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都知道》是一本由[美] 乔治•埃拉•莱昂(George Ella Lyon) /著作,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元,页数: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一):研读森林这本书
森林是人类祖先的摇篮,是生命的汇聚地。它像一位睿智的先知,静默、沉稳地注视着万事万物的生长、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它博大而神秘,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人们不断深入其中,不断发掘它的魅力所在。
《森林都知道》用四季更替的方式展示了森林不同季节的风景以及动物、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繁育变化,无声地显示着万物生长的规律,它们自由自在,用自己的生存方式遵循着最原始、最淳朴的丛林规则,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勃勃生机、蕴涵哲思的大森林。
“森林最值得赞颂就是它的自我表达……每一根活生生的枝杆,都纪录着风的吹袭,它总是叙述自己的故事,这就是为何木材对人有一种吸引力,不仅是质料本身,而是一种同源共存与了解的精神。”绘本文字隽永清新,意蕴深长,让人回味无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森林不只是各种树木的组合,还维持着生命的复杂运作。冬天“等待、坚持”,春天“唤醒、开启”,夏天“生长、向前”,秋天“汇聚、放手”。 在季节的变化中,“柔软”的生命能从“坚硬”的木枝上涌出,你能看到动植物的变化,能听到生命的呼吸,能闻到万物的味道。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却又彼此依存,成为一个整体。
森林在时间的长流中吞吐吸纳,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也不断奉献,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生灵彼此需要,万物相依”。作者用简洁而互相呼应的词语描述着森林,言有尽而意无穷。
清新秀雅的文字带给人无穷想象的空间,唯美灵动的画面则直接把人带入广袤的森林。森林中的每一根枝丫,动物的每一个眼神仿佛都会说话,都透出自然的美,纯净、美妙的境界让人陶醉其中,让人感受到自然、森林、生灵的魅力。
有趣的是,在这个似乎杳无人烟的大森林中,一直有人类的踪迹——一个戴着红帽,围着红白条纹围巾,蓝色上衣,红色雪地靴的男孩和他的一条狗。仔细看一下,其实,故事在封面就已经开始了。男孩和他的狗站在森林边缘,那条红棕色的狗热切地望着森林,已经开始朝森林里跑了。翻开内页,蝴蝶页是矗立的树干和一根旁逸斜出的树枝,上面站着一只松鼠,树枝下面立着一只灰色的兔子。到了扉页,男孩和狗已经进入森林,狗在前面跑,男孩在后面追,一大团白色的雪球扔到了前面的树干上,雪花四溅。在接下来的故事正文中,男孩不再出现,红棕色的大狗几乎每页都有,或是一条翘起的尾巴,或是蹲在地上的下半部分,或是一个模糊的背影,或是几行脚印,或是投射到地上的一个暗影,或是一闪而过红色,或是趴在树干上只露出鼻子和爪子。只要细心,你总能找到那条狗的身影。和孩子一边看,一边找,每次找到都会感到发现的喜悦。那个小男孩呢?书中虽然没有画出他,但他一定紧紧地跟在大狗的身后。因为到了故事最后,小男孩又出现了,他跟在狗的后面,和狗狗亲密地嬉笑打闹,狗也不再是一部分,而是完整地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男孩和狗是书中的一条暗线,狗狗用它灵敏的嗅觉和无尽的好奇,引领着小男孩在森林中游走,他们在森林中走过四季,走过每一个角落,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感受着自然之美,体验着森林带来的震撼。
森林里有树,树吸取阳光的能量,将空气、水及养分转换成生命所需; 森林里有动物,还有各种生灵,它们用自己的方式释放着生命的活力。森林是一座宝库,广大而富饶;森林是一部歌剧,世世代代吟唱着生命的咏叹调;森林是一本博大的书,吸引我们一代代地研读……
森林真美!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二):美妙的生灵四季之歌
《森林都知道》是一本让人一眼瞧去就觉得非常特别的绘本!因为,提到森林,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总是一片绿色。而本书封面上却是如梦如幻的紫色森林,充满了神秘感和美感!光是封面,就足够吸引孩子的眼球。我的宝贝拿到这本书时,一边迫不及待的将它打开,一边嘴里嘀咕:“紫色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森林都知道些什么呢?”呵呵!这些其实也是我心中的问题,也想快些从书中寻得答案!
我们打开绘本进入这片神奇的森林,一步踏入的竟然是一个冰雪世界。被冰冻住的河面上坐着一条红棕色的狗,画面上只表现出了它下半部分身体。虽然没有看到这只狗的上半身,但通过这个画面,我和孩子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这只狗的眼神一定是盯着冰面下那些游来游去的鱼。嗯!这就是基于绘本阅读生成的想象!这种想象带来的快乐吸引着我们继续森林之游!
随着绘本色调逐渐活跃,绿色越来越浓,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绘本的语言描述让人陶醉:森林知道嫩芽,柔软的生命从树枝涌出。如此细腻的用词,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春天树叶丛树枝上冒出嫩芽的情形。一个“涌”字让人真切感受到春季里生命萌发的力量!春天里,除了有从树枝中涌出的嫩芽,还有各种鸟儿唱着动听的歌。这时候的森林知道唤醒,越来越多的生命开始恢复生机:负鼠从窝里爬出来,蜜蜂在采蜜,蜈蚣扭动身体……,哦!热闹的夏季来临啦!小生灵们开始了自身的生长和繁衍。本书的绘者用细腻的笔触完美展现了夏季森林里各种小生灵的精彩!
度过了草木繁盛的夏季,转眼入秋,绘本的色调也由葱葱郁郁的绿变成了灿灿金色。奇妙的色彩变幻,带来季节的改变。画面上,黄色,褐色,红色的树叶随风飘落。一边是树叶的飘落,另一边是果实的收获。浆果,坚果,球果,这些森林的馈赠将成为小动物们过冬的食物。大森林真是动物们的粮仓啊!再往后翻,画面的金色更浓,更灿了,不觉已是深秋了。绘本用文字如此描述深秋:淡红色和金色的叶子飞翔着落向大地,松鼠藏起坚果,鸟儿飞向南方,狐狸和兔子长胖,虫子钻入洞中,熊藏进窝里开始长长的冬眠。精炼的文字如诗般优雅!漫步过诗意的秋季,冬天在画面上再次出现,森林被大雪覆盖!这时,故事的结尾和开头巧妙的形成呼应,让我们从冬季走进本书的阅读,同样也用冬季来结束这个故事。小小的书带着我们体验了森林里奇妙的四季更迭,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生灵在每个季节里呈现出的生命状态!
本书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红棕色的狗,漂亮而富有活力。它贯穿绘本始终,每一页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它的身影。有时候出现的是一只小尾巴,有时候出现的是一个小爪子或者是一个小耳朵。看上去它很自在,很快乐,可以在森林各处随意徜徉,无论春夏秋冬!我想,这片森林就是狗狗和他的小主人的乐园!他们在森林里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自由的奔跑跳跃,随时欣赏这森林里四季不同的美景!当然,他们也同森林,及森林里的一切生灵一样,不断的向前,不断的成长!
故事的结束的画面是小主人和够狗在森林里玩雪球的情景,冬天的森林也有乐趣,不是吗?就让我们在这样的快乐中等待,不久,森林又会披上绿色的外衣,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三):让孩子在森里里感受四季、感受生命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里,感受与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少之甚少。之前读《带孩子去森林》,学会了不少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森林里做的游戏。26个小游戏,让孩子们可以尽情的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长了见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森林”是一个性价比超高的老师。要是你生活的城市周边有这样的地方存在,那周末、节假日的时候请一定要带孩子去。但,森林并不是随处可见,信手就能捏来。就算是有,家长们工作一忙,也不一定有时间带着孩子去呀!那如何弥补这样的缺憾?绘本啊!我们小朋友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绘本得到的。这本《森林都知道》就是这样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
《森林都知道》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以“冬—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述森林里的四季更替,以及各种花儿、昆虫、小鸟、鱼等动植物生命的繁衍。作者乔治•埃拉•莱昂从小在布兰顿森林边长大,那是美国肯塔基州最大的原始森林。可以说,她对于森林的了解是十分通透的,所以才能描述的那样细致:冬天白雪覆盖森林,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春天万物复苏,森林里变得五颜六色,交织着各种动物的叫声,森林立马“活” 了起来……而插画作者奥古斯特•霍尔是位艺术家,喜欢住在各种山洞里。所以,他的绘画的用色个人感觉既是十分鲜明,又是非常唯美。可以说,两位作者对大自然、对森林的了解,都是有着非常扎实的功底的。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看起来赏心悦读。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四):生命之根
森林是我们人类祖先曾经居住的地方,在那个很久远的年代,他们正是从这里走出来,然后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步演变成我们今天的样子。而离开“家”这么久,人类似乎也忘记了森林曾经教会我们的很多东西,忘记了我们从哪里来,而又要到哪里去,忘记了生命和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忘记了我们并不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主人。
而这一切,森林却都知道。森林知道四季轮回:冬天,沉寂、等待、坚持;春天,唤醒、开启新的生命;夏天,舒展、生长、向前;秋天,收获、汇聚、放手。森林还知道万物相依:每一个季节、每一个生灵都需要彼此。
森林也是地球的保护之神,为我们调节四季的气候、为我们带来丰沛的雨水,为大地提供养分。同时也是其他动物朋友们的家园,是它们生活、繁衍的庇护所,不是人类的私有财产。
这一切,森林都知道,而我们却渐渐遗忘。我们变得心浮气躁、不再安于等待,不再相信想要收获就必须有付出,不知何时该放手、何物该舍弃,变得剑拔弩张、充满仇恨。
而这一切,森林都知道。但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只是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用一年又一年的轮回和因果来启迪我们,用它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我们,用它巨大的力量惩罚着我们。只要用心去聆听、去观察,总会发现森林的良苦用心,善待自然、善待森林,他们就会流露出温柔的一面,而自私的人却只能看到大自然狰狞的一面。
自幼在森林边长大的乔治艾拉莱昂,对森林有着家一样的感情,她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呈现森林的春夏秋冬,努力生长的植物、忙忙碌碌的动物,生机勃勃、平和而又温暖。
“怪人”艺术家奥古斯特霍尔画笔下的森林也是和他这个人一样与众不同,没有我们一般印象中的红花绿草,即便是春天和夏天,他也没有使用大片很饱满、鲜艳的绿色,整个森林呈现的是一种模糊状态,有一种神秘感,而沉稳的色调加上诗一般的语言,无不体现出森林的厚重,就连森林里的动物,狼、狐狸等也完全没有我们印象中那样的凌厉,眼神中充满了淡定与从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像是森林中的哲学家。
现在让我们放下书本,走进自然,寻找森林所知道的一切。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五):森林,都知道
文/文小妖
《森林都知道》是一本关于森林的绘本。诗一般的文字,带着淡淡的哲思。灵动而又细腻的画风引人入胜,让我们的心灵不由地安静下来。随着绘本里红帽蓝衣的小男孩的足迹,我们见证了森林中万物生长的同时,也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有趣的生命之旅。
我不知道绘本里这个红帽蓝衣的小男孩和他的狗狗的名字,但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儿时的影子……
那时,没有电视、手机、ipad,有的只是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以及离我家不远处的一座小森林。孩子们的乐趣全都在森林里,冬天,白雪覆盖时,可以捧雪堆雪人,打雪仗。甚至抓上一把干净的雪,小心地从兜里掏出最爱的酸梅粉撒在上面,小勺小勺的吃着,那味道,至今依然记得,让人无限怀念;春天,野花漫山,一副天真浪漫的样子,随便采几朵,别在耳朵上,心情也是美美的;夏天,森林显得异常动人,参天大树变得枝繁叶茂,绚烂的阳光像淘气的小孩一样,几次想闯进森林,却被繁茂的枝叶割得支离破碎,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我和小伙伴们在林子中央的一条小溪里捉鱼捉虾,就算被小伙伴溅起的水花儿湿了裙子,也会觉得开心不已;秋天,层林尽染,绿色的森林一下子变得色彩斑斓,山里的野果红里透着亮,采上一大把,直接丢进嘴里,那酸爽让我酸得合不拢嘴,可是我依然爱着那个味道,因为那是最原始,最本味的森林的味道。森林带给我的回忆太多太多……
现如今,我身在安逸而又便利的城市,似乎散失了一种来自本能的生存意识,也错过了许多来自生命深处的感动。直至翻开《森林都知道》时,我才惊觉,原来森林已离我那么远,它成了一个符号,只存在于书里,电视上,曾经的触手可及变成了遥不可及。
突然间,我有些害怕,很怕自己的女儿变成城市里的水泥盒子中的一员。森林、松鼠、啄木鸟、溪水……这些可爱的事物对她来说,竟是如此陌生。我不希望她的童年里除了电视手机IPad之外,再无其他,如此苍白无趣的童年怎能让她学会在以后丰富自己的人生?
我开始与她一起阅读《森林都知道》:
“森林知道嫩芽——柔软的生命,从坚硬的木枝涌出。”……我念,她听,一副很专注的样子。虽然现在她才几个月大,可是我依然会指着绘本里的树枝、紫花告诉她,“宝宝,这就是春天,温暖的,充满着生命力。”此刻,我只希望她能从我的言语中去感受她能感受的一切,从绘本的图案里去认知她能认知的一切。待到她再大一点,我会带她走入真正的森林,让她循着这本绘本,去领略真正的森林,去理解生命的力量。
对于孩子来说,去听,去看,去闻,去感受是激发他们兴趣的最好的老师。森林里有山风、有花香、有鸟鸣、还有动物……它能带给孩子们感官上的感觉,也能会教会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
“当红色和金色的叶子飞旋着落向大地,松鼠藏起坚果,鸟儿飞向南方,狐狸和兔子长胖。虫子钻入洞中。熊藏进窝里,开始长长的冬眠。森林知道,汇聚,放手。”……我继续念,女儿继续在听。我想对女儿表达的,森林都知道……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六):有深度却纯朴的森林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绘本,我暂且这么认为,因为讲故事的不是人,而是森林。没错,不是一棵树,而是整个森林,有意思吧。森林都知道,知道什么呢?不妨跟着绘本里的小男孩和他的狗,一同去看看,森林知道的都是什么吧。
绘本为我们展现了森林的一年四季,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得到,仿佛从稚嫩的童年,到迷茫的少年,到沉稳的中年,到沧桑的老年,就像是一个人的一生,短暂而精彩。绘本胜在画面为主,字为辅,寥寥几个字,非常押韵,飘散在寂静的画面上,显得更能让人体会这奇妙的森林变化。森林的美是美妙而变化的,是深沉且平静的,是富有感觉的,有时候轻柔,有时忧伤,就如同四季的变化一般美妙。
森林就呈现在眼前,那青草的味道,那花的清香,那雪后的宁静,自远而近,轻轻飘来。好的绘本,就像微风,随着页面翻动,轻轻吹动你的心田,为我们讲述着一个故事:看那个小男孩子,通过他的眼睛,通过他所看到的,感知到的,把森林知道的呈现于我们面前。
森森是空旷与宁静的,森林里的小动物,森林里的一草一木,都沉于森林的冬天,等待着春的到来。扑面而来的宁静而深远,触动着人的感观,画面自然流畅,使人不知不沉便已经融入到画中。从冬到春,单纯平静的森林,在这一瞬间,仿佛发生了蜕变,阳光洒进黑暗之地,美轮美奂,画面随之发生了变化,渐变色,从苍白的世界,浅绿,到千草绿的世界,色彩的强烈变化,更加突出春,让人发现森林是如此庞大,辉煌,又是如此充满生机,小鹿,狐狸,狼等等,他们在森林里举行一场场活动,他们从小长到大,繁殖后代,代代相传,生存于这里。画面直击你的灵魂深处,思维满满,漾起一生。多重色亮的大幅使用,让画面饱合度增强,给人视觉上的一击,这森林里的感觉,就该是这般。
如此有深度又纯朴的绘本,给人一种特别美的体验,好想去那个森林里走一走,感受一下森林都知道的那些。能创作出如此绘本的作者,也必定是深爱森林的,乔治埃拉莱昂,就是在布兰顿森林边长大的,那个森林是肯塔基州最大的原始森林,可想而知,这个绘本多少有些作者的儿时记忆。能与之撞出火花的绘者,也是一位深爱森林的人,这就是奥古斯特霍尔,这个喜欢游荡在荒原间的人。
森林都知道的,你知道吗?你是否和小男孩一样感受到了呢?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七):森林都知道
当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你是怎么选择的呢?是选一本故事书,还是选择儿童百科全书似的科普读物,还是选择全脑训练什么的,还是贴纸呢?这些读物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训练动手能力。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绘本您喜欢读吗?
《森林都知道》一书不讲故事,不去做百科全书,它在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述这个快要淡出我们视野的森林。
这里有四季轮回的美景,寒冷的冬季,冰冻三尺,各种生活在森林里的动物们藏身冬眠。春季到来时,万物萌发,鸟儿们奏响春之舞曲,开始它们的筑巢,繁衍。动物们,也开始筑窝。夏天,生机蓬勃盎然,动物们也在充满活力的夏天里生长,玩耍。秋季,分手的季节,果实成熟,叶子飘落,鸟儿南飞,动物在存储。因为森林知道,季节的轮回,冬季就要来临。
这里还富含哲理。森林都知道——知道生命的演绎,四季的变化,森林还知道生命的意义。冬季的等待与坚持,熬过寒冬就是美丽的春天;春季的唤醒和开启,昭示着新的起点;夏季的生长与向前,自然界的一切都在绽放自己最绚烂的一面,努力;而秋季的汇聚于放手,有累累的收获,还有大度的离开,舍得,放下。森林知道的不仅仅是森林万物,还有人生的真谛。不对,其实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森林知道所有的一切,只是人类渐行渐远,从自然中脱离。
这里更有作者美好的祝愿。希望人类多关注自然,关注生命。书中的男孩和一只狗对森林的造访,就是这个祝愿的体现。每一幅画面里都有小狗的出现,暗示着狗的主人那个男孩子,也时刻关注着森林的变化,从冬到春,从夏到秋。
这里非常感谢译者罗丹兰,能够把握原著的精髓,用中文还原诗的意境。放声朗读,带着孩子领略文字之美。“树枝结冰,瀑布冻凝。”“森林知道,万物相依。”……和孩子一起去看,感受绘画之美,柔和的色彩,逼真的形象,独特的绘画方式。和孩子一起去感受,走进森林,感受万物轮回,生命的交替,燃起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热情与渴望。
森林都知道,知道生命,知道自然,知道美。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八):走进森林,探索森林
森林里,有许多的生命,日常的生活好似平静如水,但是当你走进森林,会发现森林里有不少秘密。森林里的那些生命的故事,悄然无声,没有人告诉你关于它们的秘密,但是森林都知道。
来听听森林告诉我们这些秘密的故事。
这是一本非常唯美的图画书,封面,是一个戴红帽子的孩子,他站在森林的外围,他准备走进森林吧。不远处,还有一只小黄狗,他们要一起去探寻森林的奥秘。
这果然是一本让人充满好奇的图书,环衬页上,没有字,但有两个动物的背影,森林里静谧通过树影的暗淡来表现。整本书按季节更迭:冬——春——夏——秋——冬,这样的顺序来讲述,森林知道每个时节每个动物的秘密。雪季树枝结冰、动物冬眠,森林知道等待;春天树芽新生、万物复苏,森林知道唤醒;……每个季节的描写如同诗歌一般,简单而美丽的文字,尽情地展示着四季更迭的曼妙、纯美。
每一页都有走进森林的外来者:小黄狗的身影,它比它的小主人先跑进了森林,有的页里看到它的后半身,有的页里看到它的尾巴,有的页里看到它的四肢,有的页里看到它的鼻子,……有时它飞奔而过,有时它将前肢撑趴在树干上,有时它用尖鼻子去嗅四周,……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是真的变化吗?四季轮回这么快吗?这书就好像以电影镜头切换的方式来演绎着森林里的故事。物换星移,我们从变化的时间里看到了生命永恒的意义。森林是个包容者,它什么也不说,但它什么都知道。春天的颜色是新绿,夏天的颜色是深绿,秋天是橙黄,冬天变雪白,每一种主色彩中还点缀着其他色彩,当一切又回归到我们肉眼所见的“静谧”,色彩则是蓝色的,后环衬页上,松鼠睡在树洞里。远处是松鸦的身影吧?森林知道很多的秘密,森林不催促,它让一切生命在它的环抱里尽情舒展,或隐或藏,或出或闹,或走或跑,或停或看。
读着这书中如诗般美丽的文字,仿佛自己置身于这外表静谧但内在丰富、喧闹的原始森林里,看四季更替、生命轮回,新陈代谢,守护等候。读它,了解森林,了解自然里的生命,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大自然里的一切,我们要像森林一样去守护它们,不去打扰、破坏它们。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九):大美无言
四季更替,草长莺飞,花开花谢,是最为平凡的景象,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忽略了自然的美,总是无法静下来,感受花开叶长的平静。
森林是生命最为真实和绚烂的地方,森林包容所有的生命,植物、动物,静静地陪伴他们出生,长大,死亡。
四季循环里,没有哀伤没有呐喊,没有去寻求关注的焦虑和渴望,一切都是那样安静而美好。
欣赏《森林都知道》就有这样神奇的感受,翻开书页,仿佛自己就已经置身于森林,画面是从儿童的角度开始,基本是大而细腻的色
块,符合儿童对于色彩和线条的感觉。由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狗狗带我们开始亲近自然之旅。
从雪季开始,画面是一串清晰地脚印,可这是谁的脚印呢,带着好奇,我们翻开第二页。可以隐约看到冰面下面的鱼,还有北大雪覆盖的松树,和蹲坐的半条狗,真的感觉好冷呀!
冬季是休息的季节,许多小动物都藏起来了,它们在等待 ,在学习坚持。
画面的底色慢慢的增加了绿色,从淡绿到浅绿中加些柠檬黄,再点缀上枝头的嫩绿,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奔跑的狗狗,飞翔的鸟雀,各种色彩:嫩绿、淡紫、浅粉......森林在默默的唤醒,开启。
当树叶像手掌一样伸开,阳光明媚而耀眼,加上奔腾的小溪,仿佛自己已经躺在树荫下草地上悠闲地听着虫鸣。
各种生物都忙碌着,一起生长,向前!
慢慢的植物结成果实,提供种子繁衍生命,也为森林里的伙伴们提供食物,秋风吹起,金黄色的树叶摇曳在风里,飘落下来感谢大地。
又是一个雪季的来临......
地球绕着太阳运转,出现了每个季节,每个生命,大家彼此需要。
而森林是最滋养我们的能量场。多去森林里走走,去看去听,去交朋友,去感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静静地坐着,走着,就会发现万物相依!
合书,静坐,感受幸福的亲子时光 ,感受爱在我们周围流淌。
《森林都知道》读后感(十):行走在森林里
青城山是离成都最近的山,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成都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去青城山逛逛,美其名曰“洗肺”。扳着手指头算一算,基本两三个月就会去一次青城山,可以说在青城山中我们领悟到了四季的变化。
春天,我们去青城山踏青,空气中弥漫着嫩芽、草木的清香,深深呼吸就能感受到春天浓浓的生命力。夏天,阳光从厚厚的树叶中漏下来,山涧的野花遍地开放,我们可以光着脚丫去踩溪水,在小河沟里抓鱼。秋天,落叶铺满大地,孩子喜欢踩在厚厚的树叶上走路,满树的银杏让秋天都闪着耀眼的金黄。冬天,树叶掉落,风中的空气都是清冽的,运气好的话遇见下雪,偶尔可以在路边的草丛上看到一小堆积雪,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如获珍宝。经常去青城山游玩,在不知不觉间孩子已经学会了通过树木、溪水、石头来观察四季的变化了。春天的时候孩子会发现树叶是嫩嫩的,看起来好可爱;夏天的时候孩子会说树叶好茂盛,把阳光都挡住了;当树叶变成黄色和红色的时候,孩子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了;冬天孩子会指着大树说为什么这上面的叶子还没有掉完呢,那个树都已经光秃秃的了。
其实森林在为我们提供清新空气的时候,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四季的到来。《森林都知道》这本书以绘本的形式将一年四季展示出来。冬天的森林不仅有皑皑的白雪,松鼠、鼹鼠都躲在森利里休憩;春天树叶发芽了,小鸟们全部开始搭巢穴了;夏天树叶像手掌一样张开,各种动物都在活动;秋天森林挂满了果实,动物为冬眠开始做准备了。森林中,每一个季节,每一个生命都知道需要彼此。
现在回想一下每次带孩子去登山,我们都看到了树叶的变化,却忽略了森林中隐藏的小动物。漫步于山林中能听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有时候会看到石头缝里探出头来的千足虫,青城山脚下搭建的蜂巢里总是爬满了辛勤的蜜蜂,小溪边能看到很多的小蝌蚪在游动,万花开放的时候能看到各色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这才是森林,不仅仅是绿树红花,还有活跃的生命力。孩子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兴致浓浓的去找森林里的小动物,小鹿、兔子、松鼠这些动物在森林里我们没有见到过,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新奇。这个端午节我要带孩子去青城山逛一逛,我们要去找找以前不曾注意到的森林朋友,小鸟、蝴蝶、蜜蜂、千足虫……让孩子知道,森林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虫一鸟都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