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无根之木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2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无根之木读后感10篇

  《无根之木》是一本由[美] 娜奥米·诺维克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4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根之木》读后感(一):很多人并看不出其中的奥妙

  《无根之木》是一部立世宝典(认真脸),有怎样的疑问,在读的过程中都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生而为人欲望总是源源不断,有时如泉水溪流,有时如江河大海……有时声声作响,有时奔腾咆哮(想笑)。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性格生活中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自认为的交际障碍,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我并没有),也意识到自己过去所拥有的一切(自己无法选择和主宰的)都造就了现在这个无力的我,我即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又无法摆脱自己各种特质的拖拽,我曾沉沦、迷茫怨天尤人感受矛盾令我痛彻心扉而又一无所获。急于摆脱自己的那些所谓的缺陷,渐渐的发现,剥离的过程也是失去自我的过程(比如强行让自己会说话讨人喜欢等……),失去了自我,就犹如行尸走肉,随处都显示了无力感,且疲倦如山倒。

  力量在何处?

  刚拿到《无根之木》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很多人说是一本很苏的小说,我甚至第一遍读完的时候也这么定义的,书中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关键是,且很苏(深得女士喜爱)。谈到勇气与力量(想笑),大概是我这种拖延症的凡人总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无力吧,所以会格外喜欢有力量的角色,并愿意探究力量的来源

  等我二刷这本书后,我已经看不到那些苏了,看到的是一种态度不卑不亢做自己,放松下来,从自我中获取能量细腻巧妙,值得深思),作者非常细腻的通过很多细枝末节展现了宏大世界观,如何做自己,好处是什么,如何坚守,如何融入社会,什么是需要坚持的,什么是应该放弃的,矛盾来自哪里,如何寻找出入,如何接受他人,爱到底源自什么……,再讲深一点,作者对善恶根源阐述之宏大,匹配了佛家的一句话“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而之前提到的苏,是男女三观产品之一,是真切自然的流露,是有追求的人都想过的那一点点诗意生活(老舍《离婚》中有对“诗意”诠释,力荐)。

  第一遍的时候感慨翻译太顺,惊叹译者的语言节奏掌握的太好,情节略苏,看起来很爽快,却迟迟不肯看第二遍。然而,二刷的时候,却真的震惊于这整个事件中所展现的人物性格与命运

  无论是面对生活中的变动、人际间的复杂、活着的各种无聊,这本书中都能找到深刻的对照。

  写这篇的时候,我还在感慨,有舍才有得,有那么多想表达的方方面面,却只能取其中一线写写感想,但,我想,心中追寻着什么,就会在书中寻找到什么。体验书中的世界有趣吧。

  有钱(穷)的生活千篇一律,有趣的体验万里挑一。

  =========一点骚柔(高晓松式)的小感受分界线=========

  二刷的时候,那些由于第一遍看得太迅速而忽略的小细节们,像一脚踏入森林后,惊飞的小鸟一样,不停的从四处飞出。

  似水流年有个很触动解释,看自己的过往,就像躺在水底,看水面上穿透的阳光、顺水而流的树叶、旋转而漂零的花瓣……

  愿内心,既有顺势的胸怀,又有前行的力量。

  《无根之木》读后感(二):失根 或《少年他(她)的奇幻漂流》

  如今我明白,越是想写,就越是词穷。

  只好扒出阿信的这首歌词,试先引发共鸣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词/陈信宏)

  午夜前醒来 迷惘如海 繁星忘了灿烂

  我们是小孩 都曾是小孩 诞生在这艘船

  人们口中方舟 像一叶小船

  耳语溢出甲板 风雨摇晃旗杆

  人们切开山峦 剪下了云彩

  削成了万支桨 缝制风帆

  寻找 呐喊 未知未来

  我们会航向怎样的未来

  无数命运流转 打造了 无数的

  相异的罗盘

  当巨浪排山倒海的袭来

  我们的手松开 心也溃散

  每个人 每颗心 风暴 流窜

  诸神已离开 鬼在狂欢 而人们在纠缠

  谁生错血脉 谁长错色彩 谁梦错了期待

  漂流无边汪洋 不叫做孤单

  夜色的最黑暗 那不是最黑暗

  而是人们无穷 无尽的争端

  将你我推向了 最远两端

  异端 极端 遗落的遗憾

  我们会航向怎样的未来

  无数命运流转 打造了 无数的

  相异的罗盘

  如果世界只剩你我存在

  为何人们依然 争论著 那未来

  而践踏着现在

  我们该珍惜如何的现在

  无数交织自传 相遇在 汪洋中

  当你抬头看

  何时那万种渐层的斑斓

  已默默绽放黑夜终端

  那云端光芒 像是 皇冠

  朝霞中呢喃 释然如海 你向我靠过来

  谁说要庞大 才能伟大 我们如此存在

  历经摧残 就要璀璨

  如果爱

  不只是奇幻

  可以说,《无根之木》给我的冲击,不是那种由乡村视野逐步扩大至王国争权的奇妙体验,而是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与《死者代言人》那种充满思辨性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是的,就是以这样一本仅30来万字的奇幻小说,作者娜奥米·诺维克便巧妙地将这两部安德系列巅峰作的主旨以奇幻的形式进行了表达,如:

  1.伦理困境下的争端屠戮

  2.失根之人的孤罔救赎

  3.真相求索的复杂纠缠

  如同,那首或曾表达两地困局的流行单曲。

  最后,附两点疑问:

  1.《Uprooted》所荣获的是2016年所颁发的2015年度星云奖最佳长篇奖等,腰封部分表述的“荣获2016年星云奖、轨迹奖、英国科幻奖”不算错但有所缺失可能会有歧义?

  2.P23的注释1表示:“本书的咒语全部采用了音译。在文末另有附表,按出现顺序列出了各种咒语的基本含义”……然而也许是印刷成本or疏漏,文末除了致谢和《遗落的南境》系列书推外并没有出现“咒语表”?

  《无根之木》读后感(三):歪果仁的古装仙侠剧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作为16年的星云奖获奖作品,这书自然是很吸引猫靴的。然而拜读过之后,有种“垂死梦中惊坐起,忘了星云有奇幻”的期待落差。估计有一部分人开始关注星云奖,可能还是从大刘《三体》被提名那会儿呢吧,于是便误以为星云奖=科幻作品的最高奖项。其实人家也包括奇幻的。喏,这本《无根之木》便是一朵奇幻获奖作品咯。

  故事背景设在剑与魔法时代,依旧是在那片让小红帽失身灰姑娘失鞋白雪公主失贞的邪恶的魔法黑森林里发生事儿,这种设定基本确定这就是个童话没跑儿了。

  主人公龙君是个镇守黑森林的法师,由于很森林区域边缘的不断扩大,龙君负责在瞭望塔观察控制该区域的扩张,并取样记录它的最新变化,上报朝廷……额,我好像把《无根之木》和另一部星云奖获奖作品《遗落的南境》搞混了,不过悲剧的是,两部书背景设定其实还真差不多,可见星云奖评委思维定势。只是本书的主角是个萝莉控,总是要从邻村掠丫头,高塔幽阁里用上十年,届时给点银两打发下山,如此反复。有这种风评的人自然很受排斥,怎奈龙君是领主,村民也就只得乖乖献上自己的宝贝闺女。起初我以为这有点像“领主的权力”(你懂的),后来我发现自己真是狭隘,而又正确。虽然其间有股滑腻的情愫让一切看起来不是那么丑陋,还把这层糖衣取名爱情,也无法遮掩双方年纪相差一百多岁的现实,这已经不是一树梨花海棠,应该叫一只梨树精压海棠。

  至于女主,尤其是作为一部童话中的女主,玛丽苏是最起码的气质,必须是热爱生活逆来顺受热爱生命到敌我不分,坚信爱是可以跨年龄物种时间、次元,打破一切僵局的最终武器。这些童话女主的基本素质确定以后,作者赋予其额外的人格魅力嘛,“来点野性,不按套路出牌,总是惹出麻烦,这样才能有笑料和不停地推动剧情;还有嘛,要有灵气,开了挂的主角光环,别人学个十年八年的招数,必须要在一年内掌握,还总能超出预期无师自通,剑走偏锋,无人能解;外形嘛,乱蓬蓬的头发,清汤寡水的身材,就决定是你了!上吧!森女!”对不起,我脑补出的人设过程,就是这样的。

  作为一部童话来说,本书引入了异次元的概念,这算是全书最大亮点,如何在薄薄一本书里,把几百年恩怨情仇交代清楚,这是最佳方案。上次看到这种神来之笔,还是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改编电影版之时,加入的圣诞舞会戏。通过短短几分钟,便把人物关系线索交代的清清楚楚。本书也如是,女主几次与林心树神交中,便把几百年黑森林的历史讲得明明白白。另一处值得称道的亮点,就是女主男主合力创造玫瑰花时那值得五毛特效的绚丽,一朵顶花带刺藤曼缠绕枝叶繁茂的黄瓜不对玫瑰跃然纸上。随着二人感情深入,创造出的花朵也更为逼真和完整,这就是封面出处

  不过童话就是童话,很多细节还不是很严谨。下面举一坨例说明好了。

  一是背景设定,如果龙君挑选姑娘是根据天资,那之前那些妹子为啥都没成法师,最后都远离故土,只知脱离底层生活后便杳无音信

  二是女二那身神力从何而来,在书中始终都传递着一种讯息,就是人被吸入树中会失去本性东西,却从未谈及会从树中获得什么,于是女二便从恬静的姑娘摇身一变战斗型萝莉,这到底怎么回事

  三是黑森林女王本体是如何脱离高塔墓穴返回黑森林的。如果是顺着墙缝钻回去,那也就是说,她其实并没有本体了,因为本体是应该是个固体,而不像能溺入泥土砖墙的液体,如果这种推断成立,那最后烧掉的到底是什么。

  四是王宫里敌国的士兵是怎么出现的,全书没有任何交代,只是讲了全歼敌军,而中间并未有黑森林女王控制的任何人,包括她本人能够带回和控制敌军。

  五是黑森林女王如何躲过召唤咒和法器的检验,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因为它没有半点道理

  六是魔法到最后太随心随性了吧,起初讲严格按照原文语调来诵读魔法,否则就可能变出其他的什么东西,到后来直接民谣体,扭动身体跟着哼唱,甚至有没有词都无所谓,好吧,如果这是你的freestyle那我无话可说

  如果要让我类比相似的作品,那本书应该是《哈尔的移动城堡》+《花千骨》的作品,歪果仁的浪漫我还是理解不来,即便是偏向格林童话那种黑暗色调,黑森林大战和高塔守卫战还是有点《冰与火之歌》般的重口,也许最近就是流行这种吧,魔法师之间啪啪啪都要写成魔力涌动,交融纠缠在一起,还要分个魔力脉象,八字相投。

  对了,黑森林本该物产丰富怪物种类只有树人和螳螂又是什么鬼啊。

  《无根之木》读后感(四):无根-与根

  可能是最近刚接触阅读,并不懂许多深奥的东西,只想着最后凯萨出现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欢喜,就像必然会的那样。某一瞬间,差点就要认为阿格涅什卡和凯萨就要化成灰烬,难逃悲剧,会以悲痛结局永远在一起。想想不尽然,除了他们两个艰险付出历程,还有一些东西在吸引我一口气读完它。或许是在卡茜亚和阿格涅什卡坦诚相对,她们一同穿越嫉妒,羡慕,怨愤的“黑森林”到达光明时;是在王子一心救出母亲的时候;是在阿廖沙奋战在最后一刻时……王都的贵族懦弱而又盲目的指责又是多么令人愤怒,痛恨黑森林王后带来的痛苦…可看来,并非是黑森林带来的痛苦和黑暗,它不过是个放大镜,将每个人的痛苦和内心的阴暗无限的放大。在此之前柴静的《看见》告诉我一个道理:可恨的人可能也有自己不得已做法,有可能是为了其他,有可能是他从小到大的观念就是如此。而黑森林王后很明显是前一种,知道她的遭遇之后便再无恨意,只有悲哀,多么悲哀,才会让一个女人身染罪恶

  《无根之木》读后感(五):仇恨迷失是所有人内心的黑森林

  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渗透,魔法、精灵、吸血鬼、恶魔等等元素成了我们熟知甚至于习以为常事物。在小说魔戒、哈利波特掀起热潮的时候,我们热切的盼望着能够引进更多的西方魔幻主题书籍。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网络作者也开始大量创作以西方魔法元素为背景的网络小说,一时之间,魔法师,学院,屠龙成了热门词汇。但是这样的小说仅仅是追赶浪潮之作,而且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也让人很难达到创作的高峰。当哈利波特连载结束,魔戒相关的电影也告一段落的时候,人们对于魔幻传奇小说的追捧也渐渐回归理性。但2016年的星云奖却又一次的将人们的目光拉回了那个曾经让人为之疯狂的魔法世界,引领这一切的正是小说《无根之木》。

  小说以女孩阿格涅什卡意外的被魔法师龙君选中而开始,故事很好的设置了一个让人为之着迷的背景,恐怖邪恶的黑森林时刻威胁着森林周边的村民,龙君作为一方领主护卫着这一切,然而他却在领地范围内每隔十年选择一个女孩服侍。在危险以及隐秘的情色暗示下,我们对女孩的未来升起了十二万的好奇,然而故事却再次转折,龙君选中涅什卡是因为她拥有与生俱来的魔法天赋,而黑森林的试探与攻击也开始让故事充满了紧张的张力,也为涅什卡的成长和蜕变做出了完美的铺垫。

  小说在情节上高潮迭起,故事的走向每每出人意表,以故事性来说,无根之木完美的诠释了小说应有之道。但这本小说能够获奖的原因我想不仅仅只是如此。作为小说,世界观以及它所传递的意义应该是更为关键的部分。

  小说在描写与黑森林对抗的时候这样写过,与黑森林的斗争永无止境,它不怕一次甚至是百次的失败,它只要挑动起人心的欲念,挑动起国家的战争,那么我们就输了,只需要一次,它就能够占据这个山谷,甚至吞没整个国家。在与黑暗和邪恶做斗争的时候,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迷失自我,我们没有败的退路。

  小说中更为让人惊喜的部分是对于黑森林起源以及对黑森林消灭的设计。因为人类的背叛,黑森林王后在仇恨的驱使下迷失了自我,她想要毁灭一切,但同样的她也让自己无法回到树的姿态,无法回到平静与美好的时刻。黑森林的缘起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国家与民族冲突的由来,仇恨何其简单,原谅又何其困难。但在小说中,消除黑森林的方法依然是谅解,仇恨无法毁灭,原谅却可以做到一切,这当然是小说里美好的设想,但也同样是对这个世界的期待。

  迷失本性与忘记仇恨那个更容易,在小说之外很难去回答,但在小说里,我们依然可以去如此设想,并描绘出我们所期望的一切。

  《无根之木》读后感(六):师徒、魔法和黑森林:童话从来都是集真正的美好和骇人的恐怖于一身

  我们的龙君,并不会吃掉那些被他带走的女孩——不管山谷外面的故事里怎么说。传说中,我们像是在拿活人当祭品,而他也是个真正可怕的龙。这当然是假的:他的确是个不朽的巫师,但毕竟还是人类,要是他真的每隔十年吃掉一个女孩,我们的父辈肯定要联合起来把他消灭掉的。

  莫名的师徒关系

  阿格涅什卡深爱她的山谷家园,邪恶的黑森林却在山谷边缘虎视眈眈,黑森林里充满各种邪恶力量,它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人们的生活。她和同乡们的靠山,是一名冷酷、执拗的巫师,人们只知道他被称为龙君。龙君能够遏制黑森林的力量,但他的帮助有一份可怕的代价:他要一名少女服侍他十年之久,这噩运的恐怖程度,几乎接近于被黑森林吞噬。下一次选女孩的日子快要到了,阿格涅什卡很害怕。她知道,龙君会选中卡茜亚——她最好的朋友,每个人都这样认为。卡茜亚美丽、善良又勇敢,跟阿格涅什卡完全不同。现在,根本没有办法挽救她。

  阿格涅什卡的担心却搞错了对象。当龙君来时,他选择的并不是卡茜亚。在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甚至也包括阿格涅什卡本人,她已经被龙君瞬间带到了他的高塔。各种担心,各种反抗,各种糟糕,但阿格涅什卡对自己的命运已无法改变。她以为自己会像之前的所有女孩一样,服侍龙君十年,然后再也不愿回到山谷生活。阴差阳错,她不得不跟着龙君学起了魔法,她认为龙君把她变成了女巫。

  冲突的魔法体系

  而龙君之所以带走这个不漂亮也不爱干净的女孩,只是因为他发现了她身上具有的的魔力潜质。自此,他和阿格涅什卡之间开启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师徒关系模式。一个这样子教,一个那样子学。

  龙君的魔法要求严谨,要严格遵从正规魔法书上所有的微小步骤。可是,阿格涅什卡对此无能为力。随着学习的深入,龙君不得不承认她应该是亚嘎女巫体系,施行魔法更多讲求的是跟随自己的感觉。虽然不能理解,但稍微懂得一点而变通的龙君勉强让自己试着接受。更要命的是,一次又一次阿格涅什卡总是给他带来惊喜,虽然惊喜的背后是心惊胆战。天生禀赋让她对亚嘎女巫的魔法运用自如,很多情况下她大胆、勇敢、人性,虽然有些太过冒险,但她从黑森林手中救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还有被黑森林囚禁二十年的皇后。

  龙君和阿格涅什卡是如此迥异,又彼此吸引。虽然相差一百多岁,魔法体系归属也截然不同,二人就是被对方深深吸引。彼此的欣赏让他们师徒二人的魔法可以如此微妙的相互结合和升华,产生出更强大的魔力。

  与黑森林的同生共死

  生活在山谷中的人深受黑森林的威胁,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可怕的树人会从黑森林里出来,像摘果子一样抓走森林外的居民。那些被树人抓进黑森林的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会经历什么,但他们有时候会出来,并被侵蚀到了最可怕的程度:这些人面带微笑,兴高采烈,身体也完好无损。在不熟悉他们的人看来一切正常,你甚至可能跟这样一个人聊大半天,都没有发觉任何异样,直到你发现自己拿起一把刀,要砍掉自己的手,挖出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舌头,而他们一直都笑容可掬,边说边笑——就是这么可怕。然后他们就会拿起你的刀,跑到你家找你的孩子,而你已经躺在外面,眼睛瞎了,近乎咽气,甚至没有办法喊叫出声。如果我们有亲爱的人被树人抓走,唯一能为他们祈祷的结果,就是死,甚至连死都是奢望。

  但是,即便有选择,他们也不愿意离开山谷。他们与山谷与黑森林其实是互相滋养的关系。山谷孕育了一部分的黑森林的生命,而黑森林的邪恶和仇恨也源于山谷中的人类。龙君是强大的魔法师,他只能抑制黑森林的势力,并不能将其彻底地摧毁,因为他与黑森林之间没有建立密切的关系,龙君不愿意也不想。他将自己“束之高阁”,只在“与世隔绝”的高塔中生活,而阿格涅什卡一直生活在山谷中,她恨黑森林对乡亲的残忍和迫害,但她自己与黑森林有着斩不断的联系,这让她只能选择与黑森林和解,而不是彻底将其摧毁。摧毁黑森林其实也就等同于摧毁自己。正应了那句话:倘若连根拔起,没有谁能够独活。黑森林是山谷中人的根,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滋养生发,爱恨交织。

  蕉下客

  《无根之木》读后感(七):一部黑暗又美好的成人童话!

  乍一翻开2016年美国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无根之木》,读者可能会感觉不屑: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已经被写过无数遍的最传统的奇幻小说,甚至像是个童话——一个被称作“龙”的可怖巫师每十年都从村落里挑选一个处女作为献祭品,这十年间,村里的人包括女主角阿格涅什卡都以为会被选中的是她最好的朋友,美丽聪明的少女卡西亚,但被选中的反而是五大三粗毫无特殊之处的阿格涅什卡。整个世界观看起来似乎也不是特别新奇:两个充满着中世纪东欧氛围的国家互相敌对,其中横躺着一片让人不敢接近,并且充满着魔法污染的森林。但仔细读下去,你就会发现《无根之木》绝不是套路之作,故事的真相也远非那么简单。

  《无根之木》语言流畅幽默,即便对少年读者来说也算不上艰深,但同时也不乏黑暗的成分,探索了一个青少年女性的成长故事。让本书与众不同的是,大部分时候,特别是在前半部,女主行动的动机往往是拯救自己最好的朋友卡西亚,这让卡西亚承担了传统男性冒险小说中男主恋爱对象的角色。与此同时,诺威克将这种女性之间的友谊描写得非常真实:除了相互的关爱与陪伴,也掺杂着微妙的嫉妒与不满,但始终对对方无比忠诚。与友谊相比,书中真正的浪漫成分似乎反而是配角。《无根之木》不仅获得了星云奖,在欧美豆瓣Goodreads上也获得了众口一词的赞扬与极高评分。华纳电影也将协力《艾伦秀》(The Ellen Show)主持人艾伦•德詹尼斯(Ellen Degeneres)和《秘密特工》(The Man from U.N.C.L.E.)制作人杰夫•克里曼(Jeff Kleeman),把《无根之木》搬上大银幕。

  《无根之木》作者娜奥米•诺维克本人的传奇色彩也丝毫不逊于这届星云奖本身。她是出生成长于纽约长岛的犹太与波兰混血,在布朗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之后由于对游戏制作感兴趣,又修得了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参与了知名游戏《无冬之夜》的制作,又发现自己对于电子游戏的兴趣并没有写作大,就从此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

  《无根之木》就是这样一本书:在古朴而纯粹的极致阅读体验下,你将深刻体味到生命之根如魔法般的侵蚀蔓延,从而学会如何与自己的内心和平相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无根之木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