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临高启明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2 21: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临高启明的读后感10篇

  《临高启明》是一本由吹牛者著作,平装出版的2017-1-3图书,本书定价:857,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临高启明》读后感(一):喜欢的拼命喜欢

  看到肇庆光复了。

  一部特色鲜明群体创作小说

  1,作者很喜欢用转换视角方式,用某个小角色角度表现时间空间剧情变化优点在于,更有说服力,能更自由的掌握时间空间的跨度缺点在于,很容易偏离主线,插入了过多的支线。

  2,尽量的尊重历史。跟所有穿越到古代的一样,大家都是无所不知的先知。到了具体的历史事件,又因为史料的不足给创作留下了更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3,当我读到工业进程启动那一段,我有种感觉:似乎除了穿越本身是假的,其他的都像是真的了。足够详细细节,我一个文科党除了五体投地佩服佩服之外,不得已跳过了许多章节。因为我压根看不懂。。。我知道写这些章节时为了给出足够的细节,但在文学欣赏的角度,确实也足够让人望而生畏

  4,人物描写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角光环,还是五百个元老的主角光环。从第一次女仆暴动时,及时出手的马甲,到雷州站危机时独闯糖业公会到常师徳,到广州站危机前夜及时通风报信撤离的郭逸,还有隔着钢板研制炸药的林深赫,矿场上差点被自己人炸死的潘达,顶着郑芝龙炮火前进的石志奇,外派多次遇险的盗道长,赵引弓,还有独自深入敌营的林佰光,临高之乱中击毙三四名武林高手的钱多多。。。让人捏把汗,却总会觉得他们不会死。

  5,剧情推进。五百众常说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统一世界走向星辰大海。我也想问,在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他们走到这一步吗?

  《临高启明》读后感(二):简单说一下读临高的感受

  有人说这根本不是穿越而是殖民,我认为这个评价一定程度上是中肯的,这实际上算是一种另类的“时空殖民”;但是仅仅因为其价值观问题就对这本书嗤之以鼻,其实说明这一类读者对道德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等等现象缺乏反思认识只是停留在常识性的层面,无法认识到时代观念之间的交错发展,只看到思想影响世界,看不到世界孕育思想;社会的发展水平不仅孕育了思想,还孕育了思想传播土壤。因此个人对穿越之后靠思想发家,思想救国基本不屑一顾,因为更大的可能是没有异能的龙傲天被无知乡民当疯子举报了拉去砍头,而不是凭空在15世纪造出线膛枪,练出近代军队培养产业工人,建起资产阶级政府,平推全球当球长。观念必须通过社会存在中介传达。

  事实上,正如下面有人所说,本书最动人心魄之处,在于其临高政权内部社会思潮革新和与外部文明冲突碰撞,这是21世纪的人们难得一见宏大叙事。但,更可贵的是,吹牛在大量采用同人材料同时,不失自己的评判,寓褒贬于铺陈,实际上委婉地讽刺了一些工业党同人作者(或者说他们在书中的投射)。也即,临高启明这本书好,好就好在它指向了一个工业党必然失败结局(马督工版,北朝可见)。临高启明高高举起了辉格史观,又把它摔碎在地上给所有人看。

  作为一本同时批判圣母白左与冷血工业党的小说,要得到认同并不容易,因此临高永远是一部小众作品

  临高里面动人心魄之处和“践踏”三观之处几乎同样多,两者都能举出无数例子;但是如果用一种不带任何评价色彩眼光去看,你看到的是一部史诗。

  有空更新点细节。

  《临高启明》读后感(三):这部作品真的在鼓吹男女平等吗?

  看到不少评论说这作品鼓吹男尊女卑,物化女性。真是如此吗。我看未必。倒是某些人的反应,很好的说明了为何“女权”这个本来正面的词如今却恶名昭著大受鄙夷。

  首先这部作品的社会结构从一开始就明确说了——“人人平等,元老比其他人(土著)更加平等“。穿越者和土著之间存在不平等是否就是”三观不正“此处暂不讨论。提到这方面原因是大家需要明白,”男性元老“与”女性土著“之间本来就因为穿越和土著的身份区别而存在不平等,并不能以此作为男女不平等的证据。如果要批判作品歧视女性,那应该用同社会地位的阶级来分析

  文中大致两个阶级,元老(穿越者)和土著。土著就不用说了,当时社会本来就是严重的男女不平等,元老们穿越过来以后,一直在致力于提升土著中女性地位。改变整个社会深入骨髓价值观显然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我们不能说穿越者没有一瞬间把土著的男女观念摆平就是”鼓吹歧视女性“吧。

  那么元老阶级之间呢?

  就以很多女权主义者义愤填膺的”女仆后宫“设定来说。穿越集团什么时候禁止或者歧视女性元老收男仆、开后宫了?的确,实际上所有女性穿越者都没这方面需求。那么”平等“的定义难道是

  ”我没有某种需求,所以其他也不能去满足这种需求“?

  那男性吃饭吃的还比女性多呢,感情这也是不平等喽。女的只能吃半碗米饭的话,以后男的吃一碗就是歧视女性?

  女仆的确是迎合男性强烈而女性轻微生理需求的”不平等“产物。但书中还提到日常生活资源生产方面专门生产卫生巾呢。男性又没这方面需求,那工业口专门开这么一条生产线,是不是对男性也”不平等“了?

  另一方面来说,作为一个相对皿主的团体,必然是多数派更有发言权。利益更得到重视。穿越众里女性之占极少比例。首先从客观来说这个比例是合理的,其次从逻辑来说既然比例极小,那发言权轻微,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根本就只是多数派和少数派的问题,无关乎性别

  相当多的”女权“主义者,所追求的所谓”平等“。其实就是男女性需求不同时,必须以女性需求为标准。男女性客观条件不同、付出不同、承担的社会义务不同时,得到的回报却必须是相同的。不然就是不平等。

  这种理所当然要男性把自己捧着惯着伺候着的态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歧视侮辱女性。

  临高启明虽然是描述的一群男性为主体穿越回极度男权时代的故事。但在男女地位方面,屁股坐的是很正的。穿越者们绝大部分是男性,推行男尊女卑观念的话几乎不会受到什么阻力惩罚,即使如此这个组织依然保持了很强的自我约束,一直坚持保护女性穿越者的权益,同时在旧时代推广两性平等的价值观。这样还不能让女权主义者满意。那你们要求的是什么。

  是一部以写实为买点的小说里,在中国古代的背景下,让一群阿哥群星捧月来跪舔你这位穿越玛丽苏吗?

  慢走不送。

  《临高启明》读后感(四):恕我不能接受此书的三观

  这两天把这这书看了大概四分之一,感觉这本书的三观也是怪怪的,看的过程中心里很不痛快。那些明人,也不说是祖宗了,都是中华民族这样说没错吧。可是在书中穿越者对明军压倒性的屠杀式战斗中,我没看到穿越者对战争的反思,没有看到对同为中华民族一片片倒下的悲悯,只看到掌握现代武器屠戮落后同胞快意,这让我感到心寒。现在关于国共内战的书籍电影都不敢这么描写吧,怎么临高启明里面对自己同胞下手就像杀鸡杀鸭一样无感呢? 你特么要写穿越回去打跑当时侵略骚扰明朝的洋人我都觉得痛快,或者去攻打占领日韩好不好?战斗章节我基本上都是一扫而过的,不忍细看,不想细看。 之前从来不看穿越文,这书还是头一次了,可是看过只有不快

  《临高启明》读后感(五):转载一段对于指责本书“三观不正”言论回应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作者所塑造的主角们的价值观,未必是作者自己认同的价值观——有时是恰恰相反。你觉得施耐庵很推崇李逵滥杀无辜、宋江把一个个好汉搞得家破人亡后“赚上梁山”的价值观吗?

  《临高启明》里的主角们,除了极个别人物,说丑态百出也许过了,但字里行间的嘲讽却从来没少过。这书本来是揪着你耳朵告诉你历史上那些看似光鲜的赵老爷有多么不堪,却被说成三观不正,不知楼主看水浒是不是也骂一串“三观不正”就弃了。

  作者:林默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70272/answer/1734751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临高启明》读后感(六):第一节读后感

  第一节:虫洞降临。

  这一节开头是说萧子山的现状。描述他如何屌丝,如何对现状不满。以前的老板黑心,到了外企公司也不景气,自己一直在基层等等等等。

  里面这句很有特点:“凭他七八年的职业经历也不难明白,这是准备撤销地区办公室的前兆”。这个滑坡极大的论证是我们工业党们的一个特色:草率下结论对待这种事,一般人的想法都会是:“我很担心他们是不是要关闭这个办公室”。而工业党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比一般人要更加偏爱给出结论,无论可不可靠。而且从这句:“为了多年不动的工资还能多领几个月”,看得出来工业党们不仅喜欢草率下结论,还信以为真。

  后面的都是说萧子山喜欢yy小说什么的。然后提到这句话“怕是某些上身马列,下身西门的伪君子表演,也比满是面具的社会有趣得多”。工业党们大都不是很善于社交,有些可能还有社交障碍。而他们对别人也缺乏基本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工业党混得不是很好的一个原因。而这句“满是面具的社会”读起来有些苦涩味道,如果社会多一些温情,他们也不会这么曲解别人吧。

  quot;边缘加一些压力就可以扩大” “缩小到210mm的时候虫洞就会封闭”。工业党的人可能是偏爱这类公式化的表达,虽然我们普通人会说,“这个可以拉大,拉小” “大概这么大久会关上”之类的。 我想这应该算是工业党的一个优点吧,毕竟记录准确的数字神马的还是很有用的。

  总之第一节我们看到几个工业党的特点:草率下结论,社交障碍,喜欢记录数字和公式化的描述。后面的章节里,我们会看到他们更多的特征

  《临高启明》读后感(七):网文神作。

  很久没读到让我有智力愉悦感的作品,《临高启明》让我废寝忘食两周多。

  当我知道临高是海南底下一个县,且是书中500个穿越众选择的穿越地点时,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本好书。不是纸醉金迷江南,不是政治中心京城,穿越众们选择的地点居然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

  其实这才是合逻辑的,远离明王朝核心统治区,初期受到的威胁小,才能为工业化争取时间。

  诚实,不侮辱读者智商,是本书最大优点。

  500个穿越众,目的各不相同,有想搞后宫的,有工业党,有皇汉,有希望建功立业逐鹿中原。如何协调500穿越众内部纠纷,如何发动土著为穿越众所用,如何搞活经济,如何从零起步发展工业,每一个都很棘手。

  我自认为对于政治、经济、历史和地理有一定了解,可本书展现出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让我经常拍案叫绝

  16世纪末-17世纪初,一副晚明画卷栩栩如生,而500个穿越众创建新社会的方式方法,又跟TG有很多相似之处。

  有次在知乎上看到这么一句,只有中国的历史书,才会手把手教你屠龙术。而《临高启明》,正是由这样一批掌握了屠龙术的唯物主义者写就的,在网文的历史上,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了。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陌上社群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临高启明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