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半夏》是一本由九夜茴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诗一般的年纪,如画一般的青春,他们却没有像花一般绽放一整个夏天,而是凋零在生命里最美的时刻。我如风,你如画,如风如画,我们下辈子好好相守相爱,永不分离。所有的青春和爱情都是美好的,而魏如风和夏如画的青春和爱情,美得太过残忍。他们一直努力追求幸福,也曾经得到过幸福,然而造化弄人,他们没能在最美的青春里留住彼此。正如书的名字《花开半夏》一样,他们生如夏花,却花开半夏。
《花开半夏》是九夜茴的一部小说。九夜茴是80后文艺青春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初恋爱》、《匆匆那年》、《风不飘摇,云不飘摇》。哪怕历经坎坷,哪怕无人理解,只要坚韧地爱过,就绝不后悔。纯爱、原罪、守护、杀戮、背叛、救赎——《花开半夏》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纯粹而热烈、悲伤而决绝的爱情故事。除了爱情,还有凶杀、吸毒,更有一场爱的出逃,有人把它定义为80后写的“新残酷青春文学”,读来很虐心。
小说的情节是以男女主角的年龄来推进的,如果没有12岁的那场相遇,或许他们的人生之路会是另一种演绎。男主角小时候被人贩子丢弃,无家可归,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女主角夏如画的奶奶收养了。如画给她取名魏如风,姐姐叫如画,弟弟叫如风,多么般配。那个时候,日子虽苦,却有姐姐和奶奶相伴,也是很幸福。但是天意弄人,奶奶的离世和如画17岁的那场变故,让这个小家幸福不再。为了让如画继续读书,小小年纪的如风被迫为走私分子程豪卖命。
如画不愿意看着如风越陷越深,也曾想找警察叶世荣帮助如风走上正道。而经历一番波折之后,他们压抑多年的感情终于得到了爆发,原来他们都彼此深爱着对方,那多年来的亲情已经升华成不能分割的爱情。他们想过逃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却以失败告终。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青春,残忍的结局。故事的最后,如画死掉了,失去记忆的如风只记得如画的名字,他们的青春戛然而止,花开半夏。
姐弟恋、卧底、警察、少年犯,是贯穿小说的主题,凄美的爱情里裹挟着命运的残酷,读起来让人揪心心酸。书里的那些人物,原本可以有个更好的结局,如风只是想和姐姐如画在一起,程秀秀只是想得到如风,阿九只是想赚大钱,只是他们做错了选择,一步错,步步错,命运已经让他们无处可逃。现实中的幻梦,幻梦中的现实,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已经分辨不清。纯爱中原本不该有原罪,判罚后我们都应去救赎。
2015年3月17日京江晚报http://www.jsw.com.cn/site3/jjwb/html/2015-03/17/content_2953554.htm
我说过,我读这些小说多数是因为他们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后,我看了觉得喜欢,然后就买了原书来读的,可是这本书确实闺蜜强烈推荐了我来读的。不过,事实证明,确实很对我的胃口!!!
但是正是由于闺蜜的阅读史让我在一开始并没有对这本书有太大的兴趣,买了它也是因为另外一套书里面有+9元换购的活动,换购的书单里面刚好有这本,就顺带买了回来,买了之后也是顺手丢了一旁,看别的书去了。
周末了,闲来无事才想起来它,便拿出来准备随便看看,没想到这一翻开也就没有停下来。。。
其实我对这本小说的描述展现出来的社会问题的注意要多余那段所谓的“乱伦”之恋。我总是在想,如果如风没有被拐卖,那是不是就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昨天刚好看了《亲爱的》,对这个社会问题总是隐隐作痛!可是如果没有如风,奶奶过世后,如画要 怎么过活?会不会因生活所迫堕入风尘,进而又是另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纠结了吧。
如画跟苏彤说她跟如风是相依为命,拿命换命的感情,相比这样的感情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了“唯一”这个词,现在的人总是戏谑地滥用着这个略带绝望的沉重的词汇。也许是因为被拐的经历和曾经四处流浪,过过饥寒交迫的日子,如风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如画产生了类似畸形的依赖和霸占心理。那个时候如画还和正常家里的孩子一样,虽然家里条件窘迫,至少精神和心理发展还是正常的。可是如风则从小就不太合群,也许从哪个时候就能预示到以后的悲剧人生吧。如画的改变也是从那个雨夜,以及那个恶毒的同桌事件开始的吧。我总是受不了小说或者影视作品里女生有这样的劫难,总觉得这是对这个人物设定的最恶毒的经历!!
其实前大半部分,我都是被情节吸引,并没有过多注意文字,直到读到描写苏彤感情的时候,不由的被几句吸引,也许是共鸣吧,这种东西,总是要经历了然后拥有过同样的心理态度之后,才会有同样的感受吧:
其实“对不起”和“我爱你”是一样的沉重,说“对不起”的那一个不一定不伤心,因为每一个“对不起”都辜负了一个良苦用心。
我从来都没跟你讲过爱这个字,可是,我真的爱了你啊。。。
这么多个“我爱你”连起来说时,“你”和“我”之间,恰恰少了一个爱字。
然后一个人只能给一个人幸福,其他的则是不幸。
爱情诡异而美丽,两个人天长地久的背后很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包含众生。
苏彤一直保留着如风的画,知道结婚之后都是,我在想她丈夫是怎么接受的?她女儿就没有问她画中的少年是谁吗?她会不会在被问及时,依然陷入遥远朦胧的回忆中而出神?在女儿长大了之后,会不会跟她讲述那一段少年时期爱了的恋情?想到这里我都没有一样正儿八经他们的照片,不管是前任还是我单恋的男生,还是其他跟我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男生们,我都没有他们的照片,这也许是我很容易忘记的原因吧。那些忘记不了,想必就是因为一遍一遍的重复,把记忆生生刻在了脑海吧,还是自己放不下,不然怎么会忘不了!!想来我也是个生性凉薄的人吧。
对于陆元的执着我倒是有些意外的,我以为他会像苏彤一样,带着回忆,继续前行。
其实,我想象过,如果遇到现实生活中的如风们,我大多不可能会对他们有任何的恻隐之情,在正统教育框架下茁壮成长的我,对生活在黑暗,甚至灰暗中的如风有着不可容忍的排斥和不屑。但是看了这个故事我又发现如风好像也没有那么不可救药,他只是用尽全力去生,去活,去追求也许他不应该拥有的爱情。我陡然就想到了一个俗语“贫贱夫妻百事哀”,不知道能不能形容他和如画。他们所谓的堕落更多的是无奈,是被活所迫,如果当初程豪没有看中他,他们最多也就过的贫苦些吧,也不会变成血雨腥风吧。我想过,如果一开始如风就拒绝跟豪哥有任何瓜葛的话会怎么样,如果那天他没有去东哥,那么他还能不能在豪哥的一亩三分地里面过活。恐怕也是逃不了的吧。。。
所以我讨厌那个社会环境比惋惜如风的程度要深得多。可是我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种问题,这是让我最挫败的地方!
再看后记的时候,九夜茴说她对于少年犯罪的所知所得,是啊,有那么多孩子是这样的状况,要怎么办呢?社会要怎么做?政府要怎么做?我们要怎么做?
《花开半夏》读后感(三):半夏,花开了 -----评《花开半夏》
花开半夏,半夏花开,时间已经点明了,给我们一个准确的时态。当在拿到书籍那时,就感觉到是夏天,封面是翠绿加上下雨天,雨伞,是一个美丽而忧愁的.
这是根据真实故事,真实写,真情表露。年少不懂而遇见,开始故事,慢慢而让故事逐一完整,约定起头,案情开始,人物描绘,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慢慢展现给大家,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也更加有那个阅读的兴趣,有追求案情的想象,有人物最后发展的猜想。
是不是在半夏,花开了。所以花开半夏,故事案情给于大家一个明白的答案,也是一个追读的途径。
小说使用真实故事,真实人物来书写,语言淳朴而通俗。把那遗失的少年往事,记录下来,给与纪念的途径。他们遗落在时光深处,瑰丽的色彩悄无声息的消失,谁也记不清他们是否真的绽放过。
爱情是只自由鸟,不被任何所束缚!你不爱我,我也要爱你,我爱上你,你可要当心。当你以为把鸟儿抓牢,他拍拍翅膀又飞走了,爱情离开你,等也等不到,可你不等它,它又回来了。你想抓住它,它就逃避,你想回避它,它又来惹你!
《卡门》里的话语已经给了小说一个明确的理由,那最精彩的平庸:悲伤与爱情,是永恒的老师。
小说把一个真实故事,多个爱情交织在一起,两条线,警匪,即是爱情又是亲情的兄妹。作为主干,虽说是多层爱情,但是有些是懵懂,有些是恶毒的。
正如作者所说的这是在讲故事,一个爱情与命运纠葛的故事。描绘爱情的悲恸、命运的无常、人性的懦弱、法律的桎梏、罪恶的救赎。在故事里有四个少年犯,因淫欲种祸的阿福,因贪欲种祸的阿九,因轻狂种祸的程秀秀,因年少种祸的魏如风。
小说最终还是以悲剧而终,但是还是留下点点滴滴的喜剧,有人因祸而亡,有人因祸而失忆,但是却还是有人还记得曾经,记得那年的半夏。生如夏花,半夏花开,最终也有花谢的那一刻。
故事很长很长
从纯爱到原罪,从判罚到救赎,从爱到恨。。。
也许怀念的人能看见。
也许忘记的人能看见。
也许灵魂能看见。
也许凶手能看见。
也许经历的人能看见。
也许悔恨的人能看见。
也许如画和如风能看见。。。。
半夏花开,美丽但早凋零。
: PS: 写得不好,看到的可以点评,修改。谢谢!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联系邮箱guangyujia@qq.com
《花开半夏》读后感(四):上天与我刻薄之仇,一场与你相遇可解
对魏如风来说,上天确实待他刻薄,人贩子让他从前的幸福生活消失,甚至连名字和年龄都不详,叶向荣的出现带给了他希望,又让他失落了一番,日后的再相见却是另一番纠葛,然而如画和奶奶的出现化解了这刻薄之仇,黑瘦的小子从此有了家和家人,而家人中对如画又绵延出了别样的情谊。
我开始并不是冲着爱情故事来的,虽然不是风花雪月,但是“姐弟恋”这样的故事多少有些令人咋舌。吸引我的是这个小说背后的真实案件,故事源于生活,而且是个真实的悲剧,花开正好的少年,从相濡以沫到绵延出别样的情谊,因生活最初的不幸而被引上了更大的不幸,风光伪善的“儒商”携着一把看不见的软刀子,伤害着无辜的人,警察的正义与坚守在与恶的对抗中闪闪发光。
《花开半夏》读后感(五):花开半夏为谁黯伤
你的生命里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途经了你的大半个青春,给了你无限的温柔,然后却只能永远地活在你的回忆里。如风就是如画生命里的劫数,也是挥之不去的牵绊。如风给了如画所有美好,就像《温柔》里的独白:如果,你对我说你想要一朵花 ,那么,我就会给你一朵花;如果,你对我说你想要一颗星星,那么 ,我就给你一颗星星;如果,你对我说你想要一场雪,那么,我就会给你一场雪。但他们的爱情除了感动,却也面临了数不清的爱恨纠葛。爱情在错综复杂的罅隙中小心翼翼的生存着,穿越命运的亏欠,穿越生死。花开荼蘼,却只开了半夏,注定成了人生路上最明媚的忧伤。
《花开半夏》读后感(六):如果他们有如果
如果他们有如果
——读《花开半夏》 文/阳光漫天10
你相信命运吗?你相信如果可以改变吗…...
如风如画
魏如风,夏如花;美丽的生命,凄美的结局。
他们想要的好简单,仅仅是在一起简单生活的愿望。但在人贩子、社会混混、强暴、少年犯、走私这些残酷字眼下,他们的命运颠沛流离,他们的爱隐忍痛苦……
谁来救赎?
这个故事是真实案件改编,现实生活中,若能在这个社会上多一点爱,多一点对身边人关心,至少多一点善意的对待,那么我想,他们的命运也能绚烂绽放整个夏天…….
残酷,他们的命运写满了这两个字,残酷的青春,残酷的遭遇,残酷的结局……
生如夏花,却只能花开半夏。
如画死了;如风失去记忆,听力不好了,眼睛不好了,脑子也不好了,能记住的,却只有一个“如画”的名字;
于是如风活成了如画,
于是如风就成了如画,
于是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叫如画的如风,
于是如风和如画就成了一个人,纯粹到生命中只剩下“如画”,刻在如风的生命里。
这是他们的爱情吧,我忘记了你,我却活成了你。
这是他们的爱情延续和祭奠吧,今生注定无缘相伴相守,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成全吧。
亦悲亦欢。
苏彤和陆元
这是书中最具正能量的人物,我觉得如果这本书中,有一个地方洒满阳光,那就只在他们身上。我想,这两个人物,是作者寄托理想人性的存在吧。他们的爱,阳光干净。他们的成全,是懂得如风如画的隐忍苦楚;是对这两个生命最诚挚的待见。他们让我感动。我想,花开半夏,不止写给如风如画;也写给这两个守护了如风如画爱情和尊严的人。花开半夏,也是他们祝福希望的半夏终结。
叶向荣警官
一个本想要救赎,却一不小心失言的残忍,打破了孩子纯粹的信念,信任不再有,悲剧也有这根导火线。他如同我们身边大多数成年人一样,追求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责任,也许是成年人的精力有限!大人的世界里那么不以为然的瞬间,却是当时孩子的整个生念。
程豪;
欲望、贪念,金钱,权利,他表现着人性的贪婪。在他肮脏的世界,却尽力保护自己女儿的健康安然。父亲的角色那般温暖,罪徒的角色却那般凶残。
他是这个悲剧的幕后操作者,他也是人性中难以抵抗的罪源。
这本书有着现实的反思意义,这样的悲剧愿能让这个社会看见,让那些渴望简单幸福并努力着的孤苦孩子们,有正确的方向,有拥抱幸福的力量。
如果,他们能被周遭善意相待……
《花开半夏》读后感(七):午夜梦回,我依然是最爱你的人
午夜梦回,我依然是最爱你的人
文/泊南
即使时间封锁了我所有的记忆,我依然不会忘记你的名字。午夜梦回,我依然是最爱你的人
---魏如风
这是一个伤感的小说。故事的男主是一个被拐卖找不到家的野孩子,女主是一位失去双亲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孤儿。名义上,两个人是姐弟;事实上,两个人是难舍难离的恋人。九夜茴用精致的文笔,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爱与被爱,伦理与责任相悖行的故事。
生如夏花,而他们只能花开半夏。相爱容易相守难,更何况,他们是有着姐弟的名义的恋人呢?爱情往往来的猝不及防,在夏如画还懵懂的年纪,魏如风已经学会了悄然的守护。他护送她上学,陪她放学,再累再晚都偷偷不让夏如画知道。十几岁的年纪,已经拥有了二十几岁成熟的心胸。我要护着她平安快乐,只要她好,我什么都愿意。因为这样,《花开半夏》里,为了她最终他不得不屈服程豪,走向了一条未知路。
如果,魏如风被亲生父母找回,亦或和叶警官一起走出阴霾的小巷,那么他的人生就会走向另外一条路;如果,夏如画的父母没有离开她,那么她也只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过着平凡简单的日子。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命运之轮,在他们还是孩提时代,就已经扼住他们的咽喉,看着他们走向了不可预见的未知之路。
在学校里,夏如画的日子过的如履薄冰,在码头,魏如风被人欺负只能忍下。贫穷的孩子早当家。可是,林珊恶意的渲染与指责,令夏如画的学生生涯愈发难堪。对于内心世界敏感的夏如画,无疑是雪上加霜。也许,林珊只是单纯的排斥和误解,然而,对于只能互相取暖的姐弟俩来说,会令他们以后的路越来越难走。
别忘记,夏如画也是才十几岁的孩子,在同龄人因为饭菜不合胃口闹绝食的的年纪,她却已经要负担自己的饮食生活等等一系列人生大事了。即使魏如风在高达威猛帅气,也只是一个青春年华正当的少年,却也在生活的压迫下,失去上学的机会,早早尝到世态炎凉,人生的艰辛。
因为伦理,因为责任,姐姐与弟弟在相同的问题上背道而驰,离爱的距离越来越远。弟弟因为姐姐不喜欢,压抑自己的爱。姐姐因为遭受的噩梦无法自拔,更不能接受有悖伦理的爱恋。原本亲密的二人,在生活条件渐渐改善的时候,却越发的生疏了。
转机是因为有了程秀秀,苏彤和陆元的出现。因为程秀秀,夏如画看到了自己的嫉妒,因为苏彤,夏如画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于是,两颗心在渐渐靠拢。而魏如风的“工作”却越发危险了,危险到已经引起警察的注意。夏如画在惴惴不安中,担忧着二人的未来。
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当你爱我,我已经爱你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因此而去了天堂,另一个失去全部的记忆,只记得“如画”。
最后的最后,那个叫如画的哥哥,承载着空白的记忆,徒留无限悲伤在人间。那个漂亮温柔的如画,在天堂一定会安静的美如画中人,不再烦恼,不再受苦。
那两个如风如画的少年少女,那些曾经纯真的年少,随着西街码头的爆炸,随风而去了。
天人永隔,世事难圆。
《花开半夏》读后感(八):九夜茴青春之二:夏如画和魏如风
文/绘夏
《弟弟,再爱我一次》是书之前的名字,更直接、更悲情一些,也和剧情的平淡更般配吧。即使处处排布虐心段落的痕迹,不过无论是黑社会的描写还是爱情的展开,都显得力道不足。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夏如画魏如风,两个念着都充满通感的名字,看着他们相识于青梅竹马之初,未能携手共度至终,不止是一声叹息而已。虽然这本围绕少年犯罪展开的悲伤爱情故事充满各种狗血剧的惯用伎俩,但是两个被命运摧残的少年少女单薄的身影却闪烁着不惧污浊的纯洁。
其他人的面容都很公式化:警察和走私贩的明争暗斗略小儿科,两段没有告别的暗恋也有些潦草。感觉除了他们俩,其他人的存在只是他们悲惨人生的推手和旁观者,特别是苏彤和陆元,他们就像读者的化身,只能到这个距离看着他们俩,无能为力,却因两人改变了各自日后的生活。
用数万的文字想表达很多事情也许不易,不过只表达一件事,而且是自己擅长的事情绝对是可以的。九夜茴最擅长的还是千回百转的感情描写,好在这次不再是一个人默默地记得另一个人的结束。夏如画夏如风的爱太纷杂,也太沉重:家人、朋友、恋人,都是也都不是。他们是彼此的唯一,世界上宛如分身一样的存在,一个人太孤寂太苦涩,两个人一起的话便能够无所畏惧,所以如画疯掉后只记得如风,如风失忆也只记得如画。等来的不是重逢与拥抱,而是枪声和永别,在幸福回归的幻影中,如画梦着如风永远地睡去,如风念着如画悄然地离去。死亡都不能把他们分开,因为他们已经相爱到忘记了自己。
希望能够读完此书的你代替他们,好好和你爱的人一起牵着手活在当下。人生苦而短,莫留遗与憾。
《花开半夏》读后感(九):有点像严肃纪实小说的青春文学作品......
青春,(这个最近被用烂了的词)似乎总是和夏天联系在一起。(比方说那个若干年前风靡的《夏至未至》,敏感而又细腻的心境,像极了校园时代的我和你)
最有名的,莫过于泰戈尔的那句“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
十几到二十岁那个作为读书郎的年纪,想必是已经读研、毕业、工作了的我们最为怀念的时光了吧。因为那段岁月就像一年中夏日的鲜花一样,完美又盛大地绽放自己的希望,惊鸿一瞥、短暂又耀眼。
出于对电影主题曲和主演倪妮颜值的喜爱,在影评一边倒的情况下,我读完了《匆匆那年》的原著。的确是一部青春文学,甚至比《花开半夏》更适合这个郁郁葱葱的封面。
因为,《花开半夏》的主角虽然是那么青葱的年纪,但读完后却让我想到了海岩和张成功他们若干年前的玉观音、那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以及黑冰黑雾系列。
也许可能是编剧出身的缘故,在九夜茴的这部作品中,大量的对白营造了强烈的即视感,也塑造了书中主角的性格特点。执拗的魏如风、敏感的夏如画、还有作为线索贯穿其中两难的叶警官….
聚众斗殴、枪支、走私、贩毒这些看起来越来越重的刑罚,在潜意识中往往是和中产阶级或者道上的人们的权力斗争有关。可是,在书中,这些却发生在一个叫魏如风的少年身上。
说实话,书中青春言情小说到底写的如何,对于我来讲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在《花开半夏》中,我看到的不是青春,而非是人口贩卖、rape、少年犯、早逝这些冷酷的字眼。这些,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啊。让关注点已经歪了的我产生了些许反思:如何避免、挽救那些饱受拐卖、青少年犯罪荼毒的花骨朵们啊……..(但没什么实际作用)
不知道九夜茴大人以后是否会尝试这种严肃的有点反贪、反黑的文学作品,如果是的话,作品中反面人物的描写还有矛盾冲突再突出一点就更好啦……
《花开半夏》读后感(十):望生如夏花而不半夏
正如作者后记里面写到的,她几次提笔写这个故事的不同角度,我想在我十几岁青春期的年纪我大概也是关注他们的爱情,然后进入社会,慢慢要像个大人,刻意的谈爱情有些矫情,大多数人的爱情虽然平淡无奇也渗人心,爱不到最多也就是一见误终身,两情不相悦。爱情可能会是生活的牺牲品,如果平安健康,不能相爱或者不能在一起只是遗憾些许感伤,但并不像现在这样,读完这本书,在心头慢慢的锯了一刀,为书里面因正义牺牲的人,和被坏人利用无辜毁掉一生的人。
我我和周围的同龄人一样,虽然可能会犯点小错,但终究在吃过几次亏犯过几次浑之后,或者自己迷途返,或者被人拉了一把。却不是所有的少年都会这么幸运。命运确实不公,两姐弟的窘迫生活第一次看到希望却是用一生的幸运来交换的一场利用,屡次遇到答应帮助他们的叶警官,每次无心的食言都一步一步离最终误入歧途的少年越来越远,叶警官最终也没能把患难姐弟救出火坑。生活总是矛盾密布,而年与月又太相似。
书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人闪闪发着光,比如1149,做卧底不能迷失自己,坚持心中警察的正义,但是一旦暴露了,甚至要牺牲自己的家人和自己。还比如苏彤、陆元,坚守着对这对姐弟的爱,分别爱着分别成全,如画不知六元钱的感情,如风珍藏与苏彤别样的友谊。
少年干净纯洁,目的单纯,却也容易被人利用。社会不单纯,希望每个人对单纯的孩子单纯对待,莫让本该生如夏花般绽放的他们花开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