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8 20: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10篇

  《中国在梁庄》是一本由梁鸿著作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一):共鸣

  生在湖北襄阳的一个小村庄,正好距离河南挺近的。作者所写的这些,除了政治方面的,都很有同感。村里的很多堰塘都干枯了;以前的老房子都荒废了,很多家庭都盖了三层小洋楼搬到公路边上;村里的小学以前到六年级都有,我们上学的时候只有三年级了,再后来,也是垮了,学校操场老师们拿来种菜了,破败不堪,再没有了文化氛围;我就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养大,爷爷奶奶也毫无怨言的养了四个孙女儿长大;我的村里也有一个脸上长了疙瘩男人,住在村子后面土屋里,虽然好奇,但是从来没打听过他的人生故事。信基督教,我们那边也叫信主,提到信主的人,村里的人也都有一种鄙视的感觉,认为他们到处跑,不好过日子。。。

  和后面的比起来,作者的第一章显得有点乱。人物太多,太复杂。但是整本书写的很全面经济道德,政治甚至农民的性需求问题,都有涉及。作为一个文学家,作者没有过多的评价,更多的是记录,是展现农村现状和村子里各色人物的人生故事,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客观描述、展现社会现实,让更多人看到问题,看到真实情况,就是作家职责所在

  我每次回老家也是一种怠倦的,懒洋洋的,往下沉的感觉,站在自己家里后院爷爷奶奶开辟的小菜园里,静静地看着夕阳的时候,或者夏天听到外面蝉鸣,鸟叫的声音,看着杨树树叶被风吹动,又发出哗啦啦的响声的时候,我也总是觉得悲伤凄凉感慨

  也同作者一样,回去之前我总是下决心多呆一段时间,回去之后呆两天,除了见到爷爷奶奶的开心之外,就是一种慵懒、没有精神的感觉,过不多久就匆匆逃离农村回到城市,继续快节奏生活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想起自己幼年时期生活的那个村庄,不断地回忆起村里的各种人和事,忆童年,忆我的村庄,值得一读,非常推荐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二):拥有大地树木河流的童年,那是一种无与伦比幸运生命因此更宽广敏锐,也更丰富深远

  看了这本,才知道那本《出梁庄记》是写在此本书之后的,作者先写梁庄内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反映当代农民的生活,即这本《中国在梁庄》,既而又萌发了调查梁庄人在外打工的生活的想法,所以有了《出梁庄记》这本书。不过,即使没有按顺序看也没关系,这两本书本身也是独立的村里村外均让人不忍卒读的故事。

  这本书是在出差时看完的,因为没带电脑,所以没有及时地写读书笔记,读完后4天才有时间写,已经有点“伤痛已远去”的感觉,所以,也许,更能写得更客观吧,毕竟,心怀悲伤的时候,看问题也许会更加灰色

  《中国在梁庄》描述的农民的现状,基本上是我熟悉的,尽管在我生活在农村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现状,但这几年陆续听家人聊天或几年一次的回乡,以及外出时在乡村所见所闻,还有各种媒体报道,让我对本书中农民的生活并不感到陌生,包括废弃倒塌的农屋和荒芜的学校,污染池塘;不但失学而且无人照顾孩子(几年前报道的贵州那几位烤火烧死的孩子一直是我心里不敢碰触的创口),力不从心又要种田又要照顾孙子老人,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儿童因无知成而掉在水塘里淹死;还要好多的学生从小就被寄宿在别人家里或在学校住校,那种孤独绝望心情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父母不能体会到,夫妻俩都要竭尽全力地打工在一起,为什么就不能想像那么小的孩子不能跟亲人在一起的痛苦感觉(所以才会长成那位奸杀80岁老妇的成绩优秀高三学生)。而那些农村青年,“高中毕业灵动、健谈,有头脑,在他们的村子里是以聪明著称的。但来到城市,他只是一个讨生活的,他的情感智力、生命,与城市没有产生任何交集”。

  还有农村村长干部的担任选举,书中描述的情况与我儿时的印象完全一致,村长支书会计等都是村中最有权且最富裕的人,各家每次办席请客必须要首先请他们,否则会得罪他们。外出打工的人多在春节时回一次家,然后乡村会短暂热闹一下,到处会看到一桌桌打麻将的人,春节过后又归于平静,又只剩老人和小孩。然而,外出打工的人,多数并不会认为他们会在城市生存下去,所以都会拼命挣点钱在农村修上好房子,装修好了却不会住,只是表明我在外是挣了钱的,不让村人小觑;多半人的想法是再多挣点钱,养大孩子等待其长大挣钱,然后回家搞点什么小生意糊口。好多人因为伤心受歧视或伤病即使回了家,过一段时间还是觉得外面的世界更好复又出去,就这样反反复复惘然不知归宿到底在哪里。农民到底如何才能安居乐业,不再外出打工漂泊居无定所

  而城里人,是没有故乡的,不断的旧城拆迁或扩建,儿时长大的地方几乎多数已被新的建筑物替代,就比如我儿子出身的房屋,现在连一块砖都找不到了,哪里有故乡?

  从作者书中各处的描述中,几乎可勾勒出农村现况发生根本原因

  1 对于他们来讲,日常生活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生活,柴米油盐吃喝玩乐,好像没什么大的追求,但一旦出现某种契机,他们很愿意去思考,也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试图进入这一境界之中。

  2 没有人提到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寂寞的生活对王家少年的潜在影响。谁能弄清楚,那一个个寂寞的夜晚在少年心里郁结下怎样的阴暗?谁又能明白,那一天天没有爱的日子汇集成怎样的呐喊?而又有谁去关注一个少年最初的性冲动

  3 你不敢想,现在的失学率,比八十年代那时候要高得多。现代化是现代化了,教育程度反而下降了。初中以后辍学率非常高,学生是百分百不想上,也上不进去,升学最大的障碍网络游戏家长在外打工,都是爷爷奶奶管,哪儿管得住。

  4 随着小学的破败,一种颓废失落与涣散也慢慢弥漫在人们心中。在许多时候,它是无形的,但最终却以有形的东西向我们展示它强大破坏力。

  5 家长出去打工除了想在家盖栋像样的房子之外,更主要的就是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在经济观念金钱意识的冲击下,在家长缺失的情况下,孩子根本不愿意上学,就等着早早退学,以便出去打工。至于怎么打工,能打什么样的工,好像并不是他们所想的。

  6 而农村的大部分教民,对自己所信的宗教可能并不完全理解,但她们在其中找到了一种尊严平等和被尊重的感觉,找到一种拯救别人的动力和自我的精神支撑,这是她们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所以,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乡村的信教,并非是对信仰有多少了解,许多时候,它只是她们为生活的压抑和精神的贫乏所寻找的避难所。

  7 在乡村中,夫妻情爱往往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嘲笑、戏谑、回避是通常的相处方式,很少从容、正面、严肃地去叙说或交流。这种压抑、扭曲精神空间现象不单存在于家庭内部、夫妻父子之间,也是邻里交往的基本模式,造成了许多问题。

  8 生命有时真的充满不可思议的韧性,眼前的焕嫂子健康开朗,所有的伤害与痛苦都被自我吸收并消化,或者被主动屏蔽掉。

  9 在中国文化的深层,有一种本质性的匮乏,即个人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都在一种扭曲中试图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一旦这种牺牲不彻底,或中途改变冲突裂痕就会产生。在日常状态中,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沉默、孤独,好似处于一种愚昧原始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这种痛苦没有体会,只是,每个人都被看不见的绳索捆绑着,无法叙说。一旦矛盾爆发,往往极具伤害性。

  10在所谓现代社会中,农民在乡土社会里所形成思维习惯语言方式和生活模式完全失效,由“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那在城市各个角落成千上万的民工,他们衣衫破旧神情怪异动作拘谨,显得非常愚笨,就好像鱼离开了水、半死不活。谁能想到,在乡村,在他们的家,会是怎样的如鱼得水生动自然呢?

  11 村庄的溃散使乡村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失去了被言传身教机会和体会温暖健康人生的机会,它也意味着,那些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独特个性与独特品质正在消失,因为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地。

  12 而在启蒙者和发展论者的眼光里,这是农民的劣根性,是农民不肯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的落后表现。是不是我们——这此所谓权利知识的掌握者——的思维出现了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

  13 我常常想,生长于农村,家庭贫困而多难,我是有福的。只有出生于这一村庄,熟悉这一村庄的道路、坑塘、田地,和年年月月走过村头那块青石板并在上面崴了无数次脚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对于文学人来说,拥有大地、树木、河流的童年,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运,生命因此更宽广、敏锐,也更丰富、深远。

  14 我们在阐释中不可能重铸别人的精神世界经历别人的经历,而只能通过他们在构筑其世界和阐释现实里所用的概念符号去理解他们。

  撰文 刘萍 2017年5月23日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10707779097749&mod=zwenzhang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三):我也有这样的故乡,我却没有好好爱它。

  我也曾像作者那样,站在属于父亲的最后一片土地——一个小坟头前,长久的凝视着脚下的这个乡村。这是我的故乡,但只是名义上的、被人追根究底才需要说出的名字。但他的的确确是父亲的故乡,落叶归根的地方。

  梁庄离我的故乡虽是分属两省但其实不远,又同属汉江流域,风土人情颇为相似。甚至于把梁庄换为“香河”也不觉不妥,因为书中的那些人物不过是在香河换了个名字,书中的那些事不过是在香河换了主角配角。农村的变化总是被动的,像耕牛不抽不走,但每一次变化又总是犁得那么深,伤筋动骨。在某些人看来农民也最不懂感恩,变白的墙、加高的房、接到嘴边的自来水、不再雨天晴天土的路都换不来感恩戴德,甚至换不来平安和谐,好像大自然的野已经浸入了农民的肌体,使之成为了难以驯服的野兽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透过书页看到儿时的自己,那为数不多的几次故乡长住,那种肆意妄为、那种纵情狂野,对广阔天地没有一丝浪费;我还经常听到去世的长辈和健在的亲人曾经和我的对话,回放出了他们对我无尽的关心,仿佛我在城里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受苦。每年回去,除了站在原地凝望,还会发现年轻的人老了、老了的人走了,陪我们上坟的亲人换了一茬又一茬,都说“不行,爬不动山了!”

  我对我的故乡没有过多的认同,没有太多的感情,也没有什么变得更好的期望,我始终是个过客旁观者。所以我从未想过了解他,了解那里生存的人和他们背后的故事,可这些人和故事又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我脑中。也许就在烤火闲聊的时候,在地里假模假样帮摘菜的时候,在团圆饭酒桌上互相调侃的时候。我知道我可以隐藏这些记忆却无法消除,就像你追根究底问我的故乡,我还是要说:“香河”。

  “乡村之所以总是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来源与归宿”。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四):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这是一本非虚构文学,结构清晰,非常好读,整本书有八个主题八个章节,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小故事大致分为人物自述和作者议论。但正如作者所说“梁庄是我的故乡,它一开始就是情感的、个人的、文学的‘梁庄’。”,叙述起来难免抒情多于思辨。

  作者回到故乡通过对进城农民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乡村政治精英等几大主体采访,从不同方面去还原梁庄的“真实”状况。第一章介绍了梁庄的基本情况,家族人口构成,历史环境。第二章讲了梁庄的现状,为了发展经济建砖厂挖沙厂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挖土挖沙,掘地三丈,河流改道暗流涌动,坑塘变淌着黑色淤流的污水坑。第三章讲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第四第五章讲离乡青年和留在家乡的青年。第六章讲乡村政治的代表人物。第七章讲乡村的信仰与新道德问题。第八章讲故乡的新变化、新生活。

  作者注重真实,这种真实既是她个人经验意义上的真实,也包括对现实的观察、思考与表现。她告诫自己要避免以自己的知识体系凌驾于村庄生命和生活之上(先验主义),因此采用了人物自述(口述实录)和方言的方式,减少干扰。使得本书通俗易懂,如同在看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春梅的故事,写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婚后即外出打工,长年不回,女的在家因思念、猜疑,以及被村里人议论羞愧而服毒自杀的故事。

  《中国在梁庄》书写了当下中国村庄的普遍性命运,它让我们感同身受,辗转难眠。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文化上的凋落,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突出,环境被污染,记忆中的河流再也没有鱼,村庄失去了魂魄和凝聚力,人们为追逐金钱而四处奔忙,人去楼空,村庄成为了“蓬勃的废墟”。

  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我们都是乡愁的记录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