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一本由[明]陆绍珩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窗幽记》读后感(一):大约是一种为世所不容的孤单
也是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小窗幽记》有一个更加激昂的名字《醉古堂剑扫》。作者也非鼎鼎有名的大儒——陈继儒,而是被书商埋没的落魄才子——陆绍珩。
而何为剑扫?
更激于 帖括家撷己披之华,拾牙后之慧。
腐烂糊心,眯目慨然思一剑扫之而后愉快。
酣畅淋漓。
小窗娟秀且雅致,醉古堂有侠气贯虹。
而他们共同的一点,是有些为世所不容的孤单。
不论是午后窗下捧一卷书册,啜着苦茗,冬日的阳光温和,照着人想懒懒伸懒腰。
还是在夜色里泠然一袭黑衣,顶一项带黑面纱的斗笠,斜配一把青光宝剑,在树梢上跳跃,背后是比太阳还大的沧沧璧月。
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孤单在世,好没趣味。
这世界若无了美人儿,娇艳艳的花儿,冷冷寒月,我还在这劳什子世界做什么。
彷若就是哥哥的注脚。
十年后,他的经纪人,才说哥哥跃下的时候,似乎听到了他的遗言,那就是——我终于可以好好的舒服的睡一觉了
再过几年后,古巨基在我是歌手上唱
当你见到天上星星
可有想起我
可有记得当年我的脸
曾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
当你记起当年往事
你又会如何
可会轻轻凄然叹喟
我像那银河星星
让你默默爱过
更让那柔柔光辉
为你解痛楚
当你见到光明星星
请你想 想起我
当你见到星河灿烂
求你在心中记住我
求你。求你。在心中。记住我。
每每听起,都不可抑制的陷进去。都要忍不住掉眼泪。
陆氏绍珩,约摸也是个孤单的人。所以才能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苦苦读书,妄图浇醒这炎凉世界,可终究还是被人忘却。连书都被人盗了去。
为世所不容的孤单。大约,也只能从书中寻些许慰藉。
《小窗幽记》是高中时的枕边书。离家多年,漂泊京沪,再次读起,倒捡起几分当年的心境。
甚好。
《小窗幽记》读后感(二):陆绍珩才是《小窗幽记》的编纂者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
《醉古堂》最早的刻本是1624年的4色套印本。署名陆绍珩,根据陆绍珩自序、凡例,可知是初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只留存下7卷残本,全书共十二卷)。同时,国图普通古籍馆藏有日本嘉永6年、明治21年的刻本三种,均署名陆绍珩。嘉永本还有周作人1932年的题记。
《小窗》目前看到的最早刻本刻于乾隆35年(1770),内容和醉古堂基本一样,只有一些条目顺序和个别字句有所改动。署名却变成了陈继儒。
进入清代后,以教导温良做人、谨慎处世的作品渐多,书商将富含不平之气的“剑扫”,更名为“幽记”。而陈继儒是晚明山人墨客的领袖人物,其诗文,尤其是清言类小品在明末清初影响甚大。书商找来陈继儒的名号,借以保驾护航,从而后世人多分不清二者关系,名不见经传的陆绍珩更是鲜为人知。
《小窗幽记》读后感(三):中华八万七千字
奈何
句句扰心
证悟百八烦恼
怎知颗颗是君
嗔语誓语喃喃语
无语最伤
绮梦颠倒有君梦
醒来最痛
朝日暮月君朝暮
朝朝暮暮
一念一世无穷世
世世念念
醉倒田中笑望江波昏黯
心系玉井却盛夏光年
中华八万七千字
情字最杀
留五分正经,以度生
留五分痴呆,以防死
赠书陆绍珩编撰的《小窗幽记》总算是收到了,拿到这个版本的书,真是心中一喜呢!古朴的装帧显得格外高雅;烘干的稍黄的纸页,摸起来格外有手感;书页中的字体排版也非常的别致,按照意思的相近,排在一起,其余的中间都有空行,让人看着也非常舒服。
我之前看过我们老师的《小窗幽记》静静的放置在书架上,他的那本是蓝颜色的,书脊上标明作者为陈继儒。如今我收到的这本书,标注的作者是陆绍珩。第一页的前言有陆绍珩自己介绍他编撰《小窗幽记》的动机:“每遇嘉言格论、丽词警语,不问古今,随手辄记。卷以部分,趣缘旨合。用浇胸中傀儡,一扫世态俗情。致取自娱,积而成帙。”
作者的这番交代让我们每个喜爱文字的人都有共鸣吧,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有一个本子用来摘抄各种名言警句,以及写得比较好的字句。日积月累,抄了很多本。记得看林少华老师的纪录片,片中林少华老师说他就有抄字典和名句的习惯,当初下放到乡下时,他闲暇时就拿着笔抄各种句子,在看不到希望的年岁里,抄字句本身就成了一种乐趣,后来竟都派上了用场。正如《小窗幽记》的作者陆绍珩一样,在落魄之中看到当初自己抄的各类警局和名言,让自己的精神有了慰藉。
《小窗幽记》按照不同内容分为十二卷: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语言皆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促人深思。一些写景色和心情的句子,有清香之气,丝毫不艳丽。作者从不同内容入手,都旨在表达出,我们身而为人如何在世安身立命、如何与人相处、待人及物。
初读《小窗幽记》的确为之一惊叹。尤其读到“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这几句话时,我发现这些话语真是一语中的。即便是现代人,我们依然面临这些问题。作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为人处世,与人相处要懂得分寸,有度。我们都喜欢听赞誉之词,但是赞誉到底是出自真心还是违心的,我们一概不知。所以,语气喜欢别人当面称赞我们,还不如,我们自己做好自己,不要给人留下口舌,让我们不被别人背后论断。我们与人相处也懂得分寸和距离,过分腻在一起,不懂得分寸,久而久之就会让人厌烦。
在修身养性方面,作者也说了很多。类似于“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等等。
这个版本的书也适合珍藏,亦适合做床头必读之书,对人生大有裨益。
《小窗幽记》读后感(五):说说作伪的和求真的《小窗幽记》
果麦文化出品的这一版小窗幽记最大的特点是恢复小窗的原貌,也就是醉古堂剑扫的原貌。被清人作伪的小窗删改了明人的本子,有些改得并不如明刻本。学者成敏在其论文《从醉古堂剑扫到小窗幽记版本变化及其背后的文化风尚变迁》已多有论述,兹不重复。单举一个例子,说明现在流行本子的问题。卷三有一条,垂纶帘外,疑钩势之重悬;透影窗中,若镜光之开照。第一句中,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本子都排作垂纶,解释为垂钓。真的是此意吗?其实不然。此条典出唐代郑遥的《明月照高楼赋》,收在清代嘉庆刻本《钦定全唐文》卷九百五十八,原文作垂轮。日本嘉永本醉古堂剑扫也同《全唐文》作垂轮。从郑遥的文题即可看出,全文主要围绕明月和高楼展开。小窗幽记所摘的这句中,在帘外垂着的是月亮,影子透进窗子来的也是月亮,何关钓鱼?查《汉语大字典》,轮字,其中一个义项是代表似轮的物体,多指月亮,太阳。此处若排作垂纶,解释为垂钓,距郑氏原意,简直缪以千里。此种例子,在市面流行的小窗里还真不少。果麦此版的意义不在于为陆绍珩翻案,也不在于为陈继儒洗冤,我觉得它主要的贡献在于真正恢复了小窗幽记或说醉古堂剑扫的原貌。清代乾隆年间的伪书改了原著的作者,贻害还轻,乱改甚至错改原著的文字,流毒就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