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录》是一本由柏夏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6-8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想必人世间没有人会不喜欢花的吧,沁人心脾的芳香,色彩斑斓的色泽,虽然它们最后都会凋谢,但曾经也鲜艳夺目过,就像那就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看了这部书,也似乎明白了作者如何选的花神,不能只是看外表,也要看为人处事的做法。但凡称做神的,肯定是要有大爱的!我特别喜欢各种花卉,所以我特别想看作者如何撰写的这部书,我也好奇文中花神是怎样被选中的!
文中人物设定比较少,人物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简单,所以看起来不会让你觉得有多复杂,也容易缕清里边的人物关系。主要人物其实就是狄姜、钟旭和武瑞安,而花神录就是由狄姜来编排的,或许你会好奇这是作者胡编的还是有依据的呢?在我看来,我觉得是有依据的。狄姜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即为地藏王肯定是跟土地有关,所以花属于地里生长的植物,自然可以被她管辖。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钟旭呢,是钟馗的转世,跟钟馗一样依旧是个抓鬼的道士。因为前世与狄姜有些剪不断的感情,所以地藏菩萨要来度化他!那武瑞安便是他们今世的好朋友,他们一起游历人间,从而帮助了狄姜写出了花神录。狄姜还有两个伙计,问药和书香,然后再就是文中出现的几位花神。
一切都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身份,感情还有地位。一位因为被退婚而终日愤恨的公主,要有多大勇气遭受梅花烙印之痛,可是她都忍了。她鼓励那个有自卑的人找到了自信,她割让了自己喜爱之人给了婢女,她经受住了一切磨练,她就如同那在枝头凌霜傲雪不畏严寒绽放的梅花,即使是梅姐姐也无法与之媲美。文章衔接恰到好处,一个花神的出现都不会显得那么唐突,而且每个花神都自己的爱情故事,她们坚守自己的爱情,即使有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李杏之,其实你应该猜得出这就是第二位花神了,身份的特殊带动了故事的发展。不看小说你肯定猜不出,一个在乡野生活还被认为谋杀亲夫的女人到底是何身份!不管身份怎么变,时间怎么变,她对丈夫的感情去依旧不变!后边还有桃花、牡丹、石榴花等等的故事!每一位花神的故事都是那么真,她们心存善意,不去争强好胜,一切都值得被大家赞叹!
神鬼人,本不相干却又联系在一起。狄姜作为地藏神,她看清楚了一切,所以将她们列为了花神。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谁没有被爱情伤害过。文章武瑞安,狄姜和钟旭三人的感情也没有最终的结果,一切还在继续,唯有等待!
《花神录》是柏夏这位90后美女作家的新作。柏夏擅长书写言情灵异悬疑类的作品,文风大气婉转,进入文坛后很快成为独树一帜的畅销小说作家。
柏夏善于在作品中安排各种身份人物,编织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读者耳目一新。《花神录》就是这样一部作品。看这本书的书名,觉得无非是一部古代鸳鸯蝴蝶派小说,但是读了楔子又觉得小说写得鬼气拂拂,让人莫名惊诧。小说中登场主要人物是开医馆的狄姜、开棺材舖兼捉鬼的道士钟旭、美男子王爷武瑞安。这样三个各具个性的人物纠缠在一起,医馆老板在暗恋棺材店老板,王爷在动医馆老板的歪脑筋。特别糁人的是将医馆和棺材舖安排开在门对门,真是一出阴森森的恶作剧啊!但是看下去就觉得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美女作家妙笔生花悬念叠出,在先后推出的一场场表象后边编织出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感人故事。原来狄姜是地藏菩萨下凡,钟旭是钟馗下凡。众所周知,地藏菩萨是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另外三位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的一条著名语录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意思是说如果地狱因众生孽业而不空闭,那么他就发誓永不成佛;众生都渡化了,不再制造孽业了,他才去菩提树下获得圆满功德;而钟馗则是中国道教降妖伏魔三大帝君之一,号称驱魔真君(另外两位是伏魔大帝关公、荡魔天尊真武)。关于地藏菩萨和钟馗的故事一直在中国民间有许多流传,有的已经俨然成了民间风俗,所以作者这样匠心独具地取材编排演绎故事,读者会自然对作品有“亲切感”。
假想如果写成别的宗教人物出场,读者会觉得很怪异的吧!这部小说编造出的内容是,在过去某代年间(似乎是唐代年间),有佛教和道教这两种不同教派的重量级“人物”,地藏菩萨和钟馗,在“度鬼还是杀鬼”的问题上持不同政见,争执不下,于是钟馗重下人间要不分良莠地杀尽鬼魅;地藏菩萨也下到人间,认为要根据作恶情节具别对待。后来,经历了一个个杀鬼救鬼的“个案”后, 钟旭渐渐认同了狄姜的做法。原来因为爱,那些原来邪恶的鬼魅脱胎成为美好花神。我佛慈悲,普渡众生,阿弥陀佛!这部小说除了构思新颖之外,还有值得点赞的地方,例如在对话描写时呈现多种风格。明明是在编造古代故事,场景人物处处古风盎然,但是在对话中又巧妙地夹进现代语言,例如店伙计交谈时使上“教导有方、肤浅、激动”等词汇,让人不禁莞尔。 “我可好久没吃人了,真是想念得紧啊!”、“这钟老板啊,真是可爱得紧。”、“这寒冬腊月的,真是困得紧,”,这“紧”字的用法让人想起《水浒传》中林冲“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这个“紧”字,让读者觉得字里行间悠然透出几许名著味道。
书中还不时可见生动传神,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特写手法,例如有写钟旭一不小心与狄姜四目相对,狄见状“立刻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微笑,”而后者则“依旧一副旁人欠了他五百两的表情”。 《花神录》这部书温情脉脉,宣讲爱情的力量能够感化鬼妖,使原本是邪恶的人变成极为高尚善良的人,以至成为花神。以花为媒含蓄地讲述了人性美好这一主题。
《花神录》读后感(三):应被百花撩乱笑
每一朵花都有它的品格,每一位花神亦有她的品格。花本无情,人却多情,多情却被无情恼,人间的这些是是非非不过如此。
故事发生在宣武年间,女皇晨曌五年。虽然是架空的朝代,但是我相信很多读者都能看出来这个晨曌就是以武则天为原型,她的朝代、她的身后确实很有故事。
女主狄姜在太平府南大街的尽头开了个不医人,只医鬼的药铺,能看见这个药铺的人大多都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她有两个伙计,一曰问药,二曰书香。问药活泼易冲动,书香年纪小却老成持重。两者性格相辅相成,是狄姜的好助手。
药铺对面开了家棺材铺,掌柜的却是个道士,以捉鬼为业。人生信条是:有妖皆翦,无鬼不烹。药铺和棺材铺本该是势不两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狄姜偏偏喜欢粘着钟旭,似乎他俩前世有缘。不管怎样遇到了狄姜之后钟旭的信条正在一点点的改变,那个不近人情的道士,似乎渐渐有了些人情味。
武王爷武瑞安,一个高富帅的王爷,整日流连花丛不学无术却并不纨绔,对狄姜一片深情可以舍命相救,忘川河水也无法抹掉他对狄姜的深情。三人一起游历人间,经历了几番唏嘘、几番感慨。狄姜感慨良多于是决定写一本《花神录》,《花神录》收录了十二位花神的故事,
《花神录》读后感(四):花神有录
林亦霖
姑姑,花神录的载入者,看似无意地选入,却又有心的书写。花有所适之人,录有恰当之处。
颇为喜欢姑姑这个角色,无论大事小事,在她的面前皆有定数。她可以梦中和周公下棋,也可以闯入地府对鬼王一番戏弄。身上的小物件更是数不胜数,太上老君的仙丹,其他神仙的妙药,她都有。就是不知道姑姑的来路,她身边的丫鬟虽无特别惊艳的描写——在她的口中也无特别之处,但真身却是中国传统的图腾——龙。由此可见,姑姑的身份并非一般。
书中记载的人不多,但均为有个性之人,他们的个性恰都与花相映衬。故此,花神录,其实就是写给他的简单传记。很多人物乍看并无太多亮点,但细细品来之后,会觉得人物的构思颇为巧妙。很多荒唐事情的背后,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索。
小说中留给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牡丹公子,本一副好的皮囊,却难奈命运的艰辛。家道中落,被打上卑贱的烙印,被人欺凌。贵族家的公子哥,成了别人手中的玩物。但他的本性未变,并未因着状况的变化而有所改观。相反的是,那些沦落的日子里,他守着那本心,他想有日功成名就、一洗家族耻辱。庆幸的是,他有了这样的机会。很难说,命运给你幸运的同时,会不会同时给你感伤。那宠幸他的人竟是国家的女君。倘若是个寻常女子,他便也不会有任何压力。可偏偏他喜欢上的是君主。君主虽有儿女情长,但在权术之前,只想保全自己。花神——牡丹公子,便成为了牺牲品。先前有多爱他,就要多折磨他——因为他是另一个不能除去皇妃的心仪对象。她不是不再喜欢他,而是不能喜欢他。君王不要软肋,只要铠甲。
但她还是在乎他的,可他不得不死。他不死,自己永远都有软肋,他死了,自己的霸业才能安稳。她爱他,她利用他,他懂她,他明白她。那杯毒酒,虽不是她所传,可却是他命运的归宿。自古红颜薄命,女人的美艳皮囊能祸国殃民。而男人的皮囊,同样是此般。他知道自己的宿命,没有怨言,欣然接受。在半辈子流离失所后,毅然决然饮下那杯毒酒。他不是不爱,而是太爱。
相传,女君曾让天下的百花齐放,唯独牡丹不绽放,女君一气之下将牡丹贬出皇城,但牡丹在他乡绽放——后女君暴怒,火烧牡丹,牡丹非但没有凋零,反而愈加绽放。牡丹至此成为了国花。
牡丹大气、香艳,硕大的花朵,颇为诱人。牡丹公子,一如此般。不为强暴,依然坚守。最后在死亡中绽放。他那美艳的皮囊,还有那不羁的傲骨,就是这牡丹的缩影——牡丹花神,他当之无愧。
其他的花神,也都有自己的风格。花之神,或凡人,或仙人,或妖魔,或鬼怪,世间万物者,皆有之,皆有自己独特之意境。
花神录,花神有录,记在心怀,录入梦中!
《花神录》读后感(五):最美好的时光
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是什么?姜狄是否弄清楚自己究竟是谁……一口气读完上下两本花神录。果然是神秘医馆里神秘的掌柜。 她看得通透,也活得市侩。她喜欢钱,喜欢看美男子……她与凡人无异。 喜欢流云师太对她的评价,“面容恬静,行事温婉,虽然偶尔有些诡诈,倒也不像个凡人,反而像是普度众生的菩萨。” 也喜欢问药对她的评价,“落袋为安。” 更讶异于胸无点墨的武瑞安王爷对她的评价,“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 如此女子,谁不偏爱? 读第一篇章的时候自以为武瑞安只是第一篇故事里的小人物,样貌不错,有钱有权又帅,太平府的女子都被迷得疯狂。他也从不浪费自身的条件,流连于花丛中。迷惑了各种少女。院青梅是众多女子里的其中一位,是爱得极深才会有又爱又恨的孽缘吧。为了爱可以不择手段罔顾他人性命。为了爱也可以奋不顾身为爱的人付出。爱恨情仇,心中的魔只是因为太过于执着!梅姐被医好了,可人世间再没有她。不过还好成为了姜狄笔花神录里的第一个花神,香中有韵,坚毅不妥协,清极不知寒,骄傲不自怜的梅花神。 终是向善而生。 开始的时候我对武瑞安王爷有偏见。花花公子! 而当我合上书本的时候,故事告诉我看人看事别被表面蒙蔽了心。武瑞安这个角色是越往下看越讨喜,原来他也是最专一的男儿。为了爱可以从手无寸铁的花花公子变成征战沙场的猛将,他喜欢姜狄,他爱姜狄,他不止一次告诉姜狄。他是“花花公子”,他是胸无点墨的王爷,但是他知道怎么爱才是最好。所以他尊重姜狄,助她,护她……甚至最后为了姜狄而舍命。这时候的他已然是姜狄心中重要的人了。 要是没有钟旭多好。爱与不爱,姜狄对于别人的爱恨情仇总是能了然于心。而她自己的呢? 虽说分了六个篇章,说了六个故事,但是里面的人物却连贯着正本小说。在上一个故事无意出现的小人物,下一个故事里就成为了主要人物。喜欢这种描述手法,画面感特别强,每个故事角色已然鲜活于心中。 封面说继《浮生物语》、《哑舍》之后,又一间行走在无常界的神秘医药馆,与之比较,我更喜欢《花神录》。因为里面造就的人物角色鲜活,语言生趣,故事里蕴含故事。还有最后的结局,能力强大的姜狄还是救活了武瑞安。我能想象出他们有你,有我,有情谊,一起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最好的画面。这正是沉迷于故事里的我们所向往的生活。情情爱爱,看通透了才会拥有,不要等失去了,才想起最美好的时光。 又一年春暖花开之时了,你是否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
《花神录》读后感(六):佛不度人,只度己
这本书的内容是讲述地藏王和钟馗二人就‘杀鬼或度鬼’这个问题,做出了属于他们最好的解答。狄姜(地藏王菩萨化身)开了见素医馆只医鬼却不医人,她曾说过。对于钟旭(钟馗的转世)来说有妖皆翦,无鬼不烹。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狄姜的方法是他从来不曾想过的。
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到了蒲松龄的聊斋,不过聊斋故事中的神仙狐鬼精魅基本都是女性,而花神录中的十二花神有男有女,十二个花神的故事,他们的爱情、亲情。第一个故事中武婧仪身为公主,却心软到把身体借给身为戏子的梅姐,却差点被夺走身体。而那梅姐为了自己的所爱瑞安王爷,在他妹妹的身上却只是为了顶替他去“死”。一度以为一月的梅花神就是梅姐,不曾想竟然是武婧仪公主。她自小看的见鬼魂,身为公主的她又要顾及皇家,从来不曾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即便是深爱的人被自己的婢女夺走,她依旧坚守的自己的骄傲、皇家的骄傲,这才是傲骨的梅花!
印象最深的花神是三月桃花神,孟子昌一直痴情的守候着他与桃鸾的那一份感情。但是只是因为桃玉在堕仙为他改命的时候把自己的淚痣同样的复制到桃鸾脸上,他却认不出身边与他生活多年、为他生儿育女的人就是他最心爱的桃鸾,而非孪生妹妹桃玉......虽然桃玉做了很多的错事,但是看着她为那个男人掏心掏肺,为了他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让人很心疼。都说爱的太深的那个人一开始就输了,那是因为他不懂得回报她的爱。
《花神录》读后感(七):花神录,录红尘,医人心
有间医馆,名曰“见素”
见素有妖,妖不医人只医鬼。
有家棺材铺,无名无匾
死人生意也做,活人生意也接。
这是一本别出心裁的书,作者的写作手法独特,构思巧妙,由几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男女主等主要人物贯穿其中。(结构有点类似于《华胥引》)女主狄姜在太平府南大街的尽头开了个药铺,不医人,只医鬼。她有两个伙计,一曰问药,二曰书香。药铺对面有家棺材铺,专门替人处理隐私债务,钟旭是棺材铺的掌柜,也是白云观第七十二代掌教,一个专司抓鬼的道士。人生信条是:有妖皆翦,无鬼不烹。钟旭是钟馗转世,前世与狄姜情谊深厚,恩怨剪不断理还乱,狄姜是地藏王菩萨化身,要来度化钟旭。二人在这一世还有一个好朋友,系武王爷武瑞安,三人一起游历人间,帮助狄姜写了一部花神录,三人穿插在十二位花神故事中,感情日渐深厚,最终冰释前嫌。
这更是一本充满温情的书。《花神录》中所录花神,其实都与妖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妖在传统观念中多是邪恶的化身,然而这本书中的每一位花神都极美,或女性,或男性;或绰约,或俊朗;或高至皇族,或贵为文臣,或平凡婢女,或低至贱民;或献身,或杀身,或往生……他们的人生遭遇各有各的悲惨,但他们都在苦难的人生中,吃苦,了苦,见素,抱朴。见那人之初纯善之情,见如何为情悲欢离合,虽千万人吾往矣,执着不弃——一直在爱,虽历经劫难受尽伤心,伤痕累累仍不忘良善,不肯随意伤人,甚至宁愿舍弃自己生命成全爱人甚至他人,如此才有资格被录为花神。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落红不是无情物”,每一种花都有各自的特点,或傲寒独立枝头,或菡萏清新出水,亦或桃花灼灼令人歆羡,但面对爱情,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坚守和执念。每一位花神的故事,都让我们坚信爱情的力量,让人动容。但自古爱情便不都是圆满的,每个人都有执念,却不一定有情人终成眷属。活在人世间,痴嗔贪癫,人心难测,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照着每一个人。只是作者把美好的愿望理想化了,然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见素医馆,真正给人医治的,是人心。
作者的语言清新淡雅,就像她刻画的女主见素的形象一样,温婉素净,像是悠悠地诉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又像是轻声吟唱着一首婉转的歌谣,缓缓流入人的心田,读这本书,能净化人的心灵。当然,本书也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个人感觉,感情虽然细腻,但格局还是有点小,多是情啊爱啊的所谓“红尘俗世”,毕竟是言情小说,不能太苛刻立意了。
《花神录》读后感(八):以花为媒,由神谱曲----《花神录》
时下奇幻文学类的作品不断好书连,读者刚拜别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美轮美奂,此刻又迎来一套行走在神鬼妖路上的妖娆夜宴《花神录》。同样都是围绕爱恨情仇,同样都充斥着奇幻传奇,同样的题材却又着与众不同的看点。
在小说《花神录》中,我们踏上的是一段关于十二位花神的故事。每位花神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情节,每位花神却又借助着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尽展善有善报的初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看似十二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却借助着女主狄姜(实为地藏王菩萨化身)的牵引汇聚全书。他们各自的故事既有着各自的风采,却也浑然天成地融为了一体。“不医人,只医鬼”的行医原则中,女主狄姜更是牵引出了她的前尘旧事----与狄姜情谊深厚,恩怨剪不断理还乱的钟馗转世的钟旭。除此之外,我们更可以借助着书中的故事结识武王爷武瑞安。于是乎我们就跟随着这三位主要人物尽览着人世间的善恶美丑,更有幸地欣赏到了被女主狄姜录入至名册的 十二位花神。虽然此刻我手头正在阅读的上下两册《花神录》仅仅涵盖了六位花神,但是我更是由此及彼地期待着随后六位花神出彩的故事分享。
虽然我们生活在无神论的当下,但是突破常规之下别出心裁的创想文学《花神录》却别出心裁地开辟了全新的阅读新视点。以花为媒,由神谱曲;分享故事,探讨人性。杏花天影,桃林芳菲烬,牡丹绝艳,丹若殊途,菡萏芙蓉-----时而艳绝耀眼,时而惊悚入骨,时而哀婉凄离,时而耐人回味-----不同的花儿,不同的人儿,因着这样的一份不结的渊源牵涉其中。借助着这里的故事,我们更是聆听着这道不尽人间关于善恶有报各种渊源的解说。事实上,我们总可以在各个不同的小故事中无比欣慰地看到原本悲惨噩运的录入花神集的花神总有幸得到神人的相助有个曲终圆满的终结。
于其说书外的读者在读着离奇的花神故事,我个人更觉得这是一部话里有话,蕴藏深意的神幻篇章。超脱于现实的联想,架构于虚空的花神空灵,交由于救苦救难的地藏王菩萨化身来穿针引线,这里其实就是对于美好人心真善美的感叹。看似虚幻飘渺,实则内有深意精髓,各种的故事亮点交织于这样的一部花神录之中,尽待书外的读者细细品评和感悟。
《花神录》读后感(九):人生自是有情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北宋 欧阳修《玉楼春》
一间见素医馆,书香、问药二仆童,钟旭、武瑞安、狄姜三好友,共筑《花神录》一卷。录上花神,梅花、杏花、桃花、牡丹、石榴(丹若)、菡萏与芙蓉,在柏夏的笔下一一盛放,一花一故事,章章显情痴。
正月梅花之香中有韵,坚毅不妥协,清极不知寒,骄傲不自怜;作者在勾勒武婧仪与其婢女柳枝面对共同所爱之人龙茗所展现出来的特点,无一不体现了梅花高洁的特点。虽然心头再爱龙将军,可武婧仪依然成全婢女柳枝与自己的心上人龙茗的“两情相悦”。爱情,强求不得,放手才是解脱。
二月杏花,那一枝红杏出墙来,妖娆多姿,美则美矣,奈何难以扛过那春尽后的凋零。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瘸子潘辛贵(曾经的状元郎沈梓墨)终是敌不过日常生活的清贫与武莞颜(曾经高高在上的公主)数十年的泼辣脾性,离世反倒是一种解脱。而武莞颜,曾经高高在上的公主,为了自己所深爱的人,尝尽人间艰辛,终了依然带着对爱人的信任慨然赴死。只可惜啊,只此一瞬,了此一生。一碗孟婆汤忘尽前缘,下辈子,便再也不要见了。
三月桃花,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非为女子可上花神录,痴情男子亦可录。孟子昌守着一份情谊,哪怕尝尽世间至痛至苦,依然心愿不改。桃玉、桃鸾双生二姐妹与他痛苦了一世,在三百年后,也许他能与心爱的桃鸾再结三世姻缘吧。希望那时的他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寻找他所爱的桃鸾。
四月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不过柏夏笔下的牡丹却非女子,而为牡丹公子。他有过盛放到极致的艳丽,也有面对凋零时无畏无惧的勇气。江琼林,这生见过最美的风景,到过最高的山巅,爱着的亦是这当世第一人。有何恨有何怨?爱的是世上最好的女子,保护了最爱的女人,无怨,无悔。
五月丹若(石榴),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昭和公主的婢女,身不由已的柳枝,“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柳枝,最终愿意以已身替代昭和公主武婧仪嫁与突厥可汗的柳枝,放龙茗一条生路,何尝不是放自己一条生路。而龙茗与武婧仪终能行走一处,放下身份与地位,从此归隐江湖,寄情山水。
六月菡萏与七月芙蓉,芙蓉含苞未开为菡萏,盛放则为芙蓉。二者本来为一物。爱着董叶贞这朵芙蓉的菡萏宫翎月啊。希望在未来一百年后,二人能不再这样错过,开门即见自己所爱之人。
一年十二月,月月有属于自己的花神,本卷作者通过狄姜,这位只医鬼却不医人的地藏王菩萨化身,她的经历串起了一朵朵花神的故事。在其身后,又有着怎样的一段故事?武瑞安与钟旭与她之间又有何因缘?这些还需要继续期待作者《花神录》下卷。
《花神录》读后感(十):书评《花神录》
《花神录》完结了,结局令人唏嘘,之前追这部小说的时候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一开始觉得钟旭特别高冷,对这个角色非常喜欢,对于讲原则的人我向来是喜欢的。 后来王爷出现,有钱有颜,妥妥的富二代,王爷的出场带来了莫名的喜感,我一直以为他是逗逼,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心也被揉成了八瓣,我们透过一件件事情,也渐渐看懂了王爷的内心,到最后才发现,他真的是一个不错的人。 到最后王爷的结局我真的不能接受的,作者心好黑,善良呢? 如果从小说本身来说的话,这本书有几大亮点,第一,作者对情感的掌握是非常到位的,如果作者没有把每个角色都做了清晰的定位和分析,情感上就不会这么细腻,各种人物关系也会变得混乱。 一本接近百万字的小说,把人物关系写的如此清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部小说就是一个世界,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一点我想很多作家深有体会。 第二,作者对细节上的描写也是下了功夫的,比如说人物的衣着,花纹款式都做了详细描写,小说三大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在环境上,作者没有偷懒,我很清楚很多作者随着剧情的深入,基本就把环境这一块淡化了,而作者显然是注意了这一方面的。 第三,剧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会显得突兀和夸张。 一部好的小说剧情是层层深入的,这是一个难点,因为摊子铺太大了,后面总是很难掌控,但作者居然做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结局爆发,看完让你觉得酣畅淋漓,你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会被慢慢吸引进去,然后随着剧情的发展,跟着哭跟着笑,想想还真是有意思的事情。 《花神录》完结了,但我知道好书永远不会完结,它总是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一个位置,你会时而想起它…… 感谢作者带给我们,呃……,还是别感谢了,讲真话,我对这位作者还是有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