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扰是我的温柔》是一本由孙小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一):我只是在等一个人
孙小美是我在豆瓣关注最早的那一批作者,当年和她一样写故事的写手们,有的已是粉丝十万了。
所以她说她有轻微社交恐惧症,我是相信的。那样的人不会为获取更多关注,而刻意去取悦他人。
从零九年到如今,孙小美沉寂了一段时光,如她所说,那些年,她经历了一段失恋。我都以为她离开了,还好,她回来了。
说这些,不外乎表达,我是孙小美的脑残粉。
所以书里的故事,从早年的杨小树,到闪婚的男同学,到星光灿烂,基本都是读过的。但再读一次,仍能感动有热泪盈眶。那些事故里拼凑的,何尝不是一个曾经的自己。
副标里说,书里写的爱情中那些纠结。我倒是觉得更像是自身成长的纠结。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亲情。关于曾经的故事,关于现在的自己,关于未来的愿景。
听孙小美絮絮叨叨的跟你讲她的那些过往和感想,情到深处里甚至会觉得逻辑零乱,条理不清,但全篇下来,分明又是一个鲜活又饱满的姑娘。
看到她和男朋友吵架时,和母亲分别后,被老板责骂后,一场又一场的痛哭,分明就是当年那个难过得撕心裂肺的自己。
再看那些故事里的孙小美,亦有作天作地的时候,在那些伤人再伤已的片断里,坦诚自己的天真,坦诚自己作过的贱,但“贱人心中自有贱人”,你终究会放下那个贱人,会原谅那个自己。
我们终究最爱的是自己。经历温暖的,冰冷的,痛哭过的,绝望过的,我希望终成一个温柔的自己。
想这世界上有过一个姑娘和自己一样经历过那些无助与伤感的自愈,仿佛这苦痛就会轻柔一些。对于心中那段放不下的执念,不再去强求自己忘却,就任它在那儿,不去打扰,就当是把自己留给他的温柔全给了自己。
听孙小美把那些大道理,用平常而又柔软的语调来讲给自己。那些暗淡的时光里,那些千山万水后,有过那么一个人爱过自己 ,还有那些爱着自己的人,那些以为过不去的事情,未必也就是最难的事。
愿各自安好。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二):愿我们常驻光明中
忘记了我是在哪里发现了孙小美这颗明珠,总之,在我发现她以后,我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女孩。有一天,我看见她写了一篇关于她如何离开我国最具有党性的媒体,我试着在微博里跟她联系,我以为她是我曾经的同事,没想到她说,其实她早就离开了,原来我们并无交集,原来她并没有在我每天都可以看见的大楼里工作过。
那段时间,几乎是我生命里最暗淡的时光。《夜空里最亮的星》,是我读到的第一篇孙小美的文字,同样,我也在那个暗无天日的36岁,遇到了最闪耀的那颗星。
我几乎穷尽了所有我可以在网络上读到的她的文字,我真心的喜欢这个女孩,虽然我猜,她应该比我年龄小很多,很多。但是我丝毫不介意承认,这个小女孩用她的文字,点拨了我,给了我很多温暖的力量,隔着时空,我依旧心潮澎湃。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在网上预定了她的书。书里的很多文字我都看过,但是我还是在深夜里,很认真地又读了一遍,重温那种即便知道生活已经千疮百孔,却依旧保持着明媚积极的温柔和力量。这就是孙小美最动人的部分。
坦率地说,我没有读书后半部分的小说。因为显然,我已经过了那个年龄,爱情早已不是我生活的主题。我甚至觉得我其实也不是孙小美这本书的主要读者群,也许文学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会从里面都会读出自己的故事,就好像我从孙小美的文字里读到了力量和美好。
生命总会给我们各种各样的难题,有的人选择逃避,随波逐流,有的人选择接受挑战,然后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孙小美显然属于后者,我不确定她接受了多少命运的考验,但是她始终都试着让自己的变得更好,就像她在《你有没有等过人里面说的,“因为看到了绝望,反而看出了希望”。我好像看见一个走夜路的女孩,蹬着高跟鞋,穿着花长裙,在黑夜里一路高歌,然后一直走进无垠的光明。
其实,我留着那些小说,还有点私心的,期待着有一天,慵懒地窝在沙发里,收获另一份感动,而她现在给我的力量和勇气,足够我高歌前行。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三):青春路上的爱情
如果你体会过护士帮你扎点滴却没有一针见血,针头在皮肤中窜来窜去寻找血管的那种刺痛,那么你会更容易感受到这本文字中的爱情给来的感受。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这个书名,听起来就那么让人心疼而感伤。细看书中一个又一个故事,无不是在青春年少之时对自己感情的懵懂。我们会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而按照自己设定的情节不与某人相知,我们会因为许多过往而选择与某人擦肩而过,我们明明知道某人的喜欢却打着朋友的旗号肆意挥霍着别人对自己的好,我们因为不勇敢而选择逃离又在某一瞬间心有遗憾……青春中那些伤感的爱情故事,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拼图,线条流畅表象清晰,却总是笼罩在阴沉的色调里。这似乎不能撑起青春,但这,却又是纪念青春最好的选择。
书中的故事很简单,不浮华,不造作。就像是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在咖啡店与某个久不见面的老友闲聊着,听老友把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毫无保留地倾诉而出。我们能做的,唯有全心地倾听和无数的心疼。这些文字,最开始就如雨花石一般让我铺展开,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路。我试图通过这一条心灵通道走近作者,了解她的思想,体会她的人生。可我却在故事当中发现了一些并不明晰的花纹,仔细想来,才发觉这些故事并不是铺散开的美石,而是一块块的积木。于是,我又重新小心地找着故事中关联的花纹,搭建起壮美恢弘的青春爱情宫殿。而作者的全部感受和倾诉,都封存在这个宫殿之中,当积木被搭建好,其中的心情也就不言自明了。这些花纹,不仅仅是同样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更有他们相同的喜好,类似的环境背景,雷同的语言表达……或许,作者想写的,并不仅仅是书中这几个人身上的故事,却是很多个我们的缩影。不管我们曾经怎样付出过自己的感情,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因为真实,所以才会揪心,疼痛。正如我开篇所言,那是一种渗入皮肤的刺痛,伤口看似微小,却依靠着无数嘀嗒溜走的时间愈合着。而我们,又不懂得保护伤口,偶尔将它袒露无疑,于是我们又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它痊愈。
作者的文字就是这般,并没有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却透出丝丝点点的忧伤。“你有没有等过人?等的过程因为看到了绝望,反而看出了希望。亲历过真正专一和心无旁骛的等待后,你会发现,只有高尚的心灵才能够享有和保持最纯真的情感,而无论什么样的激情,都将反复重演被岁月打败。两个人不能够永远为情所缚,为爱沉溺,而最终能不能在一起,取决于是否追求共同的宇宙真理。”看完这样的文字,总会让人暂时放下书籍,轻轻叹一口气,然后又感慨,书中写的是对的!
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作者的一些偏好。比如,她经常写到成都和武汉,于是让我对这两个我还没有踏足过的城市更加充满了好奇;比如,她喜欢beyond的《喜欢你》还有赵薇的《我和上官燕》。《喜欢你》一直是我的钟爱,有一段时间还成为我单曲循环的一员。而赵薇的歌,我却很少听。在开始阅读下一段故事前,我打开了播放器,搜索出《我和上官燕》,在歌声中继续看着文字,却突然发现,这首歌的气质与文中写友情的感觉如此的相似,便想着,或许这就是独特的写作风格吧。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四):原来并不是那个少年不能令我们满意
原来并不是那个少年不能令我们满意,而是我们对自己满意,才会对生活满意。——孙小美
当我看完苏喜力的故事,我找编辑要了小美的微信,我问:你是什么星座。她说:射手。瞬间,秒懂这故事背后的一切。
武汉,大雪。长江。湿冷的冬天。依靠骄傲与决绝才能昂起头,不在乎她人怎么看自己。我对我的骄傲与倔强无能为力。我对我的绝决与清醒无能为力。
别人都以为,射手多好啊,无牵无挂,总能迅速忘记掉那些前尘过往,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新生活中去。是啊,别人看到的,都是射手座的骄傲与绝决。
他们不屑去解释自己,在那些看似果断的绝决背后,是怎样的心潮起伏、彻夜难眠。那是他们的骄傲。
他们没有耐心,不善拖泥带水,那是因为,他们相信,那样的绝决就是能给予彼此最大的自由,那是他们以为最大的温柔。
如果我们已经决定不再相爱,那么,请不要再打扰彼此的生活。
如果我知道,我们已经不能再走下去。那么,绝决的离开,把这个城市还给你,是我能给你的,最后的温柔。
不知不觉不情不愿,这些所有的情绪,不足对外人道之,只留下一个貌似潇洒的背影。所谓的潇洒,不过是对自己更狠一些而已,不过是不给自己机会缠绵在回忆里,不过是不给自己赖在过去的机会。
或者,这真的是一种天份。
但其实,不知不觉,青春远去之后,我们都渐渐变成了那样的人。幸福,就是求仁得仁。幸福,就是,那些校花校草,都变成了面目模糊的中年人。幸福,就是,我对我自己那些所有的无能为力,我已经全然笑纳。
幸福,就是,当我看着这些故事,我想大笑,我想大哭,但我最终也只是平静的合上书本而已。
最后的最后,我们都变成了那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那些故事,只属于我自己而已,与他已无关。
原来并不是那个少年不能令我们满意,而是我们对自己满意,才会对生活满意。
这难道不是故事最后最好的结局吗。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五):就算人生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也还是要遇见你
一
书出版的时候编辑做了个定位,女版张嘉佳,我其实内心并不情愿,我不情愿的原因是特别不好意思沾红人的脸,后来莫老师评论说,别闹了,你在豆瓣红的时候张嘉佳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莫老师并不是捧我,我也不是傲娇,我只是突然觉得脸讪讪的,如果这本书是出在08年,那个时候的我又招摇又卖弄,是真的敢打肿脸充胖子的。我在那一年写了很多字,有时候一天上豆瓣的两个首页,有人曾问我看到评论里负面意见会不开心吗,我几乎是昂着头回他,我不看评论。
几乎具备了网络红人的所有特质对不对,产量多,姿态足,心态好,关键还有,不要脸。
后来我就销声匿迹了。
有很多这么多年一直对我很宽厚的粉丝都知道,我失恋了。
二
我失恋之后干的事特别地道,第一,换了个城市。第二,把知道我俩谈过恋爱的所有同事和朋友也单方面老死不相往来的换掉。我现在再回头看这一段经历觉得自己处理的像危机公关,它的好处是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给此人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任何机会,但坏处是,我一直都没有好,这个一直,几乎是四年的时间。
一直到去年到时候我带着故事的渊源又去了一趟阳朔,我和那场事故中到另外一个姑娘面对面的坐着,谁也没提那段往事,但是,我意识到,终于过去了。
好像命运顺其自然的给了我们一个重塑过往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回到案发现场,剥开最致命的伤痕和耿耿于怀,我第一次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评估自己从四年前就切断不敢去面对的东西,羞耻。
是的,我觉得羞耻。我觉得那么多人爱我我却选错了人很羞耻,我觉得爱得那么轰烈那么人尽皆知结局惨败很羞耻,我觉得自己的懦弱和恐惧很羞耻,我觉得不敢开口承认一无是处很羞耻。
可是在阳朔影影绰绰的大山灯光下我忽然想通了一个事实——那个时候的我,遇见了那个时候的他,那就是我当时真正的水平。
如果说我当时的情感里只是充满了谎言欺骗,激情短视,那也只能是代表,我当时的智识,只配得到这种形式和这种份量的感情。
我一直记得当时有个曾经很喜欢我的粉丝在那个事故里留言,她说我不喜欢现在的你了,总是活在喧嚣的美丽之中,不会长大。
不知道她还愿不愿意看到现在的我,我终于敢于面对那个时候的空虚的自己,愚蠢的自己,我终于相信每一段感情陪在我身边的那个人,都代表了当时的我自己,他怎样对待我,其实就是我怎样对待自己。
他爱过我吗。
其实这个问题是,我爱过我自己吗。
这个问题还可以是,你觉得你自己值得爱吗。
三
这本书出得很偶然,当时我帮一个朋友写一个微信的公众账号,其时我正处于一段情感的成长之中,这个人既是我的爱人又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帮我开启了一扇真理的大门,让我从狭隘变得很包容,让我从激烈变得中正平和。我越成长离他越近的时候越发现,高质量的感情从来不可能是一方屈就于另一方的生活方式或者为其选择作出牺牲,而是两个人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
所以我做了一个决定,我想变得更强大,我想可以在任何恰当的时候伸出双臂,我想花点时间,自己悟一悟走一走,我不知道我的缘起是不是仅限这里,但我想在寻求共同真理的道路上与他再相遇。
所以,有了机缘巧合的这本书,你们可以看到前半部分这两年的缘起之下我的思考,也可以看到后半部分曾经的我,无明愚痴可是喧嚣美丽。也许人生的此一步必须要经历彼一步,也许,我们必须要遇到无数个不正确的你,才终于可以找到那个正确的自己。
但是所经历的曾经,你要释怀要原谅,你要敞开心扉不落俗套。
四
在这段我想自己悟一悟的过程里,我还做了一件让我自己都大跌眼镜都事儿,去做销售,不对,比销售还要高一点,销售总监。
开始的时候我非常困扰不情不愿不得其法,我去请教我的两个老板,一个说,你读书太多,另外一个善意的问我,是不是有一种可能性,也许是你不够贪婪。
我反复的问我自己,是不是仍然坚持,留有余地才是最有美感。我太想知道是不是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于是我逼着自己去参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饭局酒局茶局咖啡局,许多个晚归都夜晚闷闷不乐,一直到某一天所有人都觉得我可能不行了不合适了,我就心里一横,心想,反正就这么个机会了,我非得把这个事干成。
我就厚着脸皮让小姑娘去约饭局,舔着大脸在饭桌上说这事儿我能拍板,每天早上去人家公司里喝茶,偶尔也形式上的打打牙祭调调情。然后突然有一天劈了一个闪电,然后一个事儿忽然就成了,然后,另外的机会也来了。
我特别记得我的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你不要怕,你不要躲,你要学,你要懂。
我知道他对我的期望,但我有对自己更大野心的期望,就是跳出他的期望。我想要与他势均力敌又或者驰骋在同样对经纬里,我想有敬畏之心又有无畏勇气,我在寻找你,又或者是在寻找自我。我在攻击你,又或者是在突破我自己。
我们会在空气中漂浮的风里再相遇。
谢谢你,谢谢你们买我的书,它真的不够好,但我希望有下一次,我又不一样的下一次。
与你们共勉。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六):走一段路,赏一段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白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早间广播节目前奏有一段话:走相同的路,看不一样的风景.对于每天上班的人来说,走的确实是同一条路,可是风景却每天都有着变化.对于人生路上的人来说,人还是这个道理,回头看的时候,却发现物事人非.只是看风景的人站的高度不一样了,心境不同了,看出来风景自然也不相同.孙小美,一个热门的作者,却是一位贴心的感情分析师.她为我们带来的《不打扰是我的温柔》,是一部情感故事集,是献给每个在爱情中纠结不已的女生
quot;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行遍千山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每个人都会经历爱情,经历那些悲欢离合.有时候,我们觉得是好的,就去追,执着于人定胜天,却不知强求的逆天改命,并非会有好结果.当雾淡,海退了,爱淡,心静了,却发现那个人并非是自己所爱.其实爱过了,伤过了,也不枉青春一场,至少不后悔,至少曾经爱过.最怕就是青春没有飞扬过,与爱擦肩而过,却独自伤怀一生,才明白爱情情仇,最伤最痛是后悔.
人的一生,是一段很长的路,在这段路上,你会看到路旁的梧桐,也会看到飞来飞去花从里的蜜蜂,或许也会看到路旁休息的小乌,就如你在生活中遇到每一个人,如果遇到了,爱上了,为什么不说呢,只有说了才不至于后悔,而后在年老回顾青春时,也可以感叹,曾经不枉年少.注定没有缘份的爱情,就让他留在淡淡的回忆里,偶尔回想,却不可打扰.就如作者所说不打扰,放松心情,放松自己.人与人的相遇,是缘份,至少缘浅缘深,爱或不爱,该面对的,终须要面对,该放手时终要放手,这是宿命.
每一段不同的路,都会有不同的风景,那个曾经陪你看风景的人,不知如今是否还在你身边,或许命中注定,你们只能在那年的夏天赏星星,陪你冬日赏雪时,又是另一位人.不必奇怪,因为另一个人也是在行走中,你也只不过是他道路处的一道美丽风景,驻足停留,却不是永久停下.
没有谁,是离不开谁的。地球离了谁也照样转。不打扰,不是怯懦的退缩,不是无能的逃避,而是在不值得不应该不必要的感情中轻松抽身的态度,这是对别人的温柔,更是对自己的温柔。
不必在爱情中伤情,那会错过更多更美的风景,如果停留不前,又岂会看到更美的风景。经历过风风雨雨,爱爱情情,人的心境自会不同,先从不会欣赏风景,也会懂得欣赏,爱过了,学会了爱,痛过了,学会了珍惜。当还在伤情的人,不妨看看这本书,作者不仅分析得了别人的情感,同样,对于自己的情感,也有另一番的分析,相信读过的人,都会有各自的收获。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七):愿我们都会遇到想要的爱情
几乎每一个女生都会在青涩的年纪里遭遇爱情,没错,就是这个词,不是遇见,而是遭遇,幸运的人可能会遇到一个与自己一起成长,见证自己慢慢变成熟的男人,而大多数女生,会遇见一个同样青涩不懂事的男生,然后彼此爱到极致,爱到有时候会伤害自己,直到某天痛到忍不了,慢慢学会放手。
成年以后,经历的事多了,遇见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年纪增长也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这个时候又遇到几个人,爱了,痛了,伤了,分了,最终在爱情里学会承认不够爱,也认识到自己不够坚强。
看清爱情,学会任何事情都靠自己,也承认爱情有时候是需要缘分的,有时候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结局。
再后来真的长大了,越来越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陪在身边,但也在爱过痛过之后,学会了把爱情看得不那么重,在爱情里,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孙小美的《不打扰是我的温柔》就是把女生们在爱情里成长的轨迹写了出来,第一部分:爱过,伤过,哭过,笑过,然后错过,第二部分:不坚强,不原谅,不够爱,又怎样,第三部分:没有谁能不离不弃,没有谁能创造奇迹,第四部分:爱过千山万水,才知最爱自己,她教你看清爱情,她教你看清自己,她教你学会坚强,她带着你一起成长,这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孙小美像邻家姐姐,讲述很普通的故事,却教给你不普通的道理。一边读,一边悟,一边成长。
孙小美曾说,“我渴望一种爱情,不会因为爱的卑微而心生疲惫,也不会因爱的无耻而滋生轻蔑。他与我棋逢对手见招拆招,他看穿我的轮廓、亲吻我的奋勇,然后原谅我的无耻,和那些无法启齿的卑贱”。愿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爱情。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八):不是书评。。。的书评
对于我这种不是提笔就忘词,就是提笔思绪犹如万马奔腾毫无章法的人来说,要来一篇清楚条理的并且表达完整想法的文章,实在是太困难了。
爱人十二出书的时候,我激动的泡好茶,放好零食,深呼吸坐下,对着电脑删删改改半个晚上,最后还是尽数划掉了。总也表达不好心里的那个意思啊,索性什么都不要讲了。带着书本满屋子满院子的跑了几圈,拍照拍照拍照,删掉删掉删掉,最后留了一张,发出来。
小美这本书,我收到好多天了,打开看了序言,就不能再看了。因为随意翻到一个章节,前尘往事就呼啸着扑面而来。
早几年的博客时期,小美是为数不多的长期关注,默默跟在她身后读故事,又心疼又说不出话。彼时我也在相同的年纪,经历一些情节不同但是心情起伏很贴近的事情,看她写出来,就像看自己的心情日记。由于不擅长支配文字来描述那些千回百转,后来我对那段过往的记忆很多都是附着在她的一段一段的小故事上,留下了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独特的线索。
我最喜欢干的事,不是总结回顾,而是遗忘(现在的坏记性大概就是长期刻意遗忘带来的“成果”吧)。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蠢事做的太多自己都不忍回头吧Σ( ° △ °|||)︴。所以这也不算一篇书评,只是记得过去那些情节,然后姑娘们都成长了,看着大家在各自的路上求仁得仁,我无比开心。大概天生太钝,实打实的跟头摔过之后,才能明白别人很轻易就懂的道理。可是我跟在你们后面,明白的慢一点也没关系,也很开心。
书我签好章当做日记收藏起来了,这个只是于我个人的意义。对于小美,希望你在南方温润的城市,一直有能和你畅聊让你觉得不孤单的人,有旧友,也有新欢。如果可以,多写写。还有,下次出书,可以自己来拍插图吗,一直觉得,你骄傲昂着的小脸,跟你的文字才最契合最贴切。
:有天半夜跟爱人十二同时在小美的一个朋友圈下点赞,才发现( ⊙ o ⊙ )啊!原来都认识啊!十二那句话棒极了:大射手总是能在一起。我想说真的很荣幸认识你们,美丽又智慧的女人们。
来路泱泱,去路长长,与你同在。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九):姑娘,振作点
/儿歌
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在爱情上也如此。一个女孩会在情窦初开时看言情小说,偶像剧。随着爱情萌芽滋生,花季的时候女孩儿们往往会幻想,有一个能够满足虚荣和足够拿出来炫耀、帅气的男孩子做男朋友。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加深,经历几段感情,耗干精力,一副阅尽人间沧桑样一本正经地总结道:男人都不靠谱。但感慨的大多数最后又选择了男人,选择步入婚姻殿堂。
嬉笑怒骂,爱恨伤痛本就是人所必须经历的阶段。苏小美爱情里的歇斯底里,在于我们只能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东西,固执、盲目、只相信自己,看不清真相。爱情里得丰盛甜蜜,又在于我们执着与自己的付出,计算自己的得到,我们为自己的不得而做作,为失去而自怜,为拥有而满足,为得到而疯狂。
我的一位朋友,认识时她刚好失恋了。她另一半是个白白净净,又高高瘦瘦的阳光大男孩。他们像大多数情侣一样,在公园温情散步,在电影院不顾旁人啼笑,在华山顶完成陪你看一辈子日出,爱你一辈子的承诺。幸福往往是短暂的,越爱对对方要求会越来越高,男孩觉得女孩做的事儿让自己不耐烦,嫌弃女孩麻烦。我的朋友又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男孩爱自己不够,是不是不爱自己了。你突然发现这个人变了,不是他变了而是了解不够。那种可以让自己付出一切的感情变得猜忌、怀疑,失去了豁出去的感觉,原本主动的爱,结果双方把它变为了被动,每天的嘘寒问暖也变为一种程序。最终男孩以不合适说出了分手。我的这位好朋友心如刀割,辗转反侧,哭了一夜,日后的精神便备受打击,从此变得抑郁。我想必定是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回忆。这就是爱情的魔力。
女孩子坚强点,没有了爱情还是有父母、朋友,没有了甜言蜜语还会有朋友的问候。也许你和他之间不再有交集,彼此还残存一丝美好的独家,请把它埋在心底,不打扰是你们最后的温柔。如果看到你不开心,你的友也一定会难过。
每个人都会经历爱情,历那些响心扉的悲欢离合,有时候我们拼命地争取所谓的美好,用强求给己逆天改命的机会,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该放手时就放手,该面对时终须面对。爱或不爱,相守与共,都是彼此的宿命,你无须纠结于其中。不打扰,不是卻懦,无能的逃避,而是不值得不应该不必要的感情中轻松抽身的态度,这是对别人的温柔,更是对自己的温柔。好好爱自己,亲爱的姑娘。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分手,没有谁必须要等谁,可是如果走了这么远的路,有些想法还是没有改变,有些人还是没有办法忘掉,我们就不应该和自己较劲。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你越想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越会记得他。你惟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愿每个女孩都能有个温暖的人幸福地陪伴。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读后感(十):女孩,你还要更爱自己一点儿
爱情里的歇斯底里,在于我们只能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东西。固执、盲目、只相信自己,看不清真相。爱情里的丰盛甜蜜,又在于我们执着与自己的付出,计算自己的得到,我们为自己的不得而做作,为失去而自怜,为拥有而满足,未得到而疯狂。
这层层的障碍,就是爱情。可是,你爱的那个人怎么看得清呢?他自由自己的目光。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个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最受伤的,最难忘怀的往往都是女孩。她们是敏感,容易受伤的精灵。
面对着一个个脆弱的心,我想说:女孩,别哭,你要更爱自己一点儿。
最近,经常接到闺蜜的电话,向我抱怨自己失恋了,工作也找不到。她是个很优秀的女孩,上了名校读研究生。个子高高的,皮肤白白净净的,在学校追她的男生不少,让我们都很羡慕。而她也如愿找到了一个很帅的理工男朋友。并兴奋的说以后会和这个男生结婚的。快到毕业季的时候,这个男生要回家乡找工作,女生为了男生,离开了大城市,来到了三线城市生活。可找工作一直不顺利。男生很快找到了对口的工作,女生学的文科,做行政又心不甘,一直奔走于各个公司的招聘会,浏览网上的招聘信息,发简历。毕业一段时间了,工作还是没有着落。她和男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他现在下班很晚,不知道是不是在外面联系别的女生了,”“他家就在附近,他经常回家。我家不在这,我总去他家也不合适,”“今天他跟我说,一个研究生居然找不到工作,我白上这么多年学了,可我没有花他一分钱,全是家里给的,他凭什么说我,”“我看到他在qq上和一个女生亲密的聊天,他肯定是背着我勾搭别人了,可我不想分手,我付出太多了,”
经常听到她在电话那头对我哭诉,我同情她,替她难过,可我更想跟他说,分手吧,放过自己吧,你配得上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人。
我们总是对自己的付出耿耿于怀。认为付出了就一定要有回报,我们不想白白浪费自己逝去的青春,认为只有一个好的结局才对得起自己。其实,现在的犹豫和裹足不前,委曲求全,才是对自己的浪费。
爱情的意义在于让你变成更好的人,而不是让你整天郁郁寡欢。如果不合适,就放手,也是对自己的解脱。
孙小美说:“人生中有很多因缘,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不落俗套,生生不息。有时候,有时候我们走偏走远,有时候我们进了迷宫,有时候彼此埋怨,有时候怀念惦念。
失去的也许只是暂时,得到的,不必奢求永远。
我知道,我需要的不是身体的旅行,而是心的修行。”
不打扰,不是怯懦的退缩,不是无能的逃避,而是在不值得不应该不必要的感情中轻松抽身的态度,这是对别人的温柔,更是对自己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