辑本身就是文字思维的产物。

  2013-12-02

  借助文字,一个人可以向众多人说话,死者可以向生者说话,生者可以向未生者说话

  2013-12-02

  书写符号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续,在其作用范围内,人们可以相互沟通思想;它赋予写作者的思想以生命,这种生命仅受墨水、纸张和读者的存续时间的限制,而免于写作者肉体存续时间的限制。”

  2013-12-02

  哪怕只学过一点点读写的人就会说:“依你所言,那里的熊肯定都是白色的。”依你所言——就这个小短语,反映出来的却是一种境界的提升。现在信息摆脱了个人经验的束缚,而存在于一个个文字当中。口语同样可以传递信息,但它不会像书面文字那样给人带来某种自觉意识

  2013-12-02

  任何一种文化中只要出现了逻辑,悖论也就接踵而至

  第3章 两本词典(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2013-12-02

  口语词稍纵即逝,消失无踪。当单词被说出来时,人们无法将其在各种形式之间加以比较和衡量。而当人们将羽毛笔蘸饱墨水、准备在纸上写下一个单词时,他们每次都可以进行新的选择,选定一些自觉合适的字母组合来达成目的,只是这样的选择不一定每次都相同。随着印刷书的出现和普及,人们逐渐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即单词的书写形式理应是确定的

  2013-12-02

  一个人只要掌握了字母表顺序,就可以丝毫不差地在一个包含了无论是一千个还是一百万个单词的列表中定位到任意条目,而且在查找过程中无需了解有关单词的意义。

  第4章 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

  2013-12-04

  人类大脑是多么神秘而不可靠啊!一位评论家不禁感慨。所有这些错误“可以成为有趣的话题,以供对记忆的运行机理进行玄学思考”。他认识到,计算员手工计算的方式已经没有前途:“唯有通过机械生成的数表,才能使此类错误无处容身。”

  第5章 地球的神经系统(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

  2013-12-09

  到了19世纪末,人们逐渐适应或至少熟悉了编码的概念:用以表示其他符号的符号,用以表示其他词语的词语。从一种抽象向另一种抽象的转换,这就是编码(encoding)

  2013-12-10

  其中允许使用的数只有0和1,用以表示全无和全有:“符号0和1在逻辑体系中的相应解释是空类(Nothing)和全类(Universe)。

  2013-12-10

  所有语言的组成元素都是记号或符号。

  2013-12-10

  纯数学是由布尔在其《思维的规律》中发现的。”这句话经常被人引用

  第6章 新电线,新逻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

  2013-12-11

  罗素提到的另一个悖论是理发师悖论:(假定)理发师是给所有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的人

  2013-12-11

  如果说贝尔及其继任者是现代商业建筑——摩天大楼之父,这乍听上去似乎很荒唐。但请容我慢慢道来。且以胜家大楼、熨斗大厦、布罗德交易所大楼、三一大楼,或任何一座巨型商业写字楼为例。你认为每天会有多少讯息从这些大楼里进进出出?假设没有电话,每条讯息都需要信使来传递,那么你认为需要增加多少电梯,而这还能留下多少办公区域?显然,这样的建筑结构从经济上讲是不合算的。

  2013-12-11

  微粒的扰动,从个体上看是不可预测的,从整体上看则遵循统计力学的规律。因此,即便液体是平静的,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但只要液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这种不规则的运动就会出现。根据同样的思路,在任何电导体中,随机热骚动也会影响自由电子,从而导致噪声。

  第7章 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

  2013-12-12

  香农避免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把信号视为一串离散符号。这时,讯息发送者可以不通过增大信源的输出功率,而是通过使用额外的符号用于纠错,以此来克服噪声的干扰。这就像非洲的鼓手在进行远距离沟通时,他并不是更用力地去击鼓,而是为自己的言语增加额外的字词。

  2013-12-12

  随机过程既不是决定论的(下一事件能被确定地计算出来),也不是完全随机的(下一事件完全不受约束),而是受一组概率支配。每个事件的概率,不仅取决于系统当前的状态,还可能取决于它此前的历史

  第8章 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2013-12-12

  正如《爱丽丝镜中奇遇》里的红皇后所说的,我们只有全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2013-12-13

  香农曾说:“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一点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在另一点所选取的讯息。”心理学家则不难看出,可以把外部世界视为信源,而把心智视为接收器。

  第9章 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

  2013-12-14

  在大多数组合或“状态”中,分子全乱作一团;只有在极少数状态中,分子是整齐有序的。因此,有序状态的熵低,出现概率也低。而如果要达到可观的有序度,那么其出现概率更可能会非常低。图灵曾开玩笑地提出过一个数值N,其定义为“一支粉笔从房间一头扔到另一头,并在黑板上写下一行莎士比亚诗句的几率”

  第10章 生命的编码(关于生物体的完整描述都已写在了卵里)

  2013-12-17

  其论文结尾中的一句话被有人称为“科学文献中最羞怯的表述之一”。

  我们不是没有注意到,我们设想的这种碱基配对模式直接预示了遗传物质一种可能的复制机制

  2013-12-17

  这些远古的复制子并没有灭绝,毕竟它们是生存艺术的大师。不过现在你不会找到它们在海洋中四处漂流,因为它们很早便已经放弃了这种随波逐流的自由。它们如今聚集在一块块巨大的殖民地当中,藏身于笨重的机器人内,与外部世界相隔离,只是通过复杂的间接途径与其沟通,并通过远程控制对其进行操控。它们就在你我体内。它们创造了我们,包括身体和心智,而我们存在的终极目的只是为保全它们。这些复制子不断在完善着自己。现在它们被称为基因,而我们不过是它们的生存机器。

  2013-12-17

  比如,当一只鸟发现了天敌时,它会大声鸣叫,这样做虽然警告了鸟群,但也吸引了天敌的注意,那么这时谁会得利呢?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是,这是为了群体利益,比如家庭、部落或物种的利益,但大多数理论学者都同意,这并不符合进化规律。自然选择几乎从不在群体水平上进行。然而,如果转而从个体是为了将体内的各种基因延续下去的角度思考,那么许多解释便说得通了。同一物种的其他个体拥有这些基因中的大部分,而亲属拥有的相同基因就更多了。当然,个体对基因一事并不知情,它不是有意识地去做这样的事。同样地,也没有外力给基因灌输意图,它们毕竟只是没有大脑的微小实体而已。但正如道金斯所表明的,这种视角的变换以及假设基因的运作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复制自身,可以解释很多东西。比如,一个基因“可能通过让承载自己的各代身体拥有长腿,以帮助这些身体逃离掠食者,从而确保自己的生存”

  2013-12-17

  音乐不是空气中的一系列声波,也不是唱片上的纹路或光盘上的凹坑,甚至也不是在听众脑中激活的神经元交响曲。音乐就是信息。同样地,DNA的碱基对也不是基因,它们只是编码了基因。基因本身是由比特构成的。

  第11章 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2013-12-18

  典型的回应:请注意,遗传学家定义的自私,指的是提升自身相对于竞争者的存活几率的倾向。)

  第12章 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

  2013-12-18

  随机程度如何与含有多少信息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答案也是同一个

  2013-12-18

  但如果这位科学家能发现一种算法可以生成同样的序列,长度却短得多,那他就可以确信这个事件不是随机的。而他也会说,自己发现了一种理论。这正是科学所一直寻求的:一种更简单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大量已知的现象,也能预测尚未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

  2013-12-18

  绝大部分数是随机的,但其中只有极少数能被证明是随机的

  第13章 信息是物理的(万物源自比特)

  2013-12-19

  为何自然看上去是量子化的?这是因为信息是量子化的。比特才是终极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

  2013-12-19

  本内特认为:“计算机可被视为一种将自由能转化成废热和数学功的机器

  2013-12-20

  当一比特信息从零翻转为一,或相反时,该信息是守恒的。这个过程是可逆的,这时熵没有改变,也没有热量需要耗散。兰道尔提出,只有不可逆的操作,才会导致熵增加。

  第14章 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2013-12-20

  事实上,德语元维基(关于维基百科的维基百科)就有一个题为“乌尔里希·富克斯的自行车左后刹车上的螺丝”的条目。正如威尔士注意到的,这个条目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元反讽”(meta-irony),因为它正是由那些认为不值得为此建个条目的人撰写的。不过,这个条目其实讲的不是螺丝,而是一个争议,即维基百科是否应该在理论或实际上追求事无巨细地描述整个世界。

  第15章 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2013-12-23

  艾森斯坦从这些让老一辈历史学家深受困扰的新信息技术中得出的结论却正相反。过去并不是从视野中逐渐消逝,反而是更加可及、更加清晰。“在这个见证了线形文字B的破译以及死海卷轴的发现的时代,”她写道,“似乎无需担心什么‘人类记忆的遗失’。相反,人类记忆的电路过载应当更值得关注。

  2013-12-23

  信息过多,并且其中大多失落无闻。一个未被搜索引擎编入索引的Internet站点就如同一本被上错架的图书馆藏书,难免处于被人遗忘的境地。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信息经济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都是建立在过滤和搜索的基础之上。

  《信息简史》读后感(八):读信息有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始于去年,在微博上看到图灵教育在进行有奖转发活动。因为自己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就觉得自己应该了解一番,转了几次但却没有中奖。

  而买的话看着有点贵,况且也不知道书的质量如何,自己究竟又是否喜欢。之前也买过一些书,封面上写着李开复,俞敏洪,徐小平等人的推荐,觉得书应该很不错吧,但买回来之后就傻眼了,这TMD都是什么书啊?书中的内容都知道,换汤不换药,都是复制过来的,看着没任何意思。我投入了时间金钱精力在这上面,好歹也要给我一个果子吧!所以看到本书的封面又是他们的推荐就反感了很多。

  没办法,人丑就多读书,况且还属于自己专业领域方面的。只好去借书。每次去图书馆总要查阅一下本书是否有,因为从新书的上市到图书馆的入库,期间信息的传递至少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最终上个星期才查到,又辗转了很多地方才将其借到。本想可以利用星期六一整天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如果断断续续的话,又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了,才能回忆起前面的内容。没想到被里面的艰深文字拉了下来,很多东西要翻看前面的所讲,才能理解明白。没办法,又用了一天才将其看完,到看完并不代表理解,还需要多多地翻看去查阅一些资料才能更好理解。

  至于书评吗?我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写,自己虽然学的是电子信息,但里面介绍的东西自己以前没有听过,不是专业人士不敢妄加评论。有些东西看着虽然有很多评论,各种好评但能真正触及本质的却没有几个。

  个人觉得书的内容思想上总觉得少了一些东西,不知是作者有意不写还是在出版时有些章节被删掉了。如同P330页上面一段话的最后一句说的那样,如果原因属于后者的话,那无疑对我们读者是一个很大的伤害,本来可以了解到的东西却被人为删掉了。而属于前者的话,我希望再版的时候作者可以加上一些东西,这样看起来更加过瘾。

  至于其写作风格方面,我更喜欢《上帝掷骰子吗?》因为后者的介绍方法,书中的思想更加利于我们接受,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看完之后觉得自己整个世界观被改变了。但两者又属于科宇史上不同的内容,一个属于信息领域,另一个属于量子物理学史,各自交叉,又互不相同,就难说高下。只希望如果再版的话,可以介绍的更通俗一些,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可以看到作者的严谨性,其对科学事实的尊重,译者专业术语的引用,读起来有一种厚重感。

  其实我们在求学阶段应该多读一些这样的书籍,别的不说,但但这种能够给我们提供高屋建瓴的眼光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一番,这样的书籍给我们一种角度,就是从大历史、大思维方面去整体分析,去看待我们所要做的每一件事。会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做事方面理解力,见解就不同。而我们每天都在讨论信息,信息社会,可我们真正对信息这个词了解多少呢?如果不了解的话,很容易造成我们观点的误用。这就需要我们的求证精神,从细节入手,去真正的了解信息这个词的含义!不会让自己人云亦云的乱说一通,有属于自己真正的思考,至少不用做愤青。

  说实话,看书这几天头很痛,眼睛很疼。如同书上说的信息过载,看完电影上玩网,思绪完全被牵扯住了,怎能不痛?而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只要打开手机,电脑各种消息满天飞,真正属于知识的却没有!精力完全被浪费在这上面了,不看便觉得自己不自在。

  至于以后在信息社会里何去何从,我们自我把握,只希望自己不要被淹没在其中。

  《信息简史》读后感(九):信息:一个时代的兴盛,或者仅仅只是开始

  信息工程:我在2000年报志愿的时候,觉得很热门,懵懂之中就报名了,后来有信号与系统、离散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各种课程,当时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套用查理-芒格的话,这是我迈向LOLLAPALOOZA的一个符号。LOLLAPALOOZA是俚语,通过专注、好奇、毅力和自我批评的结合而获得特殊能力的精通多门科学的人,例如查理-芒格。

  信息简史从非洲鼓手出发,应和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传统,让经典也回归到非洲,再加上费用的神秘、热情、奔放,点燃了这本书的精彩。之后是文字,之后是字典,介绍了文字如何塑造了人类的心智,我不由得想起黄仁宇先生的一句话,到底是周塑造了华夏国人的性格,还是中华汉族的性格塑造了周?字典更是出彩,我是热爱词典之人,有收藏OED 7th和LDOCE 5th,现在知道了字典的各种起源,不由得各种激动。

  再后面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巴贝奇,在震撼于这么早英国就已经出现了这么多的高精尖技术的同时,更加感慨于女神艾达-拜伦的事迹,她的出身、姓氏、美貌、聪慧,以及开通现代计算(算法)先河的种种,不由得要称之为女神中的女神。

  再就是香农的开拓事业,直接开创了了信息论的流派,算是开山立派了。还有基因(Gene)、模因(Meme)的种种,还有量子物理和量子计算机等等诸多精彩。

  最后,我还找到了我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的答案,现在流行沉迷在使用微信当中,但是如同微博,大多数人的使用体验是从陌生、好奇到尝试、狂热,到信息爆棚、关注下降。如何让用户关注最有用的信息?

  人们会收到太多讯息,却没时间去读。这也意味着,真正重要的讯息会淹没在一大堆不太重要的讯息中而难以识别。未来,当讯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系统之间的互联越来越紧密时,这将会成为一个影响到此类系统的几乎所有用户的 。

  方法就是“筛选”和“搜索”。回归传统,可以理解为筛选,像是罗胖子的罗辑思维,代人读书。搜索,幸好我们有了Google,而且为PC的文件进行合理的命名也是一种方法吧。

  《信息简史》读后感(十):一部信息量很大的历史

  准确的讲这本书并没有完全看完,最近因为对计算机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只看了计算出现后的哪部份内容。毫无疑问计算机是现在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人们生产、消费、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但是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生产、消费、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多次的演变,从最初的鼓声、烽火、壁画等原始工具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再到无线电、电话等。而且每一次演变都不是一种方式取代另一种方式,而是新的方式和旧的方式是共存的,但是对旧的方式的使用比例在下降,比较明显的是现在大家对纸和笔的使用就越来越少。还有就是每次新的方式出现的时候,对于人们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信息变得越来越多,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方便,信息的产生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每一次人们还都是会逐渐接受和适应下来,因为真正重要的信息还是有限的,而如何在如此多和混乱的信息中找到真正重要的信息呢?这一点似乎从来都没有改变过,首先就是直接从人身上获取,面对面和人交流,现在依然是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真正重要的信息还是需要人与人面对面才能交流。其次就是书本,当然书本也分重要的书籍和不重要的书籍,所以即使在现在获取信息如此方便的时代,静下心来翻看一本真正重要的书籍也是被受推崇的。当然并不是说现在网络上就没有重要的信息了,只是说从网络上获取真正重要的信息要比前两者困难的多,因为网络上的信息是在太多了,而且各种诱惑性的信息也很多。

  最后推荐一篇英文书评:How We Know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信息简史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