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干校六记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6-17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干校六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干校六记》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干校六记》读后感(一):朝花夕拾

  对特殊时代了解太少,所以即使读完了整本书,也很难想象干校的样子。干校是怎样的地理位置?从“中心点”到宿舍到底有多远?干校又是怎样的天气?息县那笼罩人间的雨到底有多难熬?即使杨绛已经用了非常平实文字,可我还是很难想象干校的生活。我想,终究是因为自己认知语言能力浅薄

  好在干校六记中,读最后一篇《误传记妄》时脑中是有画面感的。

  干校的生活接近尾声,邮电所里接二连三传来消息,说钱先生在第一批“老弱病残”回京的名单中,杨绛喜出望外,日日盼着消息能早日坐实,赶紧给钱先生收拾行囊,好让他回京和钱瑗作伴相互照料。可最终,公布的名单里并没有钱先生,杨绛失望透顶,因为一开始的误传和盼望,陡增了许多的苦恼。她甚至开始猜想,为什么钱先生不在名单里?难道是因为文革时期莫须有罪名么?钱先生笑她无聊,妄想已属无聊,还念念在心,洒脱不了。送第一批“老弱病残”回京时,杨绛又想到,解放前好多人往国外逃,为什么她和钱先生明明有那么多机会,却不肯走呢?

  ”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用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我想到晓松奇谈里有一集,高晓松介绍了自己的外公外婆。外婆陆士嘉1933年从北师大物理毕业,由于当时国家局势动荡考虑和外公张维一同出国留学。在陆士嘉看来,当时日本之所以能如此气焰嚣张是因为空军强大,所以她下定决心要到德国去学习航空,到了德国之后,凭借自己的坚持才能,拜普朗特教授为师。学成后,他们又辗转到瑞士,通过在苏黎世一机械厂的工作积累发电站的工程设计经验,一切一切,都为了能再次回来报效祖国。1946年,他们从苏黎世到巴黎,再从巴黎辗转到马赛,登上了开往西贡的轮船,经由使馆的帮助再飞往香港,舟车劳顿2月回到故土

  钱钟书杨绛也好,陆士嘉张维也好,他们对祖国老母亲的热爱是发自肺腑深入骨髓的。他们愿意为国家效劳,愿意将自己这一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和祖国的兴衰绑在一起。可这样的死心塌地不但没有得到感激,反而被冤枉和糟蹋了。

  钱先生在序里写到,干校六记,杨绛可能少写了一篇《运动记愧》,他们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于心。在我看来,即使他们感到惭愧了,又如何?所有的证明翻案,难道能抚平这十几年的伤痛吗?难道能把最黄金发展阶段还给科学家学者吗?

  干校六记,记下那荒唐年代,希望这年代里发生的事,在哪个国家哪个时空都不再重演。

  《干校六记》读后感(二):我依然故我

  我依然故我

  ----杨绛 《干校六记》

  文/Miss D

  前不久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朴实的文字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感动

  很欣赏杨绛先生的做人处事以及性格

  不动声色心自愉悦

  苦中作乐心怀感恩

  在看了《干校六记》后更是觉得

  杨绛先生的心态以及胸怀

  钦佩不已

  那个年代我不是很了解

  文革期间许多知识分子都过的不容易

  受冤挨批似乎也是无可避免的

  此书氛围小节

  总共62页

  不长比较精致

  期间时不时被撒狗粮

  这个秀恩爱我打满分

  简单一句话胜似甜言蜜语

  “下放记别”中,“干校的墨村又黑又瘦,简直换了个样儿,奇怪的是我还一见就认识”。

  自己挚爱之人无论什么样子都记得

  因为是钱老先下放走的

  所以在杨绛到达的时候

  钱老已经干了很多天的农活

  那个时候钱老60岁左右了

  也是悲哀

  年老之人还要经受此番劳作

  还在他们两个受人尊敬

  平时干的活也轻松

  两个人虽下放但都不在一个地方

  “我们虽然相去不过一小时路程,却各有所属,不得随便走动,经常只是书信来往,到休息日才许探亲。”

  这犹如异地恋 而且休息日是10天一次休息,有时候有事还要取消

  “可是比了独在北京的阿圆,我们就算是同在一处了。”

  是啊,这样一想,不免觉得要好珍惜了。

  第二章节是“凿井记劳”,与污泥亲密接触,挖图凿井

  似乎这些对于一些知识分子来说

  是不一样体验

  尤其是那些书香门第之人

  一定都没有尝试

  杨绛先生的适应能力可真是厉害

  虽讨厌污泥,

  但在当下还是干的火热

  “这可算是改变立场或立足点吧!”

  抛开书中

  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

  是该劳作一番

  才会更懂得什么是生活

  第三是“学圃记闲”

  杨绛先生负责看管菜园子

  也是班长对她的照顾

  除了活轻松

  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离钱老的宿舍只不过10多分钟的路

  “默存是看守工具的。我的班长常叫我去借工具。借了当然要还。同伙都笑嘻嘻地看我兴冲冲走去走回,借了又还。”

  很有画面感,很有偶像剧的青春味道

  “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以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可以感觉出这对老夫妇还是有趣

  其实最伤感的是“小趋记情”,

  小趋是一只狗狗名字

  在那个自己也吃不饱的年代

  爱狗人士都会省一点吃的给小趋

  尤其是钱老

  给小趋很多吃的

  所以小趋就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狗狗啊

  无论在哪个年代

  都不曾泯灭他们的可爱

  里面的描写一开始是温馨

  可是后来当他们离开的时候

  规定不准带狗走

  后来小趋在的地方转述说

  “你们的小狗不肯吃食,来来回回的跑,又跑又叫,满处寻找。”

  有些人也懊悔没学别的连的样

  干脆违反纪律

  这样的感情在当时实属可贵

  那是真的喜欢

  之后是“冒险记幸”

  最后是”误传记妄“

  “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

  ”既然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不是盲目的选择,到此也就死心塌地,不再生妄想。“

  ”改造十多年,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企求的进步我没有取得,就连自己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

  我还是依然故我

  好的。

  结束。“

  《干校六记》读后感(三):细碎生活的生命厚度

  一 小引·此书此人

  这是我读完的第二本杨绛先生的书了,上一本还是她的长篇小说《洗澡》。“洗澡”是对现实的影射,书里的人物也多爱恨命运跌宕,轮到《干校六记》却是实在发生的事情情节也平实的多——或许是先生故意隐去了许多,如众所周知的与革命男女的事情;又或许生活本就平和,无意夸大。纵然如此,我还是从这平和的文字中读出逸趣,读出先生的形象

  说起“六记”,很容易让人想起《浮生六记》,那书里的沈复夫妇可谓神仙眷侣生活大师,而在这本书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温婉妻子,独自一人为丈夫打包行李;又能看到一个善良母亲,为女儿终身大事操心;还能看到一个倔强女子,为了和心上人相会淌过泥泞淤滩。这些,也是我们所熟知的“最贤的妻”,不必赘述。此外,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天真宽和的先生,为适应了滑腻的污泥而暗自好笑,为“尖子萝卜”的成长牵动心绪,为拣回疙瘩菜而过意不去,为团体凿井而生出自豪感,为收服了两只恶狗而自得……先生在遭罪的日子里依旧怀有童真和善良的天性,和沈复在生活中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这种苦中作乐的性子或许正是文化人所特有的生命厚度与韧性吧。

  本书的小引是钱锺书先生所做,他对这本散文总结的十分恰当“记这,记那,都不过是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这五记,真实记录了杨先生在风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有着不可磨灭历史印记,然而相比与此,我认为这本书更大的价值应该在于生命体验而非生活纪实。钱先生也说,如果再来一记也许会是《记屈》或《记愧》,无论哪一种都不免沉重。先生这六记,在感情上已是足够了。它不为叫屈、不求刻骨,就这么淡淡地,纪念着先生感念至深的细碎生活。

  二 下放记别·黯然

  “六记”从钱先生下放干校写起,在这篇,先生是个隐忍的妻子。

  得知丈夫要离开后,先生明确表达出较大的情绪波动的只有一句“……听到这消息,却好像头顶上着了一个焦雷。”但让我感到黯然的却是后面一句——“再等着过七十岁的生日,只怕轮不到我们了。”年过花甲老人本已安天命求平和,奈何时事弄人横生波澜。对老人来说,生命不再是肆意挥霍的,而是扳着指头数钟点。或许对于两位先生而言,生日而已,本不该这么在意,只是在那样混乱的背景下,生命变得更加脆弱,即使是一个带有仪式感的生日庆贺被破坏都不自觉蒙上不详的阴影

  “我舀些清汤泡了半碗饭,饭还是咽不下。”

  没有更多的话,所有情绪都克制隐忍。

  “这些木箱、铁箱,却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

  倒拿血肉之躯和木箱比起来,也不知是叹息死物脆弱还是自嘲活物的艰苦。后文中提到搬图书馆,先生也再次感慨过这一点。

  待到真正送行时,先生只说一行三人“痴痴地”,却花了大笔墨写彩色的纸带,又是一番愁绪暗含。

  之后的见闻心情便是一句话总结:“我们等着下干校改造,没有心情理会什么离愁别恨,也没有闲暇去品尝‘别是一番’的‘滋味’。”

  后文便是散记自己的见闻,其中有一段篇幅专门写了两个关于何其芳、钱钟书两位先生的笑话,都是文人办不好事,流传在文人之间,倒也显出那非常时期一群文人苦中作乐的可爱形象。

  “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的死亡被安排在这里叙说不知是否别有深意。对于读者而言,对得一的记忆应当还停留在上文——一个热心正直青年,还有着幸福美满未来。就在两个笑话之后,他的死讯突然被提起,戳破平和的生活表象,直现出时代的暗流。望着阿圆独自而归的先生终于流泪,为她可怜的女儿,为她不幸女婿,为她支离的家庭,为她不知黑暗尽头的生活。

  这一记可谓跌宕,悲喜走马灯,算是全书悲凉的一篇。这些大背景下的小事情,一件件一桩桩,先生用劳动和谈笑暂时掩盖了艰涩,不幸的感伤总在人以为要被新的希望消解时冒出来。合上书,还是会让人忍不住为那迷雾般吞吐着人们的心的黑色生活而心颤。

  三 凿井记劳·乐趣

  这一记该是全书最短的一记,却满是快乐

  开篇说了干校的大体情况,简单明了。而后插叙了干校庆祝会的片段单调低沉节目让人想到《伏尔加船夫》,大家以此打趣却不多言——在这种阶级改造下到底是感受压迫还是劳动的积极——回避了一个关乎“政治正确”的矛盾。先生在这里的一处闲笔似乎是给全篇留下了一个疑问的开头,在后面慢慢解开。

  后面全是写大家齐心协力挖井的过程,先生在这里表现的一点都不像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反倒像个年轻小姑娘,锹地、搬镬、挖潭,即使帮不上忙也要凑热闹脱了鞋袜铲泥浆;关心挖井人的身体兴致勃勃地买酒买吃的。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是“渐渐产生一种‘集体感’或‘合群感’,觉得自己是‘我们’或‘咱们’中的一员,也可说是‘我们感’……在集体劳动中我触类旁通,得到了教义,对‘阶级感情’也稍稍有了一点领会。”但是在这里,“阶级感情”也是带了引号的 ,这里的“我们”和“他们”不是政治阶级的对立,而是人格品质上的区分。劳动能带来快乐,但这与身份无关。她还自嘲在那些偷菜的贫下中农眼中,自己之类的人才是“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手表”的“他们”。

  这算是对于开头的一个回答吧——所谓“阶级改造”,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矛盾什么才是思想的正确——这一场合力挖井的故事比舞台上苦哼哼的表演生动的多。

  四 学圃记闲 无奈

  这一记读来有着淡淡的苦涩无奈,先生自嘲“鲁智深五台山禅院做和尚”独闲,也可总结为“……好比蜘蛛踞坐菜园里,围绕着周围各点吐丝结网;网里时常会留住些琐细的见闻、飘忽的随感。”在平平乏味的生活中油然生出一种孤寂无力感。

  “我们”和“他们”的矛盾还在继续,建好的厕所被一点点偷偷肢解、挖出的肥坑被一夜被扫空、种好的菜蔬被偷偷顺走,面对乡亲们如此“见外”的行为,干校的人们除了坐等或补救外毫无办法。

  对知识分子而言,生活的阴暗还在继续,死神不知道何时会降临,引诱着他自己为自己挂上断头绳,到最后只剩下个潦草的土包,无人知晓。同为文化人,先生除了事后听些边角,担心土包是否安好之外,无能为力,一如她见不得兔子被围攻却只能转头不看。生命的脆弱无力令人叹息。

  这昏暗中的零星光点算是和丈夫的相会,先生再次流露出少女的活泼,自诩“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她对两人之间的距离路线了然于心,她对他的每个临近的举动深记于心。在她以菜园为中心的如蜘蛛踞坐结网的生活里,这是网里最为轻盈莹润的露珠。

  而在作者之外,那些乡亲们也有着各自的悲欢,为生计偷觅食物,为了一点果蔬斤斤计较,吃着红棕色的馍,谈论着儿女婚嫁,赶着围猎野兔。生活就这样缓缓流淌,没有什么激流,却也有浅滩和触石的微澜。到底是快乐还是开心——闲观的先生没有用多少带感情色彩的笔调——无从解读。

  毕竟是身在异乡还是个“赋闲”的文人,先生虽然克制着情感,还是流露出了淡淡的无奈,才会想起那一幅读来心酸的画来。而上文所写“晚霞见见暗淡,暮霭沉沉,野旷天低,菜地一片昏暗,远近不见一人,也不见一点灯光。我退入窝棚,只听得秫秸里不知多少老鼠在跳踉作耍,枯叶窸窸窣窣地响。”最是克制,也最是感伤。

  五 小趋记情·温情

  这一记是全书最为动人的一记——虽然其他篇章也不乏人与人之间温情闪烁的片段——人与狗之间的感情,朴素而真诚。

  狗狗小趋既像是先生的另一个要操心的儿女又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忠仆,而无论哪一个都是缠绵的深情。合上书页,我们的脑海中自然会浮现一只活泼的小母狗,围着先生打转、看到钱先生就会激动到需要人按住才能止、和先生一起在夜色中巡逻、在恶狗面前如小女孩一般不通情事地恐惧……除了不会说话,她同一般的小女孩一样,爱吃爱闹,愿意陪伴着主人时刻不离。最可爱莫过于她追着车到新蔡累到奄奄一息,却在感知到先生的呼唤后瞬间焕发生机,像是个淘气的孩子有玩乐有疲惫但就是不知道苦。这或许就是这只“不懂事”又“懂事”的小狗的可爱之处吧。所以作者也会纳罕“是狗有人性呢,还是人有狗样儿?”

  在那样的日子里,一个不知苦的小趋,给人们带去了莫大的安慰,所以大家都爱护她,诗人甚至为她创造出义埋狗肉的伟岸形象。然而对先生而言,又是遗憾。同曾经养过的猫一样,人对动物,一旦起了名字便是割舍不掉的羁绊,一旦分开却又是难以为续的思念。“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经年提起,已不说思念,只像谈起一个好友,希望她平淡安定即好。

  六 冒险记幸·有趣

  这一记“就算是冒险,其实说不上什么险”,写了先生三次独自历程。

  第一次冒险是故意而为。对于先生而言,这算得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这件记事占全文篇幅最大,记录着先生从心念一动到不甘心后退最后没奈何的心路历程,中间不乏经历“一路上的烂泥粘得变‘胶力士’,争着为我脱靴”、“原来那是大车拱起的轮辙,浸了水是一条‘酥堤’。”,在先生写来于困难中又生出些意趣来。带着对丈夫的思念跨过千难万险,这也是先生的可爱之处,伉俪情深令人羡慕。

  第二次冒险是无奈为之。为了照顾丈夫的近视又不愿意麻烦别人,先生自己踏上了黑夜中的归程,一路壮着胆子,边估记方位边摸索探路,五官并用,沿路的细节和感受巨细无遗。平安到达后先生感慨:“想不到昏暗的野外另有一番天地。”

  第三次冒险是无意为之。先生看电影结束后犯迷糊跟错了队伍要绕道回去——此事算是个乌龙——也细细记录。一路上比夜色更恐怖的是如脱缰野马的思绪,一会儿联想到自己如流落异乡,举目无亲;一会儿又担心落入粪坑,思索着如何找好姿势安然度过。事后先生提及去世的老人,自嘲:“只怕我的叫喊求救还不够悲剧,只能成为反面教材。”个中酸涩不足为外人道。

  这三次冒险想必给先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才会被特意编排成记,从中倒也可以窥得先生脾性——胆子不大却即为坚韧灵活,十分独立。通篇平铺直叙读来却也让人心起波澜,实在是有趣的经历。

  七 误传记妄·厚度

  此记从恶猫献鼠说起,从钱先生被误传回京说开,却不单单是题记的“记妄”。发现回京是误传后,先生先是无法释怀,然后受丈夫点拨承认定局,转而安慰自己能相伴即是幸运。

  “我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自己的一部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无论干校也好改造也好,支撑着他们坚持下来的,除了彼此扶持的坚贞、多年养成的宽厚心态,便是这一份深情——虽然先生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爱。方才说过,文人独有一种生命厚度,这一点在二老身上再明显不过。钱先生生活离不开书,他说:“时光倒流啊,我还是照老样。”先生也说这十二年来“我还是依然故我”。所以,他们会在黄昏共同散步时,“深惭无功受禄”,也会为只是开会发言的年轻人“暗暗着急”。这是骨子里的善良与担当。

  《干校六记》读后感(四):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不卑不亢

  杨绛先生的文字我很喜欢。从高中课本里的《老王》,到看了《我们仨》热泪盈眶,然后是零零散散的一些文章,再到《干校六记》和《“隐身”的串门儿》。当然,很遗憾她译的《堂吉诃德》我当年只是囫囵吞枣的翻了一遍。但读杨绛先生的书真的是一种幸福,不仅仅是文字技巧的炉火纯青,更不止文风的朴实淡雅,由《干校六记》为代表,可以最清晰地展现她最动人之处,是一个“文化人”的精神力量,不恃才傲物,不谄媚世俗。这种力量支撑着杨绛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不卑不亢地走过。

  杨绛对人、对物都存了三分怜悯,哪怕她身处不幸时,她依然有能力同情其他人,看到他们的可怜之处。在“记劳”,“记闲”中,杨绛都有提到过贫下中农。在那个时代,他们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和地位,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依旧贫困,他们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依旧很低。这意味着,他们不但挣扎在温饱线上,他们的心也相当的麻木。当遇到杨绛他们这些下干校学习的人的时候,一方面,贫下中农是戒备的,认为他们养尊处优不过是摆个姿态;一方面,贫下中农希望能从干校获利,偷割蔬菜,争抢柴火,心安理得地利用干校的资源以保证自我的生存。杨绛当时看过一段时间的菜园子,常常遇到偷菜的,菜倘若被偷,杨绛要受罚,集体的口粮也没了。而在这种情况下,杨绛也能不仅仅着眼于自我的难处,而是去了解贫下中农贫瘠的生活状况,去同情他们。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而这种怜悯又是极其克制的,杨绛不会对自己帮不上的人横加干预,也不会出于怜悯而做出短浅的举动。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怜悯是俯视的,是带着“清高”的姿态的怜悯。但我支持杨绛,她是一个能用理智去克制情感的人,她只是不去做她知道自己必然做不到的事情,而这个抉择很多时候,避免了一个糟糕的情况变得更糟糕。我不想在此处举例,因为这个观点不一定是人人赞同的,我只是想表达我的欣赏。

  而且,我最钦佩的是杨绛先生的一份坦诚。她敢于不做圣人,去承认自己的私心。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儿》同样涉及文革,但角度不同。黄永玉通过他所认识的名家才人的遭遇去刻画了一幅文化界的众生相,而杨绛更倾向于反思自我的经历,由在下放时的体验以小见大。这两本书各有千秋,而杨绛的出彩之处在于她对自我情感的揭露,希望钱钟书能被选到回城名单的愿望,用自己口粮去喂小狗的奢侈,坦诚自己认为泥巴很脏的想法。这些最真实的,却被那个时代用“大义”去压抑否定的那一面,哪怕贬损那个时代的人也忘却提及的那一面。承认这些私心不是对“高大全”形象的破坏,反而,它们使“人性”的存在更为完满。敢于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去否定不实的批评和浮夸的称赞,除了真诚这还需要勇气。

  大概要我夸杨绛我可以再写上一千字,因为她的确有着太多令人尊敬之处了。而她的可敬是公认的,否则在“先生”已演变为男士称呼的现代,我们不会特地引用先生的本意,称杨绛一声“先生”。《干校六记》很短,不到一百页的散记,却从字里行间折射出了杨绛的风骨。因而会说,文章经典不在篇幅,而在思想。

  《干校六记》读后感(五):旷世之人

  因为觉得《我们仨》读起来很有味道,所以赶紧又买了一本《干校六记》,风格一如《我们仨》(虽然六记写得比此书早,最早1981年出版),仍是那么淡,那么有生活味,即使处于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

  看过较多描写建国后历次运动的书,如《夹边沟记事》、《灵与肉》、《活着》、《绿化树》、《牛鬼蛇神》、《牛棚杂忆》等等,伤痕文化也罢、倾诉文学也好,大多悲愤与控诉并存,惟独这本仅仅只有33千字的也属于此行列的《干校六记》,具有不一样的气息。

  杨先生笔下的知识分子洗脑运动(她称之为洗澡,为此写过二本小说《洗澡》和《洗澡之后》),虽也有无奈、也有贫苦、也有劳累,但没有诉苦、没有埋怨、没有愤怒,她逆来顺受式通盘接受,并把它当作生活的一种,这一方面自有她的思想基础,更多的是他们的生存智慧吧。

  相比较其他知识分子(不管高级的还是低级的)受尽的折磨,虽然他们的爱女钱瑗的第一任丈夫王德一也是自杀于文革,但钱氏夫妻在历次运动中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待遇,这对留过洋从旧社会过来的高级知识分子竟然连右派的帽子毫不沾界,可谓是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一是他们的为人处事比较谨慎,二是他们有不可多得的才能才华。

  这二点在《我们仨》中也有充分的表达。比如杨先生写道:“钟书在工作中总是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他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我们免得犯错误、惹是非,就离群索居。”

  当然,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自有他们的聪明智慧。比如当中央号召知识分子“大鸣大放”时,杨先生这样说“风和日暖,鸟鸣花放,原是自然的事。一经号召,我们就警惕了。”于是他们立即披铠戴甲,“我们两个不鸣也不放,说的话都正确。”

  如果只有这样,大部分高级知识分子也能做到,但不具备钱先生才能的人还是不能像他们一样独善其身的。因为整个运动过程中,钱钟书始终担任着毛选、毛诗英译工作。这是人数极为小丛的工作,也就是五人小组中的一员。而这五人小组,期间人员也是变动的,惟有钱先生始终参与。

  但要在这个极具光荣使命的工作中心理不澎胀,大概也就只有钱钟书了,要知道毛办选他参加国宴、江青三次邀请他们夫妻入住中南海,他们都以身体为由推托了事,这样的明哲保身也只有他们能够做到。

  还有,即使对同学同事,他们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比如胡乔木是钱钟书清华的同学(彼时并不认识),当胡乔木成为五人小组的领导时,胡经常到钱处谈天,有时还带夫人同往,两人都是有高深知识之材,也是风趣幽默之人,可谓相谈甚欢,但钱氏夫妻始终坚持一条原则,“我们和他地位不同,身份不同。他可以不拿架子,我们却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可以随便来,我们决不能随便去,除非是接我们去。”

  看《围城》知道是部旷世之作,看《我们仨》《干校六记》知道他们才是旷世之人。

  但杨先生终究是可爱之人,她也有直言不讳的时候,比如上面的引言,读来太可爱了:改造来改造去,自己还是自己,内心性格还是如此,可能外部的表现有所改变,但人还是那个人。也就是说,所有运动都是无效,灵魂只能被剥离,而不能被改变。

  《干校六记》读后感(六):他们的姿态

  先生笔下写的干校两年,对于当时很多知识分子来说是并不普通的年份。可先生笔下这两年的记忆,情绪,判别,认知,思考,道来得都是那一段生活的点滴,记录学部下放干校前后的日子,记干校劳作挖井种菜,记冒险走夜路,记人与狗的陪伴。对时事不做指摘不作批判,但干校生活的细节里仍然透露出他坚定的为人处世原则,不曾因风向而改变。所以,先生才能在回京八年后的书中,坦荡的写出“我还是依然故我”。 还有,她与钱钟书先生小情趣。那样的日子里,两个六旬老人中午约会吃饭,写信传书,菜园约会,尽可能的陪伴。完全看不到一个老太太对被迫以此生活的抱怨,她内心依然轻盈又依然温情,她看得到苦中的乐趣。就像我们看着她笔下的记录,称为“乌云的金边”。 记别,记劳,记闲,记情,记幸,记妄。 钱钟书小引说“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薄薄62页,寥寥简笔,远非故事,而是他们在那个年代里,举重若轻的姿态,不随波逐行,亦不特立独行。 所有的历史功过,其实都是待后人再评说。

  《干校六记》读后感(七):风雨如磐中的相守

  一本书读罄,摩挲摩挲封面,闭眼嗅闻书香,郑重阖上,束之书柜,一整套阅读流程宣告完结。从前看书不问因由,拿起什么书都能囫囵吞下去,不辨滋味,当然也很快就忘却了书中内容。但总有只言片语和零星思想会留在心头吧,至于留下的是什么,数段日子荏苒,我却什么也记不起。

  于是,有时会问自己,阅读是为了什么?答曰,为了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由此转念,那些看书耗去的时间总体而言是在挥霍生命,因为不求甚解,更没有潜心记忆。生命宝贵如斯,浪费不在少数。

  知道钱钟书先生远在知道杨绛先生前。初中时老师多提到钱钟书先生的大作《围城》,被誉为新时代的《儒林外史》,常常作为背记的知识点。应试教育在带来副作用的同时,还捎带着能让你了解些当时并不感兴趣的知识。后来才知道杨绛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奇怪的是,我看杨绛先生的书却早于钱钟书先生。那时已高中。借着周日晚自习开场前的紧迫时光,我跑去学校一侧的书店,劈头问店员:“你这里有杨jian的书吗?”那时大抵是刚得了生活费,购书时底气稍足。店员不解,重复了一遍我的话:“杨jian?不是西游记里的吗?”我恨得有些气急败坏:“什么西游记,是钱钟书的老婆,jian就是紫色的意思。”店员不怀好意地笑了:“哦,那是杨绛(jiang),你去那边找找。”我顿然感到羞惭,转身朝着她指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了。那次买的书是《我们仨》,由此开蒙,从此迷上杨绛先生淡泊冲远的文字。

  吸引我的永远是二位先生伉俪相守,情趣相合的生活。生活像一杯白开水,有些人的白开水却因阳光照耀,闪射着迥异明丽的光彩,看起来也格外诱人些。作为文坛和学坛上屹立的两位泰斗,他们的生活本身就足够吸引众人眼目。钱钟书先生的“痴”远近驰名,所做的痴事也只有杨绛先生肯包容。杨绛先生的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的总是桂花香般清远疏淡的爱意。那爱意足够打湿我的心。

  在重新确认阅读之乐趣并不在于做功课般的归纳总结知识点,诵读以记背之后,我又开始找到了阅读的乐趣:仅仅短暂脱离现实,体味一个和目前截然不同的生活,获得温情和感动。《干校六记》给我最深的体会便是二位先生从容乐观的心态和相伴相守的心意。

  “默存从邮电所拿了邮件,正迎着我们的菜地走来。我们三个就隔着小溪叫应一声,问答几句……后来默存发现,他压根不用跳过小溪,往南去自有石桥通往东岸……有时风和日丽,我们就在窝棚南面灌水渠岸上坐一会儿晒晒太阳……”

  由于不在同一干校,两地隔离,两位年逾半百的老人,却似高中情侣似的抓紧一丢丢的时间相会。水渠岸,静静地坐着,两人在聊什么呢?聊家国?还是聊若干年前的相知相识?还是聊未来何去何从?不得而知。但我每每想起这幅画面时,却感动欲泪。

  杨绛先生总担心钱钟书先生不能照顾好自己,经年相伴,她早已知道这在外人面前无限风光的老头,却是个对自身从不上心的粗人吧。所以,她坚持送钱钟书先生回村,同时又压制心头对于黑夜的惧怕,踩着泥泞的泥巴,跋涉不熟悉的道路回自己的营地。

  干校的生活是艰苦的,每个人都逃不脱劳动,不管老弱病残。为了挖井,杨绛先生掘过如铁般硬的泥土;搭建的厕所,帘子和粪肥被偷,连柱子都被一根根抽走;菜园种的菜被一点点偷光……但这贫瘠的生活中,小到一只野狗和一只猫带来的都是趣味。杨绛先生从来没有在笔下流露出一丝一毫对于生活的怨怼,而是永远以一种近似禅宗的超脱的心态在生活。

  若说农人盗取劳动成果是迫于生活,那比农人盗取行为更黑暗的人便是另外一拨涂炭生命之人——文革中无知和残忍的刽子手。死在这批打着革命旗帜肆意释放人性恶的刽子手手下的生命不可计数。但杨绛先生往往一笔带过,或者用了曲笔来描述。个人的生与死在那个年代是多么无力的一件事啊!

  “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

  对于女婿得一的死,杨绛先生只是草草地交代了一下。在干校的菜园,杨绛先生也曾目睹过一个无名青年的死。

  “当时没有一个老乡在望,只那几个人在刨坑,忙忙地,急急地。后来,下坑的人只露出脑袋和肩膀了,坑已够深。他们就从苇席下抬出一个穿蓝色制服的尸体。我心里震惊,遥看他们把那死人埋了。借铁锹的人来还我工具的时候,我问他死者是男是女,什么病死的。他告诉我,他们是某连,死者是自杀的,三十三岁,男。”

  过了清明以后,干校动迁,建筑拆了,地又耕了一遍,于是“那个扁扁的土馒头也不知去向。”

  个人命运既然不由自己做主,过多的关心也是徒劳。

  即使钱钟书先生被人冤屈,档案里多了莫须有的黑材料,夫妻蒙难,下放到干校里过着穷困而无可奈何的生活,但难能可贵的是两位先生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却从未冷却,一如既往。换做是我,恐怕早就死了心。

  「默存过菜园,我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默存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作罢;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他箱子里只有字典、笔记本、碑帖等等。

  我问:“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

  他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

  默存向来抉择很爽快,好像未经思考的;但事后从不游移反复。我不免思前想后,可是我们的抉择总相同。既然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不是盲目的选择,到此也就死心塌地,不再生妄想。」

  总的来说,钱钟书先生并不如杨绛先生能对这一切能看的开。

  “杨绛写完《干校六记》,把稿子给我看了一遍。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

  钱钟书先生觉得那些在文革这一错误的革命中充当打手,摇旗呐喊的人应该感到惭愧;那些觉得有冤屈,没胆子抗议的懦怯鬼也应该感到惭愧;随大流迫害好人的群众也应该惭愧。

  时移境迁,自这本书出版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钱钟书先生在这本书问世后八年作古,而杨绛先生也已驾鹤。两位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这本书却还会一直流传下去,让一代代人感到受用无穷。

  《干校六记》读后感(八):苦中作乐

  端午的第三天假,是的,由于星期五那天早上上完两节课后就没课了,所以对我来说,这已经是端午的第三天假了。从前觉得没事干的日子,很是空虚,没有目标,也没有前进的动力,当我上了这将近一年的班后,幡然醒悟,还是休息的日子最是安逸。但是回头一想,或许正是因为平时工作太过辛苦和委屈,所以这休息的日子才会来得更加鼓舞人心。 和方先生在高铁站道别,等车将近一个半小时,然后回家,家里有辣子鸡等着我,对于我而言,那是只有母亲才能做出的味道。 这个时间把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读完,书很薄,六个小故事,细腻的文笔,浓郁的感情,描述了她从进入干校直至离开的一些重要事情,笔调温情。曾经朋友说,杨绛比季羡林要开得看,要乐观些,其实我不大同意,在我看来,两个人中季羡林遭受到的苦难更加深沉,所以我能理解季老先生有更多的怨气。杨绛让人看起来觉得乐观,是她把很多事情描绘得很淡然,她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理智的女性,若换作了我,到了那种环境,我必定会怨天恨地,自己先为难自己,忍不住了,人生无望,结束生命。所以,我是一个看不开的人,我太执着于对错,太计较于得失,我羡慕起杨绛来,豁达的人快乐是要大于其他人的。 整部书只有六个故事,记忆较深的是“小趋”的故事,一条可爱的与杨绛感情深厚的小狗,杨绛在描绘它时总让我想起巴金的《小狗包弟》来,那篇文章,让人动容的场景不是说小狗如何被残害的场景,也不是人如何被残害的场景,而是巴金描绘的那个没有小狗也没有萧珊的院子,荒草丛生,断壁残垣,残忍的凶狠的荒谬的行为都会过去,匆匆时间,带走所有一切,往日终不会再现,这才是最无力最可悲的事情。杨绛的这篇“小趋”也是同样,狗与人之间的感情会永存,隔了好多年,杨绛依然能想起这条重情的小狗,可是,时间把它带走,他们终究还是分离在那个乱七八糟的时代里了。 书里有很多温情的场景,例如杨绛和钱钟书艰难条件下仍然要想办法见面,就算不能说话,远远看着就已经足够。杨绛生活能力一直强于钱钟书,这一辈子她都在照顾着他,迁就着他,像一位母亲照顾孩子一样,两个人患难与共,苦中作乐,携手共度几十年,也是一份值得歌颂的爱情了。 我越发喜欢这样一个人来,满腹诗书,又没大多读书人的自命清高,柴米油盐,又没有一般平常妇人的短浅之见,懂得生存,更懂得生活。 从前觉得,一个人就应该菱角分明,不与任何人妥协,格格不入和沉默不语是最好体现,经过这近一年的工作后,开始认为,我们永远求的不过就是让自己快乐一点,生前死后不过都是这大千世界里的一粒尘罢了,又还要计较些什么呢?

  《干校六记》读后感(九):依然故我

  2016年第十四本书。

  五月二十五日凌晨,杨绛先生因病在京辞世,享年105岁高龄。关于钱、杨二位先生的著作,说来惭愧,之前只读过两遍《围城》,但感慕这对伉俪已久,心中满是尊重和敬仰,为了不堕“跟风”悼念点蜡的俗流,特意买了杨先生几本书,虽不免有几分“后知后觉”的可堪讥讽的“迟到”,想来这是最能纪念杨绛先生的做法,略表晚生后辈心迹一二。

  今日读完了《干校六记》,应该是效仿清朝作家沈三白的《浮生六记》的格式——那本书我也极爱的。书的前面是钱锺书先生作序的小引,虽短短几百字,《围城》中那熟悉的风格一下子便回味上来了,钱老的文字一看便知,旁人也模仿不来。

  这本书比想象中的要薄,顺道吐槽一下三联书店的书价。杨绛先生这本书记述了夫妻二人下放河南干校的两年所感,虽没有全面展开整个运动的方方面面,但文字质朴,讲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如小狗“小趋”的故事,自己几次冒险外出的记录等。或许因为经历种种思想改造运动之后作者心有余悸,没有太多政治上的呼吁,但还好一系列暴风雨式的运动之后,作者说“我还是依然故我”,多么令人庆幸的一件事。

  作为年轻读者,虽未亲历那个年代,但对于其残酷血腥早有耳闻,幸而作者夫妇二人在干校并没受太多“不忍卒读”的磨难,不似老舍先生、傅雷先生那般悲惨的结局,已是令我辈抚膺庆幸的了。杨绛先生彼时已经耳顺之年,世事看得多了,写文章也平淡如水,娓娓道来,极平凡的文字中饱含了无限的深情。老人的话,多听听总是不错的。

  《干校六记》读后感(十):《干校六记》读后感及其它

  这本书写得平淡无奇,没有多少情感波澜,要不是事先看过内容简介和书中偶尔流露出的哀怨与讽刺,生于八十年代的我,已经难以把内容与故事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毕竟那段历史离我有些遥远。全书中情感最激烈的部分,我觉得竟然出自钱钟书的小引里:“”也有一种人“”,……“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怍于心。”……“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疟,疾病始终缠住身体。‘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读完这本书也不需要很多时间。一次火车上的行程足矣。但是想到杨绛在那段时间里经历的前前后后的事,我便不能平静。下放到干校劳动是做着一辈子回不来的心理准备的;她的女婿刚刚因为迫害自杀;本来是结发夫妻却要分隔两地,见个面像做贼,还要冒着跌到河里淹死,陷入粪坑里闷死的风险;一个知识分子不做知识分子的贡献,整天挖井、种菜、遛狗,而且做好后半辈子就这样过下去的准备。——在一个看不见未来的社会里,自己被坑得体无完肤,如果换做我,我很难写出这样一本语气的书来。由此见得杨绛并非凡人也。

  但是书中也有两处,难得直接,均在第六记里。

  “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自己的一部分。”——她在这里回答了有些老一代民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在解放后留在大陆的心理原因。

  “这就使我自己明白:改造十多年,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企求的进步我没有取得,就连自己的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这里杨绛暗表了自己的倔强与坚持。我读到这结尾一句话时,心理安慰许多。

  说点题外话。

  一个人固然内心再丰富,老了难免依赖他人。这不是他存心想为之,而是生理上的限制所致。人老了就是老了,学富五车对于出门买菜、做饭烧水也是无用。精神上的丰腴只是让你晚年内心略感安慰,但该依靠别人的还是要依靠。我不希望我活这么久,活到刚好可以不麻烦别人就死则恰到好处。

  我读一些杨绛的采访了解到,她的居室一直保留钱钟书去世时的样子,她平时也谢绝来客。我也可以理解,这位学者和路人没什么好说的,如果路人想了解到什么修身处世的妙方,大不了去读杨绛的书好了,有什么必要去谈话呢?灵魂的对话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不一定需要面对面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干校六记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