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货币野史》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4-06 03:31: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货币野史》读后感精选10篇

  《货币野史》是一本由【美】菲利克斯•马汀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货币野史》读后感(一):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

  一直以来,我们长期接受的货币思维都是从政治经济学那里得到的。“长期的物物交换活动分离出了一般等价品,最后固定为金银,这就是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种传统货币观点固化在大众读者的大脑,只有极少数接受过金融学的读者才对货币有另类的认识。

  关于货币的真实本质分析,从亚当·斯密、约翰·劳到米塞斯、凯恩斯、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学界一直没有间断过。近期,菲利克斯·马汀出版了一本《货币野史》。菲利克斯·马汀曾在英国、意大利和美国求学,荣获古典学、国际关系、经济学等多个学位,曾在世界银行工作,并且担任欧洲稳定计划智库成员,这种博学多识的多学科思维和丰富的从业经验,有利于他对金融变迁的广泛分析。在《货币野史》一书中,他引用许多古典神话、诗歌、政治上的典故,全面剖析金融市场的演变过程。

  在远古文明之前,开放市场是以物换物进化过来的。在不同的国度,甚至在不同的村庄,市场交易的媒介是不同的。在爱比西尼亚,盐是交易的介质;而在纽芬兰则是鳕鱼干;在弗吉尼亚是烟草;西印度的殖民地是糖,甚至苏格兰的一个村庄,工人去面包房或者酒馆,随身携带的是钉子而不是钱。这些在今天看起来很奇怪的交易媒介,却支撑了当时区域市场的发展。如果,由此得出货币的起源是物物交换,那么,至少从马克思《资本论》的观点来说是正确的,但是菲利克斯·马汀却不这样认为,他引用了一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说明自己的观点。

  1903年,身为名门之后的威廉·福内斯在雅浦岛上逗留了两个月,几年后发表了一篇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构成的详细报告。他惊奇地发现,在封闭市场中,雅浦岛有一套与物物交换不同的高度发达的货币体系。人们以又大又厚的石轮作为交易媒介,由于笨重,几乎不会发生盗窃货币的行为。当一宗很大的交易结束,受重量所限,这些费(当地人称这种石币为费)并不用搬离前所有者的家,而是在费上作标记表示所有权已经易手。只要大家认可这费的所有权谁属,便承认了财富的转移。

  马汀随后指出“雅浦岛的故事不仅对货币起源的传统理论文献提出了挑战,它还引发了人们对货币到底是什么这个概念的怀疑”。

  既然货币不是物物交换,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在福内斯发表这篇报告不久,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这篇不起眼的报告中发现了这一神奇现象,随后更多的学者就货币不是物物交换的本质达成一致。凯恩斯和弗里德曼指出,“货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信用,货币交换是信用记录的清算,而且通货仅仅是基础信用关系的表征”。当然,马汀也提及为什么货币传统理论会长久不衰?其原因有两点,其一与货币的历史证据有关;其二与研究社会科学的方法本身有直接关系。

  马汀在本书中强调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全书就是围绕货币三要素而展开的,从古希腊的神话、罗马帝国的衰亡到欧洲货币的复兴、17世纪英格兰银行的出现,以及近现代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全面深入分析金融创新是如何改善市场经济以及制造金融危机的双重现象。

  本文发表于2015年2月27日《广州日报》

  《货币野史》读后感(二):货币的维度

  19世纪末开始,大批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挖掘出大量古人类定居遗址。除了宏伟的雕像和精致的珠宝,还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小泥丸。这些黏土制的泥球形状各异,有三角体,有圆锥体,这些东西一直被以为是孩童的玩具或是通便药物被归于“未知用途物品”栏中存档。直到1969年,年轻的法国考古学家丹尼斯-巴赛瑞特对这些泥丸做了一次完整的归类,遮蔽在人类眼前的历史迷雾慢慢消散。这些泥丸作为“对应计数”法的代符揭示了古米索不达米亚就存在了处理数字的技术。作为石器时代开始一直流传的兽骨划痕技术的嫡系,这些泥质代符把对应计数法完善到历史的高峰。每种不同形状的泥丸代表的是不同类型与数量的特点大宗商品。譬如三角锥代表羊,方块代表面包。泥丸替代了以前兽骨的记录介质,同时更利于保存和记录。而后的几千年,泥丸又慢慢被画到柔软的泥土板上,从此泥土板上的一个三角形就代表了一只羊。二维的符号取代了三维的计数体系,这也促进了非象形文字的产生。有了抽象的符号体系,慢慢又衍生出独立的计数系统。对五只羊的记录,石器时代的羊骨上的五根划痕被五个三角锥泥球替代,泥球又被石板上的五个三角形替代,最后变成石板上的表示五的一个独立符号和一个三角形。而这些社会技术的诞生都是随着人类集群社会的扩大而出现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社会技术是基于什么样的社会需求诞生的?答案是:分配和交易。而货币则是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货币是什么,是你拿在手上的毛爷爷?还是你兜里的小钢镚?是你打的白条?还是你钱包里的信用卡?从狭义的角度说,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人们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但是本书给出了货币的一个广义概念:货币是信用记录以及信用清算构成的体系,通货只是这个体系的一个代表。

  货币系统一直跟人类的社会架构一同生长、互相影响。货币的阴谋论其实是涌动在历史暗流下的社会史。这本书为人类社会史做了货币维度的解读。“披着野史的外衣,讲正史的内涵。”形容晓说的这句话用来形容这本书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货币野史》读后感(三):货币的实质:信用

  一般认为,金钱或货币的实质是等价交换,是贵金属之类的交易媒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将其延伸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移,是对劳动量的衡量。但是这本书明确地告诉我们,传统的或观念是错误的,货币的实质是信用,是双方对中间方的信任。作者举了英国金融危机的例子,认为是经济相对落后情况下,英国小村庄的酒庄解决了英国的金融危机,他们承担了是货币流通的职责,那个时候没有银行,只有酒庄内部的互相承认和人们对遍布英国各地酒庄的认可。随着经济的发达,现在有了各种类型的银行,但也会遭遇各种信任危机,怎么办呢?国家会出面,在提供货币支持的同时,也会利用自身的权威提供信用资源这种无形的支持。也就是国有银行或中央银行,货币得以持久流通,归根结底是对其背后力量的信任或者盲从。不是因为有了货币,才有了流通和交换的媒介,而是先有了信任和信用,才会出现货币。信用,才是货币的真正的实质。Felix Martin也是用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解释货币这个实体,但是我欣然接受他的观点。

  人无信而不立。小到一个人、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有了个人品牌,有了信用,就如同拥有了信用卡,有了透支的资本和调集资金的力量,仿佛有了点石成金的魔法棒。当然向银行提供信用支持,作资本结构调整,是国家最后的政策,一般不随意动用,因此我们很难看清货币的本质,但是发觉内心,你难道认为政府不会在紧要关头做货币流动性支持吗?答案是否定的。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潜意识都认为政府最后会救市,才会如此的相信货币本身,事实上我们相信的是这个国家,一个集所有人自由意志建立起来的国家,更进一步,我们相信每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信用成就了货币的流通。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货币的力量之源!

  《货币野史》读后感(四):学术鸡汤文

  这书一开始抛出一个很吸眼球的论点:“货币由以物易物发展而来”是错误的!

  然后作者同学就去举各种不相干的例子……

  好吧一开始举的小岛上用石头做货币的例子算是稍微沾点边,但是:

  1)一个小岛就能说明整个经济体系的建立?

  2)外来研究者所以为的用法真是小岛上土著的用法吗?

  3)即使石头真是这个用途,也不能推翻以物易物的说法吧?

  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反对以物易物的观点之中,作者自己并没有提出一个有竞争力的替代范式。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以物易物,那货币是怎么出现的?

  另一个同样比较严重的问题是,作者特喜欢讲故事,还喜欢用文学手法,导致一本学术书搞得跟鸡汤文一样。

  《货币野史》读后感(五):货币真的起源于物物交换吗?

  货币真的起源于物物交换吗?

  ——读《货币野史》

  林颐

  “长期的物物交换活动分离出了一般等价品,最后固定为金银,这就是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关于货币起源的这个说法,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如果有人说这是错误的,你会怎么想?

  欧洲稳定计划智库成员、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菲利克斯•马汀通过他的著作《货币野史》,以全新的视角揭秘了货币的历史,并挖掘出货币的真谛——什么是货币,它怎样产生的,以及它如何发挥作用。

  马汀在《货币野史》开头讲述了雅浦岛的故事。该岛居民的货币是一种大石轮(费币),最大的特点就是:交易时,所有者无须持有它。从来没有人费劲把费币搬回家。岛上有一户人家,据说很富裕,但他家的财富谁也没有看到过,主人自己也没看过。那笔财富只是传说中一块巨大的石轮。

  马汀以此引出他对传统货币定义的质疑。在马汀看来,雅浦岛居民对费币这种实体通货的明显漠视,说明了货币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信用与清算构成的一套体系。或许有人会说雅浦岛是特别的个案,不足以取信。那么,马汀要做的,就是用300页的《货币野史》包括厚厚的参考目录、附注来证明他的观点。《货币野史》用强大庞杂的论据支撑起马汀的观点,重塑我们对经济世界的理解,同时阐明今天我们所时时面临的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现象,是在历史进程中如何埋下隐患的。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货币看成是以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把价值看成是货币的自然属性。或许,这就是催生“葛朗台”的思想根源,当守财奴把大量的金银囤积在坛坛罐罐里时,货币还有什么意义?“爱尔兰银行关闭”这个案例,则很好地还原了马汀所说的货币的本质。1970年爱尔兰银行突然全境关闭整顿,这听起来真的很糟糕,但是民间很快自发采取了应对措施。欠条、借条、代金券等形式部分代替了原有的法定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可转移的信用”是如何充当货币而继续发挥作用的。

  在货币信用体系的背后,有着非常复杂而长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网络。马汀出示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证据,用来说明货币的核心是通用经济价值。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货币,是美索不达米亚文字、计数以及记账这些发明,与原始的希腊黑暗时代具备的部落成员社会价值平等的概念相碰撞而产生的。马汀认为,它“兼顾流动性和稳定性,兼顾人的自由和保障”,因而货币成为确保信用与债务价值的根本基石。

  《货币野史》描述了无数案例:英国十七世纪末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哲学家约翰•洛克对于“货币本位必须固定”的坚持,让英格兰搭上了自己的经济增长和稳定;当英国政府以“货币社会有自我调节能力”为理由,拒绝对1846年的爱尔兰饥荒做出货币支援,100万因饥饿死亡的人口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前苏联出于对货币的痛恨,在建国初期废除货币改行计划调配,最显著的后果就是工农业生产的大崩溃……传统货币理论对经济以及金融领域的放任政策,以及对经济学在道德上的无能无力,产生了何种实际的影响。

  在货币体系的逐步发展过程中,银行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繁盛,私营支付系统开始出现,现代银行业随之被发明出来。最早的银行主要是为付款提供清算和融资的功能,时至今日这都是银行最基础的活动,这是银行特有的货币性角色。银行越来越成为庞然大物,它最初作为货币支付中介的功能也成了银行各项职能中不起眼的业务。但当这项业务出现问题时,整个银行体系和社会金融体系都开始雪崩。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大原因正是债务不断积累给货币信用带来的巨大挑战。银行债务危机到达极端可怕的程度,迫使政府不得不用纳税人的钱为庞大的银行系统提供财政支持。储户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银行向储户提供信用支持。理当如此。但最后,纳税人落得个两手空空。这场危机损害的,不仅是迅速溶解的物质财富,更是人们对于银行、政府,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

  那么,现代社会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是否与两种货币理论的分歧有关呢?马汀所倡导的货币理论能否成为捍卫公平和自由的有力武器?《货币野史》提供了思考的线索。

  :这篇我不满意,拓展延伸不够,主要还是关于货币的历史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汗颜,求补充!

  转载请联系我。我的书评主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财经、科普、教育类书籍。出版社新书推介、报刊编辑约稿,请联系我。

  《货币野史》读后感(六):《货币野史》:鱼在水中不知水

  在都市喜剧《爱情公寓》里有这样的情节:强势的“御姐”胡一菲有一天幻想自己成了一个“分分钟几千万上下”的金融操盘手,每天都活在紧张的节奏里,生怕自己某一刻的怠慢就会造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不料又一天,因为生活节奏太过紧绷,她晕倒了,结果等到她醒过来,却发现什么都没有发生。

  尽管只是一部以“娱乐为人民”作诉求的泡沫剧,但是这部剧集的主创,偶尔还是会阐明许多有趣的事理。事实上,正如上面的例子所反映的,金融界的所谓“盘子”,虽说的确是以“链式发展”为主要的存在形式,但个别人的努力或是缺位,很难对整个体系造成怎样的撼动。换言之,它的存在所遵循的规律,并不会因些微条件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同样的道理,正是作者在《货币野史》一书中希望有所体现的内容。本书的作者,现任狮子信托(Liontrust)公司固定收益部合伙人的经济学家菲利克斯•马汀,尝试用有趣的方式,解释“货币”、“经济”、“金融危机”等我们异常关心,却总是神秘莫测的内容。

  马汀当然意识到了人们对他所处的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常识性困惑”。在书里,他用“鱼在水中不知水”这样一句来自中国的俗语来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作品的展开过程中,来自中国的“引用”还有几处,为作品的讨论提供了多重角度的佐证,颇有助益)。我们每天都在与货币,与经济运行发生着关系,但愈是这样,我们似乎会愈加困惑。更进一步说,“鱼”对于自己所赖以生存着的“水”,只有当“水”出现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时才能察觉到它的存在,才会产生了解它的愿望,否则它便只会作为某种“习以为常”,长久且稳定地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而我们对“货币”的关心,是因为它在生活中重要且“任性”。我们习惯了接受“货币”作为特殊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存在,却无法解释它在价值上的走向,其实是因为对它的认知,始终有所误区。于是在《货币野史》中,作者一开始便举了一个强有力的事例,来对有关“货币”的根本性事实进行质疑。

  于是整部书的体系,便建立在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认知之上的,尽管这个关于“货币的”、“另一面的” 认知,在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但出于某种需要和理由,它早已被人们所遗弃。在作者看来,正是这种根本性的认知错误,才造成了今天正在发生的世界性的金融风暴无法得到应有的解释和解决。

  读这样的作品总是新鲜且有必要的体验。作者的叙述时而生动风趣,时而高屋建瓴,一幅有关“货币”——它的过去与未来可能的图景缓缓展开。也正如作者所谈到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是在不可能做到像自然科学的成果那样精确,但这就好像是被要求在远处观测一个事物,“多一个角度,结果便会更接近事实”。

  那么这样的“了解”,对于我们而言有怎样的意义呢?鱼恐怕永远不能操纵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经的徒劳,或许才会去尝试改变可以改变的东西,来让事情变得更好吧。

  《货币野史》读后感(七):凯恩斯主义者对回归金本位呼声的回应

  罗斯巴德,荣保罗都有回归金本位的呼声,在2008金融危机后,很多呼吁回归金本位的声音很高。本书也许是针对这个背景的。

  作者指出货币的社会契约特征,而不是金银内在价值。他是对的。

  作者指出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并不满足萨伊定律,不能达到自动均衡,市场均衡无效。他是对的。他得出结论说:政府必须干预,通过央行。

  货币体系,作为一种债务记账和清算体系,如果精确执行,一味地“公正”“客观”,会导致不可持续的债务累积,就是奴隶制。作者是对的。

  马太效应下的不可持续的财富(票据债权)集中,必须要禧年来平衡。这是古典经济的市场理论的漏洞。必须要解决的,凯恩斯在看到漏洞方面是正确的。

  我不喜欢他的特洛伊木马的概念,和他对政府的信任。我喜欢他的另一个观察(也是正确的),就是游击队是有效的,当政府在货币上做得太过分时,人们会想到办法抛弃政府,扔掉木马。

  《货币野史》读后感(八):你这么爱钱,但却不知道钱从何而来?

  如今社会“金钱”似乎成为了第一价值观,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评判,都要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以至于我们穷尽一生之力都在追逐金钱,我们那么喜欢金钱,但是我们知道货币由来吗?

  《货币野史》一书,恰好以颠覆性的观点向我们讲述了货币的本质以及货币的发展历史。

  《货币野史》首先颠覆我们对货币传统的认知,即货币并非作为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起源也并非从以物易物演进而来的交换媒介。

  那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先来看看在货币诞生之前,是什么充当货币呢?

  在阿比西尼亚,盐是贸易中最常见的介质;印度海岸的一些地区选中了一种贝壳;纽芬兰用鳕鱼干;弗吉尼亚靠烟草;西印度殖民地的一些地方用的是糖;其他一些国家则用毛皮或熟皮;有人讲,时至今日,苏格兰的一个村庄,工人去酒馆或面包房,身上携带的是钉子而不是钱。

  作者更以雅浦岛的石头货币以及1970年爱尔兰银行关闭时,人们创造出来的如借条等各种货币替代品来说明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其实是它背后由信用记录和清算机制构成的体系。

  (也就是货币的介质和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信用,如今的纸币和电子货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货币由以下三个核心要素组成的一套社会型技术:

  第一,通用价值概念(价值尺度),基本要素是用来衡量货币价值的抽象价值单位。

  第二,记账制度,是信用记录体系,它可以在个人或机构从事与他人的贸易时,跟踪记录他们的信用余额或债务余额。

  第三、去中心化的转移原则,原始债权人可以将债务人的义务转移到第三方来结清某些无关的债务。

  知道了货币的本质和组成要素,我们下面来看看,货币三要素的起源,首先通用价值概念起源于地中海的希腊。而记账制度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个文明的交流,加上后来在希腊祭品分配中演进出来去中心化的协商原则,货币得以诞生。

  但是,谁掌握了货币呢?

  这点中国人,也就是管子最先发现,货币是一种统治工具,后来统治者都学会利用铸币税(即通货膨胀税)来掠夺人民财富,极端时候,人民用革命暴动来反对。

  于是,政府与人民达成妥协,作为第三方的私营银行出现了,终于取得了货币大和解。

  但是,对于大哲学洛克为代表传统货币观认为,货币的本位是金银成为主流观点,于是出现了流通中金属货币被切割的问题,每年国家发行的货币回收时会面临巨大损失,甚至导致财政危机,而纸币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纸币是主权的信用背书,是政府对人民债务。

  货币能给人带来自由和稳定。

  于是集权政府,就会想方设法摆脱货币,斯巴达曾尝试禁止货币,苏联也想过如此,后来达成的妥协是限制货币,在计划经济中,货币的功能受到极大限制。

  货币大和解导致银行诞生,并且银行越来越大越复杂,加上对货币本位的错误认知,宏观经济和金融理论中都没有真正的“货币”概念,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所以现在的银行体系需要改革,作者提出理论三个原则:

  第一、把风险收益与风险成本尽量匹配,不需要精确。

  第二、货币一种社会组织和管理的技术,必须通过民主政治来使用。

  第三、自由市场的观点,少定规定,但是要强调执行,发挥自由个体的创造性。

  最后,货币不是属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而是分散在社会每一个身上的存在,所以真正货币改革,要落到我们每人身上。

  我想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改变传统的货币本质和本位认知了。

  《货币野史》读后感(九):货币的野史

  关于经济学的故事:

  在Yap小岛上,人们以石轮一样的物体作为货币。当需要使用货币的时候,不需要从张家把石轮搬运到李家,而是张家和李家彼此承认货币的价值,当张家需要购买东西的时候,再找李家说明,货币也不需要从李家搬运到张家……。

  在这个小岛上,人们生活所需的东西不多,食物主要是椰子、海参等。这些食物在当地小岛上都是伸手可得,人们大可不必随意从中盗窃,或者发生争执。当这个现象被记录发表在经济学报刊杂志的时候,并没有引起经济学家的应有的重视。而作为英国财政部办事员凯恩斯发现了这其中的特别之处,深入研究,终于改变了整个经济学的认知,引领世界对经济学的问题和现象的重新讨论。

  在历史书上,我们总能看到货币产生与交易,而最早的交易是“以物易物”的形式完成的。本书虽为题为野史,但考证清晰、运用现当代经济学理论阐述的非常清楚,是读完曼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必备知识准备。

  对于经济学,我们总是分不清和经融学、财政学、财经学有什么区别。以我初浅的知识理解,经济学研究现象、案例和模型的,而金融和财经是更为细致、具体的财务、金融相关的。不管是学经济学、金融学还是财经学,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绕不过去的,或者在看看曼昆、萨缪尔森的专注,才能算得上是入门的学生吧。

  经济学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很多各种的案例被整合成故事,总结为模型,提炼为理论和框架,成为了今天浩瀚如海的经济学。本书作为经济学“正规军”的有力补充,能很好的从宏观上、思维上把经济学中分散的概念弄清楚,把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把那些不太流行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故事、笑话讲解出来,这样的学科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觉得,这本书是适合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的人阅读。当然,如果是刚刚接触经济学,也不失为入门佳作。经济学故事、理论、逻辑和发展,融为一体,寓教于乐,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货币野史》读后感(十):颠覆个人认知的货币史学书

  通读《货币野史》这本书后,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中:什么是货币?

  1974年4月,我出生于黑龙江省青冈县的农村,那时人民的生活还很贫寒,还在生产队集中劳作,一年下来,基本没有什么更多的收入;一年之中,也就基本看不到什么钱。但人活着,是有需求的啊。我也想吃糖块啊,也想玩拨楞鼓啊……怎么办?善于理财持家的妈妈养了几只鸡,我就央求着用鸡蛋买来我的“奢侈”。

  鸡蛋就是钱,母鸡就是银行。从小,我一直这样固执地认为。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思维里也一直这样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交换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商品货币(金银)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又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进入20世纪,金银慢慢地退出货币舞台,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

  我在《金钱野史》这本书里了解到:在阿比西尼亚,盐是贸易中最常见的介质;印度海岸的一些地区选中了一种贝壳;纽芬兰用鳕鱼干;弗吉尼亚靠烟草;西印度殖民地的一些地方用的是糖;其他一些国家则用毛皮或熟皮;有人讲,时至今日,苏格兰的一个村庄,工人去酒馆或面包房,身上携带的是钉子而不是钱,而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通过这样的事实告诉人们:今天的金融世界是从以物易物进化而来的。

  之后,《金钱野史》这本书里笔锋一转:可惜,这种说法不光是有问题的,而且还是危险的。

  怎么会这样?

  我又查了一些资料。关于货币问题,在马克思以前已经有许多人进行过探索,但是,对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来没有得出科学的解释。金(或银)本来不是货币,而是普通商品,只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才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 145页)。

  原来如此。

  而后,通读了这本《金钱野史》。这本书以全景的视角揭秘了金钱的历史,并挖掘出货币的真谛——什么是货币,它从哪里产生,以及它如何发挥作用。这本书搜集世界各地人类历史中的关于货币的真实故事,把不太流行、不易理解的理论用这些故事、笑话讲解出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本书不仅资料翔实,而且还进行了比较分析,纵横交错,学术价值很高。

  总之,《金钱野史》这本书颠覆性了我原有对货币知识的理解,无疑是一本难得的的好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货币野史》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