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是一本由六神磊磊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一):再不自诩读金庸
看书的时候总是自诩自己是读书人,微信时代的信息真是爆棚。最初看到六神的作品还是在没落的人人网上,忘记是谁贴的那篇令狐冲的文章。脑洞大开的故事,让我三观顿时碎成一个渣,一个渣,Word天,金庸的作品,还能这样写,高中的时候读孔庆东的时候,觉得他已经很厉害了,之前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金庸,但是看到了六神,让我觉得,这还是金庸么?是不是金庸,我不管,反正,从此就喜欢上了六神的文章。高中的时候,读武侠是一件被看成不学好的表现,很多人也看不起读武侠小说的人,当有人问我读什么书的时候,我每次说武侠小说的时候,别人哦,我也只能哦。孔庆东曾经说过武侠小说,不是武打小说。从看完孔庆东的百家讲坛,到高中的课外读物里竟然有天龙八部的选篇之后,自己就开始正大光明的读武侠小说啦,虽然到后来,自己的成绩一塌糊涂。可是喜欢就喜欢了,自己能力有限,又有什么办法啦。孔庆东的文章,像一条河流,指引我流向了六神的大海,真正在微信上看到六神的更新后,就像是沧海一粟,放佛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从此,再也不敢自诩自己是读金庸啦,原来,自己对于读金庸,只是凤毛麟角,沧海一粟。
关注了这么久,终于买了一本书,算是这些日子欠的稿费吧。一个上午,走马观花的看完了这本凡人,想起来,当年自己看金庸小说的一段话,曾经我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金庸,只是自己未曾留意,原来我们都是凡人。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二):一篇狗尾续貂
看到六神的这本书,完全是偶然。中亚最近一堆2.99的书在促销,无意中就看到了这本。曾经自诩是铁杆金庸迷的我,两个晚上看完这本书,以后只敢自称“木杆”书迷了。
看得出来,作者的阅读量很大,点评金大侠的小说脑洞也开得特别大,关键是分析得叫人无力反驳。有个别的地方感觉分析有些偏颇,但是碍于我自己对小说原著的理解也还不够,讲不出来,就总体来说,对于六神的观点十分认同。金大侠的小说不同于现在的快餐小说,虽然都是通俗类,但是作为一个新闻学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金老爷子的国学底子深厚,在作品中融入了特别多儒释道的东西,是值得读者去深究的。
恬不知耻的狗尾续貂两点。
1、令狐冲。
冲哥算得上是金庸小说里边我最喜爱的男主角了。受得了冤枉,吃得了苦。开得了玩笑,还戴得了绿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那一身洒脱的气质。这个人物身上有很重的老庄哲学味道,无为而治,凡事似乎都不放在心上,但是其实重情重义,颇有道义。身为华山派大弟子,他交友圈子特别广,桃谷六仙、黄河老祖、五毒教主蓝凤凰、采花大盗田伯光,什么三教九流都是朋友,因此也特别受所谓“正道人士”的冷眼。
这样的人总有几分风流倜傥,和杨过颇有几分相似。但是与神雕大侠不同的是,冲哥对于仇恨没有那么“轴”,总是很心慈手软的感觉。心爱的小师妹被跟林师弟跑了,林师弟让小师妹守了活寡也就算了,最终还亲手杀了自己的小师妹。冲哥没有那么爱憎分明,小师妹临终前求他要照顾小林子,他便真的留了姓林的一条命。对自己那个伪君子师父也是,终究舍不得下杀招,若不是仪琳小尼姑,自己恐怕也没得机会和任大小姐笑傲江湖了。
但这样的冲哥确实是我心中最喜爱的人物。做人,没必要像郭大侠那样一板一眼,也不能像张无忌似的优柔寡断。耍得了流氓犯得了二,差不多就可以了,完美!
2、狗杂种。
《侠客行》讲述了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基本和六神的观点吻合,这就是说了一个傻人有傻福的故事。这个最终成长为了媲美少林寺扫地僧的超一流高手,其实是没有名字的,小说最后也只是留下了个百分之八十可能性的答案。狗杂种一出场就遇到了一堆的大恶人,可他不知道啊!
摩天崖的老伯伯谢烟客其实一直是想要他的命,可他不知道啊!还一口一个老伯伯的挂念着。
长乐帮的贝海石不过是找他过去当替死鬼,可他不知道啊!还一口一个贝先生的尊敬着。
张三李四躲不过他,轮番毒药伺候他,可他还是不知道啊!还一口一个大哥二哥的拜起把子!
金庸的另一部“寓言体”《连城诀》里边的狄云,如六神点评的,就是和狗杂种相反的案例。他不傻,只是有点单纯,所以一直知道别人在害他,也一直在试图反抗。可是你单纯被骗就是活该,上哪儿说理去。师妹把你当成流氓了,跟别的男人跑了,自己还莫名其妙被关了大牢,穿了琵琶骨。亏得遇上了同样苦命的丁典,不然就是一嘬儿炮灰的命啊。
狗杂种一直没闹明白身边发生着什么事,最后稀里糊涂练成了旷古烁今的内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装傻了,别人迟早会看出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真傻子。
不知道多少姑娘是看着琼瑶、席娟、安妮宝贝还是郭敬明长大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男生为了心仪的女神,也会偷偷瞟一眼惹软妹纸哭了一夜的《步步惊心》是什么鬼。
异性的世界总是那么令人好奇,生理上难以逾越的鸿沟又构成了致命的吸引力。
当然,我指的是直男直女界。
小时候,和爸爸一起捧着西瓜追杨佩佩版的《倚天屠龙记》大概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孙兴演绎的杨逍,霸道、深情,满足了少女时期的我对男人的所有想象。
那也是最最弥足珍贵的一段亲子时光,在父亲异常忙碌缺席陪伴的大段成长岁月里,可以安然坐在他身旁,用64集的剧长时间默默了解他的审美观、人生观还有择偶观,对于一个小女生来说,真是一件比上学重要百倍的事情。
让我知道,异性世界有一套很重要的法则——
那就是江湖。
不同于言情小说里悲悲戚戚,动不动要生要死,一句话说不地道就掀起千层大浪,鸡犬不宁的暗流四涌,无论是爽朗豁达的令狐冲,还是豪迈忠义的萧峰,抑或放荡不羁又帅气逼人的杨过,都是培养正确择偶观和恋爱观的重要对象,也让循规蹈矩的我在乖乖女的外衣下,毫发无损地过足了早恋瘾。
男生们不要觉得我自作聪明,女生们也不要嘲笑我。 这是一个听话好学生朴素的生存之道。抽烟喝酒纹身坐在小混混的摩托车后座私奔,继而打胎被父母逐出家门的残酷青春真心玩不起。
打心眼喜欢舒淇,又不想成为舒淇——这是每个心机婊最真实的心境。能在同性群体中,一眼发掘出八婆和绿茶的,不也是我们么?
你不读《笑傲江湖》,怎么分辨得出岳不群的虚伪、林平之的假爱;你不读《连城诀》,怎么懂得戚长发的阴险歹毒;你不读《天龙八部》,怎么看穿慕容复利用女性爱慕的无情无义;你不读《神雕侠侣》,又怎么知道爱上一个万人迷的痛苦……
渣男的心思啊,也只有男人最懂。然而,这也是你身边最亲近的男人不会轻易告诉你的真相,或出于保护、或出于爱、又或者仅仅是出于自尊。
那时,我总爱问我爸最喜欢金庸小说里哪个女主角,他说他最喜欢陈德容扮演的娇弱小师妹,五官精致,楚楚可怜,但我妈明明是出身名门、具有大家风度的任盈盈啊。
男人用武侠构建了一个江湖,安放他们的快意恩仇;女人用言情搭建了一个童话,安放她们的喜怒哀乐。
你我皆凡人,一个聪明的女孩是不会带有不拼颜值、不拼才华就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玛丽苏幻想的,“霸气总裁爱上我”,千颂伊的都教授不过是满足女性需求的易碎品,消费就好,当真就输了。
这世界从来不只属于男人,也不仅有女人。要想赢得对方真正的尊重,进入他们的江湖,遵循他们的现实法则,也许是个更为明智的选择。
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其实只是个写育儿书的大妈,养了一儿一女,早已过了女孩的范畴。但我第一本书的书名曾经是:
“有肚的地方,就有江湖”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四):一个金庸迷的理想与现实
我是多看阅读APP的忠实用户,从2013年11月起看了大量的电子书,多看的排版是最好的!强烈推荐。以下是我以前发表在多看的书评,现转载过来:
这本金庸著作杂谈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相当不错,常常能令我大笑开怀。讨论的话题范围很广,既有爱情,也有政治,有个人爱好,也有趣味类比。读下来的总体感觉是畅快的,有时也是有点小忧伤的。
不像作者,我小时候并没有读过金庸原著,只看过一点港台武侠剧。在高三时语文老师曾经给大家读过一段《射雕英雄传》的“渔樵耕读”情节,当时非常惊讶和喜爱。到大学才开始读原著,先读的就是《射雕英雄传》,并且看了好几遍,射雕三部曲也是我反复读的重点。另外比较喜欢的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有名的著作,并且随着电视剧翻拍而一遍遍重温。大概在大学毕业前,我终于读完所有金庸武侠小说,心中颇为自得。然而现在读这本《你我皆凡人》,才发现我读金庸只获得了阅读快感,崇拜的只是侠义精神,没能像作者一样洞悉人性,反观金庸本人,或者联系现实生活。
作者六神从小爱金庸,瞒着老师偷着看金庸,青葱岁月回忆起来也充满意义。后记里特别提到,小时候的梦想和爱好都是有用的,顽固僵化的教育才会使学生“毕业就失业”。而改变了初心,忘记了小时候理想的人占了大多数。想想我自己,小时候被人问及理想,我回答的是当一名生物学家,因为那时候我对动植物都特别感兴趣。后来我真的坚持下来了,读了生物学的博士,可是接触的却不再是动植物,而是基因、细胞、老鼠和冷冰冰的实验数据。几年博士读完,身心俱疲,还搞得一身病痛,于是对梦想也不再那么执着。当下确实该好好思考未来的路怎么走了。理想,毕竟还在道路前方闪闪发光呢。
再写几个作者有趣的观点吧。第一章“人间铁”是讲爱情的,王重阳和林朝英不懂谈恋爱这一节一下子就把我唬住了,也暴露了我不懂恋爱的缺陷。恋爱技能还是要好好学习的嘛!书中也列举了金庸本人的一些不足,也许是潜意识的,也许是为了迎合广大读者做的妥协。比如小说里的女子一旦不贞结局必须死,不可能快乐活下去,这与现实生活是完全不符合的。而很多女侠的弱点都是男人,不管自己多强,如果男人废了自己也要跟着完蛋,比如华山女侠宁中则。而对武功境界的理解,作者的提炼相当搞笑:武功最高的要么是老处男,要么是死太监。金庸大侠这么写,很多人包括我竟然都从来没有异议,真是奇哉怪也。作者对三次华山论剑的分析、对慕容复人格的分析、对很多龙套配角的分析、对大同美女的分析、对江湖大会的分析、对中日围棋的分析都挺精彩,推荐阅读。
意外的是,在最后竟然有一篇《新白娘子传奇》的解读,习惯了六神的分析套路,于是又一部纯洁的经典被毁了。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五):慕容复篇
1.“众筹”和“要饭”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是一个是站着,一个是跪着。但其实要玩好众筹,偏偏不能太在乎是站着还是跪着。告诉你一个事实,现在那些骄傲地站着的大佬们,当初挣钱时都大多曾跪着过的。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你还想站着把钱挣了?
2.慕容复有个最大的问题,在于交朋友时“只能下交,不能平交”,很难和高层次的人士结成友谊。每当遇见和自己地位相若、能力相近的人时,他便本能的犯轴起来,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失去了对双方关系的主导权,继而劣根性发作,再也无法保持良好的心态。这种慕容复型人格,在个人生活中,都常有体现。比如:有的人只喜欢和比自己能力弱的人混,沉湎于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遇上能力强的人就处不好。老话中,人们似乎常要面临一种选择——做“鸡头”还是“凤尾”?其实做鸡头不难,凤尾亦不难,最考验人的,是能不能与人做平平常常的好朋友。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六):六神磊磊,才不是一个仗剑天涯的小男生
今年春节期间最火爆的节目莫过于《中国诗词大会》了,才女武亦姝和董卿,用深厚的诗词功底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再次唤起了观众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捧。
lt;图片1>
但前几天偶然读到的一篇文章,让我看到了,诗词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在传播,有点——惊心动魄。
看这标题和配图,好一个大写的不正经。
lt;图片2>
lt;图片3>
lt;图片4>
初看六神磊磊的名字,还以为是个心中只想着仗剑天涯的小男生。读完他的文章之后,才觉得真是有点“以貌取人”了。能用这种闲话戏说的文风纵横于纸上的,都是学贯古今、舞文弄墨的高手。
翻看了他的之前的文章更发现,唐诗只是他的技能属性之一而已,他的必杀技能是读金庸。
lt;图片5>
他与金庸笔下的每个人物结交,常常借他们的故事,述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很有侠士的味道。不同的是,古代侠客以剑闯江湖,六神磊磊以笔征天下。
lt;图片6>
也许是因为他出自新华社,有着优质传统媒体人的职业嗅觉和敏锐度,借古喻今也掩盖不住他的锋芒。
lt;图片7>
有粉丝戏称:“读六神磊磊的文章,总是倍加珍惜的感觉,因为下次点进来可能就被删除了。”
不仅文章时而因投诉被删,仅去年一年公众号就有过两次被关小黑屋的经历。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发声,将观点化于文字是一个表达者的宿命。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你就是江南】,继续读六神磊磊,拥有一场猝不及防的欢喜相遇。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七):用全局观来看金庸
我们都爱金庸,尽管我们也将他的小说全看完了,但很少有人跳出单部小说,用整体观来看待金庸的写作。
你是否知道金庸小说中谁武功最高?谁最漂亮?哪个少女可怜?医生的老婆是不是都很凶?金庸为什么那么讨厌名字中有“德”字的人?
一旦将金庸全部小说视为一个整体,就会进入一种别有洞天的情境。
金庸的读者群庞大,但少有人做纯粹的娱乐性研究,这也成就了六神磊磊。再加上他脑洞清奇,常有意想不到的点子,如“搞什么飞机”,“从伟大武功到伟大公公”等。从武侠故事中的下棋高手扯到段祺瑞,再扯到中日围棋的较量。但有些文章,深度一般,如“大同府的姑娘”,“房产和秘籍”等。
不过,作为一般休闲读物来看,此书挺有趣味。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八):不能仗剑天下,确可清茶浊酒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 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 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 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李宗盛1991年为电视剧《碧海情天》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好久好久了,就像小学初中时候读完了金庸的15部小说,除了被反复拍成电视剧的,现在已经想不起一些具体情节了,只记得那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所以最近读到这本金庸书评,又想起了那段读金庸的儿时岁月,也想不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有人能通过读金庸写书评,做成了微信大号,时代不同了,但侠义的精神还在,侠义的梦还在,什么事情做精了,总会体现出价值。
这本书评的特点就是贴近现实,那篇《哪个碧池吃了你的菜》,讲了剩女现象,就如同现代社会,神雕侠侣中正册”里大概会是小龙女、郭襄;“副册”里可能是郭芙、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又副册”里会是完颜萍、耶律燕、洪凌波……这些美丽的女士之中,没嫁掉的至少占一半,而且是干脆一辈子都没嫁。江湖上还有一个规律:越是往基层走,男士就越容易被剩下,而女士反而越不愁嫁。在那些江湖二三流的门派中,姑娘很抢手,根本不用担心被剩下。比如田青文、马春花、戚芳们,这些二三流门派里的花朵儿哪一个不是扛着大备胎? 程英。她已经是黄药师的徒弟了,还能到哪里去找更优秀的青年才俊?即便好不容易物色到一两个,却还必须要求自己爱得有尊严、有风范,面对各色女子们的汹汹竞争,她那一枚含蓄的粽子,一句委婉的毛诗,能有多大胜算?只有两种人会真有可能被剩下——过于现实的人和过于理想的人。
还是写感情金庸江湖的情场上有一条规则:逆取者胜,顺守者败。所以温青青胜,阿九败;赵敏胜,周芷若败;杨逍胜,殷梨亭败;韦小宝胜,郑克爽败……王重阳和林朝英的真正问题,在于不会谈恋爱。 恋爱和轻功、暗器一样,也是一门需要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的技术活。张翠山不会谈恋爱,但是幸亏殷素素会,所以做成了夫妻;而王重阳、林朝英两人都不会,作为一派宗师,他们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桥板,所以问题就大了。
再写职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进入江湖上那些顶尖的大公司,比如少林公司、武当公司、全真公司。事实上,能有幸进入“秦家寨”这样的区域性大企业,学上一门“五虎断门刀”之类的技能,都已值得同龄人艳羡。 但那又怎样?有一位叫包不同的先生,给这家公司的员工下了令人沮丧的断语:“再练三十年,也不配慕容公子去砍他一刀。再练一百二十年,慕容公子也不屑去砍他四刀。”
最后足球那段倒是有些不知所云,有点生搬硬套,显然不如前些篇文字行云流水,还是用金庸的武侠谈谈情、说说爱吧!
你我皆凡人,不能仗剑天下,确可清茶浊酒,笑看天下事,也不快哉!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九):陪我长大的金庸,陪我进步的六神磊磊
我关注六神磊磊的时间并不长,关注六神磊磊起初还是因为从小对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阅读。看金庸先生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虽然这种习惯被于正先生纠正了过来,但是细细体味一下,金庸先生的小说确实是非常值得阅读的。
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镛,这个笔名的起名方式不仅让我想起来《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的改名方式。金庸先生出身江浙大家,与古龙,黄易,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新武侠文学五大宗师。金庸先生的作品因为结构的完整性和情节的流畅性,最容易被改变成电影电视剧,所以深受电视迷的喜爱,所以,金庸先生的作品,也差不多是最被大陆读着和观众所熟知的。
我知道金庸先生的笔名的由来,却不知六神磊磊先生名字何解,不过,这倒是丝毫不影响我对《你我皆凡人》这本书的阅读与喜爱。六神磊磊先生的书很好度,一来因为他的文字幽默有趣,二来因为他写作的入手点很是睿智。对于即使没有亲自读过金庸小说的人,也一定熟知金庸先生小说中的情节或者是人物,但是熟知又如何,六神磊磊为我们带来的是不太一样的金庸世界。看似我们都知道的故事,背后有着六神磊磊另一种的解读,而我们在阅读六神磊磊的书籍时,又会有恍然大悟或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阅读感受。
比如说,读到《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我们感动于郭靖与黄蓉之间的感情,但是当我们读到《神雕侠侣》时,六神磊磊解读的“郭靖-黄蓉联盟”又让我们大跌眼镜后恍然大悟。在阅读《天龙八部》时,对段正淳的花边新闻嗤之以鼻或羡慕万分时,我们又在六神磊磊的女性情感分写中得到启示。六神磊磊这本书上亿的阅读量并不是蹭上了金庸迷们的眼球,而是依靠自己扎实的写作功夫和睿智的思想自己争取到的广大的粉丝群体。
不仅如此,六神磊磊还能够结合当今的事实和现代人的意识形态,用金庸先生等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举例分析说明,既包含看透彻的思想,也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
在这个充满多样休闲娱乐方式的时代,能够阅读到六神磊磊先生书籍是一件非常快乐和幸运的事情,并且,我们的生活也会因为有了六神磊磊先生这样的作家而变得更好,更有意义。
除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之外,我更爱读古龙先生的小说。古龙先生的小说至始至终都流淌着无法模仿与超越的才气。金庸和古龙,就如同诗歌界的杜甫与李白一样,能模仿与无法模仿,都是感人至深的佳作。除了这两位先生的书籍之外,我还推荐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虽然因为带有文言色彩,读起来没有那么流畅通顺,但是也不可多得的佳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武侠小说。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十):生在人世间
由公众号文章集合而成的一本小册子,只能说是十分有趣与痛快的阅读体验。大二时曾读完了金庸的十四本作品,现在再看作者的分析,真的觉得金庸世界非常宏大,能够有不同的解读,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导致的不同结果,秘籍武功的配置与江湖势力的明争暗斗。有的文章似乎也在用金庸世界里的事件借喻现实,委婉的表达了作者对热点与人性的看法。阅读体验很棒的一本消遣读物啊。
读书摘抄:
人这东西,老天给了他们有限的能力,却又偏偏给了他们无限的欲望。
没有哪个圈比别的圈更乱,事实是哪个圈子被关注得越多,它就显得最乱。
英雄的桂冠不是易得的,除了要练就好武功,还要赢下大舞台。
庸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把复杂的事物变成简单的数字,然后兴高采烈地进行对比。
把最奢华的玩意儿,偏偏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这是逼格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