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本由[美] 利奥·巴斯卡利亚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于不知道的事,我们全都害怕,弗雷迪。这很自然。”丹尼尔说,“不过,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那么,你为什么要害怕这个死的季节呢?”
弗雷迪追问说,“既然我们要飘落下去死掉,我们干吗生长在这里呢?”
丹尼尔继续实事求是地回答:“这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这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这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这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这是为了看到四季。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一片叶子落下来》读后感(二):不要怕失去,它终归会回来
五岁的儿子问我:“妈妈,你会死吗?”我错愕而又认真地看着他的脸,想确认他不是在学着刚看完的动画片来问我问题。并不是,他是情真意切地问我这个问题的。
一时语塞。
他已经五岁了,是该进行性教育和生死教育的年龄了。但是我要怎么告诉他,什么叫做死,为什么死去的人就再也不会回来,如果有一天他也面对这个生命必须面对的过程,应当用一种什么样的神态。
可是,他的脸却是那样稚嫩,那样天真,这个在我看来,透着深深的矛盾,他就像在问我:“妈妈,你能陪我玩儿吗?”
我觉得,不能讲得太严肃,不然他会害怕,不能讲得太笼统,不然,会对他小小的人生观造成误导,但是也不能讲得太详细,毕竟,生物学的知识,他也听不懂。
于是,我想起来,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本书叫做《一片叶子落下来》
世间的万事万物,当你寻找规律的时候,你会意外地发现,天地运行,道理是如此地想通。
我曾经领着孩子走在秋天的落叶上面。也用秋天落叶的叶梗和他一起玩儿拉断游戏,并且告诉儿子,秋天到了,叶子就会落下来。而现在又到了春天,杨树柳树上的嫩芽也都抽出了绿色一片片。新的生命开始了。
我指着外面的春意盎然,对孩子说,儿子,你看,有新的叶子长出来,它们叫做生。就像一个孩子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叶子的生命也开始了。
那么树上去年的叶子到了哪里了呢?
孩子说,不是都落在地上被扫走了吗?然后我告诉他,那落在地面上的叶子,就是死去的叶子。
他似懂非懂地,居然还点了点头。我觉得他肯定没有懂。毕竟,理解生死,是个多么深奥的话题。就像《一片叶子落下来》中的叶子弗雷迪,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去理解这个话题。
弗雷迪是一片普通的叶子,他也有普通的从生到死的一生。当它经过了春夏,它真正地长成了一片叶子。用自己的壮年,享受着一生中最壮美的季节,他和树上成千上万的叶子一起,生长在同一棵树上。
他的身边,有一位比大家都聪明的叶子。这是童话作家为我们安排的智者,先行者,他同样是一片叶子,但是他却懂得比任何叶子都多,他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一切。
其实不用丹尼尔告诉,弗雷迪很能享受自己在夏天所经历的一切,为老人和孩子们送去阴凉。但是丹尼尔第一次告诉了弗雷迪一件事,那就是志愿,他们叶子的志愿,就是让别人快乐,这里,“活着”这个词在全书中第一次出现。
就这样,弗雷迪活啊活啊,知道秋天的一场霜冻。这场霜冻让所有的叶子都变了模样。他们变得五彩缤纷,像是被染成了彩虹的颜色。
再过了几天,叶子开始被风吹落。残忍的冬天终于到来了,有的叶子被风吹落在地上,丹尼尔告诉弗雷迪,这就是死。这里死的概念第一次被提起。
那么既然会死,为什么要活着呢? 丹尼尔的回答非常感人肺腑:这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这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这是为了把 影子 投给老人和孩子,这是为了让秋天 过得五彩缤纷。这是为了看到 四季。
那么既然会死,为什么要活着呢? 丹尼尔的回答非常感人肺腑:这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这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这是为了把 影子 投给老人和孩子,这是为了让秋天 过得五彩缤纷。这是为了看到 四季。
当弗雷迪作为这棵树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整棵大树的模样,他也明白了自己曾经在怎么样 一个环境中为人们送去阴凉。如今他终于可以安心地在雪中睡去。
这是一片叶子的一生。它最终是死了,但是活着的时候,他是充实的。
那么我该如何回答儿的问题呢?我说,孩子,妈妈会死,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死。但是你不要一切因此而担心,害怕,哭泣。死亡并不意味着消失,死亡代表着,生命在用另外一种形式爱着这个世界,而生命之前所承载的一切,都是我们能够给予这个世界的,也是妈妈能够给予你的。
无论如何,我都会永远爱着你。
“春天过去了,接着,夏天也过去了。弗雷迪这片叶子已经长大……”
我轻轻地念着这个故事。孩子坐在我大腿上,他睁着圆圆的眼,专注地看着我手中的书本,不时地伸出小手,戳一戳书页上的叶子图片。
这是我们都喜欢的故事——《一片叶子落下来》。美国知名童书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的作品,1982年出版后至今风靡全球,蝉联《纽约时报》第一畅销书。著名儿童文学家任溶溶老先生的翻译文字优美,情感真挚,自然动人。
一片名叫“弗雷迪”的叶子,它在春天萌芽、夏天繁盛、秋天泛黄、冬天凋零,它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以及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
巴斯卡利亚在扉页中说道:“这本书奉献给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孩子,奉献给对这种事无法解释的大人。”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为什么要活着?死是怎么回事?每个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疑问。这些问题简单直接,可是,有几个大人能够尽量准确地给出答案呢?
看似简单的童话,是如何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呢?在孩子澄澈清明的目光里,我们这些无法解释的大人们,可以用美好的童话,温柔地为他揭示世界的严酷与温馨、生活的苦难与甘甜,为他幼小的心灵撒播下希望的种子,为他的未来指引方向、铺垫道路。
弗雷迪长在一棵高大的树上。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叶子。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叶子们在微风中跳舞,懒洋洋地晒太阳,让雨水给他们冲凉,叶子们还给老人遮阴,给孩子扇风,给野餐的人们提供场地。弗雷迪来过、活过、走了、睡了。它不知道,它这片干枯的叶子将跟雪水混合起来,让大树长得更强壮;它更不可能知道,春天来时,新的叶子将要长出来。
“万物都会死。不管是大是小,是强是弱。”聪明的丹尼尔说道,“有一天树也要死。不过有一样东西比树更强。这就是生命。它将永存,我们大家全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其实很深刻,可是放在童话里,放在弗雷迪和丹尼尔的谈话里,却那么浅显自然,易于接受。
秋天的时候,在金灿灿的黄昏日光中,丹尼尔落下去了,它安祥地落下去了。下大雪了,最后一片叶子——弗雷迪,安静地、轻飘飘地往下落,它睡在了树下的土里。一片、一片、一片的叶子落了。一片、一片、一片新的叶子会长出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经历旅程中不同的各种风景,在于给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我和孩子找到了各自的位置,我们延续着关于生命的对话。
我想,听过《一片叶子落下来》的孩子,在他长大时,不管会遇到什么,他的内心都会深藏着那片名叫“弗雷迪”的叶子。
《一片叶子落下来》读后感(四):世界有起点,世界没有尽头
讲给孩子:当叶子落下来。。。。
这本绘本适合一边读给孩子、一边给慢慢给他说,当叶子长出来的时候,有太阳升起,也有太阳落下;当叶子落下来的时候,有有太阳升起,也有太阳落下。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有太阳升起,也有太阳落下。
当我们是大人的时候,有太阳升起,也有太阳落下。
当我们老了,已经很老很老的时候,有太阳升起,也有太阳落下。
叶子长出,叶子落下。
三次之后,孩子就懂了:世界有起点,世界没有尽头。
《一片叶子落下来》读后感(五):享受生命,正视死亡
这是一本绘本,也是一个童话,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陪孩子也看了不少绘本了,其中有很多不错的,这一本是我着重想推荐的。我首先注意到的这是任溶溶的译作,那一定不错,任溶溶的作品一向文字优美,甚至颇有诗意,读来是一种享受。
读过了这本书后,久久地沉浸其中,回味无穷。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用树叶的生长与坠落讲述生命与死亡。下面是一些浅显又深刻的道理:
每一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都在同一颗树上,”费雷迪禁不住问道,“为什么我们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我们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我们的体验各不相同。我们面对太阳的方式各不相同。我们投下的影子各不相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不同的颜色呢?”
正视死亡——“我们全都会死吗?”“是的,万物都会死。不管是大是小,是强是弱。我们先完成我们的任务。我们经历日晒月照、风吹雨打。我们学会跳舞、欢笑。最后我们死去。”……“我怕死,”…“对于不知道的事,我们全都害怕,费雷迪。这很自然。不过,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那么,你为什么要害怕这个死的季节呢?”“那么,这棵树也要死吗?”“有一天它也要死。不过有一样东西比树更强。这就是生命。它将永存,我们大家全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生命的意义——“既然我们要飘落下去死掉,我们干吗生长在这里呢?”“这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这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这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这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这是为了看到四季。难道这些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