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4 21: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10篇

  《收纳的艺术》是一本由[日] 铃木尚子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一):收纳如禅

  前几日读到了一个小故事,颇为感慨

1.你的心在哪里?

  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结伴回寺院。 通往寺院的山路本来坑坑洼洼,再加上白天下过雨,路面未干,晚上走起来当然艰难。 为了照顾小和尚,老和尚把灯笼让给了他。 师徒俩人回到禅房,脱鞋准备睡觉的时候,小和尚发现自己的鞋又脏又湿,而师傅的鞋则一尘不染。小和尚十分惊讶好奇地问老和尚:“师傅,我打着灯笼都把鞋走脏了,你没打灯笼,鞋子为什么一尘不染呢?难道你真的练有轻功吗?” 老和尚听罢,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鞋子脏不脏与灯笼关系不大,主要看你的心在不在。” 小和尚没听懂,但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 老和尚接着解释:“你拎着灯笼的时候,眼睛只注视灯笼,怕风把它吹灭,脚下自然不管,所以,即使鞋踩到泥坑你也未觉察。我虽然没灯笼照明,但我的心和眼睛都注视脚下,借着你的余光,鞋自然会避过坑坑洼洼,不让泥水给弄脏。”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二):读书|断舍离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我小时候总收拾不好自己房间,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喜欢囤物。

  2009年我毕业来到上海工作,因为租房要经常搬家,所以克制了些囤物的习惯,这让我体验到了物品少一点的那种轻松感觉

  后来我买了房结了婚,怀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我尝试建立自己的收纳体系,将不喜欢衣服在搬家时全部捐掉,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定期打扫和家务分工规则。当时这个体系不完美,但也让我体验到收纳的乐趣

  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不断看书,接触到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提供的极简收纳价值观、从“我”出发的物我观,和我一拍即合,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一直在实践断舍离,也曾写过一篇文章《读书|从收拾写字桌开始实践断舍离》发布在公众号。今年年初我还建立了一个收纳整理交流群,然后我发现了这本书——《收纳的艺术》,作者是铃木尚子 。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三):懒人收纳 你只需这7步就够了!

  导读

  屋子整洁状况反应了你的内心。装满杂物的屋子如同塞满各种待办事项大脑,令人焦虑不安。过好舒适生活需要具备一定收纳整理技巧,但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读《收纳的艺术》有感

  有了宝宝以后,卧室塞满各种宝宝的东西清爽的感觉一去不复返。收到日本收纳师铃木尚子的《收纳的艺术》后,我立马翻开有她家案例章节——想看看身为二孩宝妈的她是如何收纳整理的!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四):收纳从整理内心开始

  文章出处:收纳从整理内心开始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五):《收纳的艺术》——整理物品还是收拾人心

  《收纳的艺术——从整理内心开始,打造独属于你的舒适生活》是收纳师铃木尚子的一本小书。

  这本书篇幅不长,是一本即使只有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轻松看完的作品。整本书的排版设计秉承日系书籍一贯的清新风格,透着干净清爽的气息。铃木尚子的收纳艺术从更加贴近主妇生活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物品与家庭关系的全新视角

  你和物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不管你是否已经结婚,你一定听过你母亲曾经抱怨过永无尽头的家务。她们总是抱怨着无法从整日的家务中摆脱出来、无暇出门、终日服务于家庭成员而越发忽视自己的生活,然而却依然安于这样的状况,并未做出任何改变。即将面临婚姻年轻女性一定深深畏惧于这样的生活,都说婚姻是女人坟墓,因为女人会为随着婚姻而来的家务埋葬曾经的自己。一个单身女性进入婚姻之后,以前一个人的衣服变成四个人的衣服甚至更多,以前一个人的碗筷变成四个人的碗筷甚至更多,以前一个人的房间变成四个人的房间外加更多家庭空间,以前一个人的家务全部都要乘以两倍以上,一天24小时除开操心老公孩子公公婆婆妯娌姑舅,每日都不会减少的家务是她们最头疼问题一个女人不想走进婚姻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她不想做!家!务!。

  所以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这样方便生活的电器简直是居家必备良品。但是一个女人的生活总还有需要自己动手收拾的时候。

  铃木尚子也曾经困扰于这样的问题,因为家里的物品整理凌乱,即使看上去非常整齐却常常搞不清楚某一个物品的具体位置,到用的时候才四处翻找,更有孩子乱丢的玩具丈夫乱扔的衣服,让其他人帮忙拿个物件都无法尽如人意的状况。特别是生了孩子以后,那些凌乱的物品也使家里暗藏危险。这些都让她对生活非常疲惫

  她发现这并不是她期望的生活,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理想生活状态到底是怎样的。她开始审视这些物品和自己的关系投射着怎样的家庭人际关系

  · 为什么丈夫和孩子无法顺利拿到物品,总要自己亲力亲为?

  · 为什么收拾完的物品不能归回原位,整洁永远只有那么一瞬间?

  · 为什么家里总有东西不知道放哪儿,到处都是一堆又一堆的杂物?

  这里面暴露出一个主妇最常忽略的问题:她们只是在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收纳,导致只有自己可以取放物品,因为除了她们自己,没有人知道东西放在哪里,以及应该放在哪里。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你妈让你进厨房帮忙你却只能干看着,她又抱怨你不顶事儿的原因。因为她需要的东西在她方便拿取的位置,而有的地方你并不知道。

  那么明确了这一关键问题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些家庭收纳的基本原则

  1、以家庭中最不擅整理的人为重点,设置收纳结构

  例如孩子,应该将孩子的玩具等与他们相关的物品收纳在他们方便拿取的高度。铃木尚子就将碗柜设置在低处并靠近餐桌的位置,这样当她请孩子们帮忙摆放餐具的时候总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2、告诉家庭成员家里的收纳结构。什么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要有清晰有力逻辑。再以孩子为例,大部分时候他们不收拾自己的玩具是因为大人总是一边替他们收拾了又抱怨他们乱扔,却从来不告诉他们,玩具可以放在什么地方。哪里是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放置玩具的地方。家长们应该在孩子有能力握住东西的时候开始指导他们整理的能力。给他们一个专属的篮子抽屉收纳他们自己的东西。

  3、思考对家人而言方便好用的收纳方法,受益的不仅是自己。比如对于铃木的丈夫而言把东西放进特定大小的抽屉非常难以忍受,总是做不到。所以铃木为他准备了两个篮子,一个放公文包一个放穿过的衣物,只要丢进去不用刻意整理,对于男人而言实在舒服很多。

  收纳的七个步骤

  那么下面让我们进入铃木收纳艺术的七个步骤。

  收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造个人理想的生活空间,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决定了你达成理想空间的三个阶段

  1、掌握家中所有物品的情况,进行挑选

  2、将选出的所有东西都安排好地方,进行收纳

  3、为了让人对空间产生留恋感,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装饰

  合成七个步骤,即:

  1全部拿出来-2选择-3分类-4临时放置-5决定位置-6决定收纳方法-7维持

  *为了行动时不会迷惘建议你事先针对想要的生活,梳理一下思绪。也可以做做乌莎测试,看看自己是在取和放的哪个环节有问题。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物品,可以察觉自己的喜好。具体的就不详述了。

  为什么要全部拿出来?越是长期忽视的地方,越是容易囤积可有可无之物。你要知道,不善于整理看得见的东西,那么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比如人际关系等一定更难打理。

  从哪里开始?一次拿出多少?分区域进行,当然也要量力而为,不要拿出太多东西以致于看到这样的景象就不想收拾了。像厨房和卫生间可以作为容易开始的第一步。

  怎么选择?我们的目标就是舍弃那些可有可无甚至遗忘的东西,只保留那些你未来生活中希望他出现的东西。那些想着未来也许会有用的东西绝大部分你是不会用的,他们不仅要耗费你整理、储存的时间和空间,还要占据你未来用到更好的替代品的机会,所以不要留恋,运用断舍离的方法果断舍弃他们。要知道依靠某种物品,是无法改变你不擅长的状况的,需要更多地关注本质的问题。那些穿不下不敢穿的衣服、买了不看的英文书……扔掉他们,问题根本不在物品身上,你留恋再多也还是用不上他们的。所有的收藏都是埋葬,包括那些微信里囤积的文章还有网购的课程。更新物品或技能,本质上是在更新你自己的形象。请仔细思考这句话。

  怎么分类?这关系到大部分物品的收纳方式。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以帮你更加顺利地实现合理的收纳。按照喜欢与否、使用频率重量种类基本可以做出准确划分。

  第一类:

  不喜欢但会使用(放回原位) 喜欢但经常使用(放回原位)

  不使用但不喜欢(丢弃)   不使用但喜欢(保存)

  第二类:

  每天使用的东西(放在最容易拿的地方)     

  一周至一月使用一次的东西(根据频率、重量决定放置的地方)

  两年以上没用过的东西(丢弃)  

  一年使用一次的东西(集中收纳在有点难拿取的地方)

  临时放置在哪里?只需要按照平常的习惯放回原位即可。关键不在于通过之前的步骤了解自己拥有哪些东西,在后面的时间有计划地设置放置他们的地方,以及收纳的方法。通过一些收纳工具帮助你更好地管理以及实现美丽的收纳。

  决定位置的关键是什么?重量和使用频率会大大影响你拿取物品。我们按照身高安排物品。常用物品应放置在从腰部到平视的位置。使用频率低的轻便物品可以放置在伸手可及或较高的位置。使用频率低的重物则放在需要稍微蹲下才能碰到的地方。当然如果有些身材高大的人不擅长做蹲下的动作,也要考虑替换到稍高处的位置。

  怎么收纳?有哪些推荐和窍门?收纳的基本原则就是方便拿取和索引。做到如此的关键是做到一目了然,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同类型或相关的东西安排在相近的位置,或相近的区域,减少移动的频率和幅度才会方便生活。

  用浅抽屉,像衣物、毛巾、浴巾等都可以卷起来并排放在抽屉里,这样就不用叠着放,花样颜色一目了然,方便拿取,小孩子也可以轻松驾驭卷卷卷!

  用专用裤架。用衣架晾裤子最大的问题是不方便拿取,用专用的裤子架可以帮你迅速解决这个问题。

  用统一颜色。家庭收纳的色彩要和装潢相近色系,在视觉上营造宁静松弛氛围,所以沉静的百搭色比如浅灰和白色透明材质都是很好的选择。

  用三排并列放置。并列三个物体的排列方式给人整齐划一的感觉。不信你试试

  其他:化妆品发饰首饰调料等,本着方便移动、集中管理的原则建议用小篮子收纳。

  善于使用标签

  如何维持?养成十五分钟内放回原位的习惯。即使是收纳大师也没有不刻意保持也可每日如新的收纳方法,除非你请保洁帮忙。

  结 语

  在这个时代我们深切体会到,个人能够拥有的资源有限的。当你拥有一所房子的时候,你会知道你能放在里面的东西是有限的。生活其实是一种选择,你在每一天里面选择的东西,堆积成了你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选择那些你想要的东西,舍弃那些无助于你成长为理想中自己的东西。更新物品即是更新你自己,这是当代生活的哲学,乃至美学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对你有用。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六):收纳,其实是从整理内心开始的

  收纳是个技术活,如果你有一个处女座老妈肯定不谙此道。

  很多年前处女座还没有被黑的时候,每个来我家中做客的人,进门第一句话便是:呦,你们家收拾的可真干净。

  不是恭维,老妈确实持家有道,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将屋里屋外收拾妥帖。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七):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收纳结构?

  我看过不少关于收纳整理的书,比如《怦然心动人生整理魔法》、《断舍离》等,她们并不是纯粹的收纳书,而各有各的特色,给了我不少整理甚至人生方面启发对比起来,《收纳的艺术》更“专业”一点,作者铃木尚子用自己的经历经验给了我们整理的技巧,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那么,如何做好收纳呢?

  一、明确收纳的目的。

  如果仅仅使用各种各样的收纳工具或者方法,那就陷入了为了收纳而收纳、永远维持不了整洁、循环收纳的怪圈,真正的收纳是把自己的人生投射到家中,让自己的梦想随处可见,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

  对比《断舍离》的核心——扔,《收纳的艺术》更有章法,铃木尚子把家看作一个系统,建议收纳者在收纳前先问问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想做什么呢?”她认为只有在明确整理的目的之后,才能根据目的规划整个家的布局,从而决定如何收纳。

  收纳目的是战略,而收纳术是策略,有了方向,才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和怎么做。

  二、到底为谁整理?——明确收纳的主体。

  如果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收纳,通常导致只有自己可以取放物品,除了自己,没有人知道东西在哪里,自然,家人也不知道东西的归处,屋子乱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想起网上一个段子:孩子总是问妈妈:“妈我袜子在哪儿?妈我指甲刀在哪儿?”虽然这段子是为了说明妈妈的重要性,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家中收纳的主体往往只有母亲,其他家人没有参与进来的情况。

  想要家人参与进保持屋子整洁的行动中来,在收纳时就要考虑家人的收纳习惯和需求,协调好自己和家人的价值观。

  三、立马行动,进入收纳状态

  别总想着这个周末或者等暖和的春天来了之类的时机再收拾,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拖延通常会消耗热情,破坏干劲。

  如果当天没有足够的时间收纳,那可以从衣柜或一个柜子开始整理,每天半个小时,也许一周就收拾完毕了。

  我把一次性的、大规模的整理称之为收纳大扫除,把东西归位的日常收纳则是习惯性收纳,要打造好收纳结构,才会让习惯性收纳简单方便。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在打造好收纳结构之前,不要随意让物品进入家里。

  四、收纳术

  最重要的收纳术就是给物品指定位置!哪个区域作什么用途,该放什么类的东西,在进入收纳状态时就要考虑好。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中女主就是《断舍离》和《收纳的艺术》的最佳践行者,她看不得东西到处跑,要求所有东西都在原位,因此她的家里也超乎想象地整洁。

  准备好大扫除之后,《收纳的艺术》有几点小建议供参考:

  1.把全部东西都拿出来,进行挑选。这个和断舍离类似,需要的、十分喜欢的才配留在家里。

  2.没必要追求完美。不要和别人比较,维持自己接受程度内的整洁就够了。

  3.同类物品放在一起,常用的东西要易于取用。

  4.选择统一颜色并与整体装饰风格一致的收纳品,看着更协调。

  5.整顿物品入口,不要随意让物品进入家里!比如赠品、促销品、囤货等等。

  6.在人生不同阶段重新审视,适应新生活。

  铃木尚子在《收纳的艺术》中还介绍了自己的家,针对每个区域她有一些独特的收纳小技巧,比如在玄关放两个大框,放作者爱人带回来的公文包和脱下来的睡衣,解决了丈夫乱丢的问题。这也是前文提到的协调好自己和家人价值观的实例。书中其他小技巧不一一列举,有需要的可以找来一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希望大家学习收纳的艺术,保持家的整洁舒适和内心的满足快乐,生活在被自己喜爱的物品所包围的家中!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八):收纳,不仅仅是打扫房间,而是整理你的内心

  收纳,就仅意味着收拾房间和清理杂物吗?

  不一定,收纳指的是始终如一,神清气爽的居住空间。让你在下班后,一洗工作的疲惫,完全地放松下来。

  屋子的环境条件,就是个人精神状态的体现。

  怀抱着这样子的期待,在我拿到《收纳的艺术》,就被简介上的一句话触动。

  即使做不到“断舍离”,你的家也可以更整洁、更舒适、更有你的风格!

  如果说要抛弃很多东西,时刻保持警惕感,才能做到整洁舒适的话,那也着实太累了!收纳不应该成为有负担的一件事,而且发自内心地去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小窝。

  非常简洁、舒适的封面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九):整理物品就只是扔扔扔吗?

  不得不说,在物品的空间整理这个领域,日本人首屈一指。

  也是,本来自己家的地方就不大,日本人对于资源、空间的利用,当然是无所不用其极,虽然美国人也写过这方面的书,但看着总觉得差点意思,毕竟人家老美住的都是大house,对于我们的可借鉴性并不大。

  这几年“断舍离”的说法火了起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思考物品和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还在执迷于对物品的占有之时,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来说了:这人啊,不能被物品占有,你要断舍离!怎么个断舍离呢?1.断绝不需要的东西;2.舍弃多余的废物;3.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经过了“断舍离”的洗礼,我们知道了,物品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维和状态,当我们让周围环境变得清爽之时,内在的环境也会随之焕然一新。

  于是,怀揣着“断舍离”的信念,我们开始大规模地扔扔扔,的确,那些舍不得却没有用的旧物被扔了之后,人也跟着舒坦不少。

  可是,丢弃了很多无用之物,家里还是很乱,怎么办?

  整理物品就只是扔扔扔吗?

  别急,另一位日本生活整理收纳师铃木尚子写的这本《收纳的艺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后半部分,铃木尚子按厨房、衣橱、客厅、储物室、浴室、儿童房、卧室、玄关等区域划分,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她日常的收纳心得,非常实用。

  有些收纳方法看了以后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的,但就是这些并不难的方法,很有用,有些我们却没有想到。比如,包包的收纳。对于包这种体积大、材质偏软、形状多样,收纳起来让人头疼的物品,铃木尚子是怎么收纳的呢?很简单——用抽屉式的立方形收纳筐,按颜色分类收纳,当你想要搭配深色或浅色衣服寻找包包时,只要拿出对应的收纳筐就可以了。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

  在这一部分的收纳方法介绍中,附有大量配图,说着比较啰嗦的收纳方法,看一眼图就全明白了,当然了,按图索骥,也很方便淘宝剁手。不过,有一些收纳工具,倒也不一定非特意去买。

  在这一点上,铃木尚子也给我们做了个示范。

  从图中可以看得出来,铃木尚子是一个非常讲究且精致的人,讲究、精致并不等同于奢侈、浪费。她每年情人节,都会去一家精品店购买巧克力礼品包,把它当作礼物买下来,送给自己,然后呢,吃光了巧克力,她会留下这个装巧克力的盒子,用来收纳自己的长项链。

  这时你也许要问了,说好的断舍离呢?为什么不舍弃多余的废物呢?

  家居整理不是一味地“扔”,而是对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有目的地选择。虽然是用剩的盒子,但是能用,并且质量不错,又是自己喜欢的,何不把它用起来呢?

  无论是“断舍离”,还是“收纳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要让我们周围保留下来的,都是对自己有用的、喜欢的、适合自己今后生活的东西。

  所以,归根结底,家居整理,关照的都是我们的内心——什么会让自己觉得心情愉快?你理想的空间是什么样的?如果这些问题你都不知道,那……铃木尚子也能帮你解决,在《收纳的艺术》里有专门的一章来测试你的收纳偏好,帮你选择适合自己的收纳方法。——看吧,为了我们的家居整理,她也是操碎了心。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十):跟高手妈妈学收纳,让你跟“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韩寒说:我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但就算满屋子都是你喜欢的,因为你的东西堆的到处都是,就算想找件喜欢的裙子,翻箱倒柜找半天也没找到;孩子问你“我喜欢的小车子呢”,你想不起来放在哪,又开始找找找,时间不知不觉就浪费了。

  来看这位高手妈妈,铃木尚子,两个孩子的妈妈,作为日本生活整理收纳师协会的资深生活整理收纳师,从事整理与收纳的顾问工作。另外也是私人衣橱收纳认定讲师,教授服装搭配与衣橱整理收纳。

  跟她来学习收纳吧!

  1、先整理什么?

  先整理自己。不会整理的人,往往不擅长安排事物的优先顺序,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必须有的事物。

  铃木尚子在《收纳的艺术》中说到:“要是整理不好看得到的物品,当然也就无法整理好看不到的时间、信息和人际关系。”

  在整理的过程中,简单的步骤是弄清楚物品是否需要,并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将物品依次收纳好。其中最重要的是“选取自己最想珍惜的东西”,这项能力可以衍生出决断力,从而活用于其他场合。学会整理之后,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很自然地就可以看出什么是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

  而且,整理东西的习惯也是对孩子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整理这项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人很难得到所有东西,也可以作为孩子选择最佳方法和人生道路的练习。

  1)你整理不好是什么原因?

  不会整理的人有很多,《收纳的艺术》归类为这五种原因:

  不确定物品的放置地方;

  用完不放回原处;

  不考虑物品的用途;

  购买方式有问题;

  时间不足。

  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做不好某件事后,接下来再试着向下挖掘“怎么做才能做好”。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

  2)什么会让你觉得心情愉快?

  开始整理之前,把这个要求反复的提醒自己,就会在心中逐渐浮现出你所重视事物的选择判断标准,也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明确的人可以迅速选择出需要的东西,而价值观模糊的人,常常无法判断物品是否需要,最后只好不断地重复整理。

  同时,了解家人的价值观,试着去磨合,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2、整理就是扔东西吗?

  并不是。整理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东西都有处可寻。不是一边判断着“要不要”,一边想着要收到哪。

  收纳是选择的技术。准备收纳的时候,我们总想着买哪种收纳盒比较好,但很少有人想盒子里面都装些什么。

  从家里已有的物品中,只挑选出今后生活的必需品。过着美好生活的人,很擅长只选择自己喜欢且经常使用的物品。舒适的生活是由日常中各种“喜欢”的东西集合形成的。为了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一定要学会这项选择的技术。是不是有种“技巧未动,理论先行”的感受。

  不要轻易买买买,如果你想过上舒适有条理的生活就不要随意让物品进入家里。本来整理就是件很难的工作,如果一边整理,一边让新物品进入家里,那永远都整理不完。

  3、脏乱是可以传染的,整洁也是,想培养孩子好的整理习惯,就去影响他。

  1)全部拿出来后,去选择与分类。

  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如果精力有限,就先从首先,试着从衣橱、厨房这类在一个地方就可以整理完的地方开始吧。

  特别是专属于自己的衣橱,通过衣服可以面对自己,从收纳的角度来说,也推荐从它开始。

  并不是“要丢弃什么”,而是通过选择什么,来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以喜欢/不喜欢或使用频率来分类。建议在适应这种分类之前贴好标签,使物品可视化。

  2)犹豫不决的东西就临时放置。

  一边选择物品,一边考虑最佳的收纳方法,是非常困难的事。可以先选择必要的东西,改天再从容地考虑收纳方法。因此,在选择工作完成以后,要将物品暂时放回原来的位置。

  通过临时放置,可以发现迄今为止没有注意到的想法,完全了解自己拥有的物品后,把物品放回原处时,脑海中就会开始产生。

  要在所有物品都临时放置妥当之后,再购买收纳用品。临时放置时使用的空箱子或收纳用品,需要选择没有什么颜色、文字的。这是为了避免使还在整理过程中的房间看起来更杂乱。在箱子上贴好标签,明确其中放了什么。

  3)然后决定位置与收纳的方法。

  先想想要东西还是要空间,根据帕累托法则:“80%的生活由20%的拥有物决定”,来决定物品位置。

  每天必须使用的东西,应该放在容易看到、易于拿放的地方,这样可以大幅减少生活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腰部以下平视位置放置常用物品;伸手可及的地方放置使用频率低的轻便物品;需要稍微蹲下才能碰到的地方放置使用频率低的重物。

  收纳并不需要很麻烦,基本有三种:使用柜子;使用抽屉;吊、挂。

  使用柜子

  *选择有活动隔板的柜子。

  *使用颜色统一的收纳盒或收纳篮,里面的物品不要叠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收纳的艺术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