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1 21: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经典读后感10篇

  《人是一根会思考芦苇》是一本由帕斯卡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读后感(一):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节选)

  1.我们爱上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让我们有感觉,他展示的不是他珍贵部分,而是我们自己的,因此这使他在我们眼里变得可爱,如果理智上还有交集,我们必然会心爱意

  2.既然我们不可能知道应当知道的一切,那么我们就应该对一切都略懂一些,这种万事通是最美好不过的了。

  3.一切烦恼皆生自恐惧,这种激情是我们自己加给自己的,而非自然所赐。恐惧并非生自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而是来自我们未处其中的环境。

  4.对一个人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全然的休息,没有激情,无事可做,没有娱乐,也不学习

  5.我发现人们的一切不幸来源于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无法静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6.人屈服于痛苦并不可耻,但沉溺于快乐也是可耻的。因为痛苦并不诱惑和吸引我们,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了痛苦并受其主宰。所以我们掌控着形势,并非屈服于自己。但在快乐中,人是屈服的。所以,只有掌控者和统治者才获得荣耀,而奴隶只会得到耻辱

  7.针对" 就这一次放纵无关紧要"。让我们假设自己只剩八个小时生命吧。如果能奉献最后这八个小时,我们就能再奉献一百年。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读后感(二):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一天一点的看完了。说实话不是很懂帕斯卡的理论推导,而且其中有不少神学的论述,也会影响阅读愉悦感。郭向南的后记对全文的理解有一定帮助。这本书的论述是从一个基督教徒的视角出发,推导是建立在上帝存在基础之上,但是作为一个东方人,这个论述基础本身就是不够牢固的。最终的结论信仰必要的,并告诉我们,如果最开始无法相信,那就践行第一步,从仪式开始,它能自然而然的使你相信,钝化你的敏锐。就像帕斯卡在文中所批评的那样,大多数的哲学书并未提供方法论,所以他给出了结论,并提供了方法。郭向南在后记中提到,我们必须在“信”和“不信”之间择其一,因为只有不确定最使人痛苦。所以,先选择一种信仰,然后在从一个信徒角度了解证明可信度,这也是帕斯卡这本书的行文思路,可供借鉴

  开心的是,终于找到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句话的解释了。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读后感(三):帕斯卡《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帕斯卡写了一本《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个会思考的芦苇从小就很聪明,而且他老爸怕他读太多书,曾今一度禁止他读书,估计是怕他太聪明了会变成ET离他而去吧。就像很多父母让娃读书娃都不读,你不让娃读书,哪能拦得住吗。很快,这个小芦苇就和当时的大数学家们齐名了。可能是年幼爱读书搞得身体不好了,结果大病一场。病好后,他的思想就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这本书就是他思想的闪现的七零八落的一部代表作。他用数学家的脑壳,整出来了一套无限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你再看到微积分的时候就知道了你证明的不是函数是上帝就行了。还有他脑壳一热整了一把赌博游戏,劝说大家信上帝。反正是个人都是芦苇了,就看看他的书玩玩了。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读后感(四):一生顿悟一次

  帕斯卡说:那就够了。

  帕斯卡是谁?

  是他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是一百八十度,是他创设了极限与无穷小的概念为微积分开辟了道路,是他发现了概率论,是他发明历史上第一台计算器,是他证实了真空和空气压力的存在。

  他的文字如此优美,和卢梭并称浪漫主义的两大先驱;他的思想如此深刻,和笛卡尔齐名思想泰斗。他是科学家中的哲学家,用计算机思维去推导,用概率论去估算,用微积分来分析:信仰。

  带着这样的光芒,我是如此期待这本书,然而读第一遍的时候,实话说,只有失望

  不得不感叹四百年的时光科学探索天翻地覆,当时最智慧头脑宥于时代的局限,用来说服他自己和我们的论据,已经被推翻了,我以我受过法律逻辑训练的头脑,可悲得无法相信他的结论。

  很久没有再翻他的书。

  节日做小抄,很随意,但很意外,跳脱对科学认识偏见,我被他的思想和情感打动。

  他说:一个人因为丢了工作陷入绝望,或假想自己的荣誉受损而怒不可遏,无数日夜难消。而正是这同一个人,明知死后会失去这一切却毫不担心无动于衷。同一颗心,对琐事敏感,对大事麻木,我看到了一种怪诞的可怕。这是一种无法理解的狂欢,一种超自然的麻木,他仿佛暗示着一种无所不能力量在起作用

  他说:无论全剧多么美好,如果最后一幕是悲剧,这也是悲剧。最后我们的头上会被撒上一点儿土,这就是永远结局

  他说:空间向无数方向无限地延展开去,永恒沉默着,这使我恐惧。

  他说:我们和天堂地狱之间,距离只有一生,生命是世界上最脆弱东西

  是的,我直接引用他的话,不加任何评说,我读了又读,感受到我们共通的悲伤

  他定下结论:人无法战胜死亡、凄凉,不懂的又太多,知道此快乐是虚幻,却不知彼快乐也是虚幻。不用仔细研究人们分别在追求什么,统归为消遣来理解即可。

  所以他认为人世的一切都不值得追求,人的大不幸是永恒的死亡,无需被小不幸所扰。

  所以他皈依了神,通过这种信仰,抵抗虚无的此生,得到平静,抵达彼岸

  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已使我更相信没有一个神;在我们这个时代,永生被认为是可能。帕斯卡因为恐惧死亡、不屑俗世追求以及当下平静的三重原因信仰了神,我无法走出和他一样的路。

  但有一点他说得对:我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诉诸空间,而是诉诸对自己思想的掌控。如果已经拥有自己的世界,我就不再需要其他。宇宙通过空间囊括了我、吞没了我,使我犹如一个原子,但通过思想,我囊括了整个宇宙。

  我愿意像他一样,做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小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1282722/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读后感(五):七七书评之《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冲着书名买的这本书,看后才知道作者帕斯卡原来大名鼎鼎标准博学家,集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大师一身,压力、压强的单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说思想的书,只是作者已远离我们四百年,又有不少神学的论述,再加上西方思想和中国思想天然的差异,多多少少影响阅读的愉悦感。豆瓣评分高达8.8,第一次阅读感觉有点牵强,个人认为7.8分为宜。 今天早上发了一篇关于哲学的微信,文中论断基本可以作为此书书评。有一种书,它的内容不是迎合,而是启发。这样书读起来未必愉悦,但可以让你思考。而思考恰恰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如书中所说,“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所有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宇宙通过空间囊括了我们,但通过思想,我们一样可以囊括整个宇宙。如果我们没有思想,我们就是一块木头,再也没有生命的张力。思想是伟大的,它可以让我们强大,但也可以让我们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脆弱。最近,感觉自己走进了死胡同,一向达观的我不知为什么变得敏感、抱怨,甚至暴怒,以前心中的那片安宁丢失了。究其因,何尝不是思考的太多,反而成为一种绳索,成为束缚自己内心安宁的帮凶。一句你会不会抑郁了惊醒梦中人,很多抑郁者何尝不是多思之人?幸好,我能发现这点,并想好对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思考择其善方为智,那么——用平静的心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这两者的智慧。 世界就是眼中的世界,我们是活在自己的感受之中。我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既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来实现。提灯寻影,眼睛就是那盏灯,而择善的思考会帮我们炼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达观起来,重获安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