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人》是一本由朱佳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灵魂摆渡人》读后感(一):灵魂摆渡人
看到是心理学的访问实录,立刻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联系在一起,想着心里学和精神病还是有些关联的,也定能呈现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不得不说,还是有些失望的。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时候,真的是被震撼到了,以另一种视角看世界。有很多很多的感悟。许是对本书的期望太高,并没有达到“震撼”的感受。
第一篇文章对我触动挺大的,主人公身上许多的弱点我也有,那种有不安全感引发的歇斯底里,是在试图引起关注,是在试探他人的底线以确定自己在什么范围内是安全的?无论如何,如今我已明白,这种伤人伤己的行为并不可取。看到她,就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能够让我在时过境迁后进一步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其余的文章,苛刻点说,我觉着不够精练。读起来便觉着乏味了些。都说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我也顺应时势看了点相关书籍。很幸运能够看到一个心理咨询师写的案件纪实,让我不仅仅只能读到理论。
如题,这本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含有很多特殊的怪诞的事例,而是很生活化,里面的建议也都很中肯,某种程度上来说像是一本指导手册,教人怎么看待理解处理身边的事。
我从中学到:1.假如你想爱人,就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否则只能伤害别人2.家人常常会为自己考虑,但是当自己对家人要求过高时,往往是对双方的伤害,你不能奢望要求每一个对家人的期望都被满足,要克制自己对家人的自私
这本书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心理咨询,这就像是心里有烦心事的时候找朋友寻求安慰和帮助,只不过这个不是朋友,他十分客观而且专业,还要收费,哈哈。假如花一些钱就能消除自己内心的困扰,不让它一直桎梏自己,那么为什么不呢。
《灵魂摆渡人》读后感(三):随喜
从哲学角度而言,两难之所以难,是因为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黑格尔所言,是两种合理性的冲撞,其中往往包含着深深的无奈。非常触动的一点,我觉得“随喜”确实是个好习惯。
这本书完全没有什么重口味,就是最常见的一些问题,你一定会在其中看到同样困扰自己的问题,也许可以将其当作参考。
作者只是叙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不一定每个人都适用,但总有一些部分是有共鸣的。
这本书让我对心理咨询师这职业有一些新的认识,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这是非常需要专业性的职业,“特殊的人际关系”使得其不能移情,心理上靠近,就失去距离,不可建立双重关系。压力很大,因为开心的人不会去找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