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运营笔记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5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运营笔记读后感10篇

  《运营笔记》是一本由类延昊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运营笔记》读后感(一):论如何将出力不讨好的活干出花样

  世界上最难打交道的是什么?答案是人。作为拥有群居属性个体来说,我们离不开跟人打交道,也免不了打交道。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教授罗宾•邓巴曾经推断出一个著名的“邓巴数字”,即:不管手机、聊天软件上有多少好友,人类的认知能力所允许个体拥有的稳定朋友约是150人(1年至少联系1次)。即使是交友网站这样的现代科技,也只能帮助人们扩展那些偶然、被动联系的好友数目,对于交往密切核心朋友圈的人数影响甚微。但是,却有这样一群人,每天都要面对人,面对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是运营,一个出力不讨好更不容易成绩工作。一个互联网企业规模越大,运营需要接触的面对的用户也就越多。要服务、调动、管理好如此数量级的人员,不是随口说说所能做到的。

  在互联网行业中,运营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职业。貌似人人能干的来,却不是人人都能干得好,而且干得越久,就会发现自己需要学习东西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累积工作会显得更加的枯燥无味,极大地耐心就成为运营这个职业最大的障碍之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曾就职于猫扑网、酷我音乐、360奇酷手机的类延昊,就是其中的翘楚,把这份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干出了成绩。他被人称为类类,从一名互联网小白层层做起,一直做到运营总监职位,这其中的经历就是一笔巨大财富。他执笔撰写的《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一书,便将自己在运营生涯摸爬滚打获得的经验尽述其中,为后人解决如何运营、如何沟通、如何提高转化率等等问题,指出了终南捷径

  《运营笔记》读后感(二):主要是猫扑论坛运营经验

  书中有不少运营的经验,其中以作者在猫扑的运营经验为主。条理略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经验的价值也在逐步降低中。总体来说还是值得看一看的。我的评价是3星。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其实真正有消费能力的用户,白天可能根本不会上你的平台,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繁忙事情处理。他们很可能晚上出现。如果你第一次不理他,第一次不理他,第三次还是不理他,那么,很有可能意味着你将失去他了。p56

  2:如果帖子内容里面含有视频图片,可以在标题里加上(图)、(视频)、(图+视频)的字样。p59

  3:最好的用户永远都是你用心培养出来的,绝对不是等来的。为什么呢?道理简单,因为你的社区不是facebook,不是QQ空间,没有让你永远淘不完的用户,就算有,单靠用户数据分析后台也不能帮你解决一切。解决办法广撒网,学会主动出击,去站外寻找更多的资源,做个有心的渔夫。p75

  4:但需要遵守一个原则————切勿找公司品牌客户或者有可能成为公司潜在客户的公司作为赞助商,因为这样会给销售部门造成干扰,影响公司的效益。第p130

  5:在社区运营里,有一种利器相对来说是可以最大程度成本的,那就是周边产品。不但运营成本可以省下来,对于品牌传播也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推广方式。p139

  6:周边的种类必须尽量丰富一点儿。用户有个典型心理,叫作集邮心理。p142

  7:现在,最主要的新媒体平台有四个微博微信、贴吧、空间,这也是很多公司都在散的四个主要平台。p164

  8:2010年是个分水岭,两家顶级论坛猫扑和天涯最后捧红的超级网络红人分别是奶茶MM和小月月,之后风头就被微博盖过了。p174

  9:下面来说一些关于ASO的事情。其实影响ASO的因素主要有9个,分别是应用名称、应用关键字、应用描述、应用icon、应用截图视频、应用评价、应用安装量、活跃用户量、活跃用户比例社会化分享数据。p184

  10:回顾猫扑南迁的那段时间,由于贴贴的两个编辑(编辑是运营的一个分支)流失,竟直接导致贴贴的pv瞬间就损失掉500万。之所以会有这样严重的损失,是因为两个编辑的工作能力实在太强。p,209

  《运营笔记》读后感(三):运营新手可以买来当笔记翻翻

  我虽然不是做运营方向,但是对于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人来说书里面废话还挺多的。但是可以感受到确实是作者自己总结肺腑之言,出于对他这份真诚尊重,这里想分享下,书里有哪些我认为比较实在的干货:

  1. 做事情心里要一直想着目的目标,而不是为了做一场活动而做活动。 这是一个通用的道理,但只有经历了才知道。 在公司里工作,会发现有些人虽然忙碌但是得不到认可,问题就出在做事情只是为了耗时间做事情,没有用心去考虑做这个事的目的和目标;

  2. 按二八原则做事,把80%的精力放在去经营最重要的20%用户。用户一定要分级服务,不然最终产出一定会差强人意

  3. 做运营有几个核心的事:

  1)最重要之一;拉新,也就是拉用户,要分析清楚你的目标用户或者你运营的用户有什么特点,然后找到这些用户主要活跃的平台(可以借助艾瑞等外界工具),在这些平台上与人交流,或者在平台上投广告;最重要之二:激活用户,提升up值,接触用户,多与用户交流,获得信任,总结途径研究用户心理学,提升平台整体活跃;

  2)写文案,这是基本功,文案标题是文案最关键的一环,书里面“写一个好文案的技巧”是我觉得这本书相当不错章节了(可能因为我文案功底比较差……);要分析大家分享文章动机和心理,让自己写的文章具备易被分享的特点。

  3)关注数据指标,工作的成果需要量化,不管是做运营、产品还是研发,想做成事,这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工作就是要了解竞品和业内的指标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关键指标,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优化系统流程

  4)产品推广,包括:seo优化或者aso优化,文章讲了aso优化的几个要点;热点营销;预装、论坛贴吧推广、新闻投稿等。

  4. 书里还讲了招聘和跳槽的事情,我觉得讲得挺好的。对于本本分分工作的人也是一个启发,在工作的时候想想自己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要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

  另外书里讲了很多社区运营的干货,比如“培养社区的灵魂用户”,因为我不是做这方面的,所以这里总结的也都忽略了,有做社区运营的可以买这本书看看。

  书里还讲了如何炒作成网红,讲得比较浅,但确实都是基本的道理,比如要有一个“独特持久标签”。

  这么看过来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可以把它当个笔记,用到的时候翻翻。

  《运营笔记》读后感(四):一位互联网江湖老人,写的点滴----《运营笔记》

  在整个互联网江湖中,运营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职业。虽然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越往后越难。你会发现你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类似于“懂得越多,也就越无知”这种感觉。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学武之人,谁都能比画几下,但真正能“华山论剑”的高手却少之又少。这也是很多公司很难觅到优秀运营人才的主要原因。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优秀的运营人才呢?按书中所说,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在国内一线社区或者中型以上互联网公司工作4年以上,从一线做起且能成为中流砥柱的人。

  符合这一点的人其实并不多,哪怕互联网行业已经存在超过20年。而现在能在一家公司熬4年以上的估计就更少。更何况,很多人工作没几年便远离一线了,能有4年以上一线经验、认认真真静下心来磨炼自己业务功底的人其实非常有限

  运营磨炼意志。所以,顶级的运营人才一定是陪伴这个公司一起成长,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积累真知的人。心浮气躁频繁跳槽的人永远不会成为最优秀的运营人。

  第二,综合能力足够强,至少精通三种以上的运营模块。

  运营需要极强的综合能力,如果你只是每天满足于做好本职工作,那你绝对不可能成为顶尖人才。任何一项技能的获得,都需要在背后付出更多的辛劳

  运营要学习的地方非常多,并且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否则你就不会知道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你懂得越多,就相当于打通了任督二脉——一通则百通,你会拼命学习,并且越来越懂得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事实就是这样。

  第三,具备运营的品格特质,具备追求极致精神

  你做什么工作其实并不重要,哪怕是一些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的工作。重要的是你在运营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吃过的亏、磨炼的意志和特殊的品格,以及你对于工作最本质思考,这些才是你一生受用的财富。

  做运营需要耐得住寂寞,要有一种不管做任何细节都要力求达到极致的品格,你要做到最后能让自己满意才行。别人花8小时,你花10小时,若干年后,你将发现你与他的差距并不是简单的1.25倍,而是N倍。

  第四,至少有几个能让自己引以为傲的“成功”的项目

  做一些细碎的运营工作和负责一个项目是两个层面

  很多人终年做着同样的工作,也能做得很好。我见过一些做了N年编辑的人,也曾获得了很多奖励。当然这是基础,我从来不主张揠苗助长,但我更不主张一成不变,所以我会鼓励我的团队成员定期轮换工作。

  说到底,谁都不是最强者,运营没有绝对的捷径可言,要想成为最强的运营人员,从而屹立于华山之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努力

  《运营笔记》读后感(五):类类,我所认识的一位运营大牛

  看了这本书的书评和短评。发现评论的人中有的确实是运营工作者,更有运营界的大牛。但是让我费解的是,竟然还有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运营的外行人,在这儿写书评,然后对运营工作指指点点,对类类的经历说三道四,还说什么有关文笔的话,就好像是一个只懂咬文嚼字的书生,硬是来评价一位将军排兵布阵,军事战略,我请问,你有资格吗?

  在我眼里,运营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职业,这个圈里有一群神奇的生物,每天讨论KPI,满口产品怎样怎样,用户怎样怎样,在圈里的人,讨论经验,讨论心得,而圈外的人则会听的一脸懵逼。

  读懂这本书,我觉得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运营。产品运营是一项从内容建设,用户维护,活动策划三个层面来管理产品内容和用户的职业。这段话来自于百度百科,看完了是不是感觉更加迷茫了。因为迄今为止,产品运营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官方的,人人都认可的传播教育资料。我们现在所读的这些书,像之前张亮老师的《从零开始做运营》,到今天的类类的《运营笔记》都是这些大牛的经验之谈,有人叫好,有人非议,并没有被全体从业人员所认可。之前拜访过许多产品运营大牛,听过最多的六个字,就是拉新,留存,活跃。这也算是我作为一个运营小白,对自己入行的工作定义吧。

  聊起运营,要清楚这个行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作为小白的我,是在大学时候开始接触的,最早是从张亮老师的书中了解的,后来开始关注张亮老师的公众号,算是正式有所接触。再后来就认识了韩旭,类类一系列运营界的大牛。记得类类当时在公众号中推送了一篇文章,就是讲的为何会出现产品运营这一行业。类类说最早他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当时全国能坐在一起聊产品、聊运营的不超过十桌人,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进入中国还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互联网刚在中国形成市场的时候,那时候最为稀缺的是做程序的,程序员在那个时候特别值钱,随之还火起来一批计算机软件培训机构,例如北大青鸟之类的。再后来程序细分出现了例如前段,研发之类的。做程序的人多了,程序做的完善了,就有人想要我怎样把页面做的漂亮一些,更吸引人一些,于是又多了一批做美工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给程序包上一层包装,使其更漂亮。再往后发展随着普通产品大众化,在市场中没有竞争优势了,我们就需要想办法找到,研发出更高级的产品,于是就诞生出产品经理这一人群。但是产品制造出来了,总需要有人进行后期的维护宣传,随之就诞生了产品运营。

  《运营笔记》读后感(六):名为攻略,实为鸡汤

  我是做产品经理的,之前也做过资讯app的内容运营,还在外卖app公司做过市场活动的对接,对运营有一些粗浅的了解。这本书个人认为有两点不好的地方:

  第一,该书介绍的经验更多地适用于社区运营,比如论坛、贴吧、qq群等,在资讯、视频、电商领域很难移植。

  第二,书很大篇幅都在讲情感态度上的东西:对用户要尊重啦、注意细节啦、甘坐冷板凳啦、别老跳槽啦、热爱你的工作啦。技术套路介绍得不多,真实案例就更少了。好不容易讲一个案例,也不过是讲,遇到了个多牛逼的用户,针对她做了几场活动,置顶了几个帖子,效果很棒,数据翻了三倍云云。你怎样做的活动啊?置顶了什么样的帖子啊?活动中每个人前前后后做了哪些事啊?有什么执行上的坑啊?都没有详细写。写了起因和结果,没写过程,然而过程才是最值得读者学习的。

  因此,读起来像鸡汤。

  全书堪称干货的,有两点经验,我印象最深。

  一是二八原则,把最重要的时间和经历放在最有价值的20%用户身上。

  二是金字塔原则。用户是个金字塔,最高层是运营人员,之下是核心用户(比如吧主),再之下是发帖的,再之下是回帖的,再之下是看帖的、路过的和刚来的。运营的目的是促使下层向上层转化。制定转化策略时,可以对每一层再进行分层,比如吧主还可以分高级、中级、新手,针对每一个子层制定规则,想策略。

  《运营笔记》读后感(七):运营人必备的工具指导书

  2014年4月底,我辞去做了两年的外贸工作,5月份正式进入互联网运营行业。那时候我就像一块海绵,完全0基础,对运营知识的渴求度非常高。于是我在各个渠道寻找我能够吸取的知识,不断补充自己的不足。大概过了1个月,我就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运营大神--类延昊(以下简称类类)。

  我在知乎上发现了类类,他的运营文章对于小白级别的我来说来的太及时,作为一个新人来说,概念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查到,最主要的,是可以落地的方案,而类类的文章,便具备这个功能。

  从14年6月到现在,已经关注了他近三年时间。期间还向类类有话说公众号投过一篇我写的0基础转行做运营稿子,后被各大网站转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那篇文章找到我咨询运营,足见类类的影响力有多大。

  前不久类类的新书消息爆出来,我想除了他本人最开心外,还有一批认同他,跟随他的粉丝,以及一群想要学习运营的新手都很激动。

  很多作者的新书发布会都是跟粉丝们分享自己过去的经历,而类类的新书发布会则是干货满满,他从杭州赶来为大家分享用户激励体系,现场座无空席,大家都听的很认真。当然,没到场的你们不需要遗憾,因为这本书里都有。

  互联网运营在所有的互联网岗位中,算是门槛相对较低的一个岗位,但薪资发展却不比其他岗位差,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进入运营这个行业。市面上有一些指导书,但作为一个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运营,我更佳推荐《运营笔记》。这本书中不仅教你理论,作者还倾囊相授的告知读者类类做运营的思维方式。

  类类这本书中涵盖了运营的方方面面,比如运营人的基本功修炼,这部分是每一位新人都该多读几遍的,因为运营就是一个入门简单深入难的岗位,只有具备了书中这几项基本功,才能走的更好更远。此外可以边读边实践的部分有如何做好用户运营,用户运营实操法则,新媒体运营那些事儿,低成本推广等等。

  很多人喜欢问我,我想转行做运营,我是否该报个培训班?其实做运营,实践比空谈概念更重要。建议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多多实践,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这样才能最快速度的成长。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你应该买来一读,因为这本书将会引领你实践,直到真正掌握运营的精髓;

  如果你是一个运营老人,你应该买来一读,因为这本书会让你的运营知识更加系统,并督促你更快更勤的更新自己的知识;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也应该买来一读,因为这本书会告诉你,运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不要随随便便为你的下属定每月写出10篇10w+爆文这种无意义kpi。

  类类在这本书的开篇中写,“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有傲骨的学徒”。也想借此机会送给每一个想要进入这个行业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的人。时代变幻太快,无论你做什么,都要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学习,不断去实践,再不断创新,如此,你才能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个人公众号:qingxinlantian5

  《运营笔记》读后感(八):一碗鸡汤,不做社区别浪费时间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几本互联网运营的书。也都认认真真地做了笔记。其中包括黄有璨写的运营之光,张亮写的从0到1做运营,李春雷写的互联网运营实战手册,还有就是这本累了写的运营笔记。

  前面两本等推荐,后面两本基本上随便翻翻,没什么货,节省时间的话就不用看了。

  回过来说这本书,基本上整本书都是鸡汤,不知道怎么写的,根本没有逻辑可言,想到什么写什么。感觉是平时的文章,随便拼凑起来的一本书。

  从0到1做运营就好很多,整体的逻辑性很强。分类体系都还不错。运营之光也还不错,虽然是作者,都在不同时间写的,但是整体构架跟逻辑都还不错,比较系统化。

  而且这两本作品基本上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包括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这主要的三大类。能看得出来,作者的实力相对来说比较全面。

  而运营笔记是猫扑的缔造者,类类写的,内容非常片面,基本上只写了社区运营,而且写的基本上都是鸡汤。

  核心鸡汤就是,不要跳槽,认认真真积攒能力,韬光养晦,拒绝高工资,反行业潮流,社区大招不行了,还是在社区大潮继续呆着,直到猫扑南迁,继续硬撑,等到身边的人工资都很高了,反而坚持觉得工作十年以后,能力提升了,再获取高工资才是正当的事。

  反而觉得奇怪,为什么,书评里面高分的全是五分好评,这本书再怎么样,也不能打五分。

  但是凡事分两面吧,努力的,从这么多鸡汤里面找,做些小笔记。

  ——以下笔记——

  管理:可以授权下属或者用户一部分权力,把荣誉感也授予他们。

  计划与总结:没有计划好的活动就不要做,每次做完都进行总结,会跟人家拉开差距。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整本鸡汤。不做社区的就别看了

  《运营笔记》读后感(九):跟着《运营笔记》做新媒体运营

  2017年年初,为了好好运营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在网络上跟着杨坤龙老师学习新媒体运营。在课上老师就推荐了一本书叫做《运营笔记》,是原猫扑运营总监类类所著,从头看到尾,能深刻的感受到他确实是从运营小白这样的底层员工一步步爬到总监的顶尖位置。

  尽管书中大部分涉及到的是社区运营,但是对于新媒体运营,尤其是个人公众号运营人来说,同样会有很大的启发。

  对于个人公众号来说,涨粉丝是不够的,好的运营一定是要有其盈利模式。但是反过来思考,有一定粉丝基数,才能谈盈利模式。对于个人公众号来说,开始都是依靠文章来黏住读者。

  在这个读屏的时代,也就是用手机来阅读的年代,大家一定是先看到好的标题,才会有点进去的欲望,否则很快就用手指划过。“一个帖子也好,一篇文章也好,一个好的标题通常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当然作者不是倡导标题党,而是倾向于折中的利用这一技巧。在《运营笔记》这本书中,提到了写出一个好标题的技巧。

  一、标题一定要长。控制在15个字以上,32个字以内。自己做公众号也有深刻的感受,短的标题很少能吸引眼球,概括的标题勾不起读者的兴趣。只有长标题才能充分表达意思,而且会产生对比的效果。比如个人公众号运营的很好的spenser,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只有长标题才能主谓宾都不缺,还能充分表达意思。

  二、标题要通顺。这个主要是依靠作者自己的文字功底,有很多时候题目的构思可能需要一整天,比如我的个人公众号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戛然而止比死磕到底更重要》,从早上的时候就想好主要架构和文章中的故事,但是标题想到戛然而止之后就不知道用哪个词更好。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才突然聊出死磕这个词,直到真正落笔,才想到“死磕到底”,这样前后的词语都是四字,比较通顺。

  三、适当地运用标点符号。我们从小到大习惯性不在标题中加入标点符号,老师告诉我们题目一定要概括中心思想,一般能用一句话的,绝不用两句话。但是到了新媒体读屏时代,要想把事说清楚,而且还要能够吸引人眼球,就得使用长标题,并且要断句,现在公众号10万+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加入了标点。

  四、适当地断句。不仅标题要断句,在公众号文章中,句子都要尽量短,也就是不要大长句,否则很容易让读者读不懂,读不懂就根本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标题只有适当断句,才能不让人烦感。

  五、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不要用大写的中文数字。这个标题要求好像新媒体运营人员都知道。我也是在微信中给别人上课,撰写自己的课程介绍时,运营专员要求我把题目中的大写中文换成阿拉伯数字,这样才能吸引点击量。

  六、可以在标题里加上(图)、(视频)、(图+视频)的字样。在这个读图和看视频的年代,标题中加入这样的提醒,一定有让人点击的欲望。

  想要做好新媒体运营,标题一定是必修的一课,在《运营笔记》中高度的概括。在这本书中还给读者一个很重要的模型,这个不仅在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中能够应用到,我相信大部分工作都需要用到金字塔模型,尤其是现在的平台模式。

  金字塔模型指的就是你必须把用户运营工作的80%的时间,用在金字塔顶端的那20%的用户身上。我们每天做的工作,其实都是不断地促使那些金字塔低端的用户往顶端进行转化的过程。当顶端用户足够多时,自然能够影响越来越多的用户。用户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一级一级互相影响。你的产品和功能满足了顶端这些用户,其他用户自然水到渠成。

  金字塔模型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二八原则,《运营笔记》中更重要的延伸就是把金字塔模型倒过来,也就是一个用于筛选用户需求,验证你的产品策略是否合理的模型,作者将之定义为用户漏斗模型,它会告诉我们:

  用户的需求是永远满足不完的,累死你都做不完。

  这个漏斗模型我相信所有与用户或者客户接触过的人都深有体会,所以无论做什么样的客户服务或者产品,除了调研核心用户的需求外,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客户,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因为客户的需求是永远满足不了的。

  在我平时的培训课程中,只要60%以上的人满意就说明课程是成功的。还有公众号运营人员都知道内容一定要垂直,不可能公众号内容包罗万象,只要吸引目标人群即可,如果漏斗模型中用户流失的很快,就说明需要调整内容。

  在《运营笔记》中也介绍了新媒体运营的小技巧,如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涨粉一定是非常快的。

  第一,打造个性标签。这个是新媒体运营第一要重视的,就如咪蒙,这个名字代表的就是女性解放。就是因为有很强的个性标签,咪蒙在2017年粉丝破千万。

  第二,准确定位。这里不得不提到定位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定位更显得重要。比如简书一哥彭小六、知识管理专家战隼等等,这些人的定位非常准确。就连我看到书上有这两个人的推荐词,我就知道这本书一定是干货书。就是因为学习了定位理论,我在今年也在自己的公众号发表了文章《别人说我有咪蒙潜质,而我要做女战隼》,给自己了准确定位。

  第三,提升转发数和跨界合作。其实就是要平时积累人脉和人品,与大号要互转。有时感觉晚上免费给大v或者别的平台客户上课很吃亏,但是对于自己涨粉是非常起作用的。每次我上过课程之后,个人公众号粉丝就会突涨,效果非常明显。

  第四,熟悉平台功能。如果只从一个平台发文,而忽视别的平台的运营,就会有很大的损失。每个平台的目标群体是不同的,所以要去多个平台吸引粉丝。而且一定要熟悉各个平台的算法,豆瓣、今日头条、知乎、一点资讯等等,推荐机制都不一样,但是只要了解规则,就会引流到自己的公众号。

  在新媒体时代,我相信《运营笔记》的作者所说的一个一个拉用户的方法仍然好用,开始的时候都需要从这个最基础运营工作开始,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只要是保持这个好习惯,相信一定会出现“长尾”。

  《运营笔记》读后感(十):运营“从0到1”,你需要这本“六脉神剑”

  近两年,从0到1的概念一直都很火,甚至有人在讨论如何从0到1的创新过程。

  其实又何止创业,运营,也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分两个部分来看问题。

  第一个部分,是从0到0.1,即尝试期;第二个,则是从0.1到1,即成型期。从0到1固然难,而从0到0.1则更是艰难的第一步,是运营内核的形成关键。

  那么,怎么才能完成内核的打造呢?光靠天赋异禀的想象可不行,借鉴成功人士的经验,十分重要。

  经验不是全部,但经验是很好的向导,尤其是在运营这个入门浅但学问深的行当,一个入门很久的人不见得能在11年内爬到塔尖,同样一个初入龙门的人占据高位也不见得非用11年。

  本书作者类延昊,人称类类,曾就职于猫扑网、酷我音乐、360奇酷手机,有11年互联网从业经验。就运营问题,在这本书里,类类以自己常年战斗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予了有效而真诚的解答。如“到底该怎么做运营”?“如何做运营才不至于让自己忙死累死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如何和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把握住处于塔尖20%的核心用户”?“如何强敌逼阵时快速找到突破口”?“如何挤破头皮提高转化率”等等。

  犹记得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记载大理段氏绝学“六脉神剑”,其做架简单,功效卓著,感应强烈,均为首屈一指。久习可得奇效,达到指剑的境界,即指力所能及的地方,有如有一柄无形的剑。无论是横扫或虚指,均可伤敌。在此载出其功中之初级部伤,非内功,但其运用人体自然采收气能力,可迅速开发人体潜能。治病疗疾,增长人体内力及耐力,亦为内功打下深厚基础。

  如果说运营“从0到1”,也需要一本增长内力及耐力,亦为内功打下深厚基础的“六脉神剑”,《运营笔记》,或可当选。毕竟,运营的绝世秘籍需要积年累月的经验&心得以承载,而能把高深之处用朴素无华的文字平铺直述出来,更是难人可贵。

  当然,即便不做运营,本书仍是值得一读,用类延昊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作品牌来经营,你的每一次亮相、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上面都标志着你自己的logo。十年之后,你究竟是香奈儿还路边摊,都是自己造就的。不奢望这一辈子有多成功,但是不断的提高自己,你才值得拥有更好的未来。”

  若是非运营人员将自己的工作日常注入运营属性呢?当然更好。“运营能够帮助一个人练就平和的心态,你可以用在这个过程里磨练出的特质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我把自己积累的东西写出来,就是分享自己的心态,让更多的运营初学者甚至管理人员学会在工作过程中改变对它的看法,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木筏只对想要渡河的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运营的学问也只有对有运营心态的人才是真正有用。新的一年,如何让你我都拥有“从0到1”的运营思维,用它山之石攻玉?《运营笔记》,或不可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运营笔记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