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08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10篇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是一本由范海涛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一):活在当下的历史

  放弃稳定事业,整整日常的事业,反而扑进一片位置国度从头打拼,这种人太过疯狂吧?事实上,她是理智思考后做出的结论,对于错失机遇也会懊恼。经历三年时光的她终与梦想重叠,并透过本书验证了这场“成功的突围”。她就是本书作者范海涛,“口述历史”专业者。

  作为闲暇时拼凑的意外产物,本书算不得精雕细琢顺其自然笔触揭露了“口述历史”的独有状态,书里的作者,既是记录者,也是受访者。每段过去,都被描述成当下,在特定的时间段里,我们遗忘了过去,看不到将来,只能深刻地“活在当下”。

  对了,书里穿插的黑白照片总能把回忆聚焦,轻松把我们拽进那个年代有趣极了。

  手的定义

  本以为“口述历史”是古代野史那种见不得光的隐秘存在。不曾想,却是另一种正视岁月见证。正如书中的比喻,“口述历史”是遵从时间流向,帮普通人发现被忽视的闪光点的舵手。利用闪光点,又拼接出一个个丰富真实的过去,从而完善了历史。这段交流过程,更像携手共进,所以被影响的远不止受访者一人,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口述历史”。

  从实际出发:

  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的好办法。作者重述了美国人经历的“911”事件。并非所有人“亲历”那段悲伤时刻,对于美国人来说,经历并了解到的历史,足以让内心悲恸激荡了。只有在这个国度,才会发现911引发的巨大影响:从绝望人们争相从冒烟的高楼坠楼,从茫然盲人恍惚的被路人拽离现场,从现场售卖跑鞋的商贩那可恶嘴脸,我们见证了911那一时刻下人类创造的历史。重温视频,我发觉遥远数据透过本书,变得冷酷富有冲击力。

  正如普利策奖对冰冷数据的呲之以鼻,被人铭记的永远是引起共鸣场景,或关乎你我的瞬间。这种异样感觉,正是作者留学三年的成功。偏见的说,个人对作者当初的决定,是双手赞成的。

  被颠覆的认知

  喜欢杨澜采访,有一期是“尤努斯”专题。这位开创“穷人银行”的资本家,开创小额贷款来帮助被高利贷压迫的孟加拉妇女结果呢?2006年,尤努斯本人获得“诺别尔和平奖”。他的事业→“孟加拉乡村银行”还款率高达97%,看起来很美,不是么?

  当然不是!真相是,官方宣称的高还款率下,隐藏着25%无法还款的穷人被没收财产悲惨命运部分高达200%的贷款,逼的穷人自杀。所以,临近退休的尤努斯被中途辞退了,因为他的体系民众造成巨大伤害

  我认为大家都没错,但官方数据更多的诱导人们关注好的方面。真实的历史却同时展露出不同观点包容性的结论让思考更有意义,不论支持谁,都让我们主动参与其中。

  同荆棘一样,当它如愿寻觅到理想之地,便舍命欢歌,相对于付出代价把握当下才是更好选择认同作者的成功,因为书中的论点确实影响了我。这场绚丽的突围,最终顺利收场,真好~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二):看书的过程中的一些胡思乱想。。。

  1. 之前在queen主义创始人余点微博上看到余点的推荐,当时没放在心上,因为留学离我太遥远, 看了也没有共鸣。 但还是记住了这本书名, 在图书馆时候看到了, 就顺手拿回来了。 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囫囵吞枣地就看完了。

  2. 文字细腻顺畅, 就是那种春雨淅淅沥沥润物细无声样子。因为是关于留学的很担心因为没有相同的经历而看不懂, 还好书中描述的哪怕是关于口述历史以及课堂上的场景也还是理解得来,而不是像有的书当作者提到专业学科时因为所学相差太大完全不知作者在说什么(比如经济金融等)。也是第一次听说了口述历史这个专业, 收集采访特定历史事件下中的个人, 以音频视频或舞台剧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官方历史的一种补充, 有时候也会与官方历史冲突。 个人证词存在记忆上的主观性, 而官方有时因为形象问题也会故意歪曲事实, 而把愿意或者能够呈现给读者看的保存下来。

  照我自己这样的理解, 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和口述历史有关,我们每个普通人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也抖可以发挥口述历史的作用。 比如我们的长辈, 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的爸爸妈妈。 很早以前爸妈就跟我讲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如何如何饥荒,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 后来如何和计生委斗智斗勇,隔壁邻居曾经因为地主身份如何被折磨, 另一个邻居曾经当过兵所以哪怕直到去世以前一直都领着抚恤金(虽然他们家并不穷)。一开始不理解, 后来学了历史以后发现原来这些都和历史书情况一样, 在那个背景下, 全中国农村的情况也许都差不多, 只不过每个农村有每个农村的特色

  姑姑在15年前左右偷渡去了意大利,在外面呆了很多年以后才终于开始自由回来。 现在她还是在意大利,只不过每年会回来。她刚去的那几年偷渡在我们那边特别火, 她是和我们村好多人一起去的。 甚至连是老师的姑父也办了停薪留职,可惜姑父没有那么幸运, 被抓到了遣送回来。听说他回来的时候特别特别狼狈, 三个月没洗澡。事后姑父笑着说没想到他第一次坐飞机是被遣送回来的。 现在姑父还是老师,表妹是个高才生, 还是学生就开始了创业。 对姑姑的故事特别感兴趣, 好想采访她, 也许有一天我会把她从最开始偷渡路上的艰辛和在意大利谋生的故事写出来。

  3. 整本书有一个清晰主线,告诉我们每个章节试图分享内容。每个章节的内容不一样, 但有一点却是共性的,那就是作者说的身边的任何一件小事一个人都会带给她或多或少的冲击, 让她意识到个人自身的短板和蛮荒地带。三人行必有我师。一直都有这种感触。 身边的人,哪怕有些人不那么让我喜欢, 我也尽量避而远之, 我还是能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

  然后她提到就是在《穷人的银行家》尤努斯关于小额贷款的问题上(我当然不可能知道这是什么鬼)她才意识到原来之前她接收的一些信息单一不对称的,后来在和周围同学讨论时开始质疑自己之前接收到的关于尤努斯的认知。 这点也是深有感触。 虽然经常看名著,和女生讨论起来好像还有一定的逻辑, 但是和男生讨论起政治和经济来则完全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观点。 而往往有时候男生们的观点让我感慨“哦,原来真相是这个样子的啊“。 所以需要自己多读多看, 但是也需要和他人沟通。 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认知, 才能扩散思维,免得僵化。

  4. 作者说自己英文不好,一开始连日常沟通都需要借助电子词典,但是后来成天浸泡在英文环境,还写出了100多页的学术论文联系自己,也许日常沟通没有问题, 比如现在也需要用英语打电话,但是词汇量和阅读理解却是大问题, 更别说学术论文了。 这本书最后放了一篇作者导师写的关于这本书的英文推荐,看了三四遍才模糊看懂。还好意思跟人说自己英语很好?英语很好怎么听不懂那些专有名词怎么不能跟别人用英语高谈阔论?忽然想起来周围一个女生, 这个女生毕业后就开始自己搞英语教育收入颇丰。她口语发音不是很好但表达却很流利,而且朋友圈里晒的也很多都和英语教育有关,甚至还看英语原版的《教父》。想到自己没有正经看过几本英文小说,最近连英语文章都比较少看以致觉得连邮件写起来都没那么顺手。虽然在口语方面一直觉得自己比她好,但是花在英语学习的时间和努力却真的很令人汗颜。

  5. 嗯, 我要去看作者的另一本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因为这本书里有提到,而且评价蛮高的样子。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三):从樊胜美到安迪,需要多少努力和放弃

  看《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的时候,正值满城都在讨论《欢乐颂》。安迪是大家心目中白富美,努力的方向,但正如很多人所说,我们也许努力多年,发现自己不过成为樊胜美。樊胜美真的不能成为安迪?

  樊胜美的局限和突破

  31岁樊胜美的烦恼年纪大了,在上海买不起房,事业发展瓶颈,还没有找到能拯救自己的另一半。

  她可以读读《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海涛在30岁后,放弃灿烂的事业,沉淀自己,到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读口述历史专业研究生

  从一名知名记者,出入CBD绚烂的办公环境,接触知名CEO,给李开复写传记,到纽约的学生公寓,自己做饭,面对非母语写作环境。范海涛给自己做减法。她去纽约读书的成本其实很高,不止于学费,还有事业的机会成本,国内熟悉人脉关系温暖家庭环境,但她仍然无所畏惧的放弃,静悄悄的到另一个环境中开始成为普通学生。

  留学不仅学的是知识

  海涛在美国留学,学的更多的是思维模式变换,是跨文化的思考,从只关注中国某一领域,到近距离接触911后的美国人民,到加拿大魁北克的独立,再到美国黑人犯罪问题,这是视野提升人文心态改变

  用时髦的话说,不再局限于眼前的苟且,能有机会放眼诗和远方。

  海涛在哥伦比亚大大学就经历着这样的蜕变。她能近距离的接触美国911后的人群,加拿大魁北克的同学,犯罪后的美国黑人,整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全球化。

  樊胜美局限在上海的小格子间中,三分之一的套房里,思考的问题当然只能是如何嫁人买房。

  留学给予更多的工作机会

  樊胜美的工作明显到瓶颈。像海涛这样到美国读书,然后成为新浪在华盛顿的派驻记者,接触更多的美国政治经济人物,再回来,她的工作视野也更加不同。

  局限在同一岗位多年没有提升的樊胜美,其实很需要再读书,在工作经验之外加上学历的提升,接受异国文化的熏陶,争取在美国工作一段日子,再回国,为自己 赢得螺旋上升的机会。

  安迪比樊胜美多的,除了智商,更是美国成长后的个性独立的灵魂,名校文凭校友资源

  樊胜美,不要再局限在嫁人改善命运的困局中,你已经尝试了很多个人,既然没有成功,不妨换一个思路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四):评论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是这样简单一句话,引起了千万人的共鸣,甚至成了微博热搜,并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

  因为我在的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有美国的一些项目,所以会有一些同事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有从英国的,有的从澳大利亚,还有新加坡,吉隆坡或者法国,美国的同事也是大多从北大,清华,中财毕业的高材生,大学毕业以后去美国读了研究生,再在美国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出国读书这件事情。并且,每一个留学归来的人都说真的可以,如果有机会的话出去看一看,但是却也都选择了归国生活。其实,我也想去国外看一看,但是也只是看一看而已。

  看着真本书,同然想起了一个人。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对我说他要去美国了,问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去,那是刚刚考上大学的我,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疯狂的度过我的大学生活,谁还会放弃自己努力真么多年的来的一切,去一个陌生城市,不,是陌生得国家的陌生的城市。现在我早已毕业,其实也挺想知道那个他现在怎么样了。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踏上异国的土地感受异国的文化。只是,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这份勇敢在那带上两年三年,去学习那个国家某一方面的知识。

  最近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感冒,才发现自己的脆弱。如今自己只是离父母几百公里的距离,遇到问题却还是感觉的脆弱无助,如果,我真的能够出国读书,我能就此坚强起来吗?

  真的很羡慕,也很向往作者的生活,她是那么的坚定。也许,之前她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出国读书,该有的她都已经有了,却还是那么那么努力的去尝试更加具有挑战的事情。去领略不同国家的不同的人、文化、食物还有风景。我想,每一个勇敢踏出这一步的人都是有收获的,那种收获,也只有真正去尝试的人才体会得到。

  作者很详细的描述了她在国外学习的生活,遇到的同学、老师。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作者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未知世界的一页。没错,学习不仅仅是从书本上面,还可以从不同的人的身上,也能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五):什么时候都不要说晚了

  里面作者的朋友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放弃努力了就是老了。

  她从写作李开复的书中,以及毕业八年在北京某某报的工作经历,以及生活给她的8年痛苦的磨练。在某个瞬间给了她巨大无比的动力。那种上英语辅导班结束就去上班写稿,也愿意坚持出国的动力。

  8年积累,钱、自己求学的方向、家庭的安顿都已经慢慢确定下来。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她去留学。于是,坚持一年狂背单词,做真题、在论坛里默默等通知书。以至于我记得她考试的一个细节,就是她每每进入考场签到是,都是90后,只有自己年龄最大。

  海涛是我们中国许多女性的代表。然而她又是最幸运的,在北京长大,互联网有关的工作,工作中接触到的人都是相比起中国其他二三线城市都优秀的。并且她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是留学归来的,她们谈论的话题也让海涛慢慢觉得自己跟不上了。执行力优秀、意志坚定的她有了充足的动力。并且在复习过程中,她的动力更足了,而不是在复习的重负下被吓到。

  换一个人,面对母亲有慢性的重病,还有自己的小家庭以及自己小有成就的工作的前提下,还会不会去出国呢?别说面对这些。大多数人,恐怕面对的是,小孩、工作、房贷、父母养老等等问题。那时候还有没有勇气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拥有什么才敢大龄留学呢?

  1赚钱。海涛出版了一本书以及八年稳定工作

  2动力。开复优秀的人以及周围的朋友的留学经历

  3意志耐力放得下面子。不轻易动摇,能吃苦,边上班边准备英语考试,放得下面子告诉周围人你的决定以及比同龄人小的课堂考场去学习。

  4家人支持。

  5回来之后的工作。8年工作经验保底的工作还是记者。或者出国优秀传记,回来还会写书。保底,最差最差还是有选择。但是海涛选了最好的选择。我们只是普通人。

  最近和我自习的朋友反复强调,我这样那样时间都被占用了。没有干成自己想干的事情。但是我帮她算了一下时间,时间是够用的。只不过和以前的我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过于在意时间花到哪里了以及时间被浪费了。忘记了我们最终追逐的不是时间的满格利用率,而是把有限的可以量化的事情办完。

  不论准备一个考试也好,提升一项能力也好。如果想达到目标并且中途不放弃的方法就:。把事情分成几份,每天干一份。

  每天干的时候眼里只有那一份,而不是干完那一份还觉得自己没吃饱,没成就感。也不是今天这一份还没干完,就巴望着以后那几天的份。要么觉得事情太多了,根本干不完。要么觉得事情太少了,没吃饱,要这么干下去得干到猴年马月啊。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六):时间的猛虎啊 你慢点追

  27岁,身在北京,我的焦虑感与日剧增,终于到了无法对抗的境地。

  就像一个骑士,本该身骑白马,自由挥剑,装逼耍帅,顺便打打小怪兽,斗斗情敌。 但一觉醒来,发现那都是梦,骑士名号是自封的,胯下骑着一头猪,腰间别着的是铁锹,自己都挥舞不动。

  我内心知道,这种焦虑感,其实是十年来国家货币超发的结果,自己只不过是时代大浪中,没有挂桨的小船,随波逐流,船内有虎。

  但是仍然有一个我,内心并不甘于这种境地,总想:要靠岸,要驯虎。

  哪里是岸? 如何靠岸? 如何驯虎?这三个问题,27岁的我不断思索、试错。

  工作三年,身为范海涛同行,我太能理解她说:

财经记者这份工作,让我穿梭在各种灿烂的场合,沉浸在一种浮夸的热闹中。在别人的江湖里沉浸,却太晚思考自己的人生。

  因为不想成为政治、商业宣传的传话筒和工具,不想成为一个跑高大上发布会的绣花枕头,我被工作的瓶颈期折磨的沉默寡言,如何寻找深入下去的点上却始终乏力,与行业专家相比,啥都不懂,与商界大佬相比,不了解内部实情,眼高手低。在这种迷茫中, 我尝试转行突围,失败却接踵而至,于是在人生的下行期踟蹰,下班后立马闪人,不想跟身边的同事多说一句话,有时候看到都心烦。

  经历心仪公司的第五轮面试时,面试官一直低头用手机回微信,偶尔抬头看看正在说话的我,并且强烈质疑我在传统媒体,互联网产品的经验不足。我用尽最后的力气,和面试官微笑握手,然后直奔女厕所,就呆呆的坐在马桶上,放空十分钟,才有力气走出去,却有一种被羞辱的无地自容之感。

  但也是那一刻后,我开始真正的思考岸、靠岸与虎。

  岸是人生的目标,即道;靠岸是前行的路,即术;虎是这一路的恐惧、挫折。

范海涛说:在美国,她第一次体验孤立无援的孤独, 就如同少年派被抛进无际的大海,这和人生的终极体验相似, 当人被推进这种状态中,对一切都充满敬畏, 最终,她战胜那个感觉不好的自己,获得在痛苦里前行的无边法力。

  我的岸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边界,21岁时,我想成为优秀的媒体人。 26岁时,我做的比想象中更好: 在澳洲顶尖大学的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顶尖的财经媒体工作;三年时间就成为团队管理者。

  但我的痛苦也比想象中更佳疾风暴雨,用五年时间靠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岸后, 我上岸驯虎,却并不如意,对工作中做的事情产生了倦怠;收入低满足不了自己的生活标准;没有户口没法在北京买房;在日渐焦虑的状态下,没有心思交男朋友;生活的岸,远比职业的岸,绵长蜿蜒、荆棘丛生。

海涛说:不确定性曾经把我折磨的死去活来……但你的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断的试错后,我觉得自己有些开窍了,再次划桨前行,向着直觉中自己5年后应该去的地方:

  开始读在职金融硕士;从过去的工作中突围,转换工作行业;给自己1到2年时间,准备去美国读书;同时让自己放松下来,做一些不会带来现实利益,却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谈恋爱;继续给朋友拍片子、做导演; 写文字;看美剧……

  2年后,我即将30岁,那时我距离岸边可能已经接近一半。30岁是一个让很多女人担心受怕的转折点,我的朋友中,有人在这一天酩酊大醉,买醉装醒;有人在这一刻后,走上人生的上扬曲线;也有人依然浑浑噩噩…… 时间的猛虎,请你慢点追,让我还有机会做一些20岁尾巴上的放肆:全心全意地信任、爱一个人,无论结果如何;无所畏惧的冲向目标,无论结果如何。

  但我想,那虎,可能只是想做我的朋友, 只不过它与我形象迥异、叫声凄厉,就被当作敌人,当我学会与它为友的那天,那些当初以为的放肆之事,只不过是可以常做常新的日常吧。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七):快餐审美要不得

  昨天,Kindle封面反反复复推了这本书的广告给我,一看到“绚丽突围”这个花哨的标题,鸡汤书无疑。但封面上作者简介“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学位第一位中国人”会让人觉得这也许是一本有关学术的书。豆瓣了一下,评分8.1,确实不低了,要知道海明威、村上春树很多书的评分还不到8分。买来看了几章,真是气得捶胸顿足,什么玩意儿。亚马逊你退我九块九!

  简单介绍一下,作者范海涛是一位财经记者,北京人,写过李开复传记,自我感觉甚好。书中前几章描写了自己在职场中如何如鱼得水,呼风唤雨。然后突然萌生了去美国留学的想法,接下来就是描写自己出国前出国后的故事。真的不要被封面骗了,什么口述历史,口述内心OS差不多。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我心态还很平和,只是觉得作者有点浮夸了。后来越看越气啊,每看一段都忍不住在kindle上标注吐槽,我都被自己的情绪震惊了,有那么烂吗?于是摆正心态,调整呼吸,继续看,本来想抱着客观的态度,看完整本再评价,但实在看不下去了。抱歉各位,这书真的不值得推荐。

  (引号里是作者原文)

  “生活逐渐稳定,人的神经也逐渐放松。我在北京城里见各种各样的精英,谈各种各样的话。青春的流逝和这样的生活状态交织着。时间越来越快,我开始习惯各种流光溢彩的发布会,我载着闺蜜们去拜访各类中国大公司的总裁,讨论百度和谷歌竞争、谷歌的新技术有多酷……我开车到清华科技园区参加搜狐财报发布会,习惯性地把车停到地下二层,然后像走进自己公司那样走进电梯,走进搜狐公司的茶水间,自己倒一杯咖啡。我和女记者们一起围追堵截刚刚进军中国市场的团购网站的职业经理人,把那刚刚上任的跨国公司总裁逼问得节节败退。那时候网易公司的COO是董瑞豹,每次见到他我都会醉氧。我和女记者私下里给他起名豹豹,每次谈到他的帅我们都哄堂大笑。有一次,在网易的电梯间,我们正在高声谈笑豹豹如何,一回眸,他就穿着西服背着运动包脚踩着球鞋,在电梯门口微笑。

  IT公司一度把发布会的场面做得越来越炫。冰里倒红酒显示数字,按个水晶球瞬间彩带横飞,场面越来越华丽奢侈,我记得微软公司的IE发布会最后环节和苹果在硅谷的那么相似,一块绚丽的大屏幕横跨798会场,屏幕亮起的一瞬间整个会场如同一个环幕电影院。那一刻,我有一种幻觉,觉得自己真的在世界中心。”

  以上是书的刚开始,作者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写。进个电梯间茶水间都有迷之优越感。文字啰嗦且无逻辑,这两个自然段之间有啥联系吗?上一秒还在讲豹豹呢,下一秒怎么讲发布会了,豹豹的出场有何意义吗?好吧,不管怎样,这两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作者是一个出入各大高端公司发布会,问倒无数精英的名记者,谈论的话题都是谷歌的新技术。请让我们记住这个高大上的形象。

  看另一段文字,讲的是GRE培训班。

  “但是为了GRE的课程表,我必须圈出固定的时间。很少早起的我,因此像是变了一个人。我每天早上7点就起,当冬日的寒冷达到顶峰时,我在一片黑暗中醒来,经常发现自己上课要迟到了,于是我飞奔到地库,发动车,一脚油冲出去,像疯狂老鼠一般在北京四环飚行几十公里。

  我记得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而该死的水清教室竟然没有暖气。工作中的光鲜亮丽根本就别想了,我脱下了高跟皮鞋和羊绒大衣,丢掉了皮质手袋,穿上了两层粗线针织毛衣,外面又罩上了很久不穿的白色羽绒服,出门前谨慎得戴上了一定毛线帽子。为了在寒冷的教室里能坐得住,我把自己包成了一个白色大豆包。

  我为自己准备了很多重型武器。首先,出门之前,我一定会带好自己的乐扣深蓝色水杯,因为水清教学楼一层有一个简陋的装热水的铁桶,很多学生都在哪里排队打水。我上课之前把蓝色的杯子装满沸水,上课的时候把水杯握在手中,心里就会保有一丝热气。另外,每次下车时,我会特意带上车上的毛绒坐垫,上课时铺在冰冷的塑料椅上,也可以让自己保持一点温度。

  那个能容纳几百人的教室当时只坐了不到一半人,因此寒冷很不容易驱散。每天上课我几乎都会迟到,虽然我没有镜子,但是我可以想象自己当时的狼狈,头戴白色的毛线帽,手捧蓝色的长水杯,腋下夹着一个车用毛绒坐垫,弯着腰偷偷潜伏进教室,在快走中坐下来长呼一口气,眼前升腾起一团团白雾。”

  一句话总结,冬天早起去新东方上GRE辅导班,还经常迟到。你看看这罗里吧嗦写了多少。不能穿羊绒大衣不能穿高跟鞋,只能穿毛衣羽绒服,大清早开车去上课,没有暖气,还要本公主带着毛绒坐垫,真是好苦好委屈啊。

  “GRE我考了三次,原因是第二次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用过往的题目出题,导致中国学生抱怨此场考试不公平,ETS因此历史性地取消了全部考生的考试成绩,那是我整个备考过程中最黑暗的时刻。当时已经是2010年的10月了。我为这件事已经花费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我放弃了旅游,放弃了电影,放弃了一切我能够享受的浮光掠影。而命运怎么能这样捉弄我呢?我气若游丝,所有的希望命悬一线。我当时差点就完全放弃了坚持,放弃了所有的事。”

  For God’s sake, 放弃旅游放弃电影,这种不要写出来了好嘛?就这点坎坷也能写书,那我身边每个出国的同学都能写一本。

  “我还和对我影响至深的徐小平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徐老师一如既往的幽默风趣,每次坐在他身边交谈,都基本上是合不拢嘴。(这句子不通,主语徐老师,结尾是应该“我”合不拢嘴)有一次到他位于国贸附近的办公室去作客,面对长安街璀璨的车流,他真诚地对我说:“出国的事,可以过几年再说,那时你可以抱着孩子,领着女保姆,打着飞机去留学。现在你可以把最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比如说,写书,写传记。”(这描写跟郭敬明有的一拼,“上海外滩的玻璃房子,穿着阿玛尼套装,看着璀璨车流……”)小平的劝说其实和我当时的状态很有关系,第一个写作项目的成功,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写作邀约,但我为了准备考试全部婉拒了。不但如此,我还狠心取消了所有出国旅行,也拒绝了朋友特别为我安排的一次西藏之旅。”(又提了一次放弃旅行)

  “当时我最中意的学校依然是石沉大海,而回复去不去另一所排名30左右的大学的日期已经就要到了。”

  感受下这文笔,真的是在写书不是在闲聊?

  “我在北京五道营胡同举办赴美告别派对。那是一个地中海风格的酒吧,矮矮的房屋涂成天蓝色,窗户是纯白色带着横杆的木板,乍一看像是海滨小旅馆。酒吧的主任养着几只褐色的小猫,时而上蹿下跳,时而懒洋洋地横在地板上。我第一次去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并在心里悄悄地记住了它的名字——海妖。

  后来到了美国还有朋友在微信群里打趣。一个闺蜜问:“涛涛举办告别Party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另一个闺蜜答:“涛涛找到的地方,名字自然和她的气质极为相符——海妖!”好几个人发出了“嘿嘿”“嘿嘿”偷笑的表情。”

  看到这里的我又懵逼了,一个酒吧,涛涛又写了三个自然段。确定是“嘿嘿”“嘿嘿”偷笑的表情?不是“呵呵”“呵呵”微笑的表情?

  下面,涛涛姐姐的强盗逻辑登场了。

  “我在一团朋友当中被簇拥着,内心回想着这一年以来炼狱般的生活,以及最后生活回馈给我的最终结果。我微笑着,想起了朱天心的话。朱天心说,在她眼中,衰老就是放弃所有的努力。人过中年,她看到过往的好朋友放弃了前半辈子坚持的价值,变成了普通人。该买房就买房,该换车就换车,每次她都会感到,啊,他是老了。在她心中,放弃努力,就是老了。”

  Excuse me? 说这段话的人,给我出来,什么叫变成了普通人?普通人招你惹你了,你不是普通人?什么叫买房换车就是老了?买房换车就是放弃努力?什么鬼。

  “2013年,我看了电影《致青春》,看到镜头里脏乱的宿舍,年轻的脸庞,无厘头的小青年们不务正业,心里泛滥起一阵愤怒,难道所谓的青春就是这样吗?难道所谓最好的年华却和创造、奋斗、努力、正事无关吗?然而,一转念之间我就释然,挥霍青春的时候总是伴随着群体无意识,我们的青春不也是这样吗?回想起来又苍白又嘈杂,既无望又短暂,到了最后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

  不要强行“我们”,多的是又努力又踏实的年轻人,又丰富又精彩的青春。

  “我一次一次地在登记处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每一次,都看到黑色的签字笔签下的一长串逼近90后的年纪,从上到下看一遍,我毫无疑问比所有登记的人都要大,那黑色签字的笔触仿佛在流着血一般,发出一种嘲笑,让我羞愧地想找一个地方躲起来。”

  涛涛的内心戏太多了,登记个名字都能觉得大家的名字在嘲笑她,拜托啊,毕竟大家都挺忙的,真没人在意你几岁考托福。

  “我提前一个月来到美国,临时租的地方是哥大教师学院的宿舍。阴冷狭小的房间里没有电视,但是一层的大厅里有个破旧的沙发,有一台特别老旧的电视。不是等离子不是液晶,而是一个大大的金属黑方块。”

  谁家宿舍还提供电视的,还等离子还液晶。

  “我辞去带着光环的工作,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自我摧残的过程,带着无知无畏的心态来到这片土地上。遭遇重创、体会绝望,然后重新带着一颗婴儿般的心上路。我回归了自己,也懂了谦卑。除了看望这个世界,我相信,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青春。”

  自始至终,我们涛涛都自带光环啊,“光环”这个词在书里反反复复出现,尽管在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她是谁。显然是我孤陋寡闻。所谓的“重创”“绝望”就是考了三次GRE,住着狭小的宿舍,吃不到中餐,不会用英语买咖啡。要知道,涛涛在出国前,不差钱,不差经历,不差资源,工作时间灵活,手握李开复的推荐信,这样的条件换成任何一个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都会感激不尽,而我们涛涛居然在书里反复提及放弃电影和旅游的委屈。

  “而住在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应该是你的老师,在我心中,你应该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对于我来说,来纽约不是来追求物质享受的,而是来追求完全的精神自由。我对任何束缚,都极其反感。”

  原谅我没看懂这段话,老师和来去自由的权利有什么关系?纽约和束缚?不懂。

  “刚刚适应了房间的大小和光线,床垫的软硬程度,一个消息便传来了。房东女孩告诉我,学校要她搬到另一个房间去,但是不需要我动手,会有搬运工来搬家。我白天的时候,只要出去一下,下午回来,学校的搬运工就会自动把所有的家具和物品,搬到同层的另一个房间去了。于是白天我高兴地出去了。

  但是,下午我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副惊人的景象。所有的家具虽然都搬到了新的房间,但是女孩所有的衣服、细软、鞋子,都被随便扔在了光秃秃的床上。那张大大的海报,被搬运工扔在了地上,上面还有几个脚印。我的行李箱半开着,竖在墙边。所有的东西半裸露,狼狈不堪。眼前仿佛是一个海啸的现场,我被这个场景惊呆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住人的地方了。”

  (一个弄乱的房间对涛涛来说就像海啸一样,不能住了,让真正因为海啸无家可归的人们情何以堪啊)

  “抬头环顾,这是一间更加没有阳光的屋子,本来窗户就和上间一样小,但是这间房子朝北,光线更幽暗,我呆呆地站在这个如同地震废墟一般的现场,(又是海啸又是地震,涛涛你在纽约啊)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弯下身,一件件开始收拾女孩的衣服。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的头脑是懵的,有一点恍惚和不知所措,我在内心深处质问自己:“你千辛万苦来到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想起了就在那一年,我刚刚领取了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和新浪网给我颁发的中国本土最佳商业作者奖,我站在璀璨的讲台上领奖,手里捧着一个水晶的奖杯,无比开心荣耀;我想起了,一次采访报道之后,我悄悄地搜索了整个网络,只有我采写到了全国的独家新闻;我想起了,在最终的五道营闺蜜告别聚会上,大家的欢声笑语。”

  一句话总结,搬家工人弄乱了房间,叫我怎么住嘛,我这么厉害,这么优秀,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啊。

  “人过三十,学过二十年的英语,看过七八年的美剧,考了三四次的托福,第一次要在一个真刀真枪的非母语环境中使用英语,还是因为心情紧张而止不住地结巴。

  在纽约开始生活的一个月,我发现以前的语言体系几乎已经全部瓦解了。从要一杯咖啡开始,我已经被各种各样不同的牛奶类型搞晕了,连要不要加糖的表达,也和以前课本上学习到的完全不一样。由于不知道点一杯咖啡的具体规矩,我总是点不到自己满意的咖啡。然后经常傻傻站在那里,满脸疑惑。而唯一解决这件事请的方法,就是站在柜台旁边观察——观察美国人怎么点咖啡。从这一点小事来看,我原来世界的秩序已经瓦解,而新的秩序正在缓慢建立。”

  学了二十年英语,看了七八年美剧,考了三四次托福,初到美国讲不好英语,虽然有点自黑,但还能谅解。但一个在互联网界、财经界呼风唤雨,和各种大佬谈笑风生,出入各种高端发布会,谈论话题都是谷歌新技术的著名记者,无法用英语点一杯咖啡?而且还因此世界观崩塌了?你在逗我。

  作者在书里用了各种各样的比喻,很多都是多余而莫名其妙。不要为了追求文笔而乱用比喻,只会弄巧成拙,让语言变得惊悚。

  “如同在海洋里,海水无处不在一样,初到纽约,孤独无处不在。”

  海洋里当然是海水,纽约里凭什么是孤独?纽约里难道不应该是纽约水纽约空气纽约人?强盗逻辑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到这里,本书只字未提“口述历史”这个专业,封面不是骗人是什么。这本书就是一个年过30的女性谈谈自己出国留学的所见所感,夹杂着介绍下自己的工作、大学生活、闺蜜、朋友、老公、老公喜欢吃的肉、北京的饭馆酒吧……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想到什么讲什么。

  这甚至都算不上一本出国留学指南,因为作者也没有提及备考申请的文书攻略建议,甚至在整个申请过程中都没有讲过自己选了什么专业,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总之,涛涛就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发现自己周围的大佬都是美国归来,自己的朋友很多都毕业于藤校,自己融不进他们的话题,不甘心,也要出去看看,就这样。

  如果你告诉我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90年代出国求学的经历,我对书里描写的在外生活的艰辛表示完全理解。然而,一个在书中标榜着年过三十的成熟女性,职场女强人,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出国留学,还如此矫情娇气局促,无病呻吟。况且这位作者并没有经历什么大的磨难,她所谓的“震撼”“绝望”不过就是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解决而已,我的天,这难道不是每个离开家独立生活的人都要面对的吗?这本书的卖点不过就是作者放弃了“带着光环”的职业,放弃了大好前途,决定出国留学,可是出国留学有阻碍你事业发展吗?难道不是这段经历让你有了写书赚吆喝的资本吗?

  原谅我不能要求亚马逊退款,所以只能写下这篇差评。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八):明明你也很想闯 没理由迟迟看不到结果

  上班之后,爸妈,朋友,同事都在问我一个问题:你还要不要出去念个书?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不尽难倒了我,也难到很多年纪不大不小,但对未知的世界仍抱有好奇的人们。人生经历了很多“想得不可得”后,我已不把生活再做成计划。会不会重返校园?说实话,我不知道。

  带着这种不确定,我读了范海涛的这本《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范海涛,10年财经记者,曾与李开复合作出书《世界因你而不同》而名声大噪,30岁离开北京,远赴哥大攻读口述历史专业。

  这本书读得战线很长,前半部分不是很吸引我,大致讲了她初到美国遇到的各种困难,各种思乡,感觉正在向“鸡汤”的路上狂奔,但就在我已经读得索然无味的时候,本书的精彩才开始慢慢上演。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岁可以看做是一个留学日记,也可以看做是个人的奋斗史,但由于海涛所读的口述历史专业,它有时又有一种历史读物的感觉。这是它最特别的地方。而这种口述历史有别于正史,是由和事件相关的众多人物,从自己的角度口述出来的,呈现了多维度立体的事实,与正史互补,令人思索着迷。

  在海涛的描述中,你可以看到”9.11”发生时,发生后,美国社会的状态,从恐慌到焦虑到麻木。这片视为“上帝眷顾”的土地,在9.11发生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不再相信安全,不再觉得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的生活依然美好。你也可以看到在消防员、当地穆斯林、甚至死里逃生的盲人心中,9.11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这样的口述历史中,掺杂着个人的感情、价值观,每个人都在用个人历史检验着官方历史,让一直以客观为主的历史变得主观,让冰冷的数据和描述变得有情有感,有血有肉。

  9.11后,当地穆斯林饱受敌意和辱骂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九):勇于迈出那一步,做自己的主

  做一个决定容易,但是实现这个决定并非易事。海涛从记者海涛,到作者海涛、到学生海涛、再到老板海涛。她都会在关键的节点上做出正确的决定,她自己做得了自己的主,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是有独立思考和决断的一个人,她又能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坚毅的努力,能够承担起自己所应承担起的责任和一切压力。

  舒适的环境做出改变和恶劣环境激发人的改变,前者会更难。哥大的学历谁不想要,但是英语考试这一关就拦住了多少人,有温暖的家、有高薪优质的工作、有老公、有车、有钱、有名望。在别人眼里已经算是很多人奋斗一辈子的目标了。

  可对于海涛来讲,这些并不是她的终极目标,这只是起点,这只是开始。能够在刚刚拥有了名利,邀约不断的时候,放弃了眼前的所有的名誉和利益,寻求更高的目标,学习深造,孤身前往纽约,开始了艰辛而又收获颇丰的求学之路。

  她的语言细腻温婉,能够让我感同身受,仿佛自己跟着她的节奏在过着她的日子。在面对两种声音,同意去留学和不同意去留学的声音中,都有权威人士的忠告。她是个有想法的人,有迷茫的时候,她想突破迷茫,找到出路,为很多现在处在迷茫期的人,走出了一条路。她就像榜样一样,就像强心剂一样,让很多处在迷茫中的人一线曙光。

  30岁,30而立,是应该稳定的年纪,是应该在现有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年纪。打破周围固有的思维和世俗的眼光,是需要何等的勇气。独立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没有人会帮你租房子,没有人给你做好饭,忍耐孤独和寂寞,是如何的残忍。但是她都挺过来了,而且应对的很好。

  出国前她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利用对于中西文化的理解写出跨文化的作品,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用自己的笔触和视角去记录这个时代,去记录现代历史。美国的3年让她有了新的高度,新的思维模式,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他的终极目标服务的。

  2014年,她创立了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找到了她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非虚构写作与人物传记撰写。她的才华加上她的理论基础,她的留学是正确的选择,是正确的决定,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十):姑娘,30岁也可以绚丽突围

  刘晓庆曾说:“中国女人放弃自己太早了。”国内大都数30岁女人,应该过着结婚、相夫教子的生活,外加一份可有可无的工作,可能早已忘了什么叫精进自己。但总有人是“异类”,是引领社会前进的佼佼者,范海涛就是其中一员。

  她的作品《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这本书讲述了作者而立之年去美国留学的心路历程,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的第一位中国人,她用一本书描述了自己从备考到申请学校再到美国经历租房、学习、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整个过程。

  出国之前,她已经是国内顶级财经记者,为李开复写过传记:《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是李开复、徐小平、曹景行等商业大佬的好友,利用这些人脉,以及媒体专业知识,她完全可以继续在国内发展,成为最好的财经传记作家。但范海涛并没有这样做,她走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在国内职业生涯最顶峰时,毅然决然的出国留学。尽管遭到很多精英朋友的反对,但出国深造是她“愿望清单”中的一项。她勇敢的迈出了这一步。

  作为一枚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我心目中,范海涛实现了我的理想,毫无疑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有新闻人心目中的圣殿,读她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饕餮大餐,大量丰富的细节描写,把一个在异国他乡求学学子的画面呈现在我面前。

  她说:在美国的日子,每一天都是生活大爆炸。这是“一个自我摧残的过程”, 在写各种论文时,她“时时感觉难以跨越自己能力的边界,感觉到自己知识体系的短板,感觉到自己在孤独和失望的情绪里逐渐溺水。然后慢慢接受现实,接受真实的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强不息。”在“遭遇重创、体验绝望”之后,她慢慢融入美国超现实主义的校园生活,她开始采访毒贩、了解9•11事件对美国人的影响、深度探访“占领华尔街”运动等实践,在这些项目进行中,她以往的观念、思维方式一次次被自我怀疑、改写,慢慢深入美国多元文化,探触新的认知角度。

  我惊讶于她的坦诚,在讲述学习成果时,也分享了她一路走来的种种不易,那些成长路上的磕磕碰碰和捉襟见肘,那些因语言不同而造成的误解和尴尬。但在一切困难前,她都没有退缩。我想从胆怯、沉默、如履薄冰到毫不怯场、单刀直入,她经历和承受了太多太多。在即将毕业时,她说:“当100多页的英文论文装订成册时,我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如阳光照耀,我战胜无边的黑暗,也战胜了那个充满畏惧的自我。”她认为留学最终的收获是:我战胜了那个感觉不好的自己,获得在痛苦里前行的无边法力。

  哥大毕业后,她成为新浪驻华盛顿的第一位驻地记者,在纽约、华盛顿两地过着双城生活。一年后,她带着中国口述历史第一人的巨大光环,回国创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书的最后,范海涛说:“30岁之前,我经常因为害怕时光流逝而殚精竭虑,我害怕年老,害怕流光容易把人抛,怕一切抢夺我年轻的爱恨情仇。30岁后去美国,忽然有一天,我竟然再也无惧时光的流逝。因为,我生命中的这段旅程给了我无比美好的体验,更赋予了我感知未来的能力。我知道,所有这些经验,将贯穿我今后人生的每一天。我的思维更加开阔,我的行动范围,将是这个世界。这是一种自由,这是一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自由。”

  这是范海涛30岁之后的留学生活,姑娘,她都可以绚丽突围,我们为什么不能趁年轻,华丽转身呢?

  :我非常喜欢海涛有哲理的句子,摘抄几句,你们随意感受下。

  1、 衰老就是放弃所有的努力。

  2、 我沉浸在别人的江湖里,却太晚思考自己的人生。

  3、 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地道地书写。

  4、 写作是一份慢而精致的事业,需要超长的定力和耐心。

  5、 《纽约客》作者凯瑟琳•博:这是一份孤独而又压力大的工作,但是,这也是一份能让你的心智得到伸展、生命得到增强、具有超级乐趣的工作。

  6、 人生最大的乐趣,无非是勇敢尝试、勇于突围,勇于主动选择不过一种食之无味的生活。而如果最后绕了一圈,最终屈服于舆论和别人的期待,无疑等同于自动废除了之前的种种努力。

  7、 没有什么比拥有一颗饱满的灵魂更重要。

  8、 通过阅读,很多散落各地的只是,渐渐融会贯通。

  9、 自己在精神上似乎是一个流亡的贵族,身体却像是一个异乡的乞丐。

  10、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座博物馆,只要你努力挖掘,让受访者的记忆流淌出来,你都会挖掘出无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细节。

  11、 所有生活里的机关,都要自己一点一滴地去破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